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3温度和温标练习题测试题复习题

合集下载

物理选修3-3课后训练:第七章4温度和温标 含解析 精品

物理选修3-3课后训练:第七章4温度和温标 含解析 精品

课后训练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状态参量是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故当系统状态变化时,其各个状态参量都会改变B.当系统不受外界影响,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其内部各部分状态参量将会相同C.只有处于平衡态的系统才有状态参量D.两物体发生热传递时,它们组成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实验室内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为-273.15 ℃,即绝对零度B.热量是一种能量,不是一种物质C.热力学第零定律为:当A、B两物体分别与C物体达到热平衡时,则A物体与B物体之间也会处于热平衡状态D.当甲、乙两物体达到热平衡时,甲、乙两物体的温度相同3.关于热力学温标的正确说法是()A.热力学温标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温标B.热力学温标的零度为-273.15 ℃,叫绝对零度C.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为零D.在绝对零度附近气体已液化,所以它的压强不会为零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不断冷冻,物体的温度就不断地下降,没有止境B.目前尚不知最低温度是多少,最高温度是多少C.摄氏零下373度是低温的下限D.任何物体,温度下降到某一点就不能再降5.在25 ℃左右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温度计示数上升B.温度计示数下降C.温度计示数不变D.示数先下降后上升6.如图所示是四种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能力提升7.分别以摄氏温度及热力学温度为横、纵坐标表示的t与T的关系图,则()A.为直线B.不通过第二象限C.其在纵轴的截距小于横轴的截距D.斜率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C.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D.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9.液体温度计越精确,则其玻璃泡的容积与细管的容积相差必定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此时玻璃泡里的液体有微小的膨胀,细管里的液柱就________。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7.4温度和温标同步训练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7.4温度和温标同步训练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7.4温度和温标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增加,每个分子的动能也越大B .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 . 空气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D .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2. (2分)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体系原点O ,只在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乙分子沿x轴方向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A . 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B . 乙分子在P点(x=x2)时动能最大C . 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D . 乙分子在Q点(x=x1)时分子势能最小3. (2分) (2017高二下·呼图壁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做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②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③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定变小④把一定量的热传给一定量的气体或对该气体做功,均一定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大.B . ①②C . ②③D . ②④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B . 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C . 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 . 内能不同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可能相同5. (2分) (2016高二上·上海期中) 对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木块无动能,但有分子平均动能存在B . 木块无动能,也无分子平均动能存在C . 木块有动能,但无分子平均动能存在D . 木块有动能,也有分子平均动能存在6. (2分)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小于r0).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 . 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 . 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 . 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减小7. (2分) (2018高二上·建平期中) 物理量有的属于状态量,有的属于过程量,下列物理量属于过程量的是()B . 温度C . 电势能D . 热量8. (2分)关于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33.15℃=240KB . 温度变化1℃ ,也就是温度变化2KC .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相同的D . 温度由t℃升到2t℃时,对应的热力学温度由TK升至2TK9. (2分) (2015高二下·昆明期中) 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不考虑气体的分子势能则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A . 先增大后减小B . 先减小后增大C . 一直变大D . 保持不变10. (2分)某驾驶员发现中午时车胎内的气压高于清晨时的,且车胎体积增大.若这段时间胎内气体质量不变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A . 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B . 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C . 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D . 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增大11.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不同B . 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C . 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 . 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12. (2分)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温度升高1℃,也可以说温度升高1KB . 温度由摄氏温度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便由T升至2TC . 绝对零度就是当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为零时,用实验方法测出的温度D . 随着人类制冷技术的不断提高,总有一天绝对零度会达到1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是因为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B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C .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D . 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下降14. (2分)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 . 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 . 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 .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15. (2分) (2017高二下·保定期中)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关系的图线是()A .B .C .D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 (2分)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是________。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4温度和温标 知识点总结及课时练习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7.4温度和温标 知识点总结及课时练习

4温度和温标记一记温度和温标知识体系一个比较——平衡态与热平衡一个定律——热平衡定律一个关系——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关系T=t+273.15 K三个理解——温度、平衡态、热平衡辨一辨1.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于平衡态.(×)2.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这两个系统原来的温度是相等的.(√)3.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4.温度变化1 ℃,也就是温度变化1 K.(√)5.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想一想1.平衡态就是热平衡吗?提示:不是,平衡态是一个系统所处的状态,该状态下系统的状态参量如温度、压强等不再发生变化,热平衡是两个系统达到了相同的温度.2.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体每个分子都具有相同的温度吗?提示:不正确,温度是反映分子做无规律运动的剧烈程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对单个分子来说温度没有意义,并非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体每个分子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思考感悟:练一练1.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达到热平衡后,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A.质量B.密度C.温度D.重力解析:由热平衡的定义可知,C项正确.答案:C2.(多选)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标表示温度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B.用两种温度表示温度的变化时,两者的数值相等C.1 K就是1 ℃D.当温度变化1 ℃时,也可以说成温度变化274 K解析:温标是用来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两种温标表示同一温度时,数值不同,但在表示同一温度变化时,数值是相同的.若物体的温度升高1 K,也可以说物体的温度升高1 ℃,但在表示物体的温度时,物体的温度为1 K,而不能说成物体的温度为1 ℃.答案:AB3.关于温度和测量温度的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宏观上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感觉冷的物体温度低B.当A、B两物体分别与C物体达到热平衡时,则A物体与B物体之间也处于热平衡状态C.当甲、乙两物体达到热平衡时,甲、乙两物体的温度相同D.热平衡是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依据解析:温度宏观上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但并不是感觉冷的物体温度就低,人体感受的物体冷热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被感受的物体的温度,另一方面还与被感受物体单位时间内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有关,A项错误;由热平衡定律知道,B项正确;只要两个系统温度相同且不再发生变化,它们就处于热平衡状态,所以C、D两项正确.答案:A4.(多选)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于平衡态B.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说明这两个系统原来的温度是相等的C.热平衡就是平衡态D.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解析:一般来说,描述系统状态的参量不止一个,仅仅根据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不能得出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的结论,A 项错误;根据热平衡的定义可知B、D两项是正确的;平衡态是针对某一系统而言的,热平衡是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的最终结果,可见C项错误.答案:BD要点一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1.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273.15 ℃B.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和摄氏温度每一度的大小是相同的C.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D.1 ℃就是1 K解析:由T=t+273.15 K可知选项A、B说法正确;绝对零度只能无限接近,不能达到,C项说法正确;表示变化量时,改变1 ℃就是改变1 K,但是表示温度时,1 ℃与1 K不同,D项说法错误,故选D.答案:D2.(多选)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3 ℃与240 K表示同一温度B.温度变化1 ℃,也就是温度变化1 K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D.温度由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 K+t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 K +t.由此可知-33 ℃与240 K表示同一温度,A、B两项正确;热力学温度初态为273 K+t,末态为273 K+2t,温度变化t K,故D项错误;对于摄氏温度可取负值的范围为-273 ℃至0 ℃,因绝对零度达不到,故热力学温度不可能取负值,故C项错误.答案:AB3.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某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其中正确的是()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可待较长时间后读出示数解析:要测量冰下水的温度,必须使温度计与冰下的水达到热平衡,再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可隔着冰又没法直接读数,把温度计取出来,显示的又不是原平衡态下的温度,所以A、D两项不正确,B项做法也失去了原来的热平衡,水瓶提出后,再用温度计测,这时周围空气也参与了热交换,测出的温度不再是冰下水的温度了.只有C项正确.答案:C4.下图是四种测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必须置于液体中,而且不能与器壁接触,只有D项正确.答案:D要点二对温度、平衡态、热平衡的理解5.(多选)关于热平衡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两系统的温度相同时,才能达到热平衡B.A、B两系统分别与C系统达到热平衡,则A、B两系统热平衡C.甲、乙、丙物体温度不相等,先把甲、乙接触,最终达到热平衡,再将丙与乙接触最终也达到热平衡,则甲、丙也处于热平衡D.热平衡时,两系统的温度相同,压强、体积也一定相同解析:两个系统热平衡的标志是它们温度相同,但压强、体积不一定相同,故A、B两项正确,C、D两项错误.答案:AB6.[2019·榆林高二检测](多选)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态的是()A.冰水混合物处在1 ℃的环境中B.将一铝块放入沸水中加热较长的时间C.冬天刚打开空调的教室内的气体D.用玻璃杯盛着的开水放在室内足够长时间解析:冰水混合物在1 ℃的环境中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不是平衡态,A项错误;当铝块放在沸水中足够长的时间,铝块各部分的温度与沸水的温度相同,达到平衡态,B项正确;同理可知D项也正确;冬天刚打开空调的教室内的气体各部分温度不同,不是平衡态,C项错误.答案:BD7.有关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处于热平衡状态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热平衡.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状态参量会随之变化,温度也会变化,故A项错误;热平衡定律对多个系统也适用,故B项错误;由热平衡的意义知,C项正确;温度是热平衡的标志,必须相同,故D 项错误.答案:C8.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由于受外界影响,状态参量发生了变化,则关于它们后来是否能处于热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能B.一定能C.要看它们后来的温度是否相同D.取决于除温度外的其他状态参量是否相同解析:由热平衡定律可知,只要两个系统的温度相同,两个系统就处于热平衡状态,而与其他状态参量是否相同无关.答案:C基础达标1.(多选)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质量气体的宏观状态,需要确定下列哪些物理量()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B.压强C.体积D.温度解析:描述系统的宏观状态,其参量是宏观量,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是微观量,不是气体的宏观状态参量.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分别是从力学、几何、热学三个角度对气体的性质进行的宏观描述,是确定气体宏观状态的三个状态参量.故B、C、D三项正确.答案:BCD2.(多选)下列关于温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标不同,测量时得到的同一系统温度的数值可能是不同的B.不同温标表示的温度数值不同,则说明温度不同C.温标的规定都是人为的,没有什么理论依据D.热力学温标是从理论上规定的解析:根据热量的传播特性可知,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因此热量传播方向的决定因素是温度,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答案:D3.(多选)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的特点是()A.定态平衡B.动态平衡C.分子已经不动D.分子仍做无规则运动解析:热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处于热平衡的系统,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答案:BD4.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那么这个系统各处的() A.温度、压强、体积都必须达到稳定的状态不再变化B.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但压强和体积仍是可以变化的C.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并且分子不再运动,达到了“凝固”状态D.温度、压强就会变得一样,但体积仍可变化解析: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如温度、压强和体积等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温度达到稳定值,分子仍然是运动的,不可能达到所谓的“凝固”状态.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答案:A5.关于温度与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与温标是一回事,所以热力学温标也称为热力学温度B.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C.摄氏温度升高3 ℃,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276.15 KD.热力学温度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每一度的大小相等解析:温标是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所以温度与温标是不同的概念,用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A项错误;摄氏温度可以取负值,但是热力学温度不能取负值,因为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是低温的极限,故B项错误;摄氏温度的每一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相等,D项正确;摄氏温度升高3 ℃,也就是热力学温度升高了3 K,故C项错误.答案:D6.(多选)温度计所用测量温度的物质应具备的条件为() A.它必须是液体或气体B.它因冷热而改变的特性要有重复性C.它因冷热所产生的效应相当明显D.当它与其他物体接触后,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热平衡解析:温度计所用测量温度的物质应该具有以下特性:因冷热而改变的特性要有重复性,因冷热所产生的效应相当明显,当它与其他物体接触后,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热平衡.至于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则没有要求.故选B、C、D三项.答案:BCD7.(多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不断冷冻,物体的温度就会不断地下降B.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C.热力学零度是低温的下限D.任何物体,温度下降到某一点就不能再降了解析:热力学零度是低温的下限,永远不能达到,故A项错误,C、D项正确.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故B项正确.答案:BCD8.小明自定一种新温标p,他将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等分为200格,且将冰点的温度定为50 p,今小明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150 p时,则该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时应为()A.30 ℃B.40 ℃C.50 ℃D.60 ℃解析:每格表示的摄氏度为100200℃=0.5 ℃,比冰点高出的温度为(150-50)×0.5 ℃=50 ℃,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答案:C9.在25 ℃左右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观察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上升B.下降C.不变D.先下降后上升解析:室温为25 ℃,温度计在酒精中的示数为25 ℃.将温度计拿出后,附着在温度计上的酒精挥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挥发结束后,温度计和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示数再次恢复到25 ℃.答案:D10.荷兰人华伦海特引入了华氏温度,规定水凝固时的温度为32华氏度,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21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今年1月份上海出现了近几年罕见的低温,最低温度接近-10摄氏度,换算成华氏温度为()A.14华氏度B.16华氏度C.18华氏度D.20华氏度解析:设摄氏温度为t时,对应的华氏温度为T,根据题述知,T=1.8t+32,将t=-10 ℃代入得T=14华氏度,故选A项.答案:A11.关于分别以摄氏温度及热力学温度为横、纵坐标所表示的t与T的关系图线说法错误的是()A.为直线B.通过第二象限C.纵截距小于横截距D.斜率为1解析:根据T=273.15 K+t可知t与T的关系图线是一条与纵坐标轴交点坐标为(0,273.15 K)、斜率是1的倾斜直线,故A、B、D三项正确,选C项.答案:C1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在法国和瑞士的边境建成并投入使用.加速器工作时,需要注入约1万吨液氮对电路进行冷却,冷却的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271摄氏度,则该温度用热力学温标可表示为()A.2 K B.271 KC.4 K D.0.1 K解析:由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式T=t+273 K和t=-271 ℃得T=2 K,故A项正确.答案:A能力达标13.(多选)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槽中,细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见,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就能根据液面的变化测出温度的变化,则()A .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槽中的液体B .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细管中的红色液体C .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的空气D .该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解析:细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用来显示球形瓶中空气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封闭的空气,该温度计是利用它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 、B 两项错误,C 、D 两项正确.答案:CD14.实验室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 ℃;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 ℃.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 ℃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 ℃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A .41 ℃、60 ℃B .21 ℃、40 ℃C .35 ℃、56 ℃D .35 ℃、36 ℃解析:此温度计1 ℃表示的实际温度为10080-20℃=53 ℃,当它的示数为41 ℃时,它的示数变化的格数为21格,对应的实际温度应为21×53 ℃=35 ℃;同理,当实际温度为60 ℃时,此温度计的示数应变化6053=36格,即它的示数应为(36+20) ℃=56 ℃,所以C 项正确.答案:C。

2018-2019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3 7.4 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题

2018-2019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3 7.4 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题

2018-2019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3 7.4 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题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太空站中处于失重状态的水滴呈球形,是由液体表面张力引起的B.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是气体分子之间斥力变大C.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D.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每一个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加2.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于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如果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A.当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当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C.当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D.当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3.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加B.做功和热传递都是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C.气体温度升高,气体中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D.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二、多选题4.杯子里盛有热水,经过一段时间后杯子里的水慢慢变凉,则A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 .所有水分子的动能都减小C .只有个别水分子的动能减小D .水分子的动能可以用计算5. 能直接反映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宏观物理量是A .物体的温度B .物体的体积C .物体的压强D .物体所含分子数6.给一定质量、温度为的水加热,在水的温度由上升到的过程中,水的体积随着温度升高反而减小,我们称之为“反常膨胀”某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水分子之间存在一种结合力,这种结合力可以形成多分子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水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势能在水反常膨胀的过程中,体积减小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所有水分子间的总势能是增大的关于这个问题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分子间的结合力做正功B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C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分子间的结合力做正功D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以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B .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 .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D .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8.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 、C 和D 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 和C→D 为等温过程,B→C 和D→A 为绝热过程.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A→B 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吸热B .B→C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C .C→D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D .D→A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发生变化E .该循环过程中,气体吸热9. 关于热力学温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力学温度的0度等于B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是相同的C .热力学温度的0度是不可能达到的D .气体温度可能低于绝对零度10.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两种相互的因素决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B .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C .液体的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D .汽化现象是液体分子间因相互排斥而发生的E .有的物态变化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升高)D .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C .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B .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A .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11.质量是18g 的水,18g 的水蒸气,32g 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三、填空题四、解答题12.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 后,体积由增大为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 .13. 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的横截面积为3S ,下半部分的横截积为S.重力不计的活塞与汽缸内壁没有摩擦,汽缸下半部分的长度为L ,活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为2L ,汽缸封闭的气体为理想气体,环境温度为,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g. ①保持环境温度不变,在活塞上放一个重物图中未画出),活塞下降,最终稳定在距离汽缸底部1.5L 的位置,则重物质量为多少?②重物放在活塞上不动,缓慢升高环境温度,活塞可到原来位置时,环境温度为多少?活塞内封闭的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 ,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多少?。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7.4温度和温标同步训练B卷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7.4温度和温标同步训练B卷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3 7.4温度和温标同步训练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会发现胎内空气温度升高,这是因为()A . 胎内气体压强不断增大,而容积不变B . 轮胎从外界吸热C . 外界空气温度本来就高于胎内气体温度D . 打气时,外界不断地对胎内气体做功2. (2分)某种气体的温度是0℃ ,可以说()A . 气体中分子的温度是0℃B . 气体中分子运动的速度快的温度一定高于0℃ ,运动慢的温度一定低于0℃ ,所以气体平均温度是0℃C . 气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加D . 该气体分子平均速率是确定的3. (2分) (2017高二下·唐山期中) 关于温度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分子质量不同的物质如果温度相同,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也相同B . 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一定改变C . 同种物质,温度高时的内能肯定比温度低时的内能大D . 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的势能和动能的总和4. (2分)(2016·闵行模拟) 如图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绝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理想气体,内筒中有水.在对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A . 内能保持不变B . 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C . 分子势能减小D .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5. (2分)(2017·闵行模拟) 下列关于热学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 .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C . 自然界中自发进行的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D .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越大,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机会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6. (2分) (2016高二上·浦东期中) 下列例子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 把铁丝放在火炉里,使铁丝发烫B . 积雪在阳光照射下熔化C . 内燃机压缩冲程时,气缸内气体温度升高D . 太阳灶把水烧开7. (2分) (2019高二下·静宁月考) 温度不同的两块金属接触,达到热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一定相同的是()A . 内能B . 分子平均动能C . 分子势能D . 分子平均速率8. (2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 . 若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C .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其压强也一定增大D . 若气体内能增加了,则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9.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就越小B .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C . 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致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D . 分子势能随着分子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10. (2分)关于温度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的势能和动能的总和B . 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一定改变C . 同种物质,温度高的内能肯定比温度低的内能大D . 分子质量不同的物体,如果温度相同,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也相同11. (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 . 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C . 自然界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D . 布朗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但间接证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12. (2分)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 .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C .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D . 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对外做功,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13. (2分) (2018高二下·东山期末) 有一桶水温度是均匀的,在桶底部水中有一个小气泡缓缓浮至水面,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若不计气泡中空气分子的势能变化,则()A . 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吸收热量B . 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放出热量C . 气泡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吸收热量D . 气泡中的空气内能不变,放出热量14. (2分)关于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换算正确的是()① 10℃等于283K② 升高10℃就是升高283K③﹣10℃等于263K④ 降低到﹣10℃就是降低到263K .A . ① ② ③B . ① ② ④C . ① ③ ④D . ② ③ ④15.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气体的压强仅由温度决定B .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C .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 物体的内能仅由质量和温度决定二、填空题 (共5题;共9分)16. (2分)两个分子相距为r0时,分子势能为零.当分子距离由r0增大时,分子势能________;当分子距离由r0减小时,分子势能________.17. (2分)现有下列四个物理过程:①池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②用锤子敲击钉子,钉子变热;③写在纸上的墨水干了;④用锉刀锉铁块,铁块变热.其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有________;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有________.(填写编号即可)18. (1分)某房间,上午10时的温度为15℃ ,下午2时的温度为25℃ ,假定房间内气压无变化,则下午2时与上午10时相比较,房间内的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撞击墙壁单位面积的数目________19. (2分)273℃=________K ,气体温度从﹣10℃升高到20℃ ,如果用热力学温度表示,气体温度升高了________K .20. (2分) (2017高二上·盐城期末) 外力对物体做功100J,物体向外放热20J,在这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内能的改变量是________J.三、计算题 (共5题;共30分)21. (10分)汽车行驶时轮胎的胎压太高容易造成爆胎事故,太低又会造成耗油量上升.已知某型号轮胎能在﹣40℃~90℃正常工作,为使轮胎在此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的最高胎压不超过 3.5atm ,最低胎压不低于1.6atm .设轮胎容积不变,气体视为理想气体,请计算和回答:(1)在t=20℃时给该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适?(2)为什么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易爆胎,爆胎后胎内气体的内能怎样变化?说明理由.22. (5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温度和温标 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温度和温标 同步练习

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1.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不发生热传递,其原因是( )A.它们的内能相同B.它们的比热相同C.它们的分子总动能相同D.它们的温度相同2.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273。

15 ℃B.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和摄氏温度是相同的C.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D.1℃就是1 K3.冬天,北方的气温最低可达-40℃,为了测量那里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以上两种温度计都可以D.以上两种温度计都不行4.在25℃左右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温度计示数上升B.温度计示数下降C.温度计示数不变D.示数先下降后上升5.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

摄氏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

7.一支读数为37。

8℃的体温计,不经甩过,先后依次测量两个人的体温,若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

5℃和38℃,那么这支体温计的读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8.液体温度计越精确,则其玻璃泡的容积与细管的容积相差必定越(填“大”或“小”)_______________,此时玻璃泡里的液体有微小的膨胀,细管里的液柱。

9.能不能用体温计作为寒暑表使用?试说明理由。

多维链接温度计和温标的发明公元前200一100年间,古希腊菲隆和希隆各自制造过一种以空气膨胀为原理的测温器。

其后,人们还在三个容器中分别装上冷、温、热水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用手摸进行比较。

1592或1595年,伽利略制成了第一个气体温度计。

玻璃管与玻璃泡相连,管内有有色液体,倒置于水杯之中。

当被测温度的物体与泡接触时,泡内空气就会因热胀冷缩而发生体积变化,使有色液柱上升或下降,再由玻管上标有“热度”(即现在所说的“温度”)的刻度读出。

人教版 高中物理 选修3-3 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 高中物理 选修3-3 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热力学温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的相同的B. 热力学温度的零度记为0 K,它等于––273.15℃C.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温度降低至绝对零度时,气体的压强也应为零D. C叙述的内容是理论上的推导,实际是达不到的2.在摄氏温度与热与学温度的换算中,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5℃等于278KB. 升高5℃就是升高278KC. 降低到5℃就是降低到278℃D. 降低了5℃就是降低了278K3.关于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B.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C.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D.温度在两个物体之间会传递4、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表示温度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B、用两种温标表示温度的变化时,两者的数值C、1k就是10CD、当温度变化10C时,也可说成温度变化274.15K5、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膨胀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制造的B、水的沸点为1000C,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即为373.15k.C、水从00C升高到1000C,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即为从273.15k升高到373.15kD、水从00C升高到1000C,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就是升高了100k.6、关于系统的状态参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描述运动物体的状态可以用速度等参量B、描述系统的力学性质可以用压强来描述C、描述气体的性质可用温度、体积等参量D、温度能描述系统的热学性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B、温度相同的棉花和石头相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C、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则b、c 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D、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热平衡8、在一个完全真空的绝热容器中放入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A、两物体没有接触B、两物体的温度相同C、真空窗口不能发生对流D、两物体具有相同的热量答案:1、A B D2、A C3、A C4、A B5、A B C D6、AA B C D7、A C D8、B。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练习:(四)温度和温标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练习:(四)温度和温标2

课时追踪检测(四)温度和温标()1. (多项选择 )对于系统的状态参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描绘运动物体的状态能够用压强等参量B.描绘系统的力学性质能够用压强来描绘C.描绘气体的性质可用温度、体积等参量D.温度能描绘系统的热学性质分析:选BCD描绘运动物体的状态能够用速度、加快度、位移等参量, A 错;描绘系统的力学性质能够用压强、电场强度、磁感觉强度等来描绘, B 对;描绘气体的性质可用温度、体积、压强等参量, C 对;温度是用来描绘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能够描绘系统的热学性质, D 对。

2.当甲、乙两物体互相接触后,热量从甲物体流向乙物体,这样的状况表示甲物体具有 ()A.较高的热量B.较大的比热容C.较大的密度D.较高的温度分析:选 D热量老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达到低温部分,所以决定热量流传的决定要素是温度, A 、B、C 各选项所提到的条件均与此没关,故D 项正确。

3. (多项选择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两物体温度同样,能够说两物体达到热均衡分析:选 ACD当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密切接触时,假如二者的温度有差别,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热互换,高温物体将向低温物体传热,最后使二者的温度达到相等,即达到热均衡。

A、 D 对;温度同样,不会进行热传达, B 错;若 a 与 b、 c 分别达到热均衡,三者温度就相等了,所以 b、 c 之间也达到了热均衡, C 对。

4. (多项选择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处于热均衡的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B.达到热均衡的两个系统分开后,再接触时有可能发生新的变化C.两个未接触的系统不行能处于热均衡D.处于热均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必定相等分析:选 AD依据热均衡的定义,两个处于热均衡的系统,不论分开,仍是再接触,系统的状态参量都不再发生变化,故 A 正确、 B 错误;全部达到热均衡的系统必定都拥有同样的温度,两个未接触的系统也可能处于热均衡,故 C 错误、 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第7章第4节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3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6题为多选题)
1.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达到热平衡后,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 ) A.质量B.密度
C.温度D.重力
答案:C
解析:由热平衡的定义可知,C选项正确。

2.下图是四种测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必须置于液体中,而且不能与器壁接触,只有D正确。

3.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答案:C
解析:要测量冰下水的温度,必须使温度计与冰下的水达到热平衡时,再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可隔着冰又没法直接读数,把温度计取出来,显示的又不是原热平衡下的温度,所以A的做法不正确,C的做法正确,D的做法不正确,B的做法也失去了原来的热平衡,水瓶提出后,再用温度计测,这时,周围空气也参与了热交换,测出的温度不再是冰下水的温度了。

4.(南通市2014~2015学年高二检测)下列状态处于热平衡态的是( )
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
B.冰水混合物处在0℃环境中
C.一个装有气体的密闭绝热容器匀速运动,容器突然停止运动,容器内的气体
D.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
答案:AB
解析: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其状态参量稳定不变,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冰水混合物在0℃环境中,其温度、压强、体积都不再变化,是平衡态,故A、B对;一个装有气体的密闭绝热容器匀速运动突然停止时,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故其不是平衡态,C错;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温度、体积均要变化,故其不是平衡态,D错。

5.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即热力学温度为10K
B.热力学温度升高1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C.摄氏温度升高10℃,对应热力学温度升高283K
D.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温标不同,两者表示的温度无法比较
答案:ACD
解析: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t+273.15K,所以选项A错误;对于T=t+273.15K,有许多同学错误地认为可变形为ΔT=Δt+273.15K,而认为C选项正确,实际上ΔT=T2-T1=t2-t1=Δt,即用摄氏温度表示的温差等于用热力学温度表示的温差,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C、D错误。

6.两个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分开后,由于受外界的影响,其中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K,另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系统不再是热平衡状态
B.两个系统此时仍是热平衡状态
C.两个系统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D.两个系统的状态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BC
解析:由于两个系统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温度相同,当分别升高5 ℃和5 K后,温度仍相同,两个系统仍为热平衡状态,故A错误、B正确;由于温度发生了变化,系统的状态也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济南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入冬以来,冷空气频繁来袭,我省气温不断下降,24日更是降到自入冬来的最低,鲁中山区更是低至-5 ℃,如果用热力学温度表示该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K;高温超导材料是各国争相研究的新型导体材料,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临界温度比较高的超导体是铋锶钙铜氧超导体,临界温度为110 K,用摄氏温度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268 -163
解析:由T =t +273 K 可得-5 ℃的热力学温度为268 K, 110 K 的摄氏温度为-163 ℃。

8.家用温度计经常标有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把冰点的温度定为0℃,水沸点的温度为100℃,两温度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为1℃;而华氏温度把冰点定为,把水的沸点定为,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为。

(1)1℃等于多少?
(2)人的正常体温若取37℃,为多少华氏度?
答案:(1)1.8 (2)98.6
解析:(1)1℃=100=
+=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小明自定一种新温标p ,他将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等分为200格,且将冰点的温度定为50p ,今小明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150p 时,则该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时应为( )
A .30℃
B .40℃
C .50℃
D .60℃ 答案:C
解析:每格表示的摄氏度为100200
=0.5℃,比冰点高出的温度为(150-50)×0.5℃=50℃,C 对,A 、B 、D 错。

2.小丽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很少一部分,然后象图中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宁发现了,小宁指出她的错误如下。

你认为小宁找错的是
( )
A .不应倒入另一个烧杯中,这会使温度降低
B .水倒的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 .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 .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里读
答案:D
解析:题中将少量水倒入另一烧杯,测量有两处错误:其一,少量水不能完全浸没温度计玻璃泡,达热平衡时测量的不是水的温度;其二,少量水倒入另一烧杯,这少量水与另一烧杯又达到一个热平衡,温度已改变,再用温度计测量时,测出的是这个热平衡状态的温度,而不是待测水的温度了。

所以小宁A 、B 找对了。

题中C 项读数小宁找得对,但小宁在D 选
项中要把温度计取出来读数就不对了,当把温度计取出时,在空气中它与空气间存在温度差,有热交换会失去原来的热平衡,示数变化。

3.实验室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

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41℃,60℃
B .21℃,40℃
C .35℃,56℃
D .35℃,36℃
答案:C
解析:此温度计每一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10080-20℃=53
℃,当它的示数为41℃时,它上升的格数为41-20=21(格),对应的实际温度应为21×53
℃=35℃;同理,当实际温度为60℃时,此温度计应从20开始上升格数为6053
=36(格),它的示数为36℃+20℃=56℃,所以C 正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
B .温度相同的棉花和石头相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
C .若a 与b 、c 分别达到热平衡,则b 、c 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
D .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热平衡
答案:ACD
解析:当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时,如果两者的温度有差异,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热交换,高温物体将向低温物体传热,最终使二者的温度达到相等,即达到热平衡,故
A 、D 正确;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不会发生热传递,故
B 错;若a 与b 、c 分别达到热平衡,三者温度一定相等,所以b 、c 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故
C 正确。

5.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
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槽中,细管中的液面清晰可
见,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就能根据液面的变化测出温度的变化,
则( )
A .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槽中的液体
B .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细管中的红色液体
C .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的空气
D .该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制造的
答案:CD
解析:细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用来显示球形瓶中空气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封闭的空气,该温度计是利用它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的,故A 、B 错,C 、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6.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半导体热敏电阻R 随温度t 的变化情况。

把该半导体电阻与电池、电流表串联起来,如图乙所示,用该半导体作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于是就得到一个最简单的热敏电阻温度计。

请判断:如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都不变,电流表上代表t 1,t 2的两点,哪个应该标在电流比较大的温度上?
答案:t 2标在电流比较大的温度上。

解析:由R -t 图象可知R 随t 的升高而降低,电流较大表示R 值较小,所以t 2标在电流比较大的温度上。

7.小明在家制作了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
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当外界温度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移动。

当有色水柱下端与D 和A 对齐时,温度分别为20℃和80℃。

A 、D 间刻度均匀分布。

由图可知,图中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为多少℃?
答案:32℃
解析:由题图知A 、D 间共有15个格,每个格表示温度为80-2015
℃=4℃,有色水柱的下端离D 点3个格即3×4℃=12℃,所以温度为t =20℃+1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