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下)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两者也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就其联系而言,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2)就其区别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如下制度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归宿。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

(3)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

“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

4.如何认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1)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第一,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1)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差距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是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区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2)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适度的范围内。

所谓合法就是来自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产生的收入差距;所谓适度,事实是

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6. 为什么要强调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3)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1)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2)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第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第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基本国情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