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中国52处世界遗产名单

中国52处世界遗产名单

1、山東泰山:泰山、岱廟、靈岩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首個雙重遺產。

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山體上有古建築群、碑碣石刻、宮觀寺廟。

泰山是中華民族の象征,是東方文化の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の寄托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の家園。

2、甘肅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

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

崖壁上長長の棧道將大大小小の石窟曲折相連,壁畫和彩塑,肅穆端莊の佛影,莊嚴神秘,令人屏聲斂息。

3、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文化遺產。

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1929年,發掘出第一顆完整の“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4、長城,文化遺產。

是中國古代の軍事防禦工程,以城牆為主體,和城、障、亭、標相結合の防禦體系。

分布在15個省區市,總長超過2.1萬千米。

5、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文化遺產。

秦始皇陵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の陵園,也稱驪山陵。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の陪葬坑。

其規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曆代帝王陵墓之冠。

6、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沈陽故宮(遼寧),文化遺產。

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の皇宮。

沈陽故宮是清朝入關前創建の皇宮,又稱盛京皇宮。

兩座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の兩大完整の明清皇宮建築群。

7、安徽黃山,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

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迎客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

8、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自然遺產。

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の高原濕地。

因溝中有許多彩池,被譽為“人間瑤池”,黃龍以彩池、雪山、峽穀、森林“四絕”著稱於世,再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

9、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自然遺產。

森林覆蓋率達67%,生長有野生動物400多種、木本植物850多種。

有一級保護動3種,二級保護動物25種。

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5種,二級保護植物16種。

10、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自然遺產。

以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

中国52处世界遗产名单

中国52处世界遗产名单

1、山东泰山:泰山、岱庙、灵岩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山体上有古建筑群、碑碣石刻、宫观寺庙。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2、甘肃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

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

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

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1929年,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4、长城,文化遗产。

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以城墙为主体,和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分布在15个省区市,总长超过2.1万千米。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园,也称骊山陵。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沈阳故宫(辽宁),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

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

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7、安徽黄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

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迎客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自然遗产。

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

因沟中有许多彩池,被誉为“人间瑶池”,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再加上滩流、古寺、民俗称为“七绝”。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自然遗产。

森林覆盖率达67%,生长有野生动物400多种、木本植物850多种。

有一级保护动3种,二级保护动物25种。

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16种。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自然遗产。

以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世界历史上的文化瑰宝与遗产

世界历史上的文化瑰宝与遗产

世界历史上的文化瑰宝与遗产世界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文化瑰宝与遗产,它们不仅代表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

这些文化瑰宝与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与生活智慧,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文化瑰宝与遗产。

一、中国的长城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为辉煌的古代防御工程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化瑰宝”。

长城不仅延续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

长城蜿蜒于中国北方,全长超过2万公里,曾是中国古代帝国的防线,确保了中原地区的安全,也保护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

二、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埃及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古埃及文化的杰作和象征。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代表着逝者的尊贵和世俗权力的象征。

这些巨大的金字塔不仅展示了古埃及人民丰富的宗教崇拜之情,也揭示了他们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工程能力。

三、希腊的巴德农神庙巴德农神庙是希腊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位于雅典卫城上的巴德农神庙是希腊多立克式建筑的代表之作。

它的几何比例和精致的雕刻,展示了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念和建筑智慧。

四、印度的泰姬陵泰姬陵位于印度阿格拉,是一座为了纪念皇后而建的陵墓,也是印度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泰姬陵的设计精巧,结合了印度教、波斯和伊斯兰艺术的元素,展示了印度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法国的卢浮宫卢浮宫是法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位于巴黎市中心。

卢浮宫建于12世纪,曾是法国国王的宫殿,现在收藏了世界上最为丰富和珍贵的艺术品。

卢浮宫不仅是法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宝库。

六、秘鲁的马丘比丘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上,是印加帝国时期的重要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马丘比丘的雄伟景象和精密的石工技术,展示了印加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才华。

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古代城市之一。

以上只是世界历史上一小部分的文化瑰宝与遗产,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价值。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瑰宝与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辉煌。

河南郑州中原文化的发源地

河南郑州中原文化的发源地

河南郑州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河南郑州作为中国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

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河南郑州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和对中原文化的贡献等方面,探讨郑州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

一、历史背景河南郑州地处中国中部地区,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郑州周边地区就有人类的活动痕迹。

随着历史的演变,郑州逐渐成为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是中原地区的重要诸侯国,这为中原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遗产1. 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是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而郑州的龙山文化遗址是开展龙山文化研究的主要地点之一。

这里的遗址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和出土物,包括陶器、玉器、石器等,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2. 北京洛阳古代运河郑州位于中国古代运河的交汇处,这一运河系统是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也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河沿线的文化遗迹众多,其中包括许多历史悠久的村落、古老的码头和运河桥梁等,这些都见证了中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 郑州古城郑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内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二七纪念馆、黄河风情园、郑州博物馆等都是重要的文化景点。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原文化的魅力。

三、对中原文化的贡献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河南郑州对中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巨大的贡献。

首先,郑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使中原文化得以延续。

其次,郑州积极开展中原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中原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郑州还相继建成了许多文化设施,如郑州图书馆、艺术中心等,为中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总结:河南郑州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原地区的古代石窟寺

中原地区的古代石窟寺

中原地区的古代石窟寺中原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留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其中,古代石窟寺是中原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宗教信仰。

这些石窟寺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历史的见证,让人们能够窥见古代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面貌。

一、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隋、唐、宋等朝代的兴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石窟群。

其中以第九窟的卢舍那大佛最为著名,高达17.14米,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造像之一。

龙门石窟的壁画、石刻等艺术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作才华。

二、郑州嵩山少林寺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武术圣地。

少林寺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千年沧桑,成为了中国佛教、武术文化的重要象征。

寺内珍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如释迦牟尼坐像、达摩祖师塑像等,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

此外,少林寺还传承着独特的少林武术,吸引着无数武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学习。

三、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隋、唐、宋等朝代的兴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石窟群。

其中以第九窟的卢舍那大佛最为著名,高达17.14米,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造像之一。

龙门石窟的壁画、石刻等艺术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作才华。

四、洛阳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的发祥地之一。

白马寺建于东汉时期,历经多次兴建和修缮,成为了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

寺内珍藏着大量的佛教文物和艺术珍品,如释迦牟尼三尊像、文殊菩萨像等,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白马寺还是中国佛教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五、开封云岗石窟云岗石窟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景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邮票中的(中国)世界遗产【之六】【原创】

邮票中的(中国)世界遗产【之六】【原创】

邮票中的(中国)世界遗产【之六】【原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文化遗产是古人用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聪明才智创造的,它积淀了民族的传统和精神;而自然遗产则属“天降之物”,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更不可复制;它们同属人类宝贵的社会遗产,需要继承、保护和弘扬。

中国目前已有45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财富。

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批准中国的故宫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2009年6月,中国已有38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

数量居世界第三位。

截止2013年6月22日,中国《世界遗产名录》增至45处,跃居世界第2位。

此外,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国家名片——“邮票”设计的好题材,为此,中国邮政在大部分的世界遗产尚未公布前就已经设计、发行了多套邮票,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世界遗产邮票系列。

世界遗产专题邮票的发行是传承传播人类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在此本人特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邮票、图片进行了选辑,编排,为《邮票中的(中国)世界遗产》6个部分,请有兴趣的网友关注、观赏、指导。

邮票中的(中国)世界遗产【之六】三十八、“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三江并流国家公园坐落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山区,占地面积约170万平方公顷。

公园内包含有8种保护区域的地貌,其特点主要是:亚洲三大河流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平行自北向南流淌,它们流经海拔3000余米的峡谷,两岸是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河期峭壁。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地震中心,也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气候现象地点之一。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的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整个区域面积达4.1万平方公里。

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历史:选修六 第3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选修六 第3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第3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考纲要求] 1。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1)万里长城;(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3)北京明清故宫和颐和园;(4)昆曲.2。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1)塞内加尔的戈雷岛;(2)奥斯威辛集中营。

考点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理主干(一)万里长城1.历代长城(1)战国时期,秦、赵、燕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修建长城。

(2)秦始皇为防匈奴南下,命蒙恬大修长城。

(3)汉武帝重修长城。

(4)明代最后一次对长城进行大规模修建.2.长城的建筑原则、风格、结构和文化内涵(1)长城的建筑原则:因各地的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差异而不同,但都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进行修建. (2)长城的建筑风格: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3)长城的建筑结构:长城是由城墙、关城、烽燧、城障和军用道路等共同组成的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城墙是长城的主体。

(4)长城的文化内涵: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装饰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围绕长城,还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

3.重大积极作用(1)防御作用:保护中原农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2)中外关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3)边疆作用: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

(4)民族关系:促进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秦始皇陵的修建(1)目的:秦王嬴政为了死后能让自己的灵魂继续享受生前的无上尊严和荣华富贵。

(2)修建:秦始皇即位不久,就令人设计修建陵墓。

这座陵墓的修建,前后历时38年。

2.秦始皇陵(1)建制布局: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宏伟壮观。

(2)地面建筑①围墙:在陵墓的周围环绕着三道围墙,分为内城和外城。

②礼仪性建筑和陪葬墓:陵园的北部为礼仪性的建筑和陪葬墓,东侧依次有兵马俑坑、马厩坑和陪葬墓区,西侧为烧造砖瓦、加工陵材的地方以及修陵人的墓地。

中国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5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主要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截止目前,中国共有56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你去过几个?一、世界文化遗产有38个(第1-38介绍)二、世界自然遗产有14个(第39-52介绍)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4个(第53-56介绍)一.长城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二.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入选时间:1987年/2004年地点:北京、沈阳北京故宫作为五个世纪最高皇权的皇宫,包含近一万间房间及其家具陈设与工艺,众多殿宇及花园景观,是明清两朝中华文明的无价见证。

沈阳清朝故宫共有114座建筑,其中包括一个极为珍贵的藏书馆。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陕西临潼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四.莫高窟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甘肃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五.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北京房山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

六.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布达拉宫/2000年大昭寺/2001年罗布林卡地点:西藏拉萨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藏传佛教的圣地。

七.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河北承德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罕见的历史遗迹。

八.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山东曲阜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

九.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湖北丹江口这里的宫殿和庙宇构成了这一组世俗和宗教建筑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的建筑和艺术成就。

十.庐山国家公园入选时间:1996年地点:江西九江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以及儒学的里程碑建筑,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之中,赋予无数艺术家以灵感,而这些艺术家开创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审美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一、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2公里处。

这里香山(东)与龙门山(西)对峙,伊水于其间北流,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史称“伊阙”。

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城门面对“伊阙”,故称之为“龙门”。

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

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和宋诸朝代,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45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40余座佛塔、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其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约占60﹪,其他时代的窟龛造像约占10﹪。

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

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

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

该洞也是龙门石窟开凿年代最早、雕刻内容最丰富的洞窟。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它丰富的碑刻题记。

清代中期金石家、书法家所精选的“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有十九品。

“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作,它端庄雄强,气象浑穆,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我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清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给“龙门二十品”以极高的评价,认为“魏的雕刻代表了人类宗教艺术的一个高峰”。

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

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龙门东山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香山寺,是武周时代封建王朝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香山寺法音绵历、香火炽盛,以致中唐时代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白居易,竟以居士情结与如满和尚等人结为“香山九老”,酬唱于该寺的堂上林下、晨烟夕蔼。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卒于洛阳故居,白居易的亲属,根据他生前的遗嘱,将他葬于龙门香山寺下,即今日的白园(白居易墓园)。

龙门石窟中保留有大量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建筑、医药等实物资料,堪称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这些洋溢着信仰情感的文化遗存,其极具异域格调的外在形态和充斥着人文意识的内在涵养,是古代社会广大人民对现实世界充满诉求意愿的物质折射。

二、安阳殷墟
安阳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从1928年10月13日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

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273年。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0年10月12日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殷墟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公里。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契刻文字(甲骨文),其后有学者考证出这些甲骨文出土于小屯一带,并从中释出商代的先公和商王名谥,从而证实这里就是古文献中记载的殷墟。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

它占地100多亩,就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

它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

苑中建筑由著名的古建筑家设计,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的遗址上。

每座建筑都采用了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

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现了殷代王宫殿堂的布局与建筑,而且还具有园林特色。

同时,它也是集考古、园林、古建、旅游为一体的胜地。

三、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年8月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原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它位于被认为是具有神圣意义的中岳嵩山。

在海拔1500 米的嵩山脚下,距河南省登封市不远,有8座占地共40 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三座汉代古阙,以及中国最古老的道教建筑遗址——中岳庙、周公测景台与登封观星台等等。

这些建筑物历经九个朝代修建而成,它们不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还体现了嵩山作为虔诚的宗教中心的力量。

登封历史建筑群是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科学、技术及教育活动的最佳典范之一。

内容主要是8处11项,中岳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

其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两千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

在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中心则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郑州登封,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中国几大主流文明——儒、佛、道都在这里建立了弘扬传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这里也成为人们测天量地的中心,这一历史背景使得这里汇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纪念建筑,其精华,即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它们都与中国“天地之中”传统宇宙观发生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这8处11项可以说是中国礼制建筑、宗教建筑、科技建筑和书院建筑的杰出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