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年份“2020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

合集下载

公示内容

公示内容

公示内容1.推荐奖种: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2.项目名称: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及其健康效应3.推荐单位或推荐科学家:天津医科大学4.推荐意见:该项目针对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这一迫切需求,以“创新,服务‘健康中国’,多学科交叉”为驱动,基于高通量、高灵敏度多种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理化分析技术,以及创新的二噁英生物检测高灵敏细胞传感技术,探索我国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典型行业和人群暴露特征及其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

其中,生物检测技术填补了我国在二噁英生物分析领域专利的空白。

高通量地区检测平台及其在人群二噁英暴露风险评估的应用,以及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大气输送、区域暴露等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首都医科大学等各个高校,以及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各个职业卫生一线工作单位。

该项目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二噁英暴露致氯痤疮发生者体内TEQ的阈浓度,首次提出基于芳香烃受体总激活效应的毒性评价新思路,在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及机制研究上具有原始创新性。

该项目立题依据充分,设计严谨,结果可信,获得了国内同行的认可,经专家认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同意推荐申报中华医学科技奖。

5.项目简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持久性、难降解、蓄积性等特点以及典型的三致效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二噁英,是《斯德哥尔摩公约》最早列出需要优先控制的POPs。

目前我国仍有多个领域涉及钢铁、有机氯化工和废弃物焚烧等典型二噁英排放行业,排放量呈增长趋势。

本项目涉及3个研究范畴,即劳动卫生学专业(学科代码:33061)、环境卫生学专业(学科代码:33057)以及环境科学技术(610)。

历时14年,主要研究为基于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理化分析技术,以及创新的生物检测技术,探索我国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典型行业和人群暴露特征及其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

(1)独立研发二噁英生物检测高灵敏细胞传感新技术并成功用于大气颗粒物等环境样品的二噁英高通量快速筛查。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决定公布(全文)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决定公布(全文)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决定公布(全文)
各有关单位:
中华医学会根据《中华医学科技奖管理办法》(医会科评发[2018]20号)规定,经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并报请中华医学会第25届理事会第28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对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93项拟授奖项目(人)进行审议确认,中华医学会决定:
授予80个项目为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其中“高原心血管响应机制与急性高原病防治系列研究与应用”等6个项目为一等奖;“肝移植疗效提升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等26个项目为二等奖;“脂毒性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机制及干预”等48个项目为三等奖。

授予“智慧后勤驱动下的医院突发应急事件联动管理体系”等2个项目为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

授予“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普及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等2个项目为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

授予“先天性骨骼畸形全新遗传病因的发现及机制研究”等7个项目为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科技奖。

授予北京大学韩启德院士和中国药学会桑国卫院士为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政策奖。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空缺。

建议各相关单位对获奖项目(人)(附后)实施匹配或倍增奖励。

中华医学会
2021年3月10日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终审通过拟授奖项目(人)汇总表。

2020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003]

2020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003]
推荐奖种 项目名称
推荐单位
项目简介
2020 医学科学技术奖 骨与软骨生长、发育、退变的遗传学及分子机制研究 推荐单位:中山大学 推荐意见:
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东生教授等完成的“骨与软骨生长、发育、退 变的遗传学及分子机制研究”项目,首先定位出遗传性股骨头病变、先天性肢体 畸形等多种四肢骨科疾病的致病基因及突变,并阐明了其分子调控机制;首先发 现了 MAPK7 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致病基因,并系统阐明了 MAPK7 信号通路异常导致 AIS 发生的机制;定位出多个 AIS 及椎间盘退变性疾病(IDDD)的 易感基因;系统总结了我国正常人群及发育畸形患者脊椎椎弓根的形态特点,显 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率先揭示了褪黑素对骨与软骨生长、发育及退变的重要调 控作用,阐明了褪黑素信号通路对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具体机制。纳入该项目的研 究成果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Human Mutation》、《Human Genetic》等杂志发表论文共 20 篇,总影响因子(IF)115.072,4 篇 IF>15 分,其 中单篇最高 IF 15.221 分。包括《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正面引用了该研究成果,总 SCI 他引次数 434 次, 其中单篇 SCI 他引次数最高达 112 次,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 我单位认真审核项目填报各项内容,确保材料真实有效,经公示无异议,同意推 荐其申报 2020 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nal Orthopaedi
4 卷, 1333-
2.384
黄东生
12
13
a new type II
cs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10]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10]
内分泌组织器近年来被发现具有重要内分泌功能.骨内分泌包括两方面的生理病理作用,一方面是骨骼系统通过合成分泌一些新型的内分泌激素对其它组织器的生理病理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如骨骼产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3 ( 23, 23),通过血循环作用于靶器肾调节磷代谢;骨骼合成分泌骨钙素调节糖脂代谢和雄性激素的产生;另一方面,胰岛、脂肪或者一些肿瘤组织通过胰岛素、瘦素、及一些特殊的小()等调节成骨和破骨细胞功能而调节骨骼的塑造和重建.骨代谢、糖代谢、脂代谢和机体能量代谢组成复杂的内分泌网络精细调控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该网络的失衡是骨质疏松症、钙磷代谢紊乱、糖尿病、肥胖和肿瘤骨转移等多种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意义和目的:明确骨内分泌系统发挥调节作用的分子信号网络,可以为骨质疏松、钙磷代谢紊乱、肿瘤相关骨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新的方法及靶向目标.我们课题组在XX自然科学基金,**、和**市科委等**级课题的资助下,历时9年,围绕骨骼系统的新型内分泌功能这一核心问题,在23调节磷代谢、肿瘤相关代谢性骨病的骨内分泌调控机制及糖代谢的骨内分泌调节机制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1。 首次提出了23 为内分泌激素的观点,并证实大剂量的23 可以不通过 与1/2/3 结合诱导相应的信号反应,对研究23的心脏作用特别重要;
证明
序号
类别
国别
授权号
授权
时间
具体名称
发明人

代表性
序号
名称
刊名
年,卷(期)及页码
影响
因子
通讯作者(含共同)
他引次数
他引总次数
通讯作者单位是否含国外单位
1
:
2021;15(8):716-725

《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书》填写说明及附加资料材料要求

《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书》填写说明及附加资料材料要求

附件4-2《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书》填写说明及附件材料要求推荐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卫生管理学项目和医学科普作品的项目,请按本填写说明的规定填写网络版《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书》并按要求准备书面推荐书及附件材料,书面推荐书与网络版推荐书内容必须完全一致,否则不予受理。

推荐书是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如栏目内无内容,应填写“无”字,不得空缺或缺页。

推荐书表格由系统生成,待系统中项目状态显示为“形式审查合格”后,请使用A4纸双面打印,附件材料用A4纸双面复印,推荐书表格及附件材料装订成一册,要求一式2份,且至少1份为原件,并在首页右上角标明“原件”。

原件系指公章为原印模,签名为原笔迹。

为便于评审及归档,装订《推荐书》等材料时,采用胶装,不加封面,不用塑料环等。

一、项目基本情况《科技成果登记号》,指根据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规定,在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本项目进行登记的登记号。

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非财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自愿登记;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不进行登记。

如没有科技成果登记号,则此项填写“无”《项目名称》(中文),应当紧紧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得超过30个汉字。

科普项目应直接用科普作品的名称。

《项目名称》(英文),指中文名称的英译文,应翻译准确,字符不得超过200个。

《主要完成人》,按实际贡献大小顺序排列,不得超过15人。

每名主要完成人还应填写本推荐书中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并在书面推荐书上亲笔签名,同时需要所在工作单位盖章。

科普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对科普作品的创作做出直接创造性贡献的作者、策划编辑。

《主要完成单位》,按实际贡献大小顺序排列,不得超过10个。

每个主要完成单位还应填写本推荐书中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并由负责人在书面推荐书上签名,加盖单位公章。

20200316111829253t

20200316111829253t

推荐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公示情况说明
我单位推荐的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XXXXXXXXXXX XXXXXXXX”已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在进行了公示,项目完成单位及完成人所在单位均已进行了公示,公示期内收到/没有收到对该推荐项目的异议。

(如收到异议,请说明异议处理情况及处理意见。


附件:
推荐单位关于拟推荐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公示证明材料(网站公示截图,公示栏公示照片等,需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推荐单位(盖章):
年月日
公示格式及内容要求:
拟推荐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公示
我单位拟推荐下列项目/候选人申报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推荐单位具体部门)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推荐单位名称及日期附:公示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
一、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卫生管理奖、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青年科技奖推荐项目:
1.推荐奖种
2.项目名称
3.推荐单位或推荐科学家
4.推荐意见
5.项目简介
6.客观评价
7.推广应用情况
8.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9.代表性论文目录
10.完成人情况,包括姓名、排名、职称、行政职务、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的贡献
11.完成单位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排名,对本项目的贡献
二、中华医学科技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推荐候选人:
1.候选人姓名及工作单位
2.推荐单位或推荐科学家
3.推荐意见
4.国内主要合作单位。

骨科8项研究荣获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骨科8项研究荣获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箱别IB 道■脑8顶钿畀宗菝2020圧中筚医芽瞄技奖文/本刊综合报道2021年3月10日,中华医学会官网发布了《中华医学会关于2020年中华医学科 技奖奖励的决定》,在本年度获奖名单中, 骨科有8个项目获得殊荣,其中一等奖1 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青年科技奖 1项。

2020年度共授予80个项目为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8项。

另有中华 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2项、医学科学技术 普及奖2项、青年科技奖7项、卫生政策奖 2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空缺。

该决定建 议各相关单位对获奖项目(人)实施匹配或 倍增奖励。

中华医字会关于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宏T 会相《(中班雪透办*> (零金領28次常务镭學会金KW 20JK »*4ffX (J 01S);C 醫»3中嫌窗黌‘t t «*93«w t s *a 目(人)邊行窜议鳙认.屮明1字金:居字窣丨.K 中•■;顦C 、0MIMI 9IifflW 等6个iftflr»予80々«目力中堆|^»目为一等48兮明目为三辱*.»乎•**丨的8R B »JS ©學《*»«««*•等2个IBB 为?0?0鰊中*躞予•KSfil !护-目A 齡行《•».儀式供»等2个罎目为中术冊S K ,»予•先天15脅锤鬵»全鷇通傅简S K K I t a i a W W r 等7个IBB 为2020fc 中雄鼉字 » 予 3C *[大 7«i e «(;tK }中■n 9#ABBEK 't :^?0.中 W BTM H BBfeW Trt »&«祖关(人)(W 6 > S »P «K «9灌JEB .>蓠.-M a e 由:£生管《.术 i I T 雩7个■目为20»班中班«羊《»: ?0»» 中W R:20M 拏中WB 字'®T *m 〇B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每项奖金10万元)中国骨折及相关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侯志勇、张英泽、朱燕宾、王娟、邢欣、张羰、郭家良、吕红芝、陈伟、尹英超、张瑞鹏、孟 宪中、张飞、刘磊、孙家元IM 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每项奖金5万元)关节损伤精准影像评估及修复的新技术建立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陆勇、崔文国、程飚、邓廉夫、江潮胤保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每项奖金2万元)保髋手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陈晓东、张洪、沈超、朱俊峰、张晓玲、彭建平、李扬、罗殿中肢体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和临床应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余斌、胡岩君、张先荣、林庆荣、王博炜、王钢、陈滨、张晟肘关节外科疾病诊疗创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李庭、公茂琪、查晔军、刘兴华、张力丹、黄强、孙伟桐髋膝关节置换诊疗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清华大学 周一新、王彩梅、田华、杨德金、陈虹、唐浩、刘昆玺、邵宏翊细胞移植组织移植人工关节植入治疗膝难治运动损伤临床研究和转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华南理 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余家阔、赵金忠、田得祥、谢敏豪、杨强、章亚东、王飞、黄迅悟青年科技奖(每项奖金2万元)先天性骨骼畸形全新遗传病因的发现及机制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吴南、张锋、高波、仉建国、吴志宏、沈建雄、王升儒、于辰曦来源:中华医学会声明:此文内容及图片由供稿单位提供,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刊观点。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手册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手册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手册中华医学会2020年3月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医学科技奖年度工作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工作相关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推荐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推荐书》填写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医学科技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候选人)推荐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医学科技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候选人)推荐书》填写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系统使用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项目/候选人公示情况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项目/候选人公示情况公示格式及内容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推荐书规范性表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证明(参考模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推荐单位关于申请增加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数额的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单位推荐候选项目(候选人)汇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项目回避专家申请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医学科技奖推荐项目形式审查不合格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医学科技奖学科专业代码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立益气养阴温阳活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糖肾宁方,通过干预AGEs-RAGE信号通路,抑制肾组织AGEs、ROS、RAGE从而抑制氧化应激,改善糖、脂质代谢、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针对高尿酸血症是加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创立了降尿酸的四矢方,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介导的氧自由基形成取得显著疗效。创立温阳活血、扶正泄浊心肾同治的肾心宁方治疗CKD并发CVD,降低AngII改善RASS功能降低CRF毒素对心肌的毒性等机制发挥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抗纤灵方降低BaxmRNA和升高Bcl-2mRNA的表达等机制发挥改善心肌重构的作用。
发现Smad2基因敲除慢性肾衰小鼠模型3个月内就可出现心脏心肌细胞肥大,心肌排列紊乱、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而单纯Smad2基因敲除小鼠没有出现心脏改变;创造性应用单侧肾切除及微渗透泵灌注血管紧张素II建立小鼠原发性高血压致肾纤维化模型,填补了目前缺乏原发性高血压致肾纤维化模型的空白;首创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再通(RUUO)大鼠模型,与经典的致肾纤维化UUO相比,RUUO特点可以观察肾脏病理和功能的相应变化,其病理变化更符合临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更为重要是可以判断肾纤维化病理可逆的时间窗口,获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授权)。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序号
类别
国别
授权号
授权
时间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发明人
1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7471.2
2015-04-15
一种防、治慢性肾脏病肾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何立群
2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6157.3
2014-01-01
一种改善肾功能并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
何立群;;郑平东;邵命海;王东
3
中国发明专利
6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1163.6
2015-08-26
用体外细胞培养方式鉴定“肾主骨”效应的测定方法
何立群;林日阳;吴锋
7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
5366.4
2016-03-30
实验动物艾灸装置
李屹;孙玉霞;李林
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外研究:建立5/6肾切除和UUO慢性肾衰肾纤维化模型,黄芪甲苷、丹酚酸B、苦杏仁苷、齐墩果酸等可明显改善肾功能脂质减轻蛋白尿,抑制肾组织FN、LN、α-SMA、胶原、骨形成蛋白-7的表达,抑制骨髓来源的MFB标志物CD34、CD45、TGF-β1、p38MAPK蛋白和BMP-7/Smads/TGF-β信号通路。丹酚酸B可显著抑制肾成纤维细胞株和系膜细胞株的增殖以及TGF-β的分泌,其次是丹酚酸A、隐丹参酮、苦杏仁苷和齐墩果酸。
研究成果写入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成为行业标准,通过每年主办上海市中医学会春秋季论坛、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全国各地来我科的进修医生等渠道推广,在湖北省中医院等8家医院应用。发表SCI论文1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168,总影响因子26.224,他引101次,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他引283次,主编专著9部,专利授权8项,获得各类奖项10项,成果转化1项,培养硕博士近百名。
发现影响IgA肾病预后的进展因素;通过520例IgA肾病临床资料分析,尿足细胞增多并结构破坏提示疾病预后差,肝脂肪酸结合蛋白可以保护肾功能,单纯镜下血尿型IgA肾病并非肯定预后良好。自创从风论治的四蚕方、雷公藤免煎饮片和益气通络固本通络方治疗IgA肾病270例(CKD1-4)与对照组比较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改善足细胞损伤、减少尿足细胞排泄有关,在已知IgA肾病致病基因中发现固本通络可作用16个相关基因蛋白,黄芪位于分子调控网络中心。
中国
8973.7
2007-12-19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药物复合物
何立群;蔡淦;王云满
4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6468.9
2009-05-27
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的药物复合
何立群
5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7757.3
2012-08-22
一种单侧输尿管结扎再通动物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何立群;董飞侠;黄迪;张新志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中医中药领域。
创立瘀血湿热是加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理论:通过对939例慢性肾脏病(CKD2-5期)、835例社区血尿患者和477例(CKD1-4)并发心血管病变中医证侯临床资料分析,提出瘀血湿热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进而创立了系列优化中医辨证方药、清化湿热的健脾清化方、活血化瘀的抗纤灵方、清热解毒的肾衰冲剂及其有效成分和应用内外同治灸药结合健脾清化方,通过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和体内外动物实验从分子生物学等角度系统地研究了其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抗肾纤维化的新机制,从肾脏血液动力学、氧化应激、血管紧张素系统、细胞因子和免疫炎症等角度研究瘀血湿热的现代医学基础,如抗纤灵方通过下调NF-κB蛋白和mRNA表达和p38MAPK、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抑制Smad2/3基因敲除小鼠肾脏纤维化;健脾清化方抑制局灶节段性硬化模型大鼠肾脏白介素及其影响因子过度激活,调节脾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和细胞免疫因子,从而抑制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导致肾脏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
年份
2018
推荐奖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
基于瘀热病机论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实践及其作用机制
推荐单位
推荐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
该项目立足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中医临床实践及病机认识基础上创制了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的系列方药,开展了系统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获得创新性成果如下:发明了“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药物复合物”(健脾清化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了“一种改善肾功能并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的中药复合物”(抗纤灵复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提出了湿热瘀血是加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理论;发现IgA肾病预后进展的关键指标,创立祛风胜湿四蚕汤、雷公藤免煎饮片和益气通络固本通络方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和确切机制。项目思路新颖,研究方法先进,数据资料正确可靠,结论可信。相关研究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提出和论证的新的学术观点,将慢性肾脏病中医药防治的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意推荐申报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