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易班毛概第四章参考答案

2018易班毛概第四章参考答案

1、[5分]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的强国。

∙ A. 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B. 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教育∙ C. 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教育∙ D. 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科学技术正确答案:A2、[5分]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由毛泽东提出的思想。

()∙ A. 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B. “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 C. “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D. 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正确答案:A3、[5分]实现()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 A. 农业化∙ B. 国有化∙ C. 工业化∙ D. 集体化正确答案:C4、[5分]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的报告是()。

∙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确答案:B5、[5分]毛泽东提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以农轻重为序∙ B. 以就业为导向∙ C. 以农业为基础∙ D. 以工业为主导正确答案:B6、[5分]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B.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确答案:A7、[5分]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 A. 法治∙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D. 民主正确答案:B多选题(共计35分)1、[5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我们创造的建设成就为之后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主要表现在()。

2018易班毛概第二章参考答案

2018易班毛概第二章参考答案

[5分] 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A. 北伐战争• B. 国民革命• C. 抗日战争• D. 辛亥革命3、[5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小资产阶级• D. 无产阶级7、[5分]中国革命阵营实现壮大自己、孤立和瓦解敌人而采取的政策是()• 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实行军队内部民主• C. 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D. 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多选题(共计35分)3、[5分]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工农民主专政的主体包括()• A. 城市小资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中等资产阶级• D. 工人阶级4、[5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 A. 对手工业务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国家对社会主义工业化5、[5分]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

• A. 官僚资本主义• B. 封建主义•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帝国主义6、[5分]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之间的关系。

• A. 武装斗争• B. 统一战线• C.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D. 土地革命7、[5分]建国初期,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主要有()• A.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 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个体经济3、[5分]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农民阶级()• A. 错• B. 对4、[5分]在民主革命时期,应没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A. 错• B. 对5、[5分]分清敌友问题是认清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A. 错• B. 对6、[5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 错• B. 对[5分]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

基础公共课复习资料-02-毛概重点总结(2018版分章节知识点)

基础公共课复习资料-02-毛概重点总结(2018版分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0分)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发展历程: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发展。

4·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这些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5·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6· 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选择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实践论》和《矛盾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从哲学方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习题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2018毛概复习题答案

2018毛概复习题答案

2018毛概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

A. 正确B. 错误答案:A5.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 正确B. 错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政策和策略理论E.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F. 党的建设理论答案:ABCDEF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包括:A.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C.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答案:ABC3.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统一战线答案:ABC三、判断题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正确)2.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正确)3.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独立自主。

(错误)4.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党的建设理论。

(错误)5.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2.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答: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答: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包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什么?答:1.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的世界和中国政局变动;2.历史产物: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3.物质基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4.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列主义的传入和传播。

2.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答: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答: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经艰辛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第二章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答: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官僚主义的革命。

领导权:是通过自己的政党实现的;要建立以工农阶级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2.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答:必要性: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内部没有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和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2.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重大意义:1.在实践上,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道路;2.理论上,农村包围城市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3.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的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毛概》课本知识点梳理(2018年版)

《毛概》课本知识点梳理(2018年版)

前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目标: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条件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的过程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国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要和中国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①名族独立②人民解放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领导基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1.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党的基本路线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5、三步走战略6、改革开放理论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9、一国两制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

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新时代的涵:○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8.3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容和历史地位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6)明确新时代的强军目标(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A、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B、开辟了红果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C、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新时代的精神旗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实践,聚合了13亿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具有无比深厚的现实基础、十分鲜明的实践特色,是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9.1如何认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中国梦的科学涵: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港澳台同胞与地人民一起携手共进每一个人付出艰苦的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契而不舍的艰苦努力和平才能实现梦想2、建设社会主义强国(1)从2020到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A、经济建设方面,跻身创新国家前列B、政治建设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C、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D、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E、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A、高度物质文明,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高度政治文明,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高度精神文明,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高度社会文明,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E、高度生态文明,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2如何看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1、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先后提前实现了第一部和第二部战略目标,2002年党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

这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国家。

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

3、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这一安排是综合分析国际国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做出的必然选择,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9.3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综合分析国际国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为两个阶段:1、2020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

10.1新时代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重大的决策部署。

不仅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的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也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10.2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应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伟大实践中,绝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或是对立起来。

10.3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世界条件,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注意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坚持:(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0.4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系统(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0.5如何建设美丽中国1、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1.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哪些新要求1、坚决打好防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4、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1.2如何理解国家深化改革总目标1、全面深化改的的主要容:深化经济体、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制改革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通过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通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11.3如何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1、新时代党的建设背景:进入新时代,我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

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1)“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

(2)“把党的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

3、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意义: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