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九年级(上)复习资料1 沁园春雪(易考)①基础知识:本课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著名诗人、书法家。
本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②重难字词: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妖娆(娇艳美好)红妆素裹一代天骄③重点句段: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创造了宏大的境界,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运用互文的修辞,给人以纵深广袤之感;“封”写地面,“飘”写天空,动静结合,威猛雄奇。
2.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看”与“望”字照应,写出诗人欣赏祖国河山的无限赞叹之情。
“红妆素裹”运用比喻修辞,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这三句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写的是虚景。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上片的写景与下片的议论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全文浑然一体。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本句是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赞美,由评论历史人物到赞美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使全词的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了主旨,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④中心思想:这首词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全词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⑤理解性默写: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化静态为动态,描写了我国北方壮丽的雪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 雨说①基础知识:本文作者郑愁予,台湾人,被称为“浪子诗人”。
本文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Ⅰ》②重难字词:田圃喧嚷洗礼襁褓禁锢喑哑(嘶哑) 蓑衣温声细语润如油膏③重点句段:1.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这句话写出了春雨知时而降、春雨的珍贵以及春雨的爱心形象——这雨俨然是一位春天的使者,爱的使者。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课件(共41张PPT)

第专题复习三┃ 典型例析
例2 改错型 病句修改。 下面两个句子都出自中学语文教材,都有问题。请你选择一 个句子作答。(两个句子都选的,只评阅前一句) (1)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 壁”。 有老师认为应该改为:“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 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你的看法呢? (2)他的眼神即使到美国治好后也还是不大好,走起路来有点 深一脚浅一脚。
语文·新课标(RJ)
第专题复习二┃ 典型例析 答题指导 推荐语要在把握作品整体或局部内容的基础上,从作品的思
想内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技巧给人带来的艺术享受、启迪 等角度出发,以较准确的、饱含情感的语言表述,激发人们的阅 读兴趣,尽可能地起到宣传推荐的效果。
语文·新课标(RJ)
第专题复习二┃ 典型例析
语文·新课标(RJ)
第专题复习二┃ 典型例析
┃典型例析┃
例1 选取下列名著中的一部,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主 人公的评价。
《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 情 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 价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新课标(RJ)
第专题复习三┃ 典型例析
这个句子应该做点修改表达的意思才能清楚。请写出你修改 后的句子。
[答案] (1)原文加了“的”字后,使“漂白了的四壁”变成 了偏正短语,与“大开光明之路”动宾短语不一致,并且这个偏 正短语不能作主语“它”的谓语。“漂白了四壁”是动宾短语, 能作主语“它”的谓语,即“它大开……它漂白……”。(2)“即 使”改为“虽然”,“治好后”改为“治疗过”,“也”改为 “但”。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PPT课件 共36页PPT资料38页PPT

谢谢!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PPT课件 共36页PPT资料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要点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要点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 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
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课件全套 196张幻灯片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
一项是( B)
A.积攒.(zǎn) 压榨
悄.无声息(qiāo) 倘若
B.坍.塌(tān) 脂粉
俯拾.即是(shí)
赃物
C.襟.怀(jīn) 稠缎
不知所措.(cuò)
缀满
(解析:A.“娇”应写作“骄”;B.“饶”应写作“娆”;C.“研” 应写作“妍”。)
第二单元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A.教诲.(huì)
解剖.(pōu)
骈.进(pián)
金戈.铁马(ɡē)
B.赦.免(shè)
珐.琅(fà)
模.式(mó)
锲.而不舍(qì)
C.箱箧.(qiè)
宽宥.(yòu)
瓦楞.(lénɡ)
D.嗤.笑(chī)
瑟.缩(sè)
别墅.(shù)
褴.褛(lán) 撬.开(qiào) 阔绰.(chuò)
煞.白(shà)
(解析:A.“噤”应读作“jìn”;B.“拮”应读作“jié”;C.“折”应 读作“shé”。)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箫索 隔膜 嬉闹 莫名其妙 B.谔然 惶恐 伶俐 与日俱增 C.鄙夷 朦胧 撩逗 歇斯底里 D.应畴 逃窜 驱除 郑重奇事
环滁.(chú)
日星隐 yào(曜)
沆.砀.(hànɡ)(dànɡ) 颓.然( tuí)
林壑.( hè)
满目 xiāo(萧)然
第四单元
9.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阴晦.(huì)
恣睢.(suī)
寒噤.(jīn)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包括背诵,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包括背诵,期末复习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名句默写1、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山舞银蛇,。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江山如此多娇,。
俱往矣,,。
2、百行业为先,。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5、读书足以,足以,足以。
6、读史使人,读诗使人,数学使人,科学使人,伦理学使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7、好读书,;每有会意,便。
8、嗟乎!!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10、夫专诸之刺王僚也,;XXX之刺XXX也,;要离之刺庆忌也,。
11、若士必怒,,,,今日是也。
12、孤之有XXX,。
13、诚宜,,;,引喻失义,以XXX之路也。
1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1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XXX性命于乱世,。
17、受任于败军之际,。
18、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还于旧都。
19、过尽千帆皆不是,,。
20、,衡阳雁去无留神。
四周边声连角起。
21、千嶂里,。
22、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23、老夫聊发少年狂,,。
24、为报倾城随太守,,。
25、酒酣胸胆尚开张,,!持节云中,?26、会挽雕弓如满月,,。
27、,日晚倦梳头。
28、物是人非事事休,。
29、只恐双溪舴艋舟,。
30、醉里挑灯看剑,。
八百里分麾下炙,。
XXX点兵。
XXX的XXX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31、夜来熏风起,。
32、足蒸暑土气,。
33、更深月色半人家,。
彻夜偏知春气暖,。
34、晨起动征铎,。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因思杜陵梦,。
35、驿外断桥边,。
已是黄昏独自愁,。
3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37、薄雾浓云愁永昼,。
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
XXX把酒傍晚后,。
,帘卷西风,!38、,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39、巧笑东邻女伴,。
疑怪昨宵春梦好,。
40、,悠悠。
不尽长江滔滔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复习专题(有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复习专题(有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雪》1) 望长城内外,只余莽莽,顿失滔滔。
2) 在晴朗的日子里,看着红装素裹的景象,格外妖娆。
3) 在晴朗的日子里,看着红装素裹的景象,格外迷人。
4) 江山如此美丽,吸引了无数英雄前来竞相折腰。
5) 可惜秦皇汉武的文采稍逊一筹,唐宗宋祖的风骚也略逊一筹。
6) 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只懂得弯弓射大雕。
7) 过去的风流人物已经逝去,现在我们只能看今天的人物。
第2课《我爱这土地》1) 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 这片土地被暴风雨所袭击,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之情。
3) 这股不停吹拂的激怒之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4) 然后我死了,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
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 我说你就像人间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里交舞着变。
2) 那轻盈、婉转的姿态,你戴着百花的冠冕,你是纯真、庄严,你是每个夜晚的满月。
3)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子在梁间呢喃。
第5课《我看》1) 我看到向晚的春风轻轻地拂过丰润的青草。
2) 我看到流云慢慢地变红,无意中陶醉于它凝望的大地。
3) 哦!多少欢乐和忧戚已逝去,我白白地在你的心中描绘!4)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远在寂静的和谐中勃发。
5) 现在只能看到它的生命之河随着季节的变化飘逸。
6)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让天风带你自由地漫游。
7)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为一体!第二单元第6课《敬业与乐业》1) 我这个题目是从《礼记》中的“敬业乐群”和《老子》中的“安其居,乐其业”这两句话中截取的。
2) 我不必深究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的原意相符,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最佳方法。
3) 本题的重点是“敬”和“乐”两个字,但必须先有职业,才能有可敬和可乐的主体,这是理所当然的。
4)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5)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要点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要点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 数s 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
(2)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
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写作艺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村学校九年级上语文总复习资料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主旨句是,。
上阕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具体描写北国雪景句子是,;,。
,。
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2)《雨说》一诗的最后一节中表达这首诗深刻立意的句子是。
(3)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然后我死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二.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填空1.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体裁)。
“沁园春”是名,“雪”是这首词的,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此词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2.《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作者是诗人。
诗中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3.《敬业与乐业》是为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做的一篇。
作者又号,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着名的“戊戌变法”。
文章通过对“”“”“”的论述,告诫人们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生出敬意,要从专业做事中发现乐趣。
4.“家书”就是。
《傅雷家书两则》是我国着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写给儿子的。
一封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儿子如何正确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另一封写于儿子音乐取得巨大成功之时,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
5.的《故乡》是一篇(体裁)。
作品中写“我”眼中的“故乡”与儿时的“故乡”和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情况。
其中的形象是旧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
6.《我的叔叔于勒》是国作家写的一篇。
文中写了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的手法,充分描述了对待亲兄弟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的主旨。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国实业家的一篇文。
文中从四个图形引出“”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引申出“,”,以及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最后得出结论:。
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先生的一篇文。
文中从两个方面批驳对方论调:一方面,揭露“一部分”即国民党当局,“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现在是在发展着‘’”;另一方面,用事实证明“”。
最后从立场观点上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9.《智取生辰纲》节选自《》,记、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过程。
作者是(朝代)人。
故事围绕“”二字逐步展开,明写护送队头领警惕性之高,暗写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
选段中杨志是一个、、的形象。
10.《范进中举》节选自《》,这是一幅绝妙的画。
主人公一见中举的报帖就欢喜得发了疯,丑态百出,直至挨了一个巴掌才清醒过来。
这是艺术手法,却又完全符合生活的真实,鲜明地揭示了对当时士人的毒害之深。
故事中另一个人物更可笑,是个十足的市侩,对金钱的欲望浸透了他的骨髓。
小说围绕着命运的变化也写出了世态炎凉。
11.《陈涉世家》选自《》,作者是(朝代)家、家。
本文以、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支持的、反对的伟大革命运动。
文章详写的是起义和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
详写部分又重点写陈胜的谋划,有力地突出了他非凡的和。
12.《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这部书相传是(朝代)的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文章写了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
本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唐雎、、的精神,揭露了秦王而又的面目。
13.写出下列词作的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朝代:《望江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4.我国第一部以农民战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这也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
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是《》。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我国第一部记录策士谋臣言行的专集是《》,这也是一部体史书。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1)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2)为什么呢?(3)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4)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5)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
(6)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
(7)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生活才有价值。
(9)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这种生活,真算是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将上述语段划分层次(用//隔开)2.文中有三处引用,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答:3.文中(3)一(6)句阐述的共同道理是4.文中说:“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你认为该怎样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二)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竞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1.文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的意思是( ) A.“我”正在走离开故乡的路。
B.“我”正在走“我”的人生之路。
C.在离开故乡的路上,“我”在思考着“我”所走的人生之路。
2.请分别解释加点的三个“辛苦”的含义。
①②③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中,“后辈”指的是一代;“后辈还是一气”指的是。
4.为什么“我”认为闰土的愿望“切近”,而“我”的愿望“茫远”?(三)“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又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心,用以一部分人尚可,倘若加之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这段文字中,作者明确提出的论点是。
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举例论证法B.正反对比论证法C.引用论证法D.比喻论证法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为、、。
请举出历史上的这些人(至少两个) 、。
4.“他们有确信”“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中的“他们”都是指5.最后一段中“脂粉”比喻,“地底下”比喻(四)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②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③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④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⑥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⑦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1.①至⑦句描写范进发疯的过程可分为四层,下面分层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2.概括这四个层次的内容。
答:第一层写;第二层写;第三层写;第四层写。
3.课文是从、、、等几个方面来刻画范进发疯的丑态的。
4.范进的发疯表现出了作者对的态度。
5.两处画线的句子,皆用了三个叹号,其作用是( ) A.表现范进对几十年来朝思暮想的中举美梦突然来临时大喜过望的心情。
B.表现范进对中举一事难以置信。
C.表现范进一旦中举后过分激动时一种无意识的自言自语。
D.表现范进对中举胸有成竹,所以才会很轻松地说:“噫!好!我中了!6.联系全文看,范进发疯的主要原因是()A.为考举人,长年积劳,一喜之下乐极生悲。
B.屡试不第,见喜报不信是事实,一急之下而发疯。
C.欢喜过分,跌了一跤而变疯。
D.屡试不第,一旦中举,事出突然,喜极而疯。
阅读题参考答案(一)1.将上述语段划分层次(用//隔开)(1)为一层,(2)-(6)为一层,(7)-(10)为一层2.文中有三处引用,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答:一处用来作本段的分论点,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乐业"的道理;二三处用作论据,论述“乐业”的重要。
3.文中(3)一(6)句阐述的共同道理是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就会发生.4.文中说:“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你认为该怎样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二)1.文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的意思是( c)A.“我”正在走离开故乡的路。
B.“我”正在走“我”的人生之路。
C.在离开故乡的路上,“我”在思考着“我”所走的人生之路。
2.请分别解释加点的三个“辛苦”的含义。
①奔波劳碌②辛勤劳苦③处心积虑,挖空心思.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中,“后辈”指的是水生和宏儿这一代;“后辈还是一气”指的是水生和宏儿之间没有隔膜。
4.为什么“我”认为闰土的愿望“切近”,而“我”的愿望“茫远”?因为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想到在故乡见到的一切,想到现实,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所以感到“茫远”,说不出。
(三)1.这段文字中,作者明确提出的论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A.举例论证法B.正反对比论证法C.引用论证法D.比喻论证法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为排比、反语和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