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合集下载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的原因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的原因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的原因林雄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人民也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涌现出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和各种科技发明。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代自然科学并非发源于我国,而是原先远落后于我们的欧洲。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这个问题,国际科学史界都把它称为“李约瑟难题”。

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近代,剧降为只占0.4%,两者反差太大了,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首先,十六七世纪前,中国的技术水平都领先于欧洲,主要是由于中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条件等)不同。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大陆,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十分适合发展农业,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疆域辽阔,古代的农业、经济、建筑等各方面都很发达。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劳动人民也不乏创造力。

在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匠人,诞生了许多造福百姓的创造与发明,如妇孺皆知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很多技术都是在实际生活中由实践而来,并应用到实际中,如各种实用的生产工具,又如发达的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

相反,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群岛,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是一群小国,是商业文明。

他们的生活不如古代中国富庶与繁华,文明的起步比中国要晚很多,在早期技术水平远落后于中国。

那么,为什么十七世纪后中国又被西方远远甩在后面?从中国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两方面的原因。

社会制度方面,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那个时期,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然沿袭着许多古时的机制,尤其是科举制度严重限制了科技的发展。

在历史上,中国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大国人口多、面积大,统治难度也大,统治者为了统治这么大的国家,就得想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说控制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便是一个例子。

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统治者就创造了科举制度!在封建制度下,人们只把习文、科举视为正途,把当官作为光宗耀祖的事,文人大家往往受到世人的尊重,而其他的,如经商、技艺等都不受重视与正视。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的原因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的原因
“实用知识”与为科学而科学的“纯粹科学”
(三)中国古代科学长期停留在经验知识阶段,没有产生系 统的形式逻辑和公理化的数学理论体系 (1)中国古代科学理论的思辨性 形式逻辑和公理化的欠缺,使得很难在提出的基本原 理和自然现象之间建立起清晰的联系
(2)社会没有形成理性逻辑的探讨的氛围
社会制度层面
(一)科代自然科学的原因
201303011020 吴鹏
❖传统文化方面 ❖社会制度层面
传统文化方面
(一)中国哲学以人生问题为中心,对真理问题关注不充 分 中国古代哲学以“求善”为中心,古希腊哲学以“求真” 为中心。中国古人更加关心“士志于道”,为正义献身
(二)工具主义科学观对深入探索自然产生不利影响 工具主义引导古人更多关注科学的实用方面,未能区分
(1)科举制将人们的学习和探索兴趣导向研读儒家经典的提高应试能 力,转移了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关注
(2)科举制促使优秀人才放弃探索自然的兴趣,将志向转移到考试做 官方面
(二)农业经济无法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
(1)自然经济难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方便的交流
(2)以农为本的经济也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受封建制度压迫,文化思想不能得到解放. 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在欧洲产生,其根本原因也是由于新兴的资本主义
社会制度首先在欧洲兴起的结果.同样,近代科学技术之所以不能在中 国产生,不能单纯地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内部原因去寻找.这个 问题归根结底是和资本主义何以在中国始终得不到发展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要社会整体,即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进行 综合的考虑. 制度:腐朽落寞的封建制服 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政策:闭关锁国 文化:科举制 八股取士 造成文人死读书 。。。

为什么近代自然哲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为什么近代自然哲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为什么近代自然哲学没有诞生在中国?[摘要]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代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曾领先于世界各国。

然而,由于封建专制统治,近代科学技术却没能在中国产生。

本文从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地理环境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以史为鉴的观点及今后我国科技发展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近代自然哲学;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价值观1.自然哲学的概念人类对于世界的思考所产生的思想和观点,我们都可将其称为哲学。

所以,所谓自然哲学,就是指人类思考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界而形成的哲学思想。

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

在古代,哲学与科学的分界并不是很明显。

这时候,不仅自然科学包含在自然哲学里面,而且通常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并无区分。

现在,人们通常将哲学与科学区分了开来,看做是两门不同的学问。

这是科学门类日益繁多、研究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哲学通常是指关于自然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一般规律的思想。

最著名的要数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了。

自然辩证法就是自然哲学。

具体的自然规律及其量化关系,我们通常将之称为自然科学。

但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本无根本区别。

所谓的一般规律与具体规律,也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

宇宙大爆炸理论,你说它是自然哲学的思想还是自然科学的思想?我们只能说,关于宇宙大爆炸的观点,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哲学,但如果我们具体设计了大爆炸的模型,并且计算出了有关的数量关系,这大概应当是自然科学了。

所以在下文,我们把区分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看作是一样的.2.近代自然哲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

从汉唐到宋元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

李约瑟也指出“在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水平。

为何近代科学没在中国产生

为何近代科学没在中国产生

为何近代科学没在中国产生为何近代科学没在中国产生当西方近代科学革命发生之日,也正是中西科学开始接触之时。

随着天主教耶稣会士16世纪末开始来华,西方科学和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然而在17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并未引发中国走上如同欧洲近代科学那样的发展道路。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应归于中西方科学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的封建体制以及清朝统治者缺乏远见。

西方传教士并没有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先进的科学知识,尤其是那些对神学观念提出严重挑战的科学思想和理念,如哥白尼天文学说和牛顿力学,因为他们的目标在于传教,而不是传播科学。

令人遗憾的是,在西方人向我们展示了近代文明和科技之后,并没有引起中国人从皇帝到臣民的特别兴趣,更谈不上对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的深刻认识与传播。

清代以来,到我国传教的西方人成百上千,但同一时期到欧洲游历的国人却屈指可数。

雄才大略的康熙也不过是把科学知识作为其"崇儒重道"国策的附庸,在解决历法计算等问题之后就再也不思进取了;以十全老人自诩的乾隆,更是将西方新奇物器视为其玩赏享乐之物,根本没有从中感受到西方生产技术进步的巨大意义。

当西方的科技突飞猛进地时候,停留在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状态的中国统治者竟浑然不知。

19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首先是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西方传教士在传教之余开始对中国人进行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

他们当中的少数人与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合作,把一批近代科学著作译成中文,从而开启了近代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先路。

其次,少数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开始认识到中国正处于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时代。

为救危局,19世纪60年代初,朝野一部分洋务派主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展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实际上是一次技术救国的试验,是中国自主地引进并发展科技的大胆尝试。

洋务派建立了近代工矿企业,兴办了外语、水师、船舰、兵工、铁路、电报、测绘等新式学校,向欧美派遣了少量的留学生,翻译出版了西方科技著作。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1960年,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一文中指出:“为什么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的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有惊人的发现,而在17世纪初期伽利略时代之后,近代科学在中国却没有发展,或者,可以说,完全没有发展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顾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具备了什么条件,而中国恰恰不具备那些条件。

欧洲文艺复兴和古希腊文化思想的传播第一,近代自然科学是冲破神学的束缚才得以诞生的。

基督教的宗主罗马教会曾经极力阻碍科学的发展,并且迫害过杰出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自然科学得以首先在欧洲建立和发展,不是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是受到古希腊光辉文化的影响,是欧洲文艺复兴冲破基督教一统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是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创建的源泉。

第二,自然科学建立和壮大的过程,也就是神学领域缩小的过程。

神学是人类仍然处于愚昧时代的产物,尤其是在宗教统治的国家,神学几乎成了思想文化的全部。

自然科学的创建,恰恰是从神学领域中开辟出一片新鲜土地,自然科学壮大的过程,也就是神学领域缩小的过程。

哥白尼学说好似从神学中破茧而出,到了牛顿动力学理论完全不需要上帝了,留给上帝的只不过是第一推动的作用。

这个第一推动的问题本身,已经不是动力学的范畴,而是要由宇宙学来回答。

第三,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建,是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的。

在古代,自然科学没有独立的存在,而是属于哲学的一部分,或称之为自然哲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建,是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的,它虽然与哲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已经建立了自然科学自己的体系和自己的方法。

以伽利略和牛顿为代表,出现了专业的科学家,他们具有哲学思想,但是人们不再把他们看作是哲学家,而是看作科学家。

从此以后,科学家的人数越来越多,专业科学家的队伍日益壮大。

我们中国人往往有一种模糊的观念,认为资本主义发展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也发展于欧洲,就简单地把自然科学的诞生也归功于资本主义。

为什么自然科学体系没有在(近代)中国产生

为什么自然科学体系没有在(近代)中国产生

为什么自然科学体系没有在(近代)中国产生为什么自然科学体系没有在(近代)中国产生(草稿框架)关键字:1、地理气候环境,地中海,希腊,交换,商业,硬币,运输,海洋2、文字,腓尼基字母、听觉,汉字,视觉,识字,语言语法,独立语系,思维模式,逻辑,科学,民主3、文字载体,纸张,印刷术,传播4、宗教,战争,社会制度,法律,教育,视觉环境改善,绪言:中国经济技术曾经在很长时间处世界领先地位,可是在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却没有在中国产生,到了近现代却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在讨论“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没有在中国产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讨论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欧洲科学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产生的科学思想。

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眼界大开,欧美及日本等国家高度发达的经济令中国震惊和赞叹不已,也令中国人自惭形秽。

由于过去的教育中总是夸耀中国有悠久辉煌的历史,令中国人自豪,这种优越的历史感让中国人(包括我)背上了历史包袱,有着很敏感的民族自尊,令人总在思考、找原因-为什么近现代中国会落后?1991年去德国之前,在讨论中国经济落后的原因时,听到和看到一些引起很多人共鸣却颇有争议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当时本人也觉得地理环境论很有道理。

本人曾对语言很感兴趣,在大学期间除了学英语外,还学过些日语,学了点法语,触及点俄语,去德国之前又学了些德语。

由于一直坚持学英语,常接触外国游客和学者,也常听说,很多外国人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难的。

到了德国后,开始在弗莱堡歌德学院学德语,有机会接触世界很多很多国家的人,谈到语言问题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

的确,中国的汉字比起拼音字母是难识难记多了,因为与发音无关,即使学会说汉语,对初期识汉字也无太大助益,不象拼音文字那样与发音相关,会说有助拼音文字拼写和记忆。

中国为什么没产生近代科学

中国为什么没产生近代科学

LOGO
公认的影响近代科学技 术发展的几个因素包括小农经 济、官僚政治、儒家文化、科 举制度以及重农轻商的经济政 策,无不和中央集权密切相 关。由于多种原因,在中国古 代,政治对人们生活中的各个 方面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 的,与人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 当然也不例外。
LOGO
中医的理论基础
精气学说
LOGO

1.航海不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 2.地理面积的辽阔没能促成封建经济的瓦解和资本主 义的发展
LOGO
科学
力,行之所奋也。 --《墨子·经上》 圜, 一中同长也。 --《墨子·经上》 景:光之入照若射, 下者之入也高, 高者之入也下。 --《墨子·经说下》 名:概念 辞:判断 说:推理
1922年冯友兰用英文发表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 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
1953年
爱因斯坦说道
弄清
什么是科学
科学与科技的 区别
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 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 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实证的方法,要用实验观察来证实
是理性的方法
要用归纳逻辑、演 绎逻辑来推理的。
LOGO
经济学对李约瑟之谜的两个重要的观点和解释
高水平均衡陷阱的假说 Mark Elvin,1973,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中国过去的模式》 主要观点: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前现代社会中,中国拥有先进的现代制 度,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制度和私有产 权等等,由此导致较快的技术发明和传播。但是由于中国 人受传统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非 常迅速,在2000多年中积累的人口相当多。 快速的人口膨胀通过两个机制对技术的需求产生不利影 响:(1)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下降,导致经济中的 剩余越来越少,当新技术出现时,已经没有足够多的剩余 来购买新技术;(2)当人口越来越多而土地越来越少 时,劳动力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即使新技术出现,人们也 不会去购买,不会使用机器设备来代替劳动力,因此对新 技术的需求不足。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一、问题的提出
光辉灿烂的古代
不堪回首的近代
苦苦求索的现代
二、对该问题的初步解答
主要原因
思想
思维方式
制度
经济
地理
1、价值观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士大夫阶层 不重视科学技术的价值
古代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的农业社会,士大夫阶层 的思想是当时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认为“学而优 则仕”——只有当官才是学者的最佳出路。
三、讨论
综上所述,近代自然科学不是象牙塔中的产物,它的生产 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作为上层的政治制度、意识形 态。掌握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意识、思
维方式对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知识分子
到今天仍未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与这种思维方式相联系 的泡沫科技现象仍然很普遍。现代我国的科技水平总体上 弱于发达国家,从历史上分析这种长期积弱的原因,找出 差距,对于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当是有所裨益的。
•儒家和道家的传统思想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对国民影响最大的两大派系, 儒家教导人们遵守古代习俗和传统;道家把原始社会理想 化,认为人们应该返璞归真,抛弃文明社会恢复到古代单 纯平等的社会。这两种守旧的思想都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思维方式的影响
近代自然科学可以说是古希腊科学体系的发扬光大。希 腊民族擅长航海、旅行,对空间有几何感,航海旅行又 是他们能接触不同的文化,融合不同文化中有价值的部 分,而不刻板地遵循任何一种特殊的文化和传统;而古 代中国人种地、定居、思想容易僵化,久而久之,产生 较强的保守性和排外性,这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5、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
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e) 半岛基本上被地中海海水 包围,它与其说是个半岛,还不如说是个岛屿。因为这 个原因,古希腊地区和爱琴海对岸的小亚细亚历史上就 有发达的航海业和商业贸易--很显然,航海业和商业 贸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这导致商业城邦的出现 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地理环境,东、 南有大海,西有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青藏高原, 北有阿尔泰山和蒙古沙漠,地理上的阻隔使得古代中国 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的,因此 缺乏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而长期的封 闭状态又强化了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 “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 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 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 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 《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 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 全都属于中国人。”
4、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
4、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
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e) 半岛基本上被地中海 海水包围,它与其说是个半岛,还不如说是个岛 屿。因为这个原因,古希腊地区和爱琴海对岸的 小亚细亚历史上就有发达的航海业和商业贸易- -很显然,航海业和商业贸易是相互依存,相互 促进的,这导致商业城邦的出现并在社会生活中 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地理环境,东、南有大海, 西有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青藏高原,北 有阿尔泰山和蒙古沙漠,地理上的阻隔使得古代 中国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技 术的,因此缺乏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 沟通,而长期的封闭状态又强化了因循守旧的思 维方式。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 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 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 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 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 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 欧洲 ?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 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 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 (Paradigm)的起源问题。
3、政治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专制、独裁的社会,封 建专制扼杀了传统科学技术中那些可能通 向近代科学技术的因素、学派和机会。自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墨家、法家、名家 等消失了,道家成为在野派系,只有儒家 为视为官方正统。封建的科举制度依据八 股取士,使知识分子只知背儒家的四书五 经,脱离实际,根本不重视科学技术。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
自然科学?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自然 科学
9-1-1-3许国翔
首 秀中科研致所桥 李 批 科国学究力名大 约 外年技培技。于誉学) 瑟 籍被史养术撰中所李英*( 院选学了史著国长约国 士为家一》《科*瑟人 。中。批。中技长研* 科 优为国史期究剑 院 1994 Needham 1995 , Dr.Joseph 1900-
2、“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 自然经济
古代中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统治 者长期实行“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经济政策, 进一步强化了一男耕女织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封 闭式封建自然经济模式,而工商业仅处于手工作 坊的水平上,没有对系统的科技的迫切要求,使 科学技术发明失去了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经济条 件,严重阻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普遍 推广和应用,使其失去了赖以进一步发展的生命 力,因而古代科学技术向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飞 跃失去了社会经济条件。
初步探讨与解答
思想层面
经济层面
制度层面
地理层面
1、价值观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 士大夫阶层 不重视科学技术的价值
古代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的农业社会,士大夫阶层 的思想是当时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认为“学而优 则仕”——只有当官才是学者的最佳出路。
• 儒家和道家的传统思想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对国民影响最大的两大派 系,儒家教导人们遵守古代习俗和传统;道家把原始 社会理想化,认为人们应该返璞归真,抛弃文明社会 恢复到古代单纯平等的社会。这两种守旧的思想都不 利于科学的发展。
讨论
综上所述,近代自然科学不是象牙塔中的产物, 它的生产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作为上层 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掌握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对社会 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知识分子到 今天仍未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与这种思维方 式相联系的泡沫科技现象仍然很普遍。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 国的科技水平总体上弱于发达国家,从历史上 分析这种长期积弱的原因,找出差距,对于促 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当是有所裨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