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焦炭技术指标
国标一二三级冶金焦炭指标

国标一二三级冶金焦炭指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冶金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焦炭作为冶金行业中的重要原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冶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规定了焦炭的一二三级指标,以确保焦炭的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一级焦炭指标一级焦炭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高温炼焦、冷却后形成的焦炭。
其主要特点是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硫分低、挥发分低等。
一级焦炭的固定碳含量应不低于85%,灰分不超过12%,硫分不超过0.7%,挥发分不超过1.5%。
此外,一级焦炭的粒度应均匀,热值高,冷强度和烧损低,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二级焦炭指标二级焦炭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高温炼焦、冷却后形成的焦炭。
其主要特点是固定碳含量适中、灰分适中、硫分适中、挥发分适中等。
二级焦炭的固定碳含量应不低于82%,灰分不超过14%,硫分不超过0.8%,挥发分不超过2.0%。
此外,二级焦炭的粒度应均匀,热值适中,冷强度和烧损适中,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三级焦炭指标三级焦炭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高温炼焦、冷却后形成的焦炭。
其主要特点是固定碳含量低、灰分高、硫分高、挥发分高等。
三级焦炭的固定碳含量应不低于80%,灰分不超过16%,硫分不超过1.0%,挥发分不超过2.5%。
此外,三级焦炭的粒度应均匀,热值低,冷强度和烧损高,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总体来说,焦炭的质量对于冶金生产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焦炭标准不仅规定了一二三级焦炭的指标,还对焦炭的生产、储存、运输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确保焦炭的质量稳定可靠。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焦炭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冶金行业的健康发展。
焦炭指标

灰分硫分机械强度% 机械强度% 挥发分(抗碎强度M40)(耐磨强度M10)一级不大于12.0 不大于0.6 不小于80 不大于8.0不大于1.9二级12.01-13.50 0.61-0.80 不小于76 不大于9.0不大于1.9三级13.51-15.00 0.81-1.00 不小于72 不大于10.0不大于1.9焦炭的质量指标焦炭是高温干馏的固体产物,主要成分是碳,是具有裂纹和不规则的孔孢结构体(或孔孢多孔体)。
裂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焦炭的力度和抗碎强度,其指标一般以裂纹度(指单位体积焦炭内的裂纹长度的多少)来衡量。
衡量孔孢结构的指标主要用气孔率(只焦炭气孔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它影响到焦炭的反应性和强度。
不同用途的焦炭,对气孔率指标要求不同,一般冶金焦气孔率要求在40 ~45% ,铸造焦要求在35 ~40% ,出口焦要求在30% 左右。
焦炭裂纹度与气孔率的高低,与炼焦所用煤种有直接关系,如以气煤为主炼得的焦炭,裂纹多,气孔率高,强度低;而以焦煤作为基础煤炼得的焦炭裂纹少、气孔率低、强度高。
焦炭强度通常用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焦炭的抗碎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受外来冲击力而不沿结构的裂纹或缺陷处破碎的能力,用M40 值表示;焦炭的耐磨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外来摩檫力而不产生表面玻璃形成碎屑或粉末的能力,用M10 值表示。
焦炭的裂纹度影响其抗碎强度M40 值,焦炭的孔孢结构影响耐磨强度M10 值。
M40 和M10 值的测定方法很多,我国多采用德国米贡转鼓试验的方法。
焦炭质量的评价1 、焦炭中的硫分:硫是生铁冶炼的有害杂质之一,它使生铁质量降低。
在炼钢生铁中硫含量大于0.07% 即为废品。
由高炉炉料带入炉内的硫有11% 来自矿石;3.5% 来自石灰石;82.5% 来自焦炭,所以焦炭是炉料中硫的主要来源。
焦炭硫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炉炼铁生产。
当焦炭硫分大于 1.6% ,硫份每增加0.1% ,焦炭使用量增加 1.8% ,石灰石加入量增加 3.7%, 矿石加入量增加0.3% 高炉产量降低 1.5 — 2.0%. 冶金焦的含硫量规定不大于1% ,大中型高炉使用的冶金焦含硫量小于0.4 — 0.7% 。
焦炭生产工艺与技术指标

20.热回收焦炉的工艺流程热回收焦炉是指炼焦煤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焦炭,其化学产品、焦炉煤气和一些有害的物质在焦炉内合理地充分燃烧,回收高温废气的热量用于发电或其他用途的一种焦炉。
目前热回收焦炉已经进入《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 年修订)》管理序列。
清洁型热回收焦炉是由多个焦炉组、热回收装置、烟气脱硫除尘装置以及尾气集中排放简组成;工艺流程采用捣固装煤、炉内引火、二次燃烧、负压运行生产;在连续炼焦过程中不产生焦化废水,并可实现余热有效回收利用和废气低污染排放的一种炼焦炉。
每个焦炉炉组由多个可互相引火的炼焦室组合而成,具有共用总烟道进行二次燃烧并与热回收装置相联通的炼焦生产单元。
炼焦室具有炼焦煤同室加热、炭化和熄焦功能,在主燃烧室中以贫氧气分层、分隔燃烧层与结焦层,通过两侧立火道、底火道、分烟道与炉组总烟道相联接,在负压情况下实现二次燃烧,并实现炼焦煤上下与两侧四向加热成焦的一个封闭空间;在炼焦过程中经二次燃烧后的高温烟气,通过废热锅炉回收余热生产蒸气,并对其热能加以利用。
一般配套发电机组用以发电,对热能回收利用后的尾气采用脱硫除尘加以净化处理,对熄焦废水采用沉淀工艺加以净化后实现循环闭路使用,不产生焦化废水外排,是一种新型的大容积焦炉。
21.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的优势清洁型热回收焦炉与传统的大机焦炉相比,具有如下优势:(1)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清洁型热回收焦炉配煤要求生产冶金焦焦煤配入量不大于 20%~25%,弱粘煤与无烟煤不低于 50%;生产铸造焦焦煤配入量不大于 50%,弱粘煤与无烟煤配入量不低于 40%,与传统大机焦比,弱粘煤比例大大提高,还可以配入无烟煤用以炼焦。
目前焦煤资源越来越少,有利于节约宝贵的肥焦煤资源。
另外,肥焦煤与弱粘煤在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每吨差价至少在 200 元以上,大大地降低了焦炭成本,以规模 60 万吨的焦化厂计,采用清洁型热回收焦炉炼焦用煤成本每年可降低 4800 万元以上,有力地提高焦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捣固焦指标种类

1、焦炭种类以及用途焦碳通常按用途分为冶金焦(包括高炉焦、铸造焦和铁合金焦等)、气化焦和电石用焦等。
由煤粉加压成形煤,在经炭化等后处理制成的新型焦碳称为型焦。
冶金焦是高炉焦、铸造焦、铁合金焦和有色金属冶炼用焦的统称。
由于90%以上的冶金焦均用于高炉炼铁,因此往往把高炉焦称为冶金焦。
中国制定的冶金焦质量标准(GB/T1996-94)就是高炉质量标准.2、各级冶金焦的指标为:表一冶金焦炭化学成分质量指标 GB/T1996-2003粒度 mm指标等级>40>2525~40灰分(Ad)%一级二级三级≤12.0≤13.5≤15.0硫分(Stad)%一级二级三级≤0.60≤0.80≤1.00挥发分(Vdaf)%≤1.80水分(Mt)% 4.0±1.0 5.0±2.0≤12.0表2 冶金焦炭物理性能质量指标GB/T1996-2003粒度(mm)质量指标等级>40>2525~40M25(%)一级二级三级≥≥≥92.088.083.0按供需协议机械强度抗碎强度M40(%)一级二级三级≥≥≥80.076.072.0耐磨强度M10(%)一级二级三级≤≤≤7.58.510.5焦末(%)≤4. 0≤5.0≤12.03、各指标的意义为:焦炭质量由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热态性能三个方面组成。
三者之间的关系化学成分是基础,物理性能是保证,热态性能是关键。
焦炭质量对高炉炼铁指标的影响,也分为: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热态性能三个方面。
化学成分对炼铁指标的影响主要来自焦炭灰分和硫含量的影响。
焦炭机械强度的影响主要来自抗磨强度(M10)对炼铁指标。
焦炭热态性能(反应性及反应后的强度)对高炉炼铁指标的影响,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和焦比的下降,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要注重焦炭热态性能的改善。
K2O和氯化物对高炉过程有严重的破坏作用,要引起焦炭质量的特别重视。
3、检测方法:焦炭水分、灰分、挥发分指标的化验可依据GB/T 2001—1991《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焦炭的焦末和粒度指标的检测可依据GB/T2005—1994《冶金焦炭的焦末含量及筛分组成的测定方法》;焦炭的机械强度M40和M10的测定可依据GB/T 1996—2003《冶金焦炭》中的附录;焦炭硫分指标的测定可依据GB/T 2286—1991《焦炭全硫含量测定方法》;焦炭热性质指标的测定可依据GB/T 4000—1996《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定方法》。
焦炭的品种及其指标

焦炭一、焦炭定义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 ℃,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
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
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经回收、净化后的既是高热值的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
是高炉焦、铸造焦、焦和有色金属冶炼用焦的统称。
由于90% 以上的冶金焦均用于,因此往往把高炉焦称为冶金焦。
铸造焦是专用与熔铁的焦炭。
铸造焦是化铁炉熔铁的主要燃料。
其作用是熔化并使铁水过热,支撑料柱保持其良好的透气性。
因此,铸造焦应具备块度大、反应性低、气孔率小、具有足够的抗冲击破碎强度、灰分和硫分低等特点。
二、焦炭分布从我国焦炭产量分布情况看,我国炼焦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
三、焦炭用途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钛、锑、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炼铁高炉采用焦炭代替,为现代高炉的大型化奠定了基础,是冶金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为使高炉操作达到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冶炼用焦炭(冶金焦)必须具有适当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包括冶炼过程中的热态性质。
焦炭除大量用于炼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冶金焦)外,还用于铸造、化工、和铁合金,其质量要求有所不同。
如铸造用焦,一般要求粒度大、气孔率低、高和硫分低;化工气化用焦,对强度要求不严,但要求反应性好,灰熔点较高;电石生产用焦要求尽量提高固定碳含量。
四、焦炭的物理性质焦炭物理性质包括焦炭筛分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对密度、焦炭视相对密度、焦炭气孔率、焦炭比热容、焦炭热导率、焦炭热应力、焦炭着火温度、焦炭热膨胀系数、焦炭收缩率、焦炭电阻率和焦炭透气性等。
焦炭的物理性质与其常温机械强度和热强度及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焦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下:为;视密度为cm3 ;为35-55% ;散密度为400-500kg/ m3 ;平均为(kgk )(100 ℃),(kgk )(1000 ℃);热导率为(mhk )(常温),(mhk )(900 ℃);着火温度(空气中)为450-650 ℃;干燥无灰基低热值为30-32KJ/g ;比表面积为五、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的强度焦炭反应性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等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CRI =(G0 —G1)/ G0× 100% (注:G0---------------------------------- 试验焦炭样重量,g ;G1 反应后焦炭样重量,g; )。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三篇)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焦炭是冶金行业和化工行业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和还原剂,其质量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的内容。
一、焦炭质量控制标准1. 外观焦炭表面应光滑、无明显裂纹、空隙和破碎;色泽均匀,无明显的黑色或白色斑块;表面应无明显的炭灰、硫灰、粘结物等杂质。
2. 灰分焦炭的灰分是指焦炭中不挥发的无机物的含量。
一般要求焦炭的灰分不超过10%。
3. 挥发分焦炭的挥发分是指焦炭热解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气体的含量。
一般要求焦炭的挥发分不超过12%。
4. 个别物理性能指标焦炭的抗压强度、真密度、孔隙度、热收缩率等物理性能指标也是评价焦炭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般要求焦炭的抗压强度大于85%,真密度大于1.4g/cm³,孔隙度小于50%,热收缩率小于6%。
5. 焦炭的化学成分焦炭应无明显的异质杂质,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
二、焦炭质量考核办法1. 抽样检验对生产的焦炭进行抽样,准备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抽样的方法和样品准备、检测的标准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2. 质量评价根据焦炭的质量控制标准,对焦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焦炭的质量等级,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例如,优质焦炭可以享受相应的价格优惠或补贴,劣质焦炭可能会被要求进行返工或被拒绝接受。
3. 质量跟踪对焦炭的质量进行跟踪,确保焦炭的质量稳定。
可以采用定期抽样检验、现场检测、生产过程监测等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焦炭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责任分工、工作流程、工作指引等。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对焦炭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文件,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5.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质量不合格的焦炭,应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重新加工、回炉处理等,确保焦炭质量达到要求。
国标一二三级冶金焦炭指标

国标一二三级冶金焦炭指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焦化工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焦炭是焦化行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其品质直接影响到钢铁行业的生产质量和环保状况。
因此,在焦炭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焦炭品质,采用国标一二三级冶金焦炭指标来进行监测和评价。
一、国标一级冶金焦炭指标国标一级冶金焦炭指标是我国针对冶金焦炭特征和生产情况制定的标准。
根据标准规定,国标一级冶金焦炭的主要指标包括固定碳(FC)、灰份、硫份、抗压强度、热反应性、粘结指数等。
其中,FC是冶金焦炭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最关键的指标。
FC 越高,冶金焦炭的质量越好,熔化性和还原性也会更强。
根据国标规定,一级冶金焦炭的FC应该在85%以上,灰份不超过13%,硫份不超过0.8%,抗压强度不低于80N,热反应性不超过55%,粘结指数不高于15%。
这些指标的控制,可以使一级冶金焦炭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适合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
二、国标二级冶金焦炭指标国标二级冶金焦炭指标与一级指标相比,控制标准更为严格。
二级冶金焦炭的FC在80%以上,灰份不超过14%,硫份不超过1.0%,抗压强度不低于60N,热反应性不超过60%,粘结指数不高于20%。
尽管二级冶金焦炭的性能不及一级指标,但是其质量也足够优秀,可以用于中低端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
三、国标三级冶金焦炭指标国标三级冶金焦炭指标是冶金焦炭产品的基本指标,控制标准相对宽松。
三级冶金焦炭的FC在75%以上,灰份不超过16%,硫份不超过1.2%,抗压强度不低于40N,热反应性不超过65%,粘结指数不高于25%。
虽然三级焦炭的品质较低,但也是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
总而言之,焦炭是冶金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行业发展和环保状况。
因此,国家制定了一二三级冶金焦炭指标,以规范焦炭生产企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企业必须遵循这些指标,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环保的要求。
焦炭质量标准

焦炭是高温干馏的固体产物,主要成分是碳,是具有裂纹和不规则的孔孢结构体(或孔孢多孔体)。
裂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焦炭的力度和抗碎强度,其指标一般以裂纹度(指单位体积焦炭内的裂纹长度的多少)来衡量。
衡量孔孢结构的指标主要用气孔率(只焦炭气孔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它影响到焦炭的反应性和强度。
不同用途的焦炭,对气孔率指标要求不同,一般冶金焦气孔率要求在40 ~45% ,铸造焦要求在35 ~40% ,出口焦要求在30% 左右。
焦炭裂纹度与气孔率的高低,与炼焦所用煤种有直接关系,如以气煤为主炼得的焦炭,裂纹多,气孔率高,强度低;而以焦煤作为基础煤炼得的焦炭裂纹少、气孔率低、强度高。
焦炭强度通常用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焦炭的抗碎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受外来冲击力而不沿结构的裂纹或缺陷处破碎的能力,用M40 值表示;焦炭的耐磨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外来摩檫力而不产生表面玻璃形成碎屑或粉末的能力,用M10 值表示。
焦炭的裂纹度影响其抗碎强度M40 值,焦炭的孔孢结构影响耐磨强度M10 值。
M40 和M10 值的测定方法很多,我国多采用德国米贡转鼓试验的方法。
焦炭质量的评价1 、焦炭中的硫分:硫是生铁冶炼的有害杂质之一,它使生铁质量降低。
在炼钢生铁中硫含量大于0.07% 即为废品。
由高炉炉料带入炉内的硫有11% 来自矿石;3.5% 来自石灰石;82.5% 来自焦炭,所以焦炭是炉料中硫的主要来源。
焦炭硫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炉炼铁生产。
当焦炭硫分大于 1.6% ,硫份每增加0.1% ,焦炭使用量增加 1.8% ,石灰石加入量增加 3.7%, 矿石加入量增加0.3% 高炉产量降低 1.5 — 2.0%. 冶金焦的含硫量规定不大于1% ,大中型高炉使用的冶金焦含硫量小于0.4 — 0.7% 。
2 、焦炭中的磷分:炼铁用的冶金焦含磷量应在0.02 — 0.03% 以下。
3 、焦炭中的灰分:焦炭的灰分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焦炭技术指标
指标
等级
粒度/mm
>40
>25
25~40
灰分Ad/%
一级
二级
三级
≤12.0
≤13.5
≤15.0
硫分St,d/%
一级
二级
三级
≤0.60
≤0.80
≤1.00
机
械
强
度
抗碎
强度
M25/%
一级
二级
三级
≥92.0
≥88.0
≥83.0
按
供
需
双
方
协
议
M40/%
一级
二级
三级
≥80.0
≥76.0
≥72.0
烟煤的分类
类别
符号
数码
分类指标
Vdaf,%
GR.L
y,mm
b,%﹡﹡
贫煤
PM
11
>10.0~20.0
≤5
贫瘦煤
PS
12
>10.0~20.0
>5~20
瘦煤
SM
13
14
>10.0~20.0
>10.0~20.0
>20~50
>50~65
焦煤
JM
15
24
25
>10.0~20.0
>20.0~28.0
>20.0~28.0
>65﹡
>50~65
>65﹡
≤25.0
≤25.0
(≤150)
(≤150)
肥煤
FM
16
26
36
>10.0~20.0
>20.0~28.0
>28.0~37.0
(>85)﹡
(>85)﹡
(>85)﹡
>25.0
>25.0
>25.0
(>150)
(>150)
(>220)
1/3焦煤
1/3JM
35
>28.0~37.0
>65﹡
>30~50
弱粘煤
RN
22
32
>20.0~28.0
>28.0~37.0
>5~30
>5~30
不粘煤
BN
21
31
>20.0~28.0
>28.0~37.0
≤5
≤5
长焰煤
CY
41
42
>37.0
37.0
≤5
>5~30
﹡当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值小于或等于85时,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和粘结指数来划分煤类,当粘结指数测定值大于85时,则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mm),或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奥亚膨胀度b(%)来划分煤类。
耐磨
强度
M10/%
一级
二级
三级
M25时:≤7.0,M40时:≤7.5
≤8.5
≤10.5
反应性CRI/%一级二级Fra bibliotek三级30
≤35
—
—
反应后强度CSR/%
一级
二级
三级
≥55
≥50
—
挥发分Vdaf/%
≤1.8
水分含量Mt/%
4.0±1.0
5.0±2.0
≤12.0
焦末含量/%
≤4.0
≤5.0
≤12.0
注:百分号为质量分数。
≤25.0
(≤220)
气肥煤
QF
46
>37.0
(>85)﹡
>25.0
(>220)
气煤
QM
34
43
44
45
>28.0~37.0
>37.0
>37.0
>37.0
>50~65
>35~50
>50~65
>65﹡
≤25.0
(≤220)
1/2中粘煤
1/2ZM
23
33
>20.0~28.0
>28.0~37.0
>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