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编号原则
计量器具编号管理规程

目的:明确公司内计量器具编号管理原则,有重点地管好、用好计量器具,确保准确一致。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计量器具。
职责:工程部: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部:负责监督指导。
内容:
1公司内所有的计量器具都必须编号,编号必须保证其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2无本公司编号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3每件计量器具只能有一个编号,报废的计量器具不能在现场使用。
4计量器具的编号统一由工程部编制,登记在《计量器具台账》上,其他部门不得擅自编号。
5编号原则
5.1纳入设备管理的计量器具,编号以出厂编号为准,如未编号的计量器具,按如下编号。
5.1.1按照区域+楼栋-计量代码+3位序列号,例:A01-Y001,表示A区01栋厂房001号计量器具。
5.2计量器具的编号必须保证其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6《计量器具台账》由工程部安排专人保管并记录,台账可以为Excel电子版格式,如需使用,需经工程部领导同意后,方可打印。
7安全环保要求
本文件不涉及安全环保相关问题。
8相关文件
N\A
9相关记录
N\A
10文件修订历史。
仪器编号 标准

仪器编号标准是为了对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
程序。
以下是仪器编号标准的一些关键方面:
唯一性:仪器编号必须是唯一的,即每个仪器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以便能够准确地区分和管理不同的仪器。
规范性:仪器编号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编写,如字母、数字、符号等。
规范化的编号方式有助于提高仪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可读性:仪器编号应该易于阅读和理解,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编号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情况。
稳定性:仪器编号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避免频繁的变更和调整。
如果需要变更编号,应该制定相应的程序和规范,以确保编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可扩展性:仪器编号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便适应未来仪器种类和数量的增加。
编号应该能够灵活地适应新的仪器和管理需求。
统一管理:仪器编号应该由统一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维护,
以确保编号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管理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确保仪器编号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总的来说,仪器编号标准是为了规范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而制定的规则和程序。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确保仪器编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仪器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计量器具编号原则

1.目的本办法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对计量器具进行厂内编号的操作规程,对计量器具的标识作出规定,以便检索、控制和可追溯;同时也有利于计量器具的存放以及查找。
2.范围适用于全公司所有的计量器具。
.3.职责3.1品管部经理有责任熟悉本 SOP,并监督下属执行3.2计量员需了解此编码规则,并按此规则进行计量器具的编码制作。
3.3计量员和使用人员负责管理维护计量器具的编码。
4.编码规则:4.01.计量器具编号按原国家计量局所作统一规定执行,4.2.按类别(A)、种别(B)、科别(C)、型别(D)、顺序号(E),进行编号。
具体规定如下:A-用英文字母表示计量器具的类别B-用英文字母表示计量器具类别中的种别C-用英文字母表示计量器具种别中的科别D-用二位数(001~99)表示计量器具种别中的型别E-用三位数(001~999)表示计量器具型别中的顺序号4.3.每台计量器具都应有编号。
如某台天平编号为 FM.B.01.001,表示天平的类别为力学范畴代号为 F;种别为质量仪器,代号 M;B 表示这台计量器具属于天平科别;01 表示天平里面的型号 01;001 表示这台计量器具在力学质量仪器天平中的流水编号为 001。
说明:F M. B. 01. 001流水号(标识第一个,后续 002、003)型别代号(表示天平里面的 01 型号)科别代号(在科别里面 B 表示天平)种别代号(在种别里面 M 表示质量仪器)类别代号(在类别里面 F 表示力学类)注:对于没有型别的,就不用写型别代号。
5.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型别代号见表 01表01:计量器具类别、种别、科别和型别及编号6. 相关记录:7.修改记录。
计量器具管理程序(含表格)

计量器具管理程序(ISO9001:2015)1.0 目的确保本公司所有计量器具具备必需的检验能力及维持良好的使用状态,避免因各种原因造成计量器具的精度或准确度不够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判定。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产品质量监测有关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
3.0 职责3.1 品质部:负责全公司计量器具的管理,组织、协调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3.2 各使用部门:负责计量器具的日常点检和维护保养,量具请购及报废申请。
3.3 仪校员:负责全公司所有器具检验的执行,量测器具校正状况的标识、检验记录的维护、校验标准件的管制及失效问题的追溯。
4.0 定义4.1 免校验4.1.1 不用于产品质量监测上的测量,仅限于取值、维护等定性分析任务者。
4.1.2 制造设备或生产工艺中用于监测设备或生产状况的仪表。
4.2 外校(外部校验)4.2.1 需校验,而在本公司无法自行校验。
4.2.2 需校验,且需外送指定具备法定校验资格的国内校验,可追溯至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校验。
4.3 内校(内部校验)使用经外校合格之标准器具进行的内部校验。
5.0 工作程序5.1 计量器具的列管5.1.1 公司所有的计量器具由品质部统一列管,并登录于《计量器具管理台帐》。
5.1.2 《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应包括:计量器具的名称、编号、型号、量度范围、使用部门、管理者和检验周期等。
5.1.3 编号原则:以计量器具的出厂序列号为准,若没有序列号,则用“C-****”进行编号。
5.1.4 校验使用的各种标准器具,登录于《标准器具管理台帐》,注明用来校验何种计量器具,且须专人负责妥善保管,除校验使用外不得用作其它用途。
5.2 计量器具的采购和验收5.2.1 当需购置计量器具时,由需求部门填写《采(请)购单》,经部门经理和总经理审批后按《采购管理程序》规定执行。
5.2.2 计量器具进厂后,由仓管员负责通知品质部,品质部依据计量器具说明书或合同规定进行验收,确认应有的部件、说明书及技术资料是否齐备。
工作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代码规范(F1051-96)

MV_RR_CNG_0303 工作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代码规范1.工作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代码规范说明编号 JJF1051—1996名称(中文)工作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代码(英文)Designation for Working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itsClassification Code归口单位上海市技术监督局起草单位上海市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主要起草人陈华兴(上海市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批准日期 1996年8月22日实施日期 1997年6月1日替代规程号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法定计量器具中的工作计量器具命名和分类。
主要技术要求1.依据的计量法规与国家标准、规程与规范2.命名原则3.命名范例4.工作计量器具分类原则5.工作计量器具分类代码的结构和编码方法6.工作计量器具分类与代码目录是否分级 否检定周期(年)无附录数目0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工作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代码规范摘要1 依据的计量法规与国家标准、规程与规范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1.2 JJG 2001~JJG 2089国家计量检定系统1.3 JJG 1022计量标准命名1.4 GB 7635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2 工作计量器具的命名原则2.1 工作计量器具的命名应简明、科学、合理、易懂、易记并照顾习惯沿用。
2.2 工作计量器具不能以计量单位命名。
2.3 工作计量器具的命名应能表征其功能、用途,必要时可能用它的结构、原理、材料、测量范围或专用测试对象等基本特征加以描述。
2.4 工作计量器具的命名一般由主题词和若干项基本特征词组配而成。
2.5 命名法的范例3 工作计量器具分类原则3.1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为分类范围,在此范围内的工作计量器具基本收录在其中。
3.2 分类以计量学学科为分类主线,按工作计量器具的功能,(相关)可测量的基本属性分类,且考虑计量的习惯沿用,兼顾各层次各行业的专业需要。
计量器具编号原则

万能角度尺1
001~999
量块2
角度量块1
001~999
圆锥量块2
001~999
框式水平仪3
001~999
直角尺4
001~999
V型块5
001~999
指示仪器I
百分表1
百分表1
001~999
杠杆百分表2
001~999
千分表2
千分表1
001~999
杠杆千分表2
001~999
平面度仪器P
平板1
金属平板1
001~999
卷尺2
钢卷尺1
001~999
纤维卷尺2
001~999
端度仪器G
游标1
游标卡尺1
游标卡尺1(带表)
001~499
500~999
深度游标卡尺2
001~999
厚度游标卡尺3
001~999
高度游标卡尺4
001~999
内径拉杆尺5
001~999
千分尺2
千分尺1
001~999
深度千分尺2
001~999
无线电R
电压仪器U
电压表1
电压表1
001~999
功率、能量仪器P
功率仪1
功率仪1
001~999
能量仪2
能量仪1
001~999
阻抗仪器Z
阻抗仪1
阻抗仪1
001~999
电容仪器C
电容仪1
电容仪1
001~999
电感仪器L
电感仪器1
电感仪器1
001~999
电阻仪器R
欧姆表1
欧姆表1
001~999
相检(差)测量仪器ψ
计量器具编号标准

计量器具编号标准1. 引言计量器具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重要工具,用于测量和检测物理量。
为了管理和维护计量器具,准确标识和识别每个计量器具是必要的。
为此,制定一套统一的计量器具编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计量器具编号标准的目的、原则、组成要素和规范要求。
2. 目的编制计量器具编号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 管理计量器具。
通过编号标准,可以方便地对计量器具进行统一管理,包括采购、入库、出库、使用和维护等环节。
- 识别计量器具。
通过编号标准,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每个计量器具的属性和信息,例如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
- 跟踪计量器具。
通过编号标准,可以实现对计量器具的追踪和溯源,便于发现和排查计量器具使用中的问题和风险。
-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编号标准,可以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计量器具管理的工作效率。
3. 原则制定计量器具编号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唯一性原则。
每个计量器具应有唯一的编号,不允许重复或重复使用编号。
- 综合性原则。
编号应综合考虑计量器具的各种属性和信息,以便更好地对计量器具进行管理和识别。
- 可扩展性原则。
编号标准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以适应计量器具数量的增加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4. 组成要素计量器具编号通常由一系列组成要素构成,每个要素代表一定的信息。
以下是常见的组成要素:4.1. 厂商代码厂商代码是计量器具制造商的唯一识别码,用于表示计量器具的生产来源。
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字母或数字组成。
4.2. 型号代码型号代码是计量器具的型号标识,用于表示计量器具的型号和规格。
通常由一组字母和数字组成。
4.3. 出厂日期出厂日期是计量器具生产完成的日期,用于表示计量器具的生产时间。
通常使用年月日的格式表示。
4.4. 序列号序列号是计量器具的唯一序号,用于表示计量器具在生产过程中的顺序。
通常由一组数字组成。
4.5. 校验码校验码是用于验证编号准确性的一位数字或字母,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得出。
计量用具编号规定[最新]
![计量用具编号规定[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6da706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2.png)
宁波
QJ/ -0800-2006计量器具编号规定
2006.01.01发布 2006.01.10实施
宁波发布
宁波
QJ/ -0802-200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计量器具,测试设备,仪器,自制校准夹具,量具,塞规等的编号方法(简称计量器具)。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计量器具的编号。
2.引用标准
QG/C 1013-89 计量器具分级管理办法
QG/C 1017-89 计量器具类别,种别符号规定
3.编号原则
3.1公司内所有的计量器具都必须统一编号,无本公司编号
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流通,一经发现立即扣留,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3.2每件计量器具只能有一个编号,报废的计量器具不能再
流入现场使用。
3.3计量器具的编号统一由质保部负责,其他部分不得自行
编号。
4.编号格式
4.1完整的计量器具编号格式如下:
××××××---×××
0000000000000
*注:本公司编号省略了企业代号,管理等级,型别。
4.2 计量器具管理等级,统一为B级。
4.3 计量器具的类别,种别,型别符号如下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品管部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0: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和型别及编号
种别
型别
代号
A
游标卡尺0-150
游标卡尺0-300
游标卡尺0-600
游标卡尺0-1000
代号YB
B
深度游标卡尺0-200
代号SD
深度游标卡尺0-200
C
高度尺0-300
代号GD
高度尺0-500
D
垫环槽卡尺0-300 0-600
代号DHC
E
千分尺
千分尺0-25、25-50、50-75、75-100
冲击试验机
CJ
冲击低温槽
CJDW
代号QF
千分尺100-125、125-150、150-175、175-200
千分尺200-225、225-250、250-275、275-300
千分尺300-400
种别
型别
代号
F
万能角度尺1
WN
G
直角尺4
ZJ
H
百分表1
百分表
BF
I
内径量表
内径量表18-35 35-50
NJ
50-160 160-400
J
R规
K
温湿度计
WS
种别
型别
代号
L
精密压力表
JM
M
耐震压力表
NZ
N
氧气压力表3
YQ
O
乙炔压力表4
YQ
P
洛氏硬度计1
LS
Q
布氏硬度计1
BS
H
维氏硬度计1
WS
I
邵氏硬度计1
SS
种别
型别
登记顺序号
环规
HG
塞规
SG
API油管规
YG
涂层测厚仪
TC
超声波测厚仪
CS
机械性能测试机
LS
引伸计
YS
PMI光谱分析仪
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