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讲文明教案
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指南教案

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指南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公共场所文明礼仪的意义,掌握常见的公共场所文明礼仪的规范,培养良好的公共场所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公共场所的定义和意义2.公共场所的常见文明礼仪规范3.通过情景演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良好的公共场所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学生阐述个人对于公共场所礼仪行为的认识和看法,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场所文明礼仪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2、讲解公共场所的常见规范(1)公共场所不妨碍他人,不占用他人的座位、通道,不插队、不推搡、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挤占他人的私人空间。
(2)普遍适用的规定,如享有与他人同等的权利,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公共场所中,个人的权利并不比其他人占多少优势,需要相互尊重。
(3)专门针对一些特殊场所的要求,如图书馆、博物馆等。
要入内请按规定排队,保持安静,勿大声喧哗。
3、情景演练和角色扮演通过一些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场景中感受公共场所文明礼仪的具体实践活动。
(1)排队,保持队形整齐(2)上车或下车需要先排队等候(3)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安静一点(4)上下楼梯口或者进出公共场所清理闲散物品(5)消费和其他活动之间需要遵守相应的规矩(6)和陌生人之间要有礼貌,让老人和小孩优先通过或给予他人帮助等等。
4、总结环节对于公共场所礼仪的重要性进行深入解析和总结。
提醒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遵守公共场所礼仪常规,做文明有礼的市民,让整个社会都变得更加美好。
四、教学评价及反思此次教学中,老师通过适度的讲解,VIP课程的设计,情景模拟和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们明确认识到公共场所礼仪的重要性,激发出学生真正重视公共场所礼仪的信念,将礼仪落到实处,促进了学生具体行动的实施。
教学内容比较全面、充实,情景环节较多,学生们互动性较强。
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需深化具体实践,提高学生们在公共场所中实践公共场所文明礼仪的意识和习惯。
小班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教案模板5篇

小班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教案模板5篇小班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讲述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良好习惯。
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环境准备:小(2)班3、材料准备:图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录象(幼儿自己生活中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小小手》,引入课题。
1、边唱歌边做动作。
2、教师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请个别幼儿进行歌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录象内容,并说一说,及时出示字卡。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录象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是谁?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说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勇敢地说出来)。
3、出示录象二、三:小朋友们可讲卫生了,你看,他们在干什么(自己吃饭、自己洗脸)?(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录象里的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2、幼儿充分讲述,教师适当调节。
(四)结束活动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还有许多小朋友也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请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说说,能干的你,现在会自己做什么事情(请幼儿与家长交流,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讲述的锻炼)。
教学反思活动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能较好地帮助幼儿用语言完整表述。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教案公共场所礼仪教案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场所礼仪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礼仪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更是社会秩序和和谐发展的基础。
因此,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份公共场所礼仪教案,以便引导人们在公共场所中遵守规则,互相尊重,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部分:公共场所基本礼仪1. 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排队上车,不拥挤,不占座,不大声喧哗。
在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我们应该礼让老人、孕妇和残疾人,给予他们座位。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司机和工作人员,不随意扔垃圾,保持车厢整洁。
2. 尊重他人的隐私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偷窥或偷听他人的对话。
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使用应该遵循公共场所的规定,不影响他人的休息或工作。
3. 文明用餐在餐厅或其他公共用餐场所,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用餐礼仪。
不大声喧哗,不乱扔餐具,不浪费食物。
在排队时,应该遵守秩序,不插队。
在用餐结束后,应该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
第二部分:公共场所文明行为1. 遵守规章制度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遵守各种禁止吸烟的规定,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清新。
2. 尊重他人的权益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不干扰他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在图书馆、电影院等场所,我们应该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在公园、游乐场等场所,我们应该注意不影响他人的休息和娱乐。
3. 做好公共设施的维护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破坏或污损。
在公共卫生间中,我们应该保持卫生,不乱扔纸张或其他杂物。
在公园和街道上,我们应该保持环境整洁,不乱丢垃圾。
第三部分:公共场所礼仪教育1. 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礼仪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
幼儿园社会:公共场所有礼貌教案

幼儿园社会:公共场所有礼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场合的基本概念,知道在公共场合应该具备的礼貌行为。
2. 培养幼儿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时的礼貌用语和行为。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场合的定义和种类:公园、商场、医院、学校等。
2. 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排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礼貌用语等。
3. 情景模拟: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时的礼貌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公共场合的基本礼貌行为,培养他们在公共场合的社交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礼貌用语和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公共场合图片、礼貌用语卡片、情景模拟道具等。
2. 场地:教室或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认识公共场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公共场合的基本礼貌行为,让幼儿了解并掌握。
3.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礼貌行为。
4. 互动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游戏,巩固所学礼貌行为。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幼儿在公共场合要注意礼貌行为。
6. 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在家长陪同下,观察并在生活中实践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公共场合礼貌行为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公共场合礼貌行为的情况。
3. 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游戏,评估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礼貌行为的准确性及流畅性。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公共场合小能手”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实践和提高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
2. 邀请家长参与,举办“家庭公共场合礼貌行为大赛”,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练习和指导。
2.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带头遵守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规范。
公共场所安全教育教案

公共场所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的概念和常见的公共场所。
2. 让学生掌握公共场所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3.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公共场所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公共场所避免危险,遇到问题时如何寻求帮助。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公共场所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水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的概念和常见的公共场所。
2. 讲解公共场所的安全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教授如何避免危险,如遵守秩序、不乱丢垃圾等。
3. 教授自我保护技巧: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遇到问题时如何寻求帮助,如找工作人员、拨打紧急电话等。
4.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在公共场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一张公共场所的安全海报,内容包括公共场所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 家长参与评价: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公共场所安全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监督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1. 学生调查:让学生分组调查学校周边的公共场所,了解这些场所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如灭火器、急救箱、安全出口等。
2. 学生演示:学生分组进行公共场所安全知识的演示,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施,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公共场所安全知识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海报展示:学生将课后作业中的安全海报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2. 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学生针对课堂教学和作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九、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家庭周边公共场所的安全调查报告,了解家庭周边公共场所的安全状况。
公共场所文明守秩序教案:引导社会文明进步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公共场所的城市,我们每天都会面临不同的人际交往和场所使用问题,而其中许多问题都与我们自身的秩序和文明有关。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在公共场所中守秩序和文明使用,以引导社会文明进步。
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公共场所中守秩序和文明使用是一个群体性的问题。
每个人的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周围的人和整个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发挥自己的“范儿”作用,使周围的人也能从我们身上汲取到守秩序和文明使用的力量和动力。
公共场所的秩序和文明使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制度。
这些规则和制度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形成的。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守这些规则和制度,不仅是为了符合社会的要求和公共场所的管理,更是为了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在公共场所中,文明使用不仅是一种行为习惯,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自己的良好素质和修养,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追逐嬉戏等行为。
这样不仅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和危害,更会影响到公共场所的环境和卫生。
相反,我们应该主动帮助他人,并切实地参与到公共场所的管理和维护中,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环境。
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该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公共场所中守秩序和文明使用不仅是为了自身,更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
我们应该坚定“有我无他,有他方便,有我更美”的信念,带头推动文明进步,在自我完善的同时,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公共场所中守秩序和文明使用是一个和谐共处、互相尊重的过程。
只有大家都积极地参与、共同维护,才能让公共场所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才能让社会更加美好。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推动文明进步,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谢谢大家!。
公共场所礼仪中队会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中队会教案
为了提高公众对公共场所礼仪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及有效的沟通技巧,我们决定开展公共场所礼仪中队会活动。
一、活动宗旨:
倡导文明礼仪,提高社交素质,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
公共场所礼仪和沟通技巧
三、活动时间:
每周定期举行,具体时间根据参与队员的安排确定。
四、活动流程:
1.主持人开场介绍活动内容和宗旨。
2.技能讲解:
(1)如何在公共场所表现得得体,包括言谈举止、穿着装扮、使用公共设施等
(2)如何化解冲突,包括维护自身权益,提高沟通技巧,有效解决矛盾等。
3.互动环节
(1)将参与者分组,模拟在公共场所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并提出解决方案。
(2)让参与者自由发言提出交流中遇到的问题,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4.总结
提醒参与者注意遵守公共场所规定,将良好的社交习惯带回日常生活中,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五、参与对象:
本活动主要面向学生、员工及各社区居民,任何拥有文明素质、热爱公共环境的人群均可参加。
六、活动效果:
从开展以来,本中队会活动已经得到了广大参与者的热情响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帮助了参与者提高了文明素质和沟通技巧,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建设。
总结:
公共场所礼仪中队会活动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公益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公共场所礼仪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遵守社会规范,才能建设一个更加文明美好的社会。
公共场所讲文明教案

公共场所讲文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规范,掌握在公共场所的正确言行举止;2.提高学生礼貌待人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交技能;3.激发学生文明意识,鼓励学生倡导文明行为。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以PPT的形式准备、文明礼仪图片、有关文明礼仪的视频;2.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做一些与文明礼仪有关的功课。
三、教学过程1. 清楚公共场所是什么初步了解公共场所是如何定义的。
可以选择询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场所里有哪些,如公园、大型商场、地铁等。
2. 学习文明礼仪的图片和视频展示文明礼仪的图片和视频片段,让学生看懂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针对每一张图片,老师可以先进行简单介绍和评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
3. 课上有具体行动在课程中,让学生们体验文明礼仪的行为,例如说行进时让学生排队,请他们喝水时使用擦口纸,走路时不要大声说话等等。
4. 安排分组任务让学生按照分组标准,在各个公共场所进行礼仪监督,为这个场所制定一定的礼仪规范。
在完成后,组长应对学生关于规范的答案进行评分。
5. 养成好习惯鉴于文明礼仪是继承和传承下去的,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明事业,养成好习惯,并进行定期的礼仪周或礼仪月,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评估教师应以两个方面对学生的教学进行评估:1.处理公共礼仪的能力;2.反映和理解文明行为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讲解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素质,不仅有助于社会和谐,也有助于减少各种矛盾和冲突。
在未来,学生们将继承并传承优秀文化习惯,为社会行为良好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最后,教师和学生们共同致力于形成良好的公共礼仪,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讲文明
知识目标
(1)懂得在公共场所讲文明的重要性;
(2)懂得讲文明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3)知道不打扰别人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能力目标
做到不打扰别人,在别人学习、工作和休息时,说话、举动要轻,不得已打扰时要道歉。
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打扰别人和被别人打扰时的心理感受,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不打扰别人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难点
为什么不能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社会上讲文明或不讲文明的事例或照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供人们活动、供公众使用的场所,有哪些地方吗?
(如:图书馆、电影院、公园、车站、超市、银行、公交车、学校等等)
你们真棒知道这么多呀!这些地方就是公共场所,那你知道在公共场所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赞赏吗?
生:不打扰别人,自觉遵守秩序,要有礼貌,讲文明。
对,只有讲文明懂礼貌,才能得到别人的赞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共场所讲文明。
(板书:公共场所讲文明)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说一说这几组图片上的人这样做对不对。
图片一:公园里禁止踩踏草坪,可几个学生视而不见。
他们这样做对吗?
图片二:一辆公共汽车还没有停稳,人们就你争我抢的拥挤着上车,这样做对吗?
图片三:公园里乱刻乱画屡禁不止,他们这样做对吗?
图片四:图书馆里的书不知被谁撕掉了,这样做对吗?
看了以上几组图片,同学们你有什么想说的?如果是你,你会怎做?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同桌相互交流。
师:总结对,这就是不文明行为,看来公共场所还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
那么在我们身边,你发现了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吗?(例如:骂人、吐痰、在桌子上乱画等)
过渡语:有些同学认为这些都是小事,距文明仅差一点点。
这些行为真的距文明仅差一点吗?我们打开教材35页。
2、展示图片,认识不文明现象带来的危害
(1)展示图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不文明现象,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是不文明的表现。
提问:认真观察这几张图片,然后在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现在把你们交流后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汇报讨论,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注意引导)
图一:图书馆内大声喧哗
引问:如果大家都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图书馆里还会有人看书吗?这是小事吗?(室内保持安静,爱护公共财物。
)
图二:音乐厅里,正当人们忘情地陶醉于音乐中时,两个小朋友在大声地说笑使大家非常败兴。
引问:这两个小朋友人毫无顾忌地在音乐厅里说笑,他想到了别人吗?(不迟到,不乱扔垃圾,不高声喧哗,不吃有响声的东西,不随地吐痰。
)
图三:公园的草坪上,有的躺着休息,有的散步,这样做对吗?
这是小事吗?
图四:展览室内禁止拍照,可仍有人偷拍,这样做对吗?
学生自由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师引导:这还是小事吗?(保持安静,自觉遵守规定。
)
过渡: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自身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这些不文明行为就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根据上面的画面,想一想图书馆、音乐厅、展览室这些公共场所有什么特点?如果你在现场,会对不守秩序的人说什么?(我们要做到不打扰别人,在别人学习、工作和休息时,说
话、举动要轻,不得已打扰时要道歉。
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
)(2)继续展示图片,强化学生对不讲文明造成危害的认识
展示不文明行为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这样做影响到了自己的人格师:老师也搜集到了公共场所中的一些不文明图片。
我们一起来看。
小结: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讲文明礼貌、不讲社会公德不是小事,所以,我们从小要养成讲文明、守秩序的好习惯。
(板书:
讲文明、守秩序)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请你讲一讲。
也可以说一说你以后如何遵守公共秩序。
老师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公共场所讲文明
小朋友,要记牢
公共场所讲文明:
游览时,先排队,
观看比赛不吵闹。
阅览室,要安静,
参观展览不乱摸。
乘车时,先排队,
见到老弱要让座。
讲文明,守秩序,
人人夸我好学生。
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文明现
象会越来越少,讲文明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会以一个文明的环境来迎接明天的到来。
(出示最后一组图片:想不文明告别)
板书
公共场所讲文明
讲文明
守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