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电工技术习题大合辑(有答案版+整理者阳皓)

电工技术习题大合辑(有答案版+整理者阳皓)

3.图示电路中,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应该是一个(B (a) 2A 的理想电流源 (b) 2V 的理想电压源
)。
(c) 不能代替,仍为原电路
4.图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 RL 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 源是( B )。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不能确定
(b)2
10
1 直流电路-单选(65)
58.某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如图 1 所示,戴维宁等效电压源如图 2 所示,US 值为( B (a)6V (b)4V (c)2V
)。
59.图 1 所示有源线性二端网络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 2 所示。已知图 2 中的 R0=3,那么图 1 中的 R 值应是( C )。 (a)12 (b)9 (c)6
A
)。
38.右上图示电路中电流 I2 为( (a)7A (b)3A (c)3A
C
)。
39.在左下图示电路中,已知:US=2V,IS=4A。电流 I 为( (a)0A (b)2A (c)4A
A
)。
7
1 直流电路-单选(65)
40.在右上图示电路中,电流 I 为( (a)3A (b)10A (c)2A
64.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S=18V,IS=3A,电流 I 为( (a)1.2A (b)3A (c)0
65.在右上图示电路中,当开关 S 断开时,电压 U =10V,当 S 闭合后,电流 I =1,则该有源 二端线性网络的等效电压源的内阻值为( C )。 (a)16 (b)8 (c)4
12
1 直流电路-单选(65)
31.在左下图示电路中,已知 U=6V,电流 I=2A,则电阻值 R 为( (a)-3 (b)2 (c)3

《电工技术(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全面版)

《电工技术(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全面版)

图1.10 习题1.3解答用图
1.4 在图1.11中,已知

。试确定元件 N 中的电流 I3和它两端的电压 U3,
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校验整个电路中的功率是否平衡。
分析 电路有2个节点、3条支路和3个回路,欲求元件 N 的电流和电压,必须应用基尔霍
夫定律。
解 设元件 N 上端节点为 a,左边回路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如图1.12所示。对节点 a 列
图1.26 习题1.14解答用图
1.15 在如图1.27所示电路中,已知流过电阻 R 的电流 ,求 US2。
分析 本题运用 KCL 和 KVL 求出左右两条支路的电流后,即可求出 US2。 解 设各电流的参考方向和所选回路的绕行方向如图1.28所示。根据 KCL 得:
由于 ,故得:
根据 KVL,得: 所以:
(2)将10只220V、40W 的灯泡并联作为该发电机的负载,这些灯泡是否能正常工作?为
什么?
分析 本题考查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及其应用。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 IN、额定电压 UN 和额
定功率 PN 之间的关系为
。至于电气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则取决于其实际的电
流、电压和功率等是否与额定值相等,若相等,则设备能正常工作,否则设备不能正常工
电烙铁的电阻为:
(Ω)
由于
(Ω) ,R0可忽略不计,因此流过电烙铁的电流为:
电烙铁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A)
(W) 因为电烙铁实际消耗的功率与额定功率不相等,所以电烙铁不能正常工作。 1.8 求如图1.15所示电路 a、b 两点之间的电压 Uab。 分析 本题考查基尔霍夫定律的推广运用。在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时,先要在电路 图中标出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所选回路的绕行方向。KCL 可推广到包围部分电路的任 一假设的闭合面,KVL 可推广到不闭合的电路上。 解 设电流的参考方向和所选回路的绕行方向如图1.16所示。根据 KCL,有: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不可确定
IS
U
R
图 1-68 选择题 2 图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电流源 IS 的端电压U = IS R ,理想电流源的特性为电流 IS 恒定,电压
U 与外接电阻 R 成正比。
答案:(a)
3.电路如图 1-69 所示,流过理想电压源 US 的电流 I 随外接电阻 R 增大而(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不可确定
I
US
R1
R
图 1-72 选择题 6 图
分析: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US,恒定不变,故流过电阻 R 的电流 I
=
US R
,与 R1 无关。
答案:(c)
7.电路如图 1-73 所示,当电阻 R1 增大时,电压 U 将(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解:a)图为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约束方程为
u = −Ri = −5i
b)图为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关联,约束方程为
u = L di = 10 di dt dt
c)图为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约束方程为
i = −C du = −20 du
dt
dt
d)图为电流源,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约束方程为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
(d)不确定
IS
US
R
图 1-80 选择题 16 图
分析:直接分析功率,电阻功率
PR
=
U
2 S
R
= 8W
(消耗功率),电流源的功率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修订)

电工技术第1章答案(修订)

并说明 u 与 i 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图 1-86 习题 1.2 图
7
解题指南:对于无源元件(电阻、电容和电感),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是否关联,元件的电
压电流约束方程是不同的(非关联比关联时的约束方程多一个‘-’号);对于电流源,输出电
流恒定,电压取决于外电路;对于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电流取决于外电路。
电流 I 值为 (
)。
(a) 9A
(b) −9 A
(c) 3 A
(d) -3 A
分析:电阻 R 两端电压其实就是电源电压 U,只是参考方向与电流 I 为非关联,根据非关联
欧姆定律, I = − U = −3A 。 R
答案:(d)
10.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电流源的端电压 (
)。
(a) 不变
(b) 越低
)。
(a) 25 Ω
(b)15 Ω
(c) 5 Ω
(d) 2.5 Ω
2
分 析 : 根 据 基 尔 霍 夫 电 流 定 律 I1 = I − I 2 = 5A , 根 据 欧 姆 定 律 U = I1R1 = 25V , 故
R2
=
U I2
= 2.5Ω
答案:(d)
9.电路如图 1-75 所示,已知电源电压 U = 9 V,电阻 R = 3 Ω,R 1= 6 Ω,R2 = 3 Ω,则
反比。
答案:(b)
12.电路如图 1-76a 所示,当电路改接为图 1-76 b 时,其电阻 R 上的电压U 将(
)。
(a) 不变
(b) 减小
(c) 升高
(d)不确定
IS
IS
UR
UR
a)
US
b)
图 1-76 选择题 12 图

电工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电工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电工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7题,每题1分,共77分)1.测量电容及其介质损耗,使用的测量仪器是( )。

A、交流电桥B、双臂电桥C、单臂电桥D、三臂电桥正确答案:A2.数据存储寄存器一般用( )。

A、ROMB、EPROMC、R AMD、随机存储器正确答案:C3.磁极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力和能的特性,该物质叫( )。

A、磁力B、磁场C、磁体D、磁性正确答案:B4.单台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条件是铜损等于铁损时,此时变压器的负荷电流为额定电流的( )%。

A、50B、60C、70D、80正确答案:B5.室内照明线路在安装完毕试送电之前, 需用校验灯对线路进行通电试验,目的是( )。

A、检查线路敷设是否牢固B、检查线路有无接错C、测试线路承受电压D、测试线路绝缘电阻正确答案:B6.三相异步电动机温升过高或冒烟,造成故障的可能原因是:( )。

A、绕组受潮B、定子、转子相擦C、转子不平衡D、三相异步电动机断相运行正确答案:B7.关于风机盘管二通阀的作用及控制方式,正确的是( )A、开闭冷冻水,手动控制B、开闭冷空气,温控器控制C、开闭冷冻水,温控器控制D、开闭冷空气,手动控制正确答案:C8.高次谐波对电网质量和电气设备危害很大,其中危害最严重的谐波为( )A、偶次谐波B、三次谐波C、一次谐波D、七次谐波正确答案:B9.读图的基本步骤有:看图样说明,( ),看安装接线图。

A、看主电路B、看交流电路C、看辅助电路D、看电路图正确答案:D10.质量大于 10kg 的灯具,其固定装置应做强度试验,试验重量为灯具重量的( )倍。

A、2.5B、1.5C、5D、8正确答案:C11.生产经营单位的( )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B、安全部门负责人C、安全员D、所有人员正确答案:A12.在承力钢结构构件上固定给水管支架,下列方法最适合的是( )。

A、电钻开孔B、热加工开孔C、气焊D、电弧焊正确答案:A13.在水池等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使用时的安全电压为(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3版习题库及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3版习题库及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 3 版)习题库第 1 章P15 练习题1.填空题(1)电力系统由、输电、降压、配电及五个环节组成。

(2)触电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3)电流分为三级:感知电流、电流、电流。

(4)人体触电的方式主要有触电、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等。

(5)现场触电急救的原则可总结为八个字:、、、。

(6)常见低压试电笔的电压测量范围为。

2.单选题(1)在工程中,U、V、W 三根相线通常分别用()颜色来区分。

A. 黄、绿、红B. 黄、红、绿C. 红、黄、绿(2)在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施工时,应采用()安全电压。

A.36VB. 24V 或12VC. 6V(3)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A.内部组织B. 表皮C. 局部(4)触电事故中,内部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这属于()。

A.电击B. 电伤C. 电灼伤(5)感知电流是使人有感觉的()电流。

A.最大B.最小C.平均(6)摆脱电流是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电流。

A.最大B.最小C.平均(7)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A.触电的方式B.人体电阻的大小C.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实行紧急救护(8)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应施行()。

A.人工呼吸法B. 胸外心脏按压法C. 心肺复苏法(9)触电者呼吸和心跳都停止,应采取()。

A.人工呼吸法B. 胸外心脏按压法C. 心肺复苏法(10)对触电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时,需掌握在每分钟()。

A. 8~10 次B. 12~16 次C. 20 次(1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左右。

A. 80~100 次B. 100~120 次C. 大于120 次(12)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 )。

A.单相触电B.两相触电C.接触电压触电(13) 低压试电笔检测电压的范围是()。

A. 60~500VB. 800VC. 大于1000V(14)用低压试电笔区分相线与中性线时,当试电笔触及导线,氖管发亮的即为()。

电工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为2×10-6C,相距0.2 m,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0.9N ,且为斥力。

3.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叫电场。

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流叫做电流。

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5.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是5A,经过2min时间,通过这个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600C。

导体中的电流为1A,在0.4min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4C。

6.衡量电场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压,其定义式为U AB=W AB/q。

7.电位是相对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有关;电压是不变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无关。

8.电压的正方向为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电动势的正方向为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9.衡量电源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动势,其定义式为E=W/q。

10.有二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电阻之比是3:4 。

11.一段导线的电阻值为R,若将其对折合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为R/4 。

1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在某段纯电阻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其表达式为I=U/R 。

13.全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为 I=E/(R+r)。

14.电源电动势E=4.5 V,内阻r=0.5Ω,负载电阻R=4Ω,则电路中的电流I=1A ,路端电压U=4V 。

15.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电源电动势所供给的功率,等于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之和。

16.额定值为“220V 40W”的白炽灯,灯丝的热态电阻为1210Ω。

如果把它接到110 V的电源上,它实际消耗的功率为10W。

17.有一只标有“1kΩ10W”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1A,允许加在它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00V 。

《电工技术(第3版)》习题答案 第5章 电路暂态分析 习题

《电工技术(第3版)》习题答案 第5章 电路暂态分析 习题

第5章 思考与练习一、填空1. 电路在换路时,电路中的 不能突变。

2. 电路在换路时,电感上的电流不能突变,电容上的 不能突变。

3. 电路形成过渡过程的充分必要条件: 。

4. 暂态的分析方法分为 和 。

5. RC 电路充电过程的快慢是由时间常数来决定的,其大小为 。

6.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是 、 和 。

7. 换路定则是 。

二、选择题1.电容在充电过程中,其 是不能突变的。

A .电流B .电路C .端电压2.RC 电路充电过程的快慢是由时间常数来决定的,τ越大,充电越 ,过渡过程需要的时间就越 。

A .慢,长B .慢,短C .快,长3.电路从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所经历的过程称 。

A .稳定过程B .过渡过程C .暂态过程4.电路在换路时,电路中的能量不能突变,对于电容元件,其储有电能为 。

A .221C Cu B .241C Cu C .C Cu 21 5.电路在换路时,电路中的能量不能突变,对于电感元件,其储有电能为 。

A .221L Li B .241L Li C .L Li 21 三、思考与计算1.在图5.01中,V 100=E ,Ω=11R ,Ω=992R ,µ10=C F ,试求:S 闭合瞬间(+=0t ),各支路电流及各元件两端电压的数值;(2)S 闭合后到达稳定状态时各支路电流及各元件两端电压的数值。

图5.01 习题5.01图 图5.02 习题5.02图 2. 如图6.02所示,开关闭合时电容充电,再断开时电容放电,分别求充电及放电时电路的时间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6=E V ,61=R Ω,32=R Ω,43=R Ω,34=R Ω,15=R Ω,试求43I I 和。

【解】 本题通过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可化为单回路电路计算,41R R 和并联而后与3R 串联,得出的等效电阻24,3,1R R 和并联,最后与电源及5R 组成单回路电路,于是得出电源中电流A A R R RR R R R R RR R R R EI 2)36364(3)36364(316)()(4141324141325=+⨯+++⨯+⨯+=++++++=而后应用分流公式得出43I I 和 图 2.3.1 习题的图A A I R R R R R R R I 322363643341413223=⨯+⨯++=+++=A A I R R R I 943236634114-=⨯+-=+-=4I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2.1.2】有一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图,通过实验测得:当U=10V 时,I=2A ;并已知该电阻网络由四个3Ω的电阻构成,试问这四个电阻是如何连接的?(a) (b )图2.3.2 习题的图【解】 按题意,总电阻应为210==I U R Ω5=Ω 四个3Ω电阻的连接方法如图2.3.2(b)所示。

【2.1.3】 在图中,3004321====R R R R Ω,6005=R Ω,试求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 和b 之间的等效电阻.【解】 当开关S 断开时,31R R 与串联后与2R 并联,42R R 与串联后也与5R 并联,故有4231542315ab 1111)//()//(R R R R R R R R R R R ++++=++= 3003001300300160011++++=Ω200=Ω 图2.3.3 习题的图当S 闭合时,则有43432121554321ab 11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3003003003001300300300300160011+⨯++⨯+=Ω200=Ω【2.1.5】图(a )所示是一衰减电路,共有四档。

当输入电压161=U V 时,试计算各档输出电压2U 。

5 ?45 ?(a ) (b )(c ) (d )图2.3.4 习题的图【解】a 档: 161a 2==U U Vb 档:由末级看,先求等效电阻'R [见图2.3.4(d )和(c )],5.5)545(5.5)545('++⨯+=R Ω5.55275=Ω5=Ω同样可得5''=R Ω于是由图2.3.4(b )可求b 2U ,即5501655451b 2⨯=⨯+=U U V 6.1=V c 档:由图2.3.4(c )可求c 2U ,即5506.15545b 2c 2⨯=⨯+=U U V 16.0=V d 档:由图2.3.4(d )可求d 2U ,即55016.05545c 2d 2⨯=⨯+=U U V 016.0=V【2.1.7】 试用两个6V 的直流电源,两个1k Ω的电阻和一个10k Ω的电位器连接成调压范围为5-V 5~+V 的调压电路。

【解】所联调压电路如图2.3.5所示? ??? ?? ? ???310)1101()6(6⨯++--=I A 3101-⨯=A 1=mA 当滑动触头移在a 点, ]610110)110[(33-⨯⨯⨯+=-U V 5=V当滑动触头移在b 点, )(61011033-⨯⨯⨯=-U V 5-=V图2.3.5 习题的图 图 习题的图[2.1.8]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21P P R R 和是同轴电位器,试问当活动触点a,b 移到最左端、最右端和中间位置时,输出电压ab U 各为多少伏?【解】 同轴电位器的两个电位器21P P R R 和的活动触点固定在同一转轴上,转动转轴时两个活动触点同时左移或右移。

当活动触点a,b 在最左端时,a 点接电源正极,b 点接负极,故6ab +==E U V ;当活动触点在最右端时,a 点接电源负极,b 点接正极,故6ab -=-=E U V ;当两个活动触点在中间位置时,a,b 两点电位相等,故0ab =U 。

*[2.2.2] 将图(a )所示的电路变换为等效星形联结,三个等效电阻各为多少?图中各个电阻均为R 。

【解】 将图(a )中的三个三角形abe, dbf, efc 化为三个星形,如图(b )所示;将图(b )中的三角形gdh, hfi, ieg 化为星形,如图(c )所示;而后得出图(d )。

由∆Y =R R 31得出图(d )星形联结的各个电阻为R 95。

图2.3.7 习题的图[2.3.1] 在图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解】 设流过电阻1R 的电流为3I)12(123-=-=I I I A 1=A(1)理想电流源1120311⨯==I R U V 20=V120111⨯==I U P W 20=W (取用)因为电流从“+”端流,故为负载。

adef cb(a) (b)Rc(c)abc5R/9(d)(2)理想电流源2)210120(22312⨯+⨯=+=I R I R U V 40=V240222⨯==I U P W 80=W (发出)因为电流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3)电阻R122311120⨯==I R P R W 20=W(4)电阻R222222210⨯==I R P R W 40=W校验功率平衡:80W 20=W 20+W 40+W[2.3.3] 计算图(a )中的电流3I 。

【解】计算本题应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最为方便,变换后的电路如图2.3.9(b )所示,由此得:(a) (b)图2.3.9 习题的图15.0112+++=I A 5.23=A 2.1=A22.13=I A 6.0=A[2.3.4] 计算2.3.10 中的电压5U 。

图2.3.10 习题的图【解】)46466.0(323213,2,1+⨯+=++=RRRRRRΩ3=Ω将1U和3,2,1R与44RU和都化为电流源,如图2.3.11(a)所示将图2.3.11(a)化简为图(b),其中)105(21+=+=SSSIII A 15=A(a)(b)图2.3.11 习题的图2.032.0343,2,143,2,10+⨯=+=RRRRRΩ163=Ω15116316355⨯+=+=SIRRRI A1945=A19451555⨯==IRU V37.2=V[2.4.1]图是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电路。

已知2301=E V,5.001=RΩ,2262=E V,3.002=RΩ,负载电阻5.5=LRΩ,试分别用支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求各支路电流。

????图2.3.12 习题的图[解] (1)用支路电流法LL L L LI R I R E I R I R E I I I +=+==+2022101121 将已知数代入并解之,得201=I A, 202=I A ,40=L I A(2)用结点电压法5.513.015.013.02265.02301110201022011+++=+++=L R R R R E R E U V 220=V 5.02202300111-=-=R U E I A 20=A 3.02202260222-=-=R U E I A 20= A 55.0220==L L R U I A= 40= A [2.4.2] 试用支路法和结点电压法求图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并求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负载电阻R L 取用的功率.两个电压源的内阻分别为Ω和Ω. 【解】 (1)用支路电流法计算本题有四个支路电流,其中一个是已知的,故列出三个方程即可,即图2.3.13 习题的图10048.012001164.08.012021121=-++=+-=-+-I I I I I I I解之,得38.91=I A, 75.82=I A, 13.28=I A(2)用结点电压法计算414.018.01104.01168.0120++++=abU V 5.112=V 而后按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应用有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可求得8.0112.5-1201=I A 38.9=A4.05.1121162-I A 75.8=A45.112==L ab R U I A 13.28= A (3)计算功率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9.38112.5P 1⨯=W 1055=W 8.75112.5P 2⨯=W 984=W 10112.5P 3⨯=W 1125=W)11259841055(P P P 321++=++W 3164=W?负载电阻L R 取用的功率为13.285.112⨯=P W 3164=W两者平衡.[2.5.1]试用结点电压法求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解】 50150150150255010050250'0++++=U V 50=V 5050-25=a I A 5.0-=A 5050-100=b I A 1=A 5050-25=c I A 5.0-= A c a I I 和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图2.3.14 习题的图[2.5.2] 用结点电压法计算图2.3.15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解】 20151********50 ++-+=A V V 3.14-=V[2.5.3]电路如图所示,试用结点电压法求L R 上的电压U,并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解】 将与4A 理想电流源串的4Ω电阻除去(短接)和与16V 理想电压源并联的8Ω电阻除 图2.3.15 习题2..的图 去(断开),并不影响电阻L R 上的电压U,这样简化后的电路如图2.3.16(b)所示,由此得(a) (b )图2.3.16 习题的图8141 41 4164+++=U V 8.12=V 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时,不能除去4Ω电阻,其上电压444⨯=U V 16=V,并由此可得理想电流源上电压)(8.12164+=+=U U U S V 8.28=V.理想电流源的功率则为48.28⨯=S P 4W 2.115=W[2.6.1] 在图中,(1)当将开关S 合在a 点时,求电流321I I I 和,,(2)当将开关S 合在b 点时,利用(1)的结果,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321I I I 和,。

(a) (b)图2.3.17 习题的图【解】 (1)当将开关S 合在a 点时,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4121 21 21202130 +++=U V=100V 21201301-=I A=15A 21001202-=I A=10A ?41003=I A=25A (2)当将开关S 合在b 点时,应用叠加定理计算.在图2.3.17(b)中是20V 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其中各电流为42422202+⨯+=‘I A=6A 4223+=’I ⨯6A=2A 4241+=‘I ⨯6A=4A 130V 和120V 两个电源共同作用(20V 电源除去)时的各电源即为(1)中的电流,于是得出1I =(15-4)A=11A 2I =(10+6)A=16A 3I =(25+2)A=27A[2.6.2]电路如图所示, 12=E V, 10,4321====ab U R R R R V.若将理想电压除去后[图试问这时U ab 等于多少?【解】将图2.3.18(a)分为图和图两个叠加的电路,则应有(a ) (b ) (c )图2.3.18 习题的图"'ab ab ab U U U +=124143213"⨯=+++=E R R R R R U ab V 3=V)310('-=ab U V 7=V[2.6.3]应用叠加定理计算图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和各元件(电源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说明功率平衡关系. 【解】(1)求各支路电流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图2.3.19(b)]:(a)(b) (c )图2.3.19 习题的图411042'4'2+=+==R R E I I A 2=A5103'3==R E I A 2= A )22('3'2'+=+=I I I E A 4= 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图2.3.19(c)]:10414424"2⨯+=+=S I R R R I A 8=A10411422"4⨯+=⨯=S I R R R I A 5.2=A8"2"==I I E A 0"3=I两者叠加,得)82("2'22-=-=I I I A 6-=A)02("3'33+=-=I I I A 2=A)22("4'44+=+=I I I A 4=A )84("'-=-=E E E I I I A 4-=A可见,电流源是电源,电压源是负载. (2)求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和功率电流源电压 )44102(441⨯+⨯=+=I R I R U S S V 36=V 各电阻元件上电压可应用欧姆定律求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