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概论第四章+人类体质的属性-

合集下载

体质

体质

对外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易感湿邪。 此类体质特征的人: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七)湿热质
成因:先天不足,久居湿地,喜食肥甘,长期饮酒,湿热内蕴。 形体特征:形体偏胖 心理特征:性格多急躁易怒
面垢如油,易生痤疮,舌质偏红,苔黄腻, 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倦怠,眼筋 体质特征 常见表现 红赤,大便燥结粘滞不爽,小便短赤,男 性阴囊潮湿,女性带下量多,脉多滑数。 对外环境适应能力: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难以适应。
对外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风、暑邪 此类体质的人:易患感冒;病后疾病迁延不愈; 易患内脏下垂、虚痨病。
(三)血虚质
成因:先天不足;脾胃虚弱,生血不足;各种出血;久病耗血, 思虑过度,暗耗心血;瘀血阻络新血不生;寄生虫等。 形体特征:形体偏瘦 心理特征:胆小,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体质特征 常见表现 面色苍白,唇甲淡白,心悸失眠,健忘, 多梦,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四肢麻木,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月经量少,闭经等。
理想体质的标准是:
(1)身体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体重适当。 (2)面色红润,双目有神,须发润泽,肌肉皮肤富有弹性。 (3)声音洪亮有力,牙齿清洁坚固,双耳聪敏,脉象和缓 均匀,睡眠良好,二便正常。 (4)动作灵活,有较强的运动与劳动等身体活动能力。 (5)精力充沛,情绪乐观,感觉灵敏,意志坚强。 (6)处事态度积极、镇定、有主见,富有理性和创造性。 (7)应变和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不良刺激和 抗病的能力。
体质特征
此类体质的人:易患阴亏燥热病变,病后易出现阴亏症状。
(六)痰湿质
成因: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品。
形体特征: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善于忍耐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而粘,胸闷,痰多。 面色黄胖而暗,眼睑微浮肿,易困倦,舌体 体质特征 常见表现 胖大,苔白腻,口中粘腻,口中发甜,身重 不爽,脉滑,喜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便稀, 小便不多微浑浊

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

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
线系渐变论:将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发生看作渐进积累的过程; 断续平衡论:古生物学的证据表明新种是 “突然”出现的,然后是长时间的进化停滞,
直到另一层次上快速形成新的物种。
一、生命起源与进化——(三)变异
重组
包括性细胞生成时的遗传物质重组及两性 基因在形成受精卵时的重组。就如同洗牌, 人类遗传这副牌有10万多张,变换出无数 的组合。
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1
2
3
4
5
人类的多样性
人类的起源
人们在历史上和现 追寻人类历史以及
在以何种条件、机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
制和层次适应环境, 置问题,一直是体
从而影响了人类的 质人类学者热衷讨
发育特点和解剖学 论的领域。
特征等。
分子生物学证据 分子数据对人科进 化过程和人群多样 性问题,都给予了 全新的解释。
• 在体质人类学领域,纵向的研究是追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起源与进化过程。蛋白质、核 酸、细胞是我们讨论生命现象的基本概念,以赫胥黎为代表的综合进化论者认为,进化包 括变异和选择两个过程。而在探讨人类起源时,从古猿到人属的南猿,再到人科的能人、 直立人,以及早期智人和现代人,是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发展线索。
行为研究 考察现代人的行为 与祖先的行为有哪 些延续性或不同。
实际应用 例如了解不同人群 对同一病毒的不同 反应及其原因,可 以为人类提出更具 适应性的疾病防治 策略提供依据。
三、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属性
自然科学属性
1、体质人类学就其自然科学属性一面, 具有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 逻辑框架,这是实践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2、自然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试验 的方法。但是,出于伦理和操作性原因, 体质人类学者不能在人身上开展试验, 但是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获得对假设的 验证。 3、体质人类学通常使用一套清晰的标 准,尝试将物种或个体的多样性归纳到 相应的类别中。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第一章人文研究一、填表题请填写以下人类学体系表格空白部分二、填空题1.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后,最终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

2.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和。

它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加深人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生物学基础的理解。

3.1958年,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

从而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

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著要关注的是原始宗教,并提出了泛灵论,也叫做。

4.1870年,在经典民族志作品《易洛魁联盟》的基础上,出版了名著,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后来,他又在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全面的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并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大致分了、、三个时代,并将作为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志。

三、选择题1.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这是理论的观点。

A.文化相对论B.文化中心论C.种族主义D.文化普同论2.恩格斯曾经指出: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

A.人类学B.社会学C.民族学D.考古学3.体质人类学包括(多选)A.人体形态学社会生物学B.生物进化论古人类学C.考古人类学四、名词解释1.文化2.进化学派3.传播论4.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5.社会决定论6.历史特殊论7.濡化8.文化模式、国民性9.功能论& 新功能论10.社会冲突论11.普同论、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跨文化比较五、简答与问答1.人类学学科在广义和狭义上有哪些分支。

2.如何理解人类学的进化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关系?3.简述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划分的几大阶段。

4.新功能论“新”在何处?5.文化功能论与结构功能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叙述文化人类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7.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前辈如何借鉴西方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8.试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说明中国人类学的本土特点。

人类学概论(西大考古)

人类学概论(西大考古)
两广、江西;⑥、闽南语;⑦、闽北语;⑧、粤语。 奇书《山海经》,传说时代,凶犁之谷,巴西、圭亚那、苏里南。易洛魁人为黄帝后裔。 语
言学还必须有其他研究来证实。 4.民族学: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现存民族,部分涉及民族史(民族考古)。 民族:
历史形成具有共同语言、生活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在共同文化上形成公共心理素质。 对现有民族的调查。 完整、详细、系统了解某一民族各个方面。研究民族历史需依赖 考古学。族源,体质人类学对人骨的研究。语言学,民族识别重要标志。 三、人类学简史: (一)、人类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19 世纪中叶在欧洲创立。 1.孕育阶段(上古——16 世纪初):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曾叙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体质人类学最初研究学者。 希罗多德,公元前 5 世纪,《历史》,风俗习惯,文化人类 学。 古埃及人曾以注意到不同种族,并绘于壁画上。 中世纪,宗教、神学盛行,科 学受限制。 1271 年,马可.波罗出发前往中国;在中国居住 17 年,游历中国太半,后 取道海上经土耳其回威尼斯,《马可.波罗行记》。 15 世纪始,在《马可.波罗行记》影 响下,“地理大发现时代”来临。 哥伦布发现美洲。 达.迦马 1498 年到达印度。 麦哲 伦环球航行。 人类各种族得到认识。 对人类学的研究开始兴起。 2.创建阶段(16 世纪初——1866 年):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体质人类学最早出现,自 16 世纪初开始,研究人体及其特征。 马金斯.亨特《人类学》。 16 世纪初人类解剖;意大 利,维萨里,致力于人体解剖,证明男女肋骨一样多,推翻了上帝用男人肋骨造女人之 说,《人体构造》,引起人们对“上帝造人说”的怀疑,被宗教裁判所处死。 17 世纪。 英国的泰森,解剖人、猩猩、猴子,比较研究,发现猩猩较猴子更接近于人,奠定比较 形态学基础。 18 世纪初,林奈,1736 年创建科学的生物分类系统,建立在动物的亲疏 关系上,灵长目,将人、猿、猴放于其中,将人分白、黑、黄、红四种人,统称智人种, 沿用至今。 18 世纪后期,布鲁门巴哈,将人种划分建立在人体测量基础上,特别是颅 骨形态。 19 世纪,一系列古人类大发现,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森林古猿等。达 尔文《物种起源》。 赫胥黎,利用进化论论述人类起源,“人猿同祖”。人体形态学、人 种学、人类起源,体质人类学建立。 文化人类学:17 世纪始,大兴土木,地下往 往发现远古人类遗存,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石器与化石,考古学开始建立。 19 世纪,汤 姆森将丹麦国家博物馆藏品按原料分类,石器、铜器、铁器。 卢伯克,按制造技术区 分石器。 1860 年,德国的巴斯典《历史上的人》,文化人类学诞生。 巴霍芬《母权论》。 19 世纪中叶,建立一批学术团体。 1866 年,瑞士,那沙特尔,首届人类学和史前考古 学会议,人类学正式诞生。

体质学说.ppt

体质学说.ppt
13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正常体质 总体而言,健康人群体内阴阳是平衡的, 具体而言,不同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或偏阴、或偏阳
——不超过机体调节的适应能力( 常度之内)
1、阴阳平和质: 特征:身体强壮,肥瘦适度,面色与肤色随有五 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 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舌红 润,脉象缓匀有神;夜眠安和,精力充沛, 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自身 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一)体质的评价标准:
1、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包括体表形态、体格、体 型、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协调性;
2、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 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 耐力、灵敏性、协调性及走、跳、跑、投、攀越 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不适应阴雨天气。
26
特禀质 (I型)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
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 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 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 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 关疾病特征。
7、地理因素:“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故其气体随地而不 同。”
8、疾病针药和其他:慢病、长期服偏于某性的药物12。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 津液的盛衰偏颇,实际上是脏腑精气阴阳及 其机能的差异和经络气血之偏颇,所以,着 眼于整体生理功能的高低强弱运用阴阳的分 类方法对体质进行分类是体质分类的基本方 法。
6
四、体质的特点:

人类学概论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_

人类学概论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_
20
(4)来自非洲的现代人在向世界各地 ) 扩散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与当地居民发生 融合或基因交流; 融合或基因交流; (5)非洲以外的现代人类与当地的直 ) 立人或者早期智人之间不存在解剖或遗 传上的连续性, 传上的连续性,由远古智人向现代人转 变的过渡类型只存在于非洲地区
21
“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说”则主要以“中国古人 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说”则主要以“ 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说 类连续进化说”为论据。 类连续进化说”为论据。 它是根据魏敦瑞对北京猿人化石的研究而提 出的蒙古人种起源的观点发展而来的。 出的蒙古人种起源的观点发展而来的。魏敦 瑞的研究发现,北京直立人化石的颅骨、 瑞的研究发现,北京直立人化石的颅骨、牙 齿及肢骨的某些形态特征在现代华北人身上 也存在,比如枕部出现印加骨、 也存在,比如枕部出现印加骨、圆形的眶下 缘等, 缘等,表明了二者之间具有演化上的连续性
28
复习思考题
1何谓体质人类学?它在人类学学科体系中 何谓体质人类学? 处于何种位置? 处于何种位置? 2体质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体质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3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属性和方法是怎样的?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属性和方法是怎样的? 4人类起源的大致进化过程是怎样的? 人类起源的大致进化过程是怎样的? 5举例说明体质人类学的应用。 举例说明体质人类学的应用。 6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18
二、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一)早期人科和直立行走 能人和直立人 (二)能人和直立人 智人 (三)智人
19
(四)人类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起源说 人类非洲起源说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5 人类非洲起源说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 点: (1)具有现代人解剖特征的人类最早出现 ) 在非洲; 在非洲; (2)随后向世界各地扩散并取代了当地的直 ) 立人或早期智人,成为目前生活在世 立人或早期智人, 界各地的现代人的直接祖先; 界各地的现代人的直接祖先; (3)非洲以外地区的早期现代人也具有非洲 ) 人的特征; 人的特征;

5 体质

5 体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同气相求、同类相召)。 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同气相求、同类相召)。 偏阳质---易感风、 ---易感风 热等阳邪,耐寒。 偏阳质---易感风、暑、热等阳邪,耐寒。 偏阴质---易感寒、湿等阴邪,耐热。 ---易感寒 偏阴质---易感寒、湿等阴邪,耐热。 阐释发病原理: 阐释发病原理: 体强---正气旺盛,抗病力强。 ---正气旺盛 体强---正气旺盛,抗病力强。 体弱---正气虚弱,抗病力差。 ---正气虚弱 体弱---正气虚弱,抗病力差。 解释病理变化: 解释病理变化: 从化:又称“质化” 即病情随体质而发生变化。 从化:又称“质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发生变化。 质势:指不同体质所具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 质势:指不同体质所具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 病势:指疾病的演变趋势。 病势:指疾病的演变趋势。 偏阳质---易从阳化热。 ---易从阳化热 偏阳质---易从阳化热。 偏阴质---易从阴化寒。 ---易从阴化寒 偏阴质---易从阴化寒。 指导辨证:同病异证,异病同证。 指导辨证:同病异证,异病同证。
三、体质的标志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1.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 体表形态、 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 1.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体表形态、体 体型、 格、体型、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和协调性。 和协调性。 2.身体的功能水平 身体的功能水平: 2.身体的功能水平: 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 4.心理发育水平 心理发育水平: 4.心理发育水平: 5.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 5.适应能 概述 2.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3.体质的分类 3.体质的分类 4.体质学说的应用 4.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概述

《人的体质分类》PPT课件

《人的体质分类》PPT课件


急躁,麻利,很多时候会越做 越快
阴亏
不够强壮


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较强,较 灵巧
凝练型阴亏动作精细准确,做 事井井有条


对于强度不大的工作,亏弱型 也能很好的应对


阴亏
纤瘦,体节明显 凝练型阴亏生发不充分,但清 瘦干练 亏弱型阴亏瘦高但不壮实 身体薄。表现为身板直,乳房 不丰满,臀部不厚实等


有明显骨架变化的体质多属于 阴亏体质,如驼背、鸡胸、脊 柱歪斜、罗圈腿等
各类体质的面部特征



阳盛
脸型多方形,圆形
面颊丰腴,饱满,强韧,线条柔ຫໍສະໝຸດ
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等有 器质性病变的颈肩腰腿痛 老年病表现为癌症
各类体质的动作特征


阳盛
力量大,耐力好,注意力持久 粗糙,马虎,不善于做精细的 工作


阴盛
爆发力强,速度快,频率快 平衡能力强,身体协调 注意力持久,稳定



阳亏
健康型阳亏细致、耐心、周全 敏感型易疲倦,体力差,节奏 慢 平衡能力差,不协调 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 动手能力差,做事不周延,丢 三落四
阴虚和阳虚体质

阴虚:身体阴部的亏弱或 亢进 特点:生命力不足或充分 展现,与外界信息交流通 畅 疾病表现:往往为阴面、 下部、器质性病变 阴虚体质在中医上主要表 现为肾虚 聪明,儒家思维

阳虚:身体阳部的亏弱或 亢进 特点:生命力的展现受到 保护或束缚,与外界信息 交流有一定障碍 疾病表现:往往为阳面、 上部、功能性病变 阳虚体质在中医上主要表 现为脾虚 智慧,道家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一)自然科学属性 具有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
逻辑框架,这是实践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6
第二节 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生命起源与进化
7
一、生命起源与进化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命的物质基础由蛋白质和核酸两大类生物
分子所组成,而细胞是构成生命最基本的单 位。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不仅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材料,而且执行着 代谢、运动、呼吸、免疫等重要生理功能。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核苷酸含有戊糖、磷酸和碱基。
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
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1来自第一节 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属性
2
一、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 是比生物人类学(biological anthropology)更为传统和普遍的提法, 它是关注人类作为生物现象的人类学的 一个分支
人的特征;
19
(4)来自非洲的现代人在向世界各地 扩散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与当地居民发生 融合或基因交流;
(5)非洲以外的现代人类与当地的直 立人或者早期智人之间不存在解剖或遗 传上的连续性,由远古智人向现代人转 变的过渡类型只存在于非洲地区
20
“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说”则主要以“中国古人 类连续进化说”为论据。
生物人类学不同于生物学和人类学,它 关注人类的生物属性,同时也关注文化 在人类进化和有关生物性方面的作用
3
体质人类学试图了解当今和过去人类的 体质结构,该体质结构在人类行为中发 挥了怎样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 是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的等问题
4
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体质人类学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的问题: 人类的多样性 人类的起源 分子生物学证据 行为研究 实际应用
群基因库的结果 基因漂变(genetic drift):指前述原因之外的偶然小变
动导致的种群基因库内容变化
15
(四) 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
然选择,生物群体中出现的一些微小变 异是出于对环境的适应,在自然选择的 压力作用下,经过多代积累,逐渐发展 为新种
16
在达尔文看来,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有利于生存的变异个体得到选择,不利 于生存的变异个体被淘汰,也就是人们 常说的“优胜劣汰”,而这种保持有利 的个体差异和变异、消除有害的变异, 被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
23
细胞是构成生命物质基本的组织结构。 对于人的生命来讲: 病毒 遗传 生物属性与人的行为及文化的关联性
24
三、生物性差异与人类政策实践
(一)物理隔绝和医药阻断 (二)政策倡导与治疗行动 (三)疾病反应差异和策略变化
25
世界上各大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的性状, 如肤色、眼睛、发色、面部特征、血型、 指纹等加以区分的
断续平衡论:认为古生物学的证据表明新 种是“突然”出现的,化石记录中没有 大量的中间类型
14
(三)变异的含义 变异的根源和形式: 重组(recombination):包括性细胞生成时的遗传物质
重组及两性基因在形成受精卵时的重组。 突变(mutation):突变是遗传密码在复制和传递时发
生的意外错误。它能增加种群基因库中的遗传物质 基因流动(genetic flow):指遗传物质加入或离开某一
10
多数学者把细胞生命看作是真正的生命,细 胞生命出现之前是生物的化学进化,细胞生 命出现之后的进化是生物进化。
前者是受化学规律支配的化学过程,后者是 受生物学规律支配的生物学过程
生命一旦出现,进化过程就转变为由变异、 遗传、自然选择等因素驱动的生物进化
11
进化和演化的英文是evolution 在达尔文时代,它是指事物由低级的、
简单的形式向高级的、复杂的形式转变 的过程
12
在进化上,物种(species)是一个连续 和独立的进化单位。它是生物存在的基 本形式,也是生物中最基本的分类等级
物种的差异,其本质是遗传差异,由于 不同种之间存在着遗传的差异,保证了 物种在自然界中的相对稳定
进化论的中心问题是物种的形成
13
线系渐变论:将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发生看 作是渐进积累的过程,例如把从猿到人 的进化看成连续无间的链条;
它是根据魏敦瑞对北京猿人化石的研究而提 出的蒙古人种起源的观点发展而来的。魏敦 瑞的研究发现,北京直立人化石的颅骨、牙 齿及肢骨的某些形态特征在现代华北人身上 也存在,比如枕部出现印加骨、圆形的眶下 缘等,表明了二者之间具有演化上的连续性
21
第三节 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
人体的观察层次
22
一、人体的观察层次
人体是以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层次被观察的 如果人体的任何一个层次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这架精
密仪器的失灵。 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许许多多环境因素对细胞形态、
器官特征等的影响,会对个体或群体身体状况、体质 特征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会波及个人命运、群体 行为和文化等。 人们长期的行为、习俗及其生存的环境也会影响人 体——这架机器的特征及运行的变化。 研究体质人类学非常重要的学科出发点和理论逻辑。
17
(一)早期人科和直立行走
18
(四)人类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起源说 人类非洲起源说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5
点: (1)具有现代人解剖特征的人类最早出现 在非洲; (2)随后向世界各地扩散并取代了当地的直
立人或早期智人,成为目前生活在世 界各地的现代人的直接祖先; (3)非洲以外地区的早期现代人也具有非洲
8
根据所含糖的不同,核酸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另一种 是核糖核酸(RNA)。核酸是生物遗传 的物质基础,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核酸分子可以通过 自我复制,把遗传信息一代代传下去, 又可以通过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9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主管代谢,核酸主 管遗传。而且核酸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 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催化作用又控制着 核酸的代谢,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共同完成神秘的生命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