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
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前言。
咱这食品产业啊,那可是关系到大家的肚子和嘴巴的大事儿!为了让咱们的食品产业像火箭一样飞速发展,让大家吃得更爽、更健康,咱得制定个超棒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设定。
# (一)短期目标(1 2年)1. 让本地的特色小吃在周边城市都出名。
比如说咱们这儿的[特色小吃名字],得让隔壁城市的人一提到就流口水,每个月至少有[X]个外地美食博主来打卡。
2. 把食品卫生投诉率降低一半。
可不能让大家吃个东西还提心吊胆的,得让大家放心地大快朵颐。
# (二)中期目标(3 5年)1. 打造出[X]个全国知名的食品品牌。
就像[知名品牌例子]那样,一提起来大家都知道是咱这儿产的,而且品质超棒。
2. 让食品产业的销售额翻一番。
这样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了,从种粮食的农民伯伯,到加工食品的工人叔叔阿姨,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 (三)长期目标(5 10年)1. 让咱们的食品走向世界。
在国外的超市里也能看到咱这儿产的美食,让老外也尝尝咱们的厉害。
2. 成为食品产业创新的引领者。
不管是新的食品加工技术,还是独特的口味搭配,都得让其他地方跟着咱们学。
三、具体措施。
# (一)挖掘特色美食。
1. 举办美食寻宝大赛。
发动全地区的人去找那些隐藏在小巷子里、乡村里的美味食物。
不管是祖传的秘方,还是新创的小吃,只要好吃,都给挖掘出来。
获胜者可以得到[具体奖励,比如美食代金券或者厨房用品]。
2. 建立美食博物馆。
把那些传统的美食制作工具、食材样本、老菜谱都展示出来。
让大家知道咱们的食物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且博物馆里还可以设置品尝区,让游客可以一边看一边吃。
# (二)提升食品质量。
1. 成立食品质量监督小队。
这个小队就像食品界的超级英雄一样,随时出现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
一旦发现有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者质量不好的食品,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它们处理掉。
2. 给食品企业提供免费的质量提升培训。
请那些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讲课,教企业怎么挑选好的食材,怎么把加工过程做得更精细,怎么保证包装不会影响食品的品质。
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

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工业也开始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食品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生产成本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推动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制定了《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该方案的内容和实施的意义。
一、方案概述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是国家为促进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而制定的一项综合性规划。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明确食品工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鼓励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的优秀企业,推动行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加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企业的自我监管能力,形成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3.推动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深度融合,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4.鼓励产业集聚和品牌建设。
借助地区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推广养殖、种植、加工等模式,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食品品牌。
5.加强对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的管理。
落实“先环保、后生产”的原则,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二、实施意义制定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有利于推进食品行业的组织、技术、管理和市场的改革,进一步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食品工业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基础工业,其安全、卫生、优质水平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质量多少有着重要影响。
加强对食品工业质量安全的管控,有助于加强行业内部自律,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提高食品行业结构和效益。
食品工业是利用农业、工业、贸易等多种因素组合成的综合性产业。
提高食品工业的组织、技术和管理水平,可以加快食品产业化进程,提高食品行业的附加值,推动工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
2024年食品工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4年食品工业发展行动计划一、概述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展食品工业,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我们制定了2024年食品工业发展行动计划。
二、发展目标1. 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2. 推动食品工业创新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3. 提升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促进经济增长;4. 加强食品工业与农业、环境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主要举措1. 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1.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机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1.2 提升食品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推动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3 推动食品工业绿色发展,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和流程,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1.4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素养。
2. 推动食品工业创新发展2.1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壮大食品工业核心技术和创新企业,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
2.2 鼓励食品工业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开发创新型产品。
2.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食品工业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握和运用能力。
2.4 推动食品工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新产品。
3. 提升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1 完善食品工业政策环境,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投入食品工业。
3.2 加强食品工业企业的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3 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空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4 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积极拓展食品工业出口,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4. 加强食品工业与农业、环境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4.1 加强与农业产业的协作,推动食品工业与农产品生产、种植等环节的协同发展,提高食品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

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为了推动我国食品工业的稳步发展,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一份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总体目标该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食品工业产值达到30万亿元,重要食品品种实现自给自足,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有效推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
二、经济发展策略1.加快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层次更清晰、功能更明确、品种更丰富、技术更领先、服务更完善的产业结构。
2.进一步扩大食品工业规模,使得本土企业在行业内获得主导地位。
3.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食品工业向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三、技术进步方案1.强化科技创新,加大对食品工业技术领域的投入,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加强国内外科技紧密联系,加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应用。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技术、营销和管理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食品安全保障方案1.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监管。
2.加强对农民、生产厂家、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
3.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制度建设工作,推进食品安全法规完善,提高食品安全保障人员的管理水平。
五、品牌推广策略1.大力推行品牌战略,推广并确立一批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市场影响力。
2.发挥地理标志证明品牌地位,拉动食品生产和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3.强化知名品牌的建设,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价值和品牌影响力。
六、市场营销策略1.加强食品行业市场调研和市场信息维护工作,研究食品市场动态发展趋势和各食品市场的供求信息。
2.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贸易行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优化结构。
3.积极开展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忠诚度。
七、政策和机制创新方案1.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引导有能力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食品科技研发、标准制定、技术培训、检验检测等服务。
推动食品工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方案

推动食品工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方案食品工业研究的首要目的是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食品工业作为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重要产业,其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工业研究对于政府决策和产业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依据科学的研究结果来进行产业规划和决策制定,以促进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工业研究可以为政府提供相关数据和评估报告,帮助决策者了解食品工业的现状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食品工业作为满足人们日常食品需求的重要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食品工业研究是指对食品工业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机遇,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食品工业研究必要性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食品工业作为满足人们日常食品需求的重要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食品工业研究是指对食品工业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机遇,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食品工业研究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食品工业研究可以促进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工业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和相关技术,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食品工业研究还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口感,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食品工业研究对于推动食品工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也需要不断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食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食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进入2021年,我国食品行业将迎来新的挑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项新的发展规划,称为《食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又称“十四五规划”),致力于推动食品行业持续发展。
首先,《十四五规划》对当前食品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明确了食品行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
其次,《十四五规划》强调,科技创新是促进食品行业发展的关键。
将推动食品行业开展长期可持续的科学研究,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以实现品质更新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另外,《十四五规划》还提出了关于安全食品监管体系建立的要求。
政府将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重点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市场监管和检测抽检等,保障食品安全,提升消费者服务水平。
最后,《十四五规划》还强调了食品行业的国际合作。
加大国内外食品原料的交流与推广,不断提高食品质量,拓展食品销售渠道,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食品行业。
综上所述,《十四五规划》旨在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大科学研究力度,营造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打造全球化食品市场。
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必须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食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才能实现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未来,中国食品行业将迈向更加健康、安全的发展道路,为消费
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正是有了如今国家大力推进的《食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国食品行业才能昂首阔步、铸就食品企业更加辉煌的未来。
2023年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精选3篇)

2023年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精选3篇)
1. 推进食品安全保障
-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
- 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措施,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
- 提升食品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促进科技创新和升级
- 加强食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 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展技术研究和开发。
- 支持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推动食品加工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 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和优质的食品品牌。
- 加强市场开拓和推广,开展多样化的营销策略,拓展国内外市场。
- 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食品展览会和展销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总体目标是在2023年实现食品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食品安全保障,推动科技创新和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
广。
这将有助于提升食品加工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食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梅河口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梅河口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22•【字号】梅政发〔2021〕15号•【施行日期】2021.07.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梅河口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梅政发〔2021〕15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办局、直属企事业单位,驻梅有关单位:现将《梅河口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2021年7月22日梅河口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21〕6号)安排部署,为发挥梅河口市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集群化发展为方向,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按照“一个牵头部门、一位负责同志、一套工作专班”模式,实行“五化”工作法,有效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加快构建乡村振兴产业体系,努力探索具有梅河口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主要目标。
2021年,启动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项目,积极培育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4户,市级以上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10户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xx省委 xx省人民政府 __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 __》(xx发〔xx〕13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食品工业发展,结合实际,制定xx市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
到2020年,全市食品工业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体系更加完善,食品工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更加凸显,成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
力争食品工业产值比xx年翻一番,总量突破600亿元,年均递增15%左右;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300家,年产值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100家、超10亿元达到15家,力争打造年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亿元企业1家;培育产值200亿元食品产业集群2个、100亿产业集群1个。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全面建立,力争著名商标达到100件、驰名商标10件。
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食品工业深度融合,传统食品工业改造提升进一步加快,产品加工深度向精深加工转变,产品价值链向高端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二次加工率达到50%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0%左右。
(三)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生态、绿色发展措施全面落实,农业“三品”认证达到500个,地理标志产品力争达到10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6个,资源循环利用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
(四)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基本建成从标准化原料生产、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的全产业链体系,形成经济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产业规模大的粮油、畜产、酒类及饮料、健康养生保健食品、蔬果制品等五大产业体系,带动食品产业上下游发展的全产业链。
(一)做强粮油加工业。
2020 年,粮油加工业产值力争达到280亿元,创建著名商标力争达到30件、驰名商标达到3件,力争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8家、50亿元企业1家。
1. 加快发展主食食品加工。
着力推进面粉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主食馒头、包子、饺子、早餐食品等主食工业化产品,积极开发花卷、锅贴、杂粮营养馒头等多系列、多特色、差异化的面制品;支持和鼓励xx五得利食品、正宇食品、恒瑞面粉、于氏德霖食品公司等开发鲜切面、营养强化面、杂粮面、蔬果面等面条新产品。
每县区引进2—3家全国知名食品企业投资建设主食工业化项目,打造主食工业知名品牌。
2. 扩大休闲营养食品生产规模。
以发展健康型、功能型、方便型食品为突破口,加快面粉企业转型和小作坊加工点的提升和改造,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长货架期、方便休闲型营养饼干、面包、蛋糕及其他焙烤食品加工,支持涡阳85食品、xx法普瑞、“一闻香”食品等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休闲食品发展。
3. 大力发展玉米食品加工。
在发展玉米制粉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玉米焙烤食品、即食面、玉米饮料、营养粉、杂粮粥、杂粮复合营养粉等玉米食品。
每县区引进2家玉米加工企业投资玉米加工,加快推进蒙城荣源铁航玉米乳加工项目。
4. 提升大豆、芝麻、薯类等杂粮加工水平。
通过招商引资和支持传统豆制品加工作坊改造、提升,着力发展豆腐、豆干、豆芽(绿豆芽)、粉皮等豆制食品工业化生产,进一步开发新型、营养健康豆制食品。
加快对芝麻油、脱皮芝麻、粉丝等加工技术改造、装备提升及产品改良,结合药食兼用品种开发,重点发展营养搭配合理、养生保健功能定位准确、方便食用的组合式杂粮类产品和杂粮饮料,打造一批养生保健杂粮产品知名品牌。
5. 开展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
重点推进小麦麸皮、次粉、胚芽以及小麦淀粉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重点开展谷朊粉的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层次开发及谷朊粉生产废水废液中蛋白质、戊聚糖等利用。
着力发展水溶性蛋白、生物活性肽、拉丝蛋白、小麦麸皮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开展豆粕、芝麻粕功能蛋白、多肽的提取和精制,做大精加工,做强深加工,做细循环利用。
(二)做大畜产品加工业。
2020年,力争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00亿元,创建著名商标力争达到15件、驰名商标达到1件,力争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25家、10亿元以上企业4家,打造生猪、肉羊、肉鸡(鸭)、肉牛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构建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
1. 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
在稳步发展猪肉冷却肉、分割肉的同时,重点发展黄淮白山羊、肉牛、肉鸡(鸭)、雪花牛等冷却肉、分割肉加工,建设配套的冷链物流系统,建成产品质量安全的高端冷鲜分割肉供应体系,加快推进屠宰加工企业HACCP管理体系认证。
2. 加快休闲肉制品开发。
用现代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风味肉制品,开发延伸精深加工产品,加快中式肉制品、休闲熟食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步伐,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发展牛羊肉、禽肉制品。
支持xx东升食品、蒙城宏健公司、xx恒盛食品、绿膳坊食品、东昕食品、谯城正益食品等开发酱卤肉、传统风味肉制品等系列休闲食品。
大力推进畜产品加工业招商,每县区引进2家肉食加工知名企业。
3. 开发畜产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开发畜禽血液、骨组织、脏器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发骨素及衍生产品等各种生物制品。
支持和鼓励开发动物血液、毛皮等副产物加工产品。
支持东润鬃业扩大规模,提升加工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三)做优健康养生食品加工。
力争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8家、10亿元1家,创建著名商标力争达到10件、驰名商标达到1件,形成2—3个国家知名健康养生食品品牌,打造产业链比较完善,具有xx鲜明地方特色的现代健康养生食品产业集群。
到2020年,力争健康养生食品产值达到50亿元。
1. 突出发展养生代用茶。
充分发挥xx中药材产业资源、加工基础和市场潜力等优势,重点开发有xx特色的养生保健代用茶产品,重点培育北京同仁堂(xx)公司、方敏药业、豪门保健品、雅丽百花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重点开发美容养颜保健茶、抗氧化养生保健茶、降血压血脂养生保健茶、健脑养生保健茶、瘦身减肥保健茶等系列产品。
积极扶持八方饮品、青春塘保健品等创业型企业,支持养生保健代用茶企业进驻市食品产业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力争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质量安全、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创业型代用茶生产企业集群。
2. 加快中药养生保健食品开发。
鼓励和引导企业向中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药食同源食品方向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品和市场,加速推动以药食两用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汤料、药膳、食品添加剂、调味剂、保健酒、养生美容制品等生产,着力加快以参、茸、虫草等滋补保健药材为原料的系列中药保健品开发和生产。
加大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研究开发力度,开展植物功能性成分提取,重点围绕xx菊、金银花等研发保健饮品生产,开发苦瓜、丝瓜、山药、桔梗、荆芥等药食同源产品,提高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
3. 加强特色养生保健药膳产品开发和推广。
深入挖掘中医药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内涵,在注重、继承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药膳产品药理、功效和成分等研究分析,不断丰富药膳产品科学理论,完善膳食功能性解释,鼓励中药材加工、餐饮服务企业开发药膳产品,加快药膳食疗产品在餐饮服务业的推广应用。
4. 加快传统食品工业化进程。
加快传统食品改造提升步伐,充分发掘xx特色传统饮食文化资源,加快传统工艺工业化适应性改造,重点突破xx传统小吃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加快推进板鸡、牛肉汤、牛肉馍、油炸馍、麻花、锅盔、干扣面、油酥烧饼等传统小吃工业化生产。
引进知名企业投资建设特色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重点项目,开发特色产品,满足市民日常消费和旅游市场、礼品市场的需求,弘扬xx饮食文化,培育“中华老字号”、“xx老字号”品牌,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做稳酒类及饮料加工业。
2020年,力争全市酒类及饮料加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其中,饮料业产值突破40亿元;力争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超10亿元2家、超100亿元1家;创建著名商标力争达到40件、驰名商标达到5件。
1. 稳步发展白酒、啤酒产业。
以谯城区古井镇和涡阳县高炉镇为重点,以古井集团、徽酒集团和重庆啤酒(xx)公司为龙头,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力度,开发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产品,力争在产品的类别、口感、功能和设计上实现新突破。
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酒类企业达到30家以上,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以上企业3-5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家。
2. 优先发展养生保健酒产业。
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白酒产业基础,重点扶持xx集团、xx集团、xx白酒、xx佗国药、xx药业、xx饮片、xx药业等企业加快开发适合即饮市场的低度保健酒、适合中老年的养生酒系列、礼品市场的高端功能酒以及适合女性的美容健康酒等,积极拓展保健酒市场,不断壮大我市保健酒产业规模。
2020年,力争全市保健酒行业产值突破30亿元。
3. 突出发展软饮料产业。
依托xx及周边地区较为丰富的谷物、大豆、蔬果、中药材、牛奶等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谷物(玉米、绿豆等杂粮、冲调类产品等)饮料、蔬果饮料(山药汁、水果汁等)、中药保健饮料(菊花茶、金银花茶等),支持xx饮品、xx饮品,xx食品饮料、xx饮料等企业加快发展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
4. 加快发展配套服务业。
加大对古井配套产业园及白酒产业集群专业镇的支持力度,将产业链由生产制造环节延伸到原料基地建设、配套产业、现代服务业、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等环节,不断增强我市酒及饮料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2020年,实现包装材料、包装印刷、玻璃制品等包装材料市内配套供应量50%以上。
(五)做精蔬果加工业。
2020年,力争蔬果加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力争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7家,创建著名商标力争达到5件,形成2—3个蔬果加工产业集聚区。
1. 加快特色蔬果加工。
支持发展苔干、山药、朝天椒、桔梗、香椿、冬瓜、苦瓜等特色蔬果产品加工,重点发展蔬果汁饮料、酱菜、腌制菜、风味苔干、苦瓜粉、冬瓜馅蓉、食用菌罐头和小包装风味食用菌等蔬果制品。
重点支持义门苔干、精益诚食品、福顺食品、昭日食品、高公糖醋蒜加工等企业开发新产品,进一步加快特色蔬果加工。
2. 积极开发新型干燥蔬果制品。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一系列新型干燥蔬果制品,支持涡阳国特食品重点开发膨化蔬果制品、蔬果粉制品、蔬果浆制品等,适度发展脱水蔬菜加工。
3. 发展蔬菜功效成分提取。
发展辣椒色素、辣素等蔬菜功效成分提取及其加工副产物功效成分提取产业,研发一批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蔬菜功效产品。
重点支持xx养生天下食品公司做大做强。
4. 积极开发蔬菜汁饮料制品。
重点发展胡萝卜、山药等药食同源蔬菜汁饮料加工业,打造功能蔬菜汁饮料加工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