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题库 九年级语文上期末课外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复习范围:九年级上册一、课外阅读庞公池张岱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
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缘城至北海阪,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
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
余设凉簟①,卧舟中看月,小徯②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
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
小徯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
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③,促起就寝。
此时胸中浩浩落落④,并无芥蒂,一枕黑甜⑤,高春⑥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选自《陶庵梦忆·卷七》,有删改)【注】①凉簟:凉席。
②小徯:小仆。
③丁丁:船篙敲打的声音。
④浩浩落落:浩然磊落。
⑤一枕黑甜:形容酣畅地睡了一大觉。
⑥高春: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留小舟于池中辄:(2)往返可五里可:(3)悄悄冥冥冥冥:(4)意颇凄恻颇:3.本文多用叠词和四字句,意蕴丰富。
请参考示例,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
【示例】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
批注:“丁丁”指像鸟啄食般的敲击竹篙的声音,清亮短促,写舟子催促他们回去就寝的急切,极富画面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徯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
(2)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5.《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的“痴”在本文中也有体现,请任举一例并加以阐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至西湖记(节选)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刘宣苦读成才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驤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注释】①刘公宣:即刘宣。
②卫使:人名。
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解元。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0.解释加点字(4分)(1)为卫使畜马为()(2)而文恭知人之益著益()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谓必山林老儒之作”一句中“必”字用得好,请简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介马夫竟然成为进士,请你说说刘宣成功的主客观原因。
(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1)替(2)更加(由于版本原因原文应为“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此处加大了答题难度)11.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他加以优待12.“必”翻译做“一定”,表示肯定的推测体现出了刘文恭非常确定刘宣所做文章出自山林老儒之手,侧面体现出了刘宣所著文章的老练及其卓绝的文采。
13.①刘宣自己读书勤奋刻苦;②卫使善待人才;③刘文恭有伯乐识人之明(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复习(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天镜园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
轻舠飞出,牙人⑥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⑦飞去。
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
②樾(yuè):树荫。
③兰荡:湖名。
④明瑟:明净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
⑥牙人:商人。
⑦枻(yì):船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字俱.碧鲜俱:都(2)每岁.春老岁:年飞出轻舠:小船(3)轻舠..(4)无可名.言名:说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无可名.言名.之者谁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猛浪若.奔C.一.泓漾之而或长烟一.空D.破塘笋必道.此道.不通,度已失期(解析:A.说出/命名;B.好像;C.数字“一”/全;D.经过/道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这笋)形状像象牙,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鲜嫩,像蔗糖一样甜。
4.选文描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读书堂中、仆人捞笋两个场面。
流露出作者对天镜园的喜爱,以及沉醉于美景的愉悦之情。
附参考译文:天镜园的浴凫堂,(有)高耸的槐树,茂密的竹子,树荫层层叠叠,面对着兰荡湖闲坐,(只见)一泓(湖水)微波荡漾,水清木秀,游鱼飞鸟,还有那水中的藻荇,都像是浮在空中一样。
我在里边读书,绿色满头满脑地向我扑来,在幽静的窗边打开书本,好像每个字都是碧绿新鲜的。
每年春末,(载着)破塘笋(的小船)必定经过这里。
轻舟飞出,商人就选择最大的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并向园中人叫道:“捞笋!”然后划桨飞一样离开。
园丁划着小舟把笋拾起来。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2年-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广袤(mào)摇曳(yè)拮据(jū)顿开茅塞(sāi)B.恪守(gè)娉婷(pīng)桑梓(zǐ)奄奄一息(yǎn)C.骸骨(hái)狡黠(xié)灰烬(jìn)呱呱坠地(gū)D.阔绰(chuò)恣睢(zì)慰藉(jiè)自吹自擂(lé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蓬蒿身份证心无旁鹜断章取义B.恻隐满堂彩通宵达旦融会贯通C.嬉闹渡假村断壁残垣形销骨立D.端祥攻坚战如雷贯耳走投无路3.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刚入初中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转眼已是初三。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顶礼膜拜。
C.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休戚与共,用鲜血凝结成了伟大战斗友谊。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是一下子一蹴而就的,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艰苦奋斗。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随着“复兴号”高铁最高时速提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峰。
C.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
D.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英雄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②总之,千千万万的英雄,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③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情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④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A.③①④②B.③④②①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烤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之为“汗青”。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试题:第Ⅰ卷(30分)一、基础知识及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合计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折腰(zhé) 风骚(sāo) 鲜妍(yàn) 妖娆(ráo)B.佝偻(lǚ) 宽宥(yòu) 惊骇(hài) 枉然(wǎnɡ)C.阴翳(yì) 觥筹(ɡuānɡ) 绮户(qǐ) 累赘(zhuì)D.冠冕(miǎn) 麾下(huī) 珐琅(fà) 野蔌(s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嘶哑天骄濡养相得益章B.呢喃阴翳缀满彬彬有礼C.漫游脏物灰烬李代桃僵D.飘逸困厄妄想富丽堂黄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C.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D.如果开始不成功,就多次努力,不行再放弃,没必要为此自惭形秽。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2017·德阳模拟)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别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比喻、对偶、拟人)B.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该留下点什么东西呢?(排比、反问)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比喻)D.有责任感的“80后”现在少了吗?不少!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勇于献身。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杨浦区(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刘宣苦读成才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驤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注释】①刘公宣:即刘宣。
②卫使:人名。
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解元。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0.解释加点字(4分)(1)为卫使畜马为()(2)而文恭知人之益著益()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2.“谓必山林老儒之作”一句中“必”字用得好,请简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3.一介马夫竟然成为进士,请你说说刘宣成功的主客观原因。
(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1)替(2)更加(由于版本原因原文应为“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此处加大了答题难度)11.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他加以优待12.“必”翻译做“一定”,表示肯定的推测体现出了刘文恭非常确定刘宣所做文章出自山林老儒之手,侧面体现出了刘宣所著文章的老练及其卓绝的文采。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zūn(1)____循天道,刚毅坚rèn(2)____,持之以héng(3)____,努力奋进。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yuán(4)____泉之一。
二、选择题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名言、格言,不符合“自强不息”主题的一项是()A.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B.不怨天,不尤人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苦心人,天不负三、情景默写3.按提示默写与“自强不息”有关的古诗文名句(1)天大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弗之怠。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
有了李白《行路难(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坚定不移、奋斗不息的信念,终将会实现远大理想;有了曹操《龟虽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终将会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四、综合性学习4.班级内将组织一次围绕“自强不息”的演讲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1)下面的几个主题,哪一项最合适?请说明理由A.我的“中国梦”B.志当存高远C.放飞青春梦想D.勇做时代的弄潮儿(2)下面哪个人物的故事可以用来作为演讲稿的素材?请结合人物的相关故事来阐述理由。
若有其他备选人物,请填写在D项的横线上,并结合人物相关故事进行阐述A.简·爱B.范仲淹C.杨志D.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艾青诗选》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诗人借助鲜明的形象来表达浓烈的情思。
B.“研学旅行”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见闻,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C.八位顽强、乐观的勇士,以坚韧不拔的风格战胜了重重困难,成功登顶珠峰。
D.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店擅自提价扰乱市场。
二、句子默写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7)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9)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为广大人民的幸福而奋斗,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这就是《岳阳楼记》中所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综合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岁寒知松柏,疾风识劲草。
回望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从2003“非典”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再到甲(A.突如其来 B.出其不意)的新冠肺炎疫情;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到近年来在中美经贸摩擦,再到一些国家对中国的è()制打压全面升级……面对一场场狂风骤雨的重大考验,党中央以、乙、,带领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驾驭“中国号”经济巨轮破浪前行,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是最有情义的
程乃珊
①阅读是最有情义的,简单的白纸黑字,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灵魂。
②现代人在网上资讯大海洋中浮浮沉沉,又便捷又经济,但一书在手的那种感觉,是不可取代的。
一段一段地读,一页一页地看,与网络的浏览寻觅十分不同。
读书,是立体的,是可触可感的。
③文字,除了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文字既可以是波澜壮阔的,也可以是涟漪片片、回环不绝的。
特别是中国的唐诗宋词,对文字的运用已达登峰造极之境,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种破空而来又急转而下之势,短短十几个方块字,就表现得如此尽致生动!
④阅读让人更优雅,更添人格魅力与风度。
从小,妈妈就对我说:“女孩子可以生得不漂亮,但可以长得很漂亮。
”随着人生阅历的加深,我总算明白了这句话。
女孩子们为了美,减肥、隆鼻、开双眼皮,无可非议,但别遗漏了最有效的一着:阅读。
阅读会令男人女人都更添风度。
修养风度绝对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修养而成的。
修养风度的营养,很大部分就是来自阅读。
⑤我们对人生的认识,都是从读童话开始的。
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小人鱼、灰姑娘……是我们稚小心灵最初的憧憬。
然后我们认识了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漂亮的朋友于连、《战争与和平》中的正人君子皮埃尔,还有贾宝玉、赵子龙……就是简单的白纸黑字,不靠什么美女俊男,也没有什么特别技巧,犹如春雨润物悄无声,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灵魂。
⑥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法,阅读能使我们在纷嘈的现世静下心来。
只要有书陪伴在侧,你永远不会觉得失落和孤独。
我的手袋里总习惯放一本书,在等人的时候,或者闲坐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翻阅。
人说“等人心焦”,有本书陪伴着你,你就不会焦虑发火,达到自求心静的境界。
⑦人们常说,岁月无情,然而阅读却是最有情义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指出第②节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分)
2.具体说出下面句子中两个“漂亮”在文中的含义。
(2分)
女孩子可以生得不漂亮,但可以长得很漂亮。
3.根据全文内容回答,作者为什么说“阅读是最有情义的”。
(4分)
4.作者说阅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灵魂”。
根据你平时的阅读体验,结合具体作品对这一观点作简要阐述。
(4分)
母亲石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
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
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
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
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
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
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
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