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技术》(怎样养殖牛蛙)

合集下载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第一篇:牛蛙养殖技术牛蛙是一种十分优质的水生动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因此,自养牛蛙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养殖方式。

本文将介绍牛蛙的养殖技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养殖。

一、场地选址选址是养殖的第一步,选址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效果。

一般来说,场地应该选择在地处平原、水草丰富的河流、湖泊等区域。

选址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源充足。

养殖牛蛙需要大量的清洁水,因此一定要选择水质较好、水源充足的区域。

如果水源不充足,可以考虑挖井或购买自来水。

2、环境适宜。

对牛蛙来说,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非常重要。

因此,养殖场要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最好是没有工业污染和噪声污染的地方。

3、土壤适宜。

选址时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

土壤质量直接影响到牛蛙的生长。

最好不要选择粘重的土壤。

二、建设场地场地选好之后,还需要建设牛蛙养殖场。

建设场地的步骤如下:1、建设池塘。

池塘是牛蛙养殖场的核心设施,要求必须达到以下标准:① 深度在1.5米左右,面积要根据畜群量来设计大小② 泥沙淤积少、水质稳定、营养丰富③ 水面光照强度4,000~6,000勒克斯,适量的芦苇、莲藕等水生植物,水质保持维持清洁④ 鱼、藻、虾和昆虫的数量要适宜,以避免发生食物短缺和池水变质⑤ 要选择坡度适宜的场地修建池塘,避开易弄淤的场地,保持水位平稳2、养殖技术养殖技术是养殖场成败的关键,牛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种苗选购:选购健康、肥壮、体型完整的牛蛙苗。

② 健康管理:定期清洗池塘,保持水质清洁;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定时更换饲料。

③ 饲料喂养:牛蛙是肉食性动物,需要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

饲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状态而定,一般包括水蚤、小鱼、小虾、虫子和人工配合料等。

④ 养殖疫病防治: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牛蛙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常见疫病有肠道炎、口腔炎、真菌病等。

⑤ 采食和运动量的控制:如果牛蛙采食不足或是运动量过大,都会导致生长缓慢或不良生长,因此要注意控制采食和运动量。

牛蛙养殖方法

牛蛙养殖方法

牛蛙养殖方法概述牛蛙是一种常见的养殖动物,其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牛蛙养殖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本文将介绍牛蛙养殖的基本要点和常用方法,以帮助养殖者顺利开展牛蛙养殖业务。

适宜环境牛蛙对环境要求较高,适宜的养殖环境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1.温度:牛蛙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3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牛蛙的生长和繁殖。

2.湿度:牛蛙的皮肤具有较强的透气性,适宜的湿度可以提高其生存能力。

一般情况下,湿度控制在60%~80%之间最为适宜。

3.光照:牛蛙需要适量的自然光照,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影响其正常代谢和行为表现。

养殖设施良好的养殖设施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牛蛙的生长发育。

1.池塘:牛蛙适宜生活在水域环境中,可以建设适当大小的养殖池塘。

池塘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便排除废水和异味,并保持水质清洁。

2.遮光网:在养殖池塘周围或覆盖在池塘上方安装遮光网,可以调节光照强度,防止过强的阳光照射,保护牛蛙免受伤害。

3.防护网:适时安装防护网,以防止外来的掠食动物进入养殖区域,对牛蛙造成伤害。

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牛蛙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1.饲料:牛蛙的饲料以昆虫为主,如蚯蚓、蜈蚣、大黄蜂等。

可以根据牛蛙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置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2.定时定量:定期给牛蛙喂食,并控制饲料的数量,避免过量饮食或过度挑食。

同时,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变质影响牛蛙的食欲。

3.水质管理:定期检测养殖池塘的水质,包括pH值、溶解氧、水温等指标,及时调节和处理池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稳定。

防病防虫牛蛙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和虫害问题,防病防虫工作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1.预防疫苗:养殖初期可以适当给牛蛙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其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饲养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水滞留和养殖废弃物堆积,减少病虫菌的滋生。

3.定期检查:定期仔细检查养殖池塘内牛蛙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牛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蛙类动物,养殖牛蛙多用于食用或观赏。

以下是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 环境准备:
- 牛蛙的养殖环境应该选择有清洁水源、无污染的鱼塘或池塘。

- 鱼塘底部应做好淤泥清理和消毒工作,保持水质清洁。

- 鱼塘周围应有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外界干扰和损害。

2. 动物选育:
- 选择健康、无病无虫的幼蛙或种蛙作为饲养对象。

- 可通过市场购买或者从合法养殖基地购得的牛蛙种蛙。

- 注意保证种群的多样性,尽量避免近亲交配。

3. 日常管理:
- 给予合理的饲料,可使用鱼类、虾类、蜗牛等活饵或者鱼粉、蛋白粉等制成的饲料。

- 控制养殖密度,将牛蛙分成小组饲养,以减少竞争和互相伤害。

- 定期清理养殖池塘,清除废弃物和虫类污染。

- 定期检查牛蛙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 疾病防控:
-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新鲜水源,避免病原菌和寄生虫滋生。

- 防止鸟类和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区域,以防止传染疾病。

- 发现病症时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扩散。

5. 成熟处理:
- 牛蛙一般在2-3年左右可达到成熟,此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收获。

- 收获成熟的牛蛙,注意合理杀戮和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 可以将成熟的牛蛙转为种蛙以维持养殖群体的稳定和持续。

请注意,在进行养殖活动前,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经营。

此外,也要依据当地气候、环境、饲料供应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国外养殖用的牛蛙有美国牛蛙、沼泽绿牛蛙、春蛙、非洲牛蛙、非洲大牛蛙等。

牛蛙个体重可达1公斤以上。

牛蛙喜高温荫湿,多栖息在池塘边沿近水处的草丛中,特别喜欢栖息在池塘坑边被水的波浪击拍而成的半干半湿的土穴中,往往下半身浸去水中,头部露出水面,头向外。

牛蛙鸣叫声酷似黄牛,听到牛蛙叫声,可预知产卵期即将来临,产卵期过后即停止鸣叫。

牛蛙的养殖方式1.牛蛙养殖的野外粗养野外粗养就是要充分利用天然的饵料及其他自然条件,圈定养殖范围,进行投放牛蛙种苗,适当增喂饵料,定期采收捕捉的一类养殖方式。

这类方式的特点是饲养场地较大,投资小、收益大,人为干预少,但单位面积产量低。

根据日常管理情况,此类又可进一步分为全天然放养和半粗放饲养两类,常见的养殖方式是: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

2.牛蛙养殖的集约精养集约精养是利用人工饵料和非农耕地,采取人工方法建造池塘,进行精细管理的一类集约化养殖方式。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养殖密度大,单位面积产量高,高投入高产出,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这种方式发展较快。

集约精养这种方式依据饲养场地的差别,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恒温养殖。

流水式牛蛙养殖技术1、牛蛙养殖的场地选择牛蛙养殖场一般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要求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以方便养殖生产。

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是养蛙成败的关键。

2、建造牛蛙养殖池以每100m2为一个大池,再把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

池边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要高出池底1m,筛绢底部应有20~30cm埋进土里;池埂高40cm,坡度1:3,水位保持在30~40cm,水层深度不能低于20cm,否则蓄水量太少,水易浑浊,牛蛙易得病;宜采用长方形池子,便于操作;用口径10~12cm的塑料管作为给排水管,进、溢水孔设置的地点应在每个大池的对角;每个小池子里放4块80×40cm具有浮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池子上方用黑色太阳遮荫,以防夏季太阳暴晒。

牛蛙养殖方法

牛蛙养殖方法

牛蛙养殖方法牛蛙养殖是一项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农业项目,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牛蛙肉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很多农民朋友开始涉足牛蛙养殖行业。

那么,如何科学养殖牛蛙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牛蛙养殖的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是养殖牛蛙的第一步。

牛蛙生长需要一个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选择场地时要尽量避免在高寒地区进行养殖。

在场地的选择上,最好能够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方,这样方便日后的管理和喂养。

其次,搭建合适的牛蛙养殖场所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牛蛙养殖场所可以选择简易的塑料大棚,也可以选择搭建水泥池塘。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保证场所的通风性和光照度,以及水质的清洁度和温度的适宜度。

接着,选购健康的种蛙也是牛蛙养殖的关键。

在选购种蛙时,要选择健康、体型匀称的蛙种,避免购买病态或生长发育不良的种蛙。

同时,要注意保持种蛙的清洁和健康,定期进行疫病防治和疫苗注射。

在牛蛙的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牛蛙的营养需求。

一般来说,牛蛙的饲料可以选择蚯蚓、小鱼、昆虫等,也可以选择市售的牛蛙专用饲料。

在饲养过程中,还要定期清理饲养场所,保持场所的卫生和清洁。

最后,牛蛙的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观察和疾病防治。

牛蛙的生长情况、疾病情况都需要及时观察和处理,保证牛蛙的健康生长。

同时,要做好牛蛙的销售工作,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将养殖的牛蛙及时销售出去。

总的来说,科学养殖牛蛙需要从场地选择、场所搭建、种蛙选购、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管理。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牛蛙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

孵化池:孵化池也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使用效果以水泥池为好,面积一般为3平方米,正好适合于1只牛蛙所产的卵的孵化,池深度0.6米。池子内壁抹以水泥粉,不必很光滑,稍粗糙反而有利于刚孵化的蝌蚪的吸附,能提高蝌蚪的成活率。土池因有堤埂坡度,面积比水泥池大,一般为6平方米,池深60厘米,蓄水40厘米深。使用时最好在池内铺垫塑料薄膜,效果较好,可以大幅度提高孵化率。
牛蛙的四肢十分发达。前肢四趾,后肢5趾。后肢比前肢长约2.5倍,而且粗壮有力,这样很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便于两栖生活。雄蛙前肢的第一指内侧有膨大的黑色肉瘤,称婚姻瘤,雌蛙没有这一构造。牛蛙后肢的大腿和胫部的肌肉最发达,是主要可食部分。
牛蛙皮肤光滑,能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肤湿润,利于呼吸。背部及两侧和腿部的皮肤颜色随栖息环境而变化,通常为深褐色或黄绿色,近看时有深浅不一的虎斑状横纹。牛蛙头部上颚的侧面,呈鲜艳的绿色,腹部呈灰白色,雌蛙咽喉部呈黄色,雄蛙则是白色带有暗灰色斑纹,这种差异在产卵季节更为明显。牛蛙躯体后端肛门部位有泄殖孔,具有生殖及泌尿作用。
活动:牛蛙觅食活动在浅水或离水不远的潮湿陆地进行,在食物充足而安全的地方伺机静候,如果没有外来的惊扰,可以长时间不改变位置。牛蛙行动多为跳跃或游泳,这些运动主要靠发达的后肢来完成,如遇敌害或惊扰时,即用后肢用力一蹬,向前跳跃1~2米,或扑入水中,还可跳越1米余高的障碍物。牛蛙喜静,怕惊扰,一受恐吓,立即潜入水中或钻进洞穴深处,或蹿入茂密的草丛中。牛蛙听觉灵敏,能觉察相距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远的声响。
幼蛙池:为了便于饲养管理,应建立专门的幼蛙池,并留足幼蛙捕食活动的场所。一般来说,蝌蚪变态成幼蛙,在水中生活的时间较短。因此,幼蛙池不宜太大,一般以15平方米为宜,水深50厘米左右。在幼蛙池四周,应种植一些供幼蛙隐蔽和捕食的植物,便于幼蛙上岸活动。在幼蛙池的一个角搭一个饵料台,作为幼蛙天然饵料不足时补充人工饲料的场所。在固定饵料台上空设灯光诱虫,这是解决天然饵料不足的较好途径之一。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近些年有不少养殖户,进入牛蛙养殖业。

为了使养殖户更加了解牛蛙的饲养方法,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牛蛙养殖技术,欢迎阅读参考。

牛蛙蝌蚪的日常管理管好水牛蛙蝌蚪池内的残渣,余饵每天应及时捞除,池水5-7天加注一次,每次加水7-10厘米,注放的水质要好,注水时间是上午7-8点或下午4-5点。

注水换水时千万要注意,切莫把有毒的农药化肥水或污水、温度很低的泉水放入池内。

对于高密度饲养的牛蛙蝌蚪池,要经常换进新水或活水饲养。

防止温度过高过低,牛蛙蝌蚪生长的最适温度23℃-25℃,当水温升高到35℃以上时就会严重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水温降低到8℃时,就极少摄食,停止生长。

因此早春应该灌浅水,以利升高;高温季节应该加深池水或搭荫棚,或放少量水葫莲,避免水温过高影响生长。

注意投饵质量,因牛蛙蝌蚪吃进腐败的饲料或粗糠(粗糠粘于肠道上不消化),易使牛蛙蝌蚪患肠胃病而死亡,所以腐败变质的饲料不能饲喂,猪鸡的混配饲料中有统糠(粗糠)的饲料不能饲喂。

牛蛙幼体蝌蚪与变态后蛙的食性不同,在自然环境中蝌蚪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鱼粉、动物内脏、甘薯、豆渣、蔬菜、浮萍、豆饼、麸皮、米糠、玉米粉、面食粉等动物性和植物性组成的混合饲料为好。

在选择蝌蚪饲料时应因地制宜选用饲料来源充足、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的多种饲料混合投喂。

刚变态的幼蛙饲料以蚯蚓和蝇蛆为主,可以进行人工养殖。

加强牛蛙蝌蚪变态期的管理,牛蛙蝌蚪在前肢长出后,尾部收缩时,呼吸作用也因鳃的退化而靠肺来进行,所以不能长期潜入水中。

因此,除了要保持安静的环境使其变态外,还要在池中搭放一些木板等物协助变态幼蛙登陆。

成牛蛙的饲养管理幼蛙在经过一段时间培育,个体长到50克~100克之后,就可进入成蛙养殖。

成蛙池的选择与设计成蛙比幼蛙的适应能力和捕食能力都强,因此,成蛙养殖场地面积要大些,如各种天然积水池、坑塘、鱼池、杂草丛生的洼地、稻田等都可利用,也可在房前屋后的瓜棚、树荫、庭院的葡萄架下建池塘。

牛蛙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牛蛙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牛蛙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1. 地址选择:牛蛙的养殖要选择远离市区的开阔地区,且地势低凹,水源充沛的区域为好。

2. 池塘建设:养殖牛蛙首先要建好池塘,要求池塘水深适中,水质清澈,水面宽广。

养殖池塘的形状以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为佳,建议底部覆盖黑色塑料膜,以防水渗漏。

3. 幼蛙选购:选择1个月龄左右,已长成指纹大小的雄性牛蛙幼蛙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前要对所购买的幼蛙进行检查,以避免带有病毒或其他疾病的幼蛙进入养殖池塘。

4. 日常管理:牛蛙适宜在25°C~30°C的温度下生长,需要保证充足的饲料和水源,每天要定时检查水质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病虫害的现象出现。

同时,还需要保持养殖池塘的通风性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垃圾和废物。

5. 饲料选择:青草青菜、小鱼、蜗牛、虫子等动植物类食物均可作为牛蛙的饲料。

建议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以保证牛蛙健康生长。

6. 养殖周期:牛蛙的养殖周期为6个月左右,通常在秋季可以进行采收和出售。

在出售前,需要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确保牛蛙的卫生安全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蛙的人工繁殖技术一、牛蛙的人工繁殖1、种蛙池的构造:面积以10?15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左右,水深60?80厘米,以水泥结构为佳,池底可高低不平,水位有深有浅,食台固定于一处,池周围设防逃网或防逃墙,池中央可设置一定面积的陆地和产卵区,产卵区约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水深保持10厘米。

2、种蛙来源与培育:选择体重在0.5千克以上,年龄2龄以上的青壮年蛙作种,雌雄比例为1:1,每平方米放养1对,4?5天后开始摄食。

已驯食的种蛙,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3?6%,临产前投喂一些蚯蚓、蝇蛆、小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

没驯食的种蛙投喂动物性饵料,日投饲率为5?6%,最高可达10%以上。

一般分早晨和下午两次投喂。

同时用黑光灯引诱昆虫,增加补充饵料。

培育期间,应看天气的变化;不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同时要有适当的阳光照射,尤其是产卵季节。

3、产卵孵化技术:牛蛙产孵期在5?9月份,产卵可分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两种,雌蛙催产剂量为牛蛙或青蛙脑垂体4个+HC G600单位+LRH?A250微克/斤,雄蛙剂量减半,采用一次性注射。

在水温20?30℃时,一般经40小时,开始抱对产卵,产卵后20?30分钟即可轻轻捞出卵块放入孵化池孵化。

孵化池以水泥池较好,面积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水深20厘米,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池上方要遮盖好,防止水温骤变。

每平方米可放卵6000?9000粒,在水温25?32℃、气温20?32℃时,经两天半就可孵出蝌蝌。

二、蝌蚪的养殖技术1、蝌蝌池的构造:水泥池、土池均可,面积可大可小,小者几平方米,大者几十平方米或更大,小池以保持30?60厘米水深为宜,大池深可在1米左右,蛙场应建成规格不一的配套的蝌蚪池,以便分批容纳不同时期的蝌蚪。

内池应有进出水设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面10厘米处置一饵料台,另在池中放些浮性物体供变态后的幼蛙休息。

2、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出后留在原池内饲养1个月左右。

脱膜后3天开始投饵,每天2次,每次每万尾蝌蚪一个蛋黄,第5天后投喂一个半蛋黄,加少量豆浆。

随着蝌蚪的长大,池水逐渐加至30?40厘米,饵料改为鱼粉、米糠、豆渣等,日投饲率5%,10天后增加到10%,15天增加到15?18%,3?4天换水一次,经一个月饲养,蝌蚪可达4?5厘米长。

此时将蝌蚪转入已消毒、培肥的较大面积的土池,每平方米70?100尾,池内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有一定的倾斜度,淤泥少。

每天投喂2次,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施肥。

经40?50天的培育,蝌蚪个体可达50克,开始变态成幼蛙。

1、幼蛙池的改造:以潮湿、温暖、背风向阳、人为干扰少的地方建池较好,面积不宜过大,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3?5平方米,驯食幼蛙的,以小池为好。

土地、水泥池都可以,池深60?70厘米,池周围要用1米高的纱窗布围住以防蛙外逃及敌害入侵,池内只放一个饵料台,饵料台四周用木条作成框,中间用纱窗布绷紧。

2、变态幼蛙的收集:蝌蚪长出后腿后,用网从蝌蚪池中捞起,适当集中到小一些的水泥池或土池中去,继续投饵,前腿长出后不再摄食,直至尾巴消失,此时将幼蛙捞出放入幼池或驯化池,每平方米100?500只,池内水深10?20厘米。

3、幼蛙的人工驯食技术:(1)前期培育:刚变态的幼蛙体质较弱,须经7天左右的前期培育,使之身体强壮,有一定的营养积累后再驯食。

前期培育主要用活饵料,以蛆和小杂鱼为最好,每100只蛙每天投喂100克左右。

(2)食性驯化:以长条形的小杂鱼或蛆作引诱物质,由少到多掺和加死饵或颗粒饵料,直至最后全部投喂颗粒饲料。

也可直接用颗粒饲料驯食,此时应降低水位至浅水区刚浸入水中,而深水区幼蛙后腿不着底,将颗粒饲料撒在浅水处,幼蛙的活动使颗粒随水而动,引诱幼蛙摄食。

驯食一段时间后,可将大个体幼蛙带动未驯食的幼蛙摄食,这样可缩短驯化时间。

(1)将驯化池的幼蛙按大小分开,分稀,每平方米100只左右。

(2)有条件的地方,幼蛙可转入室内饲养。

(3)注意防寒防暑,牛蛙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最高不超过35℃,最低不低于20℃(冬眠除外)。

高温季节,室外适当遮阴,室内保持通风。

冬季,室外幼蛙池要盖塑料布,最好再加一层稻草,经常加注一些井水,保持水温在10℃以上。

(4)定时投饵:适温期间,每天2?3次,日投饲率3?5%,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也可间或投喂一些新鲜的饵料。

(5)室内养殖,每天换水,清洗食台。

室外土地,注意水质不能过肥,经常加注新水。

(6)注意观察,做好防病、防逃、防敌害工作。

四、成蛙的养殖技术1、成蛙池的选择和设计:成蛙池的要求不及幼蛙严格,面积也可大一些,水的需量不大,但要有可靠的水源,要保持池中有一定的水深,室外越冬池水深应保持1米左右,池的周围最好不设置可供蛙用力跳跃的陆地或其它硬物,水深至少在牛蛙后腿踩不到底的深度上。

池壁要高出水面30厘米左右,再在池壁上围一圈向内倾斜的20厘米高的纱窗布。

池内不应设置隐蔽的死角或洞穴。

2、商品蛙的半精养技术:室外的鱼池、洼池、稻田、藕塘等面积较大,蛙较分散,多以天然饵料为主,颗粒饲料为辅。

池中设几个浮于水面的饵料台,按精养方式投饵。

同时用黑光灯诱虫,为没有在饵料台摄食的牛蛙补充。

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10?30只左右,视饵料条件决定。

3、牛蛙的室内集约化养殖:日常管理大体与幼蛙相同,但放养密度不一样,体重1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50只,可一直放养到商品规格,若体重不足100克,密度可稍大一些。

在22?28℃条件下,每天投饵2?3次,日投饲率为3%(新鲜饵料为10%)。

体重约在200?250克左右时,可补投一些新鲜饵料以补充维生素。

4、牛蛙的加温养殖:引进热源,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打破牛蛙的冬眠期,使牛蛙常年摄食生长。

热源有地热水、工厂余热水、锅炉加温、电加温等,无毒害的热源可直接作为饲养用水,有毒害的热源可处理后利用或通过管道间接加热池水。

加温养殖一般在低温季节养殖,唯有注意加温的温度在适温范围内。

五、牛蛙的病害与防治1、腐皮病:一般危害10?50克的幼蛙,7?9月流行,症状表现为:头部两眼之间表皮破烂、发白,形如撞伤。

之后背部发现有小白点,再几天皮肤溃烂,甚至露出肌肉和骨头,腹部及四肢关节先后发红,随后局部溃烂,终至死亡。

可用链霉素浸泡病蛙15?20分钟,2?3次即可达到显著疗效,用20ppm高锰酸钾浸泡病蛙1 5分钟可抑制病情。

2、红腿病:患病蛙后腿无力、发抖,大腿腹面与前肢之间皮肤充血发红,头部伏地,不吃不动,3?5日死亡。

定期进行池塘消毒可预防此病,用3%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可治愈。

牛蛙养殖成本低,效益高,周期短,易大面积推广的人工养殖牛蛙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又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保护了野生青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环境。

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牛蛙养殖技术光盘和书籍:《CCTV7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正版VCD光盘——牛蛙养殖技术》本片介绍:1、怎样识别和饲养美国牛蛙;2、养牛蛙《中国林蛙、美国牛蛙人工养殖技术》(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本片介绍:1、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2、林蛙养殖新技术;3、美国牛蛙人工养殖技术;4、丁曼春生态养蛙模式;5、巧养黄粉虫。

《农业出版社正版VCD光盘——怎样办好一个养蛙场》养蛙场建设与养蛙池建造、蛙的生物学特性与饲养特点、蛙的营养与饲料、蛙的引种和捕捞、种蛙的选择与培育、蛙的繁殖与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幼蛙的饲养管理、成蛙的饲养管理、蛙的病害与防治技术。

《农业养殖技术正版光盘——美国牛蛙饲养技术》通过详细的事例将牛蛙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特种养殖品的特点、饲养方法等注意事项,做了很详细的解说。

此外,本片还对深受人们欢迎的,深具市场价值的牛蛙的养殖新技术做了什么周全的介绍,相信你看后,定会对你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01 美国牛蛙的生长习性02 养殖场的建设03 人工繁殖技术04 商品蛙的饲养管理05 疾病防治。

《正版图书——怎样办好家庭牛蛙养殖场》图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牛蛙的优良品种、生物学特性、营养与饲料、养殖场的基本条件、繁殖、蝌蚪的培育、幼蛙和成蛙不同模式的培育方法、运输与采收、疾病的防治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用技术。

目录一、怎样选择牛蛙的优良品种(一)引进种类(二)科学引种二、牛蛙的生物学特性(一)牛蛙的外部形态特征(二)生活习性(三)摄食特性(四)繁殖特性(五)牛蛙的生长(六)牛蛙的变态三、牛蛙的营养与饲料(一)牛蛙的营养需要(二)蝌蚪饵料的种类(三)牛蛙的饵料种类(四)牛蛙食性驯化的方法(五)蝌蚪活饵料的培养(六)蝌蚪人工配合饵料的配制(七)牛蛙人工配合饵料的配制四、牛蛙养殖的基本条件(一)牛蛙养殖场的环境要求(二)牛蛙养殖场的水质要求(三)牛蛙养殖场的水源五、怎样做好牛蛙的繁殖(一)种蛙池、产卵池和孵化池的建造(二)亲蛙的识别和选择(三)亲蛙的饲养管理(四)自然繁殖(五)人工繁殖(六)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七)采卵(八)孵化(九)提高牛蛙繁殖力的技术措施(十)产卵总数的估计方法(十一)蝌蚪的发育与变态六、怎样做好蝌蚪的培育(一)蝌蚪池的建设(二)放养蝌蚪前的准备工作(三)蝌蚪的放养(四)投饵(五)水质管理(六)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变态(七)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七、怎样培育商品蛙(一)土池养蛙(二)水泥池养蛙(三)稻田养蛙(四)网箱养蛙技术(五)牛蛙的综合生态养殖技术八、牛蛙的运输及采收(一)蝌蚪的运输(二)幼蛙的运输(三)成蛙的运输(四)牛蛙的采收(五)牛蛙采收标准九、牛蛙养殖场疾病防治要点(一)蛙类的致病因素(二)主要防病措施(三)蝌蚪的疾病及其防治(四)幼、成蛙的病害及防治(五)蛙场常备药物及使用方法(六)禁用药物及其危害十、家庭牛蛙养殖场的经营管理(一)经营决策(二)投资准备(三)成本效益核算成功实例牛蛙养殖技术套装:《牛蛙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美国牛蛙人工养殖技术》+《怎样办好一个养蛙场》+《农业养殖技术正版光盘——美国牛蛙饲养技术》+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黄粉虫养殖技术》+《正版图书——怎样办好家庭牛蛙养殖场》=1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