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

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新生儿低血糖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低血糖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准确诊断新生儿低血糖,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以确保对新生儿低血糖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1. 临床表现。
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吃奶后持续不吃、吃奶后不久即出现疲倦、呼吸急促、出汗、颤抖、体温下降、皮肤苍白、肌张力下降等。
这些表现可能是新生儿低血糖的症状,但并不一定是低血糖的唯一表现,因此需要结合血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 血糖检测。
对于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血糖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进行一次血糖检测,如果出现临床表现或者危险因素,需要尽早进行血糖检测。
根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和指南,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血糖水平。
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新生儿低血糖的血糖水平标准可以参考以下范围,在出生后0-4小时,血糖水平低于2.6mmol/L(47mg/dl);在出生后4-24小时,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50mg/dl);在出生后24小时以上,血糖水平低于3.3mmol/L(60mg/dl)。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对于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诊断时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标准进行判断。
4. 危险因素。
除了血糖水平之外,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危险因素。
包括,早产、出生体重过低、母亲患有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产程异常、胎盘早剥、产后窒息、感染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增加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需要在诊断时进行综合考虑。
5. 诊断标准的综合判断。
在进行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血糖水平、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
不能仅仅依靠单一指标进行诊断,而是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诊断,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新生儿低血糖,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新生儿低血糖(hypog1ycemiaofthenewborn)是指新生儿全血标本检测血糖V2.2mmo1∕1o严重而持续的低血糖可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诊断提示】
1.病史孕母妊娠糖尿病史、妊娠高血压史、婴儿红细胞增多、新生儿溶血病或有出生窒息、感染、硬肿症等病史,尤其是小于胎龄儿及足月小样儿。
2.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症状,多出现在生后数小时至1周内,可见反应差、阵发性青紫、震颤、嗜睡、不吃、少动、多汗、苍白,甚至反复惊厥及呼吸暂停。
3.其他对于高危患儿应给予监测血糖。
【治疗措施】
1.预防密切监护,积极喂养母乳或配方奶。
2,低血糖治疗10%葡萄糖2m1∕kg静脉注射,速度1m1∕min,随后给予10%葡萄糖持续静滴,速度为4~6mg∕(kg∙min);20min后复查血糖,如仍低,可再次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提高输糖速度至8〜IOnIg/(kg∙min);如血糖仍不能维持,可给予氢化可的松5~10mg∕(kg∙d),至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24h后逐渐减慢输注速率,48〜72h停用。
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

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新生儿低血糖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血糖浓度低于2.6mmol/L的情况。
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代谢紊乱,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干预对于新生儿低血糖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吸吮力减弱、体温不稳、呼吸急促、皮肤苍白、出汗、体重减轻、嗜睡、呕吐、抽搐等。
这些表现往往需要医生和护士的仔细观察和及时干预。
二、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和指南,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糖浓度。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血糖浓度来确定的。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血糖浓度低于2.6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而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其血糖浓度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临床表现。
除了血糖浓度之外,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来进行综合判断。
有些新生儿可能血糖浓度并不低,但出现了上述的临床表现,也需要考虑低血糖的可能性。
3. 相关检查。
除了血糖浓度和临床表现外,有时候还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来帮助诊断,比如血清胰岛素浓度、血乳酸浓度等。
三、诊断注意事项。
在进行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观察。
医护人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仔细的临床观察,特别是出生后24小时内,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更需要加倍关注。
2. 及时干预。
一旦发现可能存在低血糖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包括喂养、静脉葡萄糖注射等。
3. 定期复查。
对于已经诊断为低血糖的新生儿,需要定期复查血糖浓度,以及观察临床表现的变化。
四、结语。
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干预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血糖浓度、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低血糖情况,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

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新生儿低血糖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血糖水平低于2.6mmol/L的一种疾病。
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脑部损伤甚至死亡。
因此,对于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1. 临床症状。
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吸吮无力、体温不稳、呼吸急促、惊厥、呕吐、烦躁不安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但如果新生儿同时出现这些症状,应高度怀疑低血糖的可能性。
2. 血糖监测。
对于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最为准确的方法就是进行血糖监测。
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如果新生儿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应立即进行血糖监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空腹血糖低于2.6mmol/L,或餐后血糖低于3.3mmol/L。
3. 风险因素。
除了临床症状和血糖监测外,还需要考虑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因素。
母亲患有糖尿病、妊娠期高血糖、妊娠期高血压、产程过长、胎重过大、产后窒息等因素都会增加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
对于这些高风险的新生儿,应该加强监测和关注,及时发现低血糖并进行治疗。
4. 治疗。
一旦确诊为新生儿低血糖,应立即进行治疗。
首先要保持新生儿的体温,避免低温加重低血糖。
其次,可以通过给予葡萄糖溶液或者人工喂养的方式来提高血糖水平。
对于严重的低血糖,可能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
同时,还需要对潜在的病因进行治疗,比如处理产程窒息、纠正代谢紊乱等。
总之,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临床医生应该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临床症状,进行血糖监测,考虑风险因素,及时进行治疗。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低血糖,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2016年最新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新生儿低血糖症(2016年版)一、新生儿低血糖症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ICD-10: P70.400)(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有低血糖高危因素。
2.临床表现:反应差,阵发性发绀,惊厥,呼吸暂停,嗜睡等非特异性表现。
3.血糖测定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低血糖高危儿尽早开始胃肠道喂养,若不能耐受喂养或喂养禁忌,及时开始静脉补糖。
2.若血糖<2.6 mmol/l,需开始静脉补糖。
3.积极治疗原发病。
4.合理监测血糖。
(四)标准住院日为4-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P70.400新生儿低血糖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监测血糖;(3)血气分析;(4)血生化全套;(5)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2.可选择的检查:(1)头颅MRI。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低血糖高危儿尽早开始胃肠道喂养,若不能耐受喂养或喂养禁忌,及时开始静脉补糖。
2.若血糖<2.6 mmol/l,需开始静脉补糖。
开始可以10%葡萄糖2 ml/kg静脉推注,随后以6~8 mg/kg/min的速度静脉维持,并于20~30 min 后复测血糖,随后根据情况决定复查血糖频率,直至稳定。
若静脉输糖后,血糖值仍不能维持,可逐步提升输糖速度(每次提升2 mg/kg/min,直至12~13 mg/kg/min。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新生儿低血糖是指新生儿体内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血糖浓度应维持在2.8mmol/L以上。
低血糖对新生儿来说是一种危险的情况,因为脑部是对血糖水平最敏感的器官之一,缺乏血糖会对其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低血糖对于预防并减少新生儿潜在的神经发育异常非常重要。
以下是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提示和治疗措施:诊断提示:1.体征:新生儿低血糖常表现为吃奶困难、体重减轻、嗜睡、表情淡漠、活动度降低、呕吐等。
2.食欲:若新生儿没有兴趣或能力进行正常的哺乳并出现低血糖征兆,这也是低血糖的一个重要指示。
3. 血糖检测:通过测量新生儿的血糖水平来诊断低血糖。
在出现症状时应立即测量血糖水平,正常两次连续检测的结果应超过2.8mmol/L。
治疗措施:1.喂食:如果新生儿能自主地吃奶,那么提供足够的母乳或配方奶以恢复血糖水平。
如果新生儿无法吸食,可能需要通过胃管或静脉营养来提供营养。
喂养后应再次检测血糖水平,确保其恢复到正常范围。
2.葡萄糖注射:如果喂食无效或无法进行,可以通过给予葡萄糖注射提高血糖水平。
葡萄糖注射可通过婴儿静脉或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剂量通常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体重确定。
3.病因治疗:治疗低血糖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并纠正可能导致低血糖的潜在原因。
例如,对于出生过大或胎盘功能不足的婴儿,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监测和治疗以预防低血糖的再次发生。
4.监测:在治疗期间,应对新生儿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定期测量血糖水平以确保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监测新生儿的其他生命体征,例如心率、呼吸和体温,以确保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正常。
总结而言,新生儿低血糖可能会对其神经发育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诊断时主要依靠体征和血糖测量,治疗则主要包括喂食、葡萄糖注射、病因治疗和监测。
及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新生儿迅速恢复正常血糖水平,并减少潜在的神经发育异常风险。
小儿低血糖诊断标准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全血小于2.2mmol/L,血清小于2.6mmol/L诊断为低血糖,低血糖会对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永久的伤害,会出现脑瘫等表现。
低血糖发病越早,血糖越低,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孩子的脑损伤会越严重,糖是供给各器官组织提供能量的。
如果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会造成各个系统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脑损伤。
宝宝出现低血糖,临床可以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体温不升、心动过速、哭闹、震颤、阵发性青紫、呼吸暂停或增快、哭声减弱、肌张力低下、异常的眼球转动、喂养困难等,严重的宝宝会出现反应差、嗜睡、惊厥、造成脑损伤的情况。
所以要做好孕期保健,要监测宝妈的血糖情况,防止出现严重的糖尿病以及巨大儿。
孩子出生以后要进行高危监测,监测宝宝的血糖情况,如果孩子的血糖出现低于正常的情况,要积极的进行早期干预,防止出现脑损伤。
专家提示:新生儿全血小于2.2mmol/L,血清小于2.6mmol/L诊断为低血糖。
如果新生儿出现低血糖,会造成各个系统的损伤,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等,严重的会出现反应差、嗜睡、惊厥。
因此,做好孕期保健,新生儿出生以后进行高危监测,积极的进行早期干预,才能防止新生儿出现脑损伤。
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一)诊断新生儿血糖低于2.2mmol/L。
(二)处理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比治疗更为重要1. 低血糖无症状一般状况良好者,喂10%葡萄糖水10ml/kg,喂后10分钟再查血糖,如血糖正常,则继续喂10%葡萄糖水3-4次。
2. 低血糖无症状吃奶差者,用10%GS静脉点滴。
3. 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先静脉注入25%GS2-4ml/kg(早产儿用10%GS2ml/kg ),3分钟内给完,之后用10%GS维持,速度为3-5ml/kg.h(5-8mg/kg.Min),以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如不能维持正常血糖,可将GS液改为12.5-15%,以8-10mg/kg.Min的速度输入。
如血糖已正常2天,可改为5%葡萄糖。
4. 上述方法仍不能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可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强的松1mg/kg.d,至症状消失、血糖恢复24-48小时后停止,激素疗法可持续数日至1周低血糖高危儿的处理(一)低血糖高危儿包括:巨大儿、低体重儿、早产儿、过期儿、窒息儿、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母亲糖尿病、母亲产程中用了大量葡萄糖(每小时超过75g)。
(二)处理1. 出生后应每小时测一次血糖至3小时,以后6、12、24各测一次,然后每天测一次,直至较稳定。
2. 注意新生儿呼吸、皮肤颜色、体温以及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3.一般情况良好的低血糖高危儿出生后1小时即开始喂10%葡萄糖水5-10ml/kg,并尽早开奶。
4. 新生儿血糖应维持在2.2mmol/L以上,但也不应过高。
如第1次血糖低于3.0 mmol/L者应给10%葡萄糖10ml/kg口服,以后每小时喂葡萄糖水1次,共喂3-4次。
不能口服者缓慢静脉输入10%葡萄糖(见低血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低血糖症(2016年版)
一、新生儿低血糖症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ICD-10: P70.4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低血糖高危因素。
2.临床表现:反应差,阵发性发绀,惊厥,呼吸暂停,嗜睡等非特异性表现。
3.血糖测定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低血糖高危儿尽早开始胃肠道喂养,若不能耐受喂养或喂养禁忌,及时开始静脉补糖。
2.若血糖<2.6 mmol/l,需开始静脉补糖。
3.积极治疗原发病。
4.合理监测血糖。
(四)标准住院日为4-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P70.400新生儿低血糖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监测血糖;
(3)血气分析;
(4)血生化全套;
(5)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2.可选择的检查:
(1)头颅MRI。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低血糖高危儿尽早开始胃肠道喂养,若不能耐受喂养或喂养禁忌,及时开始静脉补糖。
2.若血糖<2.6 mmol/l,需开始静脉补糖。
开始可以
10%葡萄糖2 ml/kg静脉推注,随后以6~8 mg/kg/min 的速度静脉维持,并于20~30 min 后复测血糖,随后根据情况决定复查血糖频率,直至稳定。
若静脉输糖后,血糖值仍不能维持,可逐步提升输糖速度(每次提升 2 mg/kg/min,直至12~13 mg/kg/min。
若液体糖浓度>12.5%,需放置中心静脉置管。
当血糖稳定后逐步降低输糖速度。
3.积极治疗原发病。
4.合理监测血糖。
5.顽固的持续性低血糖需积极查找原发疾病,并考虑加用氢化可的松、二氮嗪、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药物。
(八)出院标准。
1.停静脉输液后,足量喂养下血糖正常并稳定24小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顽固的持续低血糖,除补糖外需要应用其他药物。
2.出现低血糖脑损伤。
二、新生儿低血糖症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ICD-10: P70.40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