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常用中药饮片辨识-根及根茎类
根及根茎类3中药鉴定

【采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去净泥土、须根,趁鲜刮 去外皮,晒干。
野生桔梗
长白山地区多见, 商品多不去皮, 外皮黄棕色至灰 棕色,具不规则 扭曲纵向皱沟, 并有横向皮孔样 的斑痕,顶端有 较 短 的 根 茎 (“芦头”)其 上有茎痕。
栽 培 品 【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或长纺锤 形,下部渐细,少 有分支,略扭曲, 长7~20cm,直径 0.7~2cm。表面白 色或淡黄白色(不 能是黑色),质 脆,易折断,断面 可见放射状裂隙,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附
注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附
注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附
注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表面
断面
断面散有多数棕红色油点,习 茅苍术 灰棕色。 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 毛状结晶,习称“起霜”。
北苍术 棕黑色 散有黄棕色油点,无白毛状结 晶析出。
• 法半夏:用明矾水浸、煮或用甘草
石灰液浸至内外色黄,微有麻辣感。
• 姜半夏:用明矾水浸、煮
或用生姜明矾水煮至内无白 心。
形状? 颜色? 表面?
1,呈类球形,有的稍扁斜,直径1~1.5cm。 2,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 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
3,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 4,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科:百合科(Liliaceae)植物 种: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 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松贝” 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青贝” 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 “炉贝” 药用部位:干燥鳞茎。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与特征课件

04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真伪鉴别与质量标准
真伪鉴别方法
01
02
03
04
性状鉴别
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 、表面特征等,如根的形状、 根茎的节和芽等,以区分不同 种类的药材。
显微鉴别
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结 构、细胞特征等,如根及根茎 的横切面结构、皮层细胞特征 等,以鉴别药材的真伪。
理化鉴别
利用不同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 理化性质进行鉴别,如光谱分 析、色谱分析、分子生物学方 法等。
对根及根茎进行化学试验,以 检测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如 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等 。
利用中药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质 进行鉴别,如比重、硬度、折 光率等。
03
常见根及根茎类中药的特征与鉴别
人参
总结词
多年生草本,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
总结词
人参是一种常见的根及根茎类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 床应用。然而,市场上存在许多伪劣人参,因此对其真伪鉴 别和质量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通过对人参的植物来源、外观形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等 方面的研究,建立鉴别真伪的方法和标准。同时,结合现代 药理学和临床试验,制定质量标准,确保人参产品的疗效和 安全性。
特点
根类中药通常具有清热解毒、活 血化瘀、利尿通淋等功效,如板 蓝根、甘草等。
根茎类中药定义与特点
定义
根茎类中药是指以植物的根茎为药用 部位的药材。
特点
根茎类中药通常具有祛风除湿、活血 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如黄连、黄 芩等。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的重要性
确保药材真实性
通过鉴别可以确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避免伪劣药 品流通和使用。
常见中药性状鉴别大总结1-根及根茎类药材

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地榆
地榆: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
棉地榆:长圆柱形,稍弯曲,着生于短粗的根茎上
地榆:质硬
棉地榆:质坚韧,不易折断
地榆:表面灰褐色、棕褐色或暗紫色,粗糙,有纵皱纹。
棉地榆:表面红棕色或棕紫色,有细纵纹。
地榆:断面较平坦,略显粉性,皮部淡黄色,木部粉红色或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
制草乌:表面黑褐色,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纹及点状维管束,并有空隙,周边皱缩或弯曲。
气微,味辛辣、麻舌。
制草乌:味微辛辣,稍有麻舌感。
升麻
不规则的长形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
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
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有坚硬的细须根残留,上面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下面凹凸不平,具须根痕。
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人参
(生晒参)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根茎(芦头)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质较硬
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
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具孔状凹陷,习称“沙眼”,从沙眼处折断有粉沙散出,并可见棕色裂隙。根头部略膨长,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
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甘。
威灵仙
1.威灵仙:根茎呈柱状,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
雅连:
云连:
味连:气微,味极苦。
雅连:
3常用中药饮片辨识-根及根茎类

羌活
皮部棕色
髓部棕色 木质部黄白色
香!
菊花纹
大黄——攻下药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鉴别要点:
1. 不规则厚片或块。
2. 外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 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里(锦 纹)。
3. 切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 粒性,根茎髓部大,有星点 环列或散在。
4. 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 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 色。
红棕色或黄棕色
星点环列或散在
特殊气味
丹参——活血调经药
来源:唇形科植物丹参
丹参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鉴别要点:
1. 类圆形厚片或小段。
2. 外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 粗糙,具有纵皱纹。老根外 皮疏松,呈紫棕色,常呈鳞 片状剥落。
3. 切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 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 紫褐色,有黄白色点状维管 束呈放射状排列。
甘草——补气药 胀果甘草
来源:豆科植物甘草、 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甘草
光果甘草
甘草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鉴别要点: 1. 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薄片。 2. 外表面棕红色,去皮黄
白色。有显著纵皱纹。 3. 切面黄白色,中间有一
明显的棕色形成层环纹 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 4. 折断显纤维性,具粉性。 5. 味甜而特殊。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 根及根茎类
根及根茎类中药(6味)
羌活 大黄 丹参 甘草 白前 细辛
羌活——辛温解表药
来源: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
羌活
宽叶羌活
羌活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鉴别要点:
1.不规则类圆形厚片。 2.切面呈菊花纹,有明显放射
状裂隙。边缘棕褐色至棕黑 色;皮部浅棕色,有多数黄 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放 射状;中心髓部棕色,或成 空洞。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概述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概述根及根茎类中药是中医药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在中草药的使用中,正确鉴别和辨别根及根茎类药材的真伪、性质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概述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鉴别要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药材。
一、外观特征鉴别1. 观察外形: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外形多样,可以是扁平、圆柱形、肋状等。
要注意观察药材的整体形状、长度、宽度等特征,并与正常药材进行比较。
2. 观察颜色: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颜色也是鉴别的重要依据。
正常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应具有自然色泽,颜色鲜亮。
若颜色异常、发黑或有斑点,可能是因为质量不佳或受到了污染。
3. 观察质地:用手触摸药材的表面,感受其质地。
正常的根及根茎类药材质地应坚实、结实,而非软弱或易碎。
二、切面鉴别1. 观察切面颜色:将根及根茎类药材切开,观察其切面的颜色。
正常的药材切面颜色应均匀一致,具有清晰的层次感。
若颜色不均匀、有黑色、白色、黄色等异色或斑点,则可能是由于虫蛀、霉变或加工不当。
2. 观察纹理:观察药材切面的纤维状纹理或纹理层次,正常药材应具有明显的纤维状纹理或层次分明的纹理。
三、气味鉴别1. 嗅闻气味:正常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具有独特的气味,如姜黄的辛辣气味、黄连的苦味气味等。
通过嗅闻药材的气味,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2. 气味异变:若药材具有异常的气味,如发霉、腐败、焦糊等气味,则可能是因为质量不佳或受到了污染。
四、品味鉴别1. 品味苦甘:正常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呈苦味或甘味。
通过品尝药材的味道,可以进一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2. 味道异常:若药材具有其他异常的味道,如酸味、酽辣味等,则可能是因为质量不佳或受到了污染。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的概述包括外观特征鉴别、切面鉴别、气味鉴别和品味鉴别。
通过观察外形、颜色和质地,切开药材观察切面的颜色和纹理,嗅闻气味和品尝味道,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根及根茎类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这些鉴别要点的掌握对于正确使用中药、确保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课件

19
1 性状鉴别
形 状
大 小
颜 色
表 面
质 地
面
横 切
面
折 断
气 味
(1)形状 (2)表面
根茎的形状与其种类有关,常呈 圆柱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扁 球形、圆锥形等。
有节和节间。
(3)断面
可以区分单、双子叶植物。
学习交流PPT
20
断面
表面 断面 纹理
中央
双子叶植物根茎 常有栓皮
有放射状的纹理 有明显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茎 无栓皮,有表皮 有维管束小点散布
无明显髓部
学习交流PPT
21
(1)组织特征
2 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
具次生构造
单子叶植物根茎
具初生构造
木 皮 维 髓 表皮 皮层 维管束
栓
管
层层 束 部
内皮层大
有
内
皮
显
层 多
无
型
限 外
多明显。
型
限 外
韧
不
韧
明
学习交流PPT
22
双子叶植物根茎异常构造
射成
一般无髓
有明显髓
学习交流PPT
6
凯氏带(Casparian strip)
是高等植物内皮层细胞径
向壁和横向壁的木栓化和
木质化的带状增厚部分,
主要功能是阻止水份向组织渗透,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柱
之间的物质运输。其宽度随不同种植物而有较大的差异。
最初由德国植物学家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其名字的
由来即在于此。凯氏带见于初生根的内皮层。
28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1 游离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大黄 酚、芦荟大黄素、大黄 素甲醚等,为大黄的抗 菌成分。
中药饮片别名大全

中药材?中药饮片?别名?异名?大全?中国药典?饮片处方应付根据《中国药典》和《天津市饮片炮制调剂规范》总结的饮片处方应付,希望对大家有用一、根及根茎类人参【处方应付】写人参、生晒参均付生晒参;写红参付红参;写糖参付糖参;写野山参付生晒山参。
九节菖蒲【处方应付】写节菖蒲、节节菖蒲均付九节菖蒲。
三七【处方应付】写参三七、旱三七、田七均付三七;写三七粉付三七粉。
三棱【处方应付】写三棱、生三棱、荆三棱、黑三棱均付三棱;写醋三棱付醋三棱。
干姜【处方应付】写干姜付干姜;写炮姜、姜炭均付炮姜。
土木香【处方应付】写藏木香、祁木香、土木香均付土木香。
土茯苓【处方应付】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
大黄【处方应付】写大黄、川军、川绵纹均付大黄;写熟军、炙大黄、炙川军均付熟大黄;写酒大黄付酒大黄;写醋大黄付醋大黄;写大黄炭付大黄炭。
山麦冬【处方应付】写抗寸冬、麦门冬、寸冬、山麦冬均可付麦冬或山麦冬;写朱麦冬、朱山麦冬可付朱麦冬或朱山麦冬。
山豆根【处方应付】写广豆根、豆根、山豆根均付山豆根。
山药【处方应付】写山药、淮山药、薯蓣均付山药;写炒山药付炒山药;写土山药付土山药。
山慈菇【处方应付】写毛慈菇、慈菇、山慈菇均付山慈菇。
千年健【处方应付】写年见、一包针、千年健均付千年健。
川木香【处方应付】写川木香、木香均付川木香。
川贝母【处方应付】写炉贝、松贝、青贝、川贝母均付川贝母。
川乌【处方应付】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写生川乌付川乌。
广防己【处方应付】写广防己、木防己、防己均付广防己。
天冬【处方应付】写天冬、天门冬、明天冬均付天冬。
天花粉【处方应付】写花粉、瓜楼根、天花粉均付天花粉。
天南星【处方应付】写南星、天南星、制天南星均付制天南星;写生天南星付天南星。
木香【处方应付】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川木香均付木香。
太子参【处方应付】写孩儿参、太子参均付太子参。
手参【处方应付】写手参、手掌参、佛手参均付手参。
牛膝【处方应付】写牛膝、淮牛膝、怀牛膝均付牛膝。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与特征

双子叶植物根:表面有栓皮,断面有一圈 形成层环纹,木质部宽广,自中心向外有 放射状纹理,无髓。 单子叶植物根:表面无栓皮,断面有一圈 内皮层环纹,中柱较皮部小,自中心向外 无放射状纹理,有髓。
根类生药显微鉴别要点
1 组织构造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少数):皮层 宽、中柱小,木质部束及韧皮部束数目少, 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呈星角状,一般无 髓。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
4、
。11:2 3:5811: 23:581 1:23We dnesda y, November 04, 2020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0.1 1.420.1 1.411:2 3:5811: 23:58N ovembe r 4, 2020
AM20.11.420.11.4
双子叶植物根
双子叶植物根的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 环内的木质部范围较环外的皮部大, 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 理,木质部尤为明显;表面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根
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纹,中柱较皮部小, 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 表面无栓皮。
根类中药性状鉴别
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 断面、气、味等。 其中形状、表面和断面特征,对于区 别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药材较 为重要。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
9、
。上 午11时2 3分58 秒上午1 1时23 分11:23: 5820.11 .4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 钱。11/4/2020 11:23:58 AM11:23:582020/11/4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 信心跨出第一步。11/4/2020 11:23 AM11/4/2020 1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补气药 胀果甘草
来源:豆科植物甘草、 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甘草
光果甘草
甘草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鉴别要点: 1. 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薄片。 2. 外表面棕红色,去皮黄
白色。有显著纵皱纹。 3. 切面黄白色,中间有一
明显的棕色形成层环纹 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 4. 折断显纤维性,具粉性。 5. 味甜而特殊。
细辛——辛温解表药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 辛、汉城细辛、华细辛。北细辛汉细辛华细辛细辛
药用部位:干燥带根全草。 鉴别特征(北细辛) : 1.药材多十株为一小把,常
卷成团。饮片切成小段。 2.根茎为不规则圆柱形,分
枝较短,表面灰棕色,粗 糙,有环形的节。 3.根细长,密生节上,表面 灰黄色,平滑或有微细的 纵皱纹,质脆,易折断, 断面黄白色。 4.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4. 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 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 色。
红棕色或黄棕色
星点环列或散在
特殊气味
丹参——活血调经药
来源:唇形科植物丹参
丹参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鉴别要点:
1. 类圆形厚片或小段。
2. 外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 粗糙,具有纵皱纹。老根外 皮疏松,呈紫棕色,常呈鳞 片状剥落。
3. 切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 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 紫褐色,有黄白色点状维管 束呈放射状排列。
3.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而苦。
羌活
皮部棕色
髓部棕色 木质部黄白色
香!
菊花纹
大黄——攻下药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
掌叶大黄
大黄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鉴别要点:
1. 不规则厚片或块。
2. 外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 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里(锦 纹)。
3. 切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 粒性,根茎髓部大,有星点 环列或散在。
4. 质硬而脆,气微,味微苦。
外表面棕红色 皮部棕红色
木部灰黄色,有黄 白色导管放射状排 列
白前——化痰药
来源: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
柳叶白前
白前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鉴别要点: 1. 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短段。 2. 外表黄棕色或黄白色,
根茎有节,明显,节上 有众多细须根痕。 3. 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 中空(鹅管白前)。 4. 质韧。气微,味微甜。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 根及根茎类
根及根茎类中药(6味)
羌活 大黄 丹参 甘草 白前 细辛
羌活——辛温解表药
来源: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
羌活
宽叶羌活
羌活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鉴别要点:
1.不规则类圆形厚片。 2.切面呈菊花纹,有明显放射
状裂隙。边缘棕褐色至棕黑 色;皮部浅棕色,有多数黄 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放 射状;中心髓部棕色,或成 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