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厂清洁生产工艺.doc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 (3)1.1 清洁生产定义 (3)1.2 清洁生产意义 (3)1.2.1 环境保护 (3)1.2.2 资源节约 (3)1.2.3 经济效益 (3)1.2.4 人类健康 (3)1.3 清洁生产发展趋势 (3)1.3.1 技术创新 (3)1.3.2 政策引导 (3)1.3.3 市场驱动 (4)1.3.4 国际合作 (4)第二章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分析 (4)2.1 行业发展概况 (4)2.2 行业污染问题 (4)2.3 清洁生产实施现状 (4)第三章清洁生产技术路线 (5)3.1 前处理工艺 (5)3.2 印染工艺 (5)3.3 后处理工艺 (6)第四章原料及化学品管理 (6)4.1 原料选择 (6)4.1.1 原料筛选原则 (6)4.1.2 优先选用环保原料 (6)4.1.3 原料供应商管理 (6)4.2 化学品管理 (6)4.2.1 化学品选用原则 (6)4.2.2 优先选用环保型化学品 (6)4.2.3 化学品使用管理 (7)4.2.4 化学品回收与处理 (7)4.3 替代品研发 (7)4.3.1 替代品研发目标 (7)4.3.2 替代品研发策略 (7)4.3.3 替代品推广与应用 (7)第五章生产设备与工艺改进 (7)5.1 设备优化 (7)5.1.1 设备选型 (7)5.1.2 设备维护与更新 (7)5.2 工艺改进 (8)5.2.1 优化生产工艺 (8)5.2.2 染化料替代 (8)5.3 自动化控制 (8)5.3.1 生产过程自动化 (8)5.3.2 废水处理自动化 (8)第六章能源与资源利用 (9)6.1 能源优化 (9)6.1.1 能源结构优化 (9)6.1.2 生产工艺优化 (9)6.1.3 设备管理与维护 (9)6.2 资源循环利用 (9)6.2.1 水资源循环利用 (9)6.2.2 原料循环利用 (9)6.2.3 废气治理与资源化 (10)6.3 废弃物处理 (10)6.3.1 固体废弃物处理 (10)6.3.2 液体废弃物处理 (10)6.3.3 气体废弃物处理 (10)第七章环境监测与治理 (10)7.1 监测体系 (10)7.1.1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10)7.1.2 生产过程监测 (10)7.1.3 废水监测 (11)7.1.4 废气监测 (11)7.1.5 固体废物监测 (11)7.2 污染治理 (11)7.2.1 废水治理 (11)7.2.2 废气治理 (11)7.2.3 固体废物治理 (11)7.2.4 噪音治理 (11)7.3 环境管理体系 (11)7.3.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11)7.3.2 实施环境管理措施 (11)7.3.3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 (12)第八章清洁生产实施策略 (12)8.1 政策法规 (12)8.2 技术推广 (12)8.3 产业链协作 (13)第九章清洁生产效果评估 (13)9.1 评估指标 (13)9.2 评估方法 (13)9.3 效果分析 (14)第十章清洁生产推广与应用 (14)10.1 产业政策 (14)10.2 企业实践 (15)10.3 产业发展趋势 (15)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1.1 清洁生产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管理,减少或消除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
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

20.10.24
4
3. 使用可以生物降解的化学品!
•冲洗:清洁剂和表面活性剂 乙氧基醇(没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APEO)
•脱浆: 浆料和清洁剂 改性淀粉,PVA聚乙烯醇和一些聚丙烯酸酯乳 液:7天中 >80%
•漂白:配位剂 柔软剂>95%
•染色:配位剂 不包括P或N
•染色:分散剂和还原剂 脂肪酸酯和改良的芳香磺基酸
14
最适用的漂白技术:
• 首选过氧化氢(H2O2) – 使用最小化稳定剂
– 使用可生物降解的配位剂
• 不是EDTA或DTPA
• 亚麻制品和麻织品:2步骤H2O2及二氧化氯 • 只有在以下情况时使用次氯酸钠:
– 高洁白
– 易碎织物(解聚合作用)
– 2步:H2O2 及次氯酸盐 • 将流出物与次氯酸盐分开
CFCs和HCFCs(使臭氧层衰竭)
20.10.24
8
•最适用的冲洗/洗涤技术: -- 控制用水: -- 可生物降解洗涤及/表面活性剂,由乙氧基
醇代替APEO -- 在烘干前脱水(挤压)能源节约! --有机溶剂清洗:
封闭系统 – 无排放 – 适当的废物处理!
20.10.24
9
举例:酶洗涤
• 纤维制品混合—机织和编织 • 使用酶、表面活性剂和配位剂 • 达到更好的漂白能力 • 减少漂白化学品的使用 • 减少20%的COD、BOD含量 • 将洗涤和漂白结合起来 • 减少用水50%,减少COD-BOD含量40% • 可以使用现有机器 • 世界范围应用
20.10.24
5
4. 工艺废水
•冲洗/洗涤
高COD/BOD含量的污水
•脱浆
高COD/BOD含量的污水
•漂白
印染废水处理中的清洁生产技术

印染废水处理中的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技术:关于印染治理,技术政策的治理工艺申明确提出:以生物治理为主、化学治理为辅、生物处理技术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路线,不宜采用单一的物理化学处理单元作为稳定达标排放治理流程。
因为生物治理需连续
1
(1)
%。
(2)
物也可能处在不同的营养层次上多种类的微牛物形成一个复杂的食物网。
中同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离出的5种高效细菌对酸性红B2GL、酸性媒介棕RH、酸性媒介蓝B和酸性媒介黄GG等染料具有脱色降解能力,在细菌隔膜接种厌氧菌或好氧菌种系统中,处理模拟染色废水,脱色率能达到85%以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等单位分离出数百株脱色菌,将脱色卤和PVA降解菌投加到
废水处理池中,脱色率岗达80%,PVA去除率达75%一90%,远高于普通。
(3)士物絮凝剂:与无机和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相比,生物絮凝剂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优点:
①易于固液分离,形成沉淀物少;、
②易被土物降解,无毒无害,安全性高;
)和NOC 一1(。
关于纺织印染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综述

关于纺织印染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综述摘要:结合我国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发展现状,综合论述了印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技术途径,包括前处理工艺改进技术、染色技术、余热回收技术和废水回收技术等,对促进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印染;清洁生产;技术方案1 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纺织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清洁生产” 已由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制定。
中国已于2003-01-01日起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目前欧洲倡导应用的“ 三E” 系统(Efficient(效能)、Economy(经济)、Ecology(生态))和清洁生产的“ 四R” 原则(Re-duction(内部减少)、Recovery(回收)、Reuse(再利用)、Recycle(循环))将成为21世纪世界染整工业技术发展的主流。
纺织印染业的清洁生产已成为广大纺织工作者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中国纺织印染行业也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重点是前处理和染色工艺。
在印染业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浙江、江苏等省),很多老企业已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这些企业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节能降耗效果,但还需加大力度研究推行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措施,开发新工艺、新设备、新染料、新助剂等,确保纺织印染业的节能降耗工作能稳步向前推进。
清洁生产的对象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清洁的产品3个方面。
具体到纺织印染行业,笔者主要从绿色原料和染整过程的清洁生产 2大方面进行综述。
2几种清洁生产技术的介绍2.1 前处理工艺改进技术2.1.1 高效短流程印染前处理技术传统的前处理练漂工艺分为退浆、煮练、漂白三步,不仅工艺路线长,耗水多,耗时长,也给后道工序的生产造成影响。
另外,大多数前处理采用碱退浆,从而造成废水 pH 过高,生化处理困难。
对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品种和要求,将前处理退、煮、漂三步常规工艺改进为高效短流程工艺。
丝绸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碱减量
碱减量废水(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水)
用液碱代替固体碱,提高碱液品质
采用连续式碱减量机代替间断式碱减量机
选用高级促进剂,减少涤纶织物的碱减量工艺中烧碱的用量
碱减量液中碱液自动测定及自动补加技术
涤纶织物减碱量工艺中的烧碱经过滤后再回用。根据减量率不同,提高碱减量液回用次数。
减少包装桶或袋中的染料、助剂的残存量,减少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溅落量
选用合理的包装方式,合理的装量大小
减少染色浆和印花浆的残存量
采用微机控制或其它精确测量装置称量各种染料和助剂
严格按单位产品耗用量指标使用染料与助剂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用水量或其它辅助用水量
煮蚕
缫丝
脱胶废水(水、丝胶)
采用自动缫丝机代替手工或半自动设备
丝绸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丝绸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废物源
废物类型
清洁生产方案
方案类型
原料
投入
建立严格的原料、染料、助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实施不同物料存放量、使用量的登记与称量制度,作到合理用料
选购优质原料、染料和助剂
选用织造良好的坯布,减少坯布上的杂质含量
长期不用、失效、过期的染料、助剂及时处理
各种染料、助剂的最小合理贮存量
印花
印花废水(水、色浆)
涤纶仿真丝织物采用不用水的转移印花工艺。首先将染料与助剂印在纸上,而后通过将织物与印花纸之间进行加热的方法使纸上的印花图案转移到织物上。
采用涂料印花新工艺,用于交织绸及化纤绸的印花。它通过粘合剂将不同颜色的染料粘接和固着在织物上,使整个印花过程不用水。
采用微机控制园网印花机代替普通园网印花机
生产中推行逆流漂洗,一水多用
印染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

印染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的生产工艺,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绩。
但在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问题却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印染行业,能耗高、水耗高等问题成为制约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急需寻找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的新方法。
传统的前处理练漂工艺分为退浆、煮练、漂白三步,不仅工艺路线长,耗水多,耗时长,也给后道工序的生产造成影响。
另外,大多数前处理采用碱退浆,从而造成废水 pH 过高,生化处理困难。
对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品种和要求,将前处理退、煮、漂三步常规工艺改进为高效短流程工艺。
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有冷轧堆印染技术,包括轧卷堆—烟碱处理—水洗三阶段,省了大量水洗过程,对纺织印染行业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印染生产的全过程,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不断改进印染技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包括清洁的能源及原料输人、清洁的工作环境、清洁的印染产品。
一、印染行业中的节能减排1.1加强生产管理,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制定节能降耗奖罚制度,加强员工节能降耗意识的培养,全员参与,千方百计减少汽耗、电耗、水耗以及染化料消耗。
不少企业在各生产车间分别安装电表、水表,实行染化料消耗日报制度,各部门对单位用电量、单位用水量、染化料单位消耗进行评比奖励,调动全体员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在生产线关键的工艺点上加装在线自动测控系统;配备助剂、色浆、染化料自动称量、化料及配送系统;配备蒸汽自动控制系统、布面含潮自动测控系统等,按工艺所需实现精准的控制,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对节能、节水、节约染料助剂等均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1.2采用印染新技术、新工艺达到节能减排在前处理方面,采用新型设备、使用高效助剂缩短工艺流程,在不降低处理品质的情况下,降低了用水量、节约蒸汽和电,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印染企业清洁生产报告

印染企业清洁生产报告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一种生产方式。
印染企业是纺织行业中重要的一环,但同时也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
因此,实施清洁生产对于提高印染企业的竞争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结合印染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方面介绍清洁生产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一、节能减排1.1优化生产工艺印染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使用先进的低温染色技术,减少加热燃料的使用;采用高效的传热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
此外,印染企业还可以控制染料的用量,减少废水排放量。
1.2引进节能设备印染企业可以引进节能设备,例如,使用高效的热交换器、蓄热器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安装高效的循环泵和风机,减少能源消耗;使用节能型灯具,降低照明能耗。
1.3开展员工节能培训印染企业可以开展员工节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技能。
通过宣传节能知识,提供节能技巧和建议,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形成全员共同推动清洁生产的氛围。
二、资源利用2.1循环利用废水印染企业可以采用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将废水经过处理后重新利用于生产过程中,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
例如,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有用成分分离出来后再次使用;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将废水中的有机成分转化为可用能源。
2.2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印染企业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例如,将废弃纺织原料通过粉碎、再生等工艺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材料,应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将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3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印染企业可以推行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建立供应链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例如,与纺织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环保型原材料;与纺织品销售商合作,推广可回收、可再利用的纺织品。
三、清洁生产效果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印染企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1节约能源通过优化工艺和引入节能设备,印染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消耗。
《印染清洁生产》课程教案、案例分析(DOC146页)

《印染清洁生产》课程教案前言人生的四要素是“衣、食、住、行”,其中“衣”是放在第一位的,纺织品一直伴随人的一生,一刻也不能缺少,世界上没有一类商品能有纺织品与人的接触如此紧密。
即从人出生的第一刻开始(用毛巾包裹起来),到日常的穿衣、洗脸洗澡用的毛巾,睡觉用的床单、枕巾、毛毯或被子等,还有窗帘、桌布、地毯等家用纺织品,直到人死后还要用毛巾擦身,然后穿上“寿衣”、袜子和鞋子,躺在垫被上,盖上被子,睡在枕头上,然后再去安葬。
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纺织工业将是永恒的。
印染产业历来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耗能、用水和排污较大的工业部门之一;既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也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又是体现纺织产品质量、档次、水平、深加工、精加工和提高纺织产品附加值关键行业之一,是纺织产业链中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价值、提高纺织产品的性能和功能、影响纺织产品的安全和健康性能、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产业,是纺织工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对未来中国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
印染工业的生产过程和废弃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又将导致资源的日趋枯竭及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从而威胁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命的生存。
这种资源消耗猛增、资源利用效率过低、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所造成的问题,使人和自然的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
我国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落后的、高能耗的生产方式;也没有充足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过度浪费的消费方式。
为此,我们的政府和人民正在寻求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
清洁生产、绿色加工、节能减排、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将成为今后生产和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印染布产量达到了490.18亿米,纺织印染工业的持续发展固然令人欣喜,但庞大的生产能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也是沉重的。
目前我国纺织印染工业能耗:每万米布耗煤3吨,耗电450度,耗水300~400吨,印染企业水、电、汽的能源耗费大约占印染布总成本的40~6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染厂清洁生产工艺
摘要:对某一印染厂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选用先进的A/O工艺,添置部分设备及土建构筑物,水质可以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减少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印染厂;清洁生产;废水处理
印染工业上联纺织、下联服装,产业关联度大,但其作为一个重点耗能、耗水和污染的企业,给资源和环保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某印染厂现生产能力为年产1亿m印染布,由于产量的增大、废水处理设施老化、工艺配套不合理等诸多因素,该厂印染废水不能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二级排放标准。
为减轻对地表水域的污染,该厂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了清洁生产改造,采用绿色环保染整工艺及设备,减少燃料、助剂、化学药品等有害物质的消耗,减轻对水体的污染,同时采用先进的节水措施,节约印染用水,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印染废水排放,并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清洁生产工艺
该印染厂采取的清洁生产工艺如下。
环保纤维应用技术
采用生态纤维原料是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如Lyocell纤维、聚乳酸纤维、可降解合成纤维等,这些纤维生产过程无污染,纤维废弃物可自然降解,通过绿色环保染整加工,用来生产绿色纺织品。
,
低碱冷轧堆前处理工艺
低碱冷轧堆前处理工艺与传统冷扎堆前处理工艺相比,大幅降低了烧碱浓度,其工艺选用集分散、乳化、精炼、净洗、渗透功能于一体的高效精炼剂,一步完成退浆、煮炼、漂白工序。
生物酶前处理工艺
生物酶制剂是一种无毒性、可生物降解的绿色染整助剂,处理条件温和,缩短工艺流程,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
冷扎堆染色工艺
冷扎堆染色利用冷扎堆专用染色设备,选择高性能活性燃料室温扎堆固色,工艺流程短,稳定可靠,能耗、水耗低,染料利用率高。
卷染工艺
卷染适合涤棉织物和纤维素织物的染色,设备张力适中,浴比小,操作简便,浸染工艺容易控制,节约能源及染化料,减少废水排放。
%
新型涂料工艺
涂料染色、涂料印花将不溶性颜料借助粘合剂,使其均匀固着于织物上,不必后水洗,涂料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任何纤维织物都能适用。
高效活性染料应用
选用双活性基团、多活性基团、低盐染色的活性染料替代普通活性染料,在提高染色质量的同时,减少有色污水的排放,降低废水中氯离子浓度,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缓冲污水处理的压力。
回用水利用技术
烧毛机、定型机、焙烘机等冷却辊的冷却水和空压机的冷却水回用;将前处理漂白、丝光水洗用水用于退浆,印花后水洗用水用来洗印花衬布;烘筒烘燥机、圆网烘燥机、染色预烘房、拉幅机烘房等高温冷凝水回用于平洗槽洗涤织物。
通过回用水技术,可节约印染用水,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
丝光淡碱回收技术
丝光淡碱可先通过过滤去除纤维等杂质,然后采用三效真空蒸发器蒸浓至250 g/ L左右,浓缩碱可丝光回用,也可用于煮炼、染色等工序,大大降低废水的pH值,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
,
2印染废水水质分析
目前该印染厂每天的生产废水排放量为6000 t。
其生产废水和厂区生活污水一并由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进水水质见表1。
由于印染废水受浆料、染料、助剂的种类影响,其污染物的浓度也有变化,所以表1中污染物浓度为平均值。
该废水现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生化(表面曝气池)+物化(混凝沉淀池)二级处理,根据处理后废水水质可以看出,除pH、硫化物、六价铬、苯胺类的浓度低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外,其它污染物均高于二级排放标准。
3治理措施
该印染厂在采取清洁生产工艺后,进水污染物浓度有一定降低,排水量也大幅下降,这就为后续的废水治理降低了难度。
为使印染废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本项目在原有污水处理站构筑物基础上,新增建筑物如下:
(1)调节池进行扩建,新增容积2 000 m3,有效容积达到4 000 m3,停留时间为8 h,搅拌机、污水泵利用原有设施。
(2)混凝反应池:新建容积为90 m3,配套加药装置及搅拌装置。
、
(3)混凝沉淀池:新建辐流式沉淀池,采用机械刮泥。
(4)缺氧酸化池:新建为有效容积6 000 m3,设组合生物填料2 000 m3。
(5)接触氧化池:将原有的表曝池改为接触氧化池,组合填料为1 800 m3。
改表面曝气为罗茨风机进气,布气采用微孔曝气管。
再新建一组接触氧化池,容积为1 900 m3,组合填料1 300 m3,布气采用微孔曝气管。
(6)风机房进行扩建,面积为120 m2,新增罗茨风机5台。
该印染厂各排放点的污水经排水系统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站,经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悬浮物,然后进入调节池,使污水在此均匀混合,调节匀质后进入混凝沉淀
池,在此加药物化处理减少后续处理工序的污染负荷,出水至缺氧酸化池,同时利用回流污泥在此池的厌氧作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缺氧池混合出水进入接触氧化的综合反应池。
废水以一定速度流经填料,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在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共同作用下,废水得到净化。
出水经二沉池,上清液可达标排放。
二沉池的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剩余污泥压滤外运。
废水经上述处理工艺处理后,经验收监测,废水排放情况见表2。
,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4结论
本次技改工程实施后,印染布百米耗水由现在的 t降到 t,水的循环利用率由15%提高到32%,年减少污水排放70万m3。
同时确保污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分析数据看,硫化氢去除率99%以上,甲硫醇去除率90%,对难以降解的乙硫醇、二甲二硫醇也有60%~70%的去除效果。
含硫污水罐的恶臭污染经处理后,大大改善了厂区环境,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有利于职工身体健康。
(1)采用多级吸收工艺及高效吸收剂,处理含硫污水罐恶臭气体,效果显著。
经过处理后硫化氢,甲硫醇基本去除。
(2)去除率高,硫化氢去除率99%以上,甲硫醇去除率90%,乙硫醇、二甲二硫醇去除率在
60%~70%。
(3)经二年多时间运行,设施运行正常,安全可靠,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4)含硫污水罐恶臭处理项目的实施,开辟了恶臭污染治理的新途径,实践证明工艺先进,合理,安全可靠,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