科学为什么没有在古代中国诞生的原因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为什么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中国古代为什么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中国古代为什么只有技术没有科学关于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很多人包括很多牛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梁启超说是因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这种观点在相当程度上只是为他想废掉科举找一个借口罢了(显然隋朝之前的中国也是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的),当然不能说这种做法是错的,自孔子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大都这德行。

吴大猷的观点说我们的哲学中心是伦理,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无西欧的哲学。

这种说法对于表层原因的概括可以说是完全的一塌糊涂,在中国人治而非法制的社会制度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是鬼话,相信我这样说大家应该没什么意见),中国最发的学科是什么?——人际关系学。

大家一搞就是御人之术,在这样一个社会风气下,小样不去研究官场之道御人之术,玩科学?如果玩好了,很不幸你丫被整死,玩的不好,那就没人甩你了,自己慢慢玩吧。

顾准说,中国思想只有道德训条。

中国没有逻辑学,没有哲学。

有《周髀算经》,然而登不上台盘。

中国没有唯理主义。

中国有不成系统的经验主义,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传统。

所以,要确立科学和民主,必须对中国部分陈旧的传统思想意识进行批判。

但是中国的历史上为什么只有道德训条,而没有逻辑学呢?下面我采用倒推的方法来证实我的观点:首先说到道德训条和逻辑学的时候自然引出对东西方产生巨大影响的两位牛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孔子的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的体现的《论语》一书中。

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涉及哲学,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

显然就对世界思考的完善程度来说亚里士多德比孔子高的不是一点半点而且很成体系。

究其原因是因为亚里士多德有一个相对和平的从容的思考环境,身为帝师当然享受着最优越的研究环境和条件(哇,帝师,估计孔子做梦的想得到的职业,但是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的影响几乎全是科学知识上的)。

孔子就很不幸了,出身没落贵族,一个出身没落贵族的人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他的心理是异于常人的,显然孔子就是那么异于常人。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冯友兰(1922年4月)中国落后,在于它没有科学。

中国产生哲学,约与雅典文化的高峰同时或稍早一些。

为什么它没有在现代欧洲开端的同时产生科学,甚或更早一些?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按照它自己的价值标准它毫不需要。

为研究方便计,引入两个名词,分别表示中国哲学的两种一般趋势:它们是“自然”与“人为”,说得更确切些,就是“天”和“人”。

天指自然的东西,人指人为的东西。

据《汉书》记载,周朝晚期的思想有九家: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

当时最有影响的是儒家、道家、墨家。

道家教义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复归自然”。

全能的“道”给予万物以其自己的自然,在其自然中万物得到自己的满足。

道家主张自然,反对人为。

墨家的基本观念是功利。

鉴定道德不在于它是自然的,而在于它是有用的。

墨家不以为人在自然状态中最幸福,不以为人应当做、需要做的是复归自然,相反地正是要摆脱自然。

墨家主张人为,反对自然。

儒家分成两种类型,孔子、孟子比较靠近自然这一端,荀子比较靠近人为这一端。

按传统的讲法,孔孟代表儒家。

儒家是自然与人为这两种极端观点的中道。

儒家、道家、墨家三者为了生存而斗争,最后墨家完全失败,不久就永远消失了。

荀子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位力求发展中国思想的“人为”路线的哲学家。

依荀子的理想,他要用征服自然来代替复归自然。

这近似培根关于人力的观点。

但是不幸的是他的后学没有沿着这条路线发展他的思想。

秦王朝灭亡后,荀子的学说也很快地而且永远地消亡了。

秦朝之后,中国思想的“人为”路线几乎再也没有出现了。

不久来了佛教,又是属于极端“自然”型的哲学。

在很长时间内,中国人的心灵徘徊于儒、释、道之间。

直到公元10世纪,一批新的天才人物相继地将儒、释、道三者合一,成为新的教义,输入中华民族的心灵,至于今日。

因为这种新的教义始于宋朝,所以名为“宋学”。

这些哲学家自己声称,他们的教义是真正的儒家。

如果非说是儒家不可的话,那也只能说是新的儒家。

中华文明没有催生科学的原因分析

中华文明没有催生科学的原因分析

中华文明没有催生科学的原因分析
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创造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比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等。

但是,与欧洲等地相比,中华文明的科学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像文艺复兴那样的科学大革命。

这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

一是社会制度的限制。

中国的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制度体系长期以来形成,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科举制度重视文言文、古代经典等内容,对于实验和观察等科学方法则忽视。

二是经典思想的束缚。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非常大,这些思想强调的是道德、伦理、精神层面的发展,而对于实证科学则相对忽视。

这种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也限制了中国的科学发展。

三是政治动荡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政治动荡和战争,社会动荡不安,科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四是缺乏自由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群体、集体、家族等概念,个人独立、自由思想得到的重视相对较少,这也限制了科学发展。

虽然中华文明没有像欧洲那样催生出科学大革命,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藏着许多科学的智慧和思想,比如“天人合一”的观念、五行学说等,这些都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有所贡献。

在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也取得了许多进步,例如在航空、通讯、计算机等领域,中国的科技成果居于世界前列。

浅谈现代科学技术为什么不是诞生在中国

浅谈现代科学技术为什么不是诞生在中国

浅谈现代科学技术为什么不是诞生在中国我们知道在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曾经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但在文艺复兴以后,西方迅速建立起了近代科学体系,而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仍对西方17世纪已经确立的近代科学体系茫然无知,这不禁引人深思,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不是诞生在具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而是诞生在文明历程较短的西方。

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后,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总结如下。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学者李约瑟在19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就提出了,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此外,中国学者中任鸿隽在中国最早的科学杂志《科学》(1915年)发表《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一文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广泛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探讨。

其主要关注两个大的方面:(1)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历程中有什么因素阻碍了现代科技的形成?(2)西方文明有什么因素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形成?下面我将会针对两个方面基于一些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历程中有什么因素阻碍了现代科技的形成?谈文明历程的发展局限,政治制度是永远绕不过去的关键点。

中国古代的封建官僚制度,以及应运而生的“科举制度”,都在引导人们的价值观指向“为君所用”,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

这极大地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

同时,在这种政治制度上,大多数的人们以“男耕女织”作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安定于闲适的农业生活。

虽然人们在耕织生活中不乏优秀的智慧结晶,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来说远远不够。

科学技术诞生的基础是科学实验,而中国农民则惯于以经验的形式传授给子孙后代,缺乏实验的记录。

●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根据孟子人性本善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

2 这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满足一时 的风调雨顺,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绝少有改变 传统的开拓和创造精神,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没 有迫切的需求。
3 因而科学技术发展失去了最根本的原动力,只 能在日益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的轨道上蹒跚而行。
3.文化教育的束缚
科举制度
四书五经
八股文
官场敲门砖
私塾教育
2.在同一个时期中国正好是 明朝,封建的集权制在朱元 璋取得政权后被空前野蛮地 强化,特务机构横行,人人 自危,此时中国虽然也取得 一些技术上的成就,但不论 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落 后于西方
1.焚书坑儒。
2.禁止民间研 究天文学
皇权对科学发展的粗暴干预
2.社会现实的束缚
1 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 形态是自然经济。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
叶骄 杨骞 张尚彤 12级技术科学试验4班
社会现实 的束缚
封建制度 的束缚
中国古 代没有 科学
文化教育 的束缚Leabharlann 封 建 制 度 的 束 缚
集权制
朕即真理!!!
逻辑学
公理,定义,推论的不必要
精密科学
失去逻辑学,推理数学的基础
1.封建制度的束缚
1.民主制度是逻辑的摇 篮,从开始的文学上歌 颂人文主义蔑视神权, 到14、15世纪,欧洲 的神权和君主专制摇摇 欲坠,接着西方迎来了 17世纪的科学繁荣
让历史照亮未来!
谢谢!
作为一群业余研究者,我们无意也 无力得出一个准确精辟的,可以奉为 圭臬的标准结论,我们也不满足于停 留在对过去的探究,我们相信“读史 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我们更 希望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探究引发 大家对我们今天的一些思考,思考我 们今天相对落后的科学技术如何发展, 如何避免历史重演。

古代中国不能产生现代科学根本原因

古代中国不能产生现代科学根本原因

古代中国不能产生现代科学的根本原因〔也即李约瑟难题的最终解答〕现代科学的根底是数学,是公理化的形式逻辑体系。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诞生这种理论体系?换句话就是,为什么古希腊会产生欧几里得呢?会写出?几何本来??答案其实很简单。

但是许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指出这个根本原因。

在前科学时代,同样数学兴旺,古希腊主要是几何兴旺,而中国那么是算学兴旺。

几何公理化比算学公理化要容易得多。

从欧几里得到牛顿,实际上中间还有一道门槛〔当然,这个门槛相比从前科学到科学,要低得多〕,而且就是牛顿也都没有彻底解决,牛顿的微积分有很多“经历〞“缺乏严格证明〞的地方,要到后来18,19世纪柯西等的数学分析出来了才真正变成严密的公理化科学。

可见要把中国传统的算学积累成果过渡到公理化逻辑体系,门槛比几何学要高得多。

至于为什么古代中国几何不兴旺,实际上古代中国并不是几何不兴旺,而是由于算学开展过快,对算法的追求,已经足够处理多数几何问题了,这样就使得中国几何学也没有走上公理化道理,反而成为算学的一个附庸。

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中国的数学无法公理化严密化。

中国数学的开展,侧重于算学,几何长期成为算学的附庸。

公理化算学的难度,比公理化几何的难度要大非常多,用欧洲的经历看,甚至在公理化科学已经产生后,在牛顿微积分已经运用了百余年,欧洲人才有方法把数学分析公理化。

中国人本来就没有几何公理化这一环,却在更复杂的算学上走了过远,要打破这个门槛,这个难度,要比欧几里得所需要的“天才〞程度大多了。

中国没有产生公理化科学,从这个角度看,反而就正常了。

可以简单比喻如下,古希腊运气好,走的是重几何轻代数的路,而产生公理化几何的概率假定是万分之一,这个概率摊到欧几里德身上,实现了。

于是希腊几何成功变成了现代科学,在这种思路引导下,所有学科都逐渐走上现代科学的大路。

而中国走的是重代数重算法的路,几何成为算法的附庸。

而要从算法过渡到公理化,需要的概率对应上面假定那么是亿万分之一,结果中国比希腊多开展了两千年,没方法完成这个过渡。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谢谢观赏
1班 20号,组员:11号、13号、15号、21号
5、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
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e) 半岛基本上被地中海海水 包围,它与其说是个半岛,还不如说是个岛屿。因为这 个原因,古希腊地区和爱琴海对岸的小亚细亚历史上就 有发达的航海业和商业贸易--很显然,航海业和商业 贸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这导致商业城邦的出现 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地理环境,东、 南有大海,西有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青藏高原, 北有阿尔泰山和蒙古沙漠,地理上的阻隔使得古代中国 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的,因此 缺乏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而长期的封 闭状态又强化了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
3、政治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专制、独裁的社会,封建专制扼杀了传 统科学技术中那些可能通向近代科学技术的因素、学派和
机会。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墨家、法家、名家等消失
了,道家成为在野派系,只有儒家为视为官方正统。封建
的科举制度依据八股取士,使知识分子只知背儒家的四书
五经,脱离实际,根本不重视科学技术。
古代中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统治者长期实行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了一男耕女织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封建自然经济模式而工商业仅处于手工作坊的水平上没有对系统的科技的迫切要求使科学技术发明失去了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经济条件严重阻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普遍推广和应用使其失去了赖以进一步发展的生命力因而古代科学技术向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飞跃失去了社会经济条件
4、“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自然经 济
古代中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统治者长期实行 “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了一男耕 女织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封建自然经济模式,而工商

爱因斯坦中国没产生科学没什么奇怪的,科学的产生是偶然的!

爱因斯坦中国没产生科学没什么奇怪的,科学的产生是偶然的!

爱因斯坦中国没产生科学没什么奇怪的,科学的产生是偶然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曾领先世界,却为何最后中国产生不了科学?这一经典问题又被称为“李约瑟问题”,一度成为西方学者热议的话题,的确古代的中国在很多科学发明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甚至在3至13世纪,中国的科学知识水平让西方望尘莫及,那为何近代科学产生自欧洲,而不是中国?对于这个问题,1953年,斯伟泽曾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这个疑惑: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产生不了科学?爱因斯坦针对这个问题,在回信中特意给出了回答,虽然仅仅有三句话,却浓缩着思想精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作出这些发现是令人惊奇的。

首先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产生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形式逻辑体系,再一个是系统性实验,也就是说只有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起来,才可能产生科学理论。

这两点,中国古代显然不具备,虽然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世界,但都是在不断实践摸索中总结出来的,属于一种实践的结果,并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逻辑体系。

其次,爱因斯坦的最后一句话非常重要,意思就是说即使是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也并不是说科学就会必然产生,因为科学的产生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他感叹,科学能够产生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

科学在欧洲产生的时候是并不被认可的,更是不被接受的,被视为社会的非主流,一些科学先驱者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人。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倡导怀疑精神的苏格拉底被判处鸩酒之刑,大数学家阿基米德被士兵一刀捅死,而著名的伽利略则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

而产生科学离不开的两大学科古希腊哲学和欧几里几何学的书籍被基督教焚烧,所幸在伊斯兰的翻译中这些知识才被保留下来。

所以爱因斯坦认为,即使这两个条件具备了,科学的产生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近代科学的产生都会被推迟,或者产生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为什么没有在古代中国诞生的原因
爱因斯坦的观点
作者:DukeNukem 栏目:IC产业
科学为什么没有在古代中国诞生的原因----爱因斯坦的观点
录自《爱因斯坦文集》
西方科学的基础与古代中国无缘
----1953年4月23日给J.S.斯威策的信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
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在我看来,中国的圣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作出这些发现是令人惊奇的。

2楼: >>参与讨论
作者: DukeNukem 于 2006-7-11 22:40:00 发布:
--------------------------------------------------------------------------------
爱因斯坦的话是西方科学发展史里面的总结
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并没有从社会方面发现或者总结原因;
西方的文艺复兴是在东罗马帝国瓦解之后,希腊学者逃到意大利才开始的,中国作为一个中央大帝国(middle kingdom),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和蛮族入侵和统治,虽然宋朝有过科学的萌芽,但是由于没有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缺少自由的环境土壤(百家争鸣),才导致的结果。

用爱因斯坦自己的话来总结的话,是:
“每一件真正伟大和令人鼓舞的事情是由一个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工作的人创造的”
“Everything that is really great and inspiring is created by the individual who can labor in freedom”.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7-12 10:02:14 修改者:DukeNukem
3楼: >>参与讨论
作者: xplore 于 2006-7-16 15:50:00 发布:
--------------------------------------------------------------------------------
秦始皇是最大罪人
秦朝晚100年统一中国 ,估计中国科技进步就超过2000年!
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交战 ,百家争鸣 , 军事, 政治高速进步 , 尽管人民承受战争之苦, 但社会快速进步 , 如果这个状况再延续100年, 那么我觉得出现资本主义/现代科技是完全可能的. 军事上的孙子兵法, 政治上的纵横家, 科技上的墨家, 建筑上的鲁班 ,医学上的扁鹊等等, 中国历史上都
没有人超过他们, 只是因为没有的生存的土壤.
秦始皇统一后, 废黜百家, 焚书坑儒 , 消灭了几乎所有科技萌芽 , 后来的科学2000年也没有多大发展 ,实在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4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omputer00 于 2006-7-16 16:25:00 发布:
--------------------------------------------------------------------------------
很多时候,政治(人物)是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甚至导致倒退
5楼: >>参与讨论
作者: DukeNukem 于 2006-7-16 20:41:00 发布:
--------------------------------------------------------------------------------
反对“秦始皇是最大罪人”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百家争鸣”的,但是作为语言文字的发展来讲在走向复杂化(例如赵国的字和后来西夏文的极端);秦国的法制精神和秦朝的精简和标准化概念不仅在当时还是在现代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春秋战国之间的争斗,秦国的胜出有其必然性;但是在早期,秦并不是最有机会和能力赢的。

如果当时战国之间没有统一为一体,没有修筑万里长城,那么这些个小国家很快就会被北方胡人给灭了,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即使再发展100年也会给灭掉的,也就没有现在的“汉人”和中华文明了。

我们祖先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汉武帝赶走了匈奴算是人类空前的一大壮举,300多年后匈奴大单于阿提拉几乎把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都给灭了,被西方人恐称为“黄祸”(蒙古人后来也是),或者叫“上帝的鞭打”,东罗马帝国在加固均斯坦丁堡的城墙和每次每年赔付数千磅黄金后才得以生存,西罗马帝国在结盟西哥特人后才侥幸苟延数年生命。

白人在过去受过匈奴和蒙古亚洲黄种人的残酷的“鞭打”,因而后来他们殖民南亚和在中国贩卖鸦片和发动鸦片战争都是有历史渊源的;现在的白人右翼分子说什么中国长城的历史上最大“失败”工程问题,我还是劝他们去比比看,是均斯坦丁堡的城墙厚还是中国的长城厚?
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我们的祖先和西方文明交流困难,同时像欧洲城邦式的国家在平原上难以形成;西方文化是相互交融的,古希腊文明吸收了古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而现在nb的西欧人直到文艺复兴吸收了古希腊文化后才开始走向文明。

当然自由和人文精神是科学发展兴旺的根本,古希腊的科学很早就在阿拉伯人中间得到过发展,但是一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结出自由文明的果实。

西欧人在中世纪有过多次对中东的十字军东征,欧几里德的“element”或几何原本就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得到并翻译过来的。

我觉得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是科学的基础,通过简单的公理和公设再推理到逐步复杂化的定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方式的产生最为关键。

而古代中国一些学者往往会反其道而行之,简单的却复杂化了。

古希腊文化河科学得益于文化交融和拼音文字和字母的应用,使得看待事物有助于抽象思维,和人与人之间的口头沟通交流。

而使用象形文字的中国人更关心表面文章和面子和形象工程,很难进一步抽象和深入和全面客观。

西方人说中国人的平面化和不丰富全面是有道理的。

另外简化汉字是一种科学革命。

我们对秦朝的了解甚少,对汉代也了解不多,因为中国文人喜欢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认为秦和汉都是残暴的,其实这一切都是当时的恶烈生存环境造成的。

秦朝在法制上如果再进行不断改善的话,和解决王位继承的制度的话,也是可以逐步走向兴旺的。

6楼: >>参与讨论
作者: DukeNukem 于 2006-7-26 16:14:00 发布:
--------------------------------------------------------------------------------
我个人的观点其余是
和古希腊学者相比较,中国古代的学者太注重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利用,使得科学的发展没有相互连接成完整的体系;而古希腊学者喜欢空想钻到象牙塔里面研究学问。

当然,现在某些科学越来越脱离现实,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样,中国的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就发达得多了,尤其是兵法学问的高深世界人都佩服!
前几天国内某知名数学家愤怒地说了,“在任何成功者后面不是说就没有反对者了”;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要不断地去探索发现和更正,更需要有百家争鸣和相互启发和完善。

欢迎大家继续高论!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7-4-11 20:01:53 修改者:DukeNukem
7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onwh 于 2006-7-27 21:56:00 发布:
--------------------------------------------------------------------------------
都是老孔的错
8楼: >>参与讨论
作者: chunyang 于 2006-7-28 1:00:00 发布:
--------------------------------------------------------------------------------
DukeNukem说的有道理
百余年前,西方兴起一门学科叫“地缘政治学”,按其理论,一个国家、民族甚至某个地区的人群均受其所在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是有道理的,是人类社会达尔文现象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