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第3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3分)1.(3分)一个圆柱体纸筒,底面半径是1分米,高是6.28分米,这个纸筒沿高剪开,侧面展开是(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梯形2.(3分)做一根长3米的圆柱形通风管,横截面直径是0.2米,做这根通风管至少需要材料( )平方米。
A.1.884B.3.768C.18.84D.37.683.(3分)下面图形以较粗的直线为轴,快速旋转后可以形成圆锥的是( )A.B.C.D.4.(3分)在如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出圆柱的是( )A.B.C.D.5.(3分)如果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分别相等,那么( )的体积较大。
A.圆柱体B.长方体C.一样大D.无法比较6.(3分)用一块长28.26cm,宽15.7cm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圆柱形容器的侧面,配( )的铁皮当底面更能节省材料。
A.底面半径4.5cm B.底面直径6cmC.底面直径5cm7.(3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和是360cm3,圆柱的体积是( )cm3。
A.270B.120C.90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3分)8.(3分)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37.68平方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底面直径是 分米。
9.(3分)如果把一个圆柱的高截短4cm,它的表面积就减少125.6cm2,同时这个圆柱的体积减少 cm2。
10.(3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高相等。
若圆锥的底面积15厘米,那么圆柱的底面积是 厘米。
11.(3分)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及体积分别相等,圆锥的高是7.35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
12.(3分)圆锥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5厘米,沿底面直径把它切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部分,这两部分的表面积之和与原来圆锥的表面积相比,增加了 平方厘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一、填空题1.从圆锥的( )到( )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 )条高。
2.沿着圆柱的高剪开,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它的一条边就等于圆柱的( ),另一条边就等于圆柱的( )。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cm2。
4.一个长10分米,宽8分米,高6分米的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5.把一个半径2分米、长1米的圆木平均截成3段,表面积共增加( )分米2。
6.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8.84dm,高是10dm,它的侧面积是( )dm2,体积是( )dm3。
7.如图,用一张长方形铁皮正好可以做成一个无盖的水桶,如果这张铁皮长20.7分米,这个水桶的高是( )分米。
8.把一个圆柱体木料横切成两个圆柱(图1),表面积增加了25.12cm2,纵切成两个半圆柱(图2),则表面积增加了48cm2,原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cm3。
二、判断题三、选择题14.把如图的圆柱体木料切成两部分。
下列切法中,截面是长方形的是()。
A.B.C.D.15.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
以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一个立体图形。
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最大是()立方厘米。
A.6πB.12πC.18πD.9π16.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A.3 B.6 C.9 D.2717.甲、乙两人分别有一张长12.52厘米、宽6.28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形容器正好倒满。
A.B.C.D.四、计算题19.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
(π取3.14)五、解答题20.求油桶的表面积,一块长方形铁皮(如图),利用图中的涂色部分刚好能做成一个油桶(接口处忽略不计)。
21.工人师傅要给如图建筑中的圆柱体柱子表面刷漆(不包含上、下两面),每根柱子的底面直径为0.4m,高为5m,每根柱子需要刷漆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22.如图所示,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从正方体的底面向内挖去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剩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取3.14)23.一个圆柱被截去10厘米后(如下图),圆柱的表面积减少了628平方厘米,原来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参考答案:1.顶点底面圆心一【分析】直接利用圆锥高的意义解答即可。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3单元 圆柱与圆锥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以及应用。
教材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等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知识,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体积计算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体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对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与应用,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和总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规律。
2.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发现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4.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和圆锥模型、图片、课件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模型,以及相关计算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复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呈现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体积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术语,并会准确地读写真分数。
2.掌握分数相加、减法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通过课堂文化与语言渗透,培养学生对商业数字运算的初步感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运算•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准备•教学PPT•课堂板书•实际商场销售票据•教学乐器(如:“打击乐”、“果仁乐”、“秒针乐”等)四、教学过程A. 创设情境教师在课堂前将音乐、数字与字母三种要素结合起来,通过打击乐、果仁乐、秒针乐等方式,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商场数字运算浓缩版场景。
然后,教师会发票据,让学生阅读票据上的数字,寻找商场数字规律,达到引发先探、再求、最终掌握分享应对的教学目标。
B. 简单介绍分数的概念通过对「分数」这一概念的定义和真分数的读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将课文内容中出现的「半」、「两个四分之一」、「三个八分之一」等数字进行诵读、点读,提高学生对于分数概念的理解,打好知识基础。
C. 分数的加减法1. 分数加法教师将分数加法的概括点以及在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简单讲解,然后通过举例子,如1/3 + 1/4,进行分数加法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技能。
2. 分数减法同样地,教师将分数减法的概括点以及在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简单讲解,然后通过一个分数减法运算的例子,如1/2 - 1/4,进行分数减法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技能。
D. 应用实际题目通过将商场销售票据上的数字进行分数化,来创设实际商场销售场景,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相加、减法的方法。
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准备多道题目,让学生分组完成,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示例题目:丽娜买了一块价值40元的蛋糕,在打9折后共花了多少钱?E.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圆柱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圆柱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圆柱的认识》1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1~3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使学生形成圆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据圆柱的特征辨认圆柱体,认识圆柱的高,并能想象出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和侧面展开图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宽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30 cm,宽20 cm),正方形。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侧面包装好的圆柱形物体,剪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一个长方形小旗,快速旋转,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圆柱)点出课题:圆柱的认识对于圆柱一年级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相信将会对圆柱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学习新知1.认识圆柱的特征(1)观察比较,建立表象师:生活中的圆柱体很多,同学们都在那些地方见过圆柱?课件展示老师搜集的圆柱图片,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
(2)操作感知,归纳圆柱的特征师:圆柱由那些面组成,这些面有什么特征?下面我们就利用准备好的圆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等方式对圆柱进行研究。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课件显示)圆柱由那些面组成?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圆柱上下两个面大小相同吗?请你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方式进行验证。
活动完成,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引导,得出圆柱的组成及特征。
2.认识圆柱的高瞧,老师这还有两个圆柱呢。
注意看,它们的底面相同,那它们的什么不同呢?那什么是圆柱的高呢?你认为圆柱的高指的是什么?谁能指一指?课件讲解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让学生再指出几条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中都盛有450毫升的水。
将等底等高的圆柱形与圆锥形零件分别放入两个量杯中,甲杯水面的刻度如图所示,圆柱形零件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乙杯水面的刻度是( )毫升。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都相等,它们的体积之差是16cm3,那么圆柱的体积是()cm3。
3.把一个圆柱形木料加工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共削去12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如图,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10cm,内直径是6 cm,小明喝了()mL水。
5.一个圆柱形油桶的底面积是0.8m2,高是1.2m,它的体积是()m3。
6.有一个底面积是60dm2,高是9dm的圆柱形钢坯,若熔铸成高是9dm的圆锥,则圆锥的底面积是( )dm2。
7.圆柱是由( )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 ),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 )。
8.圆锥有( )个底面,它的底面是一个( ),它的侧面是曲面,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 )形。
9.张阿姨的快餐店里有一个圆柱形的无盖铁皮水桶,水桶高12dm,底面半径是高的1,这个水桶可以装4水()L。
10.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5cm,高是6cm,它的侧面积是( )cm2。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如果两个物体的底面是圆形的,而且体积相等,那么它们一定是圆柱体。
( )12.若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则它们的底面周长也一定相等。
( )13.圆柱的底面积越大,体积越大。
1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 )15.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12.56cm2,高是12.56cm。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应用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应用题专题训练1.把一个底面直径为2厘米,高6厘米的圆柱形木块加工成最大的圆锥,要去掉多少立方厘米的木材?2.把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钢锭,锻造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分米?3.如图,用薄膜盖成一个蔬菜大棚长15米,它的外形是半个圆柱,两端是半径为3米的半圆形砖墙。
盖这个蔬菜大棚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薄膜?(接头损耗忽略不计)大棚内的空间有多大?4.李叔叔想把这根圆柱形钢材最大限度利用材料打磨成一个圆锥。
请你在图中帮李叔叔设计出圆锥的图形,并计算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5.一个圆柱形玻璃缸,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40厘米,水深25厘米,把一个底面半径是2分米的圆锥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27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6.一个圆形喷水池深1.5米,底面周长为6.28米。
(1)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这个喷水池能装多少吨水?(1立方米约重1吨)7.用1张长18.84分米,宽10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高为10分米的圆柱形烟筒,接头忽略不计,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8.一堆煤成圆锥形,底面半径1.5米,高1.1米,如果每立方米的煤约重1.4吨,这堆煤约有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9.要做一个圆柱形的钢化玻璃鱼缸(无盖),底面半径是20厘米,高30厘米。
(1)这个鱼缸的占地面积是多少?(3)向做好的鱼缸里倒入15厘米高的水,童童将一块珊瑚石放入鱼缸并完全浸没后,发现水面升高了5厘米,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10.在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8厘米的圆柱形杯内倒入水,水面高6厘米,把一个小铁块全部浸入水中,水满后还溢出了15毫升,这个小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1.蒙古包由一个近似的圆柱和一个近似的圆锥组成。
圆柱部分的底面直径是8米,高是2米,圆锥部分的高是1.2米,这个蒙古包的容积大约是多少立方米?(蒙古包的厚度不计)12.贫困户徐叔叔家收获的玉米装满了一个底面直径为2米,高为2米的圆柱形木桶。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切拼时圆柱表面积的变化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切拼时圆柱表面积的变化》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切拼时圆柱表面积的变化”,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圆柱切拼后的表面积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柱切拼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表面积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切拼时圆柱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图形的知识,对圆柱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圆柱切拼时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圆柱切拼后的表面积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圆柱切拼后的表面积变化规律。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圆柱切拼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切拼的过程。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圆柱切拼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讨论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切拼工具、实物图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柱模型、切拼工具、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圆柱形的饮料瓶、笔筒等,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想测量这些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应该如何操作?从而引出圆柱切拼的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柱切拼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切拼前后的变化。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切拼前后,圆柱的表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切拼工具将圆柱切割、拼接,观察和记录切拼前后的表面积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20分
1、出粉率一定,面粉的重量与小麦的重量成( )比例关系。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0.3,另一个内项是( )。
6、如果5x
=y(x 不为0),那么x 和y 成( )比例。
7、一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按1:3的比例尺放大之后,长应画( )厘米,宽应画( )厘米。
8、一个零件长2.4厘米,在设计图上画12厘米,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
9、把数值比例尺1:5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
10、配置一种盐水,用5克盐需加水200克,现有水800克,需盐( )克。
1、如果5a=4b (b ≠0),那么a ∶b=( )∶( )
如果a ∶0.5=8∶0.2,那么a=( )
4、大圆的直径是4厘米,小圆的直径是2厘米,大圆和小圆面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5、白兔与灰兔只数的比是7∶6,白兔56只,灰兔( )只。
8、右边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 )千米,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
7.如果b a 32=(a ,b 均不为0),那么=b a :( ):( )
10.一个零件长10毫米,画在图纸上长5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二、选择题 10分
1、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① 2:3和6:9 ② 0.01:6.2和0.5:310 ③ 12 :13
和0.8:0.6
2、下面的量中,( )组不能成比例
①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②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③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3、手表厂的技术人员设计新型的手表时,想把手表的零件放大到原来的50倍,则画图时选用的比例尺是()。
① 1:50 ② 50:1 ③ 1:500000
2.8:
:6y
x=,x和y()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如果75
.0
2.0⨯
=
⨯b
a(a、b均不为0),那么下列比例中正确的是()
A、75
.0:2.0
:=
b
a B、75
.0:
2.0:b
a=C、2.0:
75
.0
:=
b
a
6.在比例尺是6 : 1的地图上,量得A到B的距离是1.2厘米,A 到B的实际距离是()
A、7.2厘米
B、2厘米
C、0.2厘米
1、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
A、32
B、72
C、128
4、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比例。
A、成正
B、成反
C、不成
三、判断10分
1、图上距离总比实际距离小. ( )
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成反比例。
()
4、因为5a=6b 所以a
b
=
5
6。
()。
1、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2倍,这个比的比值不变。
()
5、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
四、解比例(12分)
12.5 2.5=x
8 8.1 : x = 1.8 : 36
1
2
:
2
3
= 6 :x
4.8 1.6:x 2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8分)
25×32×1.25
7
13
×
2
17
+
6
13
÷
17
2
2 3÷(1-
5
8
)
五、动手操作:5分
1)、画出三角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2分) (2)、画出三角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3分
六、解决问题 28分
4、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5mm,在比例尺40:1的图纸上,它的长度是多少厘米?(5分)
5、在实验小学新校区的规划图上,长方形的长是28厘米,宽是
22厘米,如果规划图的比例尺是
1
400。
这个操场实际占地是多少
平方米?在操场的四周建造围栏,围栏长多少米?(8分)
4、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490千米,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了350千米。
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还需要几小时?
5、给一间房子铺地,如果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需要80块。
如
果改用边长8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4. 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200件,25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超产25%,实际生产了多少天?
5.西安到银川相距800千米,地图上只有40厘米,在同一地图上量得固原到银川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固原到银川的实际相距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