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机构运动分析范文

机构运动分析范文

机构运动分析范文机构运动分析是研究机构在运动中的性能、特点、力学模型等方面的学科。

机构是由若干个构件通过连接件组成的一种刚性机械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

了解机构运动分析对于优化设计、改进运动效能、提高机构性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机构运动分析中,常常会考虑到机构的运动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问题。

首先,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是研究机构构件之间相对运动的学科。

它关注构件之间的几何关系、速度、加速度等参数,通过数学方法描述机构的运动状态。

常见的运动学分析方法包括坐标法、矩阵法、几何法等。

在机构运动学分析中,常常使用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这两种类型进行研究。

平面机构是指机构构件在平面内运动的机构,而空间机构是指机构构件在三维空间内运动的机构。

其次,机构的静力学分析是研究机构在受到外力或外力矩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和力学特性的学科。

在机构的静力学分析中,常常使用静力平衡方程、杆件的材料力学性质等来求解机构的内力分布、受力大小等问题。

静力学分析能够帮助工程师了解机构的结构强度、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为机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最后,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是研究机构在运动中的力学特性和性能的学科。

它关注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力、动力学特性和能量转换等问题。

动力学分析可以通过构建机构的动力学模型,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方程等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机构的惯性反应、动力传递等特性。

动力学分析对于优化机构的运动路径、减小振动和噪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机构运动分析包括运动学分析、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三个方面,是研究机构性能、特点和力学模型等内容的学科。

它在优化机构设计、改进机构性能、提高机构运动效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开窗实验实验报告数据

开窗实验实验报告数据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开窗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开窗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开窗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流速、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实验原理基于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

连续性方程: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流速与截面积成反比,即A1v1=A2v2(A为截面积,v为流速)。

伯努利方程:对于稳态流动的不可压缩流体,沿流线任意两点间的总能量守恒,即p1/ρg+v12/2+Z1=p2/ρg+v22/2+Z2(p为压力,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Z为高度)。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台:包括管道、阀门、流量计、压力计等;2. 电脑:用于数据采集和处理;3. 传感器:用于测量流速、压力等参数;4. 信号线:用于连接传感器和电脑;5. 实验药品:用于实验过程中的液体。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台,连接好管道、阀门、流量计、压力计等设备;2. 在管道入口处安装传感器,用于测量流速;3. 在管道不同位置安装压力计,用于测量压力;4. 打开阀门,使流体通过管道,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5. 关闭阀门,整理实验器材。

五、实验数据1. 流速数据:根据传感器测量结果,记录管道不同位置的流速;2. 压力数据:根据压力计测量结果,记录管道不同位置的压力;3. 时间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时间。

六、数据分析1. 根据连续性方程,分析流速与截面积的关系;2. 根据伯努利方程,分析压力与流速、高度的关系;3.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求平均值、标准差等;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流速与截面积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流速-截面积曲线,观察曲线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流速与截面积成反比,符合连续性方程。

2. 压力与流速、高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压力-流速、压力-高度曲线,观察曲线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压力与流速、高度成反比,符合伯努利方程。

开窗机构 方案

开窗机构 方案

开窗机构方案1. 引言开窗机构是一种自动化系统,用于控制和操作建筑物中的窗户,使其可以远程开启和关闭。

这项技术的出现使建筑物的管理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本文将介绍开窗机构的原理、功能以及可能的方案。

2. 原理与工作方式开窗机构的原理是基于电动机的运动机制。

它通常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窗户的开合力,并通过控制系统对电动机进行操作和控制。

开窗机构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

在手动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遥控或开关控制窗户的开合。

在自动模式下,开窗机构根据预设的时间、光照强度或温度等参数,自动控制窗户的开合。

3. 功能3.1. 远程控制开窗机构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或手机APP远程控制窗户的开合。

这让用户可以在离开家之前或回到家之前就远程控制窗户的状态,实现了便捷的操作体验。

3.2. 定时控制开窗机构可以预设开窗和关窗的时间。

例如,在早晨可以设置自动开窗,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晚上可以设置自动关窗,以保持室内温度和安全。

3.3. 温度和湿度控制一些高级的开窗机构配备了温度和湿度传感器。

当室内温度或湿度达到预设值时,开窗机构会自动开启窗户,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与换气。

3.4. 光照控制开窗机构也可以配备光照传感器。

当光照强度过高时,开窗机构会自动关闭窗户,阻挡阳光透入室内,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4. 开窗机构方案4.1. 无线遥控方案这种方案基于无线技术,使用遥控器控制开窗机构的开合。

用户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窗户。

这种方案简单易用,适用于普通住宅或办公室。

4.2. 自动控制方案这种方案使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窗户的自动开合。

根据预设的条件,开窗机构可以自动判断何时开窗、关窗。

它可以根据温度、湿度或光照等参数来控制窗户的状态,实现室内环境的自动调节。

4.3. 中央控制方案这种方案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公共场所。

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可以同时控制多个开窗机构。

管理员可以在控制室内统一管理和控制窗户的开合。

窗户开启方式优缺点分析电子教案

窗户开启方式优缺点分析电子教案

窗户开启方式优缺点分析窗户开启方式优缺点分析打开心灵的门窗,观赏五彩缤纷的景致,让信息的清风吹拂,让思想的阳光照耀。

窗户主要分为推拉窗、平开窗(内平开窗、外平开窗)、上悬窗(内上悬窗和外上悬窗)、内平开下悬窗(内开内倒窗)和外开上悬窗(外开外倒窗)等,这些都是大家比较常见的开窗方式,各有特点。

一、推拉窗通过作用于窗扇的外力驱动滑轮滚动来实现窗扇的启闭,是单扇、双扇或多扇向左右推拉的门窗。

推拉窗是经济实用型门窗,铝合金推拉窗系列主要有:85系列、90系列等,多用于阳台、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等室内环境。

是一种传统的窗型,应用规模最广。

优点: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开窗位置、通风口,开启时不占用室内空间。

在一个平面内开启,可方便安装和使用纱窗、窗帘。

相对经济实惠点。

缺点:最大敞开度只能到达整个窗户面积的1/2;在风雨天,窗户只能封闭,无法换气;推拉窗的密封性相对平开窗较差。

★下图表示推拉门窗:执手安装在室内扇的侧边,勾锁或隐藏式执手安装在室外扇的侧边,滑轮安装在扇的下底部,每只活动扇上安装2只;二、平开窗指合页或铰链装于门窗侧面、向内或向外开启的门窗。

铝合金平开窗属于高档型门窗,主要系列有:46系列、55系列、65系列等。

平开窗的窗扇可以向室内或室外开启,分别称为内平开窗、外平开窗。

优点:开启方式灵活,开启面积大,通风性能好,强度大,在开窗设计上可采用大固定小开启形式,采光性能好,美观大气。

平开窗的密封性能、隔音性能、保温性能和抗渗性能都非常好。

内平开窗擦换窗方便,外开式的开启时不占用多余空间。

缺点:内开窗时占用室内空间,不小心易磕碰到人。

外开窗,擦洗不方便,安全性略低,如安装不合格的情况,有高空坠落的可能性。

★下图表示内平开门窗:执手安装在室内的左(右)侧,合页安装在室内的右(左)侧;★下图表示外平开窗:执手安装在室内的左(右)侧,合页安装在室外的右(左)侧;三、上悬窗上悬窗分为内上悬窗和外上悬窗,上悬窗是合页或铰链装于窗上侧,向内或向外开启的窗;上悬窗是在平开窗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开窗形式。

电动窗开关报告

电动窗开关报告

电动窗开关报告
简单的说里面就是一个电机和机械机构;电机带动着机械机构在运动。

电动窗开关里面一个直流电机,可以正反转,当电机通电时,电机带动拉丝进行玻璃升降。

开关如图下所示
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工作原理:
犹豫控制开关上和下的触点不同,所以导致了电流的方向不同,并且恰好相反;所以会导致直流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

1)当直流电机通电正转时,电机2的轮齿会跟扇齿3啮合而带动扇齿固定轴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另一头的推力杆4以固定轴为中心向上运动,这样就实现了玻璃的上升。

2)相反,直流电机通电反转时,以同样的方式电机2的轮齿会跟扇齿3啮合而带动扇齿固定轴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另一头的推力杆4以固定轴为中心向下运动,这样就实现了玻
璃的下降。

至于具体的电路分析犹豫与主电路相关联,并且没有看到的具体的电路情况,所以暂不做具体的分析。

电动门窗实验报告

电动门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电动门窗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操作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电动门窗的使用技巧,提高对汽车电气系统的认识。

二、实验器材1. 电动门窗实验装置一台;2. 电源一盏;3. 开关一个;4. 测电笔一支;5. 电压表一个;6. 电流表一个;7. 毫安表一个;8. 说明书一本。

三、实验原理电动门窗是通过电动机驱动玻璃升降器,实现玻璃的自动升降。

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齿轮、链条等传动机构带动玻璃升降器工作。

电动门窗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控制器、玻璃升降器、传感器、开关等部分。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装置是否完好,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2)了解实验装置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3)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操作(1)打开电源,观察电动机转动情况;(2)使用开关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3)观察玻璃升降器的工作状态,确认升降是否平稳;(4)测试电动门窗的升、降速度,记录数据;(5)检查电动门窗的控制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6)观察电动机、玻璃升降器等部件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3. 实验数据记录(1)电动机启动电压:____V;(2)电动机停止电压:____V;(3)电动门窗升、降速度:____m/s;(4)电动门窗升、降时间:____s。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电动机在正常电压下启动,工作状态良好;(2)电动门窗升、降速度稳定,升降平稳;(3)控制系统工作正常,能够实现电动门窗的自动升降;(4)电动机、玻璃升降器等部件工作状态良好,无异常。

2. 实验分析(1)电动机启动电压符合要求,说明电源电压稳定;(2)电动门窗升、降速度稳定,升降平稳,说明传动机构工作正常;(3)控制系统工作正常,说明电路连接正确,各部件功能正常;(4)电动机、玻璃升降器等部件工作状态良好,说明实验装置质量可靠。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电动门窗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掌握了电动门窗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操作方法。

心理学开窗实验实验报告

心理学开窗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多样,其中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开窗实验作为实验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直接测量心理加工的各个阶段所需时间,从而揭示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开窗实验,探究被试在进行字母转换任务时的心理加工过程。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开窗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探究被试在进行字母转换任务时的心理加工过程。

3. 分析被试在编码、转换和输出阶段的时间分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设备:计算机、键盘、秒表。

2. 实验材料:字母转换任务卡片,如“F3”、“KENC4”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被试为自愿参加实验的本科生,实验材料为字母转换任务卡片。

2. 实验步骤:(1)被试在实验前进行简单培训,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

(2)被试在计算机上完成字母转换任务,每张卡片包含1-4个英文字母和对应数字。

(3)被试在看到字母后,按照要求进行字母转换,并在转换完成后按下键盘上的按钮。

(4)实验过程中,秒表记录被试从看到字母到开始转换的时间(编码阶段)、从开始转换到完成转换的时间(转换阶段)以及从开始转换到按下按钮的时间(输出阶段)。

(5)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1. 编码阶段:被试在编码阶段的平均反应时间为0.5秒。

2. 转换阶段:被试在转换阶段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2秒。

3. 输出阶段:被试在输出阶段的平均反应时间为0.3秒。

六、实验分析1. 编码阶段:被试在编码阶段的反应时间较短,说明被试能够快速识别字母并确定其在字母表中的位置。

2. 转换阶段:被试在转换阶段的反应时间较长,说明被试在进行字母转换时需要一定的心理加工过程。

3. 输出阶段:被试在输出阶段的反应时间较短,说明被试在完成字母转换后能够迅速进行输出。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字母转换任务时,被试的心理加工过程可分为编码、转换和输出三个阶段。

防火玻璃窗启闭机构设计

防火玻璃窗启闭机构设计

A New Software Develomment Method: Object- oriented Iterative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Method
Wen Bin, et al. ( Jingme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Jingmen, Hubei 448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fast prototype method and object- oriented technology% s advantage relative to tradi tional waterfall model. It puts forward a new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 ∀ OO, iterative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method banded together fast prototype method and object- oriented technology. Key words: fast prototype method; object- orien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iterative increment; modeling technology
93
图 3 摆线机构 1
图 4 摆线机构 2
考虑现设计的行星轮系有一个大的内齿轮, 不但尺寸较大, 有可能与窗框干涉 , 且加工 困难 , 因此可用图 4 所示的轮系来代替 , 该轮系中固定齿轮 1 的齿数也是行星齿轮 2 的 2 倍. 齿轮 2 上的一点 P#, 其轨迹与图 3 中的 P#的轨迹完全相同. 根据机械原理知识, 我们可以 计算出这两个轮系中齿轮 2 的转速为 - h . 故只要这两轮系的尺寸相当 , P 在齿轮 2 上的位 置相同, 则这两点的轨迹就是完全相同的长幅内摆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1——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完成日期:2017 年9 月29 日目录摘要........................................................................................................................................ - 1 -1 产品介绍................................................................................................................................ -2 -2 平面机构分析........................................................................................................................ -3 -2.1 运动分析..................................................................................................................... - 3 -2.2 运动简图..................................................................................................................... - 3 -2.3 自由度计算................................................................................................................. - 3 -2.4 分析结论..................................................................................................................... - 4 -3 三维造型................................................................................................................................ -4 -3.1 外框造型..................................................................................................................... - 4 -3.2内框造型...................................................................................................................... - 5 -3.3 手柄造型..................................................................................................................... - 5 -3.4 铁脚造型..................................................................................................................... - 6 -3.5 铰链造型..................................................................................................................... - 6 -4 运动仿真................................................................................................................................ - 7 -4.1 机构装配..................................................................................................................... - 7 -4.2 整机装配..................................................................................................................... - 8 -4.3 机构运动仿真............................................................................................................. - 8 -5 实物制作.............................................................................................................................. - 10 -5.1 制作方案................................................................................................................... - 10 -5.2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10 -5.3 最终实物................................................................................................................... - 10 -6 结论.................................................................................................................................. - 11 - 参考文献.................................................................................................................................. - 12 -摘要窗户是房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市面上有众多的款式。

本报告对学校的主流款式窗户(平开窗)的功能、构成、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中的典型平面机构进行了实测,绘制了机械运动简图,计算了自由度,验证了相对运动定理,验证了该机构的运动合理性,并进行了三维造型设计与运动仿真。

关键词:连杆;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定理;自由度1 产品介绍平开窗在窗扇一侧装铰链,与窗框相连。

有单扇、双扇之分,可以内开或外开。

平开窗构造简单,制作与安装方便,采风、通风效果好,应用最广。

平开窗:是一种传统的窗型,应用范围最广,分内开、外开两种。

内开启便于擦窗,但开时占据室内空间,制作不当,雨天会向内渗水。

向外开的窗扇防水性能好,开启时不占室内空间,但大风雨天易受损,对五金件强度要求较高。

平开窗最大特点是密封性能好,窗扇能全部打开,便于通风,结构简单。

图1 平开窗2 平面机构分析2.1 运动分析由此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我们可以看出,此机构属于曲柄滑块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

下面进行分析。

原动件是玻璃窗户,不是曲柄。

无死点位置。

此机构起对窗户的支撑作用,并不是主要为了传递运动,所以传递性能不是很好。

2.2 运动简图2.3 自由度计算活动构件为2个,低副为2,局部自由度为12122233'=-⨯-⨯=--=F P n F L2.4 分析结论该窗户的平面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拥有两个自由度。

符合相对运动定理3 三维造型3.1外框造型根据实际测量尺寸,经过比例缩放之后,使用UG 软件,建立一个长度为10mm ,宽度为60mm ,高度为140mm 的长方体。

选择平面建立草图,做出内边框曲线。

进行适当的拉伸。

在边框内侧做出滑道。

具体如图3-1所示:图3-13.2 内框造型建立一个长度为2mm,宽度为50mm,高度为140mm的长方体。

选择平面建立草图,做出内边框曲线。

进行适当的拉伸。

具体如图3-2所示:图3-23.3 手柄造型先画草图,进行拉伸做出手柄底座。

在上面做一个圆柱体,作为支架,然后再在圆柱上面做一个长方体,作为把手。

最后进行边倒圆,倒斜角的细节处理,具体造型如图3-3所示:图3-33.4 铁脚造型建立一个圆柱体,在圆形端面建草图拉伸,对拉伸出来的实体,进行边倒圆。

在平面上建草图拉伸,获得孔。

具体造型如图3-4所示:图3-43.5 铰链造型这是窗户开启与关闭的一个重要机构,造型简单却很重要。

主要使用做草图拉伸方法设计出来。

具体造型如图3-5所示:图3-54 运动仿真4.1 机构装配使用草绘曲线绘制链传动轨迹,下面进行链条装配,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选中【组件】单选按钮,子类型设置为【设计】,链条组件第一个链扣内单元体和第二个链扣外单元体的装配,创建链条组件装配条件,装配第一个链扣内单元体使用一个“平面”接头、两个“槽”接头,选链条轨迹曲线时按ctrl键选中四段曲线,如图11所示。

装配第二个时,在第一个链扣的一侧装配第二链扣,使用一个单击工具栏中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在文件列表中选择装配链条轨迹,单击打开按钮,零件出现在图形区,并弹出【元件放置】操控板。

打开【元件放置】操控板中的【放置】上滑面板,在【约束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缺省”约束类型单击按钮完成装配链条轨迹的装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