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的几种常见病防治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肉鸡是我国畜牧业中极为重要的家禽养殖项目之一,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在肉鸡的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恶劣等原因,常会出现各种疾病,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因此,肉鸡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我们将介绍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
一、育雏期1.新生鸡腹泻病症状:新生鸡主要表现为食欲不良、精神不振、腹部发红、肛门周围羽毛沾粪,严重的可有腹泻和死亡。
防治措施:保持圆灯温度注意通风换气。
饮水中可加入甜菜碱、糖、氧化锌等预防性药物。
2. 炎症性腹泻症状:鸡群腹泻、死亡率较高,腹部明显肿胀坚硬,肛门明显增大(水泡状)或黄白色液体排出,严重的可有瘫痪症状。
防治措施:科学饲养、保持圆灯温度,白天18-20℃,晚上16℃左右。
饮水中可加入止泻产品。
集中养殖场因易感加强,可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注重环境卫生、隔离、无菌作业等。
3. 小鸡链球菌病症状:小鸡出现全身慢性感染症状,成活鸡可成为持菌者和转归。
出现荧光反应,可与肠炎病毒、支原体混合感染。
防治措施:定时疫苗接种,饮用高温消毒或白醋清洗消毒后的饮水,及时清理干净饲料和垫料。
二、生长期1. 禽流感症状: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较高,严重的可有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防治措施:定时接种疫苗。
如发现疑似禽流感症状,立即对鸡群进行隔离,采取防范措施。
2. 大肠杆菌病症状:鸡群腹泻、死亡率较高,黄色粪便,翻身群死。
防治措施:科学饲养,保持清洁卫生。
饮水中可加入甜菜碱、肠道保护剂等预防性药物。
在潜在感染群中,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
3. 传染性法氏囊炎症状:年龄在2-10周的鸡成群发病,死亡率较高。
肠道内含有红色膏状物,肝脏贡献较重,病情严重的可有目瞪口呆、弯脖子等症状。
防治措施:加强疫苗接种,科学饲养和管理。
定期进行卫生清洁,避免传染源的接触和感染。
三、屠宰期1. 鸡痘症状:鸟群颈部、眼周、脚掌、尾巴等处出现斑丘疹和水疱,严重时可有牛乳状分泌物,呼吸道有受感染鸣声,紧接着就会出现死亡。
肉鸡常见病的病因分析及对症防治

肉 鸡 常 见 病 的 病 因 分 析 及 对 症 防 治
张学明 ( 重庆市万盛区南酮镇农业中心 400 ) 083
目前 国内的肉鸡养殖业 已逐渐形 成规模 化的格 局 。最 近几 年在 工 作 中走访 了很多 规模 大 小 不 等 的 鸡场 , 不同日龄的鸡群发生疫病的现象增多。好多养 鸡专业户反映 ,现在的鸡越来越难养 ,越来越不会 对于鸡呼吸道综合征的治疗 ,首先要搞清原发 病原及继发病原 。 原发病原主要是支原体 , 病鸡主要 表现咳嗽 , 眼鼻肿胀 , 眼流泪 , 结膜发红。气管黏膜发 红, 内有粘稠分泌物 。该病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 , 也 可经呼吸道水平传播。单发时传播较慢 , 在环境空气 污浊、 接种疫苗等应激下加快流行 。继发病原主要为 大肠杆菌和传染性支管炎病毒。因原发病原支原体 存在 , 呼吸道黏膜防御机能下降 , 大肠杆菌便 由呼吸 道乘虚而入 , 出现咳嗽 、 打呼噜等症状。而传染性支 气管炎病毒引发疾病快 , 病初看不到症状 , 病鸡突然 出现呼吸道症状 , 迅速波及全群 ,导致疾病难以控 制。在临床治疗时要非常重视首次选药的重要性 , 首
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方面 ,抗病能力相对较 弱, 容易发生慢性 呼吸道病 、 大肠杆菌病等一些常见
性疾病 , 一旦发病不易治愈。肉鸡的快速生长也使机 体各部分负担沉重 , 特别是 3星期内的快速增长 , 使 机体 内部始终处于应激状态 ,因而很容易发生肉鸡
次选药不当极易诱发其他疾病 , 造成混合感染 , 使情 况加重。所以, 首次用药最好选用信誉度高且知名厂 家 的药 。
按单一慢性呼吸道病进行投药 ,结果投药几天不见 好转 , 又采用抗病毒药及抗大肠杆菌药。而有些兽医 虽然知道有多病 因存在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用药程
黑哥说黑培训-肉鸡常见病及其防治

一氧化碳中毒
• 冬季因使用煤炉采暖设备,煤炭在供养不 足时进行的不完全燃烧,即产生大量的一 氧化碳气体。煤炉烟道不畅,室内通风设 施故障,导致一氧化碳积聚,促使肉鸡发 生中毒。
症状
• 急性中毒的表现为呆立,呼吸困难,嗜睡, 运动失调,肉鸡发软不能站立,侧卧并表 现为角弓反张,最后痉挛和惊厥死亡 • 亚急性的病雏羽毛粗乱,无光泽,食欲减 退,精神呆滞,生长缓慢。
常见病传染病
• (二)传染性支气管炎
• 本病仅发生于鸡,其他家禽均不感染。各种年龄 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也高, 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多发。本病主要经呼吸道 传染,病毒从呼吸道排毒,通过空气的飞沫传给 易感鸡。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及饲养用 具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 冬春季节多发。鸡群拥挤、过热、过冷、通风不 良、温度过低、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饲料 供应不足或配合不当,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肉鸡的常见病和防治
养鸡户如何搞好鸡病的综合防治
• 要想养好鸡,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要具备几 个条件:①优良的品种。②全价的饲料。③完好 的设备。④精心的管理。⑤严格的鸡病防治。其 中鸡病防治是养鸡成败的重要保证,因为如果没 有严格的卫生防疫作保证,一旦发生较大的疫病, 就会使鸡群死亡增多,产蛋下降,增加养殖成本, 减少效益、甚至亏损,所以养殖户一定要重视鸡 病的防治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在于治的原则, 从预防着手,认真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建立一 个完整的疫病防御系统。
症状防治
常见病
•1传染病 •2营养代谢病 •3中毒性疾病
常见传染病
• • • • • • • • 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败血霉形体病 传染性禽脑脊髓炎 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白痢 鸡球虫病 鸡痘
常见鸡疾病的防治措施 - 鸡病防冶

常见鸡疾病的防治措施-鸡病防冶本文主要介绍了鸡的常见疾病,对鸡新城疫、鸡细菌性呼吸道病、春冬季节鸡常见疾病的种类和防治措施、鸡舍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前言我国是鸡的养殖大国,很多生产链及销售链都依靠鸡的养殖来维系。
鸡在生长的过程中常会发现很多疾病,只有加强对常见疾病的防治才能使鸡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二、鸡新城疫本病的病原体是新城疫病毒。
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家禽都可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90%以上,以春季多见。
1.临床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垂头缩颈,鸡冠和肉鬓明显发苷,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饮水增多,口鼻多有粘液流出,倒提病鸡,嗉囊内流出酸臭浑浊粘液。
后期有神经症状,如摇头、瘫痪、扭脖子如观星状,排黄绿色的稀便,产蛋下降,产软壳蛋。
2.剖检病理变化腺胃乳头明显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肠壁不同程度的坏死,枣核样溃疡灶,突出于粘膜表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卵巢变形,坏死。
泄殖腔粘膜严重出血和充血,直肠有明显的出血带。
鼻腔、喉头、气管内有浆液性、渗出物和出血,蛋鸡多见卵泡出血,坏死及破裂,进而形成卵黄性膜炎。
3.防治措施一旦发生疫情,可及时注射鸡新城疫,高免蛋黄抗体,或用4倍剂量Ⅳ系苗紧急接种。
三、鸡细菌性呼吸道病1.鸡呼吸道疾病有很多种原因,其临床实践往往是多病因。
主要病原包括细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曲霉属、某些病毒和寄生虫。
除此之外,环境潮湿、通风不良、养殖密度过大等不良环境因素也是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1.1雏鸡沙门氏杆菌病。
雏鸡沙门氏菌病是通过卵孵化感染常见的传染病,在南方一些地区目前的这种疾病有增加的趋势。
个体养殖过程中的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死亡率甚至达到30%。
本病的特点是排便为白色糊状,养殖户一般称该种病为白痢。
这种疾病更多发生在雏鸡中,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
雏鸡染病之后羽毛相对蓬松,临床表现为翅膀打开、提腹式呼吸动作加快,并且伴有咳嗽声。
五黑鸡常见病有哪些及治疗药物

五黑鸡常见病有哪些及医治药物五黑鸡抗病能力强,所以是很少生病的,特别是野外放养的。
但在养殖五黑鸡进程中,建议做好一些常见病的防控。
提早的预防,可有效着落发病几率。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七种五黑鸡常见病,附有其介绍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鸡白痢1、病原:鸡白痢的病原是白痢沙门氏杆菌,本病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沾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沾染方式。
幼鸡死亡率高,成年鸡呈隐性感染。
2、症状:两翅下垂,绒毛松乱,缩身怕冷、不断哀叫、挤成一堆。
下痢“糊屁股”,拉白色浆糊状的稀粪。
3、防治:药物医治可用土霉素、金霉素、庆大霉素、氟派酸及磺胺类等。
药物只能控制死亡,但很难治愈。
二、禽副伤寒1、病原:禽副伤寒的病原是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以外的沙门氏菌。
本病以消化道感染为主,传播方式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亦可经被污染的饲料、设备、用具等传播。
2、症状:幼雏易感染,常在10~15日龄发病和死亡。
其症状病鸡呆立,闭目、双翅下垂,腹泻、粪便常黏着于肛门邻近。
成年鸡感染后多为慢性带菌者。
3、防治:本病较难根治,只有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氟派酸、恩诺沙星、土霉素及磺胺类等。
三、大肠杆菌病1、病原: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在卑劣的外界环境和饲养条件差时易感,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以6~10周龄和冰冷的冬、春季多发。
2、症状:精神不振,不喜活动,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食欲减少。
拉稀呈灰白、黄白或黄绿色。
3、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及环境卫生。
药物医治用庆大霉素、氟派酸、恩诺沙星等药物。
大肠杆菌对药物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应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或作药敏实验。
四、霉形体病1、病原:霉形体病是由败血霉形体感染引发的以呼吸困难为特点的慢性沾染病。
本病发展缓慢,病程长,所以又称慢性呼吸道病。
一年四季均可产生,但以冰冷季节较重。
1~2月龄的小鸡最易感,该病与环境条件、密度、透风、饲养管理等诱因直接相干。
肉鸡饲养常见疾病及疫苗免疫

3.及时掌握免疫后抗体动态 对种鸡的要求新城疫抗体水平应在9log2最为 理想,特别是5log2以下的鸡群要考虑加强免疫, 使种鸡产生坚强的免疫抗 体, 才能保证种鸡群的健康发展, 孵化出健壮的雏鸡;对普通成年鸡群抵 抗强毒新城疫的攻击的抗体效价不应小于6log2。
2021/10/10
21
病理变化:
气管粘膜潮红、充血、出血, 气囊浑浊、增厚、透明 度降低, 肺炎性充血, 继发大肠杆菌严重者可见明显 的心包炎、肝周炎病变。
2021/10/10
22
防制:
首先应引进MG阴性或阳性率低的种鸡场生产的雏鸡, 从根本 上杜绝或防止雏鸡发生慢呼。 进鸡前就要做好鸡舍内外环境的清扫、清洗和消毒工作。 保持舍内合适的温、湿度及良好的通风条件; 降低舍内氨气浓 度, 管理好饮水器, 防止漏水; 首免疫最好选择能突破母源抗体且对雏鸡没有病原性的新城疫 和传支二联苗,在7日龄前进行免疫。 第2次免疫可用新支二联苗在首免后的14天进行, 用以加强免 疫, 这样保护力可延续至出栏。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一、临床症状
病鸡一般无前驱症状,雏鸡突然出现呼吸症状,并迅速传播全 群。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咳嗽,气管啰音、打喷嚏、 流鼻水;6月龄以上鸡症状不明显。
肾脏型传支呼吸道症状会很快消失,且多发生于15-50日龄。 主要表现为拉米汤样白色粪便。病鸡沉郁、脱水,羽毛松乱, 多取死亡转归。
肾脏肿大
26
防治:
目前对肉鸡腹水综合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1、抑制肠道中氨的水平。在饲料中添加125毫升的尿 素酶抑制剂 2、添加碳酸氢钠 3、早期限饲 4、改善饲养环境 5、孵化补氧
肉鸡常见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分析

X u m u s h o u y i肉鸡在养殖的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容易感染胃肠道疾病,一旦患病,鸡只的食欲会明显下降,不利于生长发育。
所以,对肉鸡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防治显得尤为必要。
下面就肉鸡常见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展开分析探讨。
一、肉鸡常见胃肠道疾病的病因诊断1、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是肉鸡最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在临床诊断中,能够看见染病肉鸡排泄的粪便存在异常,如泡沫状、橙色等;部分病鸡的粪便当中存在未消化的颗粒饲料;病鸡的饮水欲望大幅度增强,每天需要饮用大量的水;病鸡的食欲有明显下降的现象,采食量显著减少,生长发育速度变得异常缓慢;病鸡若是通过抗生素药物治愈,则容易产生易感性,对此类疾病不具备永久性免疫力,会经常复发。
2、坏死性肠炎肉鸡胃肠道疾病中,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经过临床诊断发现,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即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当肉鸡感染球虫病后,如果饲料中所含的蛋白质和淀粉较多,并通过大麦、小麦替代玉米,则可能使肉鸡胃肠道中产生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随着此类细菌的快速繁殖,会在肉鸡肠道内产生出α毒素,导致肉鸡的胃肠道系统受到影响,进而诱发坏死性肠炎。
3、球虫病球虫病是对肉鸡胃肠道损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它的致死率约为20%左右,养殖场的肉鸡数量越多,损失就越大。
临床诊断发现,当肉鸡采食卵囊之后,球虫会在肠道内着床,嵌含在肠细胞内进行繁殖,对胃肠道组织进行损害。
如果条件适宜,那么球虫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增殖与传播,有的染病肉鸡,可能会在无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二、肉鸡常见胃肠道疾病的防治措施1、消毒处理肉鸡的胃肠道疾病基本都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所致,为彻底消灭这些致病菌,应当做好消毒工作,具体做法如下:(1)进鸡前消毒对鸡舍和相关的器具进行全面、细致地清洗与消毒,做到不留死角,饲料槽、饮水槽也要进行消毒,并将其中残留的饲料、污物清理干净。
鸡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常见鸡病症状与治疗方法

鸡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常见鸡病症状与治疗方法鸡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当前正是夏秋季节更替时节,温度变化大,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是畜禽、鱼类等动物的易发病时节。
此时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病害,造成畜禽和鱼类因群发性和流行性病害死亡,损失较大。
因现将这个时期鸡常见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
一、加强饲养管理夏季要保证鸡舍通风凉爽,及时供应饮水,勤换垫料,注意降低饲养密度;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杜绝大小鸡混群饲养。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的含量。
饲料要新鲜、无腐败、无霉味。
为减少应激,促进生长,提高产蛋率,可在饲料中加杆菌肽锌或碳酸氢钠。
二、搞好卫生消毒鸡舍内外要勤清扫,饮槽、饮水器要勤洗刷,粪便要勤除,同时要定期进行消毒,经常灭鼠、灭蚊蝇、灭蟑螂。
三、加强鸡病防治对鸡的病毒性传染病和部分细菌性传染病,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检测制度化。
鸡病一旦发生,要及时进行治疗。
1、鸡喉气管炎。
病毒唑、大青叶、链霉素配合应用,可提高治愈率。
病毒唑每支用于5只成鸡,大青叶每只鸡1毫升,链霉素每支注射10只鸡,肌肉注射,每天2次,3天~5天即愈。
2、鸡痘。
可用病毒灵、VC、土霉素同时内服,一般这三种药物各一片,天天1次~2次,连服5天~7天即愈。
3、法氏囊炎。
卵黄抗体,每只鸡每次注射.5毫升~1毫升,一般1次~2次即愈。
不愈的加用“酮安合剂”,疗效可达100%。
4、鸡新城疫。
可用Ⅰ系疫苗大剂量喷雾,能有效地进行防治。
喷雾时要注意鸡的密度要大,雾滴要小。
门窗封闭要严。
喷后闷半小时,一般24小时即减轻。
病情不见好转的再注射抗体.5毫升~1毫升,3天~4天即愈。
5、产蛋下降综合症。
用“蜂安乳合剂”治疗,5天~7天即愈,一般每次用更年安l片、人参蜂王浆1毫升、奶粉5克,治愈率可达99%。
6、曲霉菌病。
可用制曲霉菌素,每片.5克,每片喂鸡20只,连喂5天~7天,同时饮用红霉素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肉鸡腹水综合症
本病是一种由多因子致使病鸡腹腔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液体并致使病鸡死亡的一种综合性疾病.
病因为饲料中高蛋白、高脂肪替虚分较多,对鸡不加限饲,肌肉生长速度过快.鸡体代谢增强,最后形成腹水。
此外.口粮或饮水中硝酸盐慢性中毒及钠离子含量过高,也可引起此病。
背养因素,如维生素E、徽量元素硒等缺乏.高钙低磷饲料,严重病例可导致腹水。
堪发于其他疾病.如大肠杆菌病,造成心包灾或心包积液等,形成腹水.
症状为病鸡初期症状不明虽,随后呼吸困难,羽毛粗乱,鸡冠暗红发紫,生长缓慢.体重轻于正常璃,后期腹部摩大,手触压有波动感,最后突发死亡。
防治可用2%“肾肿灵”(主要成分为乌洛托品、大黄、知母等)饮水5-6天,隔星期1次,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腹水严重的病鸡选腹部最低点用穿刺放水法排除积液,1次排放量不宜过大,以防虞脱.同时使用抗生章类药物防继发感染;每吨饲料中添加500克维生素C,添加含硒微量元素索添加剂1%.可预防腹水症。
2:肉鸡慢性呼吸道病
本病是由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鸡接触传染性疾病。
临床上感染串高.发病串低.本病原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很易被高温乐死.一般消毒药物即可将其杀死。
鸡感染此病后,初期只发现鼻孔周围污染或附着饲料.随后病鸡呼吸困难,冠髯发肇,张口呼吸,咳嗽有气管锣音,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生长受阻.眼结膜发炎,流泪.眼睑肿胀.眼眶内有干酪样的渗出物,严重者一侧或两侧失明。
死亡率不高,如继发传染性文气管炎、大肠杆菌等病时,症状加重,死亡率可达30-50~以上。
防治可对发病鸡群用氟哌酸按0.04%的比例添加到日粮中.连喂5天效果显著。
用弱毒疫苗进行免疫预防,经点眼免疫后35天保护率达85%以上,免疫期6-7个月。
3: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本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以胸、腿部肌肉出血及法氏囊肿大、出血、坏死为典型性特征。
本病原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此病毒对外界抵抗力极强,在鸡舍内能长期存活。
症状为病鸡精神沉b9.羽毛松乱,双翅下垂,蹲伏、厌食、震颤、腹泻,粪便呈石灰样.感染3天后开始死亡。
5-6天达死亡高峰。
防治可用鸡传染性法氏囊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肌肉注射,可迅速控制本病;用囊病宁(复方黄苠口服液)饮水治疗,效果更佳;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油乳剂灭活茁疫苗或对10日龄鸡颈部皮下注射三联油乳刑灭活疫苗(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每只
0.5毫升)预防本病:分别在15日龄和30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多价中毒疫苗饮水免役1次,有较好的防抬效果。
4:肉鸡传染性盲肠肝炎
本病又称黑头病或组织滴虫病,是肉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瘸。
主要特征是病鸡便血、贫血,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
病因为组织滴虫侵入寄生在盲肠中的异刺线虫的卵内,随粪便撑出体外,由于卵壳的保护,在外界能存活较长时间,被鸡吃进后,组织滴虫和异刺线虫又一同寄生在盲肠内。
症状为病鸡食欲不振、羽毛松乱、双翅下垂、嗜睡和怕冷挤堆,消瘦、贫血、下痢.粪便淡黄色或淡绿色,严重时排出大量鲜血。
个别瘸鸡头部皮肤淤血,呈蓝紫色,俗称“黑头病”。
防治可用痢特灵、左旋咪唑配合广谱抗生素.如氟哌酸10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等治疗。
此外,用每千克饲料罐加维生素K,1-2毫克.或浓缩鱼肝袖2丸,连用2-3星期,可治疗和阻止盲肠出血,促进盲肠与肝脏损伤的恢复;幼坞和成璃分开饲养,发现病鸡耍及时隔离,鸡体要定期驱虫.鸡舍要定期彻底消毒,鸡群采取网上饲养或笼养,以减少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