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脱硫脱硝》PPT课件
《电厂脱硫讲座》课件

湿法脱硫技术是利用碱性溶液吸收烟 气中的SOx,然后通过再生或沉淀将 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半干法脱硫技 术是利用干燥的碱性粉末或浆液吸收 SOx,然后通过加热将SOx从吸收剂 中释放出来;干法脱硫技术是利用固 体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x反应,生成 固体产物。
脱硫技术的重要性
脱硫技术是减少电厂排放对大气 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燃烧中脱硫
总结词
在燃烧过程中,向炉内添加脱硫剂,与燃料中的硫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或亚硫 酸盐。
详细描述
燃烧中脱硫技术主要利用炉内的高温条件和加入的脱硫剂(如石灰石、白云石等 ),使燃料中的硫元素在燃烧过程中转化为硫酸盐或亚硫酸盐,从而降低烟气中 硫氧化物的含量。
燃烧后脱硫
总结词
在烟气排放前,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 。
废水处理系统是将吸收 塔排出的废水进行中和 、沉淀和过滤处理,去 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 质,使废水达到排放标 准后排放。
海水脱硫技术具有投资 成本低、运行费用少等 优点,适用于沿海地区 的燃煤电厂脱硫处理。
04 电厂脱硫技术应用与案例 分析
电厂脱硫技术应用现状
01
02
03
脱硫技术种类
目前电厂常用的脱硫技术 包括石灰石-石膏湿法、循 环流化床、海水脱硫等。
吸收剂制备与供应系统 是将石灰石粉磨成一定 细度的粉末,然后通过 输送设备将其送入吸收 塔。
吸收塔是脱硫工艺的核 心设备,烟气进入吸收 塔后与石灰石浆液反应 ,去除其中的SO2。
脱硫产物处理系统是将 吸收塔排出的石膏进行 脱水、干燥和研磨处理 ,得到符合要求的石膏 产品。
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流程
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是一种高效、低成本 的脱硫技术,其工艺 流程包括炉内脱硫、 吸收剂制备与供应、 分离器和再循环系统 等部分。
第一章 脱硫脱硝除尘概述(共36张PPT)

人体主要经呼吸道吸收大气中的SO2,引起不同程度的
呼吸道及眼黏膜的刺激症状;
SO2常常跟大气中的飘尘结合在一起被吸入,飘尘 气溶胶微粒可把SO2带到肺部使毒性增加3~4倍;
如果SO2遇到水蒸气,形成硫酸雾,就可以长期滞留 在大气中,毒性比SO2大10倍左右,同时对金属及农作
物有着严重的腐蚀与伤害作用。
侵入肺部没有被溶解的沉积物会被细胞所吸收,损伤并破坏 细胞,最终侵入肺组织而引起尘肺,如吸入煤灰形成的煤肺, 吸入金属粉尘形成的铁肺、铝肺等。如果沉积物被溶解,则 会侵入血液,并送至全身,造成血液系统中毒。例如妨碍血 红蛋白生成的铅烟尘可以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其症状 是精神迟钝、大脑麻痹、癫痫,甚至死亡。
云南、广西、湖北、陕西、河南、湖南、四川、辽宁和重庆等省(自
治区、直辖市)。
煤炭消耗高的地区和机动车量多的大城市NOx污染严重。2005年,
国家环保总局在所有统计城市中,广州、北京、宁波、上海、杭州、哈 尔滨、乌鲁木齐、南京、成都、武汉等大城市NOx浓度相对较高。
在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西南地区,
电力环境保护概述
电力环境保护内容主要有:
①火电厂尤其是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 ②水电厂建设和运行期的生态保护;
③核电厂的放射性处理; ④输变电过程电场、磁场、电磁场的影响; ⑤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问题等。
重点是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控制
电力环境保护概述
燃煤电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⑴ 排放烟尘造成污染; ⑵ 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造成污染; ⑶ 排放固体废弃物(粉煤灰、渣)而造成污染; ⑷ 排放污水造成污染;
SO2产污系数: G=2000SrP SO2排污系数:G’=G×(1-η) 式中 G──SO2产污系数,kg/t煤;Sr ──为燃煤中含硫量,%; P──燃煤中硫的转化率(经实测为80%~85%),%; η──脱硫设施的脱硫率,%。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工艺过程
化学反应
向吸收塔添加石灰石浆液 石灰石溶解
浆液喷淋或鼓泡 向吸收塔鼓入氧化空气
SO2的吸收 亚硫酸盐的氧化
浆液循环、搅拌
硫酸盐的形成及 石膏结晶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六、烟气脱硫工艺过程几个相关概念和运行主要变量
• 1、脱硫效率 • 指脱硫装置脱除二氧化硫的量与未经脱硫前烟气中所含二
氧化硫量的百分比
——脱硫前烟气中SO2的折算浓度,mg/m3; • 不盲目追求过高的脱硫率,因为高的脱硫率是要用高的投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三、脱除SO2的化学反应机理
• 1、过程阶段: • (1)气态反应物从气相内部迁移到气-液界面。 • (2)气态反应物穿过气-液界面进入液相,并发生化学反应。 • (3)反应组分从液相界面迁移到液相内部。 • (4)进入也想的反应组分与液相组分发生反应。 • (5)已溶解的反应物的迁移和由反应引起的浓度梯度产生的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四、吸收塔不同区域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
3、中和区 •CaCO3+ 2H+ → Ca2+ +H2O+CO2 •Ca2+ + SO42- + 2H2O → CaSO4·2H2O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培训讲义(PPT35页)
电厂脱硫脱硝工艺介绍ppt课件

脱硫反应塔● 交错布置的喷淋 3~5层喷嘴;设3~5台循环泵。
喷嘴
● LLB除雾器 高效两级人字形除雾器; 设计成可更换的组件,便于维护; 除雾器布置在塔顶,节约场地。
除雾器结构
人字形除雾器
● 浆液池脉冲悬浮系统 LLB专利技术; 塔浆池采用扰动搅拌; 防止塔底浆液沉积; 能耗比机械搅拌低; 提高可用率和运行安全性; 提高石灰石浆液利用率; 便于维护。
E1 德国比晓夫公司
鲁奇·能捷斯·比晓夫公司和鲁奇能源环保公司于2002年12 月合并为鲁奇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LLB)。
技术特点: (1)几乎是化学理论计算值的吸收剂消耗量; (2)适于200-1000MW机组容量、低中高硫燃料的锅炉机组,
处理的SO2浓度最高达25000mg/Nm3; (3)独特的吸收池,水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氧化区在低
各国已经研究发展了许多燃煤电站锅炉控制SO2技术, 并应用于实际电站锅炉。这些技术可分为三大类:燃烧前脱硫、 燃烧中脱硫及燃烧后脱硫。
按脱硫的方式和产物的处理形式燃烧后脱硫一般可分 为湿法、半干法和干法三大类。
(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WFGD技术) (2)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SDFGD技术) (3)干法烟气脱硫技术(DFGD技术)
至只有欧洲现行标准的一半 ) 烟尘 30mg/m3
排放总量控制————产生史上最严厉标准
中国燃煤SO2污染现状
中国的大气污染属典型的煤烟型污染,以粉尘和酸雨危害最大,酸雨问题实质 就是SO2污染问题。
中国SO2污染经济损失(2005)
(单位:109元人民币)
SO2控制区 控酸雨制区 “两控区” 两控区之外
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工艺简介
第一部分 烟气脱硫技术
火电厂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的运行与维护ppt课件

;.
31
;.
32
静电除尘器的启动与停止
试运行步骤
.1振打装置的试运行: .1.1启动振打装置,使之连续运行l小时,检查装置运行正常,锤头敲击在振打杆的中心位置, 螺栓无松动;
.1.2按振打周期作一个周期的振打试验,检查振打程序工作正确。 .2保温箱加热系统的试运行: 接通保温箱内的电加热器,短接加热器温度信号引入端子,模拟加热温度继电器定值,加热 器跳开,说明自动恒温控制工作正常。
;.
34
静电除尘器的停止
正常情况下,电除尘器应在锅炉负荷低于35%或锅炉全烧油时停用,先停四电场,然后依次停运三、 二、电场。
.1接到停电除尘器通知后,按“复位”键,输出电流、电压降至零。 .2按下“停止”按钮。 .3将电源开关转至“断”的位置。 .4将整流控制柜内四个保险开关断开。 .5电除尘退出后需将振打方式改为连续超强振打。等锅炉送、引风机停运后,继续保持各振打构连 续运行2—3小时后方可停止振打装置。 .6振动装置停运后,应及时把灰斗内的灰排干净。 7除尘器停运后8小时方能打开人孔门冷却,如检查需要时可在停运后4小时开启人孔门冷却。 .8锅炉事故灭火后应立即停止电除尘运行。 .9、BE电除尘器振打控制参数设置
;.
36
火花放电: 1.当发生电晕放电后,电压继续升高,则在两极间一个狭窄的气体通道被击穿,极间产生一 个接一个火花闪络和劈啪声。 2.特点:电压突降,电流突增
;.
37
电晕闭塞: 特点:电晕电流大大降低,接近0.
;.
38
电晕线肥大
对放电极线和芒刺齿(针)尖上的积灰应振打清 除干净,避免因被飞灰包裹而形成放电极线肥大 或芒刺齿(针)尖结瘤,致使电晕放电能力削弱, 电晕电流减小,导致除尘效率下降。
脱硫脱硝授课课件

1、普通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将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故障事件记录在脱硫塔系统(FGD)运行日 志中,以吸取经验。
还需要进一步采集测量数据。
脱硫塔系统(FGD)的备用设备每一个月应运行一次,以确保故障发生时能启 用备用设备。
吸收塔循环泵例外。
如果没有必要将它们都投入运行的话, 它们应 该每周运行一次。
切换换任何浆液输送设备为备用设备, 必须进行冲洗操作, 绝大多数情况下, 冲洗由 DCS 完成。
正常工况下,要填写操作日值表栏中的密度和 pH 值项。
2、正常操作负荷变化在 1/2/3 号锅炉启动之前, 脱硫塔系统(FGD)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避 免任何损坏。
参 数 名 称脱硫效率吸收塔液位吸收塔浆液密度吸收塔浆液 pH 值石灰石浆液密度石膏厚度位 号24180-LICSA-41202A/B/C24180-DT-40201 24180-AT-40201 A/B24180-DT-40301设计值>951050±501050±105.2-5.61140±20 25±10控 制 值>951050±501090±105.2-5.61140±20 25±10单位%mmkg/m 3kg/m 3mm去除效率的影响因素和能量消耗吸收塔循环泵容量个个个pH-值个个=浓度个个= 吸收塔悬浮液中的 CaCO3石灰石反应性个个=烟气量个个浓度个= 原始烟气中 SO2原始烟气中 Cl 浓度个= 个增加减少= 不变SO 溶解于吸收塔内部的液体中。
如果吸收塔内部惟独水,那末 SO 的溶解量2 2会很少。
因此,往吸收塔内加入石灰石浆液与液体内的 SO 反应,这样烟气中的2SO 可以不断被溶解吸收。
2浆液的酸性会影响 SO 的去除效率。
操作人员预先设定好 pH 值,并通过石2灰石补给来控制 pH 值。
pH 值的正常范围为 5.2-5.6,低 pH 值能减少石灰石消耗,高 pH 值能获得较好的 SO 去除率,且有利于锅炉负荷变化时的工况稳定。
除尘脱硫脱硝ppt课件

业“三废”的排放标准,则不允许随便从灰场向 外排放。不论采取回收还是采取处理措施,都需 要很高的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与水力除渣形式相比,机械固态排渣形式有以下 特点和优势:
(1)机械除渣不需要水力除渣用的自流沟,地下设 施(沟、管、喷嘴)简化。
三、锅炉除渣系统
燃煤发电机组的除渣系统,一般分为水力除渣和 机械除渣两种。
水力除渣系统的优点:对输送不同的灰渣适应性 强,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便,技术成熟等 特点,并且在输送过程中灰渣不会扬散,是一种 传统的、成熟的灰渣输送形式 。
水力除渣主要存在的问题: (1)水力除渣的耗水量比较大。 (2)灰渣中的氧化钙含量较高容易在灰管内结成垢
(2)机械除渣对渣的处理比较简单,可减少向外排 放的困难,输送方便,有利于渣的综合利用。
(3)机械除渣不存在冲灰水的排放回收等问题。
正因为以上优势,现在新建电厂除渣形式越来越 多地采用机械固态排渣设计,是现代燃煤发电机 组灰渣输送的发展趋势。
这种除渣方式能连续运行,消耗水量少,可根据 炉渣量的多少决定链条转速,电耗低,适用于远 距离输送。但炉底结构复杂,维护工作量大。
(1)不利于灰渣综合利用。 (2)灰浆中的氧化钙含量较高时,易在灰管内壁结
垢,堵塞灰管,而且不易清除。
(3)耗水量较大。 (4)冲灰水与灰混合后一般呈碱性,PH值超过工
业“三废”的排放规定。
南方多数采用灰水比为1:15的低浓度输灰系统。 北方采用灰水比为1:1~1:2.5的高浓度输灰系统。
方法:喷雾干燥法、循环流化床法、增湿灰 循环法、烟道喷射法等。
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图
脱硫、脱硝方案 ppt课件

•
对于生料易烧性较差的窑,该项措施一般能降低NOx排放量5%~10%。
3、分级燃烧技术
根据分解炉的现场特点,将分解炉分为主还原区、弱还原区、完全燃烧区 。主还原区设在分解炉的下锥部,对过剩空气不多的窑尾废气,在不给三次风 的情况下再给一部分煤,使其形成更浓的还原气氛,实现对窑尾废气中NOx的部 分还原;弱还原区设在中部,将剩余的分解炉用煤全部加入,但分解炉用三次 风却不给全,在保证煤粉燃烧的情况下形成较弱的还原气氛,一是进一步还原 窑尾废气,二是减少分解炉燃烧中的NOx形成;完全燃烧区设在分解炉的上部, 在不给煤的情况下,将剩余的三次风补入,以确保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燃尽。
16
我公司现阶段SO2立磨开机时20mg/m³,立磨停机时为90mg/m³, 但去年最高为300 mg/m³,防范措施:
1、立磨停机SO2在100mg/m³时,时刻观察,防止超标; 2、立磨停机SO2在100-120mg/m³,增湿塔喷水即可; 3、立磨停机SO2在120mg/m³以上,开启电石渣秤,根据情况调整; 4、正常情况下, SO2在30mg/m³以内,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安健环 部。
直线上升,而水泥窑的火焰温度峰值就在这个区间。 因此,要降低NOx的生
成量,就必须控制好火焰温度,最好是降低一些火焰温度;既要降低火焰温
度又要保证熟料的烧成,就必须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
•
降低熟料烧成温度的措施有:
•
一是合理平衡配料方案,在保证熟料质量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生料的易
烧性;
• 二是加入一定量的矿化剂,降低物料的最低共熔点,从而降低烧成温度。
水入炉,分解炉在用煤、用风上也要做必要的调整。氨水作为脱硝剂加入炉
内,升温、汽化、脱硝反应都需要吸热,同时增加预热器废气量约2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