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牡丹亭·游园·醉扶归》
简析汤显祖《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简析汤显祖《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因为喜欢昆曲曼妙的身段,华丽的服饰,而爱屋及乌喜欢上了其雅致的戏词。
于是乎《牡丹亭》成了我的至爱,汤显祖成了我心中的大师。
《牡丹亭》不管从结构、文辞还是从思想上来看,都可以算是一部巨著,尤其喜欢其中的《游园惊梦》一折,现在我就其中的一些东西来谈点自己的看法。
游园惊梦一开始,就是一曲【绕池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如此如花美眷,却在深闺中锁幽怨,怎么不令人疼惜;良辰美景,却只能空对镜中容颜黯然伤逝,怎不令人同情。
怎料深闺难锁春光,小春香在杜府发现了一座大花园,终于寻得机会游园,怎不令人高兴,终到一桃源深处,才不辜负这似水流年。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游园惊梦》的经典唱段,一直被许多昆曲名家唱响,不知汤公是在一种什么样子的心境下写下的这句次,美轮美奂,一位二八娇娘,从未出来游玩过,看见春光无限美好,不禁发出一丝感慨。
姑娘天生是爱美的,不知不觉倒要和满园春色比美了,好一个端庄秀丽而又不失活泼的杜丽娘。
因为长锁深闺,便爱煞这自然春光,于是乎就有“【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虽然锦衣玉食,却最爱天然本色、自然美景,美得与万景争春,我们在此不禁慨叹杜丽娘的如花美貌了。
一句“春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写出了太守之女的无奈,多年来在封建思想森严的家庭中生长,每天所能做的就是刺绣读书,连瞌睡都不能打一个,心中有无限情愫都不能说出来,死气直逼青春,未料想清风吹皱一池春水,唤起了姑娘心中的无限生机。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多美的景致,撩人春色,让人唤起了对生活的无数希望,春风吹醒了一位沉睡了多年的女子,重燃了她对生活的无数期待。
牡丹亭

起。(合)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
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春香 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合) 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隔尾】观之不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 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5/14 在仙近 柳。睹 边他分 。年明 得似 傍俨 蟾然 宫, 客远 ,观 不自 在在 梅若 边飞 此那 莫梦 非里 他书 日生 所, 适曾 之折 夫柳 姓一 柳枝 乎赠 ?我 。
写真
此一若 之旦不 美无趁 貌常此 乎,时 !谁自 知行 西描 蜀画 杜, 丽流 娘在 有人 如间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7
道觋
26/53 硬拷 大外末怪外 臣 哩 先老 陈 的 ! 生相 先 , 差公 生 必 矣葫 教 须 !芦 的 奏 此提 好 闻 乃认 女 灭 妖了 学 除 孽罢 生 为 之。 , 是 成 事 。 精 。 作 为 [ [ ] ] [ ]
27/55
圆驾
愿臣 吾女 皇没 向年 金多 阶, 一道 打理 ,阴 立阳 见岂 妖重 魔活 。? [ ] [ ]
16/38 淮警 声 援 , 于 中 取 事 。 抚 定 然 赴 救 。 俺 分 兵 扬 州 , 断 其 依 奴 家 所 见 , 先 围 了 淮 安 , 杜 安
17/32 冥誓
死这梦神 同佳梅天 穴人,的 。提柳, 口挈梦神 不,梅天 心作,的 齐夫南, ,妻安盟 寿。郡香 随生舍满 香同,爇 灭室遇。 。,了柳
《南柯记》《邯郸记》《还魂记》(《牡丹亭慕 色还魂记》,1598)
昆曲丨《牡丹亭?游园》曲词赏析

昆曲丨《牡丹亭・游园》曲词赏析传承昆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在路上!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昆小弟一起来赏析一下《牡丹亭.游园》!明代的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创造性地继承了唐人小说和元人杂剧的优良传统,写出了“临川四梦”传奇,对我国的古典戏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也是汤显祖的得意之作,汤显祖曾经说过:“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杜丽娘的形象是继《西厢记》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而《游园》是剧中最美的一折,延续400年久演不衰。
《牡丹亭》文词典雅,寓意深刻,词藻华丽,却也使得它曲高和寡。
笔者以对文学剧本的理解和对舞台形象塑造的体会,分析《游园》曲词之奥妙,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汤显祖笔下的鲜明形象。
一、关于《游园》《游园》处于《学堂》和《惊梦》之间,既是贯穿剧情的需要,又是为《惊梦》《寻梦》以至于后来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复生的铺垫。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自幼深锁香闺,深深的宅院隔绝了她与外界的一切交流,她日日随先生读书,以女红消遣,虽有侍女春香陪伴,却只能以迂腐的教书先生陈最良为师。
私塾中,春香不喜教书先生的沉闷、无聊,假“出恭”发现大花园,与小姐相邀明日前去游玩。
杜丽娘虽然长于孤寂之中,但要去花园中游玩的诱惑,激起了她心中的一丝波澜,撩动了她细细的春心。
《游园》以[绕地游][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尾声]一套缠绵的南曲,表达了杜丽娘在春天娇媚的阳光下春心荡漾的感受,她一面享受着春天的温暖,一面感叹生活的美好,一面观赏庭院的景色,一面伤感情怀的寂寥。
由此她才能在庭院小睡时梦见虚幻的情人,才能在梦被惊醒之后再度追寻,才能在苦闷中郁郁而去,也才能在情感的召唤下死而复生。
因此《游园》一出在《牡丹亭》中至关重要,理解曲词的深刻含义也颇具难度。
牡丹亭·游园惊梦

杜丽娘 孩儿送母亲。 杜 母 罢了。辛勤做老娘。 [杜母下。 杜丽娘 娘吓!你叫孩儿看书,不知哪一种书,才消得我闷怀吓!【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 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闪的俺心悠步躭,意软鬟偏。 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欠,则待去眠。【尾声】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熏绣被眠。春吓! 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杜丽娘下。
【滴溜子】湖山畔,湖山畔,云蒸霞焕。雕栏外,雕栏外,红翻翠骈。惹下蜂愁蝶恋,三生 锦绣般非因梦幻。一阵香风,送到林园。及时的,及时的,去游春,莫迟慢。怕罡风,怕罡 风,吹得了花零乱,辜负了好春光,徒唤枉然,徒唤了枉然。
【五般宜】一边儿燕喃喃软又甜,一边儿莺呖呖脆又圆。一边蝶飞舞,往来在花丛间。一边 蜂儿逐趁,眼花缭乱。一边红桃呈艳,一边绿柳垂线。似这等万紫千红齐装点,大地上景物 多灿烂! [众花神下,杜丽娘、柳梦梅上。 柳梦梅 【山桃红】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见了你紧相偎,慢 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和你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妙!)我欲去还留恋,相看 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姐姐,你身子乏了,将息片时,小生去也。正是,行来春色 三分雨。 杜丽娘 秀才! 柳梦梅 在!妙吓!睡去巫山一片云。 [柳梦梅下。杜母上。 杜 母 夫婿坐黄堂,娇娃立绣窗。怪她裙钗上,花鸟绣双双。我儿原来昼眠在此。我儿!我 儿! 杜丽娘 秀...... 杜 母 儿吓!娘在此。 杜丽娘 原来是母亲。母亲万福。 杜 母 罢了。你方才说什么秀? 杜丽娘 呀,孩儿刺绣才罢。 杜 母 为何昼眠在此? 杜丽娘 告母亲知道,适才花园中游玩回来,不觉身子困倦,少睡片时。不知母亲到来,有失 迎接,望母亲恕罪。 杜 母 怎么不到学堂中去看书? 杜丽娘 先生不在,且自消停。 杜 母 儿吓!花园冷静,少去闲游。 杜丽娘 谨依母亲慈训。 杜 母 女儿家长成了,就有许多情态。且自由她,我去了。正是,宛转随儿女。
汤显祖的牡丹亭·游园 最新PPT 优质课件 教学设计

《牡丹亭·游园》
《游园》共六支曲子,前三支写出游之前,后三支写 游园及回归。作者描绘了一幅幅万花璀灿,莺歌燕舞、烟 水画船,雨丝风片浓重不一的彩墨画面。
3.音乐上,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 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
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 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如《桃花扇》 中的《哀江南》就是一套北曲。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 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色是生、 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牡丹亭·游园》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合)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 贱!……
【皂罗袍】写杜丽娘步入后园,开始了全曲的第二部 分。大自然灿烂绚丽把杜丽娘吸引了。杜丽娘情不自禁唱 出了自己的心曲。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与莎士比亚(1564—1617)同时。 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日)青木正儿:“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以一奇也。” 二十一岁时中举,文名渐隆,然屡应会试不第。
据《明史》本传,万历五年汤显祖第三次应会试时,因拒绝 权相张居正的延揽而落选。张居正去世的万历十一年(1583)中 进士。万历十九年(1591),上《论辅臣科臣疏》被贬广东徐闻。
汤显祖早年创作以诗文为主,反对后七子。 戏剧方面:最早的作品为万历初年所写的《紫箫记》, 未完,后于万历十五年改编为《紫钗记》。
牡丹亭 扶醉归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赏析

牡丹亭扶醉归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赏析这是《牡丹亭》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出戏。
昆剧演出本将此出分为二折,自绕池至隔尾称为《游园》,自山坡以下称为《惊梦》。
在《诗经·关雎》洲渚之兴的启迪下,杜丽娘和春香瞒着父母到后花园游玩,花园内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和新鲜活泼的感受,同她枯寂的闺房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她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动,自然春光触发了她的情怀,唤醒了她的青春意识。
但她也同时悟到,良辰美景虚设,赏心乐事难逢,春光易逝,红颜易老,心中十分惆怅。
回房之后,在怅惘郁闷的心境中,她不禁慨叹“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
在勃勃春光和古代爱情诗篇的激发下,她终于产生了挣脱封建礼教束缚、争取爱情自由的强烈要求。
于是在梦中与青年书生相亲相爱。
《牡丹亭》突出的艺术成就之一是绘景抒情,妙合无间;心理描摹,惟妙惟肖。
在《游园惊梦》中,这一艺术特点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前半出游园的情节,主要表现的是杜丽娘在美好的春光里感叹闺阁生活的愁苦,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紧紧扣住大自然美好春光对丽娘心灵的启示和情感的震撼来细致入微地刻画她的形象,特别是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三支曲子,在写景的同时把丽娘的情怀烘托了出来,在情景的自然融合中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还特别注意寓情于景,并随景致的变换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
如步步娇曲子,描写丽娘决心违反家规偷偷去游园,但封建礼教的淫威与长期深处闺房的习惯,又使她心存顾虑:“停半晌整花钿”,“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这便含蓄细致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也把一个刚萌生出摇漾情愫的深闺少女,顾影自怜而又娇羞难胜的心理和天真烂漫情态刻画无遗。
又如“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借“晴”字与情的谐音双关,以春景喻春情,既是绘景又是抒情;深院难得一见的袅袅晴丝,与丽娘心中产生的一丝丝春情,都在摇漾飘荡,既显出她内心的寂寞,又表达出她心灵深处对自由与爱情的朦胧渴望。
游园翻译赏析

牡丹亭游园惊梦【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靡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第一支曲子解说:莺儿鸣叫婉转催梦醒,心儿被处处春光撩乱。
孤零零伫立在重宅深院。
熏沐的沉香烧尽,残断的绣线抛完,为什么今年思春的情怀胜过去年?鉴赏:曲中展示了怎样的景?透出了怎样的情?提示:一边是莺啭催动的无限春光,一边是枯燥单调的闺阁寂寞。
这种一动一静、一闹一寂的强烈反差,催动着少女思春的情怀,因此,一句“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自问,把意欲挣脱束缚、向往自由(大好春光)的热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第二支曲子解说:晴空的庭院游丝如烟,春在飘荡的游丝上呈现。
刚迈步又迟延,退而回房理花钿,没想到菱花镜偷照了半个颜面,害得我将发髻梳偏。
步出闺阁羞将身姿显现。
鉴赏:从游园前的整装美容,可以看出杜丽娘怎样的心理活动?怎么去理解这种心理活动? 提示:欲行又止,想扮得和春色相当;整装美容后,第一次从镜中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俊美,使自己情不自禁、羞答答的将发髻也弄歪,还故意自我埋怨,写出了少女含情脉脉、自我欣赏的微妙心理。
昆曲牡丹亭游园赏析

昆曲牡丹亭游园赏析《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或称《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他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场),【绕池游】至【隔尾】称为《游园》,《游园》处于《学堂》和《惊梦》之间,既是贯穿剧情的需要,又是为《惊梦》、《寻梦》以至于后来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复生作铺垫。
这出由六只曲子组成,着重刻画了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脉搏,是杜丽娘性格发展地重要转折点。
曲子描写杜丽娘在《诗经·关雎》洲渚之兴的启迪下,和春香瞒着父母到后花园游玩,看到“姹紫嫣红开遍”一片大好情景,引起青春的觉醒。
黄莺的婉转歌声惊醒了杜丽娘,催醒了女主人公的春情,然而意绪缭乱的杜丽娘被缚深闺,只能孤单站立在狭窄、阴冷的“小庭深院”。
她无法感受外面姹紫嫣红的春光,只能从吹进幽深庭院里的晴丝来窥见春天的踪迹。
正是这些摇漾的春丝打开了杜丽娘闭锁的心扉,一步步推开了杜丽娘萌生的情思。
“晴丝”一语三关,字面上指阳光下发光的蜘蛛网;晴丝下面却是少女与外界隔绝的苦闷,聊以观察蛛丝度日;“晴丝”又寓意“情思”。
接下来杜丽娘对镜梳妆,不是杜丽娘照镜子,而是菱花镜偷看她,害羞得把发卷弄得歪斜了。
即使在自己的闺房里,也怕被人看见。
作者在修辞上(拟人手法)给人带来新鲜之感,更是别出心裁地表现出女主人公天真娇羞的神态。
杜丽娘梳洗完毕,春香夸她打扮得好而引出杜丽顾影自怜,珍惜青春却又无人赏识、倍感孤单。
此时,青春落寞无法排泄,内心沸腾的杜丽娘喊出了“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青春告白。
这种爱美的个性却被压抑,“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于是一腔积怨,化作深沉的叹息。
“三春”既是春景,又双关她自己青春寂寞。
【皂罗袍】【好姐姐】是《游园》的核心曲词,描写的是杜丽娘走进花园观赏花园美景后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亭·游园·醉扶归》
汤显祖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
茜,艳晶晶花簪z ān
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醉扶归】主要写写杜丽娘梳妆完毕,春香夸她打扮得好而引出丽娘顾影自怜的那种神态,珍惜青春却又无人赏识的那种孤单情怀。
“你道是翠生生出落的裙衫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翠生生”,形容色彩的鲜艳。
“出落”,显出、衬托出。
“茜”,降红色。
“艳晶晶”,指光彩夺目。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是这支曲子中的“曲眼”,是关键句,意思是说天生的本性就是爱美。
“好”,美也。
这是杜丽娘自然升腾的青春憧憬的直言告白,也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的否定与挑战。
“沉鱼落雁”,形容女子有惊人之美。
“羞花闭月”,也是说人美的使花羞,使月闭。
这里都用了拟人化手法。
我们看,在这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里,尽管有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可又有谁来赏识呢?这里把“三春好处”比喻青春姣好的容貌。
【醉扶归】曲意是:你说我穿着绛红色的裙衫多么艳丽光彩,颈上戴的宝石鋃嵌的花簪多么光彩夺目,可知爱美是我的天性。
恰恰这美好的春天却无人赏识。
杜丽娘纵然有沉鱼落雁之美,羞花闭月之貌,这青春之美又有谁来赏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