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经典海报赏析_
张艺谋电影海报赏析概要

这张是电影《菊豆》的美国 版海报,像一把小小不息的 火,燃着蓝色的火苗,在无 尽的黑里盛放。人物呈红色 出现在生命力。人 物站立最中间,抱着的 孩子表示了女主在电影 中的身份。
7
这个不是海报,但我喜欢 这个字体:正如这部电影 的人生一样。活得虽不是 很大气,凛冽,但照样活 得饱满,自得。
《十面埋伏》
24
2004年张艺谋导演的《十面埋 伏》 的海报, 发现有十余种版 本, 有中国版、美国版、韩国版、 日本版、德国版、英国版在不 同的国家发行各不相同的电影 海报, 是将影片推向国际舞台的 重要战略之一。同时这一时期 的电影海报设计也呈系列化。
在下些系列海报中,不难发现, 色彩应用已经到了成熟的阶段。 画面中人物的表情、背景、以 及字体设计都展现了中外结合 的风格。
《十面埋伏》
25
26
21
《英雄》的电影色彩在黑色、 红色、绿色、黄色四种色调 的对比中产生意义。在红色 调和黑白色调的对比之下, 我们发现红色是带有暴力倾 向的,也是无名情绪的主观 色彩。 《英雄》利用纯度如此高的 色彩讲故事,处理的手法还 是诗意化的,强烈的色彩对 比参与了剧情,也推动着情 节的发展。
22
23
《十面埋伏》海报中的绿色 再次挑战色彩的视觉冲击效 果,整个画面一片碧绿。在 色彩心理学中,绿色代表着 生命、希望、淡定、从容。 也许正是导演所期待的一个 公平的舆论环境吧!
张艺谋电影海报赏析
戏剧影视 陈茜
对于电影来说,海报的外在形式具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和地位,也是能够确保电影作品达到较好宣传 效果的重要措施,是顺利完成电影票房任务使命的 重要关键性因素。
当前,最常见的电影海报的形式就是张贴海报的 形式,这种形式能够更加直观的将电影作品的精华 展现在广大的电影爱好者或者受众的视野之中。从 这个角度上来分析,一幅具有艳丽色彩、动感形式、 强烈刺激的电影作品海报,能够更加有利于吸引起 广大的电影爱好者或者受众高度关注和持续关注。
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及其流变探析

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及其流变探析
张佳会
【期刊名称】《包装工程》
【年(卷),期】2011(32)4
【摘要】通过对较为典型的中国电影海报作品历史地总结和分析,归纳出其具有的三点设计风格特征:时代特色、中国意蕴和国际视角,并就其风格特征的成因——中国独有的灿烂文化和发展变化的多元环境进行了探析。
在对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流变的探讨中,结合具体案例得出由"繁"及"简"、由"大"到"小"以及由"浅"入"深"的规律。
【总页数】4页(P104-107)
【关键词】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文化;流变
【作者】张佳会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4.3
【相关文献】
1.九十年代后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风格特征 [J], 王杨
2.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与审美意识探析 [J], 罗才胜
3.论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风格特征 [J], 陈星
4.新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风格演变与发展——以吉林艺术学院新中国经典电影海报
展作品为例 [J], 洪潇楠; 李欣颐
5.百年中国电影美学风格探析 [J], 康佳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传统风格的电影海报设计分析

中国传统风格的电影海报设计分析作者:范唯来源:《设计》2019年第01期摘要:黄海的《黄金时代》中对民族元素的分析和解读,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意境之美,以及深远悠长的民族精神,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和其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极具感染力。
本文旨在讲述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的故事,那些具有民族元素的冲击力、意境之美的表现手法,还有文化元素的搭配,都是黄海设计的核心。
聚焦这些传统元素的海报,不仅表现着冲击力、感染力和不为人知的多样组合,更令人大开眼界。
表现意境之美的手法,造就了不可替代的中国意境;语言的魅力和元素的多样搭配,是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每一张海报都应拥有这样的“特色”。
关键词:海报设计中国传统民族元素中国意境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1-0050-03Abstract: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ethnic elements in “the golden age” of the Huang Hai fully shows the beauty of China's artistic conception, as well as the long and long national spirit, the unique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intriguing cultural implication,and highly infectiou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tell the story of the excellent film poster design, which are the core of the Huang Hai's design with the impact of national elements, the expressive techniques of the beauty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colloc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The poster focusing on th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not only shows the combination of impact, infection and unknown knowledge, but also gives us an eye opener. The expression of the beauty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has created an irreplaceable Chinese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charm of language and the diversity of elements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Every poster should have such a feature.Keywords: Poster design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elements Chinese artistic conception Cultural connotations緒论一张海报就像一个人的面容,是我们最先了解到电影的一切信息来源。
中国传统风格的电影海报设计分析——以黄海《黄金时代》为例

摘要:黄海的《黄金时代》中对民族元素的分析和解读,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意境之美,以及深远悠长的民族精神,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和其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极具感染力。
本文旨在讲述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的故事,那些具有民族元素的冲击力、意境之美的表现手法,还有文化元素的搭配,都是黄海设计的核心。
聚焦这些传统元素的海报,不仅表现着冲击力、感染力和不为人知的多样组合,更令人大开眼界。
表现意境之美的手法,造就了不可替代的中国意境;语言的魅力和元素的多样搭配,是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每一张海报都应拥有这样的“特色”。
关键词:海报设计中国传统民族元素中国意境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1-0050-03Abstract: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ethnic elements in “the golden age” of the Huang Hai fully shows the beauty of China's artistic conception,as well as the long and long national spirit,the unique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intriguing cultural implication,and highly infectiou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tell the story of the excellent film poster design,which are the core of the Huang Hai 's design with the impact of national elements,the expressive techniques of the beauty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and the colloc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The poster focusing on th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not only shows the combination of impact,infection and unknown knowledge,but also gives us an eye opener. The expression of the beauty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has created an irreplaceable Chinese artistic conception;the charm of language and the diversity of elements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Every poster should have such a feature.Keywords:Poster design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elements Chinese artistic conception Cultural connotations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范唯绪论一张海报就像一个人的面容,是我们最先了解到电影的一切信息来源。
“文化菱形”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电影海报研究——以“黄海现象”为例

38FILM THEORY电影理论设计师黄海和他的海报艺术以极具个人特色的审美风格获得国内外一致赞誉,“设计明星备受追捧”形成的“黄海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艺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反映并不是单纯线性镜像的关系,维多利亚的“文化菱形”所建构的五个点六条线,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本文通过探讨海报作为艺术美学、社会文脉、受众反馈、创作者背景与传播途径共同作用下的深层映射,对“黄海现象”进行更加客观和全面的研究。
一、“黄海现象”与“文化菱形”黄海受到业内关注是从2007年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海报设计开始的,这是他第一次设计电影海报,却在戛纳电影节上惊艳四座。
随后他的设计才能受到大量知名导演的青睐,如《让子弹飞》《太极》《一代宗师》等一系列风格多变但越发成熟的作品。
然而真正让他从设计界走向大众成为“设计明星”“网红设计师”的契机,则是2014年一组《黄金时代》的电影海报在微博、微信上被疯狂转发开始的。
2015年开始,他的优秀作品开始井喷式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网友对他最高的评价则是“中国海报第一人”[1]“他的魅力在于很多人仅仅因为他设计的海报而去看相关电影”以及“把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水平拉升至世界级别”[2]等。
通过对知网进行“黄海”并含“海报设计”的关键词搜索发现,从2015年以来,学者们针对黄海海报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的文献有13篇。
以同样的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可查找相关结果1240000条。
可以说,“黄海现象”是由导演、大众和业内学者的共同关注而引发的。
艺术反映社会,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反映,何况这样复杂的独特的引发大众“追捧设计明星”的现象在中国近代设计史上是罕见的。
这种现象背后必然包含着社会多个方面的现实。
根据温迪•葛瑞斯伍德(WendyGriswold)1986年提出的“文化菱形”(cultural diamond)理论认为:从艺术产品、艺术创作者、艺术消费者以及更广阔的社会这四要素来分析艺术作品或现象是较为客观理智和全面的。
9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海报的美学特点-平面设计论文-计算机论文

9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海报的美学特点-平面设计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电影海报作为一门视觉传达艺术,是设计师在一定的美学原则基础之上,通过对电影图形的提取、重构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视觉图形,它不仅具有传递信息、刺激消费等基本特征,还具有和谐性、象征性、时代性等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科技的设计手段更是丰富了电影海报的美学特征,从而为电影海报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效果,而我国的电影海报设计也自此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鉴于此,本文将从和谐性以及象征性这两方面出发对9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海报的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和谐性自古以来,和谐就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最理想的范式和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征的形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在这种文化氛围和社会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电影海报也呈现出了鲜明的和谐性特征,具体表现在设计和谐以及视觉和谐两个方面。
(一)设计和谐设计和谐,是指电影海报各个构成要素之间要保持系统的协调性,除了要保证电影海报的呈现风格、文字图案、比例关系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协调统一之外,还要确保彼此之间的相互联接要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画面的设计和谐。
电影海报追求的是视觉上的创新,是用不断创新发展的视觉语言来吸引受众的目光,所以其所遵循的具体的形式美法则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它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以达到电影海报的预期目的。
但是,无论具体的法则是如何瞬息万变,其所遵循的总设计原则是不变的,即和谐统一。
例如《十二罗汉》的两幅电影海报,这两幅海报截取的都是全景中的一部分,其中的一幅是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的,另外一幅则是以俯视的角度来拍的,两幅海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互补,从而保证了设计的和谐统一。
再以《沉默的羔羊》电影海报为例,画面上表现出的是美丽少女的脸部和紧紧贴在少女嘴部的昆虫,无论是从风格呈现还是元素构成方面来讲,其整幅画面的构图都是比较和谐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也做到了变化中的和谐统一。
中国老电影珍贵海报回顾(图片)

中国老电影珍贵海报回顾(图片)
红楼梦
攻占石门
钢铁战士
蔓萝花
夜店
渡江侦察记
松花江上
英雄小八路
51号兵站
羊城暗哨
林家铺子
碧海丹心
五朵金花
暴风骤雨
八年离乱
红旗谱
党的女儿
阿诗玛
画中人
秘密图纸
喜迎春
平鹰坟
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2
兵临城下
槐树庄
肠断天涯
革命家庭
孟丽君
桃李劫
万家灯火
再生花
野火春风斗古城
小石柱
刘巧儿
十字街头
冰山上的来客
西厢记
草原雄鹰
祝福
青松岭
遥远的爱
革命样板戏
红鹰
枯木逢春
青春之歌
风云儿女
锦上添花
小城之春
铁道游击队
红楼梦
渔光曲
群魔
假凤虚凰
三毛流浪记
丽人行
燎原
聂耳
家
鸡毛信
幸福狂想曲
青春似火
同志,感谢你
南海潮
她爱上了故乡
大李、小李和老李
红灯记
霓虹灯下的哨兵
西安事变
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2
两个小八路
回民支队
黑三角
停战以后。
《2024年《楚门的世界》电影海报多模态话语分析》范文

《《楚门的世界》电影海报多模态话语分析》篇一一、引言《楚门的世界》是一部经典的现代电影,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觉呈现,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媒介,其多模态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对该电影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其视觉元素、文字元素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在传递电影信息、塑造电影形象中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的视觉元素分析1. 色彩运用电影海报以淡雅的蓝白色彩为主,突显了整个画面的清新感。
其中,蓝色代表现实与宽容,而白色则传递出楚门角色的纯净和美好。
同时,在蓝色的基础上巧妙地使用了淡灰和橙色来强化画面中某些关键元素,增强了海报的层次感和对比度。
2. 人物形象在电影海报中,楚门作为主角的形象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位置。
他的形象设计简洁而富有力量感,通过眼神和表情传达出他的内心世界。
同时,其他人物形象如楚门的家人、朋友等也在周围配合展示,使画面呈现出完整的情节。
3. 摄影技巧摄影技巧的运用也是该电影海报成功的关键之一。
例如通过远近镜头的交替运用、场景的取舍等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富有张力。
此外,运用光线和阴影的对比来突出关键元素,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三、电影海报的文字元素分析1. 标题设计电影标题“楚门的世界”采用了简洁而有力的字体设计,突出了主题。
同时,标题的字体大小和位置也经过精心设计,使其在视觉上与画面其他元素形成良好的呼应和对比。
2. 文字内容除了标题外,电影海报上还包含了简短的文字描述和演员阵容等信息。
这些文字内容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关于电影的背景和情节信息,有助于观众更好地了解电影内容。
四、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电影海报中,视觉元素和文字元素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完整的电影形象和故事情节。
例如,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通过视觉元素来展示,而人物之间的关系、情节的发展等则通过文字元素来描述。
这种多模态话语的交互作用使得电影海报能够更加生动、准确地传递电影信息。
五、结论《楚门的世界》电影海报运用了多种视觉和文字元素来传递电影信息、塑造电影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