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精馏
第六章 精馏4间歇精馏

dD
F
对开始至任一时刻作物料衡算
x x D F W x x D W
xF xD dD F dxW 2 xD xW
xF xD dV F R 1 dxW 2 xD xW
釜液由 xF 降至 xWe
xD 1.0
1.0
R 终 为 xD 恒定的间歇操作终了时
a
xD R’ +1 xD R终 +1 0 xWe x’W xD 1.0
汽化量的确定
汽化量决定加热蒸汽用量、塔径与蒸馏釜传热面积。为 保持 xD 恒定,需不断增大 R (汽化量)。 设在 d 时间内,溶液汽化量为 dV ,馏出液量为 dD
回流比: R dL 汽化量:
N 一定,任意时刻的 xD 与 xW 相互制约。 操作线随过程平行下移,即操 作线的起点和截距均在变。
y 2 3 4 0 xW
3 4 1
2
zF
x
xD终
xD始1.0
首先假设一最初的馏出液组成 xD始,由设定的 xD始 与料液组 成 xF 求出所需的最小回流比。
1.0 ye y
Rmin
xD始 ye ye xe
略去高阶微分
dxW dW W xD xW
xF dxW F ln xWe x x We D W
xD 与同一时刻 xW,R 及 N 有关。可在 xF ~xWe 内取若干 xWi, 由已确定的 R 和 N,由每一个 xWi 出发,确定出对应的 xDi。
得出的 x D与任务给定的 x D 比较,若相等或稍大即为所求,否则 应另设 xD始,重新进行上述各步计算。
xF
xD R’ +1
化工基础课件武汉大学第6章精馏-1讲义教材

vAxpA A
,vBxpB B
2020/9/27
• 相对挥发度——各组分的挥发度之比,称为组分间 的“相对挥发度”。
A Bv vB A,
A Bp p B Ax xB Ap p B A o ox xB Ax xB Ap p B A o o
2020/9/27
• 通常定义易挥发组分挥发度与难挥发组分挥发度之 比为相对挥发度。这样定义的α ,则α > 1 。
yA
pA P
pAo xA P
I
式(I)说明,只要知道某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数 据),就可以计算得到x与y,就可以作出在指定外 压下的t-x-y图。式(I)还说明,总压对t-x-y图是有 影响的。
2020/9/27
x-y图 • 取t-x-y图中的x , y 数据,以x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
,绘成的图为x-y图。
2-1 精馏基本原理 简单蒸馏是单级分离过程,对溶液只进行一次部
分气化;精馏是对混合液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 分冷凝相结合的操作。
2020/9/27
• 常见的精馏塔分板式、填料式。 • 板式安装有若干层塔板,每层塔板上保证有一定的
液层高度,气、液两相通过塔板进行部分气化和部 分冷凝。 • 填料塔内充填一定的填料层,气、液两相在被润湿 的填料表面上进行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
第六章 精馏
20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7
•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的性质,对液 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相结合的操 作后,就会使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越来越高, 而液相中难挥发的组分的含量也越来越高,从而达 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2020/9/27
乙醇-水体系的蒸馏分离
气相: 醇富集
中山大学化工原理课件 第6章-精馏

0 0 pA P pB yA 0 0 P p A pB
上式为一定总压下汽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式。该温度又称为露点 (dew-point),上式又称为露点方程。
严格地说没有完全理想的物系。对那些性质相近、结构相似的组分 所组成的溶液,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等,可视为理想溶液;若汽相 压力不太高,可视为理想气体,则物系可视为理想物系。 对非理想物系不能简单地使用上述定律。汽液相平衡数据更多地依靠 实验测定。
塔顶产品 yA 加热器 原料液
减压阀
闪 蒸 罐 xA
Q
塔底产品
三、精馏原理与流程 1. 精馏操作流程 精馏塔 精馏段 提馏段 塔顶冷凝器 塔釜再沸器 塔顶冷凝液 馏出液 回流液 塔釜产品 – 釜液 进料液 – 原料液 进料板
精 馏 段
提 馏 段
2. 精馏原理
T y2 o2 x2 x1 b 0 o1 y1
第四节 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V
一. 全塔物料衡算 总:
D, xD
F D W
轻:
F, xF
FxF DxD WxW
W, xW
应用1: 确定产量及组成之间的关系
应用2: ① 确定馏出液采出率
F, xF
V
L
D, xD
D xF xW F xD xW
② 确定xD,max或 Dmax
露点
气相区
t/C
两相区
露点线
泡点 泡点线
液相区
0
xA
xf x(y)
yA
. 1.0
当温度达到该溶液的露点,溶液全部汽化成为组成为 yA= xf 的气相, 最后一滴液相的组成为 xA。
精馏优秀课件

1. 连续精馏操作流程
2. 间歇精馏操作流程
26
3. 精馏塔旳操作情况
tn-1
塔板上: yn+1<xn-1, tn+1>tn-1 两者互不平衡
即:存在温度差和浓度差
tn+1
成果:传质和传热
yn >xn
理论(理想)板
若: ① 气液两相接触时间足够长
② 板上混合足够均匀
即:
则:离开第n块板时旳汽-液二相 构成构成平衡关系
3. 塔釜产品屡次部分汽化
t1
t1
t1’
t1'
t2’
t
' 2
操作流程
操作在相图上旳反应
成果:对初级混合液部分汽化后得到旳液相在塔底经屡次部分汽化 20 最终可得液相浓度为x2`(较低)旳塔底产品构成。
4. 过程进行旳必要条件及存在问题讨论 ① 由2、3可知:欲使混合液得到有效分离,必须同步分别对 塔顶汽相和塔釜液相进行屡次部分泠凝和屡次部分汽化。
双组分 —— 要点讨论 多组分 —— 简要简介
蒸馏操作实例:石油炼制中使用旳 250 万吨常减压装置幻灯片 5 5
§6.1 双组分溶液旳汽-液相平衡
汽液相平衡是分析精馏原理和进行设备计算旳理论基础,过程 以两相到达平衡为极限。
§6.1.1 溶液旳蒸汽压和拉乌尔定律(Raoult’s law)
一. 纯组分饱和蒸汽压 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液体旳汽液两相到达平 衡状态,称为饱和状态,其蒸汽为饱和蒸汽,其压力为饱和蒸 汽压。
16
泡点线
0
xA xf
yA 1.0
x(y)
§ 6.3.2 精馏原理和流程
精馏流程(熟悉有关旳概念)
第六章精馏过程的节能优化综合

40 40 1535
108 40 1056
总计
3092三种热泵系统的热力学效率均高于普通低温精 馏,其公用工程费用明显低于普通精馏,其中用塔底液体闪 蒸的热泵具有最高的热力学效率和最低的公用工程费用。
第三节 精馏过程的节能技术
3-1 热泵精馏 3-2 多效精馏 3-3 增设中间换热器 3-4 采用复杂塔结构
过程所消耗的有效能Wnet(或
净功耗)和热力学效率η为:
Wnet
QR
(1
T0 TH
)
QC
(1
T0 TL
)
Wmin,T0
Wnet
可逆过程分离 需要的最小功
能量驱动的精馏过程示意图
由于实际的分离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率总是小于1。
第一节 精馏过程用能特性的热力学分析
造成精馏过程有效能损失的原因:
具体要求,但每个塔的产品回收率并
不是唯一的,此时正确选定各塔的回 ABC AB
收率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此外,在精
馏过程中考虑预分馏塔等结构时,常
采用非清晰切割代替清晰切割,这时 组分的回收率的优化更为重要。
BC
A
B A B C
第二节 精馏过程操作参数的优化
综上,在已有塔(建成)的基础选择适当的操作条 件均可取得一定程度的节能效果(节能最多达 20%)。研究还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优化操作参数 比改变分离流程的节能效果更为显著!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专业课
化工分离工程
第六章 分离过程的节能、优化及综合
第一节:精馏过程用能特性及热 力学分析
第二节:分离过程操作参数的优化 第三节:精馏过程节能技术 第四节:分离过程的综合
引言、 分离过程节能的重要性
化工原理第 6 章 精馏

苯
甲苯 二甲苯 混合芳烃的分离
★ 空分
空气用压缩 机加压液化 精 馏
N2、O2
★ 乙烯与乙烷,丙烯与丙烷的分离 分离后的乙烯、丙烯单体可以做成聚氯乙烯、 聚丙烯等塑料薄膜、塑料管(桶)、汽车组件等。
简单蒸馏或平衡蒸馏(闪蒸):混合物各组分挥发 性相差大,对组分分离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无回流蒸馏)
0
蒸汽压
pA pB
pA
0 pB 0 pA
pB
x
1.0
实际溶液中以正偏差溶液为多。
2、温度—组成(t–x–y) 图 在总压恒定下,溶液的平衡温度随组成
而变,将平衡温度与液(汽)相组成关系标
绘成曲线图,该曲线图即为:
温度—组成图,或称为 t – x - y 图。
t/C
T-x(y) 图
表示总压 P 一定,相平衡时
它们的露点是不相同的。
泡点方程
溶液沸腾时,溶液上方的总压应等于各组分的 分压之和,即:
P pA pB p x p 1 xA
0 A A 0 B
P p xA 0 pA p
0 B 0 B
泡点方程
因 pAo、pBo 取决于溶液沸腾(泡点)时的温度, 所以上式实际表达的是一定总压下液相组成与溶液 泡点温度的关系。 已知溶液泡点可由上式计算液相组成;反之, 已知组成也可算出溶液的泡点,但一般需试差。
原油
原油通过脱盐脱水后经加热 柴油 器、常压塔得到不同油品, 然后通过减压塔进一步得到 烷烃,常减压后经催化裂化, 进一步榨取重油中的油品, 石油的分离 最后剩下沥青。
概述
蒸馏分离操作实例:石油炼制中使用的 250 万吨常减压装臵。
苯是最基本的化工 原料,由它可合成 出成千上万种化学 混合芳烃 品(医药、农药)
第六章精馏习题及答案

精馏习题及答案1. 蒸馏是利用各组分(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2.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组分。
C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3.(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4.在(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5.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 )流。
D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A 塔顶气相;B 塔顶液相;C 塔底气相;D 塔底液相。
7.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 )回流。
BA 气相;B 液相;C 固相;D 混合相。
8.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
CA 浮阀板;B 喷射板;C 加料板;D 分离板。
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
B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1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x F = 0.6,要求塔顶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B )。
A 60 kmol/h ;B 66.7 kmol/h ;C 90 kmol/h ;D 100 kmol/h 。
11.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D x 、w x 。
如进料分别为1F x 、2F x 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1min R 、2min R 。
当21F F x x >时,则 ( )。
AA .2min 1min R R <;B .2min 1min R R =;C .2min 1min R R >;D .min R 的大小无法确定12. 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
化工原理(精馏复习题)

第六章精馏习题一、填空1、在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气液两相温度,但气相组成液相组成,而两相的量可根据来确定。
2、当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液相泡点温度。
3、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是溶液中的挥发度对的挥发度之比,若α=1表示。
物系的α值愈大,在x-y图中的平衡曲线愈对角线。
4、工业生产中在精馏塔内将过程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而实现操作的。
5、精馏塔的作用是。
6、在连续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其作用是;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其作用是。
7:离开理论板时,气液两相达到状态,即两相相等,互成平衡。
8: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有(1)和(2)。
9:精馏过程回流比R的定义式为;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来说,当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少,此种操作称为;而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
10:精馏塔有进料热状况,其中以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泡点温度。
11: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馏出液流量等于,操作线方程为。
12:在操作的精馏塔中,第一板及第二板气液两相组成分别为y1,x1及y2,x2;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最大,第二,第三,而最小。
13:对于不同的进料热状况,x q、y q与x F的关系为(1)冷液进料:x q x F,y q x F;(2)饱和液体进料:x q x F,y q x F;(3)气液混合物进料:x q x F,y q x F f;(4)饱和蒸汽进料:x q x F,y q x F;(5)过热蒸汽进料:x q x F,y q x F;13.塔板上的异常操作现象包括、、。
14.随着气速的提高,塔板上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气液接触状态,其中和均是优良的塔板工作状态,从减少液膜夹带考虑,大多数塔都控制在下工作。
二、选择1: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R,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VL (),馏出液组成x D( ),釜残液组成x W( ).A 增加B 不变C 不确定D减小2: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气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所需的理论塔板数N T(),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1 计算的前提
为了计算简化,假设进料中各组分的摩尔气化热
相等,同时定如下:
引入塔中的进料预热至泡点,温度与进料板温度接近; 塔身绝热,没有热损失 各层塔板上气化和冷凝的物质的量相等 回流采用全凝操作,回流组成与产品组成相同; 精馏段各层的回流量都相等; 提馏段各层的回流量都相等; 提馏段回流量等于精馏段回流量与进液量之和。
求全回流下的最小理论塔板数 求出最小回流比,确定实际回流比 由以上两结果求得理论板数
全回流下的最小理论板数:
相对挥发度定义式6-3: yA/yB=αxA/xB 对第1块板:yA1/yB1=α yA2/ /xB1 对第2块板:yA2/yB2=αxA2/xB2 同时,全回流操作相当于操作线为对角线y=x, 则yA2=xA1;yB2=xB1 故, yA1/yB1=α2xA2/xB2 类推得到 yA1/yB1=αNxAN/xBN
6-2.1 平衡蒸馏的计算
过程描述:
将原料加热到超过进料的泡点,当此 气液混合相进入闪蒸塔的瞬间,蒸汽 和残液处于平衡。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特点:
在较低温度下得到较高的馏出率 多用在高温易分解的物质的蒸馏
气化率和液化率
f=V/F q=W/F=1-f 平衡蒸馏的计算 xD=(f-1)xw/f+xf/f 或 xD=qxw/(q-1)-xf/(q-1)
图解求算的原理
第1块板上:y1和x1满足平衡方程, 即点( y1,x1)在平衡线上; 第2块板上升的蒸气y2与第一块板 下降的回流液满足操作线方程, 即点( y2,x2)在操作线上。 则从y1 到y2需要一块理论板。 依此类推。
逐板计算法
对于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有: xn yn 1 ( 1) xn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有:
拉乌尔(Roult)定律
液相中某组分的蒸气压等于 溶液温度下,纯组分的饱和 蒸气压乘以该组分在溶液中 的摩尔分数。
pA=pA*xA pB=pB*xB
其中,PA*、PB*分别为A、B纯 组分的蒸汽压。
理想两组分体系(A重组分,B轻组分)
对A、B,分别有:
pA=pA*xA pB=pB*xB=pB(1-xA)
例6-3 例6-4
例6-5
摩尔分数的计算 馏分组成计算和回收率计算 (需要用到图解积分) 馏分的组成计算(理想溶液)
练习题 将含苯70%的苯和甲苯的混合液加热气化,
气化率为1/3,α =2.47.试计算简单蒸馏时,气液 相的组成。
解:
x F 1 ln f ln 1 xw ln W 1 xw 1 x f
假设摩尔气化潜热相等—— 得到各塔板回流量L或者L’相等;或者各塔板上升的 蒸气量V或者V’相等。则两操作线均为直线,图解作 图简化。 进料点为泡点,便于确定提馏段的上的一点。 塔无热损失—— 塔中回流液量上升蒸气量不变的附加条件 回流由全凝器供给。若为分凝器,实际塔板数为图 解法中塔板数减一块。
第六章
精馏
蒸馏(包括精馏)——一种液-液分离技术。
利用物系在发生相变过程中组分间的挥发性的 差异,将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操作。 蒸馏得到的产物,可以是纯的单独组分,也可 以是具有一定沸点范围的馏分。 蒸馏广泛应用于—— 基本有机合成 酿酒工业 精细有机合成 石油炼制(常压减压蒸馏) 石油化工(烃类及其衍生物分离) 高聚物工业 炼焦化工(焦油分离) 基本化工和轻化工
6.3.3 回流比
回流比 L R , D
V L D ( R 1) D
回流比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V一定,R越大,馏出液的量D越小。 R越大,气化生成的轻组分含量多,较少的塔
板数即可以达到所要求的分离纯度。
6.3.4 连续精馏的流程
§6-4 连续精馏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要解决的问题:
p=pA+pB=pA*xA+ pB*(1-xA) 整理得到, xA= (p- pA)/(pA*- pB*) 同时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yA= pA*xA/p
总压力等于
或者写成:
故,已知各温度下纯组分的蒸汽压,就可以逐点求得相应 的x、y,即可得t-x-y平衡关系。
yA= pA*xA/[pA*xA + pB*(1-xA )]
精馏塔中物相的组成变化
精馏塔操作情况
每层塔板上都发生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进行传热和传质。 蒸气——液体接触并能够达到平衡的一次相分离称为一个 理论板(或理论级)。 往塔顶方向,蒸气中轻组分越来越富集温度越来越低;往 塔底方向,蒸气中重组分越来越富集,温度越来越高。 最上一层塔板必须有和其组成接近的液体接触,液体可以 是塔顶蒸气的部分冷凝或者全凝后的冷凝液(即馏出液) 引回一部分注入塔内。 引回的这部分馏出液为回流。没有回流,塔内的部分气化 和部分冷凝无法稳定持续的进行,精馏目的也无法实现。 塔底应当提供和釜底残留液组成接近的蒸气,应当安装加 热的再沸器,使残留液部分气化。 进料组成和塔底、塔顶都不一样,应当选择合适的位置 (进料板)进料。在此板上,液体的组成与进料的接近。 精馏段和提馏段
6.4.4 理论塔板数的图解求算
已知xf,确定xd, xw,R 作出x-y相图平衡线,并确 定xd,xf,xw 作精馏段操作线:点(xd,xd) 与点(0, xd/(R+1))的连线 作提馏段操作线:泡点进料 精馏段操作线上x=xf的点, 与对角线上x=xw的点的连线。 图解求理论塔板数
作为回收的手段
作为精馏前的预处理
6-2.3
简单蒸馏的计算
蒸馏过程中任意瞬间的物料衡算为: 易挥发组分总量=残留液中含量+馏出液中含量 或 nx=(n-dn)(x-dx)+ydn 其中,n——瞬间蒸馏中混合液的物质的量,mol x——混合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 dn——瞬间馏出的物质的量,mol y——瞬间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 将上式作变形,可得 边界条件:
积分可得,
1 xw F 1 xf ln ln ln W 1 xw 1 x f
或者
式6-8
F ( A) F ( B) ln ln W ( A) W ( B)
式6-9
其中,F(A)、F(B)为原始溶液中组分A和B的物质的量; W(A)、W(B)为残留液中组分A和B的物质的量。
将f=1/3 xf=0.7 α =2.47代入 解得xw=0.642 xD=0.816
6-2.2
简单蒸馏的操作和应用
间歇操作,非稳态。 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分组成不同 蒸馏结束时,从蒸馏釜排除残液,
重新装料操作。 馏份液平均组成与原始溶液只有物 料衡算关系,没有相平衡关系。 运用场合:
小规模、粗糙的分离 处理组分间相对挥发度较大的混合物
§6-1 精馏原理
精馏(蒸馏):利用各种物质挥发性的不同, 将一个多组分混合液分离的过程。 需解决问题—— 根据加料情况和分 离要求确定操作参数。 提高效率,节约能源。 查资料,计算,做 汽液平衡实验。
相图(恒温相图p-x图,衡压相图t-x-y图 ,气 液平衡 x-y相图)
6.1.1 理想的两组分互溶体系
dn dx n yx
n=F, n=W,
x=xf x=xw
F ln W
xf
xw
dx yx
式6-6
运用图解积分法,在xf~xw范围,求解出1/(y-x), 作图求解即得。 馏出组分的平均浓度可以由总的物料衡算求得:
xd
Fx f Wx w F W
式6-7
若溶液接近理想溶液,根据相平衡关系 x A yA 1 ( 1) x A
6.4.2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总物料衡算: V=L+D 对图示中虚线部分进行轻 组分物料衡算: V·n+1=L·n+D·d y x x 由于R=L/D,整理可得 yn+1=(R·n+xd)/(R+1) x 此式即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表述的是yn+1与xn之间的关系。
特别注意:
平衡线上表述的是yn与xn之间的关系。 yn与xn是由xn-1 与yn+1在第n块板上传质传热的结果。 对于理论板, yn与xn之间存在相平衡关系。
联立式
xw yD (即xD ) 1 ( 1) xw
即可求出xD和xw
例题:将含苯70%的苯和甲苯混合液加热气化,气化
率为1/3,α 为2.47,试计算平衡蒸馏时汽液两相的组 成。
解: xD=(f-1)xw/f+xf/f xw yD (即xD ) 1 ( 1) xw
W=2/3F, α=2.47,则有
ln 1 xw 1 1 0.7 (ln 2.47 ln ) 2 2.47 1 xw 1 0.7 3
试差法求得
xw=0.633 xd,平均=0.7×3-2×0.633=0.834
一次部分气化图示
多次部分气化部分冷凝的示意图
缺点:收率低、 能耗大。
AB
x A yA 1 ( 1) x A
6.1.3 非理想的两组分互溶体系
6.1.4 压力对气液平衡的影响
自学
6.1.5 以t-x-y相图表示的蒸馏过程
对于部分气化 的蒸馏过程见: 图6-10
6.1.6 以x-y相图表示的蒸馏过程
对于部分气化 的蒸馏过程见: 图6-13
§6-2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
x-y相图
自由度计算
F=C-+1
温度和组成只有 一个可变。
6.1.2 相对挥发度
挥发度定义:vA=pA/xA
vB=pB/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