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
FDI对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

FDI对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吸引外商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
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也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尤其是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FDI对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FDI对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体现在对出口贸易品种的影响上。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辽宁省的出口贸易品种得到了丰富,尤其是在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产品方面。
外资企业常常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当地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这也使得辽宁省的出口贸易结构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比如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高端设备等,这些产品的出口大大增加,为辽宁省的外贸出口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FDI对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还表现在出口贸易市场的多元化上。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外资企业纷纷进入辽宁省,开发了多元化的出口市场。
原来只依赖于单一市场的出口方式逐渐得到改善,出口市场得到了拓展,尤其是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有了显著增长。
这使得辽宁省的出口贸易结构不再过度依赖于发达国家市场,而更加多元化和稳定。
FDI对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还反映在展会和国际合作方面。
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使得辽宁省频繁举办国际性的展会和活动,这有助于辽宁省的产品出口和国际合作。
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和交流活动,辽宁省的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需求,促进产品的国际化和品牌化。
这也间接地促进了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FDI对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还表现在贸易合作模式的创新上。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跨国公司通过设立合资企业、合作生产等方式参与到辽宁省的出口贸易中,这种贸易合作模式的创新使得辽宁省的出口贸易结构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合资企业将外资和本地资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带动了当地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得辽宁省的出口贸易结构更加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和市场需求。
辽宁省对外贸易结构及优化策略

辽宁省对外贸易结构及优化策略一、引言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对外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潜力。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辽宁省对外贸易结构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辽宁省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一)商品结构辽宁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钢铁、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仍占据较大比重。
机电产品出口额逐年增长,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
同时,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较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进口商品方面,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进口量较大,而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比例有待提高。
(二)市场结构辽宁省对外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其中,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是辽宁省的主要贸易伙伴。
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不足,贸易伙伴相对单一,容易受到个别国家经济波动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三)贸易方式结构一般贸易在辽宁省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加工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服务贸易发展缓慢,与货物贸易的比例失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份额较小。
(四)企业结构辽宁省对外贸易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仍占据较大份额,民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
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着融资难、技术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制约了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辽宁省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一)出口商品附加值低辽宁省出口商品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上,容易受到价格波动和贸易壁垒的影响,利润空间有限。
(二)市场多元化程度不够辽宁省对外贸易对传统市场的依赖度较高,新兴市场开拓不足。
当传统市场需求下降或贸易政策发生变化时,辽宁省对外贸易容易受到冲击,贸易风险较大。
(三)贸易方式不平衡加工贸易发展滞后,限制了辽宁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能力。
服务贸易发展缓慢,无法满足经济转型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求。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实施意见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31•【字号】辽政办发〔2021〕22号•【施行日期】2021.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21〕2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0〕2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40号)精神,加快推进全省外贸创新发展,促进外贸稳增长,经省政府同意,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稳住外贸主体和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稳增长。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一)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以推动东北亚深度合作为重点,加大对日韩开放合作力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巩固欧盟、美国市场,积极拓展中亚和中东欧等新兴市场。
发挥AEO(经认证的经营者)国际互认协调机制,帮助企业在境外享受通关便利措施。
整理和发布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和技术标准,筹建海关总署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东北亚地区),帮助企业了解国外合规要求,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
强化与各国驻辽领事机构的交流合作,搭建贸易合作有效平台。
引导企业线上线下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鼓励企业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拓国际市场。
辽宁省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分析

1 4 . 6 %,比重较上年也下 降了 2 . 8 个百分点。 ( 5)利用外 资情况 随着辽 宁进 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 辽宁利用外资 的规模也在逐渐增 加, 这从另一方面促进 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 凭借其丰富的劳动力和 自然资源 、 优秀的基础设施和 区位优势 、 深厚的工业基础和 国家政策的 支持 , 辽宁引入外资的数量和速度都有明显增加 , 其 中外商直接投资增
长。 三 、辽 宁 省 对 外 贸 易 产业 结 构 调 整 的 对 策 建议
的促进作用, 重新构 筑外经 贸发展新格局 ,实现早 日 振兴是非常值得认
真 探 讨 的 重要 课 题 。
近几年辽宁省对外 贸易迅猛发展 , 进出 口总额逐年增加 , 为辽宁老 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 , 同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更加
辽 宁省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 , 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 有着广阔的 发展前景 。 而 目前 , 产业结构不合 理, 技术水平落后 , 产品附加值低仍 是制约辽 宁省外 贸发展的主要 因素。为此建议 : 1 . 继续加强对辽宁企业的扶 持力度 , 落 实对 中小型企业融 资等方面 的优惠政策 ,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 同时应加大对 龙头企业资金 、 人才及 技术等方面的扶植力度 ,促进其向着集 团化 、国际化方向发展 。 2 . 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特色产业 ,树立优质品牌产 品,实 行 “ 走 出去”战略 ,抢 占国际市场。积极 发展如海洋T程 、生物工程等 朝 阳产业 ;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发挥优势产业的聚集效应 ,提升产品的 国际竞争力。 3 . 加快完善产品的流通 网络建设 , 拓宽产销信息传播渠道 , 完善产 销衔接 , 降低物流成本 。 巩 固和开拓新 兴市场 , 避免市场过度集 中的风
辽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辽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辽宁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出口贸易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必须探讨新的出口贸易方式。
跨境电子商务应运而生,成为对外贸易的一种新业态。
跨境电子商务对促进辽宁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辽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解决的办法,为辽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标签: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问题;对策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辽宁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下,跨境电子商务为辽宁的出口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辽宁出口贸易的目标市场不断扩大,贸易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贸易额不断增加。
然而和沿海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辽宁利用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出口贸易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 辽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现状1.1 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战略的实施,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近年来,辽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更是使得辽宁出口贸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013年辽宁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实现出口额209万美元;2014年实现出口额492万美元,同比增长135.41%;2015年实现出口额563万美元,同比增长14.43%;2016年实现出口额1036万美元,同比增长84.01%。
2016年辽宁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清单33.6万单,同比增长215%。
由此可见,跨境电子商务正成为辽宁出口贸易新的增长点,对于提高辽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其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目标市场不断拓宽长期以来,传统的贸易方式使得辽宁出口贸易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辽宁出口贸易的市场不断拓宽,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辽宁出口贸易的目标市场进一步增加,中东地区成为辽宁出口贸易新的增长点。
辽宁省进出口产品结构的探究

一
、
辽 宁进 出口贸易 快 速增口的发展 战略 ,
从 中央到地 方都实施 了一系列对外贸易促进措施与政策 , 对
( 一) 宏观经 济层面 : 经 济快速发 展 , 对 进 出 口有强烈 的
需求依赖 近十年来 , 中国 G D P年平均增长高达 1 1 . 4 %, 到2 0 0 6年 已成为世界第 四大经济体 。 经济总量 的迅速扩张给进出 口带 来 了旺盛的需求 , 也 为辽宁对外 贸易 的快速增长 提供 了推动 力, 使辽宁省对外贸易在近十年里进步非凡。 在 m口方面 , “ 九 五” 以来 , 随着辽 宁产业结 构调整力度
1 4 . 4%, 其 中出 口的年平均增 长率为 1 1 . 9%, 进 口的年平 均
增 长率为 1 9 . 9%。2 0 1 3年辽 宁省 ( 按 经营单位所在地 统计 )
外贸进 出口总值 4 6 1 . 6亿美元 , 比上年 同期增长 5 . 3 %。 其 中, 出 口2 5 2 . 9亿美元 , 增长 9 . 8 %; 进口2 0 8 . 7亿美元 , 增 长0 . 3 %, 实现进出 口贸易顺差 4 4 . 2 亿美元 。 首先 , 2 0 1 3年一般贸易进 出 口平 稳增 长 , 辽 宁 省一 般 贸 易 进 口 1 2 0 . 1 亿美元 , 增 长 1 i . 1 %, 占同期 辽宁省外贸进 口总值 的 5 7 . 5 %; 加工 贸易进 口 6 0 . 9亿美元 , 增长 6 . 7 %, 占2 9 . 2 %; 其次, 2 0 1 3年辽 宁省成 品
辽宁省外贸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辽宁省外贸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外贸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国际市场。
辽宁省作为中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和外贸出口省份之一,其外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重要窗口。
外贸商品结构是指辽宁省参与国际贸易的各类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对外贸商品结构的分析可以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可以为政府扶持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供重要指导。
与此同时,外贸商品结构也受到辽宁省产业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辽宁省经济发展中不同产业部门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和产业结构布局。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辽宁省外贸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辽宁省外贸商品结构的梳理和分析。
本研究将对辽宁省参与国际贸易的各类商品进行分类和统计,并分析各类商品的出口情况及趋势。
(2)对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查和分析。
研究的重点将放在制造业、能源与资源、服务业等产业上,通过对辽宁省产业结构的分析和调查,探讨各类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趋势。
(3)分析辽宁省外贸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将通过对外贸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交叉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影响关系,分析外贸商品结构对辽宁省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外贸商品结构受到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国家统计数据,梳理和分析辽宁省外贸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辽宁省制造业、能源与资源、服务业等产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类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趋势。
(3)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辽宁省外贸商品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揭示各类商品的出口情况及趋势;通过对外贸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交叉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影响关系。
2023年辽宁省对外经济贸易分析

2022年辽宁省对外经济贸易分析2022年,辽宁省乐观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保持了全年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的持续平稳进展。
对外贸易一、对外贸易的基本状况及主要特点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全省完成进出口72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
其中,出口420.5亿美元,增长19.1%;进口303.8亿美元,增长25.8%。
辽宁省的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进口高于全国7.3个百分点。
2022年辽宁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1、机电产品、钢材出口快速增长。
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6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增加出口27.4亿美元;钢材出口70.6亿美元,增长60%,增加出口26.5亿美元,两类产品增加出口53.9亿美元。
拉动出口增长15.3个百分点。
农产品出口33.5亿美元,增长9.1%,其中,食用油籽出口1.9亿美元,增长33.8%;豆类出口3.8亿美元,增长46.6%。
成品油出口29.6亿美元,增长7.9%。
2、国有企业出口保持增长,集体、私营企业快速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增速放缓。
全年国有企业完成出口12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5%。
集体、私营企业出口93.1亿美元,增长32.1%。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02.8亿美元,增长14.8%,增幅较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3、一般贸易出口持续增长,加工贸易出口增速下滑。
全年一般贸易出口21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加工贸易出口178.8亿美元,增长8.7%。
增幅比上年下降13.9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分别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2.2%和42.5%。
4、出口仍以亚洲为主,对非洲、拉丁美洲出口增长较快,对欧盟、美国出口增长放缓。
全年对亚洲出口257.6亿美元,增长17.9%。
其中对日本出口9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对韩国出口56亿美元,增长21.8%。
对欧盟和美国出口65.2亿美元和47.2亿美元,分别增长14.5%和1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3期总第213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产业经济】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研究焦朝霞(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52)[摘要]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是高度相关的,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产业结构决定出口结构,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会反作用于产业结构。
因此,辽宁省应从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合理引进和利用外资等方面优化出口结构并促进产业升级。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产业升级;互动关系[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3-0079-03传统的国际贸易及国际分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一国的出口是由一国的专业分工带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是高度相关的,二者相辅相成。
即产业结构决定出口结构,与之相对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影响。
一、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一)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现状本文选择辽宁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外包作为研究对象。
从表1可知,农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27.13%下降到2008年的7.78%,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出口总额下降,但2010年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农产品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34.23%上升到2003年的40.56%,2003—2006年所占份额小幅下降,2007—2010年所占份额又逐步上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8.93%上升到2003年的18.12%,2005—2008年所占比重出现小幅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后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软件服务外包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0.28%上升到2010年的4.87%,2008年更是达到5.12%,年均增幅达40%。
表11998—2010年辽宁省出口商品构成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服务外包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199815.6427.1330.5634.237.648.930.150.28199916.2326.5435.1235.9811.0313.450.200.45200018.8722.1640.2737.1216.4815.190.350.60200121.3221.5140.3336.3017.5015.750.540.83200223.0319.0448.0338.8321.3717.280.93 1.15200320.4616.3559.3540.5626.5118.12 1.90 1.93200418.719.8970.7337.3829.0015.33 3.12 2.72200521.659.2480.8334.4825.0810.70 4.50 3.12200623.898.4698.9934.9537.1011.20 5.60 3.67200730.208.5598.7527.9536.6010.368.95 4.05200832.757.78132.5531.5142.1010.0119.53 5.12200930.709.18143.3042.8537.7011.2716.15 4.83201035.908.33187.4043.4653.0012.2921.004.87资料来源:根据《辽宁统计年鉴》整理97焦朝霞: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研究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总体而言,辽宁省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猛,高附加值产品和软件服务外包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由此可见,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持续改善。
1998—2010年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特征: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呈线性上升趋势;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呈线性下降趋势。
在此期间,辽宁省出口产品结构完成了两项真正意义上的转型: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型;从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型,这也成为了辽宁省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优化的风向标。
(二)辽宁省产业结构状况表2中的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辽宁省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从1998年的12.9%下降到2010年的8.9%,而第二、三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则呈现出波动性增长状态。
可见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已经完全走上了逐渐优化、逐步合理的道路,完全符合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大趋势。
表2辽宁省GDP 构成情况单位:亿元年份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占百分比产值占百分比产值占百分比19983825.6496.012.91831.047.81498.639.319994135.5520.012.61985.048.01630.539.420004668.3510.010.92307.349.41851.039.720015033.1545.010.82444.248.62043.940.620025458.2588.010.82611.847.82258.441.420036002.5622.510.42852.647.52527.442.120046872.7769.911.23278.947.72823.941.120058005.0853.6 6.13906.860.73244.633.220069257.1976.410.54720.851.03559.938.5200710900.0982.49.05846.253.64071.437.4200813461.61120.38.37021.952.15319.439.6200915065.61414.99.47821.752.15829.038.7201018278.31631.18.99872.354.06774.937.1资料来源:根据《辽宁统计年鉴》整理(三)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主导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商品的层次性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层次性,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能力则取决于产业结构突破能力。
换句话来说,当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走在了前列,它的产业结构处在不断优化之中,相应地出口商品结构必然会不断优化,从以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结构过渡,这充分论证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主导作用。
出口商品结构影响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变化主导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则会直接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通常情况下,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如果合理,首先会及时将国际市场的需求状况反馈回来,不但能弥补产业结构上的一些不足,甚至能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升级;其次会在某种程度上将该国比较优势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反映出来。
出口商品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直接表现为:一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时,对产业结构升级会出现明显的阻碍。
而当一国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时,会对本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在出口商品结构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用一元回归模型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
把第一产业产值作为因变量,初级产品(农产品)出口总额作为自变量,把1998—2010年农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和第一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作为样本区间1,Y1代表第一产业产值,X1代表农产品出口总额,建立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的一元回归模型Y1=α+βX1。
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1998—2010年辽宁省初级产品结构与第一产业结构影响分析Y1X1非参数相关Y1相关系数1.0000.976伴随概率P —双侧检验0.000样本数(N )1313X1相关系数0.976 1.000伴随概率P —双侧检验0.000样本数(N )1313注:相关分析在显著性水平0.01下进行。
把第二产业产值作为因变量,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作为自变量,把1998—2010年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和第二产业产值作为样本区间2,Y2代表第二产业产值,X2代表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建立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的一元回归模型Y2=α+βX2。
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辽宁省初级产品出口总额与第一产业产值、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与第二产业产值均呈08焦朝霞: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升级互动关系研究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现高度线性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辽宁省产业结构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因此,在辽宁省加速工业化发展的今天,必须进一步合理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表41998—2010年辽宁省工业制成品结构与第二产业结构影响分析Y2X2非参数相关Y2相关系数 1.0000.981伴随概率P—双侧检验0.000样本数(N)1313 X2相关系数0.981 1.000伴随概率P—双侧检验0.000样本数(N)1313注:相关分析在显著性水平0.01下进行。
三、辽宁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促进产业升级的对策(一)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1.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辽宁省应努力开发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从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通过积极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创新文化,整合科技资源,调动民营中小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等措施,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
2.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辽宁省传统重型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但技术设备落后。
因此,需要对这些传统产业注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升其竞争力。
应重点改造和升级包括钢铁、石化、重工、机车、造船、机床和轴承等一批老企业。
同时大力开发石化中下游产品,提高船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造船业扩能升级建设。
3.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和动力源。
辽宁省要充分利用大连市临港临海的优势,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通过承接日韩等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汲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努力发展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
要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搞好港口、物流、金融和贸易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吸引龙头项目落地,形成产业链,从而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