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儿童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儿童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儿童糖尿病有哪些类型儿童糖尿病有哪些类型每年的11月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去年和今年是同一个主题“糖尿病与儿童和青少年”。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把为期两年的重点放在儿童和青少年,足见对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重视。

现在,全世界已有糖尿病患者1.25亿人,其中儿童糖尿病患者占10%-15%。

我国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记者近日从济南各大医院内分泌科了解到,近年来就诊的糖尿病患儿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并且出现明显的低龄化。

据报道,目前国内最小的糖尿病患儿年龄只有40天。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内分泌科王彩玲教授接诊的一位最小的糖尿病患儿只有两岁。

山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钱秋海教授提醒家长们,儿童患糖尿病后的危害比成人更大,因为一旦糖尿病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若干年后,这些患者就容易在青壮年就出现各种可怕的并发症,如失明、肾功能衰竭等。

因此,预防儿童糖尿病,须引起高度重视。

钱秋海山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卫生厅内分泌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王彩玲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我国,儿童患糖尿病的人数占糖尿病发病总人数的5%,且每年以10%的幅度递增。

◇中国儿童糖尿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女性发病在9-12岁,男性在12-13岁;第二高峰期:12-14岁,这可能与青春期生长发育增快,性激素分泌增多与胰岛素相抵抗,情绪变化大等有关。

认识一下儿童糖尿病类型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糖尿病类型分为4种:即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包括很多综合征。

而儿童一般常见Ⅰ型和Ⅱ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上儿童糖尿病90%以上为Ⅰ型糖尿病。

临床症状:起病急,部分患儿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而诱发。

典型表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Ⅱ型糖尿病:儿童Ⅱ型糖尿病起病缓,患儿往往没有口渴、多饮、多尿、不明原因的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患了糖尿病。

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

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

儿童和青少年 2型糖 尿病 的治疗发 展现状
李茜, 李 双庆
关键 词 : 2型糖尿病 ; 儿童 ; 青少年 ; 治疗进 展 中图分类 号 : R 5 8 7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1 5 2 ( 2 0 1 5 ) 0 3 - 0 4 6 0 - 0 3
作者单位 : 6 1 0 0 4 1成都市 ,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全科医学科
通信作者 : 李双庆 , E — m a i l : h x j k l s q @s i n a . c o m
3 . 1 诊断标准 2 0 1 3 儿童和青少年新发 T 2 D M管理 指南参照美国糖尿病协会 ( A D A ) 诊断标准 ] : ① 空腹 血 糖受 损 : 空腹血糖 ( F P G) 5 . 6—7 . 0 m m o l / L 、 餐 后2 h 血糖( P B G) 正常 。②糖 耐 量异 常 : F P G< 5 . 6 m m o l / L、 P B G 7 . 8~1 1 . 1 m m o l / L 。③D M: F P G≥7 . 0 m m o l / L , 或P B G≥ 1 1 . 1 m mo l / L或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 H b A1 )≥ 6 . 5 %或 有高 血糖症 状伴 随机 血糖 ≥1 1 . 1 m mo l / L 。④ 必 要 时用 O G T r 诊断。 3 . 2 高危儿 I S P A D筛查标准 0 3 B M  ̄ 在第 8 5 ~ 9 5 百分位且有 > 1 项危险因素儿童 ; ② 亚NJ L , 若为巨大 儿、 小 于胎 龄儿 或 有糖 尿 病家 族 史 , 无论 B MI 多少 ; ③ B M I 在第 9 5百分位 以上 , 无论有无 家族史及 危 险因 素 。危险因素 : 直 系亲属 患 T 2 D M, 有胰 岛素抵 抗 : 黑 棘 皮病 、 P C O S 、 非酒 精性 脂 肪肝 病 、 高 血 压 等 。常规 筛 查 方法 : H b A1 ( 5 . 7 %) 、 F P C( 1 0 4 m g / d 1 ) , 有差 异 时用 O G T T 。D M前 期儿 童每 年筛查 同时干预 生 活方式 以减 轻 体重 。 3 . 3 鉴别诊 断 ①年龄与性别 : T 1 D M各年龄均可发 病, 无性别差异 ; T 2 D M多发生在 1 0岁 以后 , 仅4 %~ 8 %于 l 0岁 前 发 病 。 。 , 女 孩 多 于 男 孩 。② 起 病 : T 1 D M 多较 急骤 , 典 型三 多一少症 状 , 约4 0 % 的患 者 以 急 性糖 尿病 酮症 酸 中毒 D K A入 院抢 救 ; T 2 D M 相对 缓慢 , 3 5 %可无 症状 , 约 1 0 %以 D K A入 院 。D K A不 是T 1 D M 的特有 表现。③肥胖 是 T 2 D M 主要 特征之 T 1 D M 患 儿 大 多消 瘦 , 但 肥 胖 者 也 可患 T 1 D M。 T 1 D M 胰 岛素 和 C肽 释放 反应低 下 或无反 应 , T 2 D M反 应延迟 。 ̄T 2 D M遗传倾 向更强 ] 。⑤ 自身免疫性抗 体: 胰岛素 自身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 自身抗 体对 T 1 D M 高风险人群 的预诊断有价值 , 部分 T 2 D M也可 发现该 类 抗体 ¨ , 中国人 T 1 D M 抗 体 检 测 阳性 率 明 显低 于 白种人 , 因此 , 该 类 抗 体 在鉴 别 中 国儿 童 时作 用 有 限 。 脂 联 素和 瘦 素 比 值 对 鉴 别 T 1 D M和 T 2 D M 有 参 考 价 值, 尚需大样本进一步证实 。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22例分析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22例分析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22例分析
施万春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6(008)002
【摘要】近年来,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DM)发病率逐年增高,较过去30年增加2—3倍。

2型DM发病年龄提前使青壮年时就会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增加。

而我国目前关于儿童青少年2型DM的报道甚少。

作者通过对22例儿童青少年2型DM的分析,了解儿童青少年2型DM临床特点,以期对其进行早期干预。

【总页数】2页(P158-159)
【作者】施万春
【作者单位】313000,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关心儿童青少年健康,加强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防治 [J], 钱荣立
2.青少年高血压22例分析 [J], 黄宇峰;陈佩如
3.2型糖尿病并顽固性腹泻22例分析 [J], 吴嘉俐
4.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青少年颈椎病22例分析 [J], 刘于春;王三杰
5.22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附22例分析) [J], 刘惠莲;李秀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的2型糖尿病

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的2型糖尿病

( 9 )腋下 (3 )皮褶处 ( 6 ) 9 、 7 、 3 或肘窝 等 , 黑棘 皮病与胰 岛素抵抗 及胰岛分 泌功 能缺陷有关 。 发生酮症酸 中毒并不 能
排 除 2 糖 尿 病 。 ih sHa e[发 现 美 国非 洲 裔 2 糖 尿病 型 Pn a — mi 9 l] 型 患 ) 4 有 酮 症 ,8 有 酮 症 酸 中 毒 , 且 大 多 合 并 肥 胖 、 L2 2 而 黑
糖 尿病的发病率最近 2 年 内上升 了3 倍 , O O 这与饮食变 化和肥
胖患者增多有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儿童和 青少年 2 型糖 尿病具 有 明显 的家 族遗 传倾 向性 , 其 I 、I 级 级亲属 的2 型糖 尿病 的发病 率为 7 ~ 10 患妊 4 0 %。
娠 期 糖 尿 病 的 母 亲 所 生 的 孩 子 易 发 生 肥 胖 和 2 糖 尿 病 ] 型 。 肥 胖 与 儿 童 及 青 少 年 2 糖 尿 病 的 发 病 密 切 相 关 。 重 型 体
素 抵 抗 相 对 比较 明 显 有 关 [ 。 2 ] K tg 等 [ 报 道 日本 东 京 学 龄 儿 童 中 2 糖 尿 病 的 发 i wa 3 a 型 病 率 也 逐 渐 上 升 , 过 检 测 血 糖 和 O T 结 果 表 明 : 日本 通 GT 在 学 龄 儿 童 中 ,型 糖 尿 病 的 发 病 率 比1 糖 尿 病 高 6 , 2 2 型 倍 且 型
维普资讯
・2 8 ・ 9
 ̄0 2 第 1 卷 第 5 20年 O 期
C ieeJun l f hn s o r a o
!e ! ! e Q !s Q r Q 1
Q !
§

社区10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1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社区10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1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社区10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1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目的:探讨社区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中心就诊的12例儿童及青少年T2DM 临床资料;对12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综合治疗及疗效随访。

结果:12例T2DM患者中,超重2例、肥胖10例,平均体质量指数为31.9;合并血脂异常11例,高血压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1例。

12例中2例仅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10例生活方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月后8例FBG、PBG、HbA1c达标,2例有效好转,但HbA1c不达标。

结论:社区儿童及青少年T2DM易合并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大部分患者在社区经生活方式及二甲双胍治疗可达标。

标签:社区;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治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增加趋势,并有年轻化的趋势。

随着肥胖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的流行,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已有明显增加,叶军等人研究显示上海地区7~20岁青少年肥胖者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5.6%[1],社区是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防控的主战场,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在社区诊治,关于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在社区诊治的报道极少,本文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中心就诊及治疗的12例儿童及青少年T2DM临床资料,对其病情、合并症、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为对社区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在社区诊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中心就诊的12例10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T2DM的临床资料。

12例患者均为社区新诊断T2DM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男∶女=2∶1;有糖尿病家族史9例。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儿童青少年学会(ISPAD)的指南,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DM)不论何种类型,其诊断标准都与成人DM相同,即DM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的2h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无DM症状需改日重复检查。

儿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

儿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

儿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近来,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青少年糖尿病的人数显着增多,而且,这些孩子大多是肥胖个体,很多患儿有糖尿病家族史。

二三十年之前前,儿童和青少年很少发生糖尿病,即使出现,也多是Ⅰ型糖尿病或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近些年,青少年糖尿病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主要缘于患病人群的年轻化和高发性,由于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和肥胖患者的增多,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前期以及Ⅱ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儿童糖尿病以Ⅰ型糖尿病为主的看法,也打破了Ⅱ型糖尿病是成年发病型的陈旧观念。

下面简介儿童及青少年Ⅱ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的特点及进展。

一、流行病学由于大约有33.3%的患儿可以没有Ⅱ型糖尿病(DM)的症状,目前诊断出来的Ⅱ型糖尿病仅占部分病例,确切的患病率尚不得而知,而且,国内尚无儿童及青少年Ⅱ型DM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2007年完成的全国性调查,发现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9.7%,这个数据是基于18岁以上成人的资料。

1991年天津市儿童医院的研究显示,儿童Ⅱ型DM占糖尿病患儿总数的2%,至今已高达8.8%,最小的T2DM仅仅6岁。

据国外的统计资料来看:美国的Pima印第安人是世界上Ⅱ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民族。

有关报道显示,在1992-1996年间10-14岁年龄组的Ⅱ型糖尿病发病率为2.23%,15-1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为5.09%。

从1967-1976年至1987-1996年,青少年Pima印第安人糖尿病发病率上升了6倍。

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土着美国人及非洲裔美国人中的上升也较明显,其中,女孩比男孩更易发生Ⅱ型糖尿病。

美国Pima印第安人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2:1、加拿大Ontario印第安人为6:1、加拿大Manitoba印第安人为4:1,且女孩比男孩的发病年龄早,这可能与性别差异所造成的女孩青春期胰岛素抵抗相对比较明显有关。

在日本的学龄儿童中,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通过检测血糖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表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比1型糖尿病高6倍,且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最近20年内上升了30倍,在诊断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糖尿病占80%,这与日本的饮食变化和肥胖患者增多密切相关。

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宋文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一篇以色列学者的文章发表于今年5月份的《柳叶刀》杂志上。

文章指出,年轻人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2型糖尿病并发症亦很常见。

因此。

必需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他们回顾了过去几年当中儿童2型糖尿病
的一些研究资料.并得出以上的结论。

【总页数】1页(P39)
【作者】宋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关心儿童青少年健康,加强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防治 [J], 钱荣立
2.儿童肿瘤发病率上升r应做好预防 [J], 林南
3.浅析青少年精神病发病率上升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J], 徐凤芹;肖秀丽
4.瑞典儿童中乳糜泻的发病率上升:喂养建议、血清学筛查以及小肠活检的影响 [J], Laurin P.;Stenhammar L.;F lth- Magnusson K.;程欣
5.儿童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上升引人关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青少年血糖异常状况及相关因素

儿童青少年血糖异常状况及相关因素

04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遗传因素
家族糖尿病史
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儿童青少年患血糖异常的风险较高。
基因变异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影响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谢,增加血糖异常的风险。
环境因素
要点一
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异常 。
要点二
化学物质暴露
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农药、塑化剂等,可能影响血糖代 谢。
THANK YOU
控制体重和腰围
保持正常体重
根据年龄、性别和身高,保持适当的体 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VS
控制腰围增长
关注腰围变化,避免腹部脂肪过多积累。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
1 2
戒烟
避免吸烟,减少二手烟暴露,有助于降低血糖异 常风险。
限酒
如饮酒,应适量,避免过量饮酒对血糖的不利影 响。
3
保持良好心态
减轻压力,保持乐观情绪,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
儿童青少年血糖异常状况及
相关因素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儿童青少年血糖异常现状 •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预防措施与建议 • 案例分析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饮食因素
高糖高脂饮食
过多摄入糖分和脂肪,易导致能量过剩和血糖异常。
不规律饮食
饥一顿饱一顿,易导致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抵抗。
运动因素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易导致能量过剩和肥胖,增加血糖异常风险。
运动不足
运动量不足,无法有效消耗多余能量,易导致血糖异常。
精神心理因素
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影响血糖水平。
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大,易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影响血糖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16.16.086
目的了解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

方法对济南市槐荫区3 433名8~16 岁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FBG)分布和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0.26%,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病率为5.5%。

男性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0.11% ,女性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0.44%。

结论山东省济南市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患病率低知晓率,患病情况与肥胖关系密切,应加强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筛查宣传工作。

标签:糖尿病;流行情况;患病率;青少年
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青少年,占糖尿病比重的10%以下,是一种因发育不良、病毒等因素诱发的糖尿病,患儿多存在免疫系统缺陷,体内可检测出的多种自身抗体,损伤胰岛素分泌细胞,导致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需要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

而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病,受环境和遗传的共同作用,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表现的,曾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特有的代谢失调性疾病,儿童患2型糖尿病较为少见,然而Pima在1979年首次报道首例儿童患2型糖尿病病例以来,在以后的研究中,患2型糖尿病的儿童病例报告逐年增加。

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1],肥胖儿童发病率中明显增高[2]。

糖尿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在目前的研究中尚未找到完全治愈的方法,患者一旦确诊糖尿病,将需终身服药,其次,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且较为严重,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威胁。

儿童青少年患糖尿病后处于该病疾病状态的时间更长,其发生以及终生伴有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将更早更高,故危害比成人更大。

目前国内对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报道较少,国内缺乏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全国性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近年来20岁以下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

为了解山东省济南市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状况。

该研究对济南市区17所小学、5所初级中学中的3 433名年龄在8~16岁之间的儿童及青少年空腹血糖(FBG)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对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抽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自“济南市8~16岁少年儿童2型糖尿病人群现状调查和干预”研究中的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济南市6个市辖区一个区为调查区(济南市槐荫区),再将槐荫区的59所中小学分别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共有17所小学5所初级中学的具有学籍档案8~16岁中小学生3 433名(不包括毕业班学生)被抽取为调查目标,其中男生1 859人,女生1 574
人。

经过前期调查问卷,在获得学生及其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血样并检测血糖,对3 343例中小学生的年龄、身高、血压、BMI进行统计,详见表1。

1.2 方法
该次研究以空腹静脉血糖为主要诊断指标,所有研究对象在受试前3 d进食足量碳水化合物,空腹10 h,抽取每个对象的静脉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BG。

若FBG≥7.0 mmol/L的受试者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空腹C肽、标准餐后2 hC 肽测定(深圳新产业MAGLUMI 40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超重和肥胖的定义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立的全国统一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为依据,BMI<18.5 kg/m2为偏瘦,18.5~24.9 kg/m2为正常,BMI≥25 kg/m2为超重[3]。

1.3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根据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标准: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2 h血糖≥11.1 mmol/L。

空腹血糖受损: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

1.4 质量控制及统计方法
整个调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体格检查、化验室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建立数据库及校对质控,应用SPSS 21.0 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病率
该次研究对象中2型糖尿病患者为9例,占3343例观察者中的0.26%,其中男性2型糖尿病患病率0.11%(2/1859),女性2型糖尿病患病率0.44%(7/1574)。

IFG的患病率为5.5%(189/3433),其中男性IFG患病率3.3%(61/1859),女性IFG患病总人数为128例,在1574例女性中占8.1%。

糖尿病患病率、IFG的患病率在性别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P<0.05和P<0.01)。

2.2 2型糖尿病患病与BMI的关系
在3 343例对象中,超重514例,正常2919例,其糖尿病患病率分为0.77%(4/514)和0.17%(5/2919),与超重与正常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目前,世界上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加,伴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美国1976—1980年期间,发病率为6.96%,而在2000年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已高达30%[4]。

日本2000年对15岁以下学生调查中小学生2 型糖尿病发病率为2.0/105,中学生为13.9/105[5]。

金艳艳等[8]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0—2010年新诊断的住院糖尿病患儿及肥胖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2005年的研究相比较,1型糖尿病患儿的发病率升高了1.35倍;而2型糖尿病患儿的发病率升高了4.2倍。

肥胖儿童DM前期的发生率较高,潜在发生T2DM以及心血管病变风险大。

2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除地区、种族、经济因素等原因,调查者的调查方法及所取年龄阶段的不同,研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存在差异。

以往有研究学者对我国大陆31个省份大样本的调查,青少年的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不分型)为0.19%。

而该次对济南市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26% ,IFG 的患病率为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