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介绍
静脉输液操作内容

静脉输液操作内容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予患者药物或液体营养补充。
正确的静脉输液操作能够确保药物或液体正确地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提供所需的治疗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静脉输液的操作内容。
1. 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脉输液前,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护士或医生应该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的环境卫生。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输液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器材包括输液瓶、输液管、输液针头、消毒棉球等。
2. 液体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液体进行输液。
常见的液体包括盐水、葡萄糖溶液以及其他药物溶液。
在选择液体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3. 输液器具连接:将输液瓶与输液管连接起来。
首先要检查输液瓶的密封性,确保没有破损或泄漏。
然后将输液管的一端连接到输液瓶,另一端连接到输液针头。
4. 静脉通道准备:在进行静脉输液前,需要找到合适的静脉通道。
通常选择手背或手臂上的静脉进行输液。
在选择静脉通道时,需要注意静脉的粗细和可见程度。
找到合适的静脉后,用消毒棉球擦拭皮肤,然后用一根橡皮带绑扎在上臂上,增加静脉的充盈程度。
5. 针头插入:将消毒好的输液针头插入静脉通道。
在插入针头前,可以要求患者握紧拳头,这样可以更容易找到静脉。
插入针头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以免损伤静脉或穿破血管壁。
当看到鲜红的血液进入针头时,表示插入成功。
6. 确认输液:在插入针头后,需要确认血液能够顺利进入输液管。
可以轻轻按压输液瓶,观察液体是否顺利流入输液管。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7. 输液速度控制: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输液速度。
一般来说,静脉输液的速度应该控制在每分钟滴数20-60滴之间。
如果需要加快输液速度,可以调整输液瓶的高度,但不要超过医生的建议。
8. 观察患者反应:在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反应。
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或渗液等异常情况。
同时,还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觉,如头晕、恶心等。
静脉输液物理原理

静脉输液物理原理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用于给予患者药物、营养液、生理盐水等液体,以维持体内的生理功能。
静脉输液的原理涉及到多个物理学概念和原理,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静脉输液的基本原理静脉输液是将液体通过输液管道注入患者的静脉中,以达到治疗或维持生命的目的。
输液管道通常由输液器、输液管和注射针组成。
静脉输液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静脉内压力和液体的流动性质,将液体从输液器中推入患者的静脉内。
静脉输液的原理涉及到多个物理学概念和原理,如压力、流量、阻力、粘度等。
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二、压力的作用压力是静脉输液中最基本的物理概念之一。
在输液过程中,液体从输液器中流入输液管,然后通过注射针进入患者的静脉。
这个过程中,输液器中的液体受到重力和大气压的作用,产生一定的压力。
当输液器中的液体压力大于静脉内的压力时,液体就可以顺利地流入患者的静脉内。
静脉内的压力是由心脏泵血和血管壁弹性的作用决定的。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会被推入血管内,产生一定的压力。
而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则会回流到心脏中,血管内的压力也会降低。
此外,在血管内,血液的流动也会受到血管壁的阻力和粘滞力的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力。
三、流量和阻力的关系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液体通过输液管道的量。
在静脉输液中,流量的大小受到输液器中液体压力和输液管道的阻力的影响。
输液管道的阻力主要来自管道内壁的摩擦力和液体通过管道时所产生的阻力。
当输液管道内的阻力增大时,液体的流量就会减小。
为了保证输液的流量和速度,输液器和输液管道的设计和选材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输液器的设计应该尽量减小液体的阻力和摩擦力,以增加液体的流量和速度。
而输液管道的材质和内径也会对阻力和流量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内径越大的输液管道,阻力就越小,流量就越大。
四、粘度的作用粘度是指液体流动时所产生的阻力。
在静脉输液中,液体的粘度也会对输液的流量和速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液体的粘度越大,流动时所产生的阻力也就越大,流量和速度也会减小。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药、补液等治疗目的。
正确的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脉输液前,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核对医嘱内容,确认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然后准备必要的输液器材,包括输液管、静脉针头、药物或补液等。
清洁双手,并戴好洁净的手套,确保操作环境卫生。
2.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是静脉输液的关键步骤。
通常静脉输液可以选择手背静脉、前臂静脉或手臂静脉等位置。
护士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静脉情况,选择适合插管的静脉通道。
3. 皮肤消毒在插管前,护士需要对患者的静脉注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使用消毒棉球蘸取适量的碘伏或酒精进行皮肤消毒,保持消毒区域干燥。
4. 插管操作当皮肤消毒完毕后,护士需要进行插管操作。
将静脉针头缓慢而稳定地插入患者的静脉内,确保穿透静脉壁并定位准确。
在插管的同时,注意观察血液回流情况,确保插管位置正确。
5. 固定输液管成功插管后,护士需要将输液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避免插管脱出或移位。
使用透明敷料或胶带将输液管固定在皮肤上,同时保持输液管与皮肤接触处干燥清洁。
6. 开始输液确认输液管固定牢固后,护士可以开始进行药物或补液的输液。
将输液瓶或袋连接至输液管,调节滴速,以确保药物或补液按照医嘱要求缓慢流入患者的静脉内。
7. 监测输液情况在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不断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情况。
注意观察输液速度、输液管是否漏液、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或处理异常情况。
8. 输液结束输液完成后,护士需要按照规范操作,将输液器材进行处理。
拔除输液管前,先停止输液,然后用无菌消毒棉球按压插管处,避免出血。
拔除输液管后,将输液器材进行分类、清洁和消毒,确保操作安全。
以上就是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认真细致,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静脉输液的常见药物有哪些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方法,用于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输入患者体内,以快速达到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静脉输液药物,以供参考。
1.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是最常用的静脉输液药物之一,主要用于补充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它含有适量的氯化钠,与人体体液浓度相近,因此可以有效补充机体缺失的电解质和水分。
2.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是一种含有葡萄糖的静脉输液药物,常用于补充能量和维持血糖水平。
它可供机体产生能量,促进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适用于手术后、重病患者或低血糖患者。
3.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含有氯化钠(盐水)和水分,常用于补充钠离子和维持酸碱平衡。
它能够有效调节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之间的渗透压差,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
4.钙剂钙剂常用于补充钙离子,维持骨骼、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它们可以有效防治低钙血症、骨质疏松等疾病,并在手术过程中预防和治疗钙离子的不足。
5.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含有氯化钾,主要用于补充钾离子。
钾离子对于维持心肌收缩、神经传导和酸碱平衡至关重要,因此在低血钾或血钾不足的患者中常被使用。
6.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常见的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常以静脉输液的形式给予。
静脉注射抗生素可以让药物更快地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治疗效果。
常见的静脉输液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仅是一些常见的静脉输液药物,具体使用药物与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确保药物按时按量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静脉输液的常见药物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钙剂、氯化钾注射液和抗生素等。
每种药物的应用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当根据医生的指导和监测合理使用。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用且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什么适应症包括补液输药等禁忌症包括感染循环不稳定等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什么适应症包括补液输药等禁忌症包括感染循环不稳定等静脉输液是指将溶液通过静脉通道输入人体,以满足机体的特定需求。
它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适用于多种疾病和情况。
然而,因为静脉输液涉及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禁忌症,需要谨慎使用或完全避免。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静脉输液的适应症:1. 补液治疗:静脉输液最常见的适应症之一就是补液治疗。
当机体受到失血、脱水或其他液体丢失时,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迅速补充液体,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2. 药物给药:静脉输液也用于输注药物。
一些药物需要以此方式给予,因为它们无法经过口服或肌肉注射达到适当的浓度或速度。
此外,某些情况下,如急救、手术等,静脉给药是迅速和准确输送药物的最佳方式。
3. 营养输注:对于不能经口摄取足够营养的病患,特别是需要长期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静脉输液可以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功能。
二、静脉输液的禁忌症:1. 感染:静脉输液需要插入静脉通道,如无严格的无菌操作,可能导致继发感染。
因此,在存在感染的情况下,或病人体内存在已知的感染源时,静脉输液是禁忌的。
2. 循环不稳定:静脉输液增加了循环负荷,对于存在循环不稳定的患者而言,可能进一步加重其循环负担,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
因此,在心功能不全、心肌梗塞等情况下,应谨慎使用静脉输液。
3. 高渗透物质:某些高渗透物质,如高浓度的葡萄糖或盐水,可能对细胞和组织产生不良的渗透和脱水效应。
因此,在临床上需避免使用高渗透物质输液。
4. 过敏史:部分患者存在明确的过敏史,对静脉输液涉及的某些药物或成分过敏反应较为敏感。
在这种情况下,应避免使用其过敏原,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结来说,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包括补液输药、药物给药和营养输注。
但在存在感染、循环不稳定、高渗透物质输入或过敏史等情况下,需谨慎使用或禁止使用静脉输液。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输液实习课件:静脉输液操作技巧”

静脉输液的常见途径
1 外周静脉输液(手臂)
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输液需求,操作 简单、安全。
2 中心静脉输液(锁骨下静脉)
适用于需要大量输液或有特殊需求的 患者,操作相对复杂。
3 动脉导管插管输液(动脉导管)
适用于新生儿等特殊情况下的输液需求,操作需要专业技能。
选择合适的输液器材
根据患者情况、输液药物的性质和输液速率选择合适的输液器材,包括针头、管路、输液袋、输液泵等。
输液实习课件:静脉输液 操作技巧
本课件旨在介绍静脉输液操作的技巧和步骤,帮助实习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流 程,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静脉输液的定义
静脉输液是将药物、液体等溶液通过静脉注入体内,以治疗疾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营养支持及输血。
静脉输液的作用和目的
静脉输液通过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实现药物快速有效地传递到病灶部位,维持体内液体平衡,补充营养物质。
1 选择适宜的静脉穿刺部位
根据患者情况,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 和身体部位适宜性,选择合适的静脉 穿刺部位。
2 检查患者的血流情况
观察患者的血流情况,确保选择到流 畅、无异常的静脉。
3 评估患者皮肤的完整性
确保患者的皮肤完整无损,无感染症状,减少感染风险。
消毒处理方法
根据消毒和无菌操作的原则,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确保输液过程中的无菌 环境和感染控制。
准备静脉输液前的注意事项
1 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
确保输液的药物、剂量、速率等信息 准确无误。
2 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确保所有用于输液过程中的器材和药 物都已准备充分、清洁和完好。
3 确认患者的适宜性
通过评估患者的静脉状态、新陈代谢情况和过敏历史等,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静脉输 液。
静脉输液的临床指南

静脉输液的临床指南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用于给予病人必需的药物、液体和营养物质。
正确的静脉输液操作对于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的临床指南,包括适应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一、适应症静脉输液适用于以下情况:1.液体不足:当病人身体缺乏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时,静脉输液可以及时补充液体,以维持体内水平的平衡。
2.药物给予:一些药物需要经由静脉注射才能发挥其疗效,例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3.营养支持:对于那些无法正常进食或需要额外营养支持的病人,通过静脉输液给予营养物质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二、操作步骤静脉输液的操作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输液袋、管道、注射器等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消毒,以确保操作的无菌。
2.选取合适的静脉通路:挑选适合输液的静脉通路,常见的包括手背静脉、前臂静脉等。
在选择通路时,需要考虑病人的病情、年龄、血管状态等因素。
3.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输液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以预防感染。
4.穿刺操作:使用消毒的针头或者注射器对选定的静脉通路进行穿刺,将插管固定好,并连接输液管道。
5.调节流速: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注射液体的需要,调节输液泵或者重力注射器的流速,以确保输液的稳定和适量。
6.观察病情: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7.结束输液:当输液完成或者需要更换输液液体时,应安全地拆除输液设备,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处理。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牢记:1.无菌操作:全程保持无菌操作,包括消毒、穿刺、连接输液管道等。
避免任何可能导致感染的风险。
2.注射液体的选择:根据病人的特殊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液体,如生理盐水、葡萄糖等。
同时,定期更换输液液体,以防止细菌滋生。
3.流速控制: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输液的目的等因素,合理调节输液的流速。
过快或者过慢的输液速度都可能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
4.病人观察:在输液的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输液部位的情况。
行业标准静脉输液

质量持续改进
根据质量检查与评估结果,对静脉输液质量 进行持续改进,包括优化操作流程、改进设 备设施、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改进。
与行业内外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合作, 学习借鉴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不断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水平。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工作,提 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质量持续提 高。
05
行业标准静脉输液
• 静脉输液概述 • 行业标准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 行业标准静脉输液安全规范
• 行业标准静脉输液质量监控 • 行业标准静脉输液案例分析
01
静脉输液概述
静脉输液的定义
01
静脉输液是指通过针管将药物直 接输入到患者的静脉血管中,以 达到治疗疾病、补充营养或维持 电解质平衡等目的。
问题案例解析
案例一
某医院因未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导致输液感染事件,暴露出操作不 规范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案例二
某医疗机构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药品配伍不当,导致患者不良反应, 反映出医疗人员药学知识不足。
案例三
某医院因输液速度不当引发患者投诉,表明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 需要加强。
案例启示与建议
01
02
03
04
选择血管
选择适当血管,避免选择弯曲、炎症等不良血管。
3
消毒皮肤
用消毒棉签对选定血管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操作中步骤
01
02
03
04
扎止血带
在选定血管上方扎止血带,确 保血管充盈。
穿刺血管
用针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固 定针头。
调节输液速度
根据病人情况和医嘱调节输液 速度。
观察病人情况
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 情况,如有无过敏反应、输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粒造成的主要临床危害
• • • • • • • • • • • 一、红疹,瘙痒,肿胀。 二、过敏反应。 三、静脉炎。 四、血管栓塞。 五、堵塞微循环。 六、动脉硬化。 七、热原反应。 八、肉芽肿。 九、肺栓塞。 十、肿瘤、癌症。
Y型输液器
• Y型结构的一次性输液器(简称双头输液器)它是由 排气管、塑料插头针、莫菲似滴管、调节器、过 滤器、Y型接头、输液针头构成该输液器.有双插 头和双排气管.可以实现为大量输液的患者连续输 液,避免输完一瓶换一瓶的繁琐工作,减轻了护士的 劳动强度,又减少了污染机会.
避光输液器
• 一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 1硝普钠 • 2 吡啶类药物。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不稳定的结构. 3 维生素类。 4 噻嗪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在光、金属离子、 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 5 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等. • 二易氧化的药物 • 1 酚类药物。2 芳胺药物。3 含有不饱和碳键的药物。 • 三.抗肿瘤药物 • 尼莫司汀、塞替派、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阿霉素等。 • 四.还有部分磺胺类、四环素类、磺酰脲类、非甾体抗炎药、部分局部 用药等。
静脉高营养液
作用:均衡补充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
供给热能,维持正氮平衡。
常用溶液: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 矿物质、50%葡萄糖或右旋糖酐、水分。
静脉输液目的与方法
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静脉输液目的与方法
避光输液器
光是一种能量,通过提供活化能使 物质发生因为具有某些特殊的分子 结构,在普通的光照下就会吸收光 能,发生分解、氧化等反应,导致 药物分子结构改变,甚至产生对人 体有害的毒性物质。
避光输液器
• 药物如果在生产制备、存储配送以及输注使用的过程中 未采取有效的避光措施,除了影响治疗效果之外,还常常 引起以下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 1.光变应性皮疹:以光暴露部位湿疹样皮疹为主; • 2.光毒性反应:一般表现为水肿红斑,色素沉着,水疱、 大疱,甚至出现中毒性表皮松懈坏死。
输液泵
• 1、选择输液泵专用的输液导管,接通 液体,排尽空气,夹闭导管。 • 2、将输液泵固定在输液架上。 • 3、打开泵门将输液导管按方向嵌入泵 内关闭泵门。 • 4、接通电源。 • 5、设置输液程序(输注速度,输注量 )。 • 6、按自动键开始输液,观察输液程序 是否正确运行。 • 7、用毕关闭自动键将输液针拔出,打 开泵门取出导管,停止电源擦拭输液泵 ,放置备用。
密闭式输液法
小儿头皮静脉: 额上静脉、颞浅静脉、
眶上静脉、耳后静脉、
枕后静脉。
开放式输液法
颈外静脉输液法
颈内静脉、颈外静脉
静脉输液管道
• 静脉输液管的种类 (1)按治疗需要输液方式分:泵用输液器、非泵用输液器 。 (2)按输入液体的物理性质分:避光式输液器、避光式输 液器。 (3)根据输液器外形分:直型输液器、Y型输液器、袋型输 液器等。 (4)根据输入液体的种类分:输血器、输液器。 (5)根据输液控速模式分:微量输液器(带滴管)、精密 输液器等
精密输液器
• 精密过滤输液器能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进行更有 效的截留,适用于对输液• • • • • •
•
微粒是指那些在生产或操作过程中从各种途径进入药液的、直径在2~50微米 之间、肉眼看不见的、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小颗粒杂质。 微粒的主要种类和产生过程有: 一、塑料微粒,输液袋在生产过程中的吸附物; 二、橡胶微粒,在插瓶针穿刺胶塞时产生; 三、纤维、毛絮、尘埃粒子,在开袋与穿刺期间与室内环境接触产生; 四、碳黑微粒,一些药物制剂本身存在的微粒; 五、不溶性胶粒,由于提纯工艺的限制,在中草药制剂生产过程中产生; 六、结晶体微粒,在药物存储条件变化和存储时间增加的情况下产生;七、 玻璃碎屑微粒,是切割安瓿时散落的微粒; 八、药物微粒,添加药物时,因一些粉剂溶解不完全、药物间发生理化作用 、溶媒改变、pH值变化等而产生,已及器械、药液的制备及在输液过程有关 的其他污染。
输液泵结构及原理
• 微机系统,概括为其“大脑”,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和处 理。 • 泵装置 ,概括为其“心脏’,是输注液体的动力源。 • 检测系统,主要是其各类传感器,如红外线滴数传感器、 超声波气泡传感器。感应各自不同的信号,传递给微机系 统。 • 报警系统,由微机发出各种指令,主要报警表现有光电报 警和声音报警。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 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 输液法。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 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TPN)与输血等。 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 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回顾其 历史,始于17世纪,但巨大进步主要发生于20世纪,在 此期间有那些重大的发明呢?我们可以输液、导管与敷 料的历史回顾,了解到这些发明是如何改善病患的生存 空间与照护品质。
输液生产厂家
• 山东威高药业有限公司 • 双鸽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Thank you!
(一)密闭式输液法 (二)开放式输液法 (三)颈外静脉输液法
密闭式输液法
(一)静脉选择 根据目的与时间:注射量大、时间短、针头粗应选 较大静脉;合理保护和使用静脉, 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根据溶液和药物的性质:刺激性、PH值、渗透压 根据年龄和病情: 小儿、病情危重
密闭式输液法
(二)常用静脉 四肢浅静脉: 贵要静脉、正中静脉、 头静脉、腕部及手背 静脉、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足背静脉
原理与条件
原理:液体静压 条件:液体静压 排气管
液 压
“大气压” 通畅
晶体溶液
作用: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
用,可有效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失衡。
种类:葡萄糖溶液 等渗电解质溶液
碱性溶液 高渗溶液
胶体溶液
作用: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血管内外 水分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增加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 种类:右旋糖酐 代血浆 血液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