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校获得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简介-天津科大新闻

合集下载

关于我校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的通报1

关于我校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的通报1

关于我校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的通报
各有关单位、相关老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年度集中受理期项目的评审工作已完成,我校2015年集中受理期申请项目1013项,获批199项,经费8048.28万元。

其中,理学院伍歆教授和第二附属医院洪葵教授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周猛教授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另共获批面上项目14项,青年基金30项,地区基金152项。

详细资助名单见附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于近期将申请项目批准资助通知、不予资助通知及专家评审意见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到申请人在申请书中填写的电子邮箱,请注意查收。

关于下一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任务书的填写要求及相关安排,请关注后续通知。

申请人如对不予资助决定不服,可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

有关复审申请、受理及审查工作程序和要求见基金委官方网站。

特此通报。

科学技术处
2015年8月18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是国内重要的科研项目之一,致力于资助和培养青年科学家,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新面孔和前沿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中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概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资助35周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进行基础研究。

该项目设立的目的在于提供广阔的科研评台和资金支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促进我国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解读通过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在不同科研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他们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突出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的重要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的公布对于青年科学家来说是一种认可和鼓励,也为他们未来的科研之路注入了更多的动力和信心。

与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的公布也为科研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更加活跃和多元化。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我认为这不仅是对青年科学家们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于整个科研领域的一种激励和促进。

通过资助和培养一批有潜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科学家,可以加速我国科技创新的步伐,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结回顾通过深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者名单,我们对该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青年科学家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未来和希望,通过资助和培养他们,可以为科技领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注入更多的活力和能量。

我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我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我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日前正式公布了2019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


次,基金委共接收到项目申请240711项,决
定资助面上项目18995项。

蚌埠学院材料与化
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刘沐鑫博士申请的面上项
目《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及结焦抑
制机制研究》获批,直接资助资金66万元。

关于煤直接液化的研究课题很多,主要集
中于工艺条件优化。

读博期间刘沐鑫跟随导师
研究关于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技术)检测煤热转化时,其中一篇关于自由基行为的报告引发了权威学术专家们的热烈讨论,很多人认为通过ESR技术获得的关于煤直接液化自由基机理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

专家的否定意味着必须换一种方式重新检测活性自由基,但项目组选择了坚持。

在高难度、高强度的课题研究压力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下,刘沐鑫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实验室。

经过一系列研究探索后,他们很快发现了一种能与自由基快速相结合的供氢溶剂,通过供氢溶剂的消耗量就可以检测、计算出活性自由基的量。

由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申请通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设立的最高水平的基金项目之一。

我校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学校专门召开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导会,就立项意义、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路线、研究基础及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了逐一点评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刘沐鑫博士申报通过的这一项目对于增强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和推动煤炭清洁、高效、高附加值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金额

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金额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金额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重要的科研项目资助机构之一,旨在支持和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

面上基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通过对基础研究的资助,可以促进科学家们在不受太多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研究。

在了解了这些背景信息后,我们将深入探讨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金额的相关情况。

让我们回顾一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领域涵盖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天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与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形式也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项目、联合基金等。

在这些资助形式中,面上基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项目,它更注重对科学家自主研究的支持和鼓励。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金额的具体情况。

根据最新的消息和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金额有望再创新高。

这一消息让科研界备受鼓舞,因为资金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科学家将有机会获得支持,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深刻意义的研究工作。

与此相信这也能够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针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金额的增加,我个人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我认为这一举措将会对我国的科研环境和科技水平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资金的增加将有助于改善科学家们的科研条件,使他们更加专注于科学研究本身,而不必过多地为项目资金而分心。

资金的增加有望吸引更多有潜力和创新意识的科学家加入基础科学研究的队伍,从而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资金的增加也将激发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和探索,有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和产业化。

总体而言,我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金额的增加持乐观态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和资助的一项科学普及活动。

该项目旨在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文化的推广,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科普科研合作项目:在科学研究项目的基础上,开展科普宣传和推广活动,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公众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形式。

2. 科普创新项目:鼓励科研人员和科普从业者进行创新科普活动和项目,采用新颖的方式和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3. 科普教育培训项目:通过开展科普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科普从业者的科学素质和传播能力,培养更多的科普人才。

4. 科普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各地建设和发展科普基地,提供科普资源和场所,方便公众参观和学习科学知识。

5. 科普展览和出版项目:资助科普展览和出版活动,推广科普图书、杂志和其他科普出版物,让科学知识更加广泛地传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通过支持和资助相关活动和项目,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文化的传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推动科学文化建设。

我校尚丽副教授荣获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我校尚丽副教授荣获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F 2 59. 0 0 0 ) 同时 , 0 9 江苏省 第二批省 级科技 计划拟 立项 目中, 在2 0 4 尚丽老 师 申报 的 “ 负稀疏 编码 非
及其在掌纹特征识 别 中的应 用研 究” 首次 以苏州市职业 大学为 第一 申报 单位 获得 江苏省 基础研 究计
划 自然科 学基 金 项 目资 助 .
参考文 献 :
[ 1 】张跃延 , 苏字 , 伟红.A P NE 程序开发范例宝典( #) .北京 : 贯 S. T c 【 M】 人民邮电出版社 ,09 20 .
[】胡百敬 , 2 姚巧玫 .S L S r e 05 Q ev r 20 数据库开发详解【 .北京 : M】 电子工业 出版社 ,06 20. 【】万荣泽 .基于AS NE 技术 的统一后台网站群 的设计[]微计算机信息 ,0 72 ()2 0 2 2 3 P. T J. 2 0 ,38 :6 - 6
校 的学术地位 和综合 实力 , 为学校 的 内涵 发展和科 学发展 , 以及 实现 升 本 目标 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
4 结

开发本系统 时 , 始终贯 穿 “ 瞻、 向、 前 导 科学、 可行” 的网络教 育资源建设思想 , 坚持把研 究成果应用
于 教学 实 践 之 中 , 加 以 检验 、 断修 正 , 并 不 目前 该精 品课 程 教 学 平 台 已经 成 为 苏 州 工 业职 业 技术 学 院教 学建设、 教学 改革 、 教学 实 践 、 教学 管 理 和 教学 研 究诸 方 面 不 可或 缺 的 应用 与 支 持 系统 .
( 责任 编 辑 :沈 凤 英)
・简讯 ・
我校 尚丽副教授荣获国家和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资助
我校 电子 信 息工 程 系尚 丽副教 授 申报 的 “ 负稀疏 编 码 及 其在 毫米 半波 焦 平 面成 像 图像 处 非

我校三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我校三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ku De h a W u Yi g Yu n Kun c un n a
(col f u nt, ie olg f a oa nris)iIag S a x 7 2 8 ) Sh o mai Tb t l eo t nl oie,【 I I , h ni 10 2 oH y C e N i Mi t ay I
[ : 编辑 蔡秀清】
我校 三 项 目获 国 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豆 顼 资助
近 日, 经国家 自 然科 学基金委 员会组织同行专家评审, 西藏大学医学院次央讲师申报的《 西藏地 区大
骨节病的遗传流行病学和分子遗传学研 究》 理学院白玛 副教授 申报的《 于 C 、 基 A模 型的滑坡泥石流灾害 的模拟研究》 经济与管理 学院贡秋扎西讲师申报的《 、 西藏农地制度、 农业金融与农牧 民增收问题研究》 获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资助 。
《 西藏地 区大骨节病的遗传流行病学和分子遗传学研 究》 将在充分调查研 究的基础上 , 运用遗传流行 病学和分遗传学研究的手段和技术, 收集高发 家系和对照家系样本 , 建立详细遗传样本库和家系系 谱库 ,
采用比值 比回归模型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分离分析、 通径分析等方法, 分析西 高危人群遗传风险等进行疾病易感基 因调查 , 分析 比较 当地人群 家系的遗传背景差异 , 探讨
维普资讯
从 堆 龙 德 庆 县 的发 展 看 转 型 中的 西藏 社 会
Ob e v n h a sto fTi e o it r m s r i g t e Tr n i n o b tS ce y f o i t e De e o m e to i n q n u t h v l p n fDu l g De i g Co n y o

2023年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2023年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2023年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摘要:一、引言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简介1.项目背景2.项目目标三、项目申报要求1.申报人基本条件2.申报项目类型及资助领域3.申报材料及时间要求四、项目评审与资助1.评审流程2.评审标准3.资助金额及方式五、项目管理与监督1.项目实施与管理2.项目中期检查3.项目验收与成果评价六、附则1.项目申报联系方式2.相关文件及表格下载正文:一、引言为了促进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支持科研人员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天津市设立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023年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相关内容。

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简介2023年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旨在资助科研人员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以提高天津市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项目资助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等。

2.项目目标通过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推动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项目申报要求1.申报人基本条件申报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的在编在岗科研人员;(2)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3)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科研能力,近三年内无不良科研记录。

2.申报项目类型及资助领域项目分为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

资助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等。

3.申报材料及时间要求申报人需提交以下材料:(1)项目申请书;(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其他相关附件材料。

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月×日。

四、项目评审与资助1.评审流程项目评审分为形式审查、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三个阶段。

形式审查主要审查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通讯评审主要依据项目申请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会议评审主要对通讯评审结果进行讨论和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我校获得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简介下面将我校今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18项)进行简要的介绍,以飨读者。

项目名称:“微生物注塑技术”生成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项目负责人:贾士儒教授项目简介:细菌纤维素(简称BC)是一种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的纳米生物材料,是当今国内外生物与材料两大领域研究的热点。

为改变作为生物医学材料时需将合成的BC进行后期加工修饰的复杂过程,能否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来进行“注塑”,直接定向合成具有特定规格的BC产品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课题围绕BC的定向合成,明确BC的表达基因、信号传导、细胞趋化性和代谢网络间的相互联系,揭示木葡糖酸醋杆菌生长过程中的定向趋化的分子机制。

通过细胞内遗传、生理生化、环境应答、生物代谢等与细胞运动以及趋化信号传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明确微生物细胞的BC“定向合成”与常规发酵合成中的代谢过程以及关键点代谢通量的差异性。

并通过从微生物细胞趋化性生长的差异和BC组装微观差异上,从分子水平上对BC 的物理性能差异性进行解释。

建立“微生物注塑”生成BC的方法,为通过基因工程增强BC“定向合成”能力奠定理论基础,丰富现代发酵工程理论。

项目名称: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III型分泌系统的相关性研究项目负责人:杨洪江教授项目简介:III型分泌系统(TTSS)是铜绿假单孢菌编码的重要致病因子,临床研究发现,TTSS显著地影响铜绿假单孢菌感染的结果,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

我们在前期研究中首次发现,抗菌素泵出系统mexE-mexF-oprN的负调节因子MexS,参与调节TTSS的表达,该抗菌素泵出系统是铜绿假单孢菌对多种抗菌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本项目主要内容是,研究抗菌素泵出系统与TTSS 之间存在的遗传调节机制,初步建立相应的调控模型;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拟对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孢菌菌株开展研究,分析各菌株中TTSS的表达水平、抗菌素耐药性和相应的遗传背景,对上述建立的调控模型进行验证与补充。

本项目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发现铜绿假单孢菌新的靶位基因,对于发展新型疫苗和治疗途径、解决细菌耐药性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项目名称:两相系统中生物催化16a,17a-环氧黄体酮11a-羟基化项目负责人:别松涛副教授项目简介:生物催化16α,17α-环氧黄体酮11α-羟基化是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泼尼松等必经且最关键的一步。

但是,水相发酵与16α,17α-环氧黄体酮难溶性的矛盾,限制了底物与胞内酶的接触,从而使该反应的速度和产率都很低,成为甾体工业发展的瓶颈。

项目以黑根霉生物催化16α,17α-环氧黄体酮11α-羟基化为研究模型,针对由于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难溶性而引起的不能与生物酶有效接触和假结晶发酵等问题,提出在水/有机溶剂两相介质中进行生物催化,结合药物定量筛选模型和"靶学说"理论构建双液相系统中有机相的定量筛选模型,得到有机相,以具有高羟化活力的黑根霉为出发菌株,利用复合诱变和单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耐受特定有机溶剂的高效生物催化菌株,利用膜脂分析的手段研究其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机制,经济高效生产11α-羟基-16α,17α-环氧黄体酮,从根本上解决羟基化反应速度和产率的瓶颈难题。

项目名称:芽孢乳酸杆菌抗疫霉活性物质的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海宽副教授项目简介:疫霉属(Phytophthora)中的几类菌可以引发植物病害,包括烂根,颈腐病,树的癌肿病,叶子枯萎,果实腐烂等,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全球用于防治Phytophthora病害的农药已占杀真菌剂市场的25%。

因此,创制抗Phytophthora新农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发现,乳酸菌代谢产物具有拮抗Phytophthora活性,利用体外筛选方法结合体内实验从XX 科技大学科技部工业微生物菌株平台子项目菌种库和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乳酸菌资源库中筛选得到3株具有强抗疫霉活力的芽孢乳酸杆菌,本项目拟从这些高活性芽孢乳酸杆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抗疫霉活性物质,并利用LC-MS、NMR等手段对活性物质结构进行鉴定,同时对分离纯化获得的抗疫霉活性物质的特性和抗疫霉机理进行研究,为下一步开发新型天然抗疫霉剂奠定基础。

项目名称:枸杞多糖一级结构、链构象与肝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关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X民副教授项目简介:枸杞多糖是枸杞子的主要功能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活性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尚不明确。

本课题在前期证明枸杞多糖具有显著的肝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的基础上,拟利用多级层析分离技术对枸杞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反应等仪器分析和化学研究方法确定枸杞多糖的一级结构;采用激光光散射、原子力显微镜、圆二色谱、扫描电镜和核磁共振等技术研究枸杞多糖的链构象,构建分子模型;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研究枸杞多糖一级结构和链构象对肝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的影响;并通过研究枸杞多糖结构对肝癌细胞钙离子浓度、细胞膜流动性和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枸杞多糖肝癌细胞凋亡诱导活性机理及其构效关系。

研究结果可为多糖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借鉴,并可为我国枸杞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名称:合成基因网络非线性动力学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项目负责人:王志伟副教授项目简介:合成基因网络在解析复杂基因网络的动力学机制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不但代表了基因网络的一般性质,同时也减少了复杂性,因而便于理论研究。

研究合成基因网络要考虑到基因表达过程是在非平衡非线性条件下进行的介观尺度的化学过程,具有丰富的非线性行为。

本课题用非线性化学的方法研究合成基因网络的动力学行为,重点考察在分岔点附近噪声发挥积极作用的现象- - 随机共振现象。

在之前已经得到的合成基因网络内信号随机共振和内噪声随机共振的数值计算结果基础上,继续设计一批不同物种不同功能的合成基因网络模型,用数值模拟方法深入研究外噪声和内涨落的积极效应。

同时,设计生物学实验定量验证所得的理论计算结果,一是验证在温度涨落系统中的外噪声引起的内信号随机共振现象,二是验证不同尺度细胞中内涨落引起的内噪声随机共振现象。

通过研究可深入了解基因网络的动力学,为生物进化等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名称:碳纳米管对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影响研究项目负责人:X清岱副教授项目简介: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一维纳米材料,可以作为载体携带DNA分子进入细胞发挥生物医学作用。

由于碳纳米管和DNA分子一样具有较大的长径比,且单链、双链DNA分子均与其发生非共价相互作用,甚至改变DNA构象,所以有必要从分子水平研究其生物学效应。

本申请拟采用分子生物方法研究碳纳米管对DNA复制过程的影响,主要考察DNA聚合酶的聚合能力、延伸能力以及产物的特异性、忠实度。

一方面研究碳纳米管对不同类型双链DNA复制行为的影响,主要针对高GC和长片段等特殊DNA模板的扩增,开发基因扩增的新方法;另一方面利用单链DNA对碳纳米管易缠绕的性质,结合原子力显微镜操纵技术对单链DNA进行单分子操作。

研究不同条件下,DNA聚合酶活性的改变,最后采用rpsL基因检测碳纳米管造成的产物DNA分子忠实度的变化。

通过碳纳米管对DNA模板、DNA聚合酶和终产物DNA分子等方面影响的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碳纳米管的生物学效应。

项目名称:基因工程抗体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项目负责人:杜欣军副教授项目简介:农药残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于农药残留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与其它方法相比,免疫分析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对仪器依赖性低等显著优点,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抗体是免疫分析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抗体制备方法耗时、耗力、花费昂贵,而抗体库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简便、快速、高效获得抗体的方法。

本研究将利用亚胺硫磷、速灭威、氰戊菊酯合成半抗原,与载体蛋白连接成为免疫原并免疫小鼠,构建T7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库,同时以非免疫小鼠构建非免疫抗体库;然后利用与其它载体蛋白偶联的亚胺硫磷、速灭威、氰戊菊酯作为配体来筛选免疫抗体库和非免疫抗体库,以获得三种农药的特异性单链抗体基因;再利用原核、真核重组表达系统,获得三种农药的基因工程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种农药快速、准确、灵敏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项目名称: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关键序列确定与改造项目负责人:周庆礼副教授项目简介: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 SAM) 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现在临床上已应用于治疗抑郁症、肝病、关节炎等。

SAM合成酶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含量少、酶活不高,通常只能转化L-蛋氨酸为SAM,不能转化D-蛋氨酸。

本项目通过基因洗牌技术(DNA shuffling)对微生物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EC2.5.1.6)进行技术改造,获取具有较强的(-)-SAM合成酶活,不但能利用L-甲硫氨酸合成SAM,而且还具有高效转化D-甲硫氨酸合成(-)-SAM能力的改良基因,通过改良基因和野生基因的序列比对,获得高效转化不同构型(D-, L-)甲硫氨酸为SAM的关键基因序列;构建表达高效SAM合成酶的基因工程菌,降低S-腺苷甲硫氨酸工业化生产成本,为微生物利用DL底物合成目标产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路线。

项目名称:基于滑跌事故预测模型的助行器行走稳定性研究项目负责人:X峻霞教授项目简介:归纳总结人体日常生活活动的各种行走条件,建立人体运动测试分析系统,测试在各种行走条件下不同类型人的行走时的步态、肌电信号,滑行的临界摩擦系数等,构建人体行走滑跌事故预测模型;用人体行走滑跌事故预测模型指导助行器的机构设计和控制编程,从滑跌角度探讨助行器的稳定性机理,并通过残障人士佩戴助行器的实验对行走滑跌事故预测模型进行修正。

本研究构建的滑跌事故预测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助行器及类人型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和控制编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步行功能代偿提供理论基础,还可为建筑业(各种场所地面材料的选择)、鞋类制造业、工作中滑跌损伤事故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这项研究工作对老年人的生活料理及残疾人康复医疗事业、居住环境无障碍设计、体育事业和机器人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重大社会服务问题,为实现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名称:非光滑力学问题的锥型互补法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李建宇副教授项目简介:非光滑力学为研究涉及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问题提供了统一方法,而计算方法的研究对其理论能否有效应用于工程实际具有关键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