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六壬算法讲解
大六壬的预测机理

大六壬的预测机理剑虹第一节六壬“天机”发端何为发瑞呢?端者始也。
发端就是事物的开始和发生,或者是事物在某一发展阶段上开始进行新的运动。
我们把事物的运动均看成是质点运动,则质点运动在时空中便显出曲线型轨迹。
设在曲线上任取一点为座标原点,则该点的时交参量为O,以该点为圆心,作圆,分别截取曲线上R和一R为两个相反方向的线段。
其线段之和仍然等于O。
按照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都由两种相反或相敌对的力量所组成,例如前面新的力量要产生,而后面旧的力量也不甘灭亡,必然要产生针锋相对的斗争。
正象R和一R,它们永远都是反向的对立的.R 和一R绝不可能单独存在.它们必然要结合在一个原点之中,而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事物,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矛盾的对立统一”。
原点是O,向前的发展为1,这就意味着一种“无中生有”的过程。
0本身为无,但它是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说的,它只是取事物某一发展阶段上的一点,如果离开这一点,它便成为“有”了。
有可以成为万物,同时万物也可以成为无,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均在于我们选择不同的时空点.。
那么,我们如何来确定事物运动的“0”和“1”呢?我们把任何事物的运动,均设为质点的运动,即把所要求算事物变成为1,这个1就叫做“太极”,太极在有与无之间,有可能成万,万又可以归一。
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一”来看待。
正象我们的天文学家把无论多大的星体都看成是小小的一点一样。
我们知道,六壬从太极开始,太极为一,这个一为“虚一”。
“虚一”的含意既包括了万物,又什么也没有,而从“虚一”到“实一”,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把事物赋予其中。
把事物变成为一,这个一就不是“虚一”了,而是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内涵。
’即成为“实一”了。
事物的一,就是该事物在某一发展阶段上的发端或起始边界。
“一”把整个事物包含于其中,正象我们小学的算术,设整体为1,部分为分数,分数无论如何加减,都不能超过1(带分数除外)。
对于这个实实在在的“一”,古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天一”或“太一”、“太乙”等等。
大六壬算法讲解

大六壬算法讲解————————————————————————————————作者:————————————————————————————————日期:六壬之學、在古代是一門占蔔的學問,從它產生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它的產生是根源於道家的學說,但又把古代關於天文、地理、星像、歷算、呂律、氣功、中醫等等自然科學和關於人體的認識容納於內;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描述自然界周期運動變化規律的系統模型,並且融彙於陰陽八封,於支五行,以及各種各樣的法術或者叫技術,以尋求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系,達到人類自身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ﻫ六壬的思想,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精華的內容,並把抽像的哲學具體化,實用化。
這在後面我們將一一介紹。
ﻫ六壬在古代數術中是一種高層次的占蔔之學,一般人是很難接觸到和掌握它的。
除開它神秘莫測的原因之外,還有一條,就是它包含的內容大廣泛,學識太淵博,如果沒有名師和得道之人傳授,它是很難掌握的。
ﻫ正因為如此,倍受儒家推崇的《易經》,才被逐漸改造得通俗化、大眾化而廣泛地走向民間,被一般的平民所接受。
ﻫ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過去那些被稱為非常神秘的東西,已經並不那麼神秘了。
比如像天文、地理、歷算等等,中學生都可以學會,如果有心於研究中國古代數術學的人,自然是易如反掌了。
ﻫ現在研究《易經》的人很多,《易經》可以說只是數術學的一部分。
我們把中國古代所有關於占蔔和法術方術之類的學問統稱為數術學,至於什麼叫數術學,請參見陳維輝《中國數術學綱要》和《中國數術學原理》。
數術學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有六壬、奇門、太乙、易經、鐵板算、諸葛算等等,在《通志》—書中就介紹了幾千種占蔔預測之法。
它是相當龐大的。
我們認為,學習數術學的人手工夫應該是六壬,而把《易經》作為一個輔助的工具。
《易經》在它的演算過程中不需要天文、地理、歷算知識,其經文也過於隱晦,難以捕捉到准確的信息。
況且它全部的預測信息也只有64卦×6爻=384爻;所以它的思想領域和判斷範圍是有限的。
剑虹大六壬判断总要系列专题讲座

《大六壬判断总要》系列专题讲座剑虹之一大六壬的入手判断学过周易八卦六爻的同志请注意,大六壬和六爻在判断路数上的差别是很大的,在学习大六壬的判断之时,先把以前的东西全部放下,一切按照我所讲的思路进行,这样才能很快地上路。
首先讲第一课,大六壬的入手判断。
我们在得到了一个课式之后,往往是把各种东西堆在一起,理不出一个头绪,到底怎么样才能找到事情的主线,从而入手进行判断呢?我们算任何事情,首先必须有一问题的中心主题,比如占财运,财就是问题的主题。
当我们把课式起出来以后,首先第一眼就是看发用,即初传是什么,如果初传就是财爻,就说明财的问题已经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问题,开始运动了。
就象我们想在某一大本书里找到一段精彩的论述,翻到其它的东西,都不是你要找的内容,这个时候就叫做无“用“。
无用的东西可以不看,而当你找到了所要找的东西,这就叫有”有”,或者叫发用。
想找的东西发用了,就说明目标出现,目标出现以后再看它的结果,即以后的“传”。
传好,则说明出现的东西好;传坏,则说明出现的东西不理想。
总之,我想问什么,就找什么。
所问的东西发传,则说明它真的动了,并且它还是这一阶段一切问题的主要方面,是真正实际的中心问题。
那么,我所问的问题没有发用呢?这就说明该问题不是整个的主要关键,它的动作对事物全局不起主导的作用。
所谓发传是什么意义呢?我们说发传就是整个事物发生的变化和转折,它是引起事物从这一状态变成另一状态的焦点或关节点。
正象水变成冰或从水化成气一样,发传就是这个节点的温度,而传就是水化成气的整个过程。
当水完全化成气以后,三传就宣告结束,事物的状态就从水的状态变成了气的状态。
而不发传的事物,却不是引起事物质变的事物,它只是在事物某种固定状态下所进行的量变运动,或者说是一种不改变大局的运动。
因此,我们在看三传时,切不可盲目地下结论,而先要看清楚三传发的是哪一种用,整个事情的关键是什么发传,发传的事物是不是我要问的问题。
只要问题上了传,顺着传讲不会错的。
大六壬三传法详解

大六壬三传法详解一、发三传—贼克取课先从下贼呼,若无下贼上克初。
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
三传既定天盘将,此是入式法第一。
天盘、四课排好后,就要从四课中取三传。
四课中,写在上面的那一排简称着“上”,写在下面的那一排简称着“下”。
先寻四课中上和下有没有相克,如果有相克,即可以用此定初传。
注意,先是一对一的论,即第一课的上对第一课的下,第二课的上对第二课的下,第三课的上对第三课的下,第四课的上对第四课的下,看各自有无相克。
如丁丑日子时申将,申(月将)加在地盘子位(时辰)布天盘,天盘和四课如下:丑寅卯辰子巳亥午戌酉申未↓巳酉亥卯酉丑卯丁元首初巳中丑末酉第一课,丁和卯,卯生丁,二者不克;第二课,卯和亥,亥生卯,二者不克;第三课,丑和酉,丑生酉,二者不克;第四课,酉和巳,巳火克酉金,二者相克,巳克酉,则取巳为初传。
巳为初传既定(初传又叫“发用”,或“用”),则要寻中传、末传。
“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地盘巳宫坐丑,则丑为中传,地盘丑宫坐酉,则酉为末传。
如丙戌日巳时申将申酉戌亥未子午丑巳辰卯寅辰丑亥申↑丑戌申丙初申重审中亥末寅第一课,丙克申;第二课,申和亥无克;第三课,戌和丑无克;第四课,丑和辰无克。
四课中只有第一课丙和申相克,故取申为初传。
申宫的本位坐亥,则亥为中传,亥宫的本位坐寅,则寅为末传。
贼克法,所谓贼,就是指下克上,称着“贼”;所谓克,就是上克下,称着“克”。
其实都是相克的意思,只是上下不同,故叫法不同。
凡取克为用,不论上克,下克,俱取上一字,不用下一字。
四课中只有一个上克下,称着“元首课”,则取上克下的那个“上”为初传,如例一;或者四次中只有一个下克上,如例二,则取下克上的那个“上”为初传,如例二,称着“重审课”。
另:如果四课中有两课相克,一为下克上,一为上克下,其余二课无克,“取课先从下贼呼”,则取下克上者为初传,即上面被克的那个支为初传,再据此求中传、末传,而另外一个上克下就不用管它了。
大六壬初级教程(六壬)

大六壬初级教程(六壬)缘起我在QQ群中聊天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热爱而渴望学习易学的朋友,这不能不让我想起当年我学易时的艰辛与没有老师指点的困惑,于是萌发了写作此教程的想法,初拟此教程分为三部分即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部分.并力求速成不说费话.本教程从零基础开讲,适合无基础或是有过其它预测术基础的易友学习.六壬属三式之一,三式为遁甲,太乙,六壬的总称。
因为他们在占测时都用式盘(可以理解为占盘)而得名。
我之所以先写六壬的教程,是因为在我看来奇门,六爻等其它预测术在测事方面皆不及大六壬预测全面、细致与准确.大六壬实为测事方面预测术之最.基础知识什么是阴阳?矛盾的对立面,比如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天为阴等等.什么是五行?就是宇宙中五种最基本的元素,如木制的东西都是属木的,广义的木包括各种花,各种草,粮食,等等.什么是五行相生相克?把木头点着了,这就是木生火.火烧完了变成灰就是火生土...用斧子把木头劈开就是金克木,用火把金属熔花了就是火克金等等.五行的相生相克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说明五行的规律是五行相邻的都是相生的,隔一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天干地支天干天干之间的相互作用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这个也被称为天干五合,他的规律是,在天干次序里1与6合,2与7合等十天干与外部人体的对应图十天干与内部人体的对应图地支有十二个十二地支的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配属相这个可以用来取象,如寅为虎,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断是猫,豹子等十二地支方位图请注意这个方位与现代的方位完全相反,这里的每一个地支都会对应一个方位。
当然有的方位是两个地支与之相对应。
大六壬详解.pdf

大六壬详解.pdf自古以来,六壬就被称为六壬神课,是被公认的中国三大高层次预测术之一,由于其简单的起课方式使得多数易友爱好者能轻松的入门,但其繁琐的判断过程使得诸多易友自学多年还一度徘徊在其门外。
纵观古书《大六壬指南》、《大六壬大全》、《六壬断案》等起点又太高,几乎无一例外的均没有起课过程,也没有判断思路和判断过程介绍,书中全是判断经验的阐述和探讨,使得初学者觉得入门太难,不得不放弃这门高层次预测术,而当今市面书籍很多介绍九宗门起课,但却很少详细介绍六壬判断思路和过程的,对壬课的判断过程并不多加以介绍,甚至在分类预测中也有很多难以琢磨的古籍文言文。
六壬难学难精,但是基础不牢,学习方向不明确是很多易友所面临的,以致使得自己不知道自己如何去努力、去突破,走了大量的弯路才发现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一本很好的书籍或老师能带领你往正确的方向走,至少能让你少走大量的弯路,让你直奔六壬大道,当你学有所成后回过头来看你才会发现其实六壬并不难,而是自己使错了劲,努力的方向错了。
《大六壬详解》这本书能让你少走大量弯路,并带领你顺利步入六壬的中层次。
《大六壬详解》是林烽老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并且理论与实践结合编著而成,全书中作者采用50余现代实践案例,化繁琐为简洁,突出重点,判断思路和过程简单而清晰是本书的主要特点,本书在六壬预测上首次提出了“六壬的四个层次理论”、“四课的作用路线理论”、“四课干支定位论”,使得六壬的判断过程更加的清晰和明确,本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六壬判断的根本思路,使初中学者能迅速的把握占断壬课的特点,同时在分类预测章节中置入了大量的占断经验和技巧,以便初中级学者在实践时更好的参照对应,可以说该书中披露的大量诀窍和技巧已经大大超过了书籍自身的价值。
书籍目录第一章大六壬的优势第一节六壬介绍第二节大六壬的优势第二章大六壬的基础要素第一节大六壬的天算与人算第二节确定占时第三节月将加时排天盘第四节十干寄宫与四课的排法第三章六壬课式的起法第一节九宗门第二节起遁干和贵人第三节定六亲第四节查本命和行年第四章六壬预测和判断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六壬中旺衰的判断第二节十二贵神第三节十二月将第四节常用的课体课格第五节德煞第1页第五章详论空亡与神煞第一节空亡总论第二节详论神煞第六章六壬中的四个层次理论和四课三传第一节六壬中的四个层次理论第二节四课阴神阳神和干支定位第三节四课之间的作用路线第四节四课的作用关系第五节论三传第七章六壬判断的根本思路和应期第一节类神论第二节六壬判断的根本思路第三节断应期第八章分类预测第一节测疾病第二节测婚姻第三节测财运第四节工作与就业第五节测升学考试第六节生产与怀孕第七节测失物第八节测行人走失第九节天气预测第2页。
大六壬算法讲解

六壬之學、在古代是一門占蔔的學問,從它產生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它的產生是根源於道家的學說,但又把古代關於天文、地理、星像、歷算、呂律、氣功、中醫等等自然科學和關於人體的認識容納於內;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描述自然界周期運動變化規律的系統模型,並且融彙於陰陽八封,於支五行,以及各種各樣的法術或者叫技術,以尋求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系,達到人類自身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六壬的思想,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精華的內容,並把抽像的哲學具體化,實用化。
這在後面我們將一一介紹。
六壬在古代數術中是一種高層次的占蔔之學,一般人是很難接觸到和掌握它的。
除開它神秘莫測的原因之外,還有一條,就是它包含的內容大廣泛,學識太淵博,如果沒有名師和得道之人傳授,它是很難掌握的。
正因為如此,倍受儒家推崇的《易經》,才被逐漸改造得通俗化、大眾化而廣泛地走向民間,被一般的平民所接受。
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過去那些被稱為非常神秘的東西,已經並不那麼神秘了。
比如像天文、地理、歷算等等,中學生都可以學會,如果有心於研究中國古代數術學的人,自然是易如反掌了。
現在研究《易經》的人很多,《易經》可以說只是數術學的一部分。
我們把中國古代所有關於占蔔和法術方術之類的學問統稱為數術學,至於什麼叫數術學,請參見陳維輝《中國數術學綱要》和《中國數術學原理》。
數術學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有六壬、奇門、太乙、易經、鐵板算、諸葛算等等,在《通志》—書中就介紹了幾千種占蔔預測之法。
它是相當龐大的。
我們認為,學習數術學的人手工夫應該是六壬,而把《易經》作為一個輔助的工具。
《易經》在它的演算過程中不需要天文、地理、歷算知識,其經文也過於隱晦,難以捕捉到准確的信息。
況且它全部的預測信息也只有64卦×6爻=384爻;所以它的思想領域和判斷範圍是有限的。
六壬從理論上說,是個龐大的思想體系。
從技術上說,它在干支學中只用一個天於;並用地支遁干化為地支。
大六壬第一章:阴阳五行

大六壬第一章:阴阳五行第一章:阴阳五行阴阳: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
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天干、地支也同样分阴阳二性:阳干和阴干、阳支和阴支。
它们是阴阳二气的具体表现形式。
五行: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五行运动即相生相克的结果构成了大千世界。
一:五行基础五行者:金、木、水、火、土1、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因水能浸润万物,无水则干枯不长,故水能生木;木中有火钻木可取火,故木能生火;火焚木后成灰,故火能生土;土有生长万物之功,积土成山;山中有石,石中有金,土能生金;金中有水,见水而湿,故金生水也。
2、相克:金克木,木克士,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反克关系:木强反克弱金,土强反克弱木,水强反克弱土,火强反克弱水,金强反克弱火。
弱即弱小之意,如三木克一金,木盛金缺。
俗语讲: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
3、相比金与金比,木与木比,水与水比,火与火比,土与土比。
比,是比较较量的意思,代表不顺或者竞争4、旺相休囚死:五行的旺相休囚死,来源于自然之理,是古人长期观察自然,总结自然而得到的客观规律。
春天春暖花开,树木成长,所以旺,木能生火,则火相。
旺木克土,则土死(如一棵大树砸在了小蚂蚁身上,蚂蚁死)。
衰金克不动正在成长中的大树(如,一把烂斧头是砍不动苍天大树)。
旺木茁壮成长不用水来生他,故水休(如,吃饱了,你在给我个馒头,已经吃饱了,就不用在吃馒头了)。
夏天炎热则火旺,火来生土则士相,旺火炼金则金死,一点小小的水滴浇不灭夏日熊熊大火,故水囚,旺火不用木来生,故木休。
秋天树叶黄了,纷纷落叶遍九州,因秋天金气斩杀万物,故金旺,金能生水,故水相,旺金克木,如一把锋利的斧头砍一棵小数,故木死。
星星之火炼不动旺金,故火囚,旺金不用土来生,故土休冬季水旺,水来生木,则木相,旺水克火则火死,土克不动旺水,则土囚,旺水不用金来生,故金休五行之中,唯土特殊,旺于四季,即辰月最后十八天,未月最后十八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占,则第二传就是亥,亥宫被寅所占,第三传就是寅。
贼克课都是只有一个克,它是予盾比较集中的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 活中,矛盾当然是很多的,但是它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人们常说:“这 个问题要摆到桌面上来了’‘。就是说它已经很严重了,达到非解决不可 的地步了。我们的六壬,就是把这些复杂的因素摆到四课里,而最主要的 矛盾则被取作一传了;这和生活上的道理是一样的。
六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精华的内容,并把抽象的哲学具体 化,实用化。这在后面我们将一一介绍。
六壬在古代数术中是一种高层次的占卜之学,一般人是很难接触到和 掌握它的。除开它神秘莫测的原因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它包含的内容大
广泛,学识太渊博,如果没有名师和得道之人传授,它是很难掌握的。
正因为如此,倍受儒家推崇的《易经》,才被逐渐改造得通俗化、大 众化而广泛地走向民间,被一般的平民所接受。
天地盘是用月待加正时而确定的。
什么是月将呢?陈公献在《大六壬指南》中说:“月将即日宿太阳也。 正月雨水后日缠之次入亥宫乃登明将也;二月春分后日缠降娄之次人戊宫 乃河魁将也
雨水和春分是每个月的气、不是节。即正月过了雨水气以后,太阳日 缠就在亥宫,二月春分气后、太阳曰缠就在戊宫,我们这样依次推下去。 见图一
当天的天干遁在哪一宫,在这一宫上所乘的活动盘地支,就是这个天 干所
化的地支。
第三节 四课
什么叫四课?所谓课就是一种模式、一种规范,它也代表一种程序、 一个系列。六壬太极生两仪,就是天地盘;两仪生四象、就是四课。两仪 在动静之间,即将产生事物。四课为事物形态已具,主客己定,彼我已分。
当天的
天干地支又叫日辰,日为阳、辰为阴。干上所得 之神叫干上阳神,为为第一课,叫阳中之阳为太阳;支上所得之神叫支上 阳神为第三课,叫阴中之阳为少阴;干上阴神为第二课,叫阳中之阴为少 阳;支上阴神为第四课,叫阴中之阴为太阴。如图四(四课)。
我们学习各种预测之术,都只是了解自然界的一种工具,等我们真正 地洞澈了声然界的规律,或者说是“得道了”,这些工具也
就无所谓了。正象我们要开一扇大门,用敲、用 砸、或者用各种能打开这个天地盘大门的钥匙,才能轻而易举地登上通天 的大道。
第二节 天地盘
天地盘是古代人根据天地运转的规律,和天文星象的规律确定而来。 关于天地盘的天文基础,我们持在第四章详细地介绍。在本章我们只介绍 它的具体演算方法。
所以说,学好了六壬,全部数术学的基本思想,便可一通百通,其它 的各种东西,也都包括在这个道理之中,就象站在高山顶上、远处的景象 便可一目了然了。
六王推算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模型。它 虽然有-定的课体,但课式却有上万种。细算起来,其课体有 60 花甲× 12 支=720 种。再加上其它的因素,如 12 神、12 将、阴阳两类、地支 正反转得:
》 课式--(1)
取三传首先要看四课,上下有没有克,如果仅仅只有于一下克上,那 么,无论有几个上克全部不管,这叫“贼”,是以下犯上,以卑犯尊等。
课式一(1)中就只有这么一个下犯上,所以叫贼课,又叫重审课重 重审核,你冲犯上级了,上级就要加罪于你,处处给你为难。又困为下克 上是我克人,所以总是先迷而后利,虽然受到重重地阻隔:但最后得利的 还是自己。
所谓六壬,就是
在天于地支的 60 花甲中,有六个天干为壬的干支 组合,因此.叫六壬。壬为北方属水,在河图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的说法。就是说,水为万物之母,其生数为一,一加中数五变为六,六才 成为水。所以,万物从一开始生 成。
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壬为阳水,主生。 所以壬水为万物生成之始,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前提根源。
果一阴一阳则不取,两者相同则取。在课式二中,戌土克壬水,戌土为阳 土,壬水表阳水,阳见阳同相则取,而卯木克辰土、卯木为阴木,辰土为 阳土,阴见阳不同不取,所以取戌为第一传,二三传和贼克课相同。
为什么相同才取,不同则不取?很简单、我们现在谁都知道“同性相 排,异性相相吸”的道理,同性的矛盾,容易走向激化,生产变革。而异 性的矛盾则容易和解,相互消溶,这叫以柔制刚,以柔化刚。正象乙庚相 克,但又
第五节 六壬基本格局 在介绍六壬基本格局之前,我们必须要有关于于支五行生克方面的基
本知识,否则就无法运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以上非常熟练,就可进行 下一步工作了。
一、贼克 诀:取课先从下克呼,若无下克上为初,初传本位明中次,中上因加 是未居。(见陈维辉先生《中国术数学纲要 o 六主指迷
若没有下克上,就看看有上克下。如果只有一个上克下,这就叫“克”。 上克下,就是上支配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它又叫元首课,表示正向 的一切按下沉的循序进行,有如元首号令天下。对于社会则是政令严明, 对于个人则是受到了某种制约,所以元首课是天下顺而百事宜。但下面被 压制过甚则难免有后顾之忧。
无论下克上,还是上克下:初传都取活动盘的动值。因为四课上一层 主天、主阳:主动;下一层主地、主阴、主静;所出初传都取相互克战一 方的上层。
在一年十二月中,每过中气,太阳就会移动一个官。太阳在每一宫里, 要停留 30 天左右、为一个月。在这个月内,太阳主事,所以叫月将。
至于什么是 訾,降娄等等则称为十二次,表示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 天,而每年所在的位置。过去是用岁星纪年,后来岁星被太岁所代替。
知道月将,再根据起算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天地盘了。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过去那些被称为非常神秘的 东西,已经并不那么神秘了。比如象天文、地理、历算等等,中学生都可 以学会,如果有心于研究中国古代数术学的人,自然是易如反掌了。
现在研究《易经》的人很多,《易经》可以说只是数术学的一部分。 我们把中国古代所有关于占卜和法术方术之类的学问统称为数术学,至于 什么叫数术学,请参见陈维辉《中国数术学纲要》和《中国数术学原理》。 数术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六壬、奇门、太乙、易经、铁板算、诸葛 算等等,在《通志》-书中就介绍了几千种占卜预测之法。它是相当庞大 的。
第四节 三传
什么是三传?
三传就是事物的主生、发展、结局三个阶段,它是事物机已成,事已 定,并且沿着某一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三传的好坏,确定了事物在发展过 程中的吉凶状况。
六壬关键在三传上,三传是事物矛盾发展的集中表现,它是以克取传, 克就是否定,就是对立和斗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对立的双方进 行否定之否定的结果,这是辩证法的一条基本法则。
第一节 大六壬算法讲解
第一章 大六壬算法讲解
第一节 大六壬算法讲解 六壬之学、在古代是一门占卜的学问,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
的历史了。它的产生是根源于道家的学说,但又把古代关于天文、地理、 星象、历算、吕律、气功、中医等等自然科学和关于人体的认识容纳于内; 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描述自然界周期运动变化规律的系统模型,并且融 汇于阴阳八封,于支五行,以及各种各样的法术或者叫技术,以寻求天地 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人类自身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在太极学说中,一为太极。所以,六壬之学又为太极之学,这与迈道 家的天地生成观是一脉相承的。
六壬的演算,完全是按照道家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 八封”的程序进行。它以天(天盘)、地(地盘)、太阳(日缠)、月亮、二十 八宿、年月日时、四季等等自然界的周期变化为运筹的依据,用一套完整 的模型,把所有的时空关系纳于其中,和自然界合拍共振,生克为正,制 化为变,以求得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这就叫“熟能生‘巧”。
在六壬、大乙、奇门三式中、太乙以九宫为主、奇门以八卦为主,而 六壬则以天、地、人三才为主,所以六壬是最高级的。
六壬有一个好处,它不象易经那样模糊、抽象、牵强、难以捉摸。它 是一针见血,三传一摆出,马上就可以知道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所 以说,学习六壬又难又不难。
六壬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把数术学所有的口诀都用上了。例如天干 地主支的种关系口诀都得到了应用。我们可以在一个天地盘中找到各种各 所需要的东西,它比易经更直接了当和一目了然。学习六壬,一下就可以 接触到数术学的很多东西,并且还来得快。
720 × 2( 阴 阳 ) × 12( 十 二 神 ) × 12( 十 二 将 ) × 122( 地 支 正 反 转 ) = 29859840 种课式、约合三千万个信息单位。可见它的信息是如此之大, 这是《易经》所不可比拟的。
推算一事物,要考虑这么多的因素、当然很难。但是,不会则难,会 了就不难了。等你熟练了,几分钟甚至更快的时间就可通过心算得出结果,
如我们在正月雨水后的午时算一件事,那就将月将亥加在天地盘的午 上面叫做亥将在午时,形成一个活动盘,或者叫天地盘。如图二。
图二 天地盘
活动盘一确定,就必须要用到当天的天干和地支。因为六壬课式只有 一个天干,并且要把它化为地支。这就要用一种遁干方法,怎么遁?我们 来看看十个天干在固定盘上的位置。
子、午、卯、酉叫做四正,没有天干可遁。其它叫作四隅,可以藏匿 天干,每宫一个。因为戊己属土,由火所生,所以它遁在南方的巳宫和未 宫里。
四课既定,就必然有上下相互生克,有上克下、有下克上、有克多、 有克少,也有无克;各种情况取法都不一样。每一种取法,就产生了一种 变换格局。这些格局共有九种,在第五节里要作重点介绍。
三传一共有三个爻,它又是一个八卦,所谓八卦定位,三传正说明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所处的地位和周围时空关系; 三传也有主客,彼我之分,不过判断要加以分辨。
我们认为,学习数术学的人手工夫应该是六壬,而把《易经》作为一 个辅助的工具。《易经》在它的演算过程中不需要天文、地理、历算知识, 其经文也过于隐晦,难以捕捉到准确的信息。况且它全部的预测信息也只 有 64 卦×6 爻=384 爻;所以它的思想领域和判断范围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