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复习总结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复习总结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复习总结一、基本概念及专业术语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1、我国对水体流域污染治理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 ____ _ _制造业是给水排水事业的支柱产业;3、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4、在水的社会循环中,水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可以说,水是生命的____ __ _;水是工业的____ ___氺是农业的;5、在水的社会循环中,给水是人类向大自然__ _ ___ ,排水是人类向大自然__ _ ___;6、天然水体中的杂质可分为__ __ ___和__ _ ____ 两类;7、天然水体中的胶体可以分为_____ _ _和__ _____两种胶体;8、作为给水水源,地下水可按其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9、由江河取水的城市,若水质受到上游城市或其他污染源的污染而不宜再饮用时,称作_____ __;10、地表水主要是指_____ __、_____ __、__ _____等水体里的水;11、通常地表水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有、和三种;12、城市给水管道系统设计用水量类型有、、13、通常城市给水系统中配水管网布置有和两种形式;14、城市给水管道主要有金属管材、、和等;15、给水排水工程三要素分别是____ ___、____ ___、____ ___;16、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有______ _、___ ____、____ ___;17、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有______ _和____ ___两种排水系统;18、城市排水体制分为______ _和____ ___两种基本形式;19、城市污水管道管段设计流量由_____ _、_____ __、_____ __三部分组成;20、通常水表的安装连接方式,如DN≤采用螺纹连接,如DN>采用法兰连接;21、在生活水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的____ ___及____ ___对饮用水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22、在城市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中,混凝包括和两个阶段;23、水处理中,按照所交换的离子种类,离子交换剂可分为和两大类;24、在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等;25、在城市给水厂中的泵站通常包括____ ___和_____ __;26、水的生物处理法按照是否供氧分为_____ __和_____ __两种;27、建筑排水系统按排除污、废水的类别可分为生活排水系统、_____ __、____ _ 三种类型;28、建筑给水系统根据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_____ __和______ _三种类型;29、在城市污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中的沉淀池通常包括和;30、厌氧消化科分为和两个阶段。
给排水管道工程总结复习

给排水管道工程总结复习吴军一、给水系统总论给水系统分类和组成按水源 地表水、地下水给水系统按使用目的 生活饮用水、生产、消防给水系统地表水 取水构筑物(一泵站)——水处理构筑物(自来水厂)——二泵站—调节构筑物—输水管渠和管网地下水 管井群——集水池——泵站——水塔——管网工业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普通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使用过的水经过适当处理过后再行回用 复用给水系统(也叫循序给水系统)按照各车间对水质要求将水顺序重复利用 给水系统的流量关系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和水厂等按最高日的平均时流量计算: α为考虑水厂自身用水的系数1.05-1.10;Q d 为最高日用水量;T 为每天工作的小时数 地下水源: 二泵站、水塔、管网的流量关系无水塔的给水系统:二泵站应满足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要求,水泵大小搭配,分级供水;管网按照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设计有水塔的给水系统: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时按照二泵站和水塔联合向管网供水考虑,二泵站按最高一级供水工况确定设计流量;管网按照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设计;水塔根据在管网中的位置不同分为1)前置水塔;2)对置水塔时;给水系统的水压关系水泵扬程确定: Hp --水泵扬程;Ho --静扬程;∑h --水头损失T Q Q d r α=TQ Q dr =∑+=hH H o p二级泵站扬程:水塔高度的确定:给水系统调节构筑物调节容积的计算水塔和清水池,见书P16设计用水量的组成、变化和计算组成::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量变化: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为日变化系数,通常在1.1-1.5之间;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为时变化系数,通常在1.3-1.6之间变化 计算:城市居民最高日用水量: Q --最高日用水量定额;N --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f --自来水普及率二、输配水工程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及优缺点树状网,适用于小城市和小型工矿企业(优点:管网投资省 缺点:供水可靠性差;管网末梢)/(31d m qNf Q =nc s c c p h h h H Z H ++++=差清水池最低水位的高程--控制点地面标高与失输水管和管网中水头损吸水管水头损失水头控制点要求的最小服务c Z ,h ------n c c h h H s --控制点地面标高设置水塔处的地面标高失到控制点的管网水头损按最高时计算的从水塔水头控制点要求的最小服务c Z Z )(--------+=t c c n c t n h H Z Z h H H水流缓慢,水质容易变坏)环状网,用于大中城市和对供水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区域(缺点:管网投资大 优点:供水可靠性高;可以减轻因水锤作用对管网产生的危害)输水管渠形式及特点重力式、压力式设计管段流量计算简化的依据和方法依据:常用于对现有管网工况的模拟计算和改扩建计算;也可用于新管网的设计;由于实际管网非常复杂,所以需要简化;略去次要的、水力条件影响较小的管线,保留主要的干管;简化后基本上还能反映实际的用水情况方法:次要管线省略;并行管线合并;管网分解;并联串联管线的简化树状网设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见书P46沿线流量:节点流量: 为便于管网计算,通常统一采用α=0.5,即将沿线流量折半作为管段两端的节点流量管段计算流量:树状网 各管段中只有一个水流方向,只有唯一的计算流量,即等于该管段以后所有节点流量之和环状网 各管段的计算流量比较复杂,必须保持每一节点满足节点连续性方程 管径计算最大设计流速<2.5-3.0 m/s ;最小设计流速>0.6 m/s 经济流速:管径100-400mm 0.6-0.9m/s; 400- mm 0.9-1.4m/sm ---- / ---- L/s ---- )---- 一半计算;只有一侧配水的管段按园等不配水的管段,,不包括穿越广场、公干管总长度,,大用户集中用水量总和管网总用水量,式中∑∑L s L q Q q s l q q s l = m ---- L/s ---- )/( ---- l ;管段长度,;沿线流量,;比流量,式中l q m s L q s ⋅∑∑==l l i q q q 5.0αl/s q / 0ij ,流量的管段到节点节点的节点流量,节点式中∑∑--------=+j i s l i q q q i ij i水头损失计算管网计算基础方程解环方程哈代-克罗斯法的步骤、校正流量计算公式见书P53解环方程组初步分配流量,满足J-1个节点连续性方程组;根据经济流速确定管径,计算各管段的水头损失;验证是不是满足环的能量方程,如果闭合差不符合要求,由闭合差计算校正流量,重新计算各管段的水头损失,直至闭合差满足精度要求年折算费用及经济流速见书P38、78管网核算要求和方法以及核算不达标时的解决方法校核按照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设计的管网是否满足不同工作情况下水量和水压的要求消防时校核;最大转输时校核;事故时校核按照最高时用水量再附加消防时的流量,重新进行管网的水力计算消防流量按规范确定,如果只规范要求为一处着火点,则将消防流量加在最不利点;通过管网水力计算验证最不利点能否满足不小于10米的服务水头;校核消防时二级泵站水泵扬程能否满足要求,否则可以通过放大个别管段的管径,或在二泵站设置专用消防泵校核二级泵站出水量大于管网用水量时,形成最大转输流量,计算管网能否将最大转输流量送入水塔内储存校核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水量水压要求事故时用水量近最高时用水量的70%计算,校核能否满足最不利点的水量和水压要求三、取水工程地下水和地表水源特点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分类及适用条件管井——井管从地面打到含水层,抽取地下水的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5米,其底板埋藏深度大于15米);大口井——由人工开挖或沉井法施工,设置井筒,以截取浅层地下水的构筑物(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在5米左右,其底板埋藏深度小于15米);渗渠——壁上开孔,以集取浅层地下水的水平管渠(仅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小于5米,渠底埋藏深度小于6米);泉室——集取泉水的构筑物(适用于有泉水露头,且覆盖层厚度小于5米)管井的构造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见书P131Ki L H K v L H KF Q ===管井直径一般在50~1000mm ,深度一般在200米以内,通常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沉淀管组成。
给排水概论知识点总结

给排水概论知识点总结一、介绍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排水系统和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而给水系统则是将水源输送到城市居民和工业使用地点的系统。
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的环境卫生,还关乎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排水系统1. 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是城市中用于排除降水的系统。
它包括雨水管道、雨水篦子、雨水口等设施,通过这些设施将雨水从城市中排出,防止城市内涝。
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防洪、防渍、排泄及美化。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地形地势、雨水的流量、管道的设计及设施的设置等因素。
2. 污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是城市中用于排除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系统。
它包括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等设施,通过这些设施将污水清理后排出城市,保护环境和居民健康。
污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防臭、防根、防腐及防堵。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城市的污水来源、管道的设计及设施的设置等因素。
三、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城市中用于将自然水源输送到居民和工业使用地点的系统。
它包括输水管道、水厂、水塔等设施,通过这些设施将水源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供水充足、水质优良、水压稳定及管网合理。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城市的用水需求、水源的质量、管道的设计及设施的设置等因素。
四、水泵及水泵站水泵是给排水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用于提升水的压力和流动。
水泵一般分为离心泵和排污泵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水泵。
水泵站是水泵的集合,用于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
水泵站一般分为生活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和给水泵站等类型,根据不同的系统选择适合的水泵站。
五、水质及水质监测水质是给排水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关乎着居民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
因此,对水质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水质监测主要包括对水源和排水口的水质监测。
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
建筑给排水知识点总结

建筑给排水知识点总结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和安全。
本文将就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几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和阐述。
一、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水源、水箱、水泵、管道等组成。
给水系统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水源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水泵和水箱等设备,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管道的材料和尺寸。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管道的连接紧密、水流顺畅。
二、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排水管道、污水池、废水池等组成。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排水的种类和数量,确定合理的管道材料和尺寸,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污水和废水的处理和排放。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管道的坡度和连接方式,确保排水顺畅,防止出现渗漏和堵塞等问题。
三、节水技术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节水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可以采用多种节水技术,例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些节水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四、节能技术除了节水技术外,建筑给排水系统还可以采用多种节能技术,例如变频技术、太阳能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能耗,减少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总之,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和安全。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设备和技术,确保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还应该注重节能和环保,采用多种节水技术和节能技术,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铁路运输经济法规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铁路运输经济法规知识点总结一、铁路运输经济法规概述铁路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铁路运输市场,保障各方权益,铁路运输经济法规应运而生。
本文将系统总结铁路运输经济法规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铁路运输领域的法律规定。
2023年一级建造师《给排水》重要知识点汇总

2023年一级建造师《给排水》重要知识
点汇总
1. 给水系统
- 给水系统是建筑物内供应居民生活、生产用水的系统。
- 给水系统主要包括水源、取水设备、水箱、输水管道、供水
设备等。
2. 排水系统
- 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内将废水有效排出的系统。
- 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废水收集、处理、输送和排放的各个环节。
3. 给水设备
- 给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箱、喷淋器、水表等。
- 水泵用于提供给水系统的水压。
- 水箱用于储存给水,并保持供水稳定。
- 喷淋器用于灭火或降温。
- 水表用于测量居民用水量。
4. 排水设备
- 排水设备包括排水管道、下水道、污水处理设备等。
- 排水管道负责将废水从建筑物内输送到下水道。
- 下水道是指排水系统中的主要输送通道。
- 污水处理设备用于处理污水,包括沉淀池、滤池、消毒设备等。
5. 给排水工程施工要点
- 给排水工程施工要点包括施工前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
- 施工前准备包括调查研究、设计准备、物资准备等。
- 施工组织包括人员组织、工期安排、施工管理等。
- 施工技术包括挖土施工、安装设备、连接管道等。
以上是2023年一级建造师《给排水》重要知识点的汇总,仅供参考。
注意:本文档中所引用内容未经确认,请勿引用。
给排水技术知识点总结

给排水技术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给排水技术是指利用管道、泵站、设备等工程措施,对建筑物内外的衡量和污水进行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等工程技术活动。
它是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环境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给排水技术的核心是对水的控制和管理,既包括对清洁水的供应和分配,也包括对废水的收集和处理。
目前,我国的给排水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和问题,需要不断地加强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给水技术知识点总结1. 给水系统的构成给水系统包括水源地、取水工程、输水管道、水泵站、配水管网等组成部分。
水源地主要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取水工程是指供水企业从水源地引水的工程措施,输水管道是指输送水到城市各个地方的管道,水泵站是指为了加压输送水而设置的泵站,配水管网是指把水分配到用户家庭的管网。
2. 供水工程的设计原则供水工程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合理确定水源地,合理设计输水管道和水泵站,合理布置配水管网等。
此外,还应考虑供水工程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3. 供水工程的水质监测为了保证供水质量,供水企业需要对供水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水源地、取水工程、输水管道、水泵站、配水管网等。
只有确保供水的水质安全,才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的用水。
4. 饮用水处理技术饮用水处理技术是指将取自水源地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变成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其中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
5. 饮用水加氯技术饮用水加氯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目前常用的加氯工艺有气相加氯和液相加氯两种。
6. 饮用水消毒技术除了加氯以外,还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技术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7. 给水管网的运行管理给水管网是将处理好的饮用水输送到用户家庭的管网,其运行管理非常重要。
必须通过合理的管道布置、定期的管道清洗和维护等举措,确保给水管网的运行畅通和安全。
给排水复习整理要点

给排水复习整理要点第一章给水排水系统概述1、我国水环境概况1、占有量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2、时空地域分布不均匀3、各地区江河水系遭受污染4、污水处理能力未能跟上导致结果:1、影响居民的生活与健康2、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2、给水排水系统的任务及组成1、任务(1)给水系统:满足需要的水质、水量和水压(2)排水系统:排出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2、组成(1)水源取水系统:水质及水量要求(2)给水处理系统: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a. 2007年7月1日,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正式实施。
卫生指标:35→106项42项常规指标和64项非常规指标b.常规处理:反应、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c.深化处理:在常规前加生物处理及常规后加生物活性碳过滤和膜技术处理(3)给水管网系统:加压输送、输配水系统加压输送:1层为10mH2O,2层为12mH2O ,以后每加一层为4mH2O;输配水系统:水量、水质和水压(4)排水管网系统: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5)污水处理系统: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近海排放和回用第二章给水管网系统的组成、类型及管网布置原则1、给水管网系统的组成取水:管井、取水头部、取水构筑物;能够获得足够的水量;净水:反应池、沉淀池、滤池;保证水量、去除影响使用的杂质;加压:深井泵站、一泵站、二泵站、中途泵站;保证水量、提供适当的压力;输送:输水管、配水管网、明渠;形成水流通道,维持合理的流速;调节:清水池、水塔、高地水池、屋顶水箱;调节取水、净水与用水之间的数量差异,储备事故及消防用水。
2、配水网的布置形式:树状及环状管网树状网:呈树枝向供水区延伸特点:管线长度最短、构造简单、投资较省、安全可靠性差;适用于中小城市和小型工况企业环状网:管线连接成环状,当任一管段损坏,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进行检修,不影响供水特点:管线长度长、造价高、减轻水锤现象的产生、供水安全性较高第三章给水管网系统设计用水量1、给水管网系统的设计用水量包括哪些?是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用水量,包括:(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2)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3)消防用水;(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2013给排水考试复习笔记要点

14章给水处理概述给水工程:取水工程、输水工程、进水工程、配水工程原水中杂质类型1按颗粒尺寸悬浮物1um~1mm ——沉淀法有机物、病毒、原生动物胶体杂质10nm~100nm ——混凝沉淀过滤溶解杂质0.1nm~1nm ——生成沉淀物有机物:来源水源污染无机物(无机低分子和离子)与水相乘均相体系,外观透明有的产生色、臭、味2按化学结构: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化学杂质)、生物杂质3按杂质来源:天然的污染物质、污染性的污染物质天然水的水质特点地下水1水质、水温较稳定2水的含盐量通常高于地表水——离子交换、反渗透3地下水硬度高于地表水4地下水含锰铁量高——接触氧化江河水1水质易受自然条件影响2悬浮物、杂质含量多3浊度高于地下水4含盐量和硬度较低5易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各种人为污染湖泊及水库1浊度较低2湖水一般含藻类较多3一经风浪泛起,便水水质恶化4含盐量往往比河水高海水:含盐量高,其中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总含盐量的89%污染物来源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好氧有机污染物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无毒害作用的无机污染物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污染物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956年(试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 Ⅴ类水质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室外给水设施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项目分类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氯化物2毒理学指标溶解性总固体3细菌学指标4放射性指标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城市用水水质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水源污染解决途径:保护好水源、控制污染、强化水处理工艺水质保证:对人体健康无害、水应具有良好性状、对生活使用无不良影响给水处理方法1混凝——沉淀——过滤——消毒2胶体杂质3离子分子状态存在水中的杂质——生成沉淀物去除4有机物——化学氧化、生物氧化、吸附5铁锰:自然氧化、接触氧化法6水中钙、镁:软化7水的冷却15章混凝混凝: 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目的:投加混凝剂使胶体脱稳,相互凝聚形成大矾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复习总结
一、基本概念及专业术语
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
1、我国对水体流域污染治理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 ____ _ _制造业是给水排水事业的支柱产业;
3、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4、在水的社会循环中,水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可以说,水是生
命的____ __ _;水是工业的____ ___氺是农业的;
5、在水的社会循环中,给水是人类向大自然__ _ ___ ,排水是人类向大自然
__ _ ___;
6、天然水体中的杂质可分为__ __ ___和__ _ ____ 两类;
7、天然水体中的胶体可以分为_____ _ _和__ _____两种胶体;
8、作为给水水源,地下水可按其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______三
种类型;
9、由江河取水的城市,若水质受到上游城市或其他污染源的污染而不宜再饮用
时,称作_____ __;
10、地表水主要是指_____ __、_____ __、__ _____等水体里的水;
11、通常地表水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有、和三种;
12、城市给水管道系统设计用水量类型有、、
13、通常城市给水系统中配水管网布置有和两种形式;
14、城市给水管道主要有金属管材、、和
等;
15、给水排水工程三要素分别是____ ___、____ ___、____ ___;
16、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有______ _、___ ____、____ ___;
17、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有______ _和____ ___两种排水系统;
18、城市排水体制分为______ _和____ ___两种基本形式;
19、城市污水管道管段设计流量由_____ _、_____ __、_____ __三部分组成;
20、通常水表的安装连接方式,如DN≤采用螺纹连接,如DN>
采用法兰连接;
21、在生活水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的____ ___及____ ___
对饮用水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22、在城市自来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中,混凝包括和两个阶段;
23、水处理中,按照所交换的离子种类,离子交换剂可分为和
两大类;
24、在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等;
25、在城市给水厂中的泵站通常包括____ ___和_____ __;
26、水的生物处理法按照是否供氧分为_____ __和_____ __两种;
27、建筑排水系统按排除污、废水的类别可分为生活排水系统、_____ __、
____ _ 三种类型;
28、建筑给水系统根据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_____ __和______ _
三种类型;
29、在城市污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中的沉淀池通常包括和;
30、厌氧消化科分为和两个阶段。
专业术语:
1、水资源(广义的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地表水源、地下水源;
2、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及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3、水质及水质指标;
4、凝聚与絮凝;
5、沉淀类型(非絮凝性自由沉降、絮凝沉降、干扰沉降、化学沉降);
6、气浮、过滤、曝气、吹脱、电渗析、反渗透、膜处理;
7、活性污泥、生物膜、AB法、SBR法、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厌氧消化);
8、水工艺设备;
9、给排水通用设备及给排水专用设备;
10、单立管排水系统与双立管排水系统;
11、建筑雨水外排水系统及建筑雨水内排水系统;
12、消火栓消防系统、自动喷淋灭火消防系统(干湿系统、湿式系统)、水幕消
防系统;
13、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和投标;
14、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
15、微观评价、宏观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
二、基本内容
知识要点:
1、通过对水社会循环过程的分析,说明水在社会中的主要作用。
2、城市给水系统中,由哪些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3、城市排水系统中,由哪些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4、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管材类型有哪些?说明其连接方法。
5、沉淀及过滤的基本原理。
6、离子交换及化学氧化对水进行处理的基本原理。
7、在给水系统中,从取水至城市配水管网各部分的设计流量是如何确定的?
8、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和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含义,其各有何作用?
9、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降解有机物的作用原理。
10、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设备及仪表。
11、在沉淀类型中,非凝聚性自由沉降和凝聚性沉降有何不同?
12、说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并简述报警装置的作用。
1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管材类型有哪些?说明其连接方法。
14、说明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在其引入管上应设置哪些附件?
15、在建筑排水系统中通气管有何作用?常用的排水系统类型有哪几种?
三、知识综合应用
基本问题:
1、通过对学科历史沿革的分析总结,对专业发展的认识,评述其对社会的作用。
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结合水环境污染案例,谈谈你对本专业学科发展的认
识,并评述其对社会的作用。
3、在建筑给水系统工程中,常用的给水方式有哪些?在建筑排水系统工程中通
气管有何作用?
4、谈谈国民经济评价在给水排水工程项目中的意义,与财务评价有何异同?
5、给水排水工程中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及其特点。
6、用框图给出城市生活饮用水及城市污水常规处理工艺流程,并给出工艺中应
涉及的3种给排水专用设备,并说明其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