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主推技术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要点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要点一猪粪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这里所说的猪粪是指规模化养猪场采用干清粪方式产生的新鲜固体猪粪,或采用水冲粪和水泡粪方式产生的猪场粪污,且不掺杂死仔猪等动物尸体或玻璃、石头、塑料、金属等异物,不含有烈性传染病菌。
猪粪高温好氧堆肥工艺分为两种,即脱水堆肥工艺和干物料循环工艺。
水冲粪、水泡粪方式养猪场所产生的粪污含水量高于80%,可先采用畜禽粪污脱水机进行固液分离,将含水率降至45%左右,再进行好氧堆肥发酵。
干清粪方式养猪场所产生的固体粪便,其含水率为60%~70%,可先用膨胀珍珠岩作为调理剂,使混合后的物料含水率在40%~60%,然后再进行好氧堆肥发酵。
堆肥工艺正式运行后,用腐熟干化的堆肥成品(含水率≤30%)代替膨胀珍珠岩作为调理剂,与干清粪按照体积比1∶1混合,调节含水率。
堆肥场地须有保温、防雨、防渗等性能,并配置通风、排水等设施,堆肥场的相关运行、维护及安全生产要求应符合标准。
猪粪好氧堆肥主要采用条垛式堆肥系统,将经过含水率调节的猪粪堆肥原料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垛的断面为梯形或三角形,条垛之间间隔1米,条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
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需每天定时监测。
温度测量点位置包括条垛前、中、后各段及上、中、下各层的多个点位,以平均温度反映条垛内部温度变化情况。
堆肥过程包括升温阶段、高温持续阶段和降温阶段。
堆肥开始后48~72小时温度须快速上升为55~70℃,随后在55℃以上持续5~7天,满足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堆肥高温持续阶段的温度以控制在50~60℃最有利于物料腐熟。
每2~5天采用机械或人工翻堆1次,翻堆过程务必做到各层物料混合均匀,使整体腐熟度一致。
发酵过程中若物料偏干,含水率低于40%,须适当在翻堆时补充水分。
在条垛底部铺设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
鼓风机强制通风采用间歇式通风,标准状态的风量为0.05~0.20米3/分钟;风压可按堆体高度每升高1米增加1000~1500帕选取,通风次数和时间应以保证发酵在最适宜条件下进行为依据,视具体情况而定。
盘点养殖业的9种粪污处理方式

养殖业的9种粪污处理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会同农业部制定了《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方案(2018-2020年)》,整合中央投资专项,重点支持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征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模式,在全国共收集了29个省239种技术模式,经专家筛选评审,总结提炼出种养结合、清洁回用及达标排放3个方面9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推技术模式。
一、种养结合1、粪污全量还田模式对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粪水和污水集中收集,全部进入氧化塘贮存,氧化塘分为敞开式和覆膜式两类,粪污通过氧化塘贮存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施肥季节进行农田利用。
主要优点:粪污收集、处理、贮存设施建设成本低,处理利用费用也较低;粪便、粪水和污水全量收集,养分利用率高。
主要不足:粪污贮存周期一般要达到半年以上,需要足够的土地建设氧化塘贮存设施;施肥期较集中,需配套专业化的搅拌设备、施肥机械、农田施用管网等;粪污长距离运输费用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施用。
适用范围:适用于猪场水泡粪工艺或奶牛场的自动刮粪回冲工艺,粪污的总固体含量小于15;需要与粪污养分量相配套的农田。
2、粪便堆肥利用模式(包括条垛式、槽式、筒仓式、高(低)架发酵床、异位发酵床)以生猪、肉牛、蛋鸡、肉鸡和羊规模养殖场的固体粪便为主,经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后,就地农田利用或生产有机肥。
主要优点:好氧发酵温度高,粪便无害化处理较彻底,发酵周期短;堆肥处理提高粪便的附加值。
主要不足:好氧堆肥过程易产生大量的臭气。
适用范围:适用于只有固体粪便、无污水产生的家禽养殖场或羊场等。
3、粪水肥料化利用模式养殖场产生的粪水经氧化塘处理储存后,在农田需肥和灌溉期间,将无害化处理的粪水与灌溉用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进行水肥一体化施用。
主要优点:粪水进行氧化塘无害化处理后,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水资源,解决粪水处理压力。
主要不足:要有一定容积的贮存设施,周边配套一定农田面积;需配套建设粪水输送管网或购置粪水运输车辆。
畜禽粪便处理技术

六、牛粪的生物利用技术
(1)牛粪养殖无菌蝇蛆 (2)牛粪养殖蚯蚓
第三章
鸡场粪污处理技术
一、规模鸡场清粪技术
(1)机械清粪技术 刮板清粪、输送带清粪 (2)人工清粪技术 (3)半机械清粪
人工清粪技术
通过人工清理出鸡舍地面的固体粪便,再由机 动车或人力车运至粪便堆放场堆放。人工清粪只需 要一些清扫工具、手推车等简单设备,主要用于网 上养殖鸡场。 地面残留的粪尿用少量水冲洗,污水通过粪沟 排入舍外贮粪池。该清粪方式一次性投资少,设备 简单,无能耗,还可以做到粪尿分离,便于后续的 粪便处理。但人工清粪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 低,因此,只适用于家庭养殖和小型鸡场。
养殖粪污处理路线图
粪污清理收集→→ 粪污的贮存→→粪污 的无害化处理→→粪便生成有机肥,污水达标
第二前规模养猪场主要的清粪方式有:水泡粪、干 清粪(机动铲式清粪、刮板清粪)、雨污分离、发酵 床养殖。
二、猪场粪污贮存技术
猪场粪便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应建造专门的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贮存是粪污管理 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贮存设施要有防渗和较高 的抗腐蚀性,要按照日收集粪便污水量、降水情况 和贮存期来确定。
3.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污水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其中 的有机物 1. 活性泥处理法(生物曝气法):在污水中加入活 性污泥并入空气曝气,使其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泥吸附、氧 化和分解。 2.生物过滤法(生物膜法):使污水通过一层表面充 满生物膜的滤料,依靠生物膜上大量微生物的作用,并在 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USR)
全混式厌氧反应器
厌氧折流反应器(ABR)
沼气工程技术应用
生猪养殖粪污处理主推模式及优化措施

0 引言
随着猪肉需求日益增加,规模化养殖成为生猪养殖 的主流模式。在生猪规模化养背景下,粪污污染问题日 益突出,使粪污处理日益受到公众关注。近年,通过建 设配套粪污处理装置,施行雨污分离、异位发酵等粪污 处理技术,粪污利用率显著提高,粪污治理效果显著改 善。但是依旧存在粪污处理设施落后、种植业与生猪养 殖业相脱节、有机肥使用推广水平有限等诸多问题亟待 解决。因此,对生猪养殖粪污处理主推模式和优化措施 展开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粪污处理主推模式
1.1 集中还田利用模式 集中还田利用模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粪污处理
模式,通过种养平衡的方式,使生猪粪污实现资源化利 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生猪养殖场可以与附近的农业 基地合作,通过沼气发酵的形式,生成沼渣、沼液,而 这些沼渣、沼液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基地施肥。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处理费用低,建设成本低;缺点在 于缺乏专业化的施肥机械、搅拌设备、施肥管道,而且 大部分生猪养殖企业周围缺少足够的农田基地进行吸 纳,远距离运输成本又相对较高。 1.2 专业化能源利用模式
生猪养殖场要进一步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尤其是粪 污储存、发酵设施,要做到防漏防雨。首先,建设储 粪池,粪便在储粪池发酵6月以上,可直接用于作物施 肥,因此储粪池设计必须合理,储粪池容量必须满足至 少6月猪场粪污的储存总量。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生猪 养殖场可以建设2个储粪池,轮流使用,更加方便粪污 催熟。其次,对沼液输送管道的建设,为方便周边农田 对沼液更好的利用,生猪养殖场必须布设全面的沼液输 送管道,保障周边农田能对沼气完全吸纳、利用[3]。 2.5 粪污处理新技术
导致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分离的原因主要包括以 下3方面,一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导致耕地零散 化、碎片化严重,无法运用大型机械施肥。二是农户专 业素质不足,无法对有机肥进行正确施加。三是生猪养 殖场发酵操作不规范,导致粪污发酵不彻底。为持续推 进种养结合,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鼓励开展种
畜禽养殖场粪污的治理技术

畜禽养殖场粪污的治理技术1 污染状况近年来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并逐步形成系列化、专业化生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2000年北京市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为600×104t,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废水排放量达3000×104t/a。
据监测,养殖场废水的COD 超标50~60倍,BOD超标70~80倍,SS超标12~20倍,若未经处理就地排放,则将在城市周围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
在这种形势下,国内养殖业污染控制迫切需要经济实用的技术支持以使畜禽养殖场粪污向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方向发展。
2 污染控制2.1 堆肥堆肥技术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作物秸秆与养殖场粪便一起堆沤发酵以供作物生长时利用。
堆肥作为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良,现正朝着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设备效率也日益提高。
2.2 好氧处理①曝气20世纪70年代日本采用好氧间歇曝气技术对养猪废水进行了有效治理,并开发出一系列相关设备。
近年来澳大利亚在传统鼓风曝气装置上又开发出简单实用的多种浅层射流曝气装置。
总体而言,养殖业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好氧技术正朝着高效、实用、经济、操作简便的方向发展。
②接触氧化接触氧化技术早已被用来处理各种不同浓度的有机污水,其本质是利用填料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英国近年采用接触氧化技术对猪粪浆进行了处理,并开发出结构和性能很好的新型填料,其对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BOD也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③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于传统的Fill—Draw系统改进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近年来引起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已被广泛用于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的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猪粪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消化两级处理后进入SBR 好氧系统,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0%,对B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可达标排放。
2.3 厌氧处理目前用于处理养殖业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厌氧滤器(AF)1969年由Young和McCarty首先提出,1972年国外开始在生产上应用。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

浅谈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式【摘要】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是当今社会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有效处理粪污,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等。
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成更稳定的物质,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和沉淀,化学处理技术则是利用化学物质改变粪污的性质。
综合处理技术的发展,是将各种技术综合运用,以达到更高效的处理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意识,推广绿色技术,减少粪污对环境的污染。
重视环保意识不仅关乎环境的健康,更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重要性、挑战、常见处理方式、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综合处理技术、发展趋势、环保意识。
1. 引言1.1 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的重要性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畜禽粪污含有大量氮、磷等有机化合物,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土壤和水质造成污染。
而且,粪污中还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原体,可能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进行有效的粪污处理,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保障人们的生态安全和健康。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庞大,粪污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采用科学的处理方式,如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等,可以将畜禽粪污有效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粪污处理行业也能够为农民增加收益,提高畜禽生产效率,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工作的重视,倡导环保意识,推动粪污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也符合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只有不断完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才能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2 目前面临的挑战目前,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一是粪污处理成本高。
传统的处理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较高。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场来说,难以承担这样的成本,导致粪污处理不到位。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1、污染控制1.1 堆肥;堆肥技术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作物秸秆与养殖场粪便一起堆沤发酵以供作物生长时利用。
堆肥作为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良,现正朝着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设备效率也日益提高。
1.2 好氧处理;①曝气;采用好氧间歇曝气技术对养猪废水进行有效治理。
总体而言,养殖业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好氧技术正朝着高效、实用、经济、操作简便的方向发展。
②接触氧化;接触氧化技术早已被用来处理各种不同浓度的有机污水,其本质是利用填料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采用接触氧化技术对猪粪浆进行处理,用结构和性能很好的新型填料,其对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BOD也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③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于传统的Fill—Draw系统改进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现已被广泛用于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的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猪粪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消化两级处理后进入SBR好氧系统,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0%,对B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可达标排放。
1.3 厌氧处理;目前用于处理养殖业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厌氧滤器(AF);其沼气产率可达3.4m3/(m3·d),甲烷含量可达65%。
②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其对有机污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③污泥床滤器(UBF);是UASB和AF的结合,具有水力停留时间短、产气率高、对COD 去除率高等优点。
④两段厌氧消化;把沼气发酵过程分为酸化和甲烷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在两个消化器内进行。
其特点在于消化器内可滞留大量厌氧活性污泥(具有极好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提高了消化器内的负荷和产气率。
⑤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是厌氧消化器的一种,具有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已常被用于猪、鸡粪废水的处置,其装置产气率可达4m3/(m3·d),COD去除率达80%以上。
畜禽粪污处理主推技术

畜禽粪污处理主推技术为推动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提高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现将畜禽粪污处理主推技术如下:一、猪场(一)沼气工程技术沼气工程技术在猪场粪污处理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模式:1.沼气(厌氧)还田模式。
又称农牧结合方式,根据畜禽粪便污水中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的营养需要,将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废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后施用于农田、果园、菜园、苗木、花卉种植以及牧草地等,实现种养结合。
该方式适用于远离城市、土地宽广、周边有足够农田的养殖场。
2.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
采用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处理。
主要利用氧化塘的藻菌共生体系的好氧分解氧化(好氧细菌)、厌氧消化(厌氧细菌)和光合作用(藻类和水生植物),土地处理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固定与降解作用,以及人工粪污处理主推技术湿地的植物、微生物作用对厌氧处理出水进行净化。
适用于距城市较远、土地宽广、地价较低、有滩涂、荒地、林地或低洼地可作粪污自然生态处理的地区。
3.沼气(厌氧)达标排放模式。
即采用工业化处理污水的模式处理生猪养殖场排放的粪污,该方式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厌氧处理(沼气发酵)、好氧处理、后处理、污泥处理及沼气净化、贮存与利用等部分组成。
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较高的构筑物,其设计、运转均需要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来执行。
适用于地处大城市近郊、经济发达、土地紧张地区的规模猪场粪污处理。
采用这种模式的一般为大型规模养殖场。
4.生物质能源利用模式。
主要是沼气发电。
将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产生电能和热能。
具体过程是将畜禽养殖场鲜粪集中收集后,通过上料系统投入厌氧反应器。
畜禽舍冲洗水汇集到集水池后泵入厌氧反应器的前部,在反应器内搅拌装臵作用下,形成高浓度的发酵液。
粪污经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进入发电系统进行发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清粪工艺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 机动铲式清粪 • 和刮板清粪 而最适合我县养殖场的则是刮板清粪方式。 粪便一经产生就将粪、尿和污水分离,并 分别清除,干粪运至堆粪场而尿和污水则 通过地下管道进入三级沉淀池发酵处理。
二、堆粪场发酵处理
• 应选位于养殖场下风口坡度较低处,但必 须高于三级沉淀池位置,堆粪场地面水泥 地面,四面必须有1米高围墙,可分为2-3 隔间,地面和围墙必须做好防渗处理,加 盖顶棚防止雨水。一般按5头猪一个平方米 设计,基本造价在一个平方米430元左右 (顶棚每平方米220元左右、地面每平方米 110元左右)。
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主推技术
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014年9月
适合我县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 主要技术流程有两个:
• A、干清粪→堆粪场→雨污分离→三级沉淀 池; • B、发酵床。在资金充分的前提下,三级沉 淀池里都可以配套一台40万元左右的污水 处理设备,每套设备年维护费在5万元以上。
一、干清粪
• 畜禽养殖场清粪方式,可从养殖生产工艺改进入 手,本着减量化的原则,采取多途径的“清污分 流、粪尿分离、干湿分离”等手段减少污染物的 产生和数量;采用干清粪工艺,减少粪污的产生 量和排放总量,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的浓度,从 而降低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同时也可使固体粪 污的肥效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干清粪方式是接 收和降低养殖生产给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措施之 一,也是目前粪污处理的最佳方法。
三、雨污分离
• 对畜禽养殖场已有的户外粪水排放明购进 行封闭改造,以地下管道方式为佳,防止 雨水流入沉淀池,实现雨污分离。通常在 畜禽舍屋檐雨水侧修建雨水明沟,基本尺 寸为0.3米×0.3米;在畜禽舍污水排放口或 集粪池排放口,铺设污水输送管道(直径 在200毫米以上),管道坡度不低于2%, 直接输入三级沉淀池进行发酵处理。基本 造价一般在每米240元以上。
四、三级沉淀池
• 畜禽养殖场必须建有三级沉淀池对粪污水进行处 理后排放,最好是将处理后的水再利用管道直接 输送到田间地头进行灌溉。沉淀池规格一般按照 以下标准来建造:10头猪一个立方米、1头奶牛 一个立方米、2头肉牛一个立方米、300羽蛋鸡一 个立方米。一个大池分成三格,第一个隔墙离顶 部盖板0.2米处和第二隔墙离顶部盖板0.3米处放 置1-3个泄水孔,最后一隔排水管放置在离地面 0.4米处,全池都必须做好防渗处理,造价一般在 每立方米6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