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ppt

合集下载

第1课时-地球与地图ppt课件

第1课时-地球与地图ppt课件

2.比例尺的缩放 缩放地图时首先要缩放比例尺。比例尺的缩放规律: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 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 尺×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 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 尺×(1+n)。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 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 尺×1/n。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 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1-1/n)。
①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 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 圆心发出的射线 ②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 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还是 北纬 ③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 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 西经还是东经
4.经纬网的应用 (1)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 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 1中 弧 A B )。
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三是利用勾
股定理估算。(如图 2中 B C ,连结 B 、C 两点,B C =
)
(4)利用经纬网进行面积比较 不论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上,还是在不同的经纬网图上,进行两区域 面积大小的比较时,应该看其实际占有的单位经纬网格的多少及 其所处纬度的高低,若占有的单位经纬网格越多,其所处的纬度越 低,则其面积越大;反之则越小。 如下面甲、乙两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实际面积甲图小于乙图。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 1 中同一条纬线上 M 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 M PK ,而不是弧 M Q K ,赤 道上除外)。 ③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间最短 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2)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①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 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 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 于 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 180°,则东经的 在西,西经的在东。 ③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选择劣 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 上则相反。

地球与地图PPT课件

地球与地图PPT课件

二、地图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地图的三要素 (1)、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
线指示法、一般方法(会运用)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用分数比较) (3)、图例与注释
.
30
地图上的方向
1、看地图,辩方向。面对地图,通常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
15
经纬网
.
16
60° 60° 30° 0° 30° 60° 90°120°150°
40° A ( 40°N, 60°W ) 20°

20°
C (0°, 120°E)
40° 60°
B ( 20°S, 0 °)
.
17
15° 160°
180° 160° 140°
25°
D (25°S, 180°)
35° (40°S,170°E)
45°
E
.
18
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 平时善于观察的刘路路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 动方向,在“图1”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据此 回答1、2
.
1.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
位置是( A )
A、29°N,112°E B、29°N,112°W
C、29°S,112°E D、29°S,112°W
扁的椭球体。
.
3
0°纬度以北,称 为北纬,用N表示
0°纬度以南,
称为南纬,用S
. 表示
4
.
5
3、经度
本 初 西经 W 子 东经 E (度数向西递增)午(度数向东递增) 线
180° 120° 60° 0° 60° 120° 180°

地球和地图中考复习课件(中图版)

 地球和地图中考复习课件(中图版)

考 点 2 地球仪:
1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 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南极:地球南端与 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轴:地球自转轴 北极:地球北端与 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地球仪表面与地 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 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
考 点 2 地球仪:
地轴
2 地球仪上的线:
1 地轴 2 南极、北极 3 赤道 4 南、北回归线 5 南、北极圈 南极:90°S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目录
CONTENTS
01
知识结构
02
地球和地球仪
03


04
地形图01来自PART ONE 知识结构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02 PART TWO 地球和地球仪
考 点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①盖天说
②浑天说
③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
典例训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毛主席撰写的著名诗句,根据诗句意思完成
下5.面“5-坐6地小日题行。八万里”的地点是指(C)
A.北回归线上任一点
B.南回归线上任一点
C.赤道上任一点
D.地球上任意一点
6.“八万里”指的是( D)
1 形状:圆圈;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除极点外) 2 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步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3 方向:东西方向 4 纬线圈间的关系:所有纬线圈都相互平行(两极为点) 5 数量关系:纬线有无数条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与地图(PPT版)共54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与地图(PPT版)共54张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
1.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实上地距距离离
③表示形式
形式
举例
文字式 数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1∶500 000或
1 500 000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
a.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判定 度数的数值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
度数的数值向北增加是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
特殊经 0°和18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 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3.5°是热带、温带界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和基本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 常见的地形部位。 a.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
地形 山顶 洼地 陡崖 山脊 山谷 鞍部
示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等高线特点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小 等高线重合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集水区 两个山峰和山谷之间的区域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中,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和颜色,叫图例;用来说明地 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叫注记。如 1 000 m中“ ”为图例,“1 000m” 为注记。
2.等高线地形图 (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 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 而成的线,叫等深线。

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球与地图ppt

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球与地图ppt

B。 60°N,100°W
A。60°N,120°W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海域属于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洋流L属于 A.自西向东流的暖流 C.自西向东流的寒流 B.自东向西流的暖流 D.自东向西流的寒流
3.该洋流转向后,气候受其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A.悉尼
B.圣保罗
特 点
特 殊 线
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0°、60°分别是低、中、高纬的 120°E经线(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分界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界线 回归线和极圈 五带的分界线
西半球
西 经 度 0° 180° 东 经 度
20°W
160 °E
东半球
180°
20°
西经(W)

160° 180°
2、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指向 经纬网图:经线定南北,纬线定 东西
(3)经纬网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西



例2. 读图,判断甲地在乙地的
A. 东南方 B .西北方
关键:一看“南
北”、再看“东西”; 二是在东西关系中注意 用劣弧法;三是两幅以 上的图,要把各点转绘 在一幅图上。 0°
(2)关于地心的对称点,一定位于该点所在经线的正对经 线上,两条正对经线经度之和等于 180 °且东、西经度 相互对应。
7、某军舰在160°E、59°S的海面上沿着160°经 线方向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90千米,导弹着 点将在: A. 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 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 C. 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D. 西半球的高纬度地 区 提示:纬度1°≈111千米 地转偏向力

地球和地图复习ppt课件演示文稿

地球和地图复习ppt课件演示文稿

极点
基础知识回顾
(4)经纬网
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 40°N,120°E 行定位,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如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为 ( )。
基础知识回顾
温馨点拨
地球和地球仪并不完全 一致 形状 大 小 表面事物
地 正球 球 体 仪 地 扁球 球 体
根据需 用图例和注记表示 要确定,地物;有假想的经 有大有 线、纬线,有颜色、 小 符号和文字等 真实的地理事物; 大小一 分为海洋和陆地, 定 陆地又有山川、河
2011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 图例、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 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2011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5.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 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 行星 6.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8.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 主要特点
(2009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所 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 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 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 (1)~(2)题。
高频考点讲练
(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 时( )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图中各条实线是 山顶 山谷 山脊 的点的连线,即等高线。其中 缓坡 A处表示 ,B处表示 , 鞍部 陡坡 C处表示 ,D处表示陡崖, E、F相比,E表示 部位, F表示 部位,G处表 示 。
海拔相等
基础知识回顾
温馨点拨
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假设陡崖处 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 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 1)d≤ΔH<(n+1)d。

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地球和地图(共39张PPT)

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地球和地图(共39张PPT)

稀疏

的是__________。
从C到A
考点聚焦
┃地形图的判读
(3)判断地表形态
示意图
等高线图
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闭合,数值 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降低
等高线闭合,数值 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___升__高___
地形判断
山峰
________
盆地或洼地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低处凸出
___山_脊____
考点聚焦
┃地形图的判读
和西经的__1_80_°__是重合的
半球 划分
___赤__道___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赤道以北为___北___半球,以南为
_南___半球
__2_0_°__W__和1_6_0_°__E_的经线圈是东西 半球的分界线,20°W向______东__至
160°E为东半球,20°W向______至 西 160°E为西半球
答 案 赤道: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最南和最北的纬线; 南北极圈: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度数最低的纬线; 0°经线和18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20°W和160°E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考点聚焦
第2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考点聚焦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着__地__轴____的旋转运动。 2.方向:_自__西__向__东_____;面对北极看为逆__时__针____, 面对南极看为___顺__时_针____。
纬度 ___赤__道___(0°纬线)
经度 _本__初__子_午____线(0°经线)
度数 划分 和符号 表示
从称赤为北道9北极0向°纬和N北(南_、_极_向_都)南9和0为各°南_分纬__S为(____________)_,__,

初中地理复习地球和地图-完整版PPT课件

初中地理复习地球和地图-完整版PPT课件

(20°N,20°E)
(40°E,60°N)
(30°S,20°W)
(70°E,40°N)
第二种:极地经纬网图
a.在极地经纬网图上以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 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一条条直线。
b.极点的判读方法:
(23°26′S,135°E)
①根据圆心处的字标
C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
③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
中纬度,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南东部地区( D )
南半球
赤道
0°经线
30°N,110°E
5.下列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B )
东北
东北
东北
N
西北
6.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 )
7.若下列各项图中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由小到大
排列正确的是( D )
①世界地图 ②中国地图 ③福建地图 ④厦门地图
基本规律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
低纬地区经纬网
中高纬地区经纬网

极地地区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第一种:网格状经纬网图
低纬或中高纬地区的经纬网
a. 横线(或弧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 纬度数值向北递增为北纬
b.辨别南北纬 纬度数值向南递增为南纬
经度数值向东递增为东经 辨别东西经 经度数值向西递增为西经
图幅面积相等,判断比例尺、表示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图幅面积相等,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较大
比例尺大
范围小
内容详细
练习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经纬线的长度各自相等 B、经纬线都是一个圆 C、经度和纬度总数都是360度 D、地球上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 要点探究
例2 读甲、乙、丙、丁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E、
F、G、H八点的经纬度坐标: A________ ; B________ ; 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 F________ ;
G________;H________。
相同的是( )
A.地方时 B.太阳高度 C.季节 D.昼长
例1 [2010·北京卷]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 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则图中经 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B.5° C.8°D.10°
4.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第1讲 │ 考点梳理
中低 直射 极昼、极夜
第1讲 │ 考点梳理
东经
西经
东半球
东半球
常见经纬网图类型
第1讲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二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1.确定经纬线 (1)在极地经纬网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 直线。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2)在方格经纬网图上,一般情况下,横向直线(或弧线) 代表纬线,纵向直线(或弧线)代表经线。特殊情况下需从经 纬度数值上判断,纬度最大值不超过90°,经度值可以大于 90°。如果某条线的度数大于90°,这条线一定是经线。
东经度的度 20°W~0°~
经 度
从_本__初__子__午_ 数愈向东_愈_ 160°E为_东_半 线__向东、向 _大_,西经度 球,160°E~
西各分180° 的度数愈向 180°~20°W
西_愈__大_
为_西_半球
续表
纬 度
从向90赤°_北_道_各_向分南、北向纬南纬北的_愈___的度大愈___度数大_,数 愈南愈向
第1讲 │ 要点探究
地球上的“对住点”是指地面上经度相同、
纬度的度数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两点。据此回答(1)~(2)
题。
(1)上海(121°E、31°N)对住点的地理坐标是( )
A.121°W、31°N
B.121°W、31°S
C.121°E、31°N
D.121°E、31°S
(2)对于地球上的“对住点”来说,下列地理现象一定
(2)若图丙中自转方向与现在
相反,则E、F两点的经纬度坐 标 : E____________ ; F____________。
图1-5
第1讲 │ 要点探究
下图表示地图上局部区域经纬线分布状况。据 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P点附近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地热资源 丰富 ④生态环境脆弱 ⑤有著名的文化遗产 ⑥是富饶的鱼 米之乡
第1讲 │ 要点探究
2.确定经纬度 (1)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上,相邻两条经线(或纬线)之间 的度数间隔是相等的。 (2)纬度的判断。①根据经纬网图上的N、S来判断:N为 北纬,S为南纬;②根据自转方向来判断:若极地经纬网上 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为北纬,顺时针则为南纬;③根据纬 度递变规律来判断:北边纬度高者为北纬,南边纬度高者为 南纬。 (3)经度的判断。①根据经纬网图上的W、E来判断:W为 西经,E为东经;②根据经度递变规律判断:自西向东经度 变大的为东经,变小的为西经。
征。
第1讲 │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形状:两极①___稍__扁_____,赤道②__略__鼓________的不规
则球体。 2.大小
第1讲 │ 考点梳理
二、地球仪与经纬网
第1讲 │ 考点梳理
半圆
南、北两极点 赤道
南北
变短
处处相等 东西
(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图示
划分
分布规律 划分半球
第1讲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三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经纬网上确定方向的理论 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 线指示东西方向。
1. 方 格 状 经 纬 网 图 上 经 线 和纬线呈直线。如图1-7中A在 B的西北方向。
第1讲 │ 要点探究
2. 弧 线 式 经 纬 网 图 ( 以 极 点 经 纬 网 图 为例)
以_赤__道_为界, 以北为北半 球,以南为 南半球
(3)经纬网及其意义 ①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②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 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1讲 │ 考点梳理
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经度
纬度
划分方法
由⑩ 本_初__子__午__线_ (0°经线) 由⑪_赤__道_____(0°纬线)
(1)图1-8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 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东方。
(2)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 位置判断C位于B的南方。
(3)A、C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 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可先判断东 西方向,再判断南北方向,最后结合, 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第1讲 │ 要点探究
4.对跖点即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二者的经度 相差180°;纬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求地球上遥 遥相对的“对跖点”有一句简单的口诀:“纬度相同分 南、北,经度互补各东、西。”如北京市(北纬40°,东 经116°)的“对跖点”的经纬度数值为:南纬40°(纬度 数值相等),西经180°-116°=64°。对跖点之间的球 面距离最远,都是一个数值,约有2万千米,是地球上最 长的两点距离。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一单元 │ 知识框图 知识框图
第1讲 │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讲 │ 考纲考向
考纲考向
【考纲概览】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考向定位】 1.以经纬网图切入,考查方向的判读、两点间距离的
计算、最短航线的确定。 2.以区域经纬网图切入,考查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特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向南、向北各划分90°
分布规律 半球划分
向东度数⑫__增__大____为东 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北纬的度数愈向_⑬_北___ 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
愈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⑭ 20°W~0°~__1_6_0_°__E_ 以⑮__赤__道____为界,以 为东半球,160°E~ 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 180°~20°W为西半球 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