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期末重点答案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期末重点

一.概念

1.市场营销:

2.国际市场营销:

3.市场营销学:

4.国际市场营销学:研究企业如何更好的实现跨越国境市场营销活动的学科

5.市场营销理念:是企业的经营态度,具体来说,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在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方面所持的态度,思想和观念

6.4P营销组合理论:

7..4C营销组合理论: 美国市场营销专家劳特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论,设

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顾客、成本、便利、沟通。

8.4R营销组合理论:

9.国际营销环境:

10.市场细分:

11.市场定位:

12.目标市场:

13.市场营销者:

14.顾客:

15.相互市场营销:

16.顾客让渡价值:

17.产品整体:

18.产品生命周期:

19.专业化经营:

20.多元化经营:

21.市场领导者企业:

22.市场挑战者企业:

23.市场跟随者企业:

24.市场补缺者企业:

25.倾销:

26.反倾销:

27.品牌:

28.家族品牌:

29.分销渠道:

30.密集分销:

31.选择分销:

32.独家分销:

33.促销组合:

二.简答题

1.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形成与发展

2.国际营销理念的沿革与发展

一)生产观念(20世纪20年代前)

1.理念背景:生产观念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产生的。

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物资短缺,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经营的重心在于大量生产,以平衡市场的供求矛盾。工业企业重产量,轻质量,实行以产定销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不受重视。

2.理念核心: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大市场。

3.理念模式:生产——利润

案例:亨利·福特:“不管消费者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对不起,我们只有黑色的。”

(二)产品观念(20世纪20年代——30年代)

1理念背景: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

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改善,消费者有了消费选择的余地和可能。企业重视开发新产品,注重提高产品性能。

2理念核心:消费者喜欢质量好、功能多、有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价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

3理念模式:产品——利润案例:通用公司靠舒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打败了福特。

三)推销观念(20世纪30年代——二战结束)

1理念背景:市场全面进入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

在1920~1945年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的推广,产品产量迅速增加,产品供过于求,卖主之间竞争激烈的

新形势。许多企业家感到:即使有物美价廉的产品,也未必能卖得出去;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推销工作。

2理念核心

消费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3理念模式:推销利润(四)市场营销观念(二战结束——70年代)

1.理念背景

二战结束,大批军工企业民营化,市场竞争加剧,不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推销的作用是有限的。于是更多的企业经营者意识到必须认真研究消费者的需求。

2.理念核心:企业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欲望。

3理念模式:营销——获利

案例:许多优秀的企业都是奉行市场营销观念的。如日本本田汽车公司要在美国推出一种雅阁牌新车,在设计新车前,他们派出工程技术人员专程到洛杉矶地区考察高速公路的情况,实地丈量路长、路宽、采集高速公路的柏油,拍摄进出口道路的设计。

(五)社会营销观念(70年代——80年代)

1.理念背景:市场营销观念摆正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但却回避了市场营销观念回避了消费者需要、消费者利益和长期社会福利之间隐含着冲突的现实,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完善和补充。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能源短缺、通货膨胀、失业增加、环境污染严重、消费者保护运动盛行的新形势下。

2理念的核心: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兼顾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

案例:安利的绿色营销

生产观念

生产导向

产品观念传统营销观念

推销观念销售导向

市场营销观念市场导向

现代营销观念

社会营销观念社会导向

(1)20世纪20年代以前盛行生产观念。内涵:消费者喜欢那些随处可以买得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

(2)20世纪20-30年代产品观念盛行。内涵: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

(3)20世纪30年代-二战结束盛行推销观念。内涵:消费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任其自然的话,消费者一般不会足量能够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

(4)二战结束-70年代盛行市场营销观念。内涵: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准确把握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的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产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

(5)20世纪70年代以来盛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内涵:企业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在制定营销战略计划时,既考虑企业发展、消费者的现实利益,又兼顾社会利益、生态环境及社会福利。3.4P-4C-4R营销组合理论的内涵,演进及启示

4P: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1964年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4P”是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四大基本要素:产品(Produc价格(Price 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他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销售渠道和适当的促销手段,将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

4C: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个性化、人文化、多样化特征日益突出,传统的4P理论已不适应新的情况。为此,美国市场营销专家劳特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用新的4C理论取代4P理论。新的营销理念认为,在一定搜索成本(包括有限的知识,灵活性和收入等)限定条件下,消费者选择时持有的两个最基本的指导性概念是:价值与满意。价值是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满足需要能力的一种评价。消费者在购买时,必然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最大让渡价值的公司的产品,这些公司的产品能够使顾客得到相对多的利益和支出相对少成本。满意取决于顾客对产品与服务价值的预想与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预想大干实际,顾客不满意;预想等于实际,顾客满意;实际超过预想,顾客会十分满意。在企业追求“顾客满意”过程中,以“顾客”为中心的“4C”营销理论应运而生。“4C”理论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

顾客(Const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

1.顾客(customer)。4C理论认为,消费者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核心,企业重视顾客要甚于重视产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1)创造顾客比开发产品更重要;

(2)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比产品功能更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