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鸡的病理解剖步骤

合集下载

鸡病理解剖步骤

鸡病理解剖步骤

鸡病理解剖鸡的病理解剖步骤1 病禽外观检查先观察群体病禽的营养状况;羽毛是否蓬乱、污秽及有无脱毛等现象;皮肤有无瘀血、出血、肿胀、结痂等;再检查天然孔有无分泌物流出,分泌物的颜色、性状如何,数量多少等;还要个别检查可视黏膜的色泽,是否有充血、瘀血、出血、贫血等病变;观察泄殖腔周围的羽毛有无粪便污染,粪便颜色、气味如何;关节、腿、爪(蹼)有无肿胀、扭曲、粗大、变形或其它异常。

2 禽尸剖检方法将病死禽或处死禽浸于常水或消毒水中使羽毛浸湿,洗去尘垢、污物,先将腹壁和大腿内侧的皮肤切开,用力将大腿按下,使髋关节脱臼,将两大腿向外展开,从而固定尸体。

再于胸骨末端后方将皮肤横切,与两侧大腿的竖切口连接,然后将胸骨末端后方的皮肤拉起,向前用力剥离到头部,使整个胸腹及颈部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充分暴露,以便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是否存在病变(如水肿、出血、结节、变性、坏死等)。

然后在胸骨后腹部横切穿透腹壁,从腹壁两侧沿肋骨头关节处向前方剪断肋骨和胸肌,然后握住胸骨用力向上向前翻拉,去掉胸骨露出体腔,观察内部情况(如位置、颜色、腹水性状、有无肿胀、充血、出血、坏死等)。

术者用手指伸到肌胃下,向上勾起,从腺胃前端剪断,在靠近泄殖腔处把肠剪断,将整个消化道连同脾脏取出。

小心切断肝脏韧带并连同心脏一起取出。

如果是公禽注意保留睾丸的完整;如果是母禽可把卵巢和输卵管取出,使肾脏和法氏囊显现出来。

用小镊子将陷于肋间的肺脏完整取出,从嘴角一侧剪开至食管和嗉囊,把气管剪开。

从鼻孔上方切断鸡喙,露出鼻腔,用手挤压,检查分泌物的性状和鼻腔及眶下窦有无病变。

剪开眶下窦,剥离头部皮肤,用弯尖剪剪开颅腔露出大脑、小脑。

在大腿内侧剪去内收肌,暴露出坐骨神经。

此外,脊柱两侧、肾脏后部有腰荐神经,肩胛和脊椎之间有臂神经,在颈椎两侧、食管两旁可找到迷走神经,若需要时,可分别重点检查。

3 病变与疾病剖检术应由表及里先实质器官,后腔性器官进行检查。

剖检时,要仔细检查各组织器官的病变,并逐一做好记录,以便归类分析,做出正确的病理学诊断。

鸡的解剖方法和步骤

鸡的解剖方法和步骤

鸡的解剖方法和步骤鸡的解剖方法和步骤引言:鸡是一种常见的禽类动物,不仅是美味的食材,也是科学研究和教育实验的重要对象。

解剖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鸟类的解剖结构、生理特征和进化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鸡的解剖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鸡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鸡的解剖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1. 手套:保护手部免受污染和划伤。

2. 器械:包括剪刀、手术刀和解剖锯等。

3. 解剖台: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

4. 鸡尸体:选择一只新鲜的、完整的鸡尸体。

二、外部解剖1. 观察鸡的外部特征:注意鸡的身体形态、羽毛特征和器官位置。

2. 切开腹部:在鸡的胸骨下方切开腹部,沿着中线切割到尾巴基部。

三、内脏解剖1. 移除肝脏:将位于腹腔上方的肝脏取出,并观察其颜色、形状和质地。

2. 切开胃:切开位于肝脏下方的胃,观察其中的食物和消化液。

3. 取出肺部:分别取出位于心脏两侧的肺部,观察其颜色和结构。

4. 处理其他内脏器官:依次取出胃肠道、肝胆系统、肾脏和生殖器官,观察它们的结构和位置。

四、骨骼解剖1. 断开脖子:用解剖锯将脖子从身体上完全切断。

2. 切开胸骨:用剪刀将胸骨两侧的肋骨切断,然后剪断胸骨本身,使胸腔完全暴露。

3. 观察肋骨和脊柱:观察肋骨和脊柱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体会其作为支持和保护鸡体的重要作用。

4. 处理鸡翅:将鸡翅从肩关节处切断,观察翅膀的骨骼和肌肉结构。

五、神经系统解剖1. 切断脑部和脊髓:用手术刀将脖子以下的颈椎切断,将头颅与脊柱分离。

2. 观察大脑:切开头颅,观察大脑的形态和结构。

3. 关注神经和感觉器官:观察脊髓、神经和感觉器官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六、总结与回顾通过对鸡的解剖,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鸟类的内部结构和生理特征。

以下是对鸡的解剖工作的一些观点和理解:1. 鸡的消化系统:鸡的消化系统由胃、肠道和肝胆系统组成,通过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

2. 呼吸系统:鸡的肺部用于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保持正常的氧气供应和酸碱平衡。

鸡病剖检的具体操作步骤(源于实践)

鸡病剖检的具体操作步骤(源于实践)

鸡病剖检的具体操作步骤(源于实践)鸡只病理剖检,需要科学的流程,正确的剖检方法,以及详细的剖检记录,现为养殖朋友详细介绍工作流程及方法。

1、典型鸡只挑选众所周知,并不是所有死亡鸡只都有剖检意义。

剖检前,一定要在巡视鸡舍后,挑出有代表性的病鸡或死鸡,作为剖检对象,有助于及时解决问题。

例如挑选即将死亡或新死亡鸡只,或瘦弱、症状严重的鸡只。

对于简单能看出的,例如啄肛、脱肛等造成死亡,或者死亡时间超长,皮肤下发黑的鸡只,不作为剖检对象。

2、剖检前准备工作鸡只一旦剖检,病原微生物就会暴露,造成病毒传播的危险。

因此,尽量有专业的解剖室。

如无法配备专业解剖室,也要准备单独的解剖区域,及密封袋(确保死鸡能够密封存放和运输)、隔离服或白大褂、解剖剪、一次性塑胶手套、水盆、水桶、消毒液等物品。

另外,准备好笔和笔记本,做好剖检记录,以便症状汇总和沟通使用。

3、剖检前外观检查任何剖检,都要仔细检查鸡体外观和形态,初步做一个临床判断。

“一看”常见症状冠子的颜色、肉髯是否肿胀,羽毛的情况,头部是否肿大,眼睑情况,眼睛内是否有异物、结膜炎;鼻腔是否有粘液,鼻液的颜色;皮肤病变状况,有无寄生虫(鸡虱子或者螨虫等);有无外伤;鸡痘免后7天是否有结痂;口腔是否有粘液;鸡舌的颜色;口腔是否有结痂;皮肤无毛处是否有痘痂;脚鳞是否出血,干燥脱落;脚蹼是否干裂出血;脚垫是否肿胀;泄殖腔周边羽毛是否有粪便或污物污染等。

“二触”常见症状触摸头部是否肿胀;头部是否发热;眼睑下部肿胀软硬度;触摸眼睛内是否有干酪物;触摸龙骨是否弯曲,发育是否正常;触摸翅膀是否断翅;触摸胸部皮肤下是否有囊肿;触摸腿部肌肉是否肿胀;触摸跗关节腱鞘处是否肿大;触摸脚垫是否肿胀发热。

通过触摸,简单知道鸡群初步疾病状态。

“三闻”常见气味口腔酸臭气味;尸体腐败气味;粪便腥臭味道等。

4、剖检临床流程将消毒液按照指定比例稀释后,放置在准备好的水桶里。

活鸡采用断颈部或颈静脉放血致死,断翅膀、折腿骨,将鸡体用消毒液浸湿(防止羽毛到处飞扬污染),采用仰面朝上放置不锈钢托盘中,以便更好地观察各个器官症状。

A4鸡病理剖检的程序与检查要点---12.26

A4鸡病理剖检的程序与检查要点---12.26

鸡病理剖检的程序与检查要点1、检查羽毛:观察羽毛发育程度、完整性及有无脱落。

相关疾病:锌中毒、生物素或泛酸缺乏、体外寄生虫病、严重营养不良、重度传染病、啄羽僻等。

2、检查皮肤:观察皮肤有否肿瘤、脓肿、水肿、痘疹,面部、鸡冠、垂肉有无肿胀、痘疹、坏死,肛周有无粪便污染。

相关疾病:皮肤型马立克氏病,葡萄球菌病、鸡痘、禽流感、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肾脏疾病、肠道疾病。

3、检查营养状态:观察鸡的肌肉丰满程度,常见消瘦。

相关疾病: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禽伤寒、腺胃型支气管炎、肾传支、营养失调等。

3、将尸体用消毒液(水)浸湿,不可将水灌入气管。

避免羽毛和尘土飞扬,污染环境和内脏,尤其在实验室内。

4、口腔与食管检查:沿喙角剪开。

观察有无结节、假膜相关疾病:VA缺乏症、粘膜型禽痘、念珠菌病等。

5、检查鼻腔和眶下窦:沿上颌横切。

观察有无粘液、干酪样物。

相关疾病: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

6、检查喉气管:沿喉头剪开喉气管。

喉气管的病变对许多疾病有诊断意义,应首先剖检,避免在解剖时造成气管污染,妨碍检查。

另外,在给鸡放血时,最好不要破坏气管,以便观察起病理变化。

主要观察有无出血、血凝块、纤维素块、粘液及黄白色的隆起等。

相关疾病: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禽痘等。

7、打开腹部的皮肤:用剪刀在腹部剪口,徒手将皮肤撕开,暴露胸部、腿部及嗉囊等。

注意观察肌肉有无出血、苍白、肿瘤、囊肿,皮下有无水肿,嗉囊大小、完整性等。

相关疾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住白细胞原虫病、马立克氏病、胸部囊肿、白肌病,脐带炎、渗出性素质,素囊卡他、新城疫、嗉囊扩张、嗉囊穿孔等。

8、将两腿向后扭转,并仰卧保定。

9、检查坐骨神经:注意观察有无肿胀、出血。

相关疾病:神经型马立克氏病、VB2缺乏症。

10、打开腹腔:在胸骨的末端剪口,分别沿左右两侧肋骨剪至脊柱,注意保护胸部气囊完整性。

观察气囊有无混浊、纤维素,肺脏颜色(苍白、发绀)、纤维素、黄色结节等,有无腹水及其他渗出物等,腺胃穿孔。

鸡的病理剖检实习报告

鸡的病理剖检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病理实验室实习目的:1. 掌握鸡的解剖结构。

2. 学会鸡的病理剖检方法。

3. 了解鸡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实习材料:1. 鸡尸体1具。

2. 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盘、病理显微镜等。

实习过程:一、解剖准备1. 将鸡尸体放置于解剖盘上,用解剖刀沿鸡的背中线切开皮肤,暴露肌肉层。

2. 沿肌肉层向下切开,暴露骨骼。

3. 将内脏器官取出,分别进行观察。

二、内脏器官观察1. 心脏:心脏呈圆锥形,位于胸腔中央,心房与心室界限明显。

观察心脏表面是否有病变,如心内膜炎、心肌炎等。

2. 肝脏:肝脏呈红褐色,质地柔软。

观察肝脏表面是否有结节、肿瘤、变性等病变。

3. 肺脏:肺脏呈粉红色,表面有细小的血管分布。

观察肺脏表面是否有肺炎、肺水肿等病变。

4. 肾脏:肾脏呈红褐色,质地柔软。

观察肾脏表面是否有炎症、结石等病变。

5. 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观察消化道是否有溃疡、炎症、肿瘤等病变。

6. 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睾丸等。

观察生殖系统是否有炎症、肿瘤等病变。

三、病理变化观察1. 心脏:心内膜炎,心室壁有炎症细胞浸润。

2. 肝脏:肝细胞变性,有大量脂肪浸润。

3. 肺脏:肺炎,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

4. 肾脏: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有炎症细胞浸润。

5. 消化道:胃溃疡,胃壁有溃疡面。

6. 生殖系统:卵巢炎,卵巢表面有炎症细胞浸润。

四、病理分析根据以上观察结果,初步诊断为以下疾病:1. 心内膜炎2. 肝细胞变性3. 肺炎4. 肾小球肾炎5. 胃溃疡6. 卵巢炎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鸡的解剖结构,学会了鸡的病理剖检方法,了解了鸡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病理剖检对于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病理学在兽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实习心得:1. 严谨的实验态度是进行病理剖检的前提。

2. 观察力是病理学实习的关键。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病理学知识。

鸡的病理解剖实训报告

鸡的病理解剖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掌握鸡的解剖结构,了解鸡的内脏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2. 学习病理解剖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动物解剖学的兴趣,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动物解剖实验室四、实训材料1. 实验鸡1只(成年,体重约2kg)2. 解剖器械:解剖剪、解剖刀、镊子、解剖盘、解剖板、解剖针等3. 解剖液:10%福尔马林溶液五、实训步骤1. 预处理:将实验鸡进行击昏处死,然后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开皮肤和肌肉,暴露内脏器官。

2. 解剖顺序:从头部开始,依次解剖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生殖器官等部位。

3. 颈部解剖:首先剪开颈部皮肤,暴露颈部肌肉和血管,然后剪断颈部肌肉,取出气管、食管、喉头等器官。

4. 头部解剖:剪开头部皮肤,暴露颅骨,取出大脑、小脑、眼球等器官。

5. 胸部解剖:剪开胸部皮肤,暴露胸部肌肉和肋骨,然后剪断肌肉,取出心脏、肺脏、肝脏等器官。

6. 腹部解剖:剪开腹部皮肤,暴露腹部肌肉和内脏器官,然后剪断肌肉,取出胃、小肠、大肠、肾脏、胰腺等器官。

7. 生殖器官解剖:剪开生殖器官周围的皮肤,暴露生殖器官,取出睾丸、卵巢等器官。

8. 消化系统解剖:剪开消化道周围的皮肤,暴露消化道,取出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9. 呼吸系统解剖:剪开胸腔皮肤,暴露胸腔,取出肺脏、气管、支气管等器官。

10. 泌尿系统解剖:剪开肾脏周围的皮肤,暴露肾脏,取出输尿管、膀胱等器官。

11. 神经系统解剖:剪开颅骨,暴露大脑、小脑、脊髓等器官。

12. 消毒处理:将解剖后的器官放入10%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进行消毒处理。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鸡的头部解剖结果显示,鸡的大脑和脊髓较为发达,有利于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2. 鸡的胸部解剖结果显示,鸡的心脏、肺脏、肝脏等器官较为发达,有利于呼吸和代谢。

3. 鸡的腹部解剖结果显示,鸡的消化系统较为发达,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鸡的尸体病理剖检

鸡的尸体病理剖检

鸡的病理尸体剖检一、剖检前换上工作服、胶靴、戴优质的橡胶手套、帽子和口罩等。

观察试验材料、注意时间总共2h二、人员分工及注意事项操作人员、辅助人员(辅助操作)、助手(器械等)、记录员,1.剖检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和注意消毒,不要用手去抓洁净的物品或去摸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鼻、眼、嘴等,可由助手来做。

2.不慎割破皮肤时,立即停止工作,先用清水洗净,挤出污血,立即消毒和包扎;剖检液体溅入眼中,应先用清水洗净,再用20%硼酸冲洗。

三、尸体剖检的步骤(一)外部检查(5分)1.羽毛的检查(1分)、配固定液(1)先观察全身羽毛的状况,是否有光泽,有无污染、蓬乱、脱毛等。

并说明具体部位。

(2)配制10%的福尔马林固定液:40%甲醛与蒸馏水之比为1:9(体积比)注:固定液与组织块体积之比应大于202.天然孔检查(1分)检查口→鼻→眼睛→耳→泄殖腔。

(1)分泌物的数量及状况;(2)鼻窦:用骨剪在鼻孔前将喙的上颌横向剪断,以手稍按压鼻部,注意其分泌物的数量和形状。

(3)泄殖腔:应注意周围羽毛有无粪便污染,泄殖腔粘膜的形态,内容物的性状。

3.皮肤的检查(1分)检查头冠→肉髯→嗉囊→腹部→鸡爪,及其他各处的皮肤。

(1)是否有痘斑或皮疹,结节、创伤,脚鳞有无出血。

(2)鸡爪:皮肤是否粗糙或裂缝,是否有石灰样物质附着,脚底是否有趾瘤。

4.关节、趾部和营养状态的检查(1分)(1)关节、趾部:检查各关节(主要是跗关节和肘关节)有无肿胀、变形,趾部有无坏死和溃疡。

(1分)(2)营养状况:用手触摸胸骨两侧肌肉的丰满度及龙骨的隆突情况,注意龙骨有无弯曲变化,以确定营养状况。

5. 正确识别并描述所见主要病变。

(1分)活鸡:保定→颈部拔毛→用手术刀切开颈动脉放血致死(注意不要切断食管和器官)死鸡: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二)体表消毒(1分)以消毒液浸泡禽尸体,使其湿透,将羽毛和皮肤消毒(约3~5min)-以防剖检时有绒毛、尘埃飞扬或寄生虫外爬。

鸡病解剖实验报告(3篇)

鸡病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的内部解剖结构,熟悉鸡的器官系统及其功能。

2. 通过病理解剖,观察鸡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了解常见鸡病的病理特征。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一只已经处死的病鸡(疑似患有新城疫)。

2. 实验工具:解剖剪、解剖刀、镊子、解剖盘、解剖台、放大镜、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病鸡解剖台擦拭干净,铺上解剖布。

- 将病鸡平放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剪沿颈部切开皮肤,暴露气管。

- 用解剖刀沿着气管剪开皮肤和肌肉,将气管与周围的器官分离。

2. 解剖气管- 观察气管内部是否有炎症、肿胀、出血等现象。

- 观察气管壁的厚度、颜色、弹性等。

3. 解剖心脏- 沿着心脏的侧面剪开皮肤和肌肉,暴露心脏。

- 观察心脏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 检查心脏瓣膜是否正常,心腔内是否有血液凝固或血块。

4. 解剖肺脏- 沿着肺脏的侧面剪开皮肤和肌肉,暴露肺脏。

- 观察肺脏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 检查肺脏是否有炎症、出血、水肿等现象。

5. 解剖肝脏- 沿着肝脏的侧面剪开皮肤和肌肉,暴露肝脏。

- 观察肝脏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 检查肝脏是否有炎症、出血、肿瘤等现象。

6. 解剖脾脏- 沿着脾脏的侧面剪开皮肤和肌肉,暴露脾脏。

- 观察脾脏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 检查脾脏是否有炎症、出血、肿瘤等现象。

7. 解剖肾脏- 沿着肾脏的侧面剪开皮肤和肌肉,暴露肾脏。

- 观察肾脏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 检查肾脏是否有炎症、出血、结石等现象。

8. 解剖肠道- 沿着肠道的侧面剪开皮肤和肌肉,暴露肠道。

- 观察肠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 检查肠道是否有炎症、出血、粘连等现象。

9. 总结观察结果- 对各个器官的病理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找出可能的病因。

- 对病鸡的死亡原因进行初步判断。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管:气管内有炎症,气管壁增厚,颜色暗红。

2. 心脏:心脏大小正常,颜色暗红,心腔内有少量血液凝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的解剖步骤禽病,直接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

目前,人们虽然采取种种预防措施,尽力减少或控制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但一些亚临床型、非典型性疫病和新病不断发生,给养禽业造成很大损失,也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多麻烦。

病理剖检是诊断禽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许多禽病,通过尸体剖检能观察到特征性病理变化,再结合发病情况、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一般可予以确诊。

在实际工作中,若能带着问题对某些器官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检查,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病禽外观检查先观察群体病禽的营养状况;羽毛是否蓬乱、污秽及有无脱毛等现象;皮肤有无瘀血、出血、肿胀、结痂等;再检查天然孔有无分泌物流出,分泌物的颜色、性状如何,数量多少等;还要个别检查可视黏膜的色泽,是否有充血、瘀血、出血、贫血等病变;观察泄殖腔周围的羽毛有无粪便污染,粪便颜色、气味如何;关节、腿、爪(蹼)有无肿胀、扭曲、粗大、变形或其它异常。

2 禽尸剖检方法将病死禽或处死禽浸于常水或消毒水中使羽毛浸湿,洗去尘垢、污物,先将腹壁和大腿内侧的皮肤切开,用力将大腿按下,使髋关节脱臼,将两大腿向外展开,从而固定尸体。

再于胸骨末端后方将皮肤横切,与两侧大腿的竖切口连接,然后将胸骨末端后方的皮肤拉起,向前用力剥离到头部,使整个胸腹及颈部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充分暴露,以便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是否存在病变(如水肿、出血、结节、变性、坏死等)。

然后在胸骨后腹部横切穿透腹壁,从腹壁两侧沿肋骨头关节处向前方剪断肋骨和胸肌,然后握住胸骨用力向上向前翻拉,去掉胸骨露出体腔,观察内部情况(如位置、颜色、腹水性状、有无肿胀、充血、出血、坏死等)。

术者用手指伸到肌胃下,向上勾起,从腺胃前端剪断,在靠近泄殖腔处把肠剪断,将整个消化道连同脾脏取出。

小心切断肝脏韧带并连同心脏一起取出。

如果是公禽注意保留睾丸的完整;如果是母禽可把卵巢和输卵管取出,使肾脏和法氏囊显现出来。

用小镊子将陷于肋间的肺脏完整取出,从嘴角一侧剪开至食管和嗉囊,把气管剪开。

从鼻孔上方切断鸡喙,露出鼻腔,用手挤压,检查分泌物的性状和鼻腔及眶下窦有无病变。

剪开眶下窦,剥离头部皮肤,用弯尖剪剪开颅腔露出大脑、小脑。

在大腿内侧剪去内收肌,暴露出坐骨神经。

此外,脊柱两侧、肾脏后部有腰荐神经,肩胛和脊椎之间有臂神经,在颈椎两侧、食管两旁可找到迷走神经,若需要时,可分别重点检查。

3 病变与疾病剖检术应由表及里先实质器官,后腔性器官进行检查。

剖检时,要仔细检查各组织器官的病变,并逐一做好记录,以便归类分析,做出正确的病理学诊断。

3.1 体表检查肥而丰满的病死禽,多死于急性病(如成禽发生急性传染病、雏禽过食、嗉囊扩张等);瘦而衰弱的病死禽,往往死于慢性病(寄生虫病、消耗性病、营养不良性病等)。

皮肤上有结节,可见于皮肤型马立克氏病;皮肤大面积青紫,可见于新城疫、鸭瘟、巴氏杆菌病等;个别死禽皮肤呈片状出血、瘀血,多见于外伤;皮肤上有水肿、出血、脱毛等可见于葡萄球菌病等。

鸡冠、肉髯发绀,多见于新城疫、禽霍乱、禽流感等。

可视黏膜、冠髯苍白或发绀、羽毛逆立蓬乱、泄殖腔周围有粪血污染,多为球虫病。

头部有多发性丘疹样结节或结痂,往往是鸡痘。

肉髯肿胀多见于慢性巴氏杆菌病及支原体病。

头面部皮下水肿,无色或淡黄色渗出物增多,多为肿头综合征、禽流感等。

眼睑肿胀,多见于慢性呼吸道病或传染性鼻炎、禽流感等。

虹膜褪色、瞳孔缩小或形状不规则,多见于眼型马立克氏病;眼结膜充血潮红,眼球浑浊或失明,可见于传染性鼻炎、葡萄球菌病、支原体病等;眼结膜充血肿胀,有散在性出血点,是鸭瘟的病变特征。

肛门外翻,后躯不洁,多为传染病引起的下痢(如雏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肠炎。

腿关节及胫关节肿胀、粗大、变形,常见于病毒性关节炎、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或微量元素缺乏症(如锰缺乏症)。

3.2 皮肤检查禽类皮下脂肪含量少,剖检时应注意观察,若皮下脂肪有出血点或出血性胶冻样浸润,可见于传染病型败血症;皮下有充血、瘀血、出血、水肿、坏死等多为葡萄球菌病;腹部皮下及大腿内侧有淡绿色胶冻样水肿液,多是缺硒的表现;硒-VE缺乏时,也可见皮下脂肪出血、肌间出血、胸肌和腿肌上出现灰白色条纹等病变。

若单一性肌肉出血,多见于磺胺类药物中毒、传染性法氏囊病、住白细胞虫病、包涵体肝炎等,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的病变特征为肌肉苍白,胸部、腿部肌肉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

3.3 胸、腹腔检查胸、腹腔内有出血点、出血斑,可见于传染病型败血症;胸、腹腔内有积血或血凝块,多是腔积血;腹腔内有大量清亮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常见于肝硬化、腹水症等;若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并致使各脏器粘连在一起,多见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腹膜炎或陈旧性卵黄脱落症;雏鸡腹腔内有大量黄绿色渗出液,常见于硒VE 缺乏症,这一病变多与上述皮下肌间的病变相一致。

3.4 呼吸道检查鼻腔内渗出物增多或充满粘稠脓性液体,多见于传染性鼻炎、禽霍乱、禽流感、支原体肺炎和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肿头综合征等。

气管内有覆膜,可见于黏膜性鸡痘;气管内有大量干酪样渗出物,可见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支原体肺炎、新城疫等。

3.5 肺脏检查检查肺脏时,若发现有大面积硬结肿块,可能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马立克氏病。

雏鸡肺上有灰白色坏死灶或灰色肝变区并伴随有心、肝等器官变性、坏死的病变,多见于雏鸡白痢;若肺脏上有米黄色小结节,可见于霉菌性肺炎;肺脏呈灰红色,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常见于大肠杆菌病;肺部以瘀血、水肿和实变为特征,有时见到黑紫色坏疽样病变,应为肺型葡萄球菌病。

气囊增厚、浑浊并有干酪样渗出物,可见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败血症型支原体病、新城疫等。

气囊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常见于大肠杆菌病或沙门氏菌感染。

3.6 消化道检查剖检时,见口腔、咽部、食道有黄白色脓液状小结节,多为 VA 缺乏症;有片状烂斑或溃疡,多为VB2 缺乏症;消化道黏膜表面有假膜,尤以食道黏膜上出现充血性浅在溃疡,大小不一,表面有淡黄色物质附着,是鸭瘟的病变特征。

腺胃乳头充血、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带状出血,多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和新城疫;而腺胃的弥漫性出血或分泌物粘稠、增多,多与饲料单一或配比不当有关;腺胃肿胀、增厚、有肿块或结节,多见于马立克氏病或寄生虫病。

肌胃角质层发生溃疡,多见于长期采食霉变饲料或日粮中铜含量过高;硫酸铜中毒死亡的病例,剖检可见食道、嗉囊黏膜出现凝固性坏死,胃肠黏膜有渗出性炎性反应。

腺胃、肌胃萎缩,多见于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日粮过精,砂粒采入量过少。

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见于球虫病、新城疫、禽流感、禽霍乱、中毒等。

盲肠有出血、肿胀、糜烂、溃疡,多见于传染性法氏囊病和新城疫;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出血,整个肠道呈紫红色,多为大肠杆菌病;盲肠有出血、坏死,多为球虫病(以出血为主)或盲肠肝炎(以坏死为主);见肠黏膜上有肉芽肿或肿瘤,应考虑为结核病或马立克氏病。

3.7 肝脏检查肝脏肿大呈暗红褐色,横切面流出大量的暗红色的凝固不良的血液或见到多量黑紫色血凝块(陈旧禽尸),应为肝瘀血(但要注意与死亡倒、卧、侧形成的坠积性瘀血相区别);若是肝表面有多个灰黄色或灰白色增生性结节或油脂状肿瘤结节,多为马立克氏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核病等;肝脏肿大呈紫红色或铜锈色,被膜增厚并有渗出物附着,可见于大肠杆菌病;肝脏肿大并有粟粒大小灰白色或黄白色坏死灶,表面可见出血斑点,多见于禽霍乱、沙门氏菌病,而卡氏白细胞虫病多以肝脏表面有芝麻至绿豆大小出血斑点的病变为主;肝有结节状凸凹不平的肿胀物或体积缩小,硬度增加,多为肝癌或肝硬化;肝表面有鱼眼状溃疡灶或葡萄样坏死灶(中央部为灰黄色坏死,周边有出血环隆起),应为肝炎;肝脏明显肿大,呈灰黄色或土黄色,脆性增加,油腻光滑,常是脂肪肝的表现;若肝肿大呈淡紫红色,多是葡萄球菌病。

有时,大肠杆菌病、腹水综合征、支原体病、包涵体肝炎等可出现包膜下血肿或发生肝破裂。

3.8 脾脏检查脾脏肿大变圆,表面有灰白色油脂样增生结节或散在有细小白点,可见于马立克氏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脾脏高度肿大,被膜紧张,色泽暗紫,脾髓软化如泥,往往是急性细菌性败血症(如巴氏杆菌病);脾脏被膜增厚并伴有絮状渗出物附着,可见于腹腔内炎症、内脏型马立克氏病或坠卵型腹膜炎;脾轻度肿大,多为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3.9 心脏检查心包腔内有黄白色渗出物,发生绒毛心或心外膜和心包膜粘连在一起,可见于纤维素性心包炎、沙门氏菌病、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等;心脏有肉芽肿,心脏变形,多为雏鸡白痢病;心包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多为内脏型痛风病;心包扩张,内积多量透明液体,心室扩张,体积增大,多为肉鸡腹水症;心外膜下出血,心尖及心冠脂肪组织上有出血点、出血斑,可见于许多急性传染病(如禽流感、禽霍乱、新城疫、鸡伤寒等);心肌有片状或带状坏死灶,可见于雏鸡白痢、白肌病;心肌有瘤状物,见于马立克氏病;心脏扩张,心肌色泽变淡,多见于硒- VE缺乏症。

3.10 肾脏检查肾脏被膜上有灰白色粉末状物沉积,多因饲料配合不当,钙、磷比例失调或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引起;肾脏内部有黄白色微细颗粒沉着或出现结石,多为尿酸盐沉着、VA 缺乏、重金属中毒、尿毒症、沙门氏菌感染等疾病引起。

肾脏肿大并有肿瘤出现,多见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

3.11 法氏囊检查法氏囊是禽的中枢免疫器官。

法氏囊上有结节性肿瘤多见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法氏囊增大或萎缩,可能为马立克氏病;法氏囊充血、出血、水肿、坏死,有些病例呈紫葡萄状,有些病例呈胶冻样,内含多量脓性黏液,为传染性法氏囊病;这些病例有时还伴有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分泌物增多。

在病程后期,可见法氏囊萎缩,囊内有黄色絮状物或干酪样物质。

3.12 生殖系统检查剖检时,应重点检查卵巢、输卵管、睾丸等病变。

卵巢水泡样肿大,见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马立克氏病;卵泡异形、出血、灰暗、坏死、破裂、萎缩,多见于急性大肠杆菌病、雏白痢等。

母鸭(特别是产蛋期母鸭)的卵巢上呈弥漫性出血,有些病例整个卵巢呈紫红色,切开时流出红色而浓稠的卵黄液体,这是鸭瘟的特征性病变;输卵管苍白、萎缩或输卵管及子宫黏膜肥厚(产无壳蛋、异常蛋者)并可见管腔内有白色渗出物或干酪样物,见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减蛋综合症。

睾丸肿大增生,多见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马立克氏病;睾丸萎缩并见有脓肿灶,往往是沙门氏菌病。

3.13神经系统检查脑膜出血水肿,脑实质灶状软化,坏死组织呈灰白色豆腐脑样变,病久死亡者可见到脑内有黄绿色浑浊的液体,多见于幼雏缺硒及VE缺乏症。

若发现剖检病例之神经干(臂神经、坐骨神经)呈水肿样,比对侧神经粗大2~3倍,在同一条神经干上还可见到若干个小结节,使神经变得粗细不匀,并呈现灰白、灰黄色变化(正常颜色为银白色),病禽临床表现劈叉式姿势,应为马立克氏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