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2光的反射第2课时 学案

合集下载

4.2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人教版2024)

4.2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人教版2024)

4.2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位置发生变化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调整光热电站定日镜的角度,将太阳光准确地反射到吸热塔的顶端,从而达到聚热的效果。

这些定日镜为什么能将太阳光准确反射到指定位置?(2)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教室、人、书本等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够看见物体,一定是因为有光的存在。

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把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那么光在反射过程中有怎样的规律?有哪些应用呢?学习新课一、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现象光遇到物体的表面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方向,返回到原来的物质中传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1)我们能够看见太阳、发光的电灯等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2)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如图所示。

光遇到水面、桌面以及其他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 基本概念:一点、三线、二角(见上图)。

①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②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

③入射光线AO:入射到镜面的光线。

④反射光线OB:从镜面返回的光线。

⑤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⑥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提出问题】当阳光照射到窗台上的平面镜时,会发现有光束反射到屋内的墙上并形成光斑。

改变平面镜的角度,光斑的位置会随之改变。

那么,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实验思路】当光发生反射现象时,每一束反射光对应着一束入射光。

因此,要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就要找到反射光与入射光的位置关系。

要找到这个关系应该测量哪些角度?选用什么样的器材?如何测量呢?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可以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

实验中应注意使光沿不同角度入射,经过多次测量,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位置关系。

【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铅笔、量角器、可折转的白色粗糙硬纸板。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光的反射》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光的反射》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光的反射》学案(新版)新人教版4、2 光的反射》一、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2、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光路可逆的含义。

3、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二、重点难点: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三、器材准备:演示用: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投影片。

学生用:手电筒(玻璃上有1—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四、学习活动:(一)想一想: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从物体进入了眼睛。

光源本身能发光,自然能被人看见;看看你周围的物体,不是光源的怎么也能看见呢?(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认识相关概念:[演示实验1]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大家观察一点、两角、三线、并记忆以下内容: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从光源射向镜面的光线反射光线(OB):从镜面向外传播的光线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3、[演示实验]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

(1)按图甲所示,先使E、F 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丙乙甲(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4、[分组实验]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①将一张16 K 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ON作为法线;在ON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OA、OA1、OA2、②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沿OA、OA1、OA2射向镜面,观察反射光线、③分别在每条反射光线的位置上用大头针扎一个孔B、B1、B2、用刻度尺画出直线分别将OB、OB1、OB2连接起来、④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角i角r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⑤使光线分别沿OB、OB1、OB2射向镜面,观察每条反射光线的方向、5、[分析和论证](1)从演示实验可看到E和F在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即反射光线和和入射光线在个平面内;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居法线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节光的反射N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a.入射光线AOb.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c.反射光线OB。

d.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e.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f.反射角∠r: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即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如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角i和r。

4.讨论。

(1)怎样使纸板能稳定地竖直在平面镜上?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多种方案,如在纸板后做一个支架,用纸盒的一个侧面,用泡沫包装盒,等等。

(2)怎样得到“一束光”?有人首先提出用太阳光,但马上有人反对,认为太阳光不是“一束光”,又有学生想到前一节刚做的小孔照相机,其外筒可以利用,透过外筒上的小孔,能得到“一束光”.可是,如果阴天怎么办?用手电筒。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光的反射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光的反射学案新人教版

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2:什么是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什么是反射定律?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吗?4:镜面反射,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然_________,,这种反射叫__________;平行光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向着_________,这种反射叫__________。

漫反射_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二、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和规律: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光的反射规律:活动1:认识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如图,O是,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线。

入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反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活动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有什么关系?(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选填两侧或同侧)(3)反射角、入射角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4)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看到光线被反射后沿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光的反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光的反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光的反射定律》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 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重点光的反射规律难点应用反射规律控制光束方向,以及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成因。

探究器材演示小型激光器,小平面镜,手电筒,白纸板,多媒体学生光的反射自制教具一套、小平面镜、激光笔、玻璃板、白纸板、纸筒、刻度尺教学过程师生活动8:00 一、引入新课8:02 1#欢迎画面配任贤齐的歌曲《烛光》师:刚才一首任贤齐的《烛光》带我们进入绚丽多彩的光世界。

2#请看大屏幕,我们能看见烛光、太阳、萤火虫、电灯,是由于它们是光源,能自行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然而有些物体不发光,如:书、我们二中的校门和教学楼,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他们,这是为什么?4#要解决这个疑惑,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定律》。

5#先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观察大屏幕彩图2张,回答能看到烛光、太阳、萤火虫、电灯是由于它们是光源,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回答能看到书本、我们二中的校门和教学楼的是因为当光射到这些物体表面时,被这些物体表面反射回去,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引出课题。

二、师生师: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回答问题,我把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分成了几个小组,回答正确加3分,不完全正确加1分,补充正确2分,补充不完全正确加1分,记分员是《》。

对表现好的小组我们将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奖品在这里。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节内容,我们知道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出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要发生反射现象。

板书: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出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探究8:05二、师生探究6#师:(点击课件)现在有一束光线射到一平面镜上,请看屏幕,我们把这条光线叫做入射光线,请问哪个是入射点?一、光的反射的有关概念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口答以下名词:入射光线AO、入射点O、反射光线BO、法线ON、入射角∠α、反射角∠β。

光的反射(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反射(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主备人:上课时间:月日课题 4.2光的反射(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反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学难点从实验结果归纳出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学方法讲授法发现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演示用:激光笔量角器白纸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毛玻璃。

课型课时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补充一、情景引入课前回顾1.光线从一种介质到达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是返回原介质,叫做光的反射。

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镜面上发生光的反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入射光线是AO ,反射光线是OB ,法线是ON;(2)入射角是∠2 ,反射角是∠3,若∠1=30°,则反射角等于60°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实验;演示实验1:让平行光射向平面镜现象: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

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演示实验2:让平行光射向毛玻璃片。

现象: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75“想想议议”。

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

请画出这种现象的光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解:光路如右图。

建议: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制造黑板。

归纳总结: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是: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制造黑板。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光的反射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光的反射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光的反射学案新人教版4、2光的反射基本思路:学习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学法指导: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预习内容:1、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________、,我们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________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了解法线、入射点、入射光线、入射角i、反射光线、反射角r等名词。

3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_、5光的反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6两种反射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两种反射各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学习导入:[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生]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师]我们能看到屋子里的桌子、本子、黑板,这又是为什么?[生]光在这些物体上发生了反射、[师]不仅仅这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光的反射,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反射有什么特点,或有什么规律,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板书:2、2光的反射)(板书: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深入探究:(一)[演示实验1](向学生介绍光源,平面镜(反射面))[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教师在演示光的反射介绍下列名词(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演示实验2]让氦氖激光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现象]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师]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如图甲所示、[演示实验3]让氖氦激光的平行光射入书本上、[现象]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师]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如图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说明:(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讲完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后,为了加深理解,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想想做做]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想想看,并解释为什么、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回家去做,以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当堂达标:1、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2、如图2所示,是光的反射光路图,入射光线是_______,反射光线_______,NO是_______,其中∠3是_______角,它和∠2的大小关系是∠2_______∠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学案

● 学习目标1.认识光的反射现象;2.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及光路的可逆性;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知道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 自学自测(自学教材73-75页)人能够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而我们也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 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一、光的反射的相关概念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如图: 1.C D 为反射面,O 为入射点,ON 为 ,它与反射面,用虚线表示;2.AO 为 ,用实线表示;3.OB 为 ,用实线表示;4.i 为 ,即 光线与 的夹角;5.γ为 ,即 光线与 的夹角;二、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反射的时候遵循什么规律呢?观察教师演示实验:1. 将纸板沿绕ON 向前折或向后折,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2.改变入射角,做两次试验,最后将数据填入下表中:角ⅰ 角r第一次第二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3.将光线沿着BO 入射,反射光沿 射出,说明 ;综上实验可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练习:1、如图甲所示,已知镜面及反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已知镜面和入射光线,要求画出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已知反射光线及入射光线,要求画出镜面。

2、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5°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______度;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则反射角是______度,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度。

丁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反射图特点发生在光滑的表面上,平行光入射,射出;只能从一个方向看到反射光发生在粗糙的表面上,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射向;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反射光生活中的现象举例(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一般反光的现象都是镜面反射。

)练习: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_________的缘故。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4.晚上在田地里走动,因为白天下雨,地面低凹处有积水,为了不致踩在水里,我们根据月光应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水B.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水C.迎着月光走时,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都有水D.迎着月光走时,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亮处都有水●当堂达标1.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课题:4.2《光的反射》课时2
上课时间:班级:姓名:
一、【前测】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的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二、【示标】
1、光的反射作图
2、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三、【导标】
1:光的反射作图: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用_________线
法线用_______线
2:光的反射类型分为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_反射。

四、【释标】(探究、展示)
1、光的反射作图,练中学
(画反射光线)一束光与平面镜成45°角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画入射光线)水平方向的光线与镜面成45°角射在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找光源)如上右图所示,a为入射光线,b为反射光线,
它们均由同一个点光源发出,请找到这个点光源的位置,并
完成光路图。

(画反射面)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若要用
镜子将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的深井里,镜面应与水平成多大
角度?(计算)请在图中画出其光路图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_______定律。

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发生了_____反射
思考: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

请你依据所学光的反射知识进行解释。

五、【测标】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在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2、如图所示是光的反射光路图,入射光线是直线______;反射光线是直
线______;NO是______;其中入射角是∠____,反射角是∠_____。

3、按要求作图:
(1)下图为潜望镜示意简图,画出A点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到水手眼里
(2)下图已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请画出反射面的位置。

(1) (2)
六、课后巩固提升
1、皮鞋擦过鞋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D.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
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_________的缘故.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
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
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
4、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地面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
与水平面的夹角( )
A. 一定为25°B.一定为65°
C.可能为25°D.可能为50°
5、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
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反射光线与入反射光
线的夹角为________;光经过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
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将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
会”)移动,此时入射角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反思或疑惑
A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