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ppt课件-糖尿病课件ppt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版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儿童T2DM的临床表现与T1DM相似: 多饮、多食、多尿,向心性肥胖,近期无体重下 降趋势,有或无急性酸中毒症状。 一般认为T2DM不易发生酮症:
美国非洲裔青少年T2DM 患儿中42 %有酮症,28%发生 酮症酸中,这些患者大多有肥胖、黑棘皮病等长期胰 岛素抵抗的表现。
1.2环境因素
1.饮食因素:有研究发现,过早断母乳和生后8 天内加食牛奶是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病毒感染: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流行性腮 腺炎,风疹,柯萨奇,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与1型糖尿 病的发病有关.
3.其他: 接触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可能与1型糖尿病的发 病过程有关.
1.3
免疫因素
ADM也称为非典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发病 较严重,胰岛素分泌减少,该病为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性疾病,患病者多为非洲裔美国人, 占青少年糖尿病比例为5~10%,患儿可伴有 肥胖。 MODY也称为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均为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目前MODY已分 出六型,其中多发生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为 MODY2和MODY3。
儿童糖尿病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分类及特点
ARLAN L,et al.Diabetes Care22:345–354, 1999 董凌燕,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 年第10 卷第5 期:298299
中国也有报道
1型糖尿病发病通常在儿童期,起病较急,通常因 为急性并发症DKA而发现,患儿的胰岛素分泌非常低,敏感 性正常,一旦诊断,终生需要胰岛素治疗,在遗传性发面与 成人1型糖尿病相似,具有遗传易感性,所有种族都可以发 生,在青少年糖尿病中占约80%的比例,血液中可以检测到 自身免疫的相关抗体。2型糖尿病的患儿多在青春期,起病 较缓慢,通常诊断前已有血糖的异常,与成人2型糖尿病相 似,患儿早期胰岛素抵抗为主,晚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 泌缺陷并存,患者多伴有肥胖和黑棘皮病,血液中无自身免 疫相关抗体,2型糖尿病患者占青少年糖尿病比例为10~20%。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转归
生长发育
糖尿病患儿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青春期发育延迟、身高低于同龄 儿等。
心理社会适应
长期面对疾病及治疗,患儿可能会出现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况,影响其社会 适应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宣教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使其充分了解糖尿病的病因 、治疗及预防方法,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02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主要包括1型 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全球范围内,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 发病率逐年上升,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环境因素等有关。
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 率也有所上升,尤其是2型糖尿病。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危害
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影响生活质量。
家庭支持
家庭的支持与关心对患儿的心理健康及疾病管理至关重要,家长需 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与支持。
心理辅导
针对患儿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建立积 极乐观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减少过度饮食
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以免体重增加 。
鼓励减肥
对于超重的儿童和青少年,鼓励他们通过 合理饮食和增加运动量来减轻体重。
避免烟草和酒精
防止吸烟
教育儿童和青少年远离烟草,避 免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避免饮酒
限制儿童和青少年饮酒,因为饮 酒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与糖尿病相关的代谢紊乱 。
血糖监测方法
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指尖血糖监测和连续血糖监测。指尖血 糖监测是一种快速、方便的血糖监测方法,而连续血糖监 测则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血糖信息。
糖尿病离儿童和青少年还有多远

i 关。 相反, 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后天的 2
} 年 为易感 人群 。 现在 的 儿童 青 少年 吃
预 防孩 子 肥 胖 从妈 妈 孕 期 做
起: 妈妈 要均衡营养 , 保证宝宝 出生
体 重 不 能 过 轻 和 过 重 ,提 倡 母 乳 喂
则 I 生活方式密切相关,4 1 岁的青 少 有 泡沫 等 , 更要 当心有 无血 糖 的 问 1~ 8
体重儿童 ; 曾是 巨大 胎 儿 : 非母 乳喂 养 ; 糖 尿 病 家 族 史 ; 孩 ( 易得 有 女 容
病 )处 于青 春 期 ; 断 为 多囊 卵巢综 ; 诊
I 1 健康博赀・0 o1 4 2 1/0
I
合征者 。
儿童 和 青 少 年 糖 尿 病 的 防治
▲给孩子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含糖 少 少打 电子 l 因。 肥胖会导致机体对胰岛紊反应 的 提 高 警 惕 的 问题 。 如果 能够 及 早察 零 食 、 饮 料 ; 看 电视 ,
1 敏感 度逐 渐 降低 , 至 无法 将血 中 的 直
觉 , 把 问 题 “ 杀 在 摇 篮 中” 则完 或 扼 ,
全 可 以避免糖 尿病 的 发生 。 比如 : 肥
当儿 童和 青 少年 患 有 糖 尿 病 后 , 降
血 糖是 大家都 知 道要做 的事 ,也是 疾病 治疗 的第一 要务 , 在 此之 前 , 生和 家 但 医
长首 先要帮 助患 儿建 立信 心 ,培养 孩子
健康 的情绪 ,避 免将 家长 焦虑 的 心情传 递给孩 子 ,减 少 孩子 的失 落感 和 自卑感 是 非常 非常 重 要 的 。 次 , 好 长 期 “ 其 做 抗 战 ” 备 , 急于 求成 , 序 渐 进 帮 助孩 准 不 循
《青少年糖尿病》课件

心理压力与焦虑
总结词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常常会感到心理压力和焦虑,这会影响他们的 情绪和行为。
详细描述
青少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这使得患者容易产生心 理压力和焦虑,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对未来感到不确定和担忧。这些情绪可能 会导致患者产生抑郁、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青少年糖尿病》 ppt课件
目 录
• 青少年糖尿病概述 • 青少年糖尿病的危害 • 青少年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青少年糖尿病的心理支持 • 青少年糖尿病的未来展望
01
青少年糖尿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青少年糖尿病是指发生在10-19岁青 少年和青年的糖尿病类型,属于内分 泌代谢疾病。
分类
青少年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 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社会支持与政策发展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建立青少年糖尿病管理中心
提供专业的诊疗、教育和支持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投入青少年糖尿病的研究和开发,加速新药上 市和普及。
提高公众认知与预防意识
加强健康教育
01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青少年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
。
03
青少年糖尿病的预防与控 制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
控制体重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 全谷类、低脂奶制品和适量的蛋白质,减 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鼓励青少年保持适中的体重,避免过度肥 胖,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

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引言儿童糖尿病是一种日益普遍的儿科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准确诊断儿童糖尿病,在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
本文将介绍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要点。
1. 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障碍或两者同时发生而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症。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其中1型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而2型主要发生在成年人。
2. 儿童糖尿病的特点儿童糖尿病相较于成人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早:儿童糖尿病发病年龄通常在青春期前或者青春期初,而成人糖尿病通常在中年发生。
•自身免疫性破坏:儿童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胰岛素需求量高: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生理功能。
•相关并发症严重:儿童糖尿病如不及时控制,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糖性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3.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儿童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3.1 血糖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mmol/L。
•随机血糖:任何时间的血糖≥11.1mmol/L。
3.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6.5%。
3.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4. 附加条件为了确诊儿童糖尿病,还需要满足以下附加条件之一:•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乏力。
•出现急性代谢紊乱时:高血糖性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5. 诊断的特殊情况•在以上血糖标准不满足时,重复检查是必要的,以排除实验室误差和临时影响的可能。
•并非所有高血糖症状都能满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应警惕儿童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
总结儿童糖尿病的准确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根据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指标,结合糖尿病症状和急性代谢紊乱等附加条件,可以对儿童糖尿病进行准确诊断。
然而,在诊断时需要注意特殊情况和重复检查的必要,以排除实验室误差和临时影响。
儿童糖尿病研究报告

儿童糖尿病研究报告执行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在全球范围内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儿童糖尿病的全面概述,包括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
本研究还探讨了儿童糖尿病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重要性。
1. 流行病学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T1D)和2型糖尿病(T2D)。
T1D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儿童糖尿病病例的90%以上。
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
T2D在儿童中相对较少见,但它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有关。
2. 病理生理学T1D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有关,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T2D则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这两种类型都可能导致高血糖,从而引发糖尿病的并发症。
3. 诊断儿童糖尿病的诊断通常基于血糖水平的升高和症状的出现。
在疑似病例中,医生会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或血糖测试来确认诊断。
此外,胰岛素抗体检测和基因检测也可能用于辅助诊断T1D。
4. 治疗儿童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替代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定期监测。
胰岛素治疗是T1D儿童的主要治疗方法,而T2D儿童可能需要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治疗。
饮食管理、运动和血糖监测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影响和预后儿童糖尿病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显著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它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代谢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
然而,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儿童糖尿病患者可以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过上健康的生活。
6. 未来研究方向儿童糖尿病的研究领域包括糖尿病的遗传学和环境因素、新型胰岛素治疗方法的开发、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改善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结论---请注意,以上报告仅为示例,实际报告应基于详细的研究和数据。
如果您需要更具体的信息或数据,请提供相关的研究材料和数据来源。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管理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管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在成人群体中有高发率,而且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早期诊断和及时管理对于预防并发症以及控制疾病进展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管理方法。
一、早期诊断的重要性1. 了解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或自身免疫损伤而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偏低或者完全没有,从而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无法被正常利用和代谢。
常见类型为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
由于孩子正在生长发育阶段,这些类型相比成人更易被忽视。
2. 早期诊断带来的好处早期诊断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延迟诊断往往伴随着高血糖水平持续上升,会给孩子带来健康风险,如心血管、肾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二、早期诊断的方法1. 糖尿病自觉症状儿童青少年可能表现出口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乏力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这些自觉症状显示了可能存在潜在的高血糖状态,如果孩子呈现以上一种或者多种自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检查确诊。
2. 血液检查血浆葡萄糖测定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之一。
对于那些有家族史或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儿童青少年,更应该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确保任何异常得到及早发现。
3. HbA1c测定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诊断糖尿病和评估血糖控制的一项常用指标。
HbA1c测定可以反映过去2至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筛查潜在糖尿病非常有价值。
4. 其他检查除了葡萄糖和HbA1c检测外,还可以进行胰岛素和C肽的测定、胰岛抗体的检查等来进一步评估胰岛功能和自身免疫损伤是否存在。
三、早期管理的重要性1. 个体化治疗方案儿童青少年因生长发育阶段与成人不同,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治疗策略应考虑到孩子及家庭夺时间、财力和心理压力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执行治疗。
2. 血液监测血液监测是儿童青少年管理糖尿病中一个重要环节。
糖尿病离儿童和青少年还有多远

糖尿病离儿童和青少年还有多远作者:章米力来源:《健康博览》 2010年第10期□文/章米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儿童和青少年也会得糖尿病一直以来,糖尿病在人们的眼里一直被认为是成年人甚至是爷爷奶奶辈们才会生的疾病。
顶多爸爸妈妈们在体检或偶尔的检查中发现血糖偏高。
殊不知,小到几个月大的婴儿或者青少年都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少年起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以及线粒体DNA突变的糖尿病等多种类型。
1型糖尿病占绝大部分,全球平均每45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
10~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其病因与遗传倾向和自身免疫的相互作用,结合外部环境的触发(如食物、毒素和病毒等)导致体内胰腺功能损伤,胰岛素生成绝对缺乏有关。
相反,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后天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14~18岁的青少年为易感人群。
现在的儿童青少年吃得越来越好,运动却越来越少,小胖墩越来越多,多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肥胖会导致机体对胰岛素反应的敏感度逐渐降低,直至无法将血中的葡萄糖水平降至正常,发生糖尿病。
怎样判断孩子患有糖尿病“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
大量喝饮料既是体内血糖过多导致身体脱水的表现,又会加剧血糖的升高,使糖尿病得以“暴发”。
婴幼儿多尿多饮的症状不易被察觉,可能仅表现为体重不增加,或夜间遗尿。
年长的患儿可以有消瘦、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等体质显著下降的症状。
而出现视物模糊,伤口不容易长好,小便有泡沫等,则更要当心有无血糖的问题。
2型糖尿病的发生较为缓和,往往在“戴”上糖尿病的诊断前有相当长段时间的蛛丝马迹,或是一些需要提高警惕的问题。
如果能够及早察觉,或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则完全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比如:肥胖、头颈和腋下皮肤变黑洗不干净、女孩子月经不调、有多囊卵巢、高血压、脂肪肝,睡觉很容易打呼噜等等。
如何预防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药物或其它治疗手段可以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rschhorn JN,et al.Pediatric Diabetes 2003: 4: 87—100
ZSuVvI iLMARVOirNta*,neAnmaenrdicManikJaoeulrKnnailpo,f AMmedJicCallinGNenu精et品tric2课s0件0(S3e;7m8i:n1.0M53e–d6. 7G.enet.) 115:4–7 (2002)
精品课件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易感性 免疫因素 环境因素
精品课件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致病基因; 易感基因; 1型糖尿病是多基因、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G. P. Dong et al. Lt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munogenetics 2007,34, 75–79 Hirschhorn JN,et al.Pediatric Diabetes 2003: 4精: 8品7课—件100 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 :736
沈阳
0.5
0.8
10-14
兰州
0.4
1.7
10-14
哈尔滨
0.3
1.0
10-14
南宁
0.5
0.4
5-9
长沙
0.3
1.5
10-14
郑州
0.6
0.2
10-14
海南
0.2
0.5
10-14
遵义
0.1
1.0
10-14
乌鲁木齐
0.8
1.1
10-14
香港
1.3
0.3
10-14
年龄在0~14岁,1990/1991~1994
总结
中国属于1型糖尿病低发病区; 1型糖尿病中,10~14岁是高发病期; 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
精品课件
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精品课件
全球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精品课件
ORIT PINHAS-HAMIEL,et al.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May 2005:693-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调查
调查城市
年发病率/10万
男/女
高发年龄(岁)
武汉
4.6
1.4
10-14
四川
2.3
0.7
10-14
大连
1.2
0.9
10-14
桂林
0.8
0.6
10-14
北京
0.9
0.6
10-14
上海
0.7
1.0
10-14
长春
0.8
0.5
10-14
南京
0.8
0.5
10-14
济南
0.4
1.0
10-14
年
DIABETES
CARE,
VOLUME
23,
NUMBER
10,
OCT精O品B课ER件2000:1516-
四城市的流行病学资料
城市
调查时间 总发病率 男性发病 女性发病 高发年龄
(人/10 率
率
万/年)
沈阳1
1985- 0.9 2000
0.83
0.98* 10-14岁
北京2
19881996
0.97
HbA1c
精品课件
比利时 瑞典 意大利 法国 美国(波士顿) 加拿大 北美、欧洲、日本18 个国家
总结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越来越常见,需引 起关注和重视;
大多数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肥 胖;
世界儿童、青少年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不 理想。
精品课件
内容提要
分类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诊断及临床表现 治疗
全球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精品课件
ORIT PINHAS-HAMIEL,et al.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May 2005:693-
世界儿童和青少年血糖控制情况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741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环境因素
病毒
细胞毒性物质
其他
腮腺炎病毒
苯异噻二嗪 牛奶蛋白
风疹毒
噻唑利尿酮 精神应激
柯萨奇病毒B4和B5
四氧嘧啶 不良生活方式
巨细胞病毒
链脲霉素 母乳喂养的时间
脑心肌炎病毒
戊双咪 含氮化合物
Vacor (CN-3吡啶甲基 维生素C、D、
E
N-P-硝基苯尿素)
中国也有报道
MODY分型
包美珍,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1年11月第21卷第精6品期课:2件81-283
内容提要
分类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诊断及临床表现 治疗
精品课件
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精品课件
0-14岁1型糖尿病发病率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
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黄惠彬
精品课件
内容提要
分类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诊断及临床表现 治疗
精品课件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分类及特点
ADM atypical diabetes mellitus非典型糖尿病
MODY 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 病ARLAN L,et al.Diabetes Care22:345–354, 1999精品课件 董凌燕,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 年第10 卷第5 期:298-299
Incidence (per 100.000)/year
DIABETES CARE, VOLUME 23, NUMBER 10, OCT精O品B课ER件2000:15161526
China Japan India USA New Zealand UK Denmark Canada Sweden Finland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免疫因素
胰岛出现炎性浸润(胰岛炎) 出现胰岛细胞自身抗原的抗体
许曼音,糖尿病学:106
精品课件
﹙1﹚胰岛炎
精品课件
(2)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 胰岛细胞抗体(ICA) •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对胰岛细胞有毒性作用, 抑制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65抗体)为诊断1型糖尿病的重要 标志
0.76
1.24* 10-14岁
广州3
19901999
0.55
0.43
0.69* 10-14岁
自贡4
19892000
0.54
0.49
0.60
10-14岁
*女性相比于男性P<0.05
1中国卫生统计2006年10月第23卷第5期:442-443, 精2中品国课件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年第8卷第5期:219-221 3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年第10卷第3期:181-182 , 4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年第20卷第3期:2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