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旅游说课稿修订版
《我们去旅游》教案

《我们去旅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了解旅游的种类和方式。
2. 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旅游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旅游的种类和方式3. 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三、教学重点:1. 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旅游的种类和方式3. 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四、教学难点:1. 旅游的种类和方式2. 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和方式,以及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旅游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的相关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旅游经验和心得。
4. 图片展示法:展示相关的旅游图片,增强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直观感受。
【教学环节1】1.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旅游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导入新课。
1.2 讲解: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定义和重要性。
【教学环节2】2.1 讲解:讲解旅游的种类和方式,包括跟团游、自由行、自驾游等。
2.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旅游方式的优缺点。
【教学环节3】3.1 讲解:讲解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包括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
3.2 图片展示:展示相关的旅游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教学环节4】4.1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旅游经验和心得。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制定一个旅游计划,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点等方面。
下一节课分享各自的旅游计划。
六、教学环节5:5.1 讲解:讲解如何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目的地信息、预订交通和住宿、准备旅游用品等。
5.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旅游准备工作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准备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6】6.1 讲解:讲解旅游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安全、文明旅游、保护环境等。
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我们去旅游》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训练题目。
这次训练主要通过让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在角色体验中来丰富见闻,增加感受,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中,“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看祖国风光录像。
师:看完了这么美的风光,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要告诉大家,哪位勇敢的孩子先来?2.是呀,祖国河山多美呀!只要有时间,我总爱去各地旅游。
你们喜欢旅游吗?为什么?3.创设话题情境:我们班决定“十·一”放假期间出去旅游,请大家帮忙出出主意。
看谁介绍得最好,就决定去哪儿。
二、探究“说”法,尝试介绍师:要想介绍成功,首先要做一个好导游。
下面我们先来观看录像。
(教师播放录像)师:这是一位导游带领游客游览景区的一段录像,请留心导游和游客的表现。
(学生观看录像)师:导游是怎样表现的?生:这位导游拉着(师:热情邀请)游客去长城,还向游客介绍长城古老的历史。
生:我觉得他的介绍很全面。
师:要是说得太多了,啰里啰嗦的,行不行呢?(学生说:不行)这样别人就不愿意听了,介绍的内容要让别人听得懂,还要让别人感兴趣。
那怎样才能让别人感兴趣呢?生:介绍一些不一样的、神奇的地方,像录像里导游介绍长城有一万多里长,远看像一条巨龙。
还有可以介绍一些和景点有关的有趣的故事、传说,像录像里导游说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师:(竖拇指)对,这样游客一定很师:你知道怎样做才能流利呢?生:事先做好准备,把要介绍的内容记得很熟。
师:现在你们知道该怎样当导游了吧?生:导游应该对人很有礼貌,也要有责任心,总是为游客着想。
生:介绍时还要带点感情,就像向家里人介绍一样,别人问也不烦。
师:也就是说态度亲切热情,有耐心。
师:那我这样介绍行不行?(教师介绍时声音虽然比较大,但扭扭捏捏,很难为情)生(笑)这样也不行,应该大大方方。
小学美术《我们去旅游》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去旅游》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旅途中有没有注意过哪些美丽的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旅游景点的美术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我们去旅游》这一章节,带领学生们发现旅游景点的美术价值,并学习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整体来看,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旅游景点的美术价值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案例分析环节表现得非常积极。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景点之美。但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在写生技巧的运用上。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多给予他们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3.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引导他们在美术创作中发挥想象。
4.关注课堂参与度较低的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旅游景点,探讨其美术特点。
2.实验操作:学生们将尝试进行景点的速写或创意绘画,亲身体验绘画技巧的运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画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旅游景点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美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旅游景点的基本概念。旅游景点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它们是美术创作的源泉,也是我们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说课稿

《我们去旅游》(口语交际)说课稿金河镇小学吕洋洪说教材:《我们去旅游》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这一话题围绕本组课文“祖国多么伟大”的专题而设计。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中要求学生:“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进入二年级的各次口语交际训练,要努力达到“阶段目标”要求。
本次训练,要注重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说,乐意说;同时学会倾听,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依据教材以及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我确定了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如下:1、积极参与交际,轮流当导游,给大家清楚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2、在交流中,学会倾听、提问,感受乐趣。
3、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能积极参与交际,感受交际的乐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各地的风景名胜图片。
2、同学们搜集的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资料。
说教法:1、通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名称,激起了学生谈话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旅游见闻,为下面的小组交际活动做铺垫。
2、学生带着目的去看动画片,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他所要扮演的角色。
3、通过观看教师表演,学生对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觉得更具体,从而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乐于交际。
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很多游客都喜欢去那里旅游,把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多媒体出示祖国名胜的图片(配上音乐)2、这节课,我们就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二、明确要点1、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孩子爱去旅游,旅游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个哥哥或姐姐带着我们去参观的,那个人是——板书:导游!那跟着导游去参观的人就是——板书:游客!2、马上打开课文57页,自由读读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的要求,看看你读懂了什么?3、读懂了要求,还要清楚地知道:导游和游客是怎么做的?你想当导游还是游客呢?老师准备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
[实用参考]《我们去旅游》教案
![[实用参考]《我们去旅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62b2b9dd88d0d233d46ab2.png)
《我们去旅游》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积极参与交际,轮流当导游,给大家清楚介绍自己知道风景名胜。
2、在交流中,学会倾听、提问,感受乐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画片、师生演示赏析,学生小组练习、演示、评价,掌握交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能积极参与交际,感受交际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把自己见到的风景名胜讲清楚。
三、教学准备:动画课件、PPT课件、8面小旗、有风景名胜图片及文字资料的卡座、旅游帽一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的美丽的风景名胜,很多游客都喜欢去那里旅游,把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幻灯片出示祖国名胜的图片(配上音乐)2、提问:同学们,刚才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呀?3、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你去过什么地方旅游,也会看见一些美丽的景色呢,告诉我们吧?(小组自由发言,再提问)【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和平等交谈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名称。
】二、动画演示,明确要点1、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孩子爱去旅游,旅游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个哥哥或姐姐带着我们去参观的,那个人是——贴画:导游!那跟着导游去参观的人就是——贴画:游客!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玩游戏,就叫做:我们去旅游(齐读题目)。
想玩吗?自由读读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的要求,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3、读懂了要求,想玩这个游戏,还要清楚地知道:导游和游客是怎么做的?你想当导游还是游客呢?想当导游的同学请举手,老师准备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听清楚导游是怎么说的?想当游客的同学请举手,也请你们认真看,听清楚游客是怎么说的?【设计意图:学生带着目的去看动画片,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他所要扮演的角色。
】4、看动画片5、明确要求1)、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那动画片里的导游是怎么说的?模拟情景——(生:导游先说欢迎各位游客、、、、、师接:你能像导游一样说说这句话吗?师:你脸上带着微笑,声音响亮,腰挺得直直的向游客打招呼,老师觉得你很热情大方,要是举手挥动一下,就觉得你更加热情大方了,更像导游。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园地三《我们去“旅游”》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园地三《我们去“旅游”》本文是关于人教版第三册语文园地三《我们去“旅游”》,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设想:教学本课时,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操作计算机知识的情况,选择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运用教师和学生预先准备好的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通过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直观形象的视、听觉材料,大大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互动教学,让孩子们走进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搜集整理更多的文字图片信息,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力求打好口语交际基础,发展儿童语言,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向同学们介绍风景名胜点,做好“小导游”和“小游客”。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口语表述和互相交流的能力,能质疑和解答别人的询问。
教学重点:1、分组交流,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
2、培养口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风景名胜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曾经去过哪里?可以出示准备好的图片或者文字资料,向师生们做介绍。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名称。
由于学生的兴趣已被调动起来,因而发言会十分踊跃,他们会尽量表现自己,积极搜寻自己的旅游经验,说出许多名胜古迹来。
经过课前的调查,学生们将介绍新疆、上海、黄山、泰山、北京、大连等地风光)2、导入新课,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1)同学们介绍得真生动,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就走进网络世界,去“旅游”,你们高兴吗?(2)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要求二、上网学习,拓宽学生视野。
1、教师播放优美的风光、名胜等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拥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我们去游玩》(山东人民)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我们去游玩》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在外出旅游时,一定要有计划,做好准备,养成文明出游的好习惯。
游玩时,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生活社会常识。
进行安全教育等。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社会常识,养成文明出游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情景图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交流游玩的经历,感受大自然之美,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关爱生命,健康地生活。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主动建构,养成良好的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生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出游的图片、视频、音频。
学生准备:思考以往出游的经历。
(一)引入主题教师提问: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用灵巧的双手变幻出各种各样美丽的景色,大家想看看吗?(课件展示:随放音乐和图片)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思考,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
教师总结:是呀,多美的大自然啊!亲自去看看是一件多么美的事。
这节课,我们就迎着微风,去公园游玩美丽的大自然。
(二)思考讨论(1)教师发言:想一想,逛公园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都很棒,我们在逛公园时要排队买票,文明拍照,安全观赏,不嬉戏打闹,做个文明有礼的小游客。
让我们记录下游玩的收获,保存住美好的回忆吧。
(2)教师提问:游玩了公园,再来让我们去科技馆看一看,增长科学知识吧!请同学们看课本46页。
教师带领学生看教材。
教师总结:科技馆里有许许多多的高科技设备,让我们增长了许多科学知识呢。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神州十号和天宫课堂吗?学生看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向学生介绍天宫十号和天宫课堂。
《我们去旅游》教案

《我们去旅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了解旅游的目的地和旅游活动;(3)培养学生制定旅游计划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旅游的目的地和旅游活动;3. 制定旅游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旅游的基本概念、分类、目的地和旅游活动,制定旅游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活动的安排,旅游计划的制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分类、目的地和旅游活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具体操作过程;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旅游计划;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旅游计划,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旅游景点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2. 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分类、目的地和旅游活动;3. 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具体操作过程;4. 小组讨论,共同制定旅游计划;5. 学生展示旅游计划,教师点评并指导;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旅游计划制作:评估学生制作的旅游计划,包括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活动的安排等,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信息共享、解决问题等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设计》等;2. 图片素材:旅游景点的图片和视频;3. 网络资源:旅游网站、旅游攻略、旅游APP等;4. 实践材料:旅游计划模板、旅游道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去旅游说课稿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我们去旅游》(口语交际)说课稿
说教材:
《我们去旅游》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这一话题围绕本组课文“祖国多么伟大”的专题而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中要求学生:“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进入二年级的各次口语交际训练,要努力达到“阶段目标”要求。
本次训练,要注重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说,乐意说;同时学会倾听,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依据教材以及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我确定了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如下:
1、积极参与交际,轮流当导游,给大家清楚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2、在交流中,学会倾听、提问,感受乐趣。
3、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能积极参与交际,感受交际的乐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各地的风景名胜图片。
2.同学们搜集的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资料。
说教法:
1.通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名称,激起了学生谈话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旅游见闻,为下面的小组交际活动做铺垫。
2.学生带着目的去看动画片,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他所要扮演的角色。
3.通过观看教师表演,学生对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觉得更具体,从而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乐于交际。
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很多游客都喜欢去那里
旅游,把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多媒体出示祖国名胜的图片(配上音乐)
2.这节课,我们就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向大家介绍
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点
1、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孩子爱去旅游,旅游的时候,一般都会
有一个哥哥或姐姐带着我们去参观的,那个人是——板书:导游!那跟着导游去参观的人就是——板书:游客!
2、马上打开课文57页,自由读读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的要求,看
看你读懂了什么?
3、读懂了要求,还要清楚地知道:导游和游客是怎么做的你想当导游
还是游客呢
老师准备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
(同学们认真看)
听清楚导游是怎么说的游客是怎么说的
师:动画片里的游客是怎样做的?
生:要仔细听导游的介绍、、、、
生:游客可以问问题、、、、
对,游客可以提问。
你还记得刚才的小游客问了什么问题吗?
同学们,在参观的时候,如果你有疑问可以(指板书)向导游提问,如果没有疑问就要<指着板书认真倾听>
师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了当导游、当游客要怎样做了吗?
四、师生演练
1、现在,老师特别想当导游,向游客介绍我知道的景点——胜溪湖森林公园,
(师戴上帽子,拿着旗子当导游,请3个学生当游客)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胜溪湖森林公园,这里的景色可美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这里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湖,湖水很清,湖里养了许多美丽的鱼。
公园里还有亭子,我们可以爬上去看风景。
公园其他的景色也很美,你们可以自由参观。
2、学生自由分组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和游客,练一练,评一评。
3、小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每组选代表出来表演,表演过程中,师参与当游客,要是扮演游客的学生不懂得提问,老师可以做示范提问——导游姐姐,这里最吸引人的什么呀?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演的可起劲了,刚才演了导游的同学举手,说说当导游要怎么做刚才当游客的同学举手,你也来说说当游客该怎么做
教学反思
本节口语交际课教学设计,遵循了“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双向互动”、“情境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开动脑筋,发挥想像力,大胆而无拘束的畅谈,培养了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中我注重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要把握好“听”的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在本节课上,我较强调对学生“听”的要求。
先通过平等交谈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谈话的兴趣。
后放视频介绍,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山川美。
而后,在评价他人能抓住同学在介绍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
2、要重视“情境”的创设口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它具有情境性特征。
因而,创设具体的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先决条件。
正是基于此,在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也试着去创设情景,如并试着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的情境中展开交际。
3、要实现“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就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
是指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流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
进、相互补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动态过程。
所以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就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法。
如一个景点,有的学生去旅游过,有的没有去过。
教学时注意不能把话语权只给去游过的同学,而应该思考如何让没有去的同学也有话说。
我们可以让去过的同学当“导游”介绍该景点的景色,没有去过的同学组成“游客”听介绍问情况,实现互动;然后换一个景点,也许原来当“游客”的人就去过这个地方,他便转为了“导游”。
我们要尽力让“导游”“游客”互换角色,让全体学生都充分互动。
其次,可以进行“游风光发布会”,比谁介绍得美,同时组织“最佳游客”评选活动,比谁听得清,复述好,让每个学生都是谈话主体,都是交流的主动者,使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训练,水平都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