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少年王冕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4少年王冕课件(包含过渡语)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4少年王冕课件(包含过渡语)

“陪伴”----白天放牛可能很累,晚上需要
早点休息,可他却去陪伴母亲。 你知道王 冕是怎么陪伴母亲的吗?(说说话聊聊天、 帮助做做针线活或者家务……)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 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 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 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 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 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 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 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讨论:王冕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1)假的。因为他其实很喜欢读书的, 但是为了安慰母亲,才说在学堂里闷得 慌的。 (2)真的。因为他虽然很喜欢读书,但 是看到母亲整日劳累,为了供他上学, 还得帮人家做针线活,他很不忍心。所 以在学堂里的确闷得慌。——追问:从 哪里可以看出母亲很劳累,为了供他上 学非常操心?(扣前文理解年成等词)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描写少 年王冕“弃学放牛”的2—4小节,想想 从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少年王冕的孝敬 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并在关键词句 旁用词语、短句写下批注。 2.学生轻声读文,品词析句,教师巡视 指导,掌握学情。 3.交流感受。
王冕说: “娘,我在学堂里 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 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 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两个“舍不得”:一是舍不得吃腌鱼腊 肉,都留给母亲(看出孝敬母亲); 二是舍不得花一分点心钱,都是为买 学习(看出勤奋学习)。 解读人物的精神品质,我们就要紧扣人物 的一言一行,抓住细节展开想象,读到人 物的心里去。 自由默读课文描写少年王冕“学画荷花” 的5、6两小节课文,想想从中哪些词句中 感受到少年王冕的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 品质?
王冕(1287~1359),元代画 家、诗人。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 学而成为诗人、画家。诗画皆负 盛名,尤善画梅。作诗不拘常法, 语言质朴自然,寄意深远。著有 《竹斋集》。

24.少年王冕

24.少年王冕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
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已
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
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6)出坐
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10)
ɡònɡ受审者陈述案情:口供,供 词
ɡōnɡ
ɡōnɡ
ɡōnɡ
供他读书 供不起 供你两顿饭
供 ɡōnɡ供给,供应 ɡònɡ把香烛等放在神佛或先辈
的像(或牌位)前面表示敬奉;祭 祀时摆设的祭品:供品
ɡònɡ受审者陈述案情:口供,供 词
耽误 晶莹 贴补 秦家
孝敬 明媚 牵挂 隔壁
早出晚归 不知不觉 青翠欲滴 争先恐后
不舒服的感觉
mèn心情不舒畅;心烦
耽误 晶莹 贴补 秦家
孝敬 明媚 牵挂 隔壁
早出晚归 不知不觉 青翠欲滴 争先恐后
mēn
mèn
闷热
闷得慌
供他读书 供不起 供你两顿饭
载着
供他读书 供不起 供你两顿饭
供 ɡōnɡ供给,供应 ɡònɡ把香烛等放在神佛或先辈
的像(或牌位)前面表示敬奉;祭 祀时摆设的祭品:供品
mēn 闷热
mèn 闷得慌
ɡ供ōn他ɡ 读书 ɡ供ōn不ɡ 起 ɡ供ōn你ɡ 两顿饭
载着
耽误 晶莹 贴补 秦家
孝敬 明媚 牵挂 隔壁
早出晚归 不知不觉 青翠欲滴 争先恐后
mēn 闷热
mèn 闷得慌
ɡ供ōn他ɡ 读书 ɡ供ōn不ɡ 起 ɡ供ōn你ɡ 两顿饭
载着
耽误 晶莹 贴补 秦家
孝敬 明媚 牵挂 隔壁

24、《少年王冕》

24、《少年王冕》

描写、动作描写等来反映人物 特点。
王冕是怎么回答母亲的?
王冕说:“娘,我在学 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 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 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 本书去读呢。” 懂事 体谅母亲 孝顺
第二天一早,母亲便同王冕来到隔壁秦 家。秦家人牵出一头水牛来,交给王冕, 指着门外说:“离这不远就是七泖(mao) 湖,湖边的草地上有几十棵合抱粗的垂杨 柳,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喝水。 我每天供你两顿饭,早上再给你两个钱买 点心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母亲谢了 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 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 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 回去了。
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
上水珠晶莹透亮。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 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 照得湖水( 通红 )。山上雾气缭绕, 岩石掩映;山下树木( 葱茏 ), (青翠 )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 (绿得 )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
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
晶莹透亮。
一、背熟课文第五自然段。
二、抄写课后练习第3题的词 语,并用晶莹、明媚和牵挂 各写一个句子。
认准多音字: 载 舍
zǎi zài
shě
千载难逢 载歌载舞
依依不舍
记载 运载舍得shè 宿舍 Nhomakorabea校舍
gōng 供给 供应 供 gòng 供品 口供

mēn 闷热 mèn 郁闷
闷气 沉闷
yān (腌肉) (腌菜) 腌 ā (腌臜)
识记生字
dān qí n yí ng mèi miǎn





耽误 秦朝 晶莹 明媚 冠冕
王冕的绘画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4 少年王冕教学课件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4 少年王冕教学课件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zhǔyào)描写 了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故事?
三个时间段:
12/11/2021
1.眼看(yǎnkàn)三个年头过去。
2.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
3.到了十七八岁 。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请同学们根据时间(shíjiān)顺序进行分段, 概括段落大意。
默读第二段并画出母亲(mǔ qīn)和王冕的对
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
王冕: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bùrú)帮人 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
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2/11/2021
同桌互读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思考:通过 (tōngguò)这些文字,你们对人物又有什么了解?
12/11/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集体 交流 (jítǐ)
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王冕很孝 敬 母亲? (xiàojìng)
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 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 家孝敬母亲。
12/11/2021
读一读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 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dào li),有一天,他看 到了一幅景象,让他感觉自己是“人在画图 中”,这是为什么呢?自由读课文第五节, 用“——”画出描写这副景象的句子,体会 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齐读本段
默读第二段并画出母亲和王冕的对话, 说说从他们(tā men)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
母亲 : (mǔ qīn)
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 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 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24 少年王冕

24 少年王冕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 上镶着( 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 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
映;山下树木( 葱茏 ),( )欲滴。 青翠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 绿)得尤其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
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
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
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
(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 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 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 上水珠晶莹透亮。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 (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 ( 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 ), 缭绕 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 (滴)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 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 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 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 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 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 书去读呢。
母亲让王冕放弃读书,去给人 家放牛,王冕却说:‚我,不 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 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学堂里 读书了?

第二天一早,母亲便同王冕来到隔壁秦家。秦家人 牵出一头水牛来,交给王冕,指着门外说:“离这 不远就是七泖(mǎo)湖,湖边的草地上有几十棵合 抱粗的垂杨柳,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喝 水。我每天供你两顿饭,早上再给你两个钱买点心 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
王冕作品欣赏:
《断桥香雪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院藏)
《墨梅图》 (上海博物馆)
《南枝春早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耽误 载着 攒着
秦家 贴补 孝敬
晶莹 高手 牵挂
春光明媚 腌鱼 隔壁
早出晚归 青翠欲滴

24 少年王冕

24  少年王冕

24 少年王冕教材分析:本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如何孝敬寡母、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

通过学习课文,要让学生体会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1、理解王冕人物形象。

体会文本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

2、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儒林外史》作品作者简介,指名检查预习情况。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

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

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

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

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

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2、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说说王冕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2、学习第1-2自然段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家境的贫寒?②“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这样可以贴补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心里不好受,但仍十分体谅母亲的难处,很懂事)3、分角色指名朗读1—2 人/次。

苏教五语24《少年王冕》

苏教五语24《少年王冕》

苏教五语24《少年王冕》第一篇:苏教五语24《少年王冕》24《少年王冕》教学设计《少年王冕》是小学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但好学上进,孝亲敬长,勤练画技,终成大家的故事。

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王冕与母亲的对话,想象他的神态,语调和心理。

2、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在情意上,不仅感受王冕身上的优良品质,并发自内心地受到震撼和鼓舞。

引发对王冕进行深入探究的好奇心,更好地自觉亲近名著。

教学重点: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好学不倦的美好人格。

教学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知道《墨梅》这首诗吗?谁能背诵?出示:《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诗人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因而深得后人的喜爱而千古流传。

2.这首诗就是著名的诗人王冕所作。

板书“王冕”指导书写“冕”字:左右不靠头。

不是“日”字头,也不是“曰”字头。

它的意思是古代诸侯、天子、卿、大夫等高级官员戴的帽子,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3.你了解王冕吗?王冕(1287-1359)元画家、诗人。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

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诗,著有《竹斋集》。

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

诗画皆负盛名,他一生清贫,不追求功名利禄,潜心诗画,过着隐居的农家生活。

后人称王冕为“儒林之楷模,学者之榜样”。

24《少年王冕》

24《少年王冕》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 (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 ( 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 ), 缭绕 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 (滴)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 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 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
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
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
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
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
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
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
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
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
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 何不自己画几笔?‛
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 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 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 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 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 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 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 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 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 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 成。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 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 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少年王冕
24.少年王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1.师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

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有名人物——(板课):少年王冕
2.师生相互补充介绍王冕、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王冕:元画家、诗人。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

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

性格孤傲,鄙视权贵。

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

著有《竹斋集》。

吴敬梓:清小说家。

字敏轩,号粒民。

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

书中刻划了各类士人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师:本文选自古典小说,语言风格较现在有些不同,同学们在预习中有什么困难吗?
2.师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困难。

3.出示生字、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5.自由再读课文,思考:我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故事?
2.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王冕人物形象。

体会文本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

2.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导入:认识一个人,往往是通过他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加深体会的。

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近王冕,在感受他努力走向成功的同时,进一步认识他。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二段
1.品读课文第二节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在母亲和王冕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母亲的话,指名读。

(3)交流:从母亲的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4)点出:“不是我要耽误你”、“年成不好”、“针线活”“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家境不好,母亲实在无可奈何。

(5)指名读王冕的话,思考:王冕真的觉得在学堂“也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吗?
(6)练习分角色朗读。

(7)教师小结:这段文字通过母亲和王冕的对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家境贫寒,母亲无可奈何,让王冕弃学替人放牛,王冕从小懂事,体谅母亲。

2.品读课文第三、四节
(1)默读课文,思考: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对人物又有什么了解?
(2)交流:
①秦老对王冕的同情、关心和爱护
②母亲对王冕的关怀、疼爱之情和心里的无奈
③王冕孝母亲、不忘学习
(3)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3.品读课文第五、六节
(1)教师过渡: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幅景象。

自由读课文第五节,画出描写这副景象的句子,体会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2)交流:圈划描写景色美丽的词语,加强品析。

(3)体会朗读。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5)引导体会:王冕是因为读了不少书,明白了不少道理,才会发现这么美的景象,才会励志学画。

(追问:从这节中,你发现王冕懂得了什么道理?
懂得大自然的美丽,要学会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懂得人要有自信心;
(6)师;处处留心皆学问,王冕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观察、热爱学习的孩子。

谁能再来读读王冕细心观察到的美景?
(7)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感动了王冕,于是热爱学习的他立志学画荷花,他画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
(8)指读第六节,思考:通过这些文字,你对王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从“攒钱”、“托人”、“起初……三个月之后”等词语,从中体会王冕坚持不懈的好学精神.
(9)交流:王冕坚持学画,是个有毅力的孩子。

4.引读最后一节,引发体会:读到这里,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
三、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简要小结写作顺序和写作特色。

2.完成书后练习。

四、布置课外作业
1.抄写词语。

2.摘录课文中描写雨后美景的句子。

3.课后阅读《儒林外史》部分,做一些文字摘抄。

板书设计
少年王冕
十岁时放牛读书
十三四岁励志学画
十七八岁日益成才
勤奋好学、孝敬长辈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