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处闽越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多山,土壤肥沃,适宜植物生长。

尤溪县境内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丰富,包括木兰科、紫薇科、茜草科等多个植物科,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探究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的前景以及保护措施,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木兰科、紫薇科、茜草科等多个植物科。

木兰科植物如木兰、葛兰、玉兰等芬芳怡人,被誉为“四大名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紫薇科植物如木荷、梓树、相思树等在园林绿化、家具制作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茜草科植物如茜草、千日红等草本植物用途广泛,可以进行中药材加工、装饰园林等。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对于尤溪县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尤溪县有着广阔的前景。

在旅游业方面,尤溪县可以利用这些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来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在生态农业方面,可以利用这些植物资源来进行生态农业的开发,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动当地农业的绿色发展;在中药材加工方面,可以利用茜草科植物资源进行中药材的加工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可以利用紫薇科植物资源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的保护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尤溪县政府应当加强对这些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杜绝滥伐滥砍的行为,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当地居民对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行循环经济理念,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具有丰富的品种和广阔的利用前景,可以在多个方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福建省种植中药材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

福建省种植中药材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

种植产值达 2 0多亿元 。 其 中南方红豆杉和薏米种植基地面积
1 0 万 多 亩 ,种植 规模 居 全球 首位 ;凹叶厚 朴 、雷公藤 、太 子
参 、薏米等种植面积 、产量居全国第一 。建成各具特色的中
药 材示 范基 地约 有 1 9 个 ,包 括泽 泻 、太 子参 、南 方红 豆 杉 、 鱼 腥草 、雷 公 藤 、短葶 山麦 冬 、绿 衣枳 实 、莲 子 、九节 茶 、
资源总量约 占全国中药资源的 2 0 %, 是中国中药材资源 比较
集 中的地 区 之一 ,是 我 国 中药 材重 点产 区之一 。
1 福 建省 种植 中药 材 的发 展现 状
经 过 相关 人员 实地 调 研 和业 界人 士收 集到 的资料 统计 , 至2 0 1 5 年 , 目前福 建省 中药 材 种植 面积 约 8 0 多万 亩 ,种 植 面积上 万 亩 的 中药 材有 l O 余种 , 带动 广 大农 户受 益 ,中药 材
青黛、巴戟天 、灵芝 、佛手 、薏米 、金银花 、 葛根 、黄精等。
规 范化 种植 面 积 8 0 0 0 多 亩 ,辐射 面积 1 万多 亩 ,带动 面 积 6 万 多亩 , 建 立 中药材 种子 / 种苗 繁殖 基 地面 积 6 0 0多亩 , 建 立 种 质资 源 圃 7 0 多亩 , 福建 还建 立 4 个 黑熊 种源 繁殖 基 地 , 总
场情况千变万化 ,价格涨跌频繁 ,信息难把握 。市场信息不
灵一方 面会 导致种 植 的 中药材 无法 及 时开 发利 用 ; 另一方面, 种植 业从 业 人员会 不 知 如何选 择适 宜 本地 、销 售对 路 的 中药 材 品种 ,种植 的经 济效 益 和积 极性 无法 得 到保 障 。 2 . 3 中药材种植 专业人 才缺 乏 ,种植技 术落后 目前 ,在 福建 种植 中药材 第一 线 的专 业人 才仍 较 匮乏 ,

福建省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福建省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左 右 , 初 步 统 计 我 国 已 发 现 的 中 草 药 种 类 在 40 0 据 0
2 0 mm 。土 壤 以 红 壤 和 黄 红 壤 为 主 , 山 地 呈 现 20 在 出 较 明显 的 垂 直 地 带 性 分 布 规 律 。这 些 得 天 独 厚 的
自然条件 对 野 生 植 物 的生 长 发 育 及 分 布 有 重 要 影
( ) 成蔬 菜批 发 市场 , 2建 建成 全县蔬 菜 信息价 格 服务 中心 , 争取 将 平 昌蔬 菜进 入 巴 中 、 州 、 元 等 达 广
地 市 场 , 大销 售 , 活 流通 。 扩 搞 ( ) 极 实 施 绿 色 名 牌 战 略 , 展 “ 单 农 业 ” 3积 发 订 , 占领 国 内 市 场 , 拓 国 际 市 场 。 开
训 与短训 相结 合 , 中与分 散相 结合 , 出与请进 相 集 派 结合 , 印发 资料 和新 闻媒介 相 结合 , 使每 个 菜农都 能 真 正掌 握蔬 菜各 项 实 用新 技 术 , 为平 昌县 蔬 菜 产 业 开 发培 养一 支土 生 土 长 的 实用 技 术 人 才 , 面 提 高 全
然气 候 跨 中、 亚 热带 。全省 气 候 温 暖 , 南 雨水 充 沛 ,
具 有 亚 热 带 海 洋 性 季 风 潮 湿 气 候 Biblioteka 点 。 年 均 温 1 7~
2 ℃ , 均无 霜 期 2 5 6 d 年 均 降 水量 9 0 1 平 3 ~3 5 , 0 ~
物 的 总 和_ 。我 国现 有 高 等 植 物 4 0科 , 0 】 ] 7 3 7 0余 属 , 3万余 种 , 约 为全 世界 3 0万 种 高 等植 物 的 1 1 /0
措施等对 策。
关 键 词 : 建 ; 生植 物 ; 发 利 用 ; 策 福 野 开 对

福建省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福建省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果 树 园 艺
1. 经 济 效 益 : 荔 枝 间 种 短 期 (1—2 年 ) 内 就 能 收
获菠萝 , 以短养长 , 以短期的产出弥补长期的投资 。 在新植的荔枝园里每亩间种 100 株菠萝 , 翌年即可 收获菠萝 900 多公斤 。 在荔枝未投产前,增加收入 。 李树可以抵御恶劣的气候条件 ( 如 低 温 等 ), 在 收 获 上可以互补,做到土地产出的效益平衡 。 例如 ,2006 年冬季霜冻 , 荔枝受害严 重 , 而 李 不 但 不 受 害 , 反 而 产量增加,弥补了荔枝的损失,同时也使荔枝能很好 积累养分,为翌年的结果打好基础 。 因此 ,间种和套 种在果树栽培上是一种投资少 、 收效快的经济手 段 。 在同一块土地上可获得多种不同的产品 , 增加 单位面积的产值,达到以短养长 ,减少单一经营的风 险。
果 树 园 艺
福建省中药材生产 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福建省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赖应辉
3. 种植规 模 多 偏 小 。 目 前 福 建
省中药材多为药农一家一户种植, 一般 一 户 种 1 亩 或 几 亩 , 在 一 个 地 方也很少所有农民都种植同一种药 材 。 这样种植规模小 , 产品规模小 , 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 。
2024 种 , 动 物 药 425 种 , 矿 物 药 19 种 。 植物药产 ( 藏 ) 量 528934 吨 , 动 物 药 10724 吨 , 矿 物 药 173269 吨 。 同时 , 福建省中药材 的 生 产 历 史 也 较 悠 久,一 直 是 福 建
省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 效益的产业 。 中 药 材 生 产 属 于 农 业 生 产,它 不但要求产量高, 还 要 求 质 量 好 。 但 从 生 产 技 术 上 讲,一 般 农 民 都 能 掌 握 。 所 以,影 响 药 材 生 产 经 济 效 益的因素主要是价格 。 中药材是一 种比 较 特 殊 的 农 产 品 , 少 了 不 行 , 多了没人要 。 当某种药材求过于供 时,价 格 就 不 断 攀 升;当 供 过 于 求 时,价 格 就 一 直 下 降,甚 至 无 人 问 津 。 并且供大于求和求过于供不断 反 复 出 现 。 所 以,种 植 中 药 材 有 可 能 致 富 或 暴 富,也 有 可 能 亏 本 。 只 要 掌 握 好 市 场 信 息,种 植 药 材 总 体 上说其经济效益要比种植粮食作物 的经济效益高 。 目 前,福 建 省 中 药 材 生 产 的 总 体 情 况:一 是 这 几 年 福 建 省 中 药 材 生 产 有 所 发 展, 但 发 展 速 度 不 快 。 二 是 近 几 年 与 20 世 纪 80 — 90 年 度 相 比,生 产 品 种 和 种 植 范 围 在 减

福建省药用植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福建省药用植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福建省药用植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09-9-14 9:00:00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作者:徐惠龙1986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福建省共有药用资源2576种,其中药用植物2139种、药用动物418种、矿物药l9种,占全国的1/6。

福建省中药材产区可分为闽西北低山盆谷野生药材区,闽中低山野生药材区,闽东北沿海丘陵盆地药材区,闽东南沿海平原家种、海洋药材区、闽南沿海南药、海洋药材区,闽西南低山盆谷野生药材区。

道地药材有太子参、建泽泻、建莲子、青黛、龙眼肉、麦冬、青皮、青果、荔枝壳、厚朴、穿心莲、绿衣枳实、乌梅、葛根、陈皮、瓜萎、银耳、琥珀、使君子、铜青、金边地鳖虫等。

福建省中药材GAP 研究相对滞后,2000年底,福建省开展第一个中药材品种建泽泻的GAP研究。

直到2004年,泽泻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AP认证,实现了福建中药材GAP认证零的突破。

目前,福建省已建和在建GAP基地的中药材有泽泻、太子参、鱼腥草、莲子、枇杷叶、青黛、绿衣枳实、南方红豆杉、雷公藤、短葶山麦冬等10多种,皆成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名牌药材。

1福建省药用植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药材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滞后福建省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多,蕴藏量也较大,但由于采挖利用与引种保护工作未能协调发展,一些野生药材品种出现濒危状况,如仙游的马蓝、明溪的南方红豆杉、建阳的厚朴等现在已难见大面积分布,且大部分中药材只种不选,种质退化混杂问题相当严重。

在中药材GAP建设中过多地强调道地大宗品种的大田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而优良种质保护与优良品种培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品种选育工作严重滞后,中药材可持续发展已受到限制。

1.2药源基地构架和产业组织形式松散中药材GAP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的牵头、科技的支撑和药农的参与。

目前福建省一些中药材GAP基地是县、乡等政府部门抓项目的产物,其土地使用、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等都存在问题,参与几方联姻式的经济关系严重制约了中药材GAP基地的发展。

福建药用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改)

福建药用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改)

福建药用兰科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胡明芳(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福州 350003)摘要:福建现有药用兰科植物47属93种,分别占全国药用兰科植物属、种总数的62.7%和33.2%,占全省兰科植物属种的72.3%和56.4%。

主要分布在省级以上32个自然保护区、11个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公益林区和一些天然林保护较好的林场内。

主要是利用的属种有石斛属等11属20种做为中药及民间草药。

人工培植产业刚刚起步,规模企业仅2家,主要栽培物种为铁皮石斛、台湾银线莲。

药用兰科植物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在急速缩减、过度利用、环境污染、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不科学的利用方式。

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为加强和完善就地保护工作、建立种质资源库、开展资源调查、鼓励规范化人工栽培、扶持高科技龙头企业、加强优良新品种的培育等科学研究、完善立法、依法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福建药用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全世界的兰科植物(OrchidGenera)约800多属25000—30000种〔1〕,约占世界高等植物1/10,均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以上保护物种。

兰科是中国被子植物第二大科,中国现已查明的兰科植物为194属1388种〔1〕,还有许多亚种、变种和变型。

其中药用种数约350种,占本科植物种数的25.2%。

1994年7月出版的《中国中药资源志》,收入了75属283种药用兰科植物,主要的属有石斛属、白及属、独蒜兰属、虾脊兰属(19)、天麻属、开唇兰属、羊耳蒜属(14种)、玉风花属(15种)、杓兰属(13种)和石豆兰属(11种)等。

其中,天麻、石斛、白芨和独蒜兰4属兰科植物在我国的174种中成药中有应用,前个属的某些种类被收入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此外,还有一些为民间习惯用药,如花叶开唇兰、手掌参、羊耳蒜、绶草、广布红门兰、虾脊兰,杜鹃兰(山慈菇)、伏生石豆兰、角盘兰、石仙桃、大花杓兰、小斑叶兰、贝母兰和长距玉凤花等。

福建泉州地区珍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与保护

福建泉州地区珍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与保护
第3 1卷
第 2期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CHI ES J N E OURNAL OF T P C CROP RO I AL S
V0 .1 1 No2 3 . F b2 1 e .0 0
2 1 年 2 月 00
福建泉州地 区珍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与保护
刘建 福 1 ,范 燕 萍 ,许瑞 安 s , 2
野 生植 物名 录》 《 建植 物 志》 《 州植 物 》 和 《 福 泉 国家重 点 保护 野生 药 材物 种 名 录》 等为 依据 ,探 讨 福
建 泉州地 区珍稀 濒危 野 生药 用植 物 资源 的分 布和 开 发利用 .以期 为科 学 制定 实施 药 用珍 稀 植物 的保 护 策 略 .以及合理 有效 地利用 资源 与可持 续发展 提供参 考
2期
刘建 福 等 :福 建 泉 州 地 区 珍 稀野 生 药 用 植 物 资源 与 保 护
25 8
绿 阔 叶林 、次 生植被 等 ,野 生植 物种类 达 2 2科 9 3属 1 4 种[ 。 1 0 1 1 6 3 ]
2 泉 州地 区珍 稀 野 生药 用植 物 种 类及 分 布
21 珍稀 野生药 用植物 的类 型 . 珍稀植 物 是指 野生 的珍 贵 、稀有 、濒危 的植 物 和有 特殊 保 护意 义 的植 物种 类 。 18 9 4年公 布 的 《 国 中
泉 州地 区拥 有 2个 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 :德化 戴 云 山 自然 保护 区 和晋 江深 沪 湾海 底 古森 林 遗迹 自然保 护 区 :3 福建 省级 自然保 护 区 :永春 牛姆林 自然保 护 区 、安溪 云 中山 自然保 护 区和泉 州湾 河 口湿 地 自然 个
保 护 区等 :以及 泉州清 源 山国家级 名胜风 景 区 。 自然保 护 区面积 为 3 4 m ,主要包 括 亚热 带雨林 、常 3 7h 2 6

【精品】福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精品】福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福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胡明芳(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福州350003)摘要:关键词: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目前共有169种药用植物被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濒危动植物国际公约》和《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在贸易和利用上受到相应的管制和限制。

近10年来我国天然植物药的需求翻了三番,致使大面积植被被毁,生态环境恶化,中药资源加速枯竭,野生资源逐年减少,给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

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

中药资源面临生物多样性危机。

药用植物甘草、羌活、单叶蔓荆、肉苁蓉、三叶半夏、紫草等100多种资源量普遍下降,影响60多个药材品种的医疗用药.娥眉野莲、八角莲、凹叶厚朴、杜仲、野山参等30多种植物,因野生资源稀少而无法保证商品需求.冬虫夏草、川贝母、川黄连、麻黄等资源破坏严重,常用药材人参、三七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在三七主产地云南近几十年来竟然找不到一株野生的。

由于管理无序和过度开发,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近年来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我国目前濒危动植物已达1400多种,其中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药用植物169种,其中包括I 级保护植物5种、II级保护植物51种、III级保护植物112种。

目前,我国常用中药材约600种.其中,列入1987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的共42种药材,76个物种。

其中动物药材:13种(一级保护4种,二级保护9种);植物药材29种(二级保护7种,三级保护22种)(见附件1).目前上市的药材中,来源于饲养和栽培的动植物药材从种类来说约占40%,从数量上来说则占60%以上。

现有商品药材约1000种,占现有资源种类的10%.1995年版药典收载中药材522种,其中植物药材456种,动物药材43种。

现有中成药方剂组成和临床处方所使用的中药材约500-600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胡明芳(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福州 350003)摘要:本文首次论述了目前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福建药用植物种类及保护管理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源保育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福建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对策Conservation actuality and continuable utilizationcountermeasure for endangered medicinal purposeswild botany resources of FujianHu Mingfang(Fujian Provincial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Center of Wild Fauna and Flora)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ype to place on the endangered species categories and th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mananement actuality for medicinal purposes wild botany for the first time,and indicates its exist problem,further to provide the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 for the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continuable utilization.Key words: fujian,endangered,wild,medicinal botany,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continuable u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药用野生动植物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中医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1′~28°18′,东经115°50′~120°43′之间。

全省土地面积12.14万Km2,多属山地丘陵,地形起伏不平,高差悬殊,复杂多变。

气候跨越中、南两个亚热带,小气候环境复杂多样,且植被保护较好,森林覆盖率达62.96%,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全省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14.3%;其中蕨类382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4251种,占全国的18%;木本植物1943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30科6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二级保护植物52种;省级重点保护树种25种;野生兰科植物66属159种1变种。

1 福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本文的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CITES)和省重点保护药用植物名录及省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名录收载的物种。

福建省现有野生药用植物245科、2024种,常见药用植物700多种,多分布于西北部的武夷山脉大山系和中部的博平岭-戴云山-鹫峰山大山系。

蕴藏量较大的有三明市(25%)、宁德市(17%)、南平市(13%)、漳州市(11%)和龙岩市(12%)。

根据调查,福建目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的药用植物有30科38属41种,列入《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名录》、《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的有11科13属16种,CITES附录Ⅲ以上的有2科48属95种,5个名录的药用植物共计43科98属150个种(详见附表)。

2 福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现状2.1 原生地保护状况及其发挥的作用我省目前尚未设立专门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但林业部门设立了32个省级以上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85787.46公顷,其中国家级的9个、省级23个;另有市、县(区)级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点)3354处,总面积约74.5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4%,居华东地区第一位,保存了福建省95%以上的生物物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占全国保护树种的13%;药用兰科植物达47属、94种以上,分别占全省兰科属、种的71.2%和58.8%以上。

2.2 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的管理制度目前与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有关的立法有:国家层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及其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条例》及其名录,地方层面的主要有《福建森林条例》、《福建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实施细则》(修正)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另外还有适用于国际贸易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CITES)。

这些法律的主要管理措施是实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的许可证制度,可分为:2.2.1 源头管理:木本乔木的采伐许可证制度;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采集许可证制度。

2.2.2 运输管理:木本乔木的运输许可证制度,同时适用于乔木型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的运输管理。

2.2.3 进出口管理:CITES进出口许可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许可证;非监管物种进出口的证明等管理制度。

2.3 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2.3.1 实施栖息地保护工程。

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外,还有划定生态公益林,严禁经营性采伐;实施天然林禁采工程,保护原始天然林等。

2.3.2 实施物种保护工程:即对苏铁、红豆杉和兰科植物等珍稀野生植物实行重点保护,武夷山兰科植物种源保护示范基地等已获得国家林业局的立项批准。

2.3.3 开展人工培植场登记备案工作:从2002年6月开始在福建进行试点,有40家植物培植场参加,其中药用植物有5家。

2006年6月开始在全国推广,对天麻、云木香等人工栽培技术比较成功的物种及其中成药的出口,实行一年一报的年度计划审批制度。

2.3.4 加强进出口环节管理国家一、二级保护重点物种需报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陆生野生植物需报国家林业局审批。

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通知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和申报单位,国家濒管办有关处室按职权范围予以办理进出口许可证,或通知申报单位到所辖办事处办理进出口许可证。

禁止以商业为目的的CITES附录I物种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附录II和附录III物种及其产品的进出口必须由出口国管理机构出具CITES 允许出口许可证或证明书,进口国才根据其管理要求签发CITES进口许可证或证明书,海关凭证查验放行。

在福建代表中国履行这一公约并核发进出口证明书的管理机构是国家濒管办福州办事处。

国务院发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也明确禁止采猎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属于自然淘汰的,其药用部分由各级药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但不得出口。

3 存在问题3.1 栖息地在急速缩减。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压力,导致许多药用植物的栖息地被开发、破坏。

3.2 由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利用导致濒危物种不断增多,使许多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已濒临枯竭,在经济上已不成其为资源,有的甚至在经济意义上已经灭绝。

3.3 环境污染导致一些物种在局部地方灭绝。

如:由于除草剂的使用,导致珍贵药用兰科植物毛叶芋兰在厦门、长泰等地消失踪影。

3.4 落后的生产方式对资源造成严重的威胁。

如造林炼山不仅改变了植物的生长环境,而且直接导致许多植物灭绝。

3.5 不科学的利用方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如:不分季节、不计老幼、不留种源、不管方式,连根拔起,采光采尽。

3.6 法律法规不健全,许多条款已严重滞后,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如:相关法律没有人工培植场的登记备案规定,第一批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公布后,第二批目录迟迟未能公布,等等。

3.7 科学研究严重滞后,拖了资源保育和人工繁育、驯化栽培的后腿。

目前我省有关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研究甚少,相关科技人才严重短缺。

除少数几种药用乔木外,许多科研工作才刚刚起步,特别是林业部门对森林非木质药用植物的研究,尤其稀少。

3.8 资金投入太少,许多工作无法开展。

由于过去林业部门只重视抓乔木的培育,对于林下灌木和非木质资源的培育和利用问津甚少,科技支撑基础薄弱,在项目安排上往往被忽视,造成资金投入没有来源。

近年,这种状况虽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距实际需求差距很大。

4 对策按照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加大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育和人工培植力度,促进农村、农业、林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4.1 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

查清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植被类型与群落特征、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资源蕴藏量、生产量、以及最大采集量等,建立资源数据库。

4.2 建立良种繁育储备体系。

收集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微生物种质,保护种内变异,系统研究种质特性评价体系、异地保存和离体长期保存技术,建立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种质基因库,对种质资源进行妥善的保存。

依托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3-6个药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基地;应用现代技术建立珍稀濒危药用物种及资源蕴藏量的预警系统等。

4.3 建立重要珍稀濒危野生药材资源的野生、半野生培育基地。

在保持生态环境不变的前提下,在资源的天然生长地,通过人工促进措施及科学管理,逐步培育、发展野生和半野生状态资源居群。

重点发展我省的石斛、石仙桃等珍稀濒危野生半野生道地药材。

4.4 建立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与栽培基地,加强驯化栽培研究,努力建立人工繁殖种群,逐步减少对野生资源的直接利用,以缓解中药利用对资源的压力。

同时,大力加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引种驯化力度,积极到资源较丰富的省份引进珍稀濒危药材良种,建设引种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

4.5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制定合理利用规划体系。

对自然保护区以外的野生贵重中药材的采集,要按照“资源消耗量小于资源增长量”的原则,根据资源的再生能力,进行有计划地科学采集,通过定点、定时、定量采集,确保野生资源的繁衍和可持续利用。

4.6 摒弃旧的更新方式,提倡近自然的更新方式。

要坚决废除炼山造林等不科学的造林方法,多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山育林等近自然更新方式造林育林。

同时,加大科学普及力度,引导群众摈弃连根拔起和不留种源等不可持续的采集方式,积极宣传和推广留种、留根、限量的采集方式。

有针对性地推广普及限量采集,摈弃连根拔起的采集方式,对具有萌芽能力的药材,代之以采摘地上部分的方式;对不具有萌芽能力的药材,要选择种子成熟后进行采种,并在处理好周围地被物的基础上,通过敲打、抖落等方式,进行人促天然下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