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讲文明教案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主题:公共场所礼仪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公共场所礼仪的重要性;
2.学习公共场所常见的基本礼仪规则;
3.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礼仪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公共场所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2.公共交通工具的礼仪;
3.商场和超市的礼仪;
4.餐馆和咖啡厅的礼仪;
5.图书馆和博物馆的礼仪。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场所礼仪的重要性,例如: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权益、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等。

2.知识传递(25分钟)
通过讲解和示范,依次介绍公共交通工具、商场和超市、餐馆和咖啡厅、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基本礼仪规则。

注意提醒学生在公共场所中不发出嘈杂声音、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花草等。

3.小组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公共场所,展示该场所的礼仪规则。

可以通过演示、图片展示、小品表演等形式进行。

其他小组对展示进行评价和提问。

4.总结(5分钟)
请学生总结课上所学的公共场所礼仪规则,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践行和宣传公共场所礼仪。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礼仪规则的准确应用和团队合作;
2.听取学生对公共场所礼仪的理解和感悟。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公共场所礼仪教案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场所礼仪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礼仪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更是社会秩序和和谐发展的基础。

因此,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份公共场所礼仪教案,以便引导人们在公共场所中遵守规则,互相尊重,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部分:公共场所基本礼仪1. 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排队上车,不拥挤,不占座,不大声喧哗。

在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我们应该礼让老人、孕妇和残疾人,给予他们座位。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司机和工作人员,不随意扔垃圾,保持车厢整洁。

2. 尊重他人的隐私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偷窥或偷听他人的对话。

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使用应该遵循公共场所的规定,不影响他人的休息或工作。

3. 文明用餐在餐厅或其他公共用餐场所,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用餐礼仪。

不大声喧哗,不乱扔餐具,不浪费食物。

在排队时,应该遵守秩序,不插队。

在用餐结束后,应该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

第二部分:公共场所文明行为1. 遵守规章制度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遵守各种禁止吸烟的规定,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清新。

2. 尊重他人的权益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不干扰他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在图书馆、电影院等场所,我们应该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在公园、游乐场等场所,我们应该注意不影响他人的休息和娱乐。

3. 做好公共设施的维护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破坏或污损。

在公共卫生间中,我们应该保持卫生,不乱扔纸张或其他杂物。

在公园和街道上,我们应该保持环境整洁,不乱丢垃圾。

第三部分:公共场所礼仪教育1. 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礼仪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

幼儿园社会:公共场所有礼貌教案

幼儿园社会:公共场所有礼貌教案

幼儿园社会:公共场所有礼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场合的基本概念,知道在公共场合应该具备的礼貌行为。

2. 培养幼儿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时的礼貌用语和行为。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场合的定义和种类:公园、商场、医院、学校等。

2. 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排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礼貌用语等。

3. 情景模拟: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时的礼貌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公共场合的基本礼貌行为,培养他们在公共场合的社交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礼貌用语和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公共场合图片、礼貌用语卡片、情景模拟道具等。

2. 场地:教室或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认识公共场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公共场合的基本礼貌行为,让幼儿了解并掌握。

3.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礼貌行为。

4. 互动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游戏,巩固所学礼貌行为。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幼儿在公共场合要注意礼貌行为。

6. 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在家长陪同下,观察并在生活中实践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公共场合礼貌行为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公共场合礼貌行为的情况。

3. 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游戏,评估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礼貌行为的准确性及流畅性。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公共场合小能手”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实践和提高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

2. 邀请家长参与,举办“家庭公共场合礼貌行为大赛”,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练习和指导。

2.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带头遵守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规范。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第一章:公共场所礼仪概述1.1 公共场所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1.2 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原则1.3 公共场所礼仪与个人素质的关系第二章: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规范2.1 着装得体2.2 保持安静2.3 排队等候2.4 尊重他人第三章:公共场所礼仪的实际应用3.1 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礼仪3.2 餐厅、食堂等餐饮场所的礼仪3.3 电影院、剧院等娱乐场所的礼仪3.4 购物、商场等购物场所的礼仪第四章:特殊情况下的公共场所礼仪4.1 遇到儿童、老人、残疾人的礼仪4.2 遇到国内外贵宾的礼仪4.3 遇到突发情况的礼仪第五章:公共场所礼仪的实践与反思5.1 公共场所礼仪的实践方法与技巧5.2 公共场所礼仪的自我反省与改进5.3 公共场所礼仪的传承与推广第六章:职场礼仪6.1 职场礼仪的重要性6.2 职场着装礼仪6.3 办公室礼仪6.4 会议礼仪第七章:学校礼仪7.1 学校礼仪的重要性7.2 课堂礼仪7.3 师生交往礼仪7.4 校园活动礼仪第八章:家庭礼仪8.1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8.2 家庭成员间的礼仪8.3 家庭宴会礼仪8.4 节日庆祝礼仪第九章:餐饮礼仪9.1 餐饮礼仪的重要性9.2 餐桌摆放与餐具使用礼仪9.3 用餐行为礼仪9.4 不同餐饮场合的礼仪第十章:社交礼仪10.1 社交礼仪的重要性10.2 介绍与握手礼仪10.3 礼品与赠言礼仪10.4 网络社交礼仪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公共场所礼仪概述补充说明:在讲解公共场所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时,可以通过举例说明礼仪在公共场所的作用,如排队等候时的秩序维护、餐厅用餐时的安静环境等。

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他人、保持安静、着装得体等,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阐述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

二、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规范补充说明:在讲解着装得体时,可以列举不同公共场所的着装要求,如商务场合、休闲场合等。

保持安静方面,可以强调在公共场所避免大声喧哗、接打电话等行为。

排队等候时,应遵守先来后到的原则,不插队、不推搡。

大学生公共场所讲礼仪教案

大学生公共场所讲礼仪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1. 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要求。

2. 学生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公共场所礼仪。

2.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公共场所礼仪吗?为什么在公共场所要讲究礼仪?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公共场所礼仪是指在公共场所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在公共场所讲究礼仪,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提升个人形象。

(二)讲解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要求1. 教师讲解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要求,如: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候、爱护公共设施、文明用语、不喧哗等。

2.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公共场所遇到过哪些不文明行为,以及如何改正。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案例,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插队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角色扮演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公共场所的场景,如:图书馆、电影院、公交车上等。

2. 学生在扮演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公共场所礼仪知识,展示文明礼貌的行为。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公共场所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公共场所礼仪,以及取得的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在公共场所的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记录一周内在公共场所遇到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分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公共场所礼仪的认识。

2.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公共场所礼仪的情况。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教案:公共场所礼仪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的定义,知道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

3.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谦让、友善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的定义,掌握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公共场所的图片,如商场、公园、电影院等,让学生猜猜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地方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共场所礼仪。

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教师简要讲解公共场所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公共场所是指大家共同使用的地方。

(2)教师通过PPT展示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如排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应该如何表现。

(3)教师结合实例讲解公共场所礼仪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遵守公共场所礼仪既能维护公共秩序,又能体现个人素质。

3.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关于公共场所礼仪的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如:在电影院,我们应该怎么做?在公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4. 小组讨论(5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公共场所礼仪1. 定义:大家共同使用的地方2. 礼仪规范:排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尊重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本节课所学,列举出三个公共场所,并说明在这些地方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

(2)请你设计一个公共场所礼仪宣传标语。

2. 答案:(1)公共场所:电影院、公园、商场。

礼仪规范:公园: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不喧哗。

商场:购物时排队付款,不随意试穿商品,保持购物环境整洁。

(2)公共场所,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公共场所的定义,掌握了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

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还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在课后加强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公共场所礼仪素养。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公共场所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公共场所礼仪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形象和社会交往的影响。

2. 掌握公共场所举止端庄、尊重他人的基本礼仪规范。

3. 培养学生对公共场所礼仪的自觉遵守和积极践行的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公共场所礼仪的定义、意义及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2. 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以及良好的沟通与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公共场所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提问、举例和故事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步骤二:讲解公共场所礼仪基本规范(15分钟)1. 定义公共场所礼仪:指在公共场合中正确、得体地表现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规范。

2. 介绍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规范,包括但不限于:a. 尊重他人:保持礼貌、尊重他人的人身空间和隐私。

b. 遵守规矩:遵循公共场所的规则和秩序,不随地乱扔垃圾。

c. 避免干扰: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和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时产生的干扰。

d. 积极付费:在商业场所中,主动付费并遵守消费规则。

e. 注意形象:穿着整洁得体、言行举止得体,注意仪容仪表。

f. 帮助他人:乐于助人,礼貌地提供帮助等。

步骤三:实践活动(20分钟)1. 角色扮演:提供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练正确的公共场所礼仪,例如在餐厅排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2. 探讨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在公共场所遇到的不文明行为案例,并讨论应该如何处理和改进。

3. 小组制作宣传海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公共场所礼仪,包括基本规范和重要性等。

步骤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回答问题:提问学生公共场所礼仪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用标准化评价表格对自己和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资源:1. PPT或黑板供教师讲解使用。

2. 角色扮演场景卡片。

3. 宣传海报制作材料。

公共场所讲文明教案

公共场所讲文明教案

公共场所讲文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规范,掌握在公共场所的正确言行举止;2.提高学生礼貌待人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交技能;3.激发学生文明意识,鼓励学生倡导文明行为。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以PPT的形式准备、文明礼仪图片、有关文明礼仪的视频;2.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做一些与文明礼仪有关的功课。

三、教学过程1. 清楚公共场所是什么初步了解公共场所是如何定义的。

可以选择询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场所里有哪些,如公园、大型商场、地铁等。

2. 学习文明礼仪的图片和视频展示文明礼仪的图片和视频片段,让学生看懂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针对每一张图片,老师可以先进行简单介绍和评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

3. 课上有具体行动在课程中,让学生们体验文明礼仪的行为,例如说行进时让学生排队,请他们喝水时使用擦口纸,走路时不要大声说话等等。

4. 安排分组任务让学生按照分组标准,在各个公共场所进行礼仪监督,为这个场所制定一定的礼仪规范。

在完成后,组长应对学生关于规范的答案进行评分。

5. 养成好习惯鉴于文明礼仪是继承和传承下去的,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明事业,养成好习惯,并进行定期的礼仪周或礼仪月,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评估教师应以两个方面对学生的教学进行评估:1.处理公共礼仪的能力;2.反映和理解文明行为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讲解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素质,不仅有助于社会和谐,也有助于减少各种矛盾和冲突。

在未来,学生们将继承并传承优秀文化习惯,为社会行为良好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最后,教师和学生们共同致力于形成良好的公共礼仪,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讲文明教案
《公共场所的文明》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靖远县刘川镇南山尾小学唐春尧2017年四月)
知识目标
(1)懂得在公共场所讲文明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懂得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的意义,使学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做文明小公民。

能力目标
知道如何爱护公共设施,如何遵守公共秩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判断是非的能力。

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的意义,使学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做文明小公民。

教学难点
知道如何爱护公共设施,如何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社会上讲文明或不讲文明的事例或照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广场吗?那你们知道像广场这样供人们活动、供公众使用的场所,还有哪些地方吗?(如:图书馆、电影院、公园、车站、超市、银行、公交车、学校等等)
你们真棒,知道这么多呀!这些地方就是公共场所,那你知道在公共场所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表扬吗?
过渡语:有些同学认为这些都是小事,距文明仅差一点点。

这些行为真的距文明仅差一点吗?我们再看一组图片,直观感受破坏公共设施带来的危害。

5、展示图片,认识破坏公共设施的不文明现象带来的危害
(1)展示图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

提问:认真观察这几张图片,然后在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现在谁愿意把你们交流后的想法告诉大家?
(汇报讨论,展示,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注意引导)
图一:垃圾桶被火烧毁
引问:如果垃圾桶周围有房屋或树木,会怎么样?
这是小事吗?(不能在垃圾桶内点燃垃圾,要爱护公共财物。

)图二:古代建筑的柱子上刻满了字。

引问:这样刻字真的好吗?古代留下来的建筑是多么珍贵啊!
┈┈
活动二: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写出你所知道的公共设施的名称。

谁来展示一下?一分钟你写完了吗?如果再给你一分钟,你能写完吗?十分钟呢?是啊,为我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多的写也写不完,这样就可以随意破坏了吗?
生:不能!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

(板书“爱护”)
写得好的同学将获得探索星奖章。

小结:破坏公共设施是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的有关规定;凡是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或其他公用设施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违反规定,破坏草坪、花卉、树木的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
三、遵守公共道德
1、播放视频,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有秩序”。

2、展示图片,思考:下列行为错在什么地方?你有这样的行为吗?
展示不文明行为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这样做影响到了公共秩序,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不便。

小结:遵守公共道德,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板书)
活动三:假如大家都不遵守公共道德,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小组合作学习,指名汇报交流)
小结: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讲文明礼貌、不讲社会公德不是小事,所以,我们从小要养成讲文明、守秩序的好习惯。

3、习题抢答,考考谁最棒!
四、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会停下匆匆的脚步,默默拾起地上的垃圾;会静静地站在马路边等候绿灯,哪怕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会在图书馆轻轻地翻着书,唯恐影响到别人……希望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讲文明,讲道德,做个文明小公民!
活动四:我也要做文明小公民!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请你讲一讲。

也可以说一说你以后如何遵守公共秩序,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吧!
五、课堂小结
让我们把敬意化作语言,化作歌声,更化作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因为正是这千千万万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道德的人,带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一起唱《文明礼貌歌》,播放音频。

六、作业
让我们为这些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道德的人制作一张爱心卡吧,不要忘记在爱心卡上写上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哦!同时,带好自己的“摄像机”,随时发现生活中的文明人。

总结: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时间,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感谢各位评委,各位老师的支持与帮助,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文明之花会遍地开放,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公共场所的文明
爱护遵守
公共设施公共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