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最全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 三年级 下册 电子书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 三年级 下册 电子书ppt课件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
内容分五部分编排:
口算,笔算法则,估算,特殊的乘法, 单元复习。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口算教学线索
(1)例题鼓励算法多样。
P.28
(2)“试一试”优化方法。 (3)在稳定的算法结构 中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PΒιβλιοθήκη 292.笔算法则的教学线索。
(1)竖式前积累感性认识。 (2)尝试中体会竖式结构。 (3)教学竖式的一般写法。 (4)提高计算正确率。
“空间与图形”领域
图形的认识:立体的三视图。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图形;
平移、旋转。 测量:千米;长(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量 — 平均数。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6次实践活动。
其它
你知道吗、思考题。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除法
一、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连除计算的实际问题。
P.10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计算(口算、笔算、估算), 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复习。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口算的内容与教学。
(1)内容: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800÷ 2 300÷ 6 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 690÷ 3 280÷ 7
(2)教法: 安排例题, 以旧带新, 题组比较。
P.1
P.13
2.笔算的教学线索和教学活动。
P.24
(2)识别常见的物体 运动方式。 (3)在生活中寻找实 例。 (4)用手势表示。
P.25
P.26
2.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教学活动。
(1)看懂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3.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 典例讲解 同步测试)

3.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 典例讲解 同步测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3.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归纳】1.要学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题目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即根据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来解决问题。

2.学会看线段图,并且能会画简单的线段图。

【典例讲解】例1.赵阿姨带500元去买书包,要买10个一样的书包,还差20元,每个书包多少元?下面解决问题的算式正确的是()A.(500+20)÷10B.500÷20C.(500﹣20)÷10D.500÷10﹣20【分析】赵阿姨带500元去买书包,要买10个一样的书包,还差20元,那么用500元加上还差的20元,就正好是10个书包的钱数,然后再除以10即可.【解答】解:(500+20)÷10=520÷10=52(元)答:每个书包52元.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书包的总价,然后再根据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例2.56÷7=8,算式中的除数是7,计算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七八五十六.【分析】根据除法算式的计算方法,56÷7=8;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因此计算时,所用的乘法口诀是七八五十六.根据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可知,除数是7;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7×8=56,所以56÷7=8,算式中的除数是7,计算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七八五十六;故答案为:8,7,七八五十六.【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完成时要注意数字的大小写.例3.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中间一定有0.×.(判断对错)【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三位数是105,一位数是5,或三位数是103,一位数是2,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假设三位数是105,一位数是5,或三位数是103,一位数是2;105×5=525;103×2=206;525中间没有0,206中间有0;所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中间有0,积中间可能有0,可能没有0.故答案为:×.【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例4.这辆卡车装了6台质量为850千克的机器,它有没有超载?【分析】6台质量为850千克的机器,共重6个850千克,即850×6,然后再与5吨进行比较解答.【解答】解:850×6=5100(千克)5100千克>5吨答:它有超载.【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机器的总量,然后再与汽车的载重量进行比较解答.例5.列竖式计算.356÷8=730÷6=708÷5=【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356÷8=44 (4)(2)730÷6=121 (4)(3)708÷5=141 (3)【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根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免,每只小兔分到几根?列式为()A.4×5=20(根)B.20÷5=4(根)C.20÷4=5(根)2.下面最便宜的笔是第()种.A.5支10元B.7支21元C.3支9元3.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三位数,积是()A.9990B.9900C.99994.盒子里有红球54个,黑球8个.如果黑球的数量不变,要使红球的数量是黑球的7倍,红球需要()A.增加2个B.减少2个C.减少6个5.要使“3×3□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能填()A.2B.3C.46.5□1÷54,当□里填()时,商是一位数.A.3B.4C.57.每袋洗衣粉16元,超市“双十一“促销买3袋送1袋,买4袋平均每袋()元钱.A.4B.12C.16D.188.如图算式中的18表示()A.余下1个百和8个十合并成18个百B.余下1个百和8个十合并成18个十C.余下1个十和8个一合并成18个一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25×80,积的末尾有()个0.A.1B.3C.210.31×□2的积是四位数,□中最小填()A.2B.3C.4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在算式34×17=578中,34和17叫做数,578叫做;在算式299÷23=13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12.36个小朋友,分成4个小组,平均每组人;36个小朋友,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组;每条船限乘5人,36个小朋友可以坐满条船,还剩人.13.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8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14.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256,减数和差相等,差是.15.速度=÷;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16.如图的菠萝,如果3个装一箱,可以装箱.如果4个装一箱,可以装满箱.如果6个装一箱,箱可以装完.17.把21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人.18.停车场停了3排小汽车,每排有6辆,还停了9辆大客车.小汽车比大客车多停了辆.三.判断题(共5小题)19.把15个分成5份,每份一定是3个.(判断对错)20.把12个乒乓球分成2份,每份6个.(判断对错)21.依依3天共看了12页课外书,她每天看的页数一定都是4页.(判断对错)22.壮壮和爸爸、妈妈吃早餐共花15元,那么每人肯定都花5元.(判断对错)23.35÷5=7表示将35个物品任意分成5份,每份是7.(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4.用竖式计算.819÷3=68×25=792÷9=702÷3=80×34=74×93=608÷8=45×12=五.应用题(共7小题)25.学校买来足球和篮球各40个,每个足球125元,每个篮球25元,学校买球共用去多少元?26.亮亮看一本315页的书,前3天看了135页.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还要几天才能看完?27.水果店运来5箱苹果,每箱重28kg.为方便售卖,水果店把这些苹果装在小盒里,每盒装14kg.可以装多少盒?28.春天服装厂的设计师改进了设计工艺.经计算用126米布可以做24套成人服装,每套用布4米,剩下的布则正好做15套儿童服装,每套儿童服装用布多少米?29.二(2)班男生有23人,女生有17人.把这些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个小组有多少人?30.希望小学四年级开办“读书节”,各班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其中四年级1至6班每班借50本,7至10班每班借55本.图书室一共借出了多少本书?31.双层巴士的下层有32人,上层有8排,每排坐5人.这辆巴士上一共有多少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把20根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免,每只小兔分到几根,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用20除以5即可.【解答】解:20÷5=4(根)答:每只小兔分到4根.故选:B.【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分析】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分别求出每种笔的单价,然后再比较解答.【解答】解:A、10÷5=2(元)B、21÷7=3(元)C、9÷3=3(元)2<3所以,A选项中的笔最便宜.故选:A.【点评】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的灵活运用.3.【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依据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求出两数的乘积,然后选择即可.【解答】解:99×100=9900答: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三位数,积是9900.故选:B.【点评】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明确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4.【分析】黑球8个不变,要使红球的数量是黑球的7倍,也就是红球个数是8的7倍,即8×7=56个,要比原来的54个增加56﹣54=2个,据此解答.【解答】解:8×7﹣54=56﹣54=2(个)答:红球需要增加2个.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红球的数量是黑球的7倍时的个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5.【分析】根据题意,把每个选项中的数,代入3×3□3,分别求出各自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A、把2代入3×3□3可得:3×323=969,969是三位数;B、把3代入3×3□3可得:3×333=999,999是三位数;C、把4代入3×3□3可得:3×343=1029,1029是四位数.所以,要使“3×3□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能填4.故选:C.【点评】根据题意,用代入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6.【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百位和十位组成的数和除数比较大小,组成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两位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由此求解.【解答】解:要使5□1÷54的商是一位数,那么5□<54,□里面可以填:0,1,2,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除法的计算方法,需要从高位开始除,所以只要从最高位开始判断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就可以求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7.【分析】因为买3袋送1袋,买4袋洗衣粉,也就是花了3袋的钱买了4袋洗衣粉,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16×3求出买3袋的总价,然后再除以4即可.【解答】解:16×3÷4=48÷4=12(元)答:平均每袋12元.故选:B.【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买3袋送1袋”的含义,然后再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8.【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法则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数是可得:算式中18的1在十位上,表示余下的1个十,8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所以,18表示余下的1个十和8个一合并成18个一.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9.【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然后确定0的个数即可.【解答】解:25×80=2000所以25×80,积的末尾有3个0.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10.【分析】根据题意,把每个选项中的数代入31×□2,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31×22=68231×32=99231×42=1302故□中最小填4.故选:C.【点评】根据题意,用代入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乘法算式中,与乘号相邻的两个数叫做因数,结果叫做积;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结果叫做商.【解答】解:在算式34×17=578中,34和17叫做因数,578叫做积;在算式299÷23=13中,被除数是299,除数是23,商是13.故答案为:因,积,299,23,13.【点评】本题考查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乘法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12.【分析】36个小朋友,分成4个小组,求每组多少人,就是把36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36个小朋友,每6人一组,求可以分成几组,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即可;每条船限乘5人,求36个小朋友可以坐满多少条船,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5,用36除以5即可求解.【解答】解:36÷4=9(人)36÷6=6(组)36÷5=7(条)……1(人)答:36个小朋友,分成4个小组,平均每组9人;36个小朋友,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6组;每条船限乘5人,36个小朋友可以坐满7条船,还剩1人.故答案为:9,6,7,1.【点评】解决本题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式求解,注意余下的人数无论多少都需要增加1条船.13.【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25×80=200080×50=4000所以25×80的积的末尾有3个0;80×50的积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3;3.【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14.【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256,即被减数+减数+差=256,又被减数=减数+差,所以,(减数+差)×2=256,再根据减数和差相等,也就是差×2×2=256,那差=256÷2÷2,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256÷2÷2=128÷2=64答:差是64.故答案为:64.【点评】考查了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的灵活运用.15.【分析】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速度;单价是指每件商品的价钱,用总价除以数量即可求出单价.【解答】解:速度=路程÷时间;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故答案为:路程、时间;单价.【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总价、单价和数量的意义及其关系.16.【分析】一共有15个菠萝,如果每3个、4个、6个装一箱,求能装几箱,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4、6,用除法求出商即可,第三问用“进一法”进行取值.【解答】解:15÷3=5(箱)15÷4=3(箱)……3(个)15÷6=2(箱)……3(个)剩下的3个也需要一个箱子2+1=3(个)答:如果3个装一箱,可以装5箱.如果4个装一箱,可以装满3箱.如果6个装一箱,3箱可以装完.故答案为:5,3,3.【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的包含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求解.17.【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人数除以组数,即得平均每组多少人.【解答】解:21÷3=7(人)答:每组7人.故答案为:7.【点评】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总人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8.【分析】用小汽车每排的辆数乘排数,得出小汽车一共的辆数,再减大客车停的辆数即可.【解答】解:6×3﹣9=18﹣9=9(辆),答:小汽车比大客车多停了9辆.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关键是得出小汽车一共的辆数.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把15个分成5份,如果是平均分,那么每份一定是3个;如果不是平均分,那么每份不一定是3个;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原题没有说是“平均分”,所以每份不一定是3个;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要注意除法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之上的.20.【分析】把12个乒乓球分成2份,分法不固定,如果是平均分的话,那么每份就是6个;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如果是平均分的话,那么每份就是6个;原题没有说是平均分,所以每份不一定是6个;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平均分除法意义的理解,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21.【分析】平均每天看的页数=看的页数÷看的天数,12÷3=4(页),每天看的页数有可能比4页多,有可能比4页少,有可能正好看了4页,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解答】解:12÷3=4(页)因为本题没说是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所以依依每天看的页数可能比4页少,可能比4也多,也可能正好看了4页.所以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整数的除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平均数的意义.22.【分析】本题没说是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所以判断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解答】解:本题没说壮壮、爸爸、妈妈是平均分的钱,所以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整数的除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平均分的意义.23.【分析】一个除式算式,一般有以下的意义:①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简称包含除法;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③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5÷5=7表示把3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7;或表示35里面有7个5;或表示35是5的7倍.所以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结合具体的算式考查了除法的三个意义.四.计算题(共1小题)24.【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819÷3=27368×25=1700 792÷9=88;702÷3=234 80×34=2720 74×93=6882 608÷8=7645×12=540;【点评】考查了学生整数乘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五.应用题(共7小题)25.【分析】用25加上125求出1个足球和1个篮球的单价和,然后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解答即可.【解答】解:(125+25)×40=150×40=6000(元)答:学校买球共用去6000元.【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总价、数量和单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6.【分析】照这样计算,即每天看的页数(135÷3)不变,然后用315减去135求出剩下的页数,再除以每天看的页数(135÷3),就是余下的还要几天才能看完.【解答】解:(315﹣135)÷(135÷3)=180÷45=4(天)答:余下的还要4天才能看完.【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求出每天看的页数,然后再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解答即可.27.【分析】苹果的总质量相当于5个28千克,即28×5=140千克,然后再除以每盒装的质量,就是可以装的盒数.【解答】解:28×5÷14=140÷14=10(盒)答:可以装10盒.【点评】本题解答的依据是:①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②包含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28.【分析】用4乘24求出成人用布的长度,然后用126减去成人用布的长度,求出剩下布的米数,然后再除以12即可求出每套儿童服装用布多少米.【解答】解:(126﹣24×4)÷15=(126﹣96)÷15=30÷15=2(米)答:每套儿童服装用布2米.【点评】本题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成人用布的长度,进而求出剩下布的米数,再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进行列式解答.29.【分析】先用23加上17求出二(2)班的总人数,再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然后用总人数除以5即可.【解答】解:(23+17)÷5=40÷5=8(人)答:每个小组有8人.【点评】解答依据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关键是求出总人数.30.【分析】四年级1至6班每班借50本,共借了6个50本,用乘法求出四年级借的本数;同理求出五年级借的本数;然后把两个年级借的本数相加即可.【解答】解:50×6+55×4=300+220=520(本)答:图书室一共借出了520本书.【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31.【分析】巴士的人数是上层人数和下层人数的总和,先计算出上层人数,即5×8得出积,然后加上下层人数即可得出一共有多少人.【解答】解:5×8=40(人),40+32=72(人).答:这辆巴士上一共有72人.【点评】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白巴士的上层人数用乘法计算得出,然后加上下层人数就是巴士的总人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方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进率: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复习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复习

③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相同,周长不同。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1)
18×10=180(平方厘米)
(2)
7×7=49(平方厘米)
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解决问题
6.解决问题。 (1)一根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如
果把它改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厘米? (12+8)×2=40(厘米) 40÷4=10(厘米) 10×10=100(平方厘米)答: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 米。
(2)谁家的花园面积大? 16×12=192(平方米) 15×15=225(平方米) 192<225 答:红红家的花园面积大。
(3)李大爷用2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了一片菜地(如图),你能 求出这片菜地的面积吗? (24-4)÷2=10(米) 10×4=40(平方米) 答:这片菜地的面积是40平方米。
考点2 面积的实际应用
2.填空。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分米,它的周长是( 36)0厘米,
面积是( 81 )平方分米。 (2)用两个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
形的周长是( 24 )分米,面积是( 3 )平方分米。 2
(3)一块长方形地的面积是600平方米,长是30米,它的宽 是( 20 )米。
(4)小饭馆的地面是长方形,长6米,宽3米,装修时,给地 面铺上了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地砖8元。
①一共用了多少块地砖?
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答:一共用了200块地砖。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乘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不进位乘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进位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1.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2.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3.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

•(二)千米和吨•认识千米•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

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认识吨•1.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3.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从问题入手,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一种算法检验另一种算法是否正确。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期末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期末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期末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期末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这一节,是对整个学期数学知识的复习和总结。

教材以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为主题,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掌握了两位数的加减法,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基本概念。

但是,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培养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学习。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中的逻辑思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3.练习: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的理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几分之几》分数的初步认识培优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几分之几》分数的初步认识培优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想一想
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在每个图里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
一堆小棒有12根.你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
2
3
121源自你能在括号里面填入数字吗?
二、交流共享
今天天气真好,小兔一家去山上采蘑菇,一共采了36个蘑菇。
你们能帮助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思考一下,这篮蘑菇的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圆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请再小组内交流讨论。
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1份,是2个。
数学三年级
下册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课件
一、谈话引入
(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12朵花,每3朵一束,可以分成几束?
(3)10个蘑菇,平均分给5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分几个?
4个
4束
2个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除法。
6÷3=2(个)
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三、反馈完善
摆一摆,说一说。
答:拿出多少4个。
答:拿出多少5个。
先分一分,再填写算式。
12
3
4
12
4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课件

4吨
1600千克-600千克=( 1 )吨
1吨-200千克=( 800 )千克 在( )里填上“ > ” 、“ < ”或 “ = ”
8000 千克 ( = ) 8 吨 4500 克 ( >) 4 千克
3 t ( < ) 3600 kg
2.判断对错。 ⑴一袋奶粉重430克。( )⑵一辆卡车载重
8千克。( )⑶5吨=5000千米( ) 3.选择
3、1996能被4整除,所以1996年是闰年。
√(
)
4、1900能被4整除,所以1900年是闰年。
(×)
练 习:
1、6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它的前一天 是几月几日?
2、今天是12月30日,明天是几月几日? 3、一年中有3个大月是相连的,对吗?
4、小明说:“我妈妈4月31日从北京回 来。”这句话对吗?
(4) 83-76=7 14÷7=2
3、列式计算 (1)7个6是多少? (2)9的5倍是多少? (3)54加上24除以6的商,和是多少?
(4)72除以3与3的积,商是多少?
(5)34与22的和除以7,商是多少?
(6)8乘41与36的差,积是多少?
4、解决问题
(1)超市上午进47筐西红柿, 下午进29筐西红柿,卖出38筐 后,还剩多少筐?
1890 1993 1700
90÷4=22……2 93÷4=23……1 17÷4=4……1
2100 21÷4=5……1
整百年份:2000 20 ÷ 4=5 2200 22÷4=5……2
2300 23÷4=5……3
把12个月的天数加起来,就能知道一 年的天数。
平年全年有( 36)5 天
闰年全年有( 36)6 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填空.
• 1千克=( )克 • 3千克=( )克 • 1000克=( )千克 • 5000克=( )千克
想想下面填什么重量单位合适
一筐苹果约重20( ) 小兰体重约25( ) 一个鸡蛋约重50( )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
运来的一卡车苹果的重量
为什么要用吨作单位?
这个学生有多重?
一个班有40个学生,每个学生按25千克重计算, 这个班的学生一共重多少千克?
克,还剩下多少千克西瓜?
学生排队做操,每班排5行,每行15 人,全校24个班共有多少人?
(1)5×15=75(人) 先算: 每班多少人? 75×24=1800 (元) 先算:全校24个班共有多少人?
(2)5×24=120 (块) 先算:全校24个班共有多少行? 120×15=1800 (元) 先算:全校24个班共有多少人?
40个25千克的小朋友大约是1吨。
给下面物体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卡车载重4( 吨 ) 小明体重30( 千克) 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克 )
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第二十七界奥运会上
以挺举207.5(千克)的成绩获取金牌。
一座桥的限载量是10( 吨 )
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
50吨
80千克 6千克
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分00米( )跑。
②填空:

2米=( )分米 60厘米=2(0 )分米 300厘米=(6 )米
3
运动场的跑跑五圈是多少米? (1000米)
1千米 = 1000米
生活中的数学
我们在坐汽车时经常会见到这 样的标记,它是表示汽车速度限制 在每小时行走60( )?
20×3=60 200×3=600 200×30=6000
43×2=86 430×2=860 430×20=8600
1.估算
19×20≈ 400
89×30≈ 2700
71×80≈ 5600
52×68≈ 3500 24×39≈ 800
2.计算:
24 × 12
48 24 0 288
24×2的积 24×10的积
30×50 =1500 80×60 =4800 20×90 =1800 60×30 =1800 14×50 =700 11×80 =880 80×30 =2400 20×13=260
30×50先算3×5=15,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两个 零,所以再在得数15后面添上两个零得1500.
14×50先算14×5=70,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1个 零,所以再在得数70后面添上1个零得700.
1、冰箱的高度是140 A 厘米 B 米
( A )。 C 千米
2、世界上最大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 大桥建成后,将使慈溪到上海的路程缩短 200( C )。
A 厘米 B 米 C 千米
千米


10)00 (
分米
10) (
厘米
1)0
( 100 )
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上海到南京距离400(千米 ); 数学课本厚7( 厘米 ); 学校跑道长250( 米 ); 成人3小时行15( 千米 )。
①三个鸡蛋约重( )
(A)150吨 (B)150克 (C)150千克 ②一辆汽车载重量7000千克,合( )吨。
(A)70 (B)7 (C)7000 (D)
700 4.列式计算。
⑴4个500千克是多少?合多少吨? ⑵一个瓜农运来3吨西瓜,卖了2吨300千克, 还剩下多少千克西瓜?
4.列式计算。 ⑴4个500千克是多少?合多少吨? ⑵一个瓜农运来3吨西瓜,卖了2吨300千
填空: 8千米=( 8000 )米 6千米=( 6000 )米 4千米400米=( 4400 )米 3千米25米 =( 3025 )米 6千米720米 =( 6720 )米
6000米=( 6 )千米 9000米=( 9 )千米 2750千米=( 2 )千米( 750 5830千米=( 5 )千米( 830 7308千米=( 7 )千米( 308
4.快乐的钓鱼比赛
21×37=
54×67=
26×74=
61×49=
关于0的一些规定:
• 0不能作除数。 • 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
除这个数就不是0) •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0乘任何数都得0。
复习(口答)
①做一做: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双人书桌的长度是120( )。 2、旗杆的高度是300( 厘)米。
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 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 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 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25千克
)米 )米
)米
考考自己
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练习
议一议: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出行方式用 线连接起来。
800千米 60千米 4千米 15千米
公共汽车1小时可行驶40千米。 火车1小时可行驶驶80千米。 飞机1小时可飞行700千米。
货车总重约1吨500千克 也可以说成1吨半
成年大象约重4 吨
40人大约重1吨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千米和吨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混合运算
五、年、月、日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八、小数的初步认识 九、数据收集整理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练习
60 × 3= 180 70 × 7= 490 30 × 3=90 80 × 4=320 4 × 2=8 6 × 3=18
4吨
1600千克-600千克=( 1 )吨
1吨-200千克=( 800 )千克 在( )里填上“ > ” 、“ < ”或 “ = ”
8000 千克 ( = ) 8 吨 4500 克 ( >) 4 千克
3 t ( < ) 3600 kg
2.判断对错。 ⑴一袋奶粉重430克。( )⑵一辆卡车载重
8千克。( )⑶5吨=5000千米( ) 3.选择
养兔场有80个兔笼,每个兔笼有 20只兔,平均每只兔每天吃食物5 千克,这个兔场的兔一天吃食物多 少千克?
(1)5×20=100 (头) 先算:20只兔子一天吃食物多少千克?
80×100=8000 (千克) 先算:这个兔场的兔一天吃食物多少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