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绿色食品认证是指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食品的生态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进行认证和监督管理,以保障食品的安全、健康和环保。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是绿色食品认证的依据,是指对绿色食品认证所需符合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的规定。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环境要求。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主要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等方面。
土壤要求无化学污染,水源要求无工业废水和农药残留,空气要求无污染气体。
此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也有具体的要求,比如要求农田轮作、间作,保护水源地和湿地等。
二、生产过程要求。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生产过程的要求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
种植要求不使用化肥、农药,采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等绿色种植技术;养殖要求不使用激素、抗生素,提倡放养、散养,保护动物福利;加工要求不添加人工色素、防腐剂,采用物理方法或天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三、产品质量要求。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营养成分、食品安全等方面。
要求产品富含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要求产品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无放射性污染等,保证食品安全。
四、管理要求。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对管理的要求主要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要求建立健全的生产档案和追溯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规范绿色食品生产和流通,提高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通过认证标准的执行,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食品中的化学残留物,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也有利于推动食品生产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要求

河南农业2022年第1期ZHIWU BAOHU植物保护污染深层土壤和地下水;五是农药可在农产品中残留,进入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在农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提倡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农药防治。
必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每种化学农药在每种作物生长期内只能使用1次,对病虫害发生严重需要进行2次以上防治的地块,可以轮换不同类型农药进行防治。
三、肥料使用原则以施用有机肥为主,优化配方施肥,以保持肥力及土壤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所用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应避免对环境和作物品质(营养、味道、植物抗性等)产生不良后果,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无论采用何植株的光合作防治工作中,1:150 甚至绝收。
另外,除自身危害外,使叶面油光,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夏季高温时,蚜虫5~6 d 繁殖1代,因此,常在短期内形成严重危害。
综上所述,为害小麦、玉米、花生、高粱的蚜虫,共同的天敌就是七星瓢虫、多种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
特别是七星瓢虫,它是以捕食麦蚜、菜蚜、玉米蚜、花生蚜、高粱蚜等各种蚜虫为生的一种昆虫。
舞阳县的蚜虫1年发生4~5代,所以说七星瓢虫在舞阳县资源丰富、分布广,凡有蚜虫的植物上均可见到,据观察到的草本植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玉米、高粱、大豆、白菜、菠菜等15种。
第二种天敌就是草蛉,草蛉捕食的害虫种类较多,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蚧壳虫、蛾类的低龄幼虫和多种昆虫的卵。
草蛉的食量很大,在成虫、幼虫期均捕食害虫。
这都是预防害虫最有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 程丽红)。
绿色食品的分级标准

绿色食品的分级标准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制造、加工、包装、储存、运输过程中,遵循环保、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原则,不含或含极小量农药、化肥、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且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品。
为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健康,绿色食品需要进
行分级管理。
目前,绿色食品的分级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标准,另一种是地方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标准。
目前,国家标准将绿色食品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
其中,一级绿色食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未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和催熟剂,符合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的食品;二级绿色食品是指使用农业生产过程中极少量的化学合成农药、化肥,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和催熟剂的食品;三级绿色食品是指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但使用量小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标准的食品。
地方标准是指各个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绿色食品分级标准。
目前,各地标准的差异较大,但一般都是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制定的。
消费者在购买绿色食品时,应该注意查看产品的绿色食品标识以及标示的等级,以确保购买的绿
色食品符合自己的需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常量天平、(37±2)℃恒温装置。
20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快速检测技术 (一)速测卡法的应用
4.检测步骤 (1)整体测定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cm 左右见方的碎片。 ·称取5g样品于带盖瓶中,加入10mL缓冲溶液,震摇50 次,静置2min以上。
2.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作 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 况来表示食品中有无粪便污染。
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
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也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肠道致病菌污
染的可能性,是否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
18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12
13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一、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 (五)微生物学要求 1.菌落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 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 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 情况下,经37℃培养48h后,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 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内容提要】 一、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 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快速检测技术 (一)速测卡法的应用 (二)农药残毒的快速检测
酶抑制率分光光度法
1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初级农产品 标准
感官要求
绿色食品 产品标准
理化要求
加工产品 标准
生物学要求
2
绿色食品 产品标准
9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一、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 (四)卫生要求 包括不应有的成分指标,如汞、铬、砷、铅、
绿色食品加工生产过程控制

第一节 绿色食品加工厂厂址选择
一、选择原则
考虑投资和经济效果 所选绿色食品加工厂址要有较方便的运输条件(公路、铁路及水路)。若需要新建 公路或专用铁路时,应选最短距离,减少投资。 要有一定的供电条件,以满足生产需要,在供电距离和容量上应得到供电部门的保 证,所选厂址水源充足,水质较好,符合绿色食品饮用水质标准。若采用江、河、 湖水,则需处理。水源水质是绿色食品加工厂选择厂址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饮料厂 和酿造厂,对水质要求更高。
生产车间:如实罐车间、空罐车间、糖果车间、饼干车间、面包车间、奶粉车间、炼 乳车间、消毒奶车间、麦乳精车间、综合利用车间等。 辅助车间:如机修车间、中心试验室、化验室等。 仓库如原料库、冷库、包装材料库、保温库、成品库、危险品库、五金库、各种堆 场、废品库、车库等。 动力设施:如发电间、变电所、锅炉房、冷机房、空气压缩机和真空泵房等。 供水设施:如水泵房、水处理设施、水井、水塔、水池等。 排水系统∶如废水处理设施。 全厂性设施,如办公室、食堂、医务室、浴室、厕所、汽车房、自行车棚、围墙、 厂大门、工人俱乐部、图书馆、工人宿舍等。
绿色食品加工 生产过程控制
教师
XXX
邮箱:
目录
第一节 绿色食品加工厂厂址选择 第二节 绿色食品加工厂总体设计 第三节 绿色食品加工工艺设计与技术要求 第四节 绿色食品加工厂卫生要求 第五节 绿色食品添加剂使用技术
第一节 绿色食品加工厂厂址选择
绿色食品加工厂的厂址选择,与当地建设布局、资源、交通运输、农业发展和地区 的长远规划都有密切关系。 绿色食品加工厂的厂址选择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有时甚至 还影响投资费用及建成投产后的生产条件和经济效果。同时,绿色食品加工厂的厂 址选择与产品质量、卫生条件、劳动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完整版)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标准

二、绿色食品工程
绿色食品工程
以开发绿色食品为核心,将农学、畜牧学、兽医 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 原理综合运用到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以及 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各环节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 的无公害污染的优质食品的产供销及管理系统,逐步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的系统 工程。
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人手,通过对 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 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生 产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
意义:
(1)可以保证绿色食品生产原料和初级产品的质量;
(2)有利于强化生产者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最终 将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建立在资源和环境 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第七章 绿色食品的 生产与标准
第一节 概述
一、绿色食品的概念和特征 (一) 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Green food)
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如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简称 CGFDC)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食品。
绿色食品特定生产方式
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 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产前:环境监测、原料检测
产中:各环节强调技术投入,是关键环节
产后:包装、防伪、贮运、销售
(三) 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
显著特色: 实行统一、规范的标志管理,即 对合乎特定标准的产品发放特定的标志,以证明 该产品的特定身份以及与一般同类产品的区别。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将质量认证和商标管理紧密结合:
既使绿色食品的认定具备产品质量认证的严格性和 权威性,又使商标使用具备法律地位;
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使用范围

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使用范围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绿色食品不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一般食品的营养和卫生标准,还必须符合以下标准:(1)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经农业部指定的环保监督部门审定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标准。
(2)原料作物的生产操作规程符合绿色食品的无公害控制标准。
(3)加工食品的生产及包装、贮运过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最终产品由农业部指定的食品检测部门依据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的监测项目检测合格。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标签规定。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中规定,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两个等级。
A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成为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限量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成为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绿色食品使用范围与申请条件1.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2.绿色食品的标志图形是:3.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
4.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颜色为绿色,象征生命活力。
5.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1996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
6.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必须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许可。
7.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绿色食品标志的唯一所有人和许可人。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pptx

外圆绿色,代表安全、有效、
绿色食品 环保,象征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保障绿色食品产品质量、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的理念;
中间向上的三片绿叶,代表
绿色食品种植业、养殖业、加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商标于2007年 2月21日在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 用以标识和证明生产资料安全、 有效、环保,适用于绿色食品生 产。
工业,象征绿色食品蓬勃发展; 基部橘黄色实心圆点,为图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种类——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土壤调理剂,以及农 业部登记管理的、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其它肥料。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不能申报。 微生物肥料须提交具备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出 具的有效菌种的安全鉴定报告。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394-2000
谢谢! 可以休息啦
包括中等毒性以下的生物源农药、矿物源 农药及部分低毒、低残留有机合成农药。
2甲4氯丁酸乙酯 乙烯菌核利 乙霉威 二甲戊灵 二氯吡啶酸 二氯喹啉酸 三唑酮 三唑醇 中生菌素
MCPB-ethylate vinclozolin diethofencarb pendimethalin clopyralid quinclorac triadimefon triadimenol
(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是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的要求在每一个物种上的 落实。
农产品种植 畜禽饲养 水产养殖 每个物种和食品加工的每种产品都需要按照绿色食品要
求制定生产操作规程。
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特点
1)有明确的制定原则 2)有明确的实施措施
3)符合我国国情与客观条件,又符合国际有机农业的规 定。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包括两部分: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
1、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它包括农药、肥料、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准则。
⑴、生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应从作物-病虫草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准则中的农药被禁止使用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①高毒、剧毒,使用不安全;
②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
③各种慢性毒性作用,如迟发性神经毒性;
④二次中毒或二次药害,如氟乙酰胺的二次中毒现象;
⑤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⑥含特殊杂质,如三氯杀螨醇中含有DDT;
⑦代谢产物有特殊作用,如代森类代谢产物为致癌物ETU(乙撑硫脲);
⑧对植物不安全、药害;
⑨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有害。
对允许限量使用的农药除严格规定品种外,对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作了详细的规定。
对安全间隔期(种植业中最后一次用药距收获的时间,在养殖业中最后一次用药距屠宰、捕捞的时间称休药期。
)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为避免同种农药在作物体内的累积和害虫的抗药性,准则中还规定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每种允许使用的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产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确保环境和食品不受污染。
⑵、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使用的肥料必须是:一是保护和促进使用对象的生长及崐其品质的提高;二是不造成使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
规定农家肥是绿色食品的主要养分来源。
准则中规定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有七大类26种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可使用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及硫酸钾、锻烧磷酸盐外,不使用其它化学合成肥料,完全和国际接轨。
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则允许限量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仍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以对环境和作物(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
⑶、生产绿色食品的其它生产资料及使用原则
生产绿色食品的其它主要生产资料还有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它们的正确合理使用与否,直接影响到绿色食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加工品的质量。
如兽药残留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为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了《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水产养殖用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对这些生产资料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剂量、最高残留量和最后一次休药期天数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
2、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是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在一个物种上的细化和落实。
包括
农产品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四个方面。
⑴、种植业生产操作规程
种植业的生产操作规程系指农作物的整地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五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是:
①植保方面,农药的使用在种类、剂量、时间和残留量方面都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②作物栽培方面,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有机肥的施用量必须达到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程度;
③品种选育方面,选育尽可能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病虫草害有较强的抵抗力的高品质优良品种;
④在耕作制度方面,尽可能采用生态学原理,保持特种的多样性,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
⑵、畜牧业生产操作规程
畜牧业的生产操作规程系指在畜禽选种、饲养、防治疫病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定。
其主要内容是:
①选择饲养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②主要饲料原料应来源于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农区、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和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副产品;
③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崐,畜禽房舍消毒用药及畜禽疾病防治用药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
④采用生态防病及其它无公害技术。
⑶、水产养殖业生产操作规程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是:
①养殖用水必须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水质标准;
②选择饲养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③鲜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的原料应来源于无公害生产区域;
④人工配合饲料的添加剂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⑤疾病防治用药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水产养殖用药使用准则》;
⑥采用生态防病及其它无公害技术。
⑷、食品加工业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其主要内容是:
①加工区环境卫生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②加工用水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加工用水标准;
③加工原料主要来源于绿色食品产地;
④加工所用设备及产品包装材料的选用必须具备安全无污染条件;
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目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委托国内权威机构,按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华南七个地理区分别制定,其中华北地区已有19个物种的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