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资料.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简介_唐旭

医学心理学简介_唐旭
六极









妄想
,
人情等 另外关 于心 理卫 生 方 面也有 许多论
,
,

如 五劳
七伤
,

五 劳一 劳瘁 之意
亦作 虚劳
传统 内分 为
久视 伤 血
久卧伤 气
,
劳 于心 劳 于肺
,
久坐伤 肉 劳于脾 久立 伤 骨 劳于 肾
久行伤筋 劳于 肝
七伤一 为五 脏 与情志 遭受损伤 内容为 忧愁思 虑伤 心
高 血 压 冠心 病 支 气管哮喘 胃溃 疡 癌 症等 内科疾病 除 了由多种机制 引起外 社会心 理 因素在病
因中起着 重要 作用 其他外科手术 局 麻 时进行心 理 治疗可 减少病人 对 手术 的顾 虑 增 强信 心 有助 手 术顺 利 进 行与 术后 早 日康 复 妇科 的各种 疾病 痛经 月 经 不 调 闭经 功 血 流产 妊 娠 中毒症
” 静 者神藏 躁 则 消亡
, , , ,
,
… 惊 则气 乱 思则 气结
,



恬 淡虚 无 真 气 从之 精神内守 病 安从来
‘ “
, , ,
,

中 医十 分 注重 七 情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当它们过 度 成 为 致病 内因
, , ,
,
,
,
可 分二 类
,
一 类 是 激情致 病如暴 发强 烈 情绪 如 绝 望 恐 怖 盛 怒 狂 喜 素 问 阴 阳 应 象 大论”
四妙诚 实畅一 四妙 者
,
抑郁不平之 气
,
先 下一 忍 字 后 下 一 忘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以下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是()参考答案:马丁·塞利格曼2.下列哪一项不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参考答案:心理障碍3.生活中我们能常常感觉到幸福、快乐,觉得自己有价值,说明我们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这符合心理健康判断直观标准中的哪一条?()。

参考答案:体验的标准4.浙江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品牌是什么?()参考答案:苁蓉·养心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适应能力强的人不需要适应期就可以迅速适应环境6.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以及()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

参考答案:情感;身体;智能7.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职责包括:()参考答案: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测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心理咨询8.适应大学生活的方法包括()。

参考答案:接纳自己的适应期,主动尝试适应新的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尽可能地熟悉周边环境,尝试建立新的生活习惯9.积极心理学就是一门追求快乐的理论。

()参考答案:错10.心理健康不只是强调“没病”,更强调个体自身潜能的发挥。

()参考答案:对11.心理、智力、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就是个体为了完成对环境的适应,这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哪一条原则?()。

参考答案:相互行原则2.骗子冒充“公、检、法”的工作人员行骗,是利用了哪种认知偏差?()参考答案:刻板印象3.小张和小刘是同寝好友,但是小张经常不打招呼就擅自用小刘的东西,对此小刘很有意见但是又怕讲出来会伤害两人感情,你认为小刘的处理方式对应下列哪种()参考答案:回避型4.非暴力沟通的简称是()。

参考答案:NVC5.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参考答案:互补性因素;相似性因素;个性因素6.引发人际冲突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参考答案:价值差异;观念不合;利益冲突;沟通不畅7.划分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两个维度分别是()参考答案:自我利益;他人利益8.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以及()。

内经学研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内经学研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内经学研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气薄则发泄”指出气薄之药的功效为()答案:泄汗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位在下的治宜()答案:引而竭之3.据《灵枢·经脉》,欲知经脉病变之虚实,当察其盛衰的是()答案:气口###人迎4.《灵枢·营卫生会》提出老人“昼不精,夜不瞑”是因为()答案:气道涩###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气血衰5.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平旦诊脉”的原因()答案:饮食未进###气血未乱###络脉调匀###阴气未动###阳气未散6.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论述,具有“藏于阴而象于地”特征的脏腑是()答案:肾###胆###髓###脾###脑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之“能”与下列何字通借()答案:胎8.据《素问·咳论》,有关咳嗽的论述正确的是()答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治腑者,治其合###治脏者,治其俞###咳嗽“聚于胃,关于肺”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䐜胀”的病机是()答案:胃气上逆不能降10.《素问·五脏别论》中“魄门亦为五脏使”的“魄门”指:()答案:肛门11.《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导致“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的病因是()答案:因于湿12.《灵枢•百病始生》认为清湿之邪容易侵犯的人体部位是()答案:下13.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实的症状是()答案:腹胀、二便不利14.《素问•生气通天论》薄厥的病机是()答案:阳气逆乱15.《素问•热论》所谓“两感”是指()答案:表里两经同时受邪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虚宜掣引之”,“掣引”是指()答案:益气升提之法17.《素问·水热穴论》中“胃之关是”()答案:肾18.《素问·五藏别论》中称为“传化之腑”不包括下列何项:()答案:胆19.据《素问·热论》,“身热少愈”是由于()答案:阳明病衰20.《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代脉病变是由于()答案:气衰21.《素问·金匮真言论》认为“身之本”是()答案:精22.《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胕肿,疼酸惊骇”。

医学心理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医学心理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医学心理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绪论单元测试1.医学模式是( )参考答案: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体现2.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涉及( )参考答案:几乎所有医学领域3.对医学心理学的合理描述是( )参考答案:其他选项都是4.医学心理学强调心理因素在临床上的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错5.新医学模式认为心身相互联系 (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 )参考答案:心境2.情感是与人的一些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这类需要属于( )参考答案:社会性需要3.情感要比情绪( )参考答案:稳定而深刻4.某人处事盲从、随波逐流这属于意志品质的()参考答案:自觉性5.一个术前患者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会影响机体的某些功能。

所形成的动机冲突是()参考答案:趋避冲突6.卡特尔人格理论把特质分为()参考答案: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第二章测试1.胎儿的心理健康维护主要通过父亲的心理行为调节来实现。

()参考答案:错2.孕妇的情绪波动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容易造成胎儿唇裂等畸形及出生后的智力,并且情绪不稳定的孕妇发生难产及子痫的比率会升高。

()参考答案:对3.婴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知觉行动性。

()参考答案:对4.除先天的气质特点外,幼儿的人格萌芽已经受到外界环境的强烈影响。

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自我评价。

()参考答案:对5.在情感和社会性方面,儿童对成人权威的认知发生转变,从盲目的服从转向批评性的思考,亲子关系从家长与孩子共同控制阶段转移到家长控制阶段。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一种间接的心理评估方法是( )参考答案:调查法2.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参考答案:韦克斯勒3.投射测验法常用于( )参考答案:人格测试4.抑郁质的人其人格是内向不稳定的,题目在埃森克人格问卷(EPQ)的得分可能为( )参考答案:N高E低5.以下属于他评量表的是( )参考答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6.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是美国出版的<心理测验年鉴>中最常用的人格量表( )参考答案:对7.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信度高,效度一定高( )参考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母)情结”一般发生在( )参考答案:性器期2.下列不属于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是( )参考答案:斯金纳3.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 )参考答案:班杜拉4.在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中,他认为引起情绪和行为后果的真正原因是( )参考答案: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5.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出版( ),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护理心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A.交叉学科B.边缘学科C.护理学的重要分支 D.心理学的重要分支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DA.病人B.亚健康状态的人C.健康人D.社会工作者3.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正确的观点为 BA.认识一个完整的系统 B.心身是相互联系的C.人与环境是紧密联系的 D.心理因素在调节和适应中有能动作用4.为心理学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BA.生理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C.医学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5.对危重病人在监护病房的情景中观察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方法为 B A.自然观察B.控制观察 C.实验观察 D.测验观察6.世界上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A.冯特 B.华生C.杜威 D.铁饮纳二、名词解释1.护理心理学 :是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2.医学模式:在医学模式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3.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行为活动,从而分析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三、简答题1.简述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护理对象和护理人员护理对象包括病人、亚健康状态的人、健康人2.简述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研究各种疾病的病人心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的心里的表现研究心理护理方法和技术;针对不同护理对象现存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特点,确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实施心理护理。

研究和应用心理评估理论和技术:掌握心理评估理论和技术,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应用心理评估能有效的帮助护士了解病人在认知、情绪、人格、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评估心理护理的效果,并且为护理科研提供各项评估工具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核技术应用于健康的维护和促进第二章心理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的心理的实质,错误的是( D )A.心理是脑的功能 B.心里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C.心理是人脑对现实主观的反映 D.有了人的大脑就一定会产生人的心理现象2.人的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 D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改变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由于人的嗅觉感受性( C )A.提高了 B.降低了 C.适应了 D.迟钝了4.看见一片绿叶,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C )A.视觉 B.感觉 C.知觉 D.认知5.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显现出一片红色,但我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A )A.理解性 B.整体性 C.对比性 D.选择性6.下列各项,不属于记忆环节的是(D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注意7.过去经验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称为( B )A.再现 B.再认 C.追忆 D.识记8.在考试中采用概念性选择题,从记忆看,是测验学生对知识的( C )A.回忆 B.识记 C.迁移 D.概括9.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D )A.复杂性、逻辑性 B.逻辑性、概括性C.分析性、抽象性 D.间接性、概括性10.在大脑里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进并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B )A.再现 B.想象 C.思维 D.创造11.注意的两个特征是( C )A.广泛性与集中性 B.指向性与稳定性 C.广泛性与稳定性D.指向性与集中性12.下列有关情绪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情绪的产生多与生理需要的满足有关B.情绪常伴有生理性变化C.情绪的产生有大的情境性D.是人所特有的13.心境是( D )A.正性情绪 B.负性情绪 C.一种情感D.一种情绪状态14.情感是与人的一种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这种需要是( C )A.自然的需要 B.生理性的需要 C.社会性的需要D.精神性的需要15.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是( D )A.需要和目的 B.需要和意志 C.需要和诱因D.意志和目的16.人格的核心是( A )A.能力 B.性格 C.智力 D.气质17.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D )A.色彩辨别力 B.音色分辨力 C.手指敲击速度D.记忆力18.某人聪明、好动、热情、反应敏捷,而且容易兴奋和激动。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A型题: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个性倾向性A.需要B.动机C.兴趣D.注意E.信念2.心境是一种A.迅速的情绪状态B.积极的情绪状态C.较短暂的情绪状态D.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E.强烈的情绪状态3.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A.激情B.心境C.应激D.情感E.心情4.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的地点是A.德国柏林大学B.美国芝加哥大学C.英国剑桥大学D.德国莱比锡大学E.美国斯坦福大学5.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哪一心理现象的特点A.情绪B.情感C.认知D.激情E.心境6.人们欣赏自然景色、赞美祖国山河、鉴赏艺术作品时的内心体验属于A.情绪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E.性格7.科学心理学以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成立为标志,诞生于A.1859年B.1869年C.1879 年D.1889 年E.1899 年8.人们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是A.发散思维B.辐合思维C.抽象思维D.形象思维E.创造思维9.以下哪一项属于人格倾向性的内容A.能力B.气质C.认识D.自我认识E.需要10.以下哪一项是情绪情感产生的中介A.客观事物B.需要C.动机D.兴趣E.生理状态11.在音乐的伴奏下拔牙,疼痛似乎减轻了,这种现象是A.感觉对比B.适应C.感觉的相互作用D.痛觉适应E.感觉补偿12.个体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机会迅速而合理地采取行动,体现意志的哪一种品质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顽强性E.自制性13.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被公认为最严谨的科学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问卷法D.观察法E.测验法14.判断一瓶散发出酸性气味的液体可能是醋的认识过程属于A.感觉B.知觉 C.注意D.想象E.思维15.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A.埃里克森B.冯特C.艾宾浩斯D.弗罗伊德E.马斯洛16.以下哪一项不是知觉的基本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E.间接性17.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一般人群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B.护理对象与护士C.患者与有护理需求的人群D.患者、患者家属、有护理需求的人群E.患者与患者家属18.能力、气质和性格特征属于A.认识过程8.心理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E.个性心理19.关于遗忘曲线,正确的是A.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成果B.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成果C.遗忘速度发生较慢D.遗忘发展先慢后快E.遗忘与信息干扰有关20.以当前为起点,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追踪至未来的研究方式是错误:正确答案为:C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前瞻性研究D.回顾性研究E.抽样研究21.以下哪一项属于瞬时记忆系统A.情绪记忆B.短时记忆C.信息编码D.感觉记忆E.操作记忆22.情感与情绪相比较,更具有A.先天性B.明显的行为变化C.明显的生理变化D.稳定性和深刻性E.冲动性23.注意的特性是A.生动性和直接性B.整体性和选择性C.间接性和概括性D.形象性和新颖性E. 指向性和集中性24.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说明A.嗅觉的感觉阈限较高B.联觉现象C.感觉的对比D.感觉的相互作用E.感觉的适应2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过程A.知觉B.想象C.记忆D.需要E.思维26.在感觉适应现象中,哪种感觉最难适应A.视觉的暗适应B.嗅觉的适应C.痛觉的适应D.温度觉的适应E.味觉的适应27.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心理现象的实质A.大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B.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C.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带有主观色彩上心理活动可以不依赖于人体而独立存在E.社会化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28.以当前为终点,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追溯既往的研究方式是错误:正确答案为:D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前瞻性研究D.回顾性研究E.抽样研究29.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A.思维B.想象C. 联想D.再造E.幻想30.从远距离观察某一棵树时,虽然落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会较小,但并不改变我们对其实际大小的知觉,这是因为知觉的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E.错觉31.关于人的心理现象实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B.带有主观能动的色彩C.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D.与人的社会化过程密切联系E.以上都是32.以下哪一项不是气质的体液学说分类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平衡质E.粘液质33.以下不宜界定为研究方法的概念是A.个案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测验法E.实验法34.自觉确定目的,调节自身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是A.认识过程B.人格倾向性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E.人格特征35.护理心理学横向研究最关键的前提是被试者必须具备A.合作性B.代表性二盲目性D.方便性E.可比性A型题:1.护士的最初称谓“看护”,首创于()A.14世纪B.8世纪C.4世纪D.6世纪E.10世纪2.以下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双重作用的情绪反应是()A.焦虑B.恐惧C.敌对D.愤怒E.抑郁3.驱动长期伴侣发展更密切关系的主要动力是()A.相似性B.接近性C.互补性D.接纳性E.外貌的辐射作用4.某患者,颅部外伤后出现癫痫症状,伴有人格改变(原为本单位的劳动模范,现多次先领导要求待遇,如得不到满足,则又哭又闹),反复至医院要求诊治,诊断为“外伤后人格改变”。

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设置

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设置

2
【中医临床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通识教育平台
833
学科基础平台
706
专业基础平台
748/706
专业方向模块
639
限定选修课
442
公共选修课
306


3632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22% 19% 21% 18% 12% 8% 100%
【中医骨伤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通识教育平台
专业 01200 诊断影像临床见习课
基础 02106 △针灸学 B
平台 16209 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
01117 西医内科学 B
01115 西医外科学(含总论)
考试 68 62 6 4 考试 68 56 12 4
706 572 134 40.5 6 考试 68 59 9 4 考试 60 48 12 3.5 考查 34 0 34 1 考试 68 56 12 4 考试 34 31 3 2 考试 85 85 0 5 考试 85 73 12 5
五、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按周计算):五年共 249 周。
学年
入学教育/ 毕业教育
课内教学
毕业实习

1
32

34

34

35

1
1
49
合计
2
136
49
考试
4 4 4 4 1 17
小学期 4 8 4
16
假期 10 6 10 3
29
合计
51 52 52 42 52 249
注:①第五学年毕业实习,具体要求参照实习大纲,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②小学 期安排:第一学年军训与专业公益劳动,各 2 周(军训由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安排,专业公益劳动 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第二学年医院临床见习 8 周,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 第三学年社会实践 4 周(含社区医疗实践 2 周),由教务处、团委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课程名称:医学心理学Course:Medical Psychology课程编号:16107Course Number:16107适用学生: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五年制/七年制)等专业Designed for:Clinical Medicine,General Practice Medicine,Stomat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tc.学分:2/3 总学时:34/51Credit: 2/3 Class hour: 34/51预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时:8/13Preparatory Courses: Experiment hour: 8/13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医学心理学是心理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人类心理现象与健康或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包括绪论、心理学基础、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心理发展与健康、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心理评估、心理干预、患者心理与医患关系及中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等,并安排有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技能及应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Medical psychology is a ris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which combines psychology and medicine. It is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health/disease. The course includes: introduction,psychology foundatio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psychosomatic diseases,development and health of psychological, mental trouble & psychological disorde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doctor -patient relation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cal psychology etc. We have experimental courses to make students grasp basic theory,skill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psychology better.Medical psycholog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further clinical work.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Cours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ference Books)1.推荐教材:孔军辉,《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Kong Junhui,《Medical Psychology》,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12.6.2.参考书目:吴均林,《医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姚树桥,《心理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医学心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相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的学科。

(交叉、基础、应用学科)2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3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整体医学模式4医学模式转变问题:1.人类死亡谱的变化;2.致病因素的变化;3.生活质量的提高;4.试验和临床研究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描述、序量化、间接定量、直接定量5医学心理学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和相关研究方法德国学者Lotze RH于1852年首先采用医学心理学一词命名其著作。

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6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受性也就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则是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的特性:知觉绝对性、整体性、理解性、衡量性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遗忘是指对识记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再现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发现这一现象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重要性问题的解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验证假说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和身心变化情绪和情感的区别:1.情绪:A与生理需要相联系,初级简单体现人与动物共有B 明显情境性不稳定C 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2.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体现,是人持有B 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 C 无外部表现联系: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两者存在密切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与情感内容:1.情绪的内部体验2.情绪的外部变化(表情:面部表情、身体表情、言语表情3.情绪的生理变化:内分泌和交感神经系统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格是只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实现自我的需要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的目标的内容心理动力。

能力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能力分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以及性格形成的速度: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反映人的社会性;从可塑性上看:气质变化慢、可塑性小;性格可塑性大、环境作用明显;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心理动力理论,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创立;主要内容包括潜意识、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理论、防御机制理论和心理障碍的心理病理学理论等人格结构理论:本我——快乐原则,追求快乐;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朝我——至善原则性心理发展理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人的认知过程包括:对外物的注意、辨别、理解、思考等复杂的心理学活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中期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被认为是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马斯洛和罗杰斯等是主要代表人物心理评估: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做出全面、系统和深入客观描述的过程心理评估的方法1.观察法2.会谈法3.调查法4.心理测验大及临床评定量表:心理测量就是依据一定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货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

心理测验是一种心理测量的工具应激指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心理应激:个体面临货觉察环境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过程塞里提出“一般适应综合征”(GAS):警戒、阻抗、衰竭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Lazarus R等提出认知评价在应激中的重要性Lazarus R曾指出,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形成了所谓的认知应激作用理论应激源引起应激的刺激,就是各种生活事件,包括来自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生物的各种事件认知评价: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威海情况作出的估计。

分为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心理冲突:相对立或排斥的目的、动机或反应倾向,同时出现时引起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应激的心理反应:1.情绪性应激反应2.认知性应激反应3.行为性应激反应社会角色指的是与个体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角色期望是指社会、他人或自我对某一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一组行李与行为特征的期望,担当某一角色的人应该符合他人或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否则就会背认为是不恰当的角色扮演是指行为根据自我对各种社会角色观念的理解,按照他人或社会的期望采取实际行为角色转换: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扮演多种角色,其行为应随时间和环境的不同而进行调整角色冲突是指个体的角色行为与角色期待产生不协调状态时的内心体验角色适应不良:1.角色行为缺如2.角色行为冲突3.角色行为减退4.角色行为强化5.角色行为异常求医行为是指人们感到某种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时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

主动求医行为是指人们为治疗疾病、维护健康而主动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是人们通常的求医行为被动求医行为是指病人无法和无能力作出求医决定和实施求医行为,而由第三章帮助代为求医的行为强制求医行为指公共卫生机构或病人的监护人为了维护人群或病人的健康和安全而给与强制性治疗的行为,主要对象是有严重危害公众安全的传染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病人遵医行为是指病人遵从医务人员开列的厨房和遵照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的行为病人的心理需要:1.患病期间的生存需要2.患病期间的安全需要3.社会联系和交往的需要4.患病期间尊重的需要5.患病时的自我成就需要常见心理问题:焦虑心理、恐惧心理、抑郁心理、孤独感、依赖心理、退化心理、猜疑与怀疑心理、愤怒心理、遵医行为问题、过高的期望、自我概念变化与紊乱行为退化指的是病人的行为表现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称,显得幼稚,退回到婴幼儿时期的模式康复期心理问题1.错误认知2.不良情绪3.不健全人格:伤残病人比较普遍的特点是孤寂和自卑死亡分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临终病人心理5阶段理论1.否认期2.愤怒期3.协议期4.抑郁期5.接受期手术前焦虑:手术前病人的心理反应最常见的是手术焦虑及相应的躯体反应。

主要表现为对手术的担心和恐惧,躯体反应表现为心悸、胸闷、尿频、腹痛、腹泻及睡眠障碍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1.休克—恐惧期2.否认—怀疑期3.愤怒—沮丧期4.接受—适应期医患关系是指医务人员在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与病人建立的相互关系类型:1.主动—被动型:适用人群:意识障碍的病人、婴幼儿病人、危重或休克病人、智力严重低下病人及某些精神疾病病人2.指导—合作型:适用:意识清醒的急性患者3.共同参与型:适用:意识清醒的慢性患者心身疾病或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的特点: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心理生理学理论认为,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免疫学途径是心身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1.心理干预目标2.心、身同治原则3.个体原则人格特征:顺从、愤怒的扭曲表达等人格特质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正常心理活动三大功能: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3.能是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心理异常区分方法1.常识行的区分2.心理学的区分判断标准:1.内省经验标准2.统计学标准3.客观检查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异常心理的分类1.轻度心理障碍2.严重心理障碍3.心理生理障碍4.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5.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6.损害健康行为和不良行为习惯7.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神经性贪食症,也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宝石行为,病人又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腹泻、进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

自杀: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

这个定义强调了个体致死的动机自杀分类:1.自杀意念2.自杀未遂3.自杀死亡4.类自杀、蓄意自伤或自杀姿态自杀原因:1.精神障碍导致的自杀2.躯体障碍为主的疾病导致自杀3.非疾病(普通)人群自杀4.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自杀的基本线索:1.言语上的征兆2.行为上的征兆3.情绪表现为悲观、失望、痛苦、焦虑自杀干预要点:1.真诚的关心2.初步接触3.简介询问4.寻找自杀的原因5.分析致命危险程度6.分析其支持的资源7.自杀危机与入院干预性心理障碍又称变态或者性欲倒错,泛指在两性行为方面的细腻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是指一组以性对象歪曲和性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分类:性对象的障碍;性偏好障碍;性别认同障碍;其他(口淫癖、恋污秽癖、乱伦癖)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分类: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睡眠障碍,既是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