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呼吸困难的分度

合集下载

呼吸困难分度的标准

呼吸困难分度的标准

呼吸困难分度的标准
呼吸困难可以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以及混合性呼吸困难。

临床上呼吸困难分为四级,具体标准如下:
1. 第一级别:在安静状态下和正常人一样,走路短程的路程也不会出现气喘,但是在上楼的时候会出现明显气喘的情况。

2. 第二级别:表现为走平路快走时出现气喘,在安静时有轻微气短。

3. 第三级别:表现为吸气时有喉鸣音,并且出现特别明显的三凹征。

4. 第四级别:表现为呼吸比较困难,有严重缺氧的表现,比如嘴唇发紫等。

请注意,呼吸困难可能是因为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病变等原因引起的,具体症状和治疗方法因人而异。

如遇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呼吸困难分级精编版

呼吸困难分级精编版

一、呼吸困难的分级分级临床表现1级与同年龄健康者在平地一同步行无气短,但登山或上楼时呈气短。

2级平路步行1000m无气短,但不能与同年龄健康者保持同样速度,平路快步行走呈现气短,登山或上楼时气短明显。

3级平路步行100m即有气短。

4级稍活动,如穿衣、谈话即气短1、四级分类法2、五级分类法分级临床表现Ⅰ级正常活动同年龄健康者一样Ⅱ级平地步行同健康者,但上坡或上下台阶可出现气急Ⅲ级平地步行不及健康者,但若慢行可达1.6km以上Ⅳ级须慢慢走,方行走50mⅤ级说话穿衣均有气急,因呼吸困难不能外出3、呼吸困难的分级,《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度临床表现平路快步或登山、上楼时气短明显平路步行100米即气短。

稍活动(穿衣,谈话)即气短。

静息时气短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0%50-79%30-49%<30%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肺活量≥70%60-69%50-59%<50%血氧分压60-87mmHg<60 mmHg*血气分析氧分压60-87 mmHg时,需参考其他肺功能结果。

4、呼吸困难分级《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临床表现平路快步或登山、上楼时气短明显。

平路步行100米即气短。

稍活动(穿衣,谈话)即气短。

静息时气短。

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80~90%50-79%30-49%<30%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肺活量为 70~80%60-69%50-59%<50%血氧分压80-90mmHg70-79mmHg60-69mmHg<60 mmHg二、肺功能不全的分级分级不同劳动强度出现呼吸困难程度、紫绀0级:中度劳动,无呼吸困难,无紫绀Ⅰ级:中度劳动,有呼吸困难,轻度紫绀Ⅱ级:轻度劳动,有呼吸困难,中度紫绀Ⅲ级: 静息时,有呼吸困难,重度紫绀三、呼吸衰竭的分类与分型(1)分类:根据起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

呼吸困难分级

呼吸困难分级
• 特点:吸气相困难,常 伴喉鸣音。
吸气性呼吸困难
肋间隙
锁骨上窝
胸骨上窝
特点:吸气相困难 典型:三凹征
three depression sign
呼气性呼吸困难
• 常见于哮喘、慢支、阻 塞性、肺气肿等所致小 支气管狭窄阻塞和肺泡 弹性减弱
• 特点:呼气相困难,常 伴哮鸣音
混合性呼吸困难
• 常见于:严重的肺炎、肺结核、肺栓塞、大量 胸水或气胸等广泛性肺部病变
极重度:静息时气短;阻塞性通 气功能减退:FEV1% <30%;限 制性通气功能减退:肺活量 <50%;血氧分压<60 mmHg。
临床表现分级
(四)、《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 准(试行)》 Ⅰ级:平路快步或登山、上楼时 气短明显;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 :FEV1% 80~90%;限制性通 气功能减退:肺活量为 70~80% ;血氧分压80-90mmHg。 Ⅱ级:平路步行100米即气短; 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 FEV1% 50-79%;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 :肺活量为 60-69%;血氧分压 70-79mmHg
临床表现分级
(一)、 四级分类法
1级 与同年龄健康者在平地一同 步行无气短,但登山或上楼时呈 气短。
2级 平路步行1000m无气短,但 不能与同年龄健康者保持同样速 度,平路快步行走呈现气短,登 山或上楼时气短明显。
3级 平路步行100m即有气短。 4级 稍活动,如穿衣、谈话即气 短
临床表现分级
Ⅰ型: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 (PaO2< 60mmHg[8kPa], PaCO2降低或正常)。
Ⅱ型:缺氧伴CO2潴留 (PaO2<60mmHg, PaCO2>50mmHg [6.67kPa])。

最新5呼吸困难的分级

最新5呼吸困难的分级

一、呼吸困难的分级*血气分析氧分压60—87 mmHg时,需参考其他肺功能结果。

三、呼吸衰竭的分类与分型(1)分类:根据起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

(2)分型: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1.Ⅰ型: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PaO2< 60mmHg[8kPa],PaCO2降低或正常)。

2.Ⅱ型:缺氧伴CO2潴留(PaO2<60mmHg,PaCO2>50mmHg [6.67kPa])。

四、肺性脑病的分型(1977年)【诊断】①有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疾病伴肺、心功能衰竭,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②具有意识障碍、精神神经症状及体征,并能除外其他原因引起者。

③有条件做血气分析可协助诊断。

pH下降,PaCO2升高,PaO2下降。

五、成人哮喘病情严重度分级六、儿童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根据询问儿童哮喘病史及典型哮喘发作,诊断一般并无困难。

1987年成都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及1988年在温州召开的全国小儿哮喘会议对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及过敏性咳嗽提出下列诊断标准。

婴幼儿哮喘对出现反复咳嗽发作≥3次的婴幼儿进行临床和肾上腺素试验予以评分。

婴幼儿哮喘评分表肾上腺素试验:1‰肾上腺素每次0.01ml/kg(亦可用喘乐宁、博利康尼、氨哮素等定量气雾吸入试验)皮下注射,10-15'后哮喘鸣基本消失为4分,顺息症状消失为3分,喘息症状减退为2分,积分在6~8分者诊断为“疑似婴儿哮喘”;积分>分者诊断为婴幼儿哮喘。

儿童哮喘:①年龄在3岁以上;②主要症状和体症:包括喘息、气短或胸闷,阵发性咳嗽;肺部有哮鸣音,必须反复发作≥3次;③喘息发作往往有一定好发季节、时间及相应的诱发原因;④使用平喘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喘息症状减轻和缓解;⑤经0.5%舒喘灵雾化吸入后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5%以上;⑥往往有个有或家族(指一、二级亲属)过敏史。

其中第②、④条为必要条件,第③、⑥条为参考条件。

呼吸困难程度评定标准

呼吸困难程度评定标准

呼吸困难程度评定标准
呼吸困难程度通常会使用以下几个标准进行评定:
1. 氧饱和度:氧饱和度是衡量血液中氧气浓度的指标,一般用
卫生间测量工具进行检测。

氧饱和度低于90%可能表明病人有呼吸困难。

2. 发绀程度:发绀是指皮肤、口唇和指甲呈现蓝色的情况,这
也是呼吸困难的一种表现。

颜色越深,代表呼吸困难越严重。

3.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增加通常是一个呼吸困难的表现。

正常
成人的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2到20次之间,如果超过此范围则代表病
人有呼吸困难。

4. 需要辅助:如果病人需要使用呼吸机或其他呼吸辅助设备,
则代表其呼吸困难严重。

呼吸困难分级

呼吸困难分级

一、呼吸困难的分级分级临床表现1级与同年龄健康者在平地一同步行无气短,但登山或上楼时呈气短。

2级平路步行1000m无气短,但不能与同年龄健康者保持同样速度,平路快步行走呈现气短,登山或上楼时气短明显。

3级平路步行100m即有气短。

4级稍活动,如穿衣、谈话即气短1、四级分类法2、五级分类法分级临床表现Ⅰ级正常活动同年龄健康者一样Ⅱ级平地步行同健康者,但上坡或上下台阶可出现气急Ⅲ级平地步行不及健康者,但若慢行可达1.6km以上Ⅳ级须慢慢走,方行走50mⅤ级说话穿衣均有气急,因呼吸困难不能外出3、呼吸困难的分级,《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度临床表现平路快步或登山、上楼时气短明显平路步行100米即气短。

稍活动(穿衣,谈话)即气短。

静息时气短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0%50-79%30-49%<30%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肺活量≥70%60-69%50-59%<50%血氧分压60-87mmHg<60 mmHg*血气分析氧分压60-87 mmHg时,需参考其他肺功能结果。

4、呼吸困难分级《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临床表现平路快步或登山、上楼时气短明显。

平路步行100米即气短。

稍活动(穿衣,谈话)即气短。

静息时气短。

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80~90%50-79%30-49%<30%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肺活量为 70~80%60-69%50-59%<50%血氧分压80-90mmHg70-79mmHg60-69mmHg<60 mmHg二、肺功能不全的分级分级不同劳动强度出现呼吸困难程度、紫绀0级:中度劳动,无呼吸困难,无紫绀Ⅰ级:中度劳动,有呼吸困难,轻度紫绀Ⅱ级:轻度劳动,有呼吸困难,中度紫绀Ⅲ级: 静息时,有呼吸困难,重度紫绀三、呼吸衰竭的分类与分型(1)分类:根据起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

吸入性呼吸困难的分度

吸入性呼吸困难的分度

吸入性呼吸困难的分度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二度:安静时有轻度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与进食,无明显缺氧;三度:明显吸入性呼吸困难,喉鸣音重,三凹征(肋骨间、胸骨、锁骨上的软组织内陷,像抽走空气的皮球一样)明显,缺氧与烦躁不安,不能入睡;四度:呼吸极度困难,严重缺氧与二氧化碳增多,嘴唇苍白或发绀、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进而昏迷、心力衰竭,直至死亡。

呼吸过程可分为吸气相及呼气相,吸气发生困难,称之为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吸气时间延长,由于吸气时空气不易进入肺内,此时胸腔内负压增加,出现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如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出现凹陷,临床上称之为“三凹”征,严重者肋间隙也可发生凹陷。

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喉部发生阻塞性病变者。

呼气发生困难者,称之为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呼气费力,病人常采用端坐位,头前倾。

以减轻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程度。

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病人。

此外还有吸气均发生困难者,称之混合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引起肺呼吸面积缩小的疾病,如肺炎、胸腔积液等。

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的喉部疾病有以下几类:1. 喉的先天性疾病(1) 先天性喉蹼(2) 先天性喉软骨畸形(3) 先天性喉喘鸣2、喉的炎症性疾病(1) 小儿急性喉炎(2)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3) 喉白喉3、喉肿瘤(1) 喉乳头状瘤(2) 喉癌4、喉的其她疾病(1) 喉水肿(2) 喉异物(3) 喉痉挛(4) 喉外伤(5) 双侧喉返神经麻痹吸气性呼吸困难症状主要表现为吸气运动加强,吸气深而费力,重者吸气时头后仰。

其发生机制的解释就是:声带上面较平坦,下面稍向外倾斜,当喉阻塞时患者用力吸气,将声门推向下方,两侧声带游离缘靠拢,使狭窄的喉腔更为狭窄;呼气时气流冲击声带下面,使之向两侧分开,声门较开大,故表现为吸气困难而呼气基本无碍。

即吸气时呼吸肌非常用力,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肋下及剑突下凹陷。

呼吸功能分级标准

呼吸功能分级标准

呼吸功能分级标准一、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和客观征象,按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四级,即无困难、轻微、中度和重度。

1. 无困难:患者无任何呼吸困难的主观感受,呼吸平顺,呼吸频率正常。

2. 轻微:患者有轻微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稍费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3. 中度: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日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4. 重度:患者呼吸困难严重,表现为呼吸极度费力,甚至出现发绀、端坐呼吸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二、观察是否存在限制性通气障碍限制性通气障碍是指呼吸道的顺应性减低,使肺通气量减少。

常见于胸腔积液、气胸、肺纤维化等疾病。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限制性通气障碍,可以初步判断呼吸功能的状态。

三、检查患者最大通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等指标最大通气量是指尽力做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正常成年男性约为84L,女性约为72L。

每分钟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

四、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氧合状态是指血液中氧气的含量。

正常值是在一定压力下,单位容积血液内所溶解的氧气的最大量。

通过观察患者的氧合状态,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1. 正常:PaO₂ > 80mmHg,PaCO₂ < 50mmHg。

2. 轻度异常:PaO₂ 60-80mmHg,PaCO₂ < 50mmHg。

3. 中度异常:PaO₂ 40-60mmHg,PaCO₂ > 50mmHg。

4. 重度异常:PaO₂ < 40mmHg,PaCO₂ > 50mmHg。

五、检测肺活量、深吸气量等反映肺容量的指标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较好指标。

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

深吸气量是指尽力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体量。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肺容量和通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入性呼吸困难的分度
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
二度:安静时有轻度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
无明显缺氧;
三度:明显吸入性呼吸困难,喉鸣音重,三凹征(肋骨间、胸骨、锁骨上的软组织内陷,像抽走空气的皮球一样)明显,缺氧和烦躁不安,不
能入睡;
四度:呼吸极度困难,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增多,嘴唇苍白或发绀、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进而昏迷、心力衰竭,直至死亡。

呼吸过程可分为吸气相及呼气相,吸气发生困难,称之为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吸气时间延长,由于吸气时空气不易进入肺内,此时胸腔内负压增加,出现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如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出现凹陷,临床上称之为“三凹”征,严重者肋间隙也可发生凹陷。

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喉部发生阻塞性病变者。

呼气发生困难者,称之为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呼气费力,病人常采用端坐位,头前倾。

以减轻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程度。

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病人。

此外还有吸气均发生困难者,称之混合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引起肺呼吸面积缩小的疾病,如肺炎、胸腔积液等。

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的喉部疾病有以下几类:
1.喉的先天性疾病
(1)先天性喉蹼
(2)先天性喉软骨畸形
(3)先天性喉喘鸣
2. 喉的炎症性疾病
(1)小儿急性喉炎
(2)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3)喉白喉
3. 喉肿瘤
(1)喉乳头状瘤
(2)喉癌
4. 喉的其他疾病
(1)喉水肿
(2)喉异物
(3)喉痉挛
(4)喉外伤
(5)双侧喉返神经麻痹
吸气性呼吸困难
症状
主要表现为吸气运动加强,吸气深而费力,重者吸气时头后仰。

其发生机制的解释是:声带上面较平坦,下面稍向外倾斜,当喉阻塞时患者用力吸气,将声门推向下方,两侧声带游离缘靠拢,使狭窄的喉腔更为狭窄;呼气时气流冲击声带下面,使之向两侧分开,声门较开大,故表现为吸气困难而呼气基本无碍。

即吸气时呼吸肌非常用力,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肋下及剑突下凹陷。

时间稍久,体内缺氧,面色青紫,烦躁不安,需要紧急处理 (如气管切开);否则会危及生命。

急性喉炎的早期症状常常被家长忽视,以春、夏季节发病多,先有 1~2天的伤风感冒,随后出现“哐、哐、哐”如破竹声咳嗽,有时伴有声音嘶哑。

可以有发热。

轻症的喉炎有向严重方面发展的可能,所以对出现“哐、哐、哐”咳嗽声和声音嘶哑时一定要到医院去诊治,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上面介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一定要作为急症去耳鼻咽喉科治疗。

白喉也可以引起急性喉梗阻,但目前白喉病例罕见。

另一种疾病,称为急性痉挛性喉炎,多数在夜间突然出现破竹声样咳嗽,声音嘶哑伴吸气性呼吸困难,但体温不高,喉部炎症也不明显,次晨自然缓解,到晚上又有发作,可能与过敏或精神紧张有关。

诊断检查
诊断:1.血常规检查在感染时有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过敏性疾患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支气管-肺疾病应注意痰量、性质、气味并做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痰中找结核菌等都有一定诊断价值。

2.器械检查
X线检查对因心肺疾患引起的呼吸困难均有明显的心肺X线征象。

支气管造影诊断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腺瘤和癌。

心脏病患者可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对慢性肺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做肺功能测定,诊断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程度。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用于支气管肿瘤、狭窄、异物的诊断和治疗,肺穿刺活检对肺纤维化、肿瘤等意义重大。

注意事项
当发现有呼吸困难,特别是较严重的呼吸困难时,要注意是吸气性呼吸困难还是呼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喉及气管受阻塞,病人表现呼吸费力,颈胸部的肌肉都参与呼吸运动,锁骨上下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及剑突下有吸气凹陷,严重时有吸气性哮鸣音,发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喉部炎症水肿或气管有异物,应立即送医院急诊作气管切开或取出异物。

肺部和支气管疾病及心脏病是引起呼吸困难的最多见病因。

这些病人出现症状时应保持半坐体位,使呼吸道通畅,服用氨茶碱1-2及祛痰药,但不要用镇静剂以免发生危险,有条件时可吸氧,呼吸困难一般可以改善。

伴随症状
1.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突发性重度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喉水肿、气管异物、大面积肺栓塞、自发性气胸等。

2.呼吸困难伴发热多见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胸膜炎、急性心包炎等。

3.呼吸困难伴一侧胸痛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渗出性胸膜炎、肺栓塞、自发性气胸、急性心肌梗死、支气管肺癌等。

4.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继发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伴大量泡沫痰可见于有机磷中毒;伴粉红色泡沫痰见于急性左心衰竭。

5.呼吸困难伴意识障碍见于脑出血、脑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肺性脑病、急性中毒、休克型肺炎等。

问诊要点
1.呼吸困难发生的诱因包括有无引起呼吸困难的基础病因和直接诱因,如心、肺疾病、肾病、代谢性疾病病史和有无药物、毒物摄入史及头痛、意识障碍、颅脑外伤史。

2.呼吸困难发生的快与慢询问起病是突然发生、缓慢发生、还是渐进发生或者有明显的时间性。

3.呼吸困难与活动、体位的关系如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

4.伴随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