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6篇
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五篇

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五篇篇一这段时间,基本天天在村上种树、拆危土房。
今天是星期天,本打算好好休息休息,可是又接到村里电话,下午3:00在镇政府小会议室开会。
下午来到会场才知道,原来旗委领导也没有休息,专程到各乡镇安排精准扶贫事宜。
朱家杖子村有14户贫困户,由我们分头包联,20xx年彻底脱贫,同时要求包联队员下周四之前必须入户,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作为一名包联干部,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让包联户早日脱贫。
篇二今天早上不到8点,我与两位同事便来到了村里。
村里的14户贫困户,我负责4户,两位同事各负责3户。
村书记、主任、妇联主任领着我们入户填写基本信息。
我与村主任老安一组,上午走访了3户,两户是因病致贫,一户是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家中缺少劳力,另外还有一户不在家。
如何脱贫,他们也有些自己的想法,一户想养驴,一户想养羊,但是都缺少资金。
下午那一户还是不在家。
晚上7点多,我和老安第四次到他家,把情况跟他说了说,晚上9:30才回到家。
篇三大约8点半左右,我和一名同事来到村里,与书记、村长先碰了一下头,根据14户的具体情况,初步确定6户养羊、3户养驴、2户养牛、2户养猪,另外一户由于情况特殊,只能由民政兜底了。
根据朱家杖子村实际情况,我提出可以在庭院种植中药材。
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先发动几户做示范,如果效益好明年便大面积推广。
种药材的事敲定由村上选5户,其中1户是贫困户,4户是示范户。
我负责联系药材收购企业。
篇四上午9点,与安国药业的刘总见面后,我把朱家杖子村的实际情况做了介绍,并与刘总研究敲定种植地黄,地黄亩产大约在8000斤左右,药厂以每斤0.6元收购,效益可观。
由于种苗星期五才能到货,刘总要求种植户要来基地学习,由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并答应把种苗的费用全免了。
我算了算,朱家杖子村每户的庭院大约都在2亩左右,一项每户年纯收入可达万元。
篇五前几次,我们到塔湾村走访,了解到村里有不少贫困户,大部分是因病致贫。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导读:本文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今年的1月28日,我和往常一样在前往大南沟驻村工作队驻地之前,到卓资山镇观音庙移民楼对所包扶的贫困户兰贵荣家进行了例行走访,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了,每去一次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一进家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环顾家里家外干净整洁,兰贵荣妻子牛利英与婆婆及儿子围坐在茶几前正在挑拣豆芽,我坐在老人跟前与老人拉起了家常,询问老人楼房好不好,老人满脸高兴地说:“真好!”说起动员老人到移民楼居住,真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兰贵荣一家是2017年易地搬迁户,他们一家三口人2018年5月已经搬迁到新楼房居住了,旧房就剩下80多岁的老母亲一人居住,我们驻村工作队一次一次地登门做工作,老人就是不愿意去楼房居住,她总说,“自己岁数大了,活一天算一天,现在还能自理。
”我们知道这是老人的传统思想在做怪,于是我们通过做老人子女的工作,共同形成一个合力,终于把这件事情办成了。
兰贵荣家属于特殊家庭,妻子双眼残疾,儿子受母亲遗传双眼视力高度近视看书学习得靠放大镜,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只靠兰贵荣一人种地收入,虽然有低保、残疾人补贴、及各项保障措施,但对于今后及将来,光有这些远远摆脱不了贫困,2018年搬迁到卓镇后,兰贵荣先后在苏宁电器和各个工地打工,冬天缝足球每月固定收入能够达到3000元左右,孩子能够就近在大庆街小学上学接受好的教育,我相信他们家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篇二近日,我们驻村工作队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了解到,村里好几户的羊和狗都莫名其妙的丢失。
村民反映的情况引起了我们驻村工作队的高度重视。
为了防止村民财产丢失,我们决定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教育,共同做好防范工作,提升村民安全意识。
上午10时20分,当我和镇干部王登云刚从西队村民杨五元家宣传政策出来后,在俎千岁家门前发现3名可疑人员正在疑似盗窃。
随即,我准备上前询问,3名可疑人员见我朝他们走来,突然驾车逃跑。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我和嘎查支部书记一起到朝格图家了解玉米收割进度和今年的收支情况。
由于今年他家打井比较晚,5月下旬才播种,玉米地又是泛碱的新地,土地肥力差,长势受了一些影响。
不过朝格图见到我们后,还是欢喜的说:“今年有了草料,我家的牛羊产业可以发展壮大,得谢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帮扶单位。
”驻村以来,我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话脱贫,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发展愿望。
当了解到朝格图家因学、缺土地致贫时,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审批打井手续,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2万元,旗政协办公室投入资金12146元,为朝格图家新打深井1眼并配套,为60亩水浇地配套了滴灌设施。
当了解到朝格图当年40只羊的绒毛只卖了1923元时,我和同事与他盘坐在一起,分析增量不增效的症结,先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最后帮助他卖出了20只山羊,买回了15只小尾寒羊种羊。
以小尾寒羊多胎性、生长快、出肉率高来改良畜种,利用秸杆、玉米发展舍饲养殖、羔羊育肥,促进朝格图家养殖业发展,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成效。
另外,朝格图的大女儿今年高中毕业,顺利报考了内师大生物科学专业,但拮据的家庭收入,让一家人又皱起了眉头。
知道这件事后,我与同事积极帮助申报自治区教育助学、市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助学,同时争取社会救助,成功申请了“国酒茅台助学”、“泛海助学”,接受了旗蒙医院20xx元的助学金。
篇二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扶贫故事题目是“履职尽责、砥砺奋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贡献”。
我是20xx年6月组织委派我担任白海子镇小东号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记得去年在金秀店村土地确权召开村民大会上,有一户外出户的孩子回来确权,他的父亲已经死亡好几年了,但是户口没有注销就要分地,村民们悄悄和我说这个小伙子是个小混混挺厉害,村民们对他敢怒不敢言,场面一直僵持到下午四点多。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真心实意为扶贫尽职尽责做工作2018年9月8日星期六天气晴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为了确保扶贫工作的成效,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
红格图村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为住房不安全,有的是没有劳动能力等,我们根据贫困户们不同的致贫原因,经过逐户研究,制定了各户的帮扶计划,每周我都抽两到三天时间去贫困家中走访,人问候了他的病情、和生活起居。
张忠厚对我们说:“无双至,祸不单行呀。
去年107辍学照顾他。
随后我安慰了冯忠绪,并对张忠厚说:“学尽量别辍学,这样上学的机会不多。
”“感谢党、感谢扶贫工作队,忠绪的日常起居我来照顾,决不能让侄儿念不成书。
”*飞)倾全力2018年8访20174口人,妻子和小儿子条件很艰苦。
妻子也是残疾人,行动不便,坐在炕上看见我们进来冲着我们打招呼,灶台边放了很多木棍,便于妻子生火做饭,家里全凭孙利文每天放牛回来收拾。
孙利文说:他家种了10亩地,养了5头牛,他和妻子享受着农村低保,这就是这家人的全部收入来源。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小儿子,孩子才3岁,从小就是“斗鸡眼”,走路总是摔跤,又没有时间和门路带孩子看病,家里仅有的几头牛也舍不得卖,自己也没去过大城市,有些担心。
我们劝说道: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千万不能耽误治疗,现在才3岁正是治疗的时期,再等长大了机会就错过了,治疗的效果就不一定好了,作为父母要拿主意,下决心,尽早给孩子治疗,我们驻村工作队会积极帮助联系医院,提供的便利,让孩子尽早接受到最及时的治疗。
妻子听到这,眼中满含泪水,欲言又止,孙利文若有所思,其实我们都能看出来,钱是贫困群众看病的软肋。
我们继续劝说道,孩子的治疗不能再耽搁了,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和完美的人生,现在国家健康扶贫的力度很大,住院治疗的费用报销比例能达到90%,看病花不了几个钱,只是在外地医院看病必须得先期垫付,可是为了孩子也要下定决心啊。
关于2020年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4篇_记叙文范文_

关于2020年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4篇关于20xx年驻村干部民情范文一屈指算来到xx村已12天了。
这些天来,走村串户,访贫问寒,与这里的村社干部、党员和村民谈心、交流、拉家常,收获颇多。
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有贫有富,但更多的是贫困。
农民们很辛苦,家家户户几乎都耕种着三十亩以上的耕地,有的还耕种四五十亩,这在及好多农村是少有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繁忙的生活。
但是这些天来一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即使生活条件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这些乡亲们一个个都活的挺有精神。
写到这里,我就想起现在的许多城里人,吃穿不愁,但总拉着一张苦瓜脸,无精打采,生活在郁闷的世界里。
我们的“上班族”们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一脸茫然,好似有无尽的烦恼。
在这里,我们与贫困户聊天,他们说有许多寒苦,但他们相信党和政府,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我想,这就是他们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缘由吧!九点半时,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都到齐了。
今天我们去走访的是三社,也叫松把社,距离我们的根据地村委马主任家还有两公里。
我们向东徒步行走走十来分钟,眼前出现了一道大坡,这个自然村刚好社坐落在山腰上。
放眼向前望去,这里都是一道道的大山梁,山成排、沟成行。
我这时才突然明白,xx村的名称可能就是这样得来。
顺着山坡土路向下继续行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三社。
向下望去,废弃的庄廓随处可见,真正像样的农家不多,巷道里也不见个人影。
一路上听老谢说原先这个社有26户,现在只剩10户。
我们连走了三户,但家家都锁门。
在老谢的提议下,我们径直来到原村支部书记孙万发家。
走进他家时,他正要出门去收割玉米,见到我们他很热情地让我们进屋。
看上去家里条件并不好,像样的只有一台电视机,上边还赫然写着“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收视器”。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人说村上有个电视在孙x家,但大家都怕得罪人,谁也不愿去要回来。
老谢说他家在这个社还算最好,以前这个孙书记工作干得也不错,青海《党的生活》还专门报道过他,可是后来群众反映不好,换届时没能当选。
下乡驻村干部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

下乡驻村干部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
1. 民情日记1: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今天我在村里参与了农民的家庭日常活动。
他们向我展示了他们的农田和养殖场,并解释了他们的挑战和需求。
我意识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对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2. 民情日记2: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今天我与村民开展了一次健康教育活动,重点是讲解饮食平衡和卫生习惯。
我们还一起制定了一项计划,以改善村民的饮食结构和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3. 民情日记3: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今天我与村里的年轻人进行了一次就业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
我们讨论了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请注意,以上仅为简短版的样本,实际的民情日记可能会更加丰富和详细。
每天的日记都将记录您与村民的互动、活动和取得的进展,以及您对村民需求和问题的了解。
希望这些样本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书记的民情日记范文

第一书记的民情日记范文第一书记的民情日记该如何写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第一书记的民情日记范文,欢迎阅读!第一书记的民情日记范文一梯9月1日星期二晴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广木村“第一书记”王小信水尾镇杉帽山,从山脚向上延伸的6200步石梯让人望而却步。
世世代代,广木1社的36户、168名群众就生活在石梯的顶端。
出发不久,我们便遇见了1社的11名男性村民,他们正抬着2000米长、近半吨重的钢丝,一步一步吃力地往上爬。
他们准备把钢丝抬上山去架设索道,以方便货物进出。
看着汗如雨下的村民艰难攀爬的样子,我的心里涌上一阵酸楚。
到达坡顶时,我们全都浑身湿透。
山上的贫穷状况让我十分震惊:整个村子没有一座砖砌楼房,很多房屋很破旧。
走访之后才了解,由于交通极其不便,村民的农产品无法及时变卖,也无法买回现代化的农耕工具,只能靠双手进行传统农作,用双肩背着货物在千米石梯上来回攀爬……经过一天的走访,我隐约找到了带领1社发展的思路:依托这条蜿蜒崎岖的6200步石梯,建立杉帽山徒步旅行户外运动区,吸引徒步爱好者加入体验;鼓励村民经营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
羊9月16日星期三小雨凉山州美姑县巴古乡昔线村“第一书记”马得城连日暴雨,让巴古乡政府到昔线村3公里的土石路更加泥泞。
驻村干部小崔告诉我:以前路更难走,山上种的花椒、核桃成熟了,全靠牲畜驮、人背。
2014年,吉说春林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一起劳动,才修起这条通村土石路。
吉说春林是昔线村主任,是巴古乡第一个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吉说春林告诉我们,邻村三岗村前些年搞多胎山羊规模化养殖,效益很好,今年昔线村两委班子就多次召集全村群众商量,准备搞多胎山羊养殖,大家参与度很高,“我们地都选好了,马书记这次来,能不能给县里的领导说说,帮忙协调协调?”村支部书记吉后瓦尔接着说:“最好能联系下农牧、林业等单位,给我们技术支持,要养就养好。
”“回去我就找领导帮忙协调,争取早日解决问题。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范文(精选6篇)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范文(精选6篇)驻村工作篇1今天风和日丽,车窗外几树盛开的桃花从眼帘掠过,偶尔传来几声使牛拉犁的吆喝,感觉淳朴的乡村人勤春更早。
昨晚接到建军村支书电话,邀请我和管区的干部参加村里上午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
我把车停在龙潭村,走路到建军村去,曾经列入娄底市“最美乡村”评选的龙潭村,那坝那水那桥,在暖春的.阳光下色彩格外靓丽,我却无心欣赏。
今年被镇党委安排挂点田坪管区,管区又安排我驻点建军村。
在我当村支书时的记忆里,建军村民风彪悍,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村情相当复杂,那时候很多干部谈“村”色变。
前年换届选举,村委会班子至今都没有选出来,党支部在开展工作。
听说村里今年要修公路,矛盾重重,管区特意安排我和另外一个支书出身的管区干部去驻点这样的村子,服从之余,心情总有些不顺。
从龙潭村公路末端,沿着田间小道来到建军村才九点多。
建军村居民集中,几乎就是一个大院落,从院子中走过,好多村民就知道我们的到来是为了矛盾重重的公路问题。
到支书家落座喝了杯开水,初步了解今天会议的议程后,我要求大家去村部,到那里去等参会人员。
说实话,村里开会争论吵闹不欢而散的事情非常多,我对今天的会议过程中会发生什么,能否顺利进行,心中没底,毕竟这是一个曾经名声在外的“麻烦村”。
与会人员陆陆续续到来,我都主动招呼,用诚恳的态度营造会议的和谐气氛。
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康厚普握着我的手,问候语让我震惊:“小康,你敢来建军说明你胆子不小,吃得半升生米进,建军就靠你们多关照啊……”闲谈了约半小时,人员来了24人,基本到齐,会议在支书的主持下开始了。
支书过于直爽,开场白做了与会人员的介绍后,把今天会议要讨论的事情以结论的口气表达出来,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感。
我和老支书做了及时的解围,解释了一个女支部书记在村里工作的难处,总算缓和了一些不满情绪。
接着大家开始围绕修公路事宜就如何统一思想、矛盾处理,资金来源等问题各抒己见,气氛尤为热烈。
我认真听着大家的发言,并主动提出为村里做会议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6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一“章书记,来村里有一年多了吧!像你这样的好干部一直驻村该有多好啊!”村党支部书记杜国华拍打了一下我的肩膀说。
听着杜书记这句朴实的玩笑话,回想起一年来的驻村帮扶工作,燕山营村的贫困群众已全部脱贫,心里倍感欣慰。
今天,与村干部走访村里的脱贫群众,了解他们脱贫后的生活情况。
村民贺喜占因患直肠癌,妻子无业,家庭生活贫困,2017年被识别为贫困户。
来到贫困群众贺喜占的家里,他很欣慰的告诉我们,“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也感谢章书记的帮助,为妻子争取了保洁员的岗位,为我们夫妻俩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减免了医疗保险,为儿媳联系了工作,还送来了基础母羊;现在妻子每月能领1600元,儿媳每月能领1200元,母羊也产崽了,看病也少花钱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解决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让贫困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是我们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目标,为使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挣钱。
我多次协调,为8户贫困群众争取了保洁员岗位,积极与民政部门对接,为7户贫困群众办理了低保,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扶贫扶到根上,才是长久之计,扶贫就是要让贫困群众有钱赚、有房住,贫困学子有书念。
为贯彻产业扶贫政策,依托百企联百村行动,我积极协调2家社会企业签订入股协议,每户贫困群众每年能分红2500元。
为解除“寒门学子”的后顾之忧,我联系县教育局为2名贫困户子女争取了教育扶贫资金。
同时,我联系县住建局为2户贫困群众实施了危房改造,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走访逐一了解了脱贫群众现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听取他们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要自身勤劳奋进,坚强面对生活,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二上午8点,我再次来到贫困户侯连贵家,今天侯连贵妻子陈秀娟终于可以办身份证了。
侯连贵妻子陈秀娟20多年前从四川来到碌碡坪正排子村,患轻度智障,想不起来自己老家在哪儿,一直没有户口。
侯连贵于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全家三口人,姑娘现在正在上大学,户口本上却只有2个人,妻子陈秀娟落户问题是全家人心里牵挂的一件大事。
2016年我驻村以来,了解到侯连贵家的具体情况后,多次多方打听侯连贵妻子陈秀娟老家在哪儿,托人到县公安局户籍科查找未果,2018年经我多次与派出所沟通,亲自到县公安局咨询,确定陈秀娟可以办户口。
今年1月15日,村支部书记王国栋与我开车拉上陈秀娟到派出所抽血、照相、刻光盘,经过前后七八次跑派出所,6月25日,派出所通知陈秀娟终于可以办户口了,我听到消息非常高兴,真是实实在在解决了侯连贵一家的困难,20多年未办下来的户口,今天终于可以落户了。
早上我早早起来来到侯连贵家,由于侯连贵妻子陈秀娟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行走,我开车亲自接送她到派出所办户口,经过一上午工作人员办理,中午陈秀娟终于拿到自己的户口。
看着她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如愿以偿的了解了一桩20多年的心事,我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三今天早上起来,看到外面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心里踏实而高兴。
80亩李子树、70亩123果树和160亩枸杞得到及时雨的灌溉,前段时间和村民们的劳动成果没有白费!4月24日,我组织村两委和在村党员以及村民代表召开传达市经济林建设扶持项目专项会议,会议共用时3个小时,最终一致通过确定我村实施乔木经济林150亩、灌木经济林220亩计划。
为了使经济林发挥其更好的经济效益,经与会人员的一致讨论表决,决定公开招标与有实力的合作社或企业共同建设经济林项目。
我村最终确定与海军农牧业种植合作社进行合作,并选择适宜果树生长的“背风向阳”环境的新四虎梁实施该项目。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我们先期雇佣外地民工15人,按每人每天80元工资种植果树,而本地群众每人一天100元工资,第一天只有3名本村群众参与,第二天8名本村群众参与,到第三天本村群众就达到了20余人参与劳动,同时在第三天减雇了外地民工,所有的工作岗位留给本村群众,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增加收入。
经统计,贫困人口参与劳动250人次、共计支付工资25000元;一般群众参与劳动300人次、共计支付工资30000元。
通过此举,群众在思想上认识到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群众的思想改变了,“扶贫先扶志”的目的达到了。
考虑到经济林的长远发展,我们以每月10000元的工资从外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经济林进行前期管理,并从贫困户和村民中选拔焦永平、杜明贵、张亮明、杜贵平等4人学习果树的栽培、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技术,待此4人学有所成的时候,再把技术传授给全村村民,待村民掌握了这项技术,经济林取得初期效益的时候,就能调动起村民的种植经济林的积极性,那时,我们的150亩经济林将能够发展到1500亩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的造血功能,从而实现了“扶贫必扶智”的目的,在脱贫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为我村实现小康奠定了基础。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四4年的驻村经历,让我越来越感到,第一书记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是一种厚重责任。
到广兴城村已经整两年了,自己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上,其他农户生活的怎么样,也是我们驻村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脱贫的不返贫,没脱贫的争取早日脱贫,没有识别为贫困户的帮助致富。
驻村以来, 针对广兴城行政村致贫原因复杂的实际问题,我坚持深入田间地头,摸清村情民意,科学合理制定村发展计划。
全面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切实做到“底数清”、“问题清”。
不同家庭,在致贫问题上存在差异性。
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对贫困户人员分析贫困成员及存在问题,对了解到的问题,及时同村镇干部沟通,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我觉得下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直接驻村入户,群众对此很关注,所以,每名驻村干部都要展示良好作风形象,都应该用心用情的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
今天,我首先来到了孙三娃家,了解房屋维修情况,一进屋,孙三娃热情招呼我炕上坐。
孙三娃夫妇告诉我,主体已经全部维修结束,就差刮腻子,很快我们就能住上安全明亮的住房,真是太感谢政府了,多亏了扶贫政策,以后刮风下雨也不怕了。
他们朴实的话语让我感触颇深,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问题,不仅要让困难群众“住房有保障”,还要住得好、住的舒适。
政策好不好,群众的反应就是的诠释和证明。
从孙三娃家出来,我继续我的“串门行动”。
走在乡间平坦的水泥路上,不时碰到在路边聊天的村民,他们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村里所有人也都已经熟悉了。
虽然扶贫工作劳累,但自己默默想到贫困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精准扶贫只有迈出稳健的步伐,一件一件规划抓落实,才会问心无愧!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了解群众困难,了解群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倾听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结合帮扶村的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切中帮扶要点和突破口。
能把群众想什么了解清楚,才能去如何帮助,才能完成帮什么、怎样帮助脱贫,必须底子清方向明,使农民群众早日致富起来。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五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走在乡村的田埂小道,处处闻闻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一大早,我们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旧地村村民进行交谈。
在座的村干部、群众代表积极发言,共话发展。
旧地是厂汉脑包人口最多的一个贫困村,现有常住人口72人,常住户数41户。
村民长期以来以种植、养殖为主,近年来受自然灾害以及土地贫瘠,缺少创业致富带头人,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经济发展缓慢。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返贫现象比较多。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我感觉到全村上下创业致富的欲望很强烈,都在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寻求发展的好载体。
针对该村靠天吃饭、土地贫瘠、劳动力基本是年老体弱的现状,我建议该村要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力发展、尽快发展。
一是鼓励村干部发动群众连片种植经济作物,形成规模,以便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形成产业;二是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双带”作用,鼓励农户大力养殖黄牛,与周边城镇形成产销链条。
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下一步打算协调扶贫办适当给村里解决部分低保户、五保户物资。
经过热情的交谈、走访、询问,对该村群众愿望、观念、思想;对村级经济状况、发展思路、发展难题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经意间太阳已开始偏西,一路上,怎样帮助群众领会精神、理清村级发展思路,解决村民实际难题、化解农户扯皮纠纷;如何促进统一思想、促进科学发展、促进增比进位、促进和谐稳定这些问题,时时在大脑中回荡……看着和煦的春光,真的感到很欣慰,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举措,让人民群众真正感觉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温暖。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六今天,晴空万里,风和日丽。
正好再去乌兰哈少和阳义夭两个自然村动员两户不愿搬迁的贫困户。
这两个村已列入整村搬迁,是红召寿阳营村居住条件较差,交通条件落后的自然村。
离开村级水泥公路,一直沿砂河槽约2—3公里才能到达,行驶了大约1个多小时,来到阳义夭村胡二娃家。
胡二娃今年72岁,身体还比较硬朗,妻子史爱兰66岁,患高血压和腰腿疼病,不能干活,今年二月份开始送药,是低保户。
说明来意后,我问:“二娃哥搬迁想通了没”?胡二娃斩钉截铁地回答:“搬呀”!我没有想到这么痛快,最后又拉了几句关于搬迁事宜的话语。
告别他家,又去了乌兰哈少不愿搬迁的李金柱家。
李金柱51岁,妻52岁,二人虽无大病,但都有小病,特别是李金柱,伸出手让我看他的手关节,每个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胀大,有时还疼痛。
家中养着50多只羊,经过自己的努力,这几年生活有所好转,但落下了病。
李金柱回答更干脆:“处理了羊搬呀”。
使我心里又惊讶,又高兴。
在回驻地的路上,我反复思考为什么以前几次动员搬迁,他们都不愿意搬,这次这么痛快就同意搬迁。
我想这一定和前几次做思想工作有关系吧。
记得上几次到家动员搬迁,我耐心做思想工作,讲了搬迁后的政策和意义。
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大,人民的生活也一定会更好,这只是脱贫,以后奔小康,人民的生活一定更加美满幸福,搬迁后一定不会差。
再则,这里的交通极不方便,你们岁数都大了,不免有个病病灾灾,你们的腰腿痛、关节疼跟干重活、受苦有直接关系。
搬迁后看病就医也方便,这里通讯信号弱,电话联系不通,搬出去和儿女联系也方便。
又举例说裴学文家今年儿女们和父母过年团圆,过年后由于大雪封山,不能按时回去上班挣钱,给儿女们也造成了一定麻烦,我们也要为儿女们的一片孝心着想。
我又想到自从励志超市开业庆典的那一天,讲了办励志超市的缘由和意义,讲了用积分兑换商品等管理办法。
鼓励村民们不能只靠国家的救助和资助补贴,不要等、靠、要,不要思想懒惰。
今天我们的条件比起上一辈人强多了,我们要靠自身的努力,自力更生,奋发向上,努力摆脱贫困,我们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硬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过上了人们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