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全国卷一实验题:力学实验

合集下载

三年高考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7 力学实验(含解析)

三年高考高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7 力学实验(含解析)

力学实验1.【2016·上海卷】(3分)在“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到的传感器是传感器。

若摆锤直径的测量值大于其真实值会造成摆锤动能的测量值偏。

(选填:“大”或“小”)。

【答案】光电门;大【考点定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方法技巧】要熟悉实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会计算摆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根据动能的公式就可以分析小球动能的变化情况。

2.【2016·浙江卷】(10分)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 N/m。

如图1 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在保持弹簧伸长1.00 cm不变的条件下,(1)若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 N(图2中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 N。

(2)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 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秤a的读数、弹簧秤b的读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3.00~3.02 3.09~4.1(有效数不作要求)(2)变大变大【考点定位】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实验的原理,熟练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第二问是力的动态分析,要会用“图解法”画图分析解答试题。

3.【2016·四川卷】(6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

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

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

力学探究性实验(解析版)—三年(2022-2024)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力学探究性实验(解析版)—三年(2022-2024)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力学探究性实验考点4 探究向心力(5年4考)2024年高考海南卷:水平圆盘上紧贴边缘放置一密度均匀的小圆柱体,探究向心力。

2023年1月浙江选考第16I 题:利用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

考点0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 (2023高考全国甲卷)(10分)某同学利用如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让小车左端和纸带相连。

右端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和钩码相连。

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

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和相关数据如图(b )所示。

(1)已知打出图(b )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1s ,以打出A 点时小车位置为初始位置,将打出BCDEF 各点时小车的位移△x 填到表中。

小车发生位移所用时间和平均速度分别为△t 和v ,表中△x AD = cm ,AD v = cm/s 。

位移区间AB AC AD AE AF ()Δcmx66014.60ADx D 34.9047.30()cm /s v 66.073.0ADv 87.394.6(2)根据表中数据得到小车平均速度v 随时间t D 的变化关系,如图(c )所示。

题卡上的图中补全实验点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知,小车运动的v ——△t 图线可以视为一条直线,此直线方程用v k t b =D +表示,其中k=cm/s 2,b=cm/s 。

(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4)根据(3)中的直线方程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打出A 点时小车速度大小v A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结果用字母k 、b 表示)【参考答案】(1)24.00 80.00(2)(3) v =b+k △t68.0 (4)b 2k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探究平均速度与时间关系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1)表中△x AD =6.60cm+8.00cm+9.40cm=24.00cm ;小车从A 运动到D 的时间为△t=3×0.1s=0.3s ,AD v =ADx tD D =80.00cm/s 。

专题15 力学实验-2022年高考真题汇编(浙江、全国甲、全国乙、山东、湖南、广东、河北、湖北)

专题15 力学实验-2022年高考真题汇编(浙江、全国甲、全国乙、山东、湖南、广东、河北、湖北)

202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全解全析专题15 力学实验【真题汇编】(2022·湖南卷·T11)1. 小圆同学用橡皮筋、同种一元硬币、刻度尺、塑料袋、支架等,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冰墩墩玩具的质量。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查找资料,得知每枚硬币的质量为6.05g;(2)将硬币以5枚为一组逐次加入塑料袋,测量每次稳定后橡皮筋的长度l,记录数据如下表:(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b)上描点,绘制图线;______(4)取出全部硬币,把冰墩墩玩具放入塑料袋中,稳定后橡皮筋长度的示数如图(c )所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______cm ;(5)由上述数据计算得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为______g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见解析 ①. 15.35 ①. 127 【解析】【详解】(3)[1]根据表格标点连线如图(4)[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故读数15.35cm l =; (5)[3]设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x 0,则()110n mg k x x =-()220n mg k x x =-则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k2121()n n mgk x x -=-从作的l -n 图线读取数据则可得2121()10=3n n mg k mg x x -=-,21120219.05cm n x n x x n n -==-设冰墩墩的质量为m 1,则有()10m g k l x =-可得1106.05(15.359.05)g 127g 3m =⨯⨯-≈ (2022·广东卷·T 11)2. 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小球从某一高度释放,与某种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设计了如图(a )所示的装置,实验过程如下:(1)让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与水平放置的橡胶材料碰撞后竖直反弹。

调节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从光电门正上方释放后,在下落和反弹过程中均可通过光电门。

高考物理探究性力学实验(免费,有答案).docx

高考物理探究性力学实验(免费,有答案).docx

高考物理探究性实验题汇编一・力学篇1.(无锡市一调)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

下面我们追寻科学家的研究足迹用两种方法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

I.理论探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冇关运动学公式,推导在恒定合外力的作用下,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请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写出你的推导过程。

II.实验探究:①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谋羌,你认为在实验屮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丿施是:a. ▲;b. ______________ ;②如图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力、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吋间间隔为几距离如图。

则打C点吋小车的速度为▲;要验证合外力的功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丙答案:推导(2分):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恥,由运动学公式得v22-vi2=2t/x,由功的定义式"合=F小,三式联立得"合=———772V.22 - 2 1II①a.平衡摩擦力(1分)b.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1分)②如护(2分,其它正确也得分)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2分)2.(淮安一调9分)物体因绕轴转动时而具有的动能叫转动动能.转动动能的大小与角速度大小冇关,为了探究转动动能的大小与角速度Z间的定量关系,某同学设计了下列一个实验,即研究砂伦的转动.先让砂伦由电动机带动作匀速转动并测出其角速度⑴,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由于克服轮边缘的摩擦阻力做功,砂轮最后停下來,测出砂轮开始脱离动力到停止转动的圈数实验中得到几组〃和血的数值见下表:(砂轮直径店10cm,(1)根据功能关系,请你帮他计算出砂轮每次脱离动力时的转动动能,并填厂、入表格内;A (2)利用实验数据,请你帮他确定此砂伦的转动动能与角速度人小定量关系式77777777/77是一▲答案:解:(1)(H7rd) =0-E k代入数据,得E k=OAn分别填:0.5、2、8、18、32 (直接填数据,正确的不扣分)(2)E k=2co2评分说明:第(1)问5分;第(2) 4分。

近三年高考真题力学实验精选精练(基础篇)(原卷版)

近三年高考真题力学实验精选精练(基础篇)(原卷版)

2021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物理实验)第一部分物理力学实验专题1.35 近三年高考真题精选精练(基础篇)1.(2017·全国理综I卷·2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

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中的A点位置时速度大小为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2017年4月浙江选考)(5分)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1)图是横挡条卡住平拋小球,用铅笔标注小球最高点,确定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点时的_______。

A.球心B.球的上端C.球的下端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时_______。

(多选)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C.用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D.轴的方向根据重锤线确定(2)图2是利用图1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01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2B. 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C. 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3) 图3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3、(5分)(2017年11月浙江选考)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下列仪器需要用到的是 (多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B 、拉小车的细线应尽可能与长木板平行C 、纸带与小车相连端的点迹较疏D 、轻推小车,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已被平衡(3)如图所示是实验时打击的一条纸带,A 、B 、C 、D……为每隔4个点取的计数点,据此纸带可知小车在D点速度大小为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4.(18分)(2017北京卷)如图1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力学实验(含三年真题及部分答案)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力学实验(含三年真题及部分答案)

高考实验专题复习一力学实验(附参考答案)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本实验是力学实验的重点实验,是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熟练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为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必要的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考查重点:(一)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二)毫米刻度尺的使用(三)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法二、注意事项1. 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要符合要求.2 •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调节振针的高度和更换复写纸.3 •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4 .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5.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即时间间隔为T = 0.02 >5 s= 0.1 s.6 •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 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7.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 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8 .测x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计算a时要注意用逐差法,以减小误差.三、经典讲练【例题】(2010广东理综)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⑵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 ;C点对应的速度是(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fl【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打点计时器、刻度尺的读数、纸带公式、有效数字。

1【规范解答】①T 0.02s②读A、B两点数值: 1.00cm、1.70cm 故:s=1.70cm-1.00cm=0.70cmV c V BD BD 型空1°2m/s 0.100m/s 2t 0.2【答案】①0.02s ②0.70cm;0.100m/s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⑵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 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A. 木板的长度L B .木板的质量m i C •滑块的质量m 2 D .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m 3E .滑块运动的时间t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___________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解析:⑴ 逐差法"求解:S 4-S i =S 5-S 2=S 6-S 3=3aT 2⑶对整体列牛顿第二定律,m 3g- ym g=(m 2+m 3)a答案 (1)0. 495 m/s 2〜0. 497 m/s 2 (2)①CD ②天平 (3)网_(m2+m3)a 偏大m 2g五、真题训练1. (2013浙江)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 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

近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7 力学实验(解析版)

近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7 力学实验(解析版)

12年高考(2010-2019)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7 力学实验1.(2010年)22.(4分)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米尺B.秒表C.0~12V的直流电源D。

0~I2V的交流电源(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

(写出两个原因)【答案】(1)AD(2)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始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

【解析】(1)用A项米尺测量长度,用D项交流电源供打点计时器使用。

(2)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始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

2.(2011年)23.(10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0.5000.6000.7000.8000.9000.950t(ms)292.9371.5452.3552.8673.8776.4s/t(m/s)1.71 1.62 1.55 1.45 1.34 1.22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tt图线;(3)由所画出的st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专题17 力学实验-2018-2022全国卷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84e3dd72f

专题17 力学实验-2018-2022全国卷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84e3dd72f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逐差法有
[2]对小铜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
(2021·全国乙卷·T22)5
4.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该同学使用频闪仪和照相机对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进行拍摄,频闪仪每隔 发出一次闪光,某次拍摄后得到的照片如图(b)所示(图中未包括小球刚离开轨道的影像)。图中的背景是放在竖直平面内的带有方格的纸板,纸板与小球轨迹所在平面平行,其上每个方格的边长为 。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小球影像的高度差已经在图(b)中标出。
【解析】
【详解】(2)[1]应该用质量较小的滑块碰撞质量较大的滑块,碰后运动方向相反,故选0.304kg的滑块作为A。
(6)[2]由于两段位移大小相等,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
(7)[3] 平均值为
(8)[4][5]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
联立解得
代入数据可得
(2022·全国乙卷·T22)
(2)当 时,该飞行器速度的大小 ______ ;
(3)这段效数字)。
【答案】①.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接近∆x=80m②.547③.79
【解析】
【详解】(1)[1]第1s内的位移507m,第2s内的位移587m,第3s内的位移665m,第4s内的位移746m,第5s内的位移824m,第6s内的位移904m,则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接近∆x=80m,可知判断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
(6)[4]代入数值知,冲量
[5]动量改变量
(7)[6]由定义公式 可得,本次实验
(2020·全国Ⅱ卷·T22)
6.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和B,如图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运动的加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全国卷一)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

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 (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2015)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制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


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

完成下列填空:
(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
(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
_____kg;
(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
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m (kg ) 1.80 1.75 1.85 1.75 1.90
(4) 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____N ;小车通过最
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 2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16全国卷一)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 、30Hz 和40Hz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 )所示。

学科&网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 ,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 和图(b )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2)已测得1s =8.89cm ,2s =9.50cm ,3s =10.10cm ;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2
s ,
试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

由此推算出f 为________Hz 。

(2017全国卷一)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 )所示。

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 )记录了学科.网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图(b )
主尺
cm 游标
10
20
3
4
5
游标
主尺
图(a )
指针
(1)由图(b )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 )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 )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 ,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2。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18全国卷一)如图(a ),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 )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cm ;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kg 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 )所示,其读数为 cm 。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9.80m/s ,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19全国卷一)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

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