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卧式双室真空气冷油淬炉的构成与特点
内热式真空热处理炉的结构形式

内热式真空热处理炉的结构形式
内热式真空热处理炉是近几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主要炉型,品种繁杂,分类详细。
按照加热冷却室的数量可分为单室、双室、三室(或多室)、组合式炉型、立式或卧式等多种型式。
按工艺目的或用途可分为真空退火炉、真空油气淬火炉、真空回火炉、真空烧结炉、真空钎焊炉、真空渗碳及真空离子渗氮炉、真空热处理多用炉等。
按照冷却方式可分为自冷式真空热处理炉、气冷式真空热处理炉、油冷式真空热处理炉、水冷和盐浴冷式真空热处理炉。
下面主要介绍自冷式、气冷式、油淬式、气冷油淬式真空热处理炉的结构特点。
1.自冷式真空热处理炉
自冷式真空热处理炉型没有专门的冷却装置,工件随炉子升温和降温,因此冷却速度缓慢,属于周期性炉,生产效率低。
自冷式真空热处理炉主要用于难熔金属、活泼金属、磁性合金的退火,金属或合金的钎焊,真空除气和真空烧结等。
2.气冷式真空热处理炉
气冷式真空热处理炉是利用惰性气体或中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对工件进行气冷淬火的真空炉。
所使用的气体冷却介质主要有氢气、氦气、氮气和氩气。
一般常用的气体为氮气,氮气有着不同纯度的气源供应,通常使用99.99%~99.999%的高纯氮气,能够满足绝大
多数场合的冷却要求,价格也比较适中。
虽然气淬的冷却速度低于油淬,但是现代气淬真空炉普遍配置专用冷却风扇与水冷热交换器,加快气体的流动并提高气淬的冷却速度。
气淬适合于高速钢工件和尺寸相对较小的合金钢工件,气淬的变形很小。
真空油淬炉的性能介绍

真空油淬炉的性能介绍真空油淬炉主要分为双室炉和三室炉两种炉型。
双室炉为加热室和冷却室组成;三室炉多加一个准备室,使生产更加的连续,提高生产效率。
主要用于合金钢、工具钢、模具钢、高速钢、轴承钢、弹簧钢、不锈钢等产品的光亮淬火、退火等工艺。
双室真空油淬炉炉体主要组成部分:炉体主要组成部分为:加热室、冷却室、隔热门、气冷风机、油池等。
工作特性:由于炉体分为加热室和冷却室,采用炉内料车进行自动化操作,炉内料车有严格的限位要求,通过炉内料车将工件在加热室和冷却室之间进行传递,从而完成整个的热处理进程。
真空油淬炉在工件加热过程中要适时开启油搅拌排出油中的气体,在淬火前要进行冲压,起到压低淬火油液面的作用,在淬火中还有开启油搅拌,以增加对流提高淬火效果。
真空炉使用的淬火油是专门的真空淬火油,需要从专业生产厂家进行采购。
真空油淬炉同时可以实现2bar以下的气体淬火,适用于尺寸较小的零件,气淬过程中通过风机及换热器使零件快速降温从而达到淬火的效果。
三室真空油淬炉炉体主要组成部分:加热室、冷却室、准备室、气冷风机、两个隔热门、油池等。
三室真空油淬炉在工作原理上和双室真空油淬炉一样,多了一个准备室,可以使上产周期更加的连续化,加热结束后就可以立即进入下一炉生产,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炉体原来的温度,更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上产周期;但在制作成本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真空油淬炉的特点:1.常规炉型、同等功率下,油淬炉的适应面比较宽。
2.同规格(装炉量)的炉子,油淬炉的生产成本比较低。
3.淬火油在使用过程中污染小,能够长期重复使用4.整个工作期间,炉体一直处于负压状态,安全性高。
5.在淬火时冷却速度比较快,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介绍真空气淬炉的内部结构

真空气淬炉主机为卧式、双室结构。
炉体前室为冷却室,中间为真空密封隔热的闸阀,后室为加热室,前后室均有炉盖。
1、真空气淬炉炉体与炉盖为双壁水冷结构。
炉体内、外壁采用碳素钢板卷焊而成,两端与法兰焊接,内通冷却水。
中间闸阀阀体上通有冷却水,安装有耐高温密封圈。
密封圈不随阀板的移动而受到加热室高温的烘烤,使用寿命长,同时更换也方便。
2、加热室(炉胆)由隔热层、加热元件和料台等组成。
*隔热层为石墨纤维毡组成的圆形结构。
隔热层被固定在由多孔钢板网和角钢圈组成的加室框架上;闸阀的隔热层固定在阀板上,可随阀板上下移动。
真空气淬炉加热元件采用石墨管,加热元件沿隔热层内壁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炉温均匀性好且更换方便。
料台由石墨支柱、石墨炉床和炉床上的AL2O3隔条组成。
此结构可防止高温时料盘和石墨炉床的粘结。
3、插板式中间闸阀为隔热和密封的复合结构。
四连杆机构使隔热和真空密封安全可靠,斜面导向使闸板阀动作平稳,无震动。
4、前室为冷却室,可进行油淬和气冷。
上部为气淬室,装有气冷系统;下部为油淬室,装有升降机构、进出料机构、油搅拌装置和油加温装置。
气冷系统:真空气淬炉由高速风扇、换热器和导流装置等组成。
气冷时,充入高纯氮气或高纯氩气,在高速风扇驱动下形成强制对流循环,实现工件快速气冷。
升降机构:由真空气淬炉炉外的三速齿轮电机驱动,通过丝杠和螺母机构带动升降料车。
升降料车有三个速度,送取料时采用慢速,油淬时采用慢速起动、快速入油和慢速入位。
进出料机构:由电机减速器驱动链轮带动炉内的链条,有张紧机构的链条上装有拨杆,驱动送料小车的进出。
油搅拌系统:由电机减速器驱动料车下方的搅拌器,导流板能促进真空淬火油合理地循环流动,提高了淬火油的冷却能力。
搅拌器为标准件,噪声小、效率高。
标准结构及组成

标准结构及组成:HZC2型真空炉是由主机、真空系统、电控系统、回充气体系统、气动系统、水冷却系统和炉外料车等组成的。
1. 真空炉主机真空炉主机为卧式双室结构,由炉体、炉盖、加热室、油淬火室、气冷装置、真空隔热闸门、工件传送机构以及水冷电极、安全装置等附件所组成。
1.1 炉体和炉盖为双壁水冷结构,内外壁均为碳素钢制造。
加热室炉体和淬火室炉体设计制造成整体式结构,减少了密封面,有利于真空的获得和维持。
淬火室炉体与炉盖之间的密封采用双向锁圈式密封结构,保证了正反压两个方向的密封。
锁圈的启闭为气动,不用手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1.2 加热室由隔热层、加热器、料台等部分组成。
隔热层为多层石墨毡与高温陶瓷毡组成的圆形结构。
加热器由石墨管、石墨连接板,石墨螺母、高铝绝缘子等组成。
石墨加热管沿隔热层周边均布,可保证长期使用不变形、寿命长、加热均匀。
料台由石墨炉床、石墨支柱和炉床上镶嵌的陶瓷隔条组成。
隔条的作用是防止石墨炉床与金属料筐混晶。
1.3 油淬火室由双壁水冷淬火油槽、油搅拌器和油加热器组成。
油搅拌装置由皮带传动直接带动搅拌叶轮,再配有导流装置,因此该搅拌装置的故障率低,油的流动合理,对工件快速均匀淬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油加热器由三支电加热管组成,通过电加热管对油进行加热,以使油温达到最佳冷却温度。
1.4 气冷装置由高速电机、高压大风量叶轮、高效换热器、导流装置、喷嘴等组成。
工件冷却时,充入高纯氮气,在高速风机驱动下,形成强制循环对流冷却。
气冷压强由负压至2bar可调。
1.5 真空隔热阀。
在加热室与油淬室之间设有插板式真空隔热阀。
该阀由阀体、隔热层、四连杆机构、气缸、导向轨和减震装置等组成。
由于阀体上不设置水冷及密封件,因此没有活动的水冷管件,根本消除了故障隐患,密封件没有暴露在火口上,故使用寿命长。
1.6 油淬室工件传送机构由水平送取料机构与油淬火升降机构组成的。
●升降机构由三速电机减速器带动丝杠转动,由螺母带动链条带动升降台升降完成工件油淬火升降。
双卧室油淬真空炉原理是什么__双卧室油淬真空炉结构

双卧室油淬真空炉原理是什么__双卧室油淬真空炉结构大家应该都知道,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是一种真空环境中进行加热的设备,在金属罩壳或石英玻璃罩密封的炉膛中用管道与高真空泵系统联接,主要用于陶瓷烧成、真空冶炼、电真空零件除气、退火、金属件的钎焊,以及陶瓷-金属封接等。
下面,大家就和贤集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结构、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原理和功能吧!【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特点】★加热元件沿加热室圆周360度均匀布置,温度均匀性高★双卧室油淬真空炉加热室和冷却室分开,生产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双卧室油淬真空炉油槽安装油搅拌机构且带有导流装置,冷却均匀性好、工件变形小,操作简洁【双卧室油淬真空炉功能】1、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就是通过把材料或零件在真空状态下按工艺规程加热、冷却来达到预期性能的一种处理方法。
2、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即在真空状态下,把一组焊接件加热到填充金属熔点温度以上,但低于基体金属熔点温度,借助于填充金属对基体金属的湿润和流动形成焊缝的一种焊接工艺。
(钎焊温度因材料不同而异)3、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即在真空状态下,把金属粉末制品加热,使相邻金属粉末晶粒通过粘着和扩散作用而烧结成零件的一种方法。
4、真空加磁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加磁处理。
【双卧室油淬真空炉原理】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是利用热媒水的相变进行热交换的,燃料燃烧释放出的热量被热媒水吸收,当温度上升至某真空状态下的饱和温度时,蒸发成饱和和蒸汽,完成一次相变过程。
凝结水流进蒸发室继续吸热,完成相变循环。
真空热水锅炉的下部结构由燃烧室和传热管束组成;上部为真空室,其中插入了U型管热交换器;真空室外接抽气单元,使真空室保持稳定的真空度,并将真空室内不凝结气体抽出,提高U型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双卧室油淬真空炉结构】1、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的结构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是由炉体、真空机组、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的,对于气冷双室卧室油淬真空炉要具备氮气储气罐,为防止停水或水压不足等要备有高空水槽,防止因停水而烧坏或烧蚀密封件、电极等。
气冷油淬式真空热处理炉

气冷油淬式真空热处理炉
现代真空热处理炉可以同时兼有油冷和加压气冷功能,设备上配备性能较好的风冷系统,气淬效果良好,并装有油加热器及强力搅拌装置可以实现热油淬火。
这种炉型在使用中可以非常方便设定冷却方式和冷却时问,可以实现加压气冷、充气(或不充气)油冷、搅拌或静止油冷、适用性更强。
应当指出,由于冷却室里的淬火油处于真空状态,在油淬时,工件人油后油面没有压力,会发生剧烈上浮现象,因此必须在工件人油前或入油后充人高纯氮气,降低冷室内的真空度,压住真空淬火油液面。
冷室内充氮气,还能提高真空淬火油的冷却能力,使工件能达到常压下的淬火硬度,更重要的是充入的氮气,可抑制真空淬火油的大量挥发,降低气冷室内油雾(可燃气)的浓度,对油冷淬火的安全性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也减少真空油的损耗和对炉子的污染。
双室油淬炉和气淬炉的区别

双室油淬炉和气淬炉的区别【盛阳工业炉双室油淬炉】双室油淬炉与气淬炉有什么区别呢?其实真空双室油淬炉使用使用真空淬火油,主要是真空油饱和蒸汽压低,在真空或低压状态下不易挥发,且冷却能力能正常发挥(常规淬火油易因真空或低压导致冷却能力下降)。
对应轴承钢零件,要求具有一定的冷却能力,所以选用真空油里粘度低、冷却速度快的吧。
#详情咨询#【盛阳工业炉:双室油淬炉】【双室油淬炉和气淬炉的区别】真空油淬炉主要用于合金钢、工具钢、模具钢、高速钢、轴承钢、弹簧钢、不锈钢等产品的光亮淬火、退火等工艺。
主要分为双室炉和三室炉两种炉型。
双室炉为加热室和冷却室组成;三室炉多加一个准备室,使生产更加的连续,提高生产效率。
其特点是:常规炉型、同等功率下,油淬炉的适应面比较宽;同规格(装炉量)的炉子,油淬炉的生产成本比较低;淬火油在使用过程中污染小,能够长期重复使用;整个工作期间,炉体一直处于负压状态,安全性高;在淬火时冷却速度比较快,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工作特性:一般采用炉内料车进行自动化操作,炉内料车要有严格的限位要求,通过炉内料车将工件在加热室和冷却室之间进行传递,从而完成整个的热处理进程。
风机一般是工件淬火前进行预冷和压低淬火油液面的作用,一般在淬火前都要进行3-5秒的预冷。
在淬火前和淬火中还要开启油搅拌,用以出去淬火油中的气体和降低油温。
淬火油一定要选择专门的真空淬火油。
真空气淬炉适用于工具钢、模具钢、高速钢、不锈钢等材料的淬火处理;不锈钢管接件等材料的固溶处理;多种磁性材料的退火处理;也可用于不锈钢真空钎焊及真空烧结等。
真空高压气淬炉一般为单室炉,主要分为立式炉和卧式炉两种炉型。
其优点是:经过气淬的工件得到的组织更加的均匀,变形量更加的小;淬火介质是高纯度的惰性气体,一般是纯度为99.999%的氮气,对工件表面无污染,清洁度高;适用于淬透性比较好的钢材的热处理,精密工件一般应用气淬淬火;淬火时风机的功率比较大,应合理使用电资源,节约成本;淬火时充入高压氮气,可达6-10bar,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
气冷油淬真空炉结构特点_气冷油淬真空炉厂家指导

气冷油淬真空炉结构特点_气冷油淬真空炉厂家指导汽油冷萃真空炉结构特点使汽油冷萃真空炉备受关注,汽油冷萃真空炉系列分卧式和立式高压气淬两大类,其中卧式汽油冷萃真空炉分为单室和双室汽油冷萃真空炉。
汽油冷萃真空炉加热室,加热元件采用凹槽加强技术,提高了其在高压快速冷却下的使用寿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关于汽油冷萃真空炉结构特点和汽油冷萃真空炉厂家指导的事情。
#详情查看#【汽油冷萃真空炉:优势特点】#详情查看#【汽油冷萃真空炉:操作方法】【汽油冷萃真空炉结构特点】汽油冷萃真空炉是由炉体、真空机组、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的,对于气冷汽油冷萃真空炉要具备氮气储气罐,为防止停水或水压不足等要备有高空水槽,防止因停水而烧坏或烧蚀密封件、电极等。
汽油冷萃真空炉的炉体和炉门由高强度钢板焊按而成,为双层水套结构形式,炉门由齿轮、齿条传动开启和关闭,灵活方便。
加热室是圆形结构,石墨管状加热器和冷却气体喷嘴沿加热室的周围成360度均匀分布,碳毡及柔性石墨纸作为保温材料,结构轻巧固定。
汽油冷萃真空炉根据加热的形式可分为外热式和内热式两种。
内热式是汽油冷萃真空炉生产厂家的炉型,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单室、双室、三室以及连续式等汽油冷萃真空炉,有气冷、油冷和气油两用炉。
真空气淬使用纯度在99.999以上的氮气,可进行不锈钢、高合金模具钢、高速工具钢和铁镍基合金等淬火。
真空油淬采用的是ZZ1、222两种真空淬火油,具有低的饱和蒸气压,用于合金钢的淬火。
【汽油冷萃真空炉厂家指导_盛阳工业炉】潍坊市盛阳工业炉有限公司座落于世界风筝之都一一潍坊,东临青岛,紧靠309国道,潍莱高速和济青高速,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潍坊市盛阳工业炉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制、设计、制造为一体的真空工业炉专业生产企业。
公司的主要产品已形成五大系列,分别是:热处理真空炉、钎焊真空炉、烧结真空炉、熔炼真空炉、气氛保护炉等,二十一种类型,上百种规格,具有节能等特点: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冶金、机械、汽车、模具、电光源、特种材料行业以及高等院校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卧式双室真空气冷油淬炉的构成与特点马卫东北京易西姆工业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金属零件热处理工序而言,使用真空热处理设备可实现工件热处理后无氧化、无脱碳,少畸变,而且干净、无污染,操作便捷可靠。
随着人们对真空热处理优越性的不断认同,这一先进生产技术在中国热处理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真空退火设备、真空淬火设备、真空回火设备、真空低压渗碳设备、真空钎焊设备等系列产品相继进入了中国制造领域的各个行业。
虽然近年来高压气淬技术开始得以推广,但是就目前技术而言,高压气淬的淬火强度仍无法达到淬火油在搅拌状态下的冷却能力,双室真空油淬炉仍然是市场上的主力供给设备。
北京易西姆工业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针对目前国内市场的双室真空油淬炉存在的主要问题,历经两年的研发过程,依托于易西姆・ecm 的技术力量,最终研发出了“新型卧式双室真空气冷油淬炉”。
该设备具有超前的人文设计理念,紧凑特殊的炉体构造,运行平稳可靠的内部物料自动传送机构,与众不同的气冷及油淬系统,完美精确的控制体系,人机对话的工艺编程和随机修改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质量保证、更短的生产周期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该设备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及其它机械工业的各类零部件进行相关的热处理,如高速钢、高合金工模具钢、渗碳钢、结构钢、精密轴承、油泵油嘴机械件、精密机器零件等的真空油淬、真空气淬、真空退火、真空正火(气冷)等。
1设备的构成双室真空气冷油淬炉为卧式双室结构:一室为加热室,另一室为进出料室(此室包含淬火油槽),两室之间由内部可移动的复合绝热密封门隔离;炉体为双层水冷结构,构成冷壁式;炉体内部装有包括工件自动转移机构(内部料车)在内的各个工作系统。
该设备在图纸设计上、机械部件及电气元件上、操作安全等各个方面皆符合中国和欧洲相关标准。
DGO H -Ⅰ型系列产品———双室真空气冷油淬炉由设备主体(见图1)、真空系统、充气系统、压缩空气系统、水冷系统、供电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及炉外装料小车等组成。
1.进、出料室2.加热室3.可移动的复合绝热密封门4.工件自动转移机构(内部料车)5.淬火油加热、冷却及循环搅拌系统 6.气淬、气冷循环系统图1DGO H -Ⅰ型真空淬火炉主体示意图2产品系列和主要技术参数卧式双室真空气冷油淬炉DGO H 标准系列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型号DGO644H -ⅠDGO944H -ⅠDGO966H -ⅠDGO1266H -ⅠDGO1299H -Ⅰ有效加热区mm (L ×W ×H )600×400×400900×400×400900×600×6001200×600×6001200×90×900总装炉量250kg 350kg 600kg 1000kg 1500kg 最高温度1350℃1350℃1350℃1350℃1350℃加热功率90kw 120kw 160kw 240kw 300kw 炉温均匀度≤±5℃≤±5℃≤±5℃≤±5℃≤±5℃极限真空度 6.67×10-6mbar 6.67×10-6mbar 6.67×10-6mbar 6.67×10-6mbar 6.67×10-6mbar 压升率≤0.5Pa /h ≤0.5Pa /h ≤0.5Pa /h ≤0.5Pa /h ≤0.5Pa /h 工件移送时间≤15s ≤15s ≤15s ≤15s ≤15s 油淬能力3000L 4000L 6000L 8000L 10000L 冷室充气压强2bar2bar2bar2bar2bar除DGO H -Ⅰ标准系列产品之外,还可提供DGO H -Ⅱ系列和DGO H -Ⅲ系列产品。
DGO H -Ⅱ系列产品具有自动启闭的整体式方形炉门,炉门上装有特殊的可膨胀收缩式真空密封圈(本公司专利1012005年第39卷E7技术),炉门开启由传动系统左右推拉,密封可靠,该型号系列可进入生产线实现在线生产。
DGOH-Ⅲ系列产品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进行设计。
3结构特点与性能设备主体布局合理,运行安全、可靠,外形独特、美观。
对其主要结构特点与性能分别介绍如下:(1)进、出料室⊕壳体为带有弧度的、分体式、异型双壁加强结构,整体刚性大、强度高,可确保真空密封状态的实现,确保在2bar气淬压力下长期使用不变形,方便检修和维护;⊕除配接真空、充放气管路外,还配装有淬火油加热和冷却及循环搅拌系统、工件内部自动转移机构、气冷(气淬)循环系统,这些不同的子系统与进、出料室构成一体。
(2)加热室(见图2)加热温度最高达1350℃。
在两个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周期之间,本室始终保持在高温状态和相应的真空状态,可节约能源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外壳体2.隔热层3.料筐4.发热体5.炉床6.立柱7.滚轮图2加热室及炉胆示意图⊕加热室壳体为双层钢板构成套形的卧式圆筒结构,壳体上设有用于加热的水冷电极接口,S型热电偶接口,还预留了用于炉温均匀性测试接口;⊕维修门开启操作简便,并密封可靠,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可在维修门上配装低温对流加热风机机组;⊕炉胆由隔热层、加热元件、料台等组合成整体式八角形结构。
根据用户要求,可在炉胆360º立体空间中布置可供炉内渗碳气氛多组喷嘴,以使被处理工件在渗碳室内得到均匀的渗碳气氛;⊕加热元件由鼠笼式的石墨棒组成,外观构成八角形,炉温均匀性好。
(3)复合绝热密封门⊕采用四连杆机构原理设计,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绝热密封新型结构彻底杜绝了淬火油蒸汽对加热室的污染;⊕采用变频交流电机驱动减速机构,不仅启闭速度快,而且速度可控可调,启闭速度执行“慢—快—慢”节拍,有效缩短了启闭时间,以减少热室热量的散失。
(4)工件自动转移机构(内部料车)内部料车(见图3)由转移车和升降车叠加在一起,刚性好,强度高,承载重量大(可载重物料1500kg),两套变频交流电机驱动各减速机构,可实现工件的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
可进行气淬,也可由升降车带动进入油槽的淬火油内,实现油淬。
1.物料加热位2.物料淬火位3.物料冷室位4.升降车驱动轴组5.移动车驱动轴组图3内部料车示意图(5)淬火油加热、冷却及循环搅拌系统(见图4)1.热油泵2.油热交换器3.淬火油特殊喷嘴图4淬火油加热、冷却及循环搅拌系统⊕DGO H-Ⅰ系列产品淬火油槽容积大(见表1),有效冷却空间大,冷却效果好;⊕在油槽内设有加热装置,以便实现对淬火油的加热,提高淬火油的流动性,并在不影响真空状态下加热器维修更换极为方便(不同于国内产品);⊕通过置于炉体外部的“油热交换器”实现油温降温。
⊕带有导流板的油槽底部排列着数排循环油管路,每个管路上均装有数个特殊小喷嘴。
淬火时,高压油泵可使每个喷嘴向工件料筐高速喷射出经冷却的油,从而实现油槽内淬火油的剧烈搅拌,强力冲刷201工具技术被处理的金属表面,形成强烈流动(对流和紊流),达到料筐内工件均匀冷却之目的,这是该循环搅拌系统独一无二的特点。
(6)气冷(气淬)循环系统⊕内置风道采用优化气流设计方案:风向强制导流板可保证高速气流(20m/s)将热工件的热量强力喷出,经高效热交换器冷却后的气体又被高压风机机组的高压叶轮再次高速喷吹工件,形成一个循环回路。
⊕密封水冷变频电动机连接的是高压离心叶轮组,转速近3000r/min。
(7)真空系统DGO H-Ⅰ系列产品(见图5)配置了最新的、质量可靠的进口真空泵组、阀门及连接管路。
1.迄动蝶阀2.水冷挡板3.气动角阀4.罗茨泵5.压差阀6.旋片泵7.扩散泵8.维持泵图5真空系统示意图⊕真空系统配置较高,一般选用LEYBOLD、STOCKS、EDWARDS、VARIAN真空泵组(包括机械泵、罗茨泵、扩散泵、维持泵);⊕DGO-Ⅰ系列产品初级真空是由2个PIRANI 真空探头分别测量的冷室和热室,测量范围1×103~10-3mbar,高真空是由PENNING真空探头测量加热室,测量范围1×10-3~1×10-9mbar,配置3通道用于PIRANI/PENNING真空测量的仪表(如COM-BIVAC CM31);⊕真空管路采用气流流态优化设计理论,阻力极小,管路短而紧凑。
(8)供电及电气控制系统双室气冷油淬炉DGO系列产品以施耐德原装组合式电源柜和控制柜(模块化,易拆装)构成控制中心(见图6),包括供电、控制、记录、监视、报警保护等功能在内的供电及电气控制各个子系统,符合欧洲控制箱EN50298标准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系统上安装了15寸液晶触摸屏,使用全中文工控组态软件,采用人性化界面设计(见图7)。
控制系统采用特殊的安全控制机制,使用密码权限保护功能,严格限制各类操作权限,从而避免了现场操作的任意性和无序性。
图6电气控制中心⊕采用欧陆EUROTHERM2704控温仪表,PID 回路自动调节控温、参数自整定,可装入渗碳模拟工艺曲线。
控温精度极高(近万分之一),可存储数条工艺曲线、数组PID参数。
⊕采用低电压、大电流方式供电,由可控硅调节。
⊕系统控制柜配装专用空调,确保控制柜密封无尘,处于恒温状态。
图7显示界面北京易西姆工业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新型卧式双室真空气冷油淬炉”系列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组织了中外相关的权威专家和用户对卧式双室真空气冷油淬炉这一新型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测试结果优于表1,目前已有此系列产品应用于中国航空工业领域。
事实证明此系列产品技术先进、装炉量大,效率高,运行平稳,质量可靠、特点显明,尤其是对要处理的大型工件及大装炉量而言可实现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长时间运行可靠性极高。
它不仅缩短了工件热处理生产周期,而且降低了成本,对零件热处理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一个飞跃。
我们相信这一新型系列产品的出现,必将引起国内相关企业和学术界的关注,使其在中国工业制造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012005年第39卷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