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反叛?

1601班魏雪丽

要谈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叛,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从时间上说,中国现代文学是从1917年到1949年的中国文学。是反映中国现代化追求过程中的生活,思想,情感,审美趣味的文学,具有现代审美形式。是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产物。文学的现代化自然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同时作为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存在着深刻的血肉联系。而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受到西方与东方国家文学的深刻启示与影响。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叛,它只是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部分,并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有一位学者说,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其实为一种学术,文化史意义上的“再解读”,即以现代眼光对过往的“价值重估”。我也认为现代文学其实就是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从一本书上看到郭沫若公开声明说:我素来喜欢读庄子,但我只是玩赏他的文辞,却闲却他的意义,我也不能了解他的意义,到这时候我看透他了,我知道“道”是什么?“化”是什么了。郭沫若他笔下的《女神》,就塑造了一个体现了道家思想的顶天立地高扬叛逆精神的自我艺术形象。而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狂人也是如此,他们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有关。从形式上来说,从古文诗词到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文学作品有了一定形式上的改变。但是从内容上来说,还是有一部分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胡适,第一白话诗人。他将他的第一部诗集取名为《尝试集》。是大有深意的。胡适认为,要推动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文学革命,“现在就只剩下一座诗的堡垒,还需全力去争夺”。办法也只有一个:全在吾辈实地实验。正因为是实验,必然留下许多旧的痕迹。《尝试集》,也就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的艰难过程。虽说,胡适的尝试重点是以白话入诗,但仍然不能摆脱旧诗词语音模式与文法结构法则的支配与制约。结果就写出了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诗。那一段时间里所写出的诗更能深刻的看出传统文化的影子。其实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但是,他也只是在传统文化的劣根上动手术,打破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束缚。新青年的主要作者周作人他的散文便可以体现出。他的散文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及国民性的反思,以及对中西方中日文化的比较。可见,当时他对传统文化也不完全是持否定态度。他的作品,《雨天的书》的自序二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从小知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古训。……我有志为京兆人,而自然不容我为浙人,我亦随便而已耳。”这是白话文,却又融汇了某些文言和欧化句式。读起来似乎不那么顺畅,确是有意让你慢下来,体味那种古雅而隽永的语感,这也是他文章涩味的来由。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再说冰心,从小冰心的文章给我的印象就是那种纯真,干净。虽说冰心的创作语言是白话,但却仍浸有旧文学以及文言文的汁水,不过经过她的混合调理,已经完全没有陈腐气息,而别具一种清新的韵味,如《往事(二)·八》中的一段描写。“船身微微的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这种散文的词汇句式,既保留了某些文言文的典雅,凝练,又适当的在词语搭配和语法上欧化,使语言更灵活,婉转,流动,有自然跳荡的韵律感。再如老舍的《二马》,《离婚》中,有对传统文化的亲和与眷恋,而沈从文的边城中也有对自然人性的建构。这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性善本体。

沈从文小说中所写的小女人如《三三》里的三三,《长河》里的夭夭,都是作者美的理想的化身,恬静温柔,忠贞。围绕翠翠描写的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人心向善,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再说民间文化,它也是传统文化的子系统之一。它是相对于官方文化及国家政权,严密控制下的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带有发散性自由性,宽松性的文化。民间文化的优势在于能深入人心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在现代文学的创作中,民间文化正是凭借宽松的环境发展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借助民间文化。讲述了社会上的仁义,道义。

所以说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叛,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